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导学案)学生用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3
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预习目标】1、了解早期国家产生的时间、地点、标志。
2、了解夏商的政治文化。
3、识记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影响。
(重难点)4、理解宗法制的内容、特点、与分封制间的关系以及推行宗法制的影响。
(重难点)5、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基本内容的学习,掌握分析政治制度的方法。
2、学会运用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弄清历史概念的构成要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2、理解宗族、礼乐制度对文明建设的正面影响,激发对为古代中国政治文明做出贡献的人们的崇敬之情。
【重点】识记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影响。
【难点】理解宗法制的内容、特点、与分封制间的关系以及推行宗法制的影响。
【自主预习】(一)、夏商的政治形式1、早期国家的出现时间:距今大约前地点:流域的原始居民开始迈入早期国家的历史阶段。
标志:、、、以及。
2、夏朝的政治制度的特点公年前约2070年禹建立夏朝后,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取代禅让制,“”取代“公天下”。
公年前约1600年为商所灭。
3、商朝的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宗族关系)都是政治实体;和王权的密切结合,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进行决策。
公年前约1046年为周所灭。
(二)、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巩固西周统治。
2、对象:、、先代贵族3、权力和义务:。
4、影响:有利于稳定。
但后来随着的变化,的权威逐渐削弱,造成了周后期诸侯割据争霸,社会动荡。
(三)、西周的宗法制1、目的: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固。
2、内容。
周天子、、、 (各等级之间形成大、小宗从属关系)3、实质:按照血统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4、特点: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②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周天子为天下大宗,封为诸侯的庶子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自主学习夯基固本]一、夏商政治形式1.早期国家起源(1)时间、地区:距今大约五千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2)根本原因:□1农耕经济的发展。
(3)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2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3礼制的初步形成。
(4)特点:确定了初步的政治管理秩序;政治权力的交接通常以□4禅让的方式实现。
2.夏朝的王位世袭制(1)确立: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5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
(2)特点: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6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3.商朝政治制度特点(1)商代贵族以□7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2)神权和□8王权密切结合(如占卜决策)。
二、西周分封制1.背景:牧野之战后,□1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为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2.内容分封对象□2子弟和□3功臣以及亲周的商朝旧贵族诸侯权力在封国内享有□4世袭统治权诸侯义务诸侯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5军赋和力役3.4.作用(1)积极方面: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2)消极方面: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6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三、西周的宗法制1.含义:按照□1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2.内容(1)周天子以□2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
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
(2)诸侯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则为大宗。
(3)从诸侯到卿大夫再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小宗关系。
3.最大特点:□3嫡长子继承制。
4.影响(1)对西周:形成“□4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
(2)对后世:对中国□5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内涵仍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巧点妙拨云开日出][微题助学]如何认识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转变?提示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是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出现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研读式主体教学导读案班级姓名编号11.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学考要求1、知道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第一部分阅读单西周分封制(“封邦建国”)1、概念: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建立诸侯国来保护王室的一种制度。
(岳麓版)。
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人教版)。
2、目的:稳定秩序,巩固统治,扩大疆域3、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4、主要封国:燕、鲁、卫、晋、齐(有功之臣)、宋(先代贵族)5、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6、诸侯的权利: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7、西周分封制的主要特点:⑴、分封对象多种类型,但以同姓子弟为主体。
⑵、层层分封,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森严等级序列。
8、作用(影响):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宗法制1、概念: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2、特点:(核心);大小宗关系的相对性;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3、评价:宗法制是西周最为重要的政治制度;它保证了,有利于;巩固了分封制度,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4、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西周政治的支柱,有效地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占卜——家天下,宗法制——分封制,诸侯独立性强——第二部分探究单举出一些现实中的实例,谈谈宗法制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影响?第三部分训练单1.西周分封制的核心内容是A.分封爵位B.分封土地C.分封人口D.规定贡赋2.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A.嫡长子继承制B.庶子继承制C.次子继承制D.嫡长孙继承制3.周初实行分封制,其根本目的是A.防止外族的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4.据史书记载,奄国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
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学习目标】通过本科学习,学生要深刻理解奴隶社会的相关史实。
【学习重点】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的形成与影响。
【学习难点】理解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内涵,血缘关系在奴隶社会的重要性。
【自主探究】一、夏商政治形式1、早期国家起源历史阶段的突出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朝政治特点:公天下取代家天下,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3、商朝政治特点: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西周分封制1、周的崛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封制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封制对象:同姓王族,先代贵族,功臣。
4、分封制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西周宗法制1、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
___________是宗法制的核心。
2、从周天子到士,按照血缘亲疏,形成了大、小宗的关系,大小宗的称谓是相对的。
3、宗法制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即分封制是宗法制的________;宗法制是分封制的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探究分封制、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
【挑战自我】1.《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
《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导学案【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基础过关】1、了解先秦时期的王朝变迁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后来被商汤所灭,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朝;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史称(前1046年—前771年)。
(夏商周三代是我国的奴隶社会时期):前770—前476年;:前475年—前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逐渐解体,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转型时期)2、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早期国家形成的标志有哪些?3、《礼记》中记录了孔子的一段话:远古的“大同”时代,“天下为公”;现在的“小康”时代,则是“天下为家”,请根据材料回答:夏禹之后,政治权力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4、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页最后一段内容,并根据材料回答:商朝政治有哪些特点?6、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6页最后一段和第7页第一段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注:用血缘关系解决权力继承问题,可看出周是典型贵族政治。
【能力提升】认识分封制与宗法制材料一:(周公)兼制天下,立国其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材料二:宜侯矢铜簋,铭文记述了周王封宜侯并赏赐祭祀器皿、土地和奴隶之事。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分封制的特点。
材料三: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虑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
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辱慢王朝,等于不贡。
”——范文澜《中国通史》材料四:天子适诸侯,曰巡守;巡守者,巡其所守也。
诸侯朝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其职也。
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二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2)根据材料三、四说明受封诸侯对周王有哪些义务?材料五:(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
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
…(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3)材料五中反映了什么现象?材料六:周代分封诸侯始于武王,成王时规模最大,继续到西周末期。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早期国家起源
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
时间:
地点:
突出标志:
二、夏朝(BC________年【BC21世纪】—BC1600年【BC17世纪】)
建立者:大禹
政治特点:禅让制→王位世袭制
三、商朝(BC1600年【BC17世纪】—BC1046年【BC11世纪】)
建立:___________
政治特点:1.以血缘······
2.神权······
夏商统治者在政治管理上还在中央设有相、卿等官员、在地方设侯、伯。
四、西周(BC_________年【BC11世纪】—BC771年【BC8世纪】)
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背景:______________
(2)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权利义务
受封者(诸侯)
(3)作用影响: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诸侯国之间出现强国兼并弱国,周天子权威逐渐削弱。
2.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含义:
(2)核心内容:
(3)作用影响:
①保证了贵族特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3.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_______________。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程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商政治形式1.早期国家的出现:距今大约五千年前,随着__________的发展,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开始迈入早期国家起源的历史阶段。
2.夏的概况及政治特色(1)概况:公元前________年夏禹建立夏朝,存在了400多年。
(2)政治制度:确立了“家天下”的______________,宗族关系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3.商的概况及政治特色(1)概况:公元前________年,商灭夏,汤建立商朝,后来存在了600多年,丰富的甲骨文反映了商朝的历史。
(2)政治特点: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________;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二、西周分封制1.分封的背景: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2.分封的实行(1)分封对象:周武王的子弟、功臣及先代贵族。
(2)主要诸侯国:姬姓贵族有燕、____等国,功臣有________等,先代贵族有微子的宋国等。
(3)诸侯的权利与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______________,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3.分封制的影响一方面,扩大了________的影响,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另一方面,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三、西周宗法制1.特点: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以______________为核心。
2.大宗与小宗(1)内容:周天子为天下的大宗,诸侯对天子为小宗,诸侯在本国内为大宗,其地位由嫡长子继承。
从诸侯到卿大夫,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关系。
(2)作用: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3.影响(1)宗法制对中国__________产生了重大影响。
(2)直至今日,其内涵仍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知识点一夏商政治形式1.右图是中国古代一位治水的英雄,下列关于他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传说中的人物②建立了夏朝③主要活动在黄河流域④因是舜的长子而成为最高政治领袖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④2.下列有关商朝的神权色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低下B.商王通过占卜以主宰国政C.主要表现形式是占卜、祭祀D.“人牲”是商王用来祭祀天神的知识点二西周分封制3.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学法指导】
1.依据导学案认真阅读教材,梳理基础知识,用线条勾画重点词句。
2.初步思考教材上第4页、第7页上的问题。
【学习目标】
1.了解夏、商、周的更替;夏朝的政治制度;商朝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全面分析评价分封制和宗法制对我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2.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培养自己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3.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激发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从思想上认识到,无论哪个制度,其实都是统治者压迫和统治人民的工具。
【课前自主学习】
一、夏商政治形式
1.早期国家的出现
(1)时间:
(2)地点:
(3)原因:
(4)标志:、、、。
2.夏商政治文化
(1)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的制度由此开始,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商朝:商代贵族以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和王权密切结合,商王通过手段主宰国政,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其进行决策。
二、西周分封制
1.西周建立:周武王举兵伐商,牧野一战,击败商军主力,占领朝歌,商朝灭亡。
2.西周的分封制:
(1)含义:。
(2)目的:。
(3)对象:①;
②;
③。
(4)内容:
①权力:;
②义务:。
(5)影响:
三、西周的宗法制
1.实质:。
2.目的:。
3.最大特点:。
4.作用:
【课堂小组探究】(①激情投入,热烈讨论。
②组长控制好讨论节奏,加强组内合作交流。
可用铅笔试答。
③做好展示准备。
④认真听同学或教师点评,大胆质疑,力求拓展。
)
1、原始社会采取民主推选的方式产生首领,而夏之后采用王位世袭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你如何看待这一变化?
2、概括说出夏、商两朝的政治制度特点;
3、概括说出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4、如果你是周王,你要怎样进行分封呢?分给哪些人?分封者的获得的好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是什么?
【学以致用】
1.中国古代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
A.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B.是历史的大倒退
C.标志着早期国家形成 D.阻碍了社会进步
2.夏商时期,在国家最高权力的传承上都实行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民主推选制 D.嫡长子继承制
3.周初实行分封制,其根本目的是
A.防止外族的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4.关于分封制的表述,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反映了中央与地方的统辖关系 B.体现了统治者对奴隶的阶级剥削
C.反映了诸侯之间的经济关系 D.体现了奴隶主贵族内部的等级关系
5.《荀子·儒效》记载,周初“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说明
①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②以血缘纽带维护分封制度
③西周初年民族隔阂严重④利用同姓贵族排斥功臣和先代贵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③④
6.“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
”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C.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7.西周宗法制下,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维系他们之间大宗与小宗关系的纽带是
A.地域关系 B.血缘关系 C.信仰关系 D.财产关系
8.右图是江苏省丹徒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此簋内底有铭文120余字,主要记载了周王将一个贵族分封到宜地,并赐其土地、人口和仪仗等情况。
该出土文物的主要历史价值是
A.证实了周王朝实行分封制B.说明周王朝实行井田制
C.体现周朝的甲骨文已成为成熟文字D.说明周王对于功臣的重视
材料一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周公)兼制天下,立国其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材料二孔子说过:“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周监(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据史籍载,夏朝存在了400多年,商朝存在了600多年,周朝则存在了800年之久,时间之长久,远远超过了以后的任何一个封建王朝。
材料三八年,伐陆浑(即嵩山地区,距洛阳仅六十公里)之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
”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王孙满曰:“……天所命也。
周德虽衰,天命未改。
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楚王乃归。
——司马迁《史记》卷四十(1)依据材料一,指出这是西周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三,分析这一制度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四
材料五是故人道亲亲也。
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爱百姓故刑罚中,刑罚中故庶民安,庶民安故财用足,财用足故百志成,百志成故礼俗刑,礼俗刑然后乐。
——《礼记·大传》(3)材料四、五反映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请你说说这一制度的内涵如何体现在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和观念中?
(4)以上两种政治制度的关系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