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辉高中月考2013.11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1
卫辉市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上期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试题语文 12.26第Ⅰ卷(阅读题)一、 (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现代生活使儿童易患“自然缺失综合症”到安蒂奥基亚参观洞穴遗址的游客大部分有再来一次的欲望,但11岁的波哥大男孩埃内斯托似乎对这里的风光和动物并不感兴趣,他要求导游:“给我点儿事做吧,我好无聊。
在‘动物世界’和‘探索’栏目上我能看到更有趣的动物。
”就在当天晚上,一只不足一厘米大的蜘蛛钻进帐篷,把两个孩子吓坏了。
很多成人对于今天的孩子们如此远离大自然感到惊讶。
甚至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在一次远足活动中,老师问学生,牛奶从哪里来,孩子们回答:从超市里。
这就是美国儿童发育问题专家、记者理查德·洛夫所说的“自然缺失综合征”。
这种病症虽然没有出现在心理学刊物上,但洛夫在《森林中的最后一个孩童:保护我们的孩子远离自然缺失综合征》一书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作者认为,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人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最后一代人。
从那以后,人与自然的距离就渐行渐远,如今只有一半的孩子还会参与户外活动。
洛夫指出,在与自然的联系受限的环境下成长会影响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
与周遭环境之间缺乏联系是造成儿童抑郁、焦虑、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肥胖和缺乏好奇心的原因之一。
因此,他建议将回归自然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因为探索会激发创造力,提高与他人共处的技能。
认识到亲近自然的重要性之后,哥伦比亚生物学家们在1998年创建了教育和保护环境组织,在教育部的支持和各院校的合作下,让4-19岁的孩子回归自然,作为对传统教育模式的补充。
这一项目的负责人、生物学家塞尔希奥·利亚诺说,近10年来孩子们远离自然是城区发展带来社会和文化变革的结果。
以前的孩子们喜欢到户外玩,因为在家里没什么意思,但现在留在家里就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可以上网、听音乐、玩游戏。
此外,电视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比直接接触更可信、更舒适的看世界的窗口,如今的孩子们能认出80种电器品牌,却叫不出5种树木的名称。
2010-2023历年河南省卫辉市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10题)1.下面是一组用新鲜洋葱表皮细胞进行的实验处理和结果:实验分组处理方法实验结果第1组①将材料置于30%的蔗糖溶液中①发生质壁分离②然后将材料移至蒸馏水中②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第2组③将材料置于60%的蔗糖溶液中③迅速发生质壁分离④然后将材料移至蒸馏水中④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第3组⑤将材料置于7%的尿素溶液中⑤开始发生质壁分离,然后逐渐自动复原第4组⑥将材料放入100 ℃热水中3 min后取出,重复第1组实验⑥不发生质壁分离请分析回答:(8分)(1)洋葱表皮细胞在第1、2、3组实验中均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其结构基础和外在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第1组和第2组实验结果的差异,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比较第1组和第3组实验结果,出现实验结果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4)比较第1组和第4组实验结果,出现实验结果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下列对叶绿体,线粒体叙述错误的是()A.都与能量的转换有关B.只有真核细胞可能有叶绿体和线粒体C.都有双层膜结构D.生物的真核细胞中都存在3.下列过程存在无氧呼吸的是( )A.植物叶片在光下放出O2B.动物细胞内的糖分解为H2O和CO2C.酵母细胞不产酒精的呼吸过程D.苹果贮藏期间果肉积累酒精4.在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中,除了Cu、Fe、Zn外,还有三种元素是A.N、P、S B.K、Ca、Mg C.B、Mn、Mo 是 D.C、H、O5.下面不能作为肽键的表示式是()6.观察在0.3g/m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说明A.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的C.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D.细胞壁收缩导致中央液泡失水7.将等量且新鲜的苹果果肉分别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1小时后,测定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结果如表:变化量/O2浓度1%2%3%5%7%10%15%20%25%O2吸收量/mol0.10.20.30.40.50.60.70.80.8CO2释放量/mol10.80.60.50.40.50.60.70.80.8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苹果果肉细胞在O2浓度为0~3%和5%~25%时,分别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B.贮藏苹果时,应选择O2浓度为5%的适宜环境条件C.O2浓度越高,苹果果肉细胞有氧呼吸越旺盛,产生的ATP越多D.苹果果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和二氧化碳8.在小白兔的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 ) ()A.线粒体B.叶绿体和线粒体C.高尔基体和叶绿体D.线粒体和核膜9.将下列细胞或细胞器置于蒸馏水中,不会破裂的是A.红细胞B.叶绿体C.洋葱表皮细胞D.线粒体10.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物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这些事实说明了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A.糖类和脂质B.糖类和蛋白质C.蛋白质和脂质D.蛋白质和核酸第1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1)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原生质层,且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大并且具有大液泡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2)外界溶液浓度过高,会使植物细胞快速发生质壁分离而失水过多死亡,不能够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3)尿素分子是小分子物质,可通过选择透过性膜进入细胞(4)死亡的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2.参考答案:D3.参考答案:D4.参考答案:C5.参考答案:D6.参考答案:B7.参考答案:B8.参考答案:D9.参考答案:C10.参考答案:C。
卫辉市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上期高二年级第三次月考试题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原子量: 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Fe:56 Cu:64 Ag:108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5分)1 .柠檬水中的c (OH-) =10-11 mol/L,则其PH是 ( )A. 11B. 7C. 5D. 32. 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A. 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做阳极,用盐酸做电解质溶液B. 往碘化银沉淀中滴加氯化钠溶液,使碘化银沉淀转化为氯化银C. 制备FeCl3 溶液时,先将固体溶于较浓的盐酸,再加水稀释D. 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某酸溶液的PH,测出溶液的酸碱性3. 向三份0.1mol/L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 NH4NO3、 Na2CO3、 FeCl3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CH3COO-浓度的变化依次为 ( )A. 减小、增大、减小B. 增大、减小、减小C . 减小、增大、增大、D . 增大、减小、增大、4. 常温时,将V1ml c1mol/L的氨水滴加到V2ml c2mol/L的盐酸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若混合溶液的PH=7。
则c1V1= c2V2B. 若 V1=V2, c1=c2 , 则混合溶液中c(NH4+) = c(Cl-)。
C. 若混合溶液的PH=7,则混合溶液中c(NH4+) = c(Cl-)。
D. 若V1=V2, 且混合溶液的PH<7,则一定是c1<c25. 已知可充电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
镍氢可充电电池上有两极(如图所示),一极旁标有“+”,另一极旁标有“—”。
下列关于标有“—”的一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正极B. 充电时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C. 充电时作阴极,发生还原反应D. 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正极6. 某无色溶液与NH4HCO3作用能产生气体,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Cl- 、、 Mg2+、 H+ 、Ba2+、 SO42-B. Na+、 Ba2+、 NO3- 、 OH-、 Al3+C . MnO4- 、 K+ 、 Cl- 、 H+、 SO42-D. K+、 NO3-、 SO42-、 Cl- 、Na+7. 已知2mol H2 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H2O(l) ==H2(g)+ 1/2 O2(g);△H = +242 kJ·mol-1B. 2H2(g)+O2(g)==2H2O(l);△H = - 484 kJ·mol-1C. H2(g)+ 1/2 O2(g) ==H2O(g);△H = +242 kJ·mol-1D. 2H2(g)+O2(g)==2H2O(g);△H =- - 484 kJ·mol-18. 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平衡体系,采用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 )A. 加入一种反应物B. 升高温度C. 对平衡体系增加压强D. 使用催化剂9. 可以充分说明反应P (g )+Q (g) R (g) + S (g) 在恒温恒容下已达到平衡的是( )A. 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B. 反应容器内P 、Q 、 R 、 S 四者共存C. P 的生成速率和S 的生成速率相等D. 反应容器内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强电解质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强B .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不存在分子C .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D .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但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不同的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不一定相同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Ksp 只与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和温度有关B .在一定温度下的AgCl 饱和溶液中,C (Ag +)和C (Cl -)的乘积是一个常数C .在一定温度下,向AgCl 饱和溶液中加入盐酸时,K sp 值变大D .由于Ksp (FeS )>Ksp (CuS ),所以FeS 沉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CuS 沉淀12、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的溶液混合后,pH 一定少于7的是( )A .pH=3的HNO 3跟pH=11的KOH 溶液B .pH=3的盐酸跟pH=11的氨水C .pH=3硫酸跟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D .pH=3的醋酸跟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13. 取pH 均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各100mL 分别稀释2倍后,再分别加入0.03g 的锌粉,在相同条件下充分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醋酸与锌反应放出的氢气多B. 盐酸与醋酸分别与锌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C. 醋酸与锌反应的速率小D. 盐酸与醋酸分别与锌反应的速率一样大14、下列表达式中能精确计算任意浓度[c (NaOH)]的NaOH 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c (OH -)]的是(K w 表示水的离子积)( ) A .c (OH -)=c (NaOH) B .c (OH -)=c (NaOH)+ C .c (OH -)=c (NaOH)+K W D .c (OH -)=c (NaOH)- 15、将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某弱酸HX 溶液与NaX 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中C(Na +)>C(X -),则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A .C(OH -)<C(H +)B .C(HX)>C (X -)C .C(X -)+C(HX)=2C(Na +)D .C(HX)+C(H +)=C(Na +)+C(OH -)二、填空题16、25℃时,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测定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的活动中,从实验室领取一瓶一元酸(HA )和一瓶pH=11的碱(BOH )溶液。
卫辉市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上期高二年级第三次月考试题数学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12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一个命题与他们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4个命题中( ) A 、 真命题与假命题的个数相同 B 、真命题的个数一定是奇数B 、C 、真命题的个数一定是偶数D 、真命题的个数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 2、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2,(0x R x ∀∈->B.2,0x Q x ∀∈>C.,3812x Z x ∃∈=D.2,346x R x x ∃∈-= 3、32()32f x ax x =++,若'(1)4f -=,则a 的值等于( ) A .319 B .316 C .313 D .310 4、对抛物线24y x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开口向上,焦点为(0,1) B 、开口向上,焦点为1(0,)16C 、开口向右,焦点为(1,0)D 、开口向右,焦点为1(0,)165、双曲线14322=-x y 的渐近线方程是( ) A. x y 23±= B. x y 332±= C. x y 43±= D. x y 34±= 6、抛物线x y 122=上与焦点的距离等于8的点的横坐标是( ) A 、2 B 、3 C 、4 D 、57、“a ≠1或b ≠2”是“a +b ≠3”的( )A 、充分不必要条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8、椭圆2255x ky +=的一个焦点是(0,2),那么实数k 的值为A 、25-B 、25C 、1-D 、19、已知4||=AB ,点P 在A 、B 所在的平面内运动且保持6||||=+PB PA ,则||PA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 ( )A .5、3B .10、2C .5、1D .6、410、一个物体的运动方程为21t t s +-=其中s 的单位是米,t 的单位是秒,那么物体在3秒末的瞬时速度是( )A .7米/秒B . 6米/秒C .5米/秒D .8米/秒 11、函数()323922y x x x x =---<<有 ( )A .极大值5,极小值27-B .极大值5,极小值11-C .极大值5,无极小值D .极小值27-,无极大值12、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当0x >时,()()0f x xf x '+>,且(1)0f =,则不等式()0xf x >的解集为( )A .(-1,0)∪(1,+∞)B .(-1,0)∪(0,1)C .(-∞,-1)∪(1,+∞)D .(-∞,-1)∪(0,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将答案填入答卷指定位置).13.若双曲线C 与双曲线181222=-y x 共渐近线,且过点)2,3(A ,则双曲线C 的方程为____________.14.抛掷两个骰子,则两个骰子点数之和不大于4的概率为 .15.在60°的二面角的棱上有A ,B 两点,线段AC ,BD 分别在二面角的两个面内,且都垂直于AB ,已知AB=4,AC=6,BD=8,则CD 的长度为 .16. 以等腰直角△ABC 的两个顶点作为焦点,并且经过另一顶点的椭圆的离心率为 .三、解答题。
卫辉市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上期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试题数学 12.26第一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1、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B. 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C . 一个平面与两个平行平面相交,交线平行D . 一条直线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相交,则必与另一个相交2.给定映射),2,2(),(:y x y x y x f -+→在影射f 下(3,1)的原象为 ( )A. (1, 3)B. (3, 1)C. (1, 1)D.)21,21(3.已知()4,9P --、()2,3Q 且y 轴与线段PQ 的交点为M ,则点M 分PQ 所成的比为 ( ) A.13 B. 12C. 2D. 3 4、点P 为Δ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PO ⊥平面ABC ,垂足为O ,若PA=PB=PC ,则点O 是ΔABC 的( )A 内心B 外心C 重心D 垂心5、如图长方体中,AB=AD=23,CC 1=2,则二面角C 1—BD —C 的大小为( )A 300B 450C 600D 9006、已知α,β是平面,m ,n 是直线。
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 A .若m ∥n ,m ⊥α,则n ⊥α B .若m ∥α,α∩β=n ,则m ∥n C .若m ⊥α,m ⊥β,则α∥βD .若m ⊥α,β⊂m ,则α⊥β7、直线//a 平面α,α∈P ,那么过点P 且平行于直线a 的直线…………( ) A. 只有一条,不在平面α内 B. 有无数条,不一定在α内 C. 只有一条,且在平面α内 D. 有无数条,一定在α内 8、直线a,b,c 及平面α,β,γ,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a ⊂α,b ⊂α,c ⊥a, c ⊥b 则c ⊥αB 、若b ⊂α, a//b 则 a//αC 、若a ⊥α, b ⊥α 则a//bD 、若a//α,b//α则a//b 9、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A.a 、b 是异面直线,则一定存在平面α过a 且与b 平行B.若a 、b 是异面直线,则一定存在平面α过a 且与b 垂直C.若a 、b 是异面直线,则一定存在平面α与a 、b 所成角相等D.若a 、b 是异面直线,则一定存在平面α与a 、b 的距离相等A B CD A 1B 1C 1D 110、给出下列命题:(1)直线a 与平面α不平行,则a 与平面α内的所有直线都不平行; (2)直线a 与平面α不垂直,则a 与平面α内的所有直线都不垂直; (3)异面直线a 、b 不垂直,则过a 的任何平面与b 都不垂直; (4)若直线a 和b 共面,直线b 和c 共面,则a 和c 共面 其中错误命题的个数为( )(A )0 (B ) 1 (C )2 (D )311、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B A 1与平面D D BB 11所成的角的大小是 A . 90° B . 60° C . 45° D .30°12、若直线a 不平行于平面α,且α⊄a ,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A .α内的所有直线与a 异面B .α内不存在与a 平行的直线C .α内存在唯一的直线与a 平行D .α内的直线与a 都相交第二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如图,水平放置的三棱柱的侧棱长和底面边长均为2,且侧棱1AA ⊥底面111C B A ,正视图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该三棱柱的左视图面积为 .14、设集合A={x |kx2+4x+4=0,x ∈R},若A 中只有一个元素,则实数k 的值为 15、在正三棱柱所成的角的大小为与则若中B C AB BB AB C B A ABC 111111,2,=-16、将边长为2,锐角为60°的菱形ABCD 沿较短对角线BD 折成四面体ABCD ,点E 、F 分别为AC 、BD 的中点,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卫辉市高级中学—上期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试题化学 12.2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S 32 Cl 35.5 N 14 Na 23 Fe 56Cu 64 Al 27 Ca 40 K 39一单选题( 12×4分==48分)1、我国城市环境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A.CO2 、Cl2 、N2 、酸雨 B.SO2 、CO、NO2 、烟尘C.NH3、CO、NO2 、雾 D.SO2 、HCl、N2 、粉尘2、向NaI和NaBr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灼热残余物,最后剩下的物质是()A.NaCl、 I2、Cl2 B. NaCl、I2C. NaCl、NaBr D. NaCl3、下列四种有色溶液与SO2作用,均能褪色,①品红溶液②酸性KMnO4溶液③溴水④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其实质相同的是 ( )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4、将盛有NO2 和N2 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试管内气体体积缩小为原体积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氮气与二氧化氮的体积比()A、1:1B、1:2C、1:3D、3:1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HCO3-+Ca2++OH-=CaCO3↓+H2OB.氯化铵与氢氧化钠两种浓溶液混合加热:NH4++OH-H2O+NH3↑C.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H++OH-=H2OD.单质铜与稀硝酸反应:Cu+2H++2NO3-=Cu2++2NO↑+H2O6、.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H2, CO, CO2, HCl, NH3和H2O(气)中的两种或多种,当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无浑浊现象)、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浓硫酸(无明显现象)、灼热的氧化铜(变红)、无水硫酸铜(变蓝)对该混合气体成分的正确判断是()A.一定没有CO2,肯定有H2B.一定有CO2,CO和H2O(气)C.可能有CO2,NH3和H2O(气)D.一定有H2,CO2和HCl7.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是处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①给盛有液体的烧瓶加热时,需要加碎瓷片或沸石②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小于酒精灯容积的1/3③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④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慢慢沿器壁流入水中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只有③8. 在100g 浓度为18mol/L 、密度为ρ(g/cm 3)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9mol/L 的硫酸,则加入水的体积A.小于100mLB.等于100mLC.大于100mLD.等于100/ρ mL9.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用规格为10mL 的量筒量取6mL 的液体 B.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 C.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 D.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10. 水资源非常重要,联合国确定为国际淡水年。
卫辉市高级中学—上期高二年级第三次月考试题地理试题 12.26(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长40厘米,宽为30厘米的图纸绘制下列国家政区图,比例尺最大的是()A.澳大利亚 B.日本 C.新加坡 D.法国2.关于赤道的叙述,错误的是()A.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圆圈 B.赤道是终年昼夜平分C.每年太阳两次直射赤道 D.赤道处地球自转角速度最快3.有关纬线和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任何地方,纬度差1°的经线长都相等B.经度差1°的纬线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C.任何纬线圈都长于任何经线圈D. 0°纬线的长度是0°经线的两倍多北京奥运会火炬于3月25日在雅典采集火种,4月1日从北京出发在全球传递,5月传回国内,读图完成4—6题。
4.图中火炬传递的城市数()A.北半球比南半球少 B.中纬度比低纬度多C.西半球比东半球多 D.南美洲比北美洲少5.在采集火种的时候,人们看到的现象可信的是()A.经常阴雨绵绵 B.树木多硬叶常绿C.河流水位最低 D.主要盛行西南风6.北京时间8月8日运会开幕,按理论全球的日期分布状况是A.7日占全球1/2 B.7日占全球1/5 C.全是8日 D.8日占全球4/5读某区域小比例尺等温线分布图,回答7~8题7.若a>b,阴影部分为陆地,则图中所示为()A.北半球7月等温线分布 B.南半球1月等温线分布C.南半球7月等温线分布 D.北半球1月等温线分布8.若a<b,且阴影部分为海洋,则此时()A.塔斯马尼亚岛正值隆冬季节 B.圣地亚哥正值雨季C.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D.赞比亚草原一片葱绿9、从甲地(80°E,70°N)到乙地(101°w,70°N),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B.先向西北,再向西,最后向西南走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10、读图1-1,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哪一点:()11、甲乙两物体分别在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进行长距离水平运动()A、甲乙物体都自西向东运动,运动方向都向较低纬度偏B、甲乙物体都向北运动,运动方向都向西偏C、甲乙物体都自东向西运动,运动方向都向北偏D、甲乙物体都向南运动,运动方向都向东偏下图为世界四个地点的坐标,据此分析回答12—13题:①②③④12.作为大洲分界线的经线经过的地点是A.① B.② C.③ D.④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点东西两侧地形不同,主要矿产的种类相同B.②点附近有一条自北向南的大河注入海洋C.自③点向南北两侧的气候依次为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D .④点东西两侧的降水量大致相同 读右图,分析判断题14、据报道,我国已初步选定图中A 点附近为“中国北极探险考察站”站址,北极地区寒风凛冽,因此该考察站营地建筑的门窗该避开的朝向是 A 、东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东北方向15、某科学家从北京(图中B 点处)乘飞机沿图中航线(虚线)到北极 考察站(A 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是 ( )A 、先向北后向南B 、一直向西北方向飞行C 、先向西北,后向西南D 、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16、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至23°,则会引起的现象是 A.北极圈范围增大,南极圈范围缩小 B.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增大 C.北极出现极昼的天数减少D.7月份南半球中低纬地区昼长与夜长的比值增大 读图13,回答 17—18题。
卫辉市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上期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试题地理 12.2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图,回答1-2题:1.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A.春分B.秋分C.冬至D.夏至2.有关国庆节前后太阳直射点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到AB之间,速度减慢B.地球公转BC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C.地球公转CD之间,速度逐渐加快D.地球公转到DA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下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判断3~5题:3.此时,赤道上晨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分别为A.450W,1350W B.1350E,450W C.600E,1200W D.00,18004.此时,与上海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A.900W向东至1800B.00向东至1800C.900W向东至900E D.00向东至900E5.此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A.北京B.武汉C.广州 D.悉尼6.岩石圈的范围是A.整个地壳B.地壳和地幔C.地壳和上地幔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读右面天气系统示意图,判断7~9题。
7.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它属于A.北半球,高气压B.北半球,低气压C.南半球,高气压D.南半球,低气压8.若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我国的天气为A.伏旱天气B.梅雨天气C.出现台风D.寒冷干燥9.当该天气系统位于上海正东方向海面时,上海市吹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10.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甲地的降水类型是锋面雨②丙地将为阴雨天气③乙地比丙地气温高,气压低④丙地比乙地气温高,气压低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1.受气压带、风带交替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①执带草原气候②热带雨林气候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2.下图能止确反映城郊间、海陆间热力环流的是13.秋末晴朗的夜晚,农民点燃田地里的秸秆,烟雾弥漫,据说能防霜冻,原因是烟雾 A.能减少大气逆辐射 B.能增强大气逆辐射C.能使地面辐射减弱 D.能增加地面辐射14.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南半球西风带的是15.如右图所示四幅图中,其所示范围内可能有阴雨天气的是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②④16.“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有①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放出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②人类大量消费能源,加热了近地面的大气③过度砍伐森林,削弱了绿色植物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增加了二氧化碳浓度④人口增加,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用实验模拟某一天气系统(如下图所示):在塑料盒中间插一隔板,两侧分别注入同体积红色暖水(代表暖空气)与蓝色冷盐水(代表冷空气),据此回答17~19题。
卫辉市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上期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试题历史 12.26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0年3月18日,北京市政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精神,公布了清明节放假安排:4月3日(星期六)至4月5日(星期一)放假公休,共3天。
其中,4月5日(清明节)为法定节假日,4月3日、4月4日照常公休。
这一做法体现了与我国古代文化传统联系了为密切的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禅让制D、世袭制2.《姓氏起源》一书对“宋”姓起源的解释: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启(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共传36代,亡于楚国。
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宋”为姓,乃成宋姓。
由此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A.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B.姓氏是维护中央集权统治的有力工具C.诸侯争霸是宋亡国的主要原因D.反映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3、2009年12月,在烟台莱山区发现一块牌匾,长约两米,宽近一米,四边精刻龙形图案,中间刻有“奉天诰命”四个大字,牌匾左右雕刻文字为“诰赠昭武都尉候选都司、封朝议大夫候选同知加一级李九龄……道光十年御赐”。
这能够用于研究()A、秦朝的政治制度和官制B、隋唐的政治制度和官制C、明朝的政治制度和官制D、清朝的政治制度和官制4.假如你是古罗马一位执政官,当你遇到以下案子时,你判为合法的是①主人拒绝为他工作了20年而要求给予自由的奴隶②一个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但杀人者自称其行为合法③某平民将他大儿子财产的一部分分给其小儿子。
④拥有100个奴隶的罗马贵族,在急需劳动力时为了赚钱卖了20个奴隶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5、罗家伦在《凯歌》写道:“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