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及配置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技术继电保护的应用两个方面论述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希望对电力的健康运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应用原理;应用技术前言:在电力运行中,由于运行维护不当、设计和安装不合理、检修质量低等的影响,常常会导致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或正常运转等。
这些事故的发生通常会伴随很大的短路电流,使得系统电压大大降低,甚至还会带来一些严重的后果。
有时会烧坏电气设备,有时会产生的热量会造成电气设备的绝缘损伤,缩短其使用寿命,有时还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严重时会导致系统崩溃,造成巨大的损失。
为了避免上述的严重后果的出现和发生,做好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电力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电力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处于非正常运转状态时,系统的各种物理量与正常运转条件下的各种物理量进行对比,根据之间的差别来判断异常或故障,发出警示信号,并通过断路器切除故障设备。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常伴有电压大幅降低、电流急剧增大、相位角改变等异常现象。
因此,根据发生故障时系统各物理量与正常运转时的差别,可以制造出多种不同原理的继电保护装置如:根据电压降低构成的低电压保护,根据电流增大构成的电流保护,根据相位角的变化构成的功率保护等。
除此之外,还有如电力变压器的瓦斯保护超高压输电线的行波保护及电动机组过热保护等非工频电气物理量的保护。
二、电力继电保护的应用技术分析1.输配电线路的接地保护措施与方法电力系统可分为大电流接地系统和小电流接地系统两种。
大电流接地系统也称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系统中保护的任务是当发生接地故障时,及时的跳闸以切除故障设备。
小电流接地系统也称作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这种系统中保护的任务只是单纯的发出信号,如果系统发生接地故障,仍可保持继续运行一段时间。
在正常情况下,小电流接地系统的中性点对地电压为零,三相对地电压对称。
即使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也不会对负荷的供电造成影响。
一、输电线路继电保护配置1、220KV线路通常配置:两套纵联保护和快速距离Ⅰ段作为主保护,三段式相间和接地距离、四段式零序方向电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并配有综合重合闸装置。
一般采用近后备方式。
2、110kV线路保护配置:三段式相间距离保护,三段式接地距离保护和四段式零序方向电流保护;三相一次重合闸。
3、10kV线路保护配置:二段(三段)式相间(方向)电流保护;三相一次重合闸。
应采用远后备保护方式。
二、变压器保护配置气体保护(容量为户内400kV A及以上,户外800 kV A及以上变压器),电流速断保护(容量小于1500kV A的变压器)纵差动保护(容量为1500kV A及以上的变压器或装设电流速断保护灵敏度不能满足要求的变压器),相间后备保护(过流、复压启动过流、负序电流、阻抗),接地后备保护(零序电流、零序电压、间隙零序电流),过负荷保护,温度保护、压力释放保护。
三、母线保护配置1、母线保护配置原则:1)在110KV及以上的双母线和单母线分段情况下,为保证有选择性地切除任一组(或段)母线上所发生的故障,而另一组(或段)无故障的母线仍能继续进行,应装设专门的母线保护(母线差动保护)。
2)110KV及以上的单母线,重要发电厂的35KV母线或高压侧为110KV及以上的重要降压变电所的35KV母线,按照装设全线速动保护的要求必须快速切除母线上的故障时,应装设专用的母线保护(母线差动保护)。
3)35KV及以下变电所母线一般利用供电元件自身的保护装置切除母线故障。
2、微机母线保护装置配置的保护:母线差动保护,母联充电保护,母联过流保护,母联失灵保护,母联死区保护,母联非全相以及断路器失灵保护。
3.各电压等级母线保护配置:500KV3/2接线方式的母线配置母线差动保护(3/2接线母线相当于单母线),断路器失灵保护置于断路器保护中。
220KV级以上各电压等级母线配置双套微机母线保护装置。
110KV母线配置一套微机母线保护装置。
电力设备的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的选型与配置一、引言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变得更加重要。
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装置在保护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探讨电力设备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选型与配置。
二、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继电保护装置主要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电力设备因故障而受到损坏。
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实时监测电力设备的电流、电压等参数,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就会触发保护动作,切断电路或采取其他措施,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三、继电保护装置的选型原则1. 可靠性: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是选型的首要原则。
保护装置要能够准确快速地检测到故障,并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动作,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2. 灵敏性: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性决定了它能否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选型时应根据不同电力设备的需求,采用灵敏度较高的保护装置,以确保故障得以及时检测和保护。
3. 适应性:继电保护装置应能适应不同类型的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的需求。
不同的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可能存在不同的故障模式,选型时应考虑到这些特点,选择能够适应不同需求的保护装置。
4. 兼容性:继电保护装置需要与其他电力设备和系统进行整合。
在选型时,应考虑到保护装置与电力设备之间的兼容性,确保它们能够有效地配合工作。
四、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是根据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的具体要求来进行的。
一般情况下,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流保护:电流保护是最基本的继电保护功能之一。
它能够监测电流参数,一旦电流异常超过设定值,保护装置将触发保护动作,切断电路或采取其他措施。
2. 过电流保护:过电流保护是针对电力设备因过载或短路故障而引起的电流异常情况进行保护。
保护装置应根据电力设备的额定电流和故障电流特性进行配置,确保能够及时检测并切断电路。
3. 过压保护和欠压保护:过压和欠压保护是保护电力设备免受过高或过低电压的影响。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而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的安全保障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背景、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背景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电力系统中存在各种故障和异常情况,如短路、过电流、过压等,这些故障如果不及时处理,将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事故发生。
因此,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继电保护技术应运而生。
二、原理继电保护技术的核心原理是通过检测电力系统中的异常信号,并根据预设的保护逻辑进行判断和操作,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保护。
继电保护系统通常由继电器、测量装置、信号传输设备和断路器等组成。
当电力系统中发生故障时,继电器会接收到异常信号,然后根据预设的保护逻辑进行判断,最终触发断路器进行故障隔离,以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三、应用继电保护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力系统中,包括发电厂、变电站、配电网等。
在发电厂中,继电保护技术可以用于保护发电机、变压器和输电线路等设备,以防止设备损坏和事故发生。
在变电站中,继电保护技术可以用于保护变压器、开关设备和电缆等设备,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在配电网中,继电保护技术可以用于保护低压配电设备,以防止过载和短路等故障。
四、发展趋势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继电保护技术也在不断演进和创新。
一方面,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传统的继电保护系统正在向数字化继电保护系统转型,以提高保护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另一方面,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和推广,继电保护技术也需要适应智能电网的要求,如对可再生能源的保护和管理等。
此外,继电保护技术还面临着对设备的小型化和集成化的要求,以适应电力系统的紧凑化和高效化发展。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电力系统中的异常信号进行检测和判断,继电保护技术可以及时隔离故障,保护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继电保护技术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的主要任务是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及时切除故障区域,以保护电力设备和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本文将从继电保护的基础概念、装置选型、配置原则和测试要求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继电保护的基础概念1. 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装置是用来实现继电保护功能的设备,它通过检测电力系统中的电流、电压、频率等参数,并进行逻辑判断,切除故障区域或报警。
2. 故障类型常见的电力系统故障类型包括短路故障、接地故障、过电压故障等。
继电保护装置需要对各种故障类型进行准确的检测和判断。
3. 保护范围保护范围是指继电保护装置所覆盖的电力系统区域。
根据电力系统的结构和运行特点,确定合理的保护范围,以实现对电力设备和系统的全面保护。
二、继电保护装置的选型继电保护装置的选型应结合电力系统的特性和要求进行。
在选型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 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包括电压等级、负荷特性、供电可靠性等。
继电保护装置应能适应不同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
2. 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要求根据不同的电力设备和系统,继电保护装置需要具备不同的功能要求,如短路保护、过电压保护、差动保护等。
3. 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度和可靠性继电保护装置需要具备高灵敏度和高可靠性,能够准确地检测和判断电力系统的故障情况,并及时进行动作。
4. 继电保护装置的通信功能随着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发展,继电保护装置的通信功能变得越来越重要。
继电保护装置应能与其他装置进行数据交互,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共享。
三、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原则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是指确定继电保护装置的型号、数量和位置。
合理的配置原则能够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1. 继电保护装置的布置根据电力系统的结构和运行特点,合理布置继电保护装置,使其能够对电力设备和系统进行全面覆盖,同时考虑装置的互联互通。
浅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及配置应用摘要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作为遏制电气故障的继电保护技术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本文作者主要就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现状、继电保护的配置及发展趋势做了阐述,同时对智能电网继电保护装置简介、维护及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继电保护配置应用维护发展一、前言近年来,随着电子及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继电保护技术不断的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继电保护技术如何才能有效的遏制故障,使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及运行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是继电保护工作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二、继电保护发展现状20世纪60-80年代是晶体管继电保护技术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时期。
70年代中期起,基于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集成电路保护投入研究,到8o年代末集成电路保护技术已形成完整系列,并逐渐取代晶体管保护技术,集成电路保护技术的研制、生产、应用的主导地位持续到90年代初。
与此同时,我国从70年代末即已开始了计算机继电保护的研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起着先导的作用,相继研制了不同原理、不同型式的微机保护装置。
1984年原华北电力学院研制的输电线路微机保护装置首先通过鉴定,并在系统中获得应用,揭开了我国继电保护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为微机保护的推广开辟了道路。
在主设备保护方面,关于发电机失磁保护、发电机保护和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微机线路保护装置、微机相电压补偿方式高频保护、正序故障分量方向高频保护等也相继通过鉴定,至此,不同原理、不同机型的微机线路保护装置为电力系统提供了新一代性能优良、功能齐全、工作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
随着微机保护装置的研究,在微机保护软件、算法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理论成果,此时,我国继电保护技术进入了微机保护的时代。
三、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配置(一)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继电保护主要利用电力系统中原件发生短路或异常情况时电气量(电流、电压、功率等)的变化来构成继电保护动作。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材1. 简介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保护设备的一种重要方式,它通过对电力系统的监测、检测和控制来保护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本教材将介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见的保护装置。
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监测电力系统中的参数变化,如电流、电压、频率等,来判断电力设备是否处于故障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电力设备。
本章将介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保护装置的分类。
2.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根据电力设备在正常工作状态和故障状态下的参数差异来判断设备是否处于故障状态。
通过对电流、电压、频率等参数进行监测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电力设备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保证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2.2 保护装置的分类根据保护装置的功能和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将保护装置分为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保护装置有过电流保护装置、距离保护装置、差动保护装置、过压保护装置等。
本节将对这些保护装置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介绍。
3.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如误动、误保护、误动等。
本章将介绍这些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以及如何进行保护装置的测试和维护。
3.1 误动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误动是指保护装置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误动的情况。
误动可能会导致电力系统的不稳定运行,甚至引发整个电力系统的故障。
本节将介绍误动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调整保护装置的参数来避免误动的发生。
3.2 误保护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误保护是指保护装置在故障状态下未能正常工作的情况。
误保护可能会导致电力设备受到进一步的损害,甚至引发整个电力系统的崩溃。
本节将介绍误保护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调整保护装置的参数来避免误保护的发生。
3.3 保护装置的测试和维护保护装置的测试和维护是保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正常工作的关键。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配置1.保护及自动装置配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是指在电网发生故障或异常运行时起控制的自动装置。
电力系统中自动装置,用于防止电力系统稳定破坏或事故扩大而造成大面积停电或对重要客户的供电时间中断。
1.1继电保护保护配置图6-10是600MW(300MW),500kV发编组单元的保护配置图,保护配置选用DGT-801型数字式发电机变压器保护配置,高压侧为3/2断路器,发电机匝间(横差保护)、主变纵差保护。
发电机后备和异常运行保护为对称过负荷(反时限)保护、不对称过负荷(反时限)保护、复合电压过流保护、过电压保护、失磁保护、失步保护、100%定子接地保护转子一点和两点接地保护、低频保护。
主变压器后备和异常运行保护为主变阻抗保护,零序电流保护。
(按照规程要求说明主保护、后备保护、异常保护)1.2发电机组安全自动装置的配置(1)备用电源和备用设备自动投入装置。
对于发电厂用电系统,由于其故障所引起的严重后果,必须加强厂用电的供电可靠性。
但对于厂电来讲,采用环网供电,往往是用电系统的运行及其继电保护装置更加复杂化,反而会造成更严重的事故,因而多采用所谓辐射性的供电网络,为了提高其供电可靠性,往往采用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BZT。
发电机准同期并列是发电厂很频繁的日常操作,如果操作错误,导致冲击电流过大,可能使机组的大轴扭曲及引起发电机的绕组线圈变形、撕裂、绝缘损坏,眼中的肺通气并列会造成机组和电网事故,所以电力部门将并网自动化列为电力系统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另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同期设备的可靠性、可操作性等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PSS-660型数字式自动准同期装置。
PSS-660型数字是自动准同期装置主要实现数目可配置的1~16个对象的线路型同期或机组型自动准同期。
PSS-660型适用于各种场合的发电机组或线路并网。
(选取不同装置介绍)(3)WBKQ-01B微机型设备电源快速切换装置。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及配置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使得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在不断的发展。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的推进,这就要求我国的电力技术要不断进行创新。
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使得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集网络化、计算机化、通信化和数据化于一身。
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拥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中,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在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要不断进行创新,从而可以使得我国电力系统向着安全、正常的方向运行。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技术目前的发展情况和继电保护设备的技术以及继电保护设备的配置做了一定的分析,这样可以使得继电保护设备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配置
1 前言
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就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其配置注入了新的血液,从而使得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发展更具有时代性。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及其配置的不断改革和完善,这样可以使得我国的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稳定和安全。
随着我国用电量的逐渐增加,这就要求我国的电力系统要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从而能够保证我国的用电情况,解决用电紧张的问题。
为此,供电单位要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及其配置,这样可以使得我国电力系统走向一个新的台阶。
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目前的情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的晶体管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
第二个阶段,到了7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研究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集成电路保护。
第三个阶段,集成电路保护技术已经取代了晶体管保护技术。
第四个阶段,90年代初期,我国加大了集成电路保护技术的生产,从而使得集成电路保护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对计算机继电保护进行研究,从而使得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配置在不断的更新和完善。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我国电力系统开始对微机保护装置进行研究,从而使得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向着微机的方向发展。
近几年,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这有利于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从而使得我国电力系统向着安全的方向运行。
3 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配置
3.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配置的主要目标
继电保护配置的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在于:继电保护配置在供电系统运行正
常时.能够将设备的运行情况完整的显现出来,从而为工作人员提供了精确的运行数据;然而当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配置能够向工作人员报告出现的问题,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及时解决问题。
在继电保护配置的作用下,当供电系统中出现异常运行工作状况时,继电保护配置能够发出信号或者警报,这样可以通知工作人员及时的处理障碍,从而使得供电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3.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配置的选择要求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配置的选择要求主要有:第一,有选择性。
当供电系统出现故障时,继电保护配置要绕过故障部分,从而使得电力系统中的其他部分能够正常运行。
这就体现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配置的选择性,从而能够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良好发展。
第二,灵敏度。
继电保护配置在发生故障时,要灵敏的绕过故障那一部分,这样不会导致特别严重的后果,从而使得电力系统中每一个部分能够独立,从而不相互影响。
第三,快速性。
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要快速的处理故障,从而使得电力系统有一个稳定的发展。
第四,可靠性。
继电保护装置要具有可靠性,从而可以减少电力系统中出现的故障。
如果继电保护装置没有足够的可靠性,从而使得继电保护装置不能充分它应有的作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配置要坚持基本的要求,从而可以使得继电保护配置在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这样不仅仅有利于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而且能够解决我国供电紧张的问题。
4 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未来的发展趋势
4.1 继电保护技术与计算机一体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使得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管理逐渐与计算机一体化。
继电保护管理与计算机一体化,这使得继电保护设备能够拥有较大的处理数据的能力,从而能够保证继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由于计算机具有运算速度快、精度高,存储和记忆能力强,严密的逻辑判断能力,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因此继电保护设备要结合计算机的特点,不断提高自身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得继电保护设备向着先进快速的方向发展。
4.2 继电保护技术与数据通信一体化
近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为了使得继电保护设备与数据通信一体化,这就要求供电单位要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从而使得继电保护设备在数据处理上拥有更大的能力。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要使得继电保护设备不断数字化,从而使得继电保护设备拥有强大的通信能力,这样可以促使继电保护设备能够在运转中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
继电保护设备与数据通信一体化,这使得电力系统的各个区域能够协调发展,从而保证了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4.3 继电保护技术与网络技术一体化
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这就要求我国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设备要引进网络技术,从而能够使得我国的电力系统向着一个稳定的方向发展。
我国供电单位要引进GPS技术和光纤通信技术,从而为继电保护设备提高了技术保障。
继电保护设备与网络技术的一体化,这样可以促进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能够准确的把握设备中运行规律,从而使得电力系统的每个单元能够共同享用网络技术的数据,这样可以确保电力系统的每一个单元协调的发展起来。
继电保护设备智能化,它能够使得电力系统进行一次大的改革,从而可以使得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与时代的步伐一致,从而适应了社会的发展。
5 在实际生活中,继电保护的配置的具体运用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我国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配置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电力系统能否安全运行。
继电保护装置主要广泛应用于工厂企业高压供电系统、变电站等区域,用于高压供电系统线路保护、主变保护、电容器保护等。
高压供电系统分母线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对于不并列运行的分段母线装设电流速断保护,但仅在断路器合闸的瞬间投入,合闸后自动解除。
另外,还应装设过电流保护,对于负荷等级较低的配电所则可不装设保护。
继电保护的配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样使得继电保护的配置更贴近实际生活,更能够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
6 结束语
在电力系统中,为了保证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供电单位要不断的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检查和维修,从而能够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
在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检查和维修时,工作人员要根据继电保护装置显示出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并且总结出发生问题的规律,这样可以保证了我国电力系统的正常进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就是继电保护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向着智能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这使得继电保护的工作人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我国供电单位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得他们能够准确的掌握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数据,从而能够了解继电保护设备出现的问题,这样可以确保我国电力系统向着一个安全、稳定的方向运行。
参考文献:
[1]扈秀山.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自动化策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0).
[2]张锋,李银红,段献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中运行方式的组合问题[J].继电器,2002(7).
[3]梁燕.县级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管理研究[J].电源技术与应用,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