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格式:doc
- 大小:161.50 KB
- 文档页数:9
章节测试题1.【答题】读下图,体现了新疆的地形特点是()A.山水环绕B.三山夹两盆C.沟壑纵横D.山区面积广大【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解答】由图可以看出,新疆北为阿尔泰山,中部为天山,南为昆仑山,山与山之间分布着盆地,,南部为塔里木盆地,北部为准噶尔盆地,体现了“三山夹两盆”的特点,故本题选B。
2.【综合题文】读西北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答题】西北地区深居______,距______遥远,与山脉的共同影响,绝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__气候,全年降水量少,气温年较温差大,形成该地区最主要自然特征是______;【答案】内陆海温带大陆性干旱【分析】本题考查西北地区自然特征。
【解答】由图可知,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与山脉的共同影响,绝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量少,气温的温差大,形成该地区最主要自然特征是干旱。
【答题】读西北地区地形图可知,本区的地形类型以______和______为主;【答案】高原盆地【分析】本题考查西北地区自然特征。
【解答】读西北地区地形图可知,本区的地形类型以高原和盆地。
【答题】该地区的植被自东向西由草原过渡到荒漠,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答案】降水【分析】本题考查西北地区自然特征。
【解答】该地区的植被自东向西由草原过渡到荒漠,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自西向东逐渐减少。
3.【综合题文】读下列图示意回答问题.【答题】左图为吐鲁番盆地居民长期使用古老的引水工程“______,人们在有水源的地方,发展富有特色的______(“河谷”或“绿洲”)农业;【答案】坎儿井绿洲【分析】考查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状况及农业发展。
【解答】右图中引黄河水灌溉的地区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这里被誉为“塞上江南”;【答题】新疆地区光热条件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这里的的瓜果特别甜,主要原因是()A.灌溉水源充足B.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C.土壤肥沃D.品种优良【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新疆瓜果甜的原因。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达标
选择题(下列各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 ]
A.北京B.天津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西藏自治区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自然景观主要是
[ ]
A.草原和绿洲B.荒漠和绿洲
C.高山和草原D.高山和森林
3.在新疆,绿洲主要分布的地方是
[ ]
A.盆地的中心附近
B.高山山腰附近
C.山前平原和山腰附近
D.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
4.新疆具有三山夹两盆”的地势特点,三山夹两盆”自北向南依次是
[ ]。
第四节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四节“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第一课时。
教材把新疆放在“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这样的大背景下,安排学生去认识、探究学习,突现的是省内地理事物的相互联系,特别是区域自然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所以本课的内容在中国地理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新疆的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了解影响新疆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资料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区域特征的方法。
(3)、德育目标通过对新疆的了解,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逐步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农业发展的有利与不利的地理因素。
意图:现在都在讲“西部大开发”,而且这又是考点。
所以把这一问题设为本课重点难点:自然环境特征对城市、人口分布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人们生产,生活与环境的关系。
意图:初二学生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因素,在这两个问题的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将其设为本课难点。
二、教法运用采用讲述法、问题探究法、地图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手法相结合。
意图: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诱发学生思考与讨论,教师适当点拨与肯定,激发学生积极性,创造一个师生互动的良好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综合概括问题的能力。
三、学法指导采用引导学生阅读、讨论、比较归纳、概括分析等学法相结合。
意图: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新疆吆喝》,屏幕打出歌词并配有一组新疆风情的图片。
歌中唱到“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新疆真遗憾。
”为什么不到新疆会遗憾呢?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认识这个省级行政区。
(题目)第四节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过程设计高山、荒漠和绿洲情境导入:播放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屏幕打出歌词并配有一组新疆风情的图片,(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
麦穗金黄稻花香,风吹草低见牛羊,葡萄瓜果甜又甜,煤铁金银到处藏。
我们美丽的田园,我们可爱的家乡。
)歌词真实地反映了美丽的新疆,对于新疆我想同学们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都有一定的了解,那么同学们说说你还想了解新疆哪些方面的情况呢?学生活动:生:歌词写道新疆是个好地方,我想去新疆旅游,要做哪些准备?生:新疆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我想品尝品尝。
生:新疆的手抓饭也特别好吃,老师知道怎么做吗?生:我想了解古楼兰王国之谜。
生:我想了解新疆的建筑、民族服饰和歌舞。
……教师导语:从同学们提出的学习要求看出,不少同学特别想了解新疆。
从今天开始,我们共同学习我国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教师设问:新疆位于我国西北部,有人说:“新疆是一个“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区”。
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呢?请阅读新疆地形图(图6.31),找出判断的依据并在新疆空白图中填绘出来。
(大屏幕提供参考地理要素的名称:天山、吐鲁番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阿尔泰山、塔克拉玛干沙漠、昆仑山、塔里木河)学生活动:读图、填图,教师巡视给予关注和指导。
几位学生把自己读图的收获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和大家共同分享。
教师投影:“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与绿洲图”(图6.34),通过观察同学们说说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市和交通设施分布的主要特点。
生1:分散分布在绿洲上。
生2:(补充)绿洲分布在盆地的边缘。
教师提问:有人认为这样的分布是必然的,也有人认为人口、城市可以向盆地内部分布,对此说说你的看法。
生:人口、城市不可以向盆地内部分布,因为盆地内是沙漠——体现干旱的自然环境。
教师要求:新疆位于我国西北部,结合以前区域知识的学习,分析为什么新疆是以干旱为主的自然地理特征。
老师相信各组5分钟后会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呈现给大家。
学生活动:(略)教师提问:老师还有两个问题提供给大家讨论,给5分钟组内交流研究的时间。
(屏幕出现探究问题)(1)新疆绿洲互相之间距离遥远,这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会有怎样的影响?怎样改善?(2)荒漠化最容易在哪些地区发生?人们在这些地区生产、生活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各组选派代表对以上问题发表看法,互相补充。
(略)从地理知识角度分析看:水源和交通制约经济发展;明确 :恶化的生态环境阻碍地区经济的发展;经济的不合理发展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
教师小结:我们对新疆的自然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省区,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此时教师语速减慢,(学生:塔里木河)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学生:塔克拉玛干沙漠),新疆在中国之最你们还知道多少?(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争先恐后回答…… )关于新疆在中国之最同学们说的真不少,有的连老师都不知道,是否正确有待课下查阅资料加以证实。
课前有同学提出去新疆旅游,问做哪些准备?新疆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新疆的手抓饭特别好吃,如何做?还有对新疆的建筑、民族服饰和歌舞感兴趣的同学,以及新疆许许多多未解之谜,需要我们查阅资料加以了解。
老师建议咱们利用课余时间共同办一期“精彩新疆”的报纸,看看哪名小编辑最受大家欢迎。
再次播放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拍手随唱,感受学习的快乐。
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教师设问:新疆位于西北地区,“干旱”是本区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它对本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深刻的影响。
反映在农业生产上应发展什么类型的农业,就这一问题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各组展开讨论,要求发言要有依据,注意因果联系。
学生活动:生1:新疆深居内陆,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形以高山和盆地为主,受位置和地形影响,“干旱”是本区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反映在农业生产上就是全国畜牧业基地,在有河水、高山融雪、地下水地区发展灌溉农业。
师:(教师在学生讨论时,巡视发现第二组使用结构图,面向第二组成员)把你们的结构图送到前面来,用实物投影仪给我们展示好吗?生2:当然好啦! 第一组代表讲的很好,我们组是用结构图的形式来表述的,因为老师以前使用结构图分析问题,特别有助于我们理解。
师:那就快给我们大家看看。
(学生2在投影仪上展现他们学习成果)生3:我们组讨论的结果与第一组一致,不过我现在认为第二组用结构图表述的方法很好,我受他们启发要补充一些内容。
把你们(2组)结构图借我用用好吗?(当然好啦! 2组代表把结构图又放到投影仪上)生4:受以上各组启发,我们要在结构图中添加新疆优良的畜种和农作物。
屏幕展示最终各组讨论的结果:注:教师小结:你们真棒!学会交流合作,共同分享学习的快乐,利用学过的知识、利用他人的学习成果、利用合理恰当的学习方法,自我完善,互相提高,好!为我们出色的表现鼓掌。
多媒体播放:新疆农作物、农产品的录像。
突出粮棉瓜果之乡,葡萄、哈密瓜、长绒棉等闻名国内外。
教师启发:同学们生物课学习的如何?可不可以用所学的生物知识,结合新疆的自然地理要素解释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解释新疆红色系列——西红柿、石榴、枸杞等特别有名的原因? 学生活动:此时学生充分利用生物知识,踊跃发言。
(略)教师设问:新疆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使得人们对水特别重视。
大屏幕显示探究问题:目前新疆一些绿洲地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生产和生活用水量猛增,现有的引水手段,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正常生产和生活对水的需求。
如何开发利用水资源,已成为当地普遍关注的问题。
给各组8分钟讨论的时间,把你们合理建议记录下来,越多越好。
学生活动:各小组激烈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教师巡视:教师深入各组进行巡视,在各组准备差不多时,让学生暂时停止讨论,讲道:有一位专家,针对新疆水资源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设性的建议,大屏幕出现专家的建议:①积极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②大力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如跨流域调水、水库等;③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增加用水少,经济价值高、产量高的作物的比重;④运用先进的打井技术, 大力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⑤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⑥应该维护和修建更多的灌溉工程。
对照你们讨论的结果,看一看有没有和专家一致的,和专家相比还有哪些遗漏或需要补充的。
学生活动:各组学生进行对照生1:我们组还建议植树种草,起到防风、固沙、护田、含蓄水源的作用。
生2:坚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加强水的循环利用。
生3:老师我有疑问,我记得电视演过,有一个地方过度开采地下水,过了几年,再也打不出水来了。
为什么专家还要提出大力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呢?生2:专家的话怎么会有错,你没看见使用先进的打井技术吗?快坐下吧!师:生3同学说的好,说明他动脑子了,地下水资源循环周期长,更新慢,一旦过度开采,短时间难以恢复,影响后续使用,所以专家这点建议不尽合理。
我们不反对开发地下水资源,但提倡适度开采。
(此时学生会用怀疑的眼光再次审视专家的建议)生4:老师我认为修水库也不好?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生4:大力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没有错,但这里蒸发量大,显然修水库有点不妥。
教师反馈:老师赞同你的观点。
老师为你们积极思考感到高兴,我们看到专家考虑问题也有不周的时候,因此我们做事不要迷信权威,要尊重科学,我们帮助专家修正过来好吗?教师创设情境:假如你是一位前往吐鲁番地区旅游的学生,当地维吾尔族老大爷在领你参观了丰收在望的葡萄园之后,还诉说了自己的烦恼,请你帮助他想想解决的方法。
(屏幕显示教材图6.38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根据材料的提示,同学可以加入自编对话进行角色扮演。
老师提供新疆绣花帽、绣花衬衫。
(一名扮演维吾尔族老人,一名或多名扮演学生)学生活动:积极准备,各组成员跃跃欲试,争先表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表演轻松活泼。
学生建议:发展旅游业带动葡萄销售,生产葡萄酒、葡萄干、葡萄饮料等深加工产品、家庭合作联营、上网寻求信息、向当地政府提出减免税收,鼓励出口……,只要学生建议合理,教师就予以鼓励和肯定。
教师反馈:同学们,对照下面学习效果自我总结单,想一想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想法说出来,让全班同学来分享。
学生活动:生:我是生物课代表,在地理课上用到了生物知识,感到学科知识是相互联系的,每个学科知识都很重要。
生:地理课太有意思了,给我创设一个想说、敢说、有机会说,自我表现和与他人合作的学习环境,我们在快乐中掌握学习方法、获得了知识。
生:我在历史课了解新疆古称西域、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地理课使我对新疆又有了更多的了解。
生:知识运用不灵活,自己综合能力较差……生:以前我认为新疆是荒凉、贫穷和落后的,通过学习,我感到新疆……潜力巨大的能源开发活动设计1.课前准备:布置任务,教师把学生分成西气东输工程组、东部地区小组、西部新疆组。
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资料,用具体实例,来解读课本结论。
提出具体要求:教师导入:我们利用这节课时间完成课前布置给大家合作学习的任务。
老师让大家收集的关于“西气东输”的材料带来了吗?(学生拿出自己的资料:有书、报纸、制作的幻灯片……)首先我们看西气东输工程组给我们带来的信息。
学生活动:西气东输工程组:①利用地图,将西气东输工程经过的省区勾勒出来(屏幕显示图)②介绍国家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概况?(略)东部地区小组:工程组的同学为我们介绍了西气东输工程实施概况,下面我们具体介绍西气东输将会为我国东部地区带来的好处?(利用大屏幕投影)生1:我们的结论是西气东输能够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例证:对于饱受能源匮乏之苦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6000多万人来说,“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的兴建是最好的福音。
长江三角洲地区虽然经济发达,但从资源角度看却很贫乏。
这个地区的能源85%以上靠从外地调入。
一项调查显示……生2:天然气是洁净能源对东部地区环境改善十分有益,请看我们的例证:……(材料1)西部新疆组:生1:西部地区天然气探明储量丰富,西气东输能够使本地区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
我们的例证是:……(材料2)生2:可以使天然气产品大量运输到东部市场。
例证……生3:可以迅速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
例证……(材料3)生4: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例证……(材料4)教师启发:三个小组准备得都很充分,分析有理有据,同学们还有没有补充意见呢?在工程建设中有没有需要注意的问题?学生活动:生:①我想问西气东输工程组:西气东输施工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建设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引发环境问题,你们工程组如何处理好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的?②国家对工程施工在保护环境方面有什么要求?③如何做好沿线管道的维护与保养工作?……西气东输工程组学生解答,遇到难以解答的问题,可以邀请西部新疆组和东部地区组加入讨论的行列,共同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