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比较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4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疗效对比分析1. 简介卵巢囊肿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
卵巢囊肿在生育年龄女性中的患病率较高,通常表现出腹痛、腹胀、月经失调等症状。
对于不同大小、不同类型、不同症状的卵巢囊肿,医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于防治卵巢囊肿并发症和提高卵巢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腹腔镜技术能够减少术后恢复时间,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具备优势。
不过,腹腔镜手术需要医生具备一定的技术和临床经验,同时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需要更多的医疗资源和费用。
因此,本文将对比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
2. 手术方式2.1 开腹手术开腹手术是传统的手术方式,医生通过在患者腹部进行切口,用肉眼进行手术。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能够通过肉眼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检查和处理,但由于开腹手术需要较大切口,术中出血量高,容易引起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较长。
2.2 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能够减少切口大小,缩短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在手术中,医生通过患者腹壁开一个小孔插入腹腔镜和其他相应的外科工具,对卵巢囊肿进行切除和处理。
由于需要使用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因此与开腹手术相比,需要更多的医疗资源和高昂的费用。
3. 疗效对比3.1 治疗效果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对于卵巢囊肿的疗效并无明显差异,两种手术方式均能够有效地切除囊肿,缓解阴道出血、腰腹痛等症状。
但腹腔镜手术在卵巢保留方面更有优势,对于年轻女性或欲妊娠者,更能保护孕育功能。
3.2 恢复时间腹腔镜手术相对于开腹手术,术后疼痛较轻,创伤小,康复快。
患者从手术室回到病房后,病情运转良好的患者一般在当天或当晚即可下床活动。
通常,病人术后1-2天即可进食,并在术后2-3天内留院观察。
3.3 并发症风险腹腔镜手术相对开腹手术风险更小,对出血、伤口裂开、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减少很多。
但是,在手术中需要高强度高难度的创伤,手术中医生需要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以及正确使用手术器械。
腹腔镜与开腹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的对比分析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需行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的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对比两组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1.2.1观察组:经腹腔镜下行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治疗,使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方式,常规进行术前准备后,选作脐孔为置镜孔,操作孔选择为左、右髂前上棘的水平腹直肌外侧,若合并盆腔粘连,可以选择在耻骨上作第4点的穿刺孔,以协助手术的牵拉操作。
先进行盆腔及肿瘤的情况进行探查,包括肿瘤的类型、大小、形态等,针对囊肿的患者,可针对具体情况选择先穿刺抽吸后剥离处理或者完整将囊肿剥离的术式,进行上述处理后,再进行卵巢皮质的修剪,并对剥离面采取电凝止血。
术毕,把剥下的囊肿置入标本袋中,经下腹部的套管取出,送病检以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
术中若不慎出现囊肿破裂,需要先将囊液吸尽,然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反复地冲洗。
术毕,使用大量的温生理盐水对腹腔进行冲洗。
1.2.2对照组:行开腹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治疗,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方式,依据常规开腹手术步骤进行操作。
1.3评定标准1.3.1疗效标准:根据《妇产科学》第六版中关于卵巢良性肿瘤的治疗评价[1],对疗效评定如下,显效:治疗后经b超复查肿物完全切除,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有效:治疗后经b超复查肿物基本切除,患者的临床症状好转,随访半年偶见复发;无效:治疗后经b超复查肿物有残留,患者的临床症状物改善,随访半年较多复发。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疼痛评分:参考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由患者根据自身感觉对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无疼痛:0分;轻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9分;剧烈疼痛:10分[2]。
1.4统计学方法:本组患者从治疗效果、术后疼痛评分比例、并发生发生率的数据通过卡方软件1.61版本进行统计,计量单位以%表示,期间采取x2检验;本组手术情况的数据经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单位以x±s表示,期间采取t检验,以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对比对照组缩短,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对比对照组减少,观察组的术后疼痛评分≥中度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皆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皆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014.06临床经验160卵巢肿块是临床上育龄女性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以良性多见。
卵巢肿块是造成妇女进行医院治疗的主要疾病之一[1]。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操作技术不断熟练,腹腔镜已经广泛应用于妇科肿块的治疗和诊断中[2]。
腹腔镜不仅可以诊断卵巢肿块是炎性肿块,还是卵巢赘生性肿瘤或生理性囊肿,对于卵巢恶性肿瘤可以早期诊断和治疗,便于临床分期和提高治疗的治愈率[3]。
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卵巢肿块的治疗中,成为良性卵巢肿块的首选治疗方式。
1 一般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卵巢良性肿块患者40例,均于术前及术后第3天进行血常规检查了解血红蛋白的情况,行超声检查经临床拟诊断为卵巢良性肿块的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组20例,患者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35岁。
经产妇有18例, 初产妇有20例,未婚未育的患者有2例。
其中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有20例。
经病理学证实,皮样囊肿的患者有24例,浆液性囊肿的患者有10例,粘液性囊肿的患者有6例。
肿块的直径为6-15cm ,平均直径为9cm 。
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肿块大小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术前均进行常规检查,了解患者的心脏、肝脏、肾脏以及肺部的功能,术前均清洁灌肠,取膀胱结石位,常规消毒腹部的皮肤以及外阴和阴道。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具体步骤为:脐孔下纵形切开皮肤,建立气腹,使得腹腔内的压力达到12mmHg,患者取头低脚高位,将穿刺管穿刺如腹腔,置腹腔镜仔研究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块的疗效对比彭阿梅湖南省湘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 湖南省湘乡市 411400【摘 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
方法:将我院就诊的卵巢良性肿块患者40例随机平分腹腔镜两组,观察和比较两组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卵巢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
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比较516100广东博罗县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诊治卵巢良性肿瘤临床价值的比较。
方法:40例卵巢良性肿瘤进行了腹腔镜手术,与同期30例卵巢良性肿瘤开腹手术的患者比较,回顾分析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以及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但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其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统计学差异明显。
结论:腹腔镜诊治卵巢良性肿瘤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具备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卵巢良性肿瘤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4.064
自2009年应用腹腔镜技术诊治卵巢良性肿瘤40例,与同期30例卵巢良性肿瘤应用开腹手术相比较,前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腹腔镜组4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年龄19~46岁,平均28.6±6.81岁,已婚者22例,其中17例为经产妇;开腹组3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年龄21~48岁,平均33.5±6.98岁,已婚者17例,其中15例为经产妇。
两组术前妇科检查均可扪及盆腔囊、实性包块,b超提示子宫后方、一侧或双附件区包块,直径2.5~8.8cm,其中囊性包块直径>5cm,肿瘤标记物检测等排除恶性。
术后病理
诊断为卵巢良性畸胎瘤卵巢、单纯性囊肿、卵巢浆液(或黏液)性囊腺瘤,证实为良性病变。
手术方法:①腹腔镜手术组:全部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全麻,膀胱截石位。
第一穿刺孔为脐缘置镜(10mm),进入腹腔形成气腹后进行第二、三孔穿刺,分别为右下腹麦氏点及左下腹对称于麦氏点位置(5mm),置入操作钳。
有盆腔粘连者先分离粘连,恢复盆腔附件解剖结构,暴露卵巢肿块,术中未发现恶性,用单极电钩切开包膜,分离钳将包块与卵巢完整分离(若分离过程中包膜破裂,尽快吸出囊内液体)且边剥离边止血。
在后穹隆穿刺10mm套管,置入标本袋,将剥除包块组织放入标本袋中从此套管中取出。
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探查上腹部无异常后排气、拔套管、缝合切口皮肤术毕。
②开腹手术组:按常规术式施术【sup】[1]【/sup】,下腹部纵切口长度约4~7cm。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行方差分析。
所得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均数及百分比的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x【sup】2【/sup】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患者在年龄、婚育史、盆腔包块大小,腹部手术史以及既往盆腔炎病史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见表1。
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和术后情况的
比较:40例腹腔镜手术均在镜下完成,无1例中转开腹,术中肿瘤包膜破裂6例,其中1例为卵巢畸胎瘤,术后未发生腹膜炎;30例开腹手术无肿瘤包膜破裂发生,两例患者体形肥胖,术后伤口脂肪液化、愈合不良,延长了住院时间,增添了患者的痛苦。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于开腹手术时间,但无统计学意义。
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留置导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开腹手术组,统计学差异明显,见表2。
讨论
卵巢良性肿瘤是妇科常见疾病,它威胁着患者身心健康,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凡诊断为卵巢肿瘤者,即使为良性,也应尽可能安排手术治疗【sup】[2]【/sup】。
手术不仅可切除肿瘤,而且可以作最后确诊,以决定是否需扩大手术范围或辅以其他治疗。
以往常规采取开腹手术,由于开腹手术具有一定盲目性,且手术创伤大、切口愈合慢、术后恢复时间长等不利因素,给患者造成了较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若术中诊断为良性而术后病理诊断恶性,二次开腹扩大手术将再次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
在开腹手术组中两例患者体形肥胖,纵切口术后脂肪液化,虽无需二期缝合,但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痛苦。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不断成熟,手术医生的操作技巧越来越熟练,为卵巢良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一种微创途径【sup】[3]【/sup】。
在镜下清晰可见卵巢肿块的大小、形态、性状等,
初步判断肿块性质,若镜下不能排除肿瘤恶性,可直接取组织活检,为是否扩大手术范围等提供有力依据;若可排除恶性,则施行切除附件或剥除肿瘤手术治疗。
腹腔镜下发生卵巢肿瘤破裂、内容物外溢造成污染的机会较开腹手术增加。
因此,在剥离囊肿时应注意辨清解剖关系,细心操作,尽量避免穿破肿瘤囊壁,一旦发生囊肿破裂,应迅速吸干净溢出的囊液。
本研究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肿瘤40例患者年龄均<50岁,根据卵巢肿瘤手术治疗原则,予保留卵巢功能的肿瘤剥除术,均取得成功。
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较开腹手术组少,无伤口愈合不良,体表基本不留瘢痕,充分体现了腹腔镜微创的优势,符合现代女性注重生活质量、追求美观的要求。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与开腹手术相比较,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对病人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具备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1 傅才英,主编.手术学全集:妇产科卷[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198-200.2 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91-1894.3 李光仪,主编.实用妇科腹腔镜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00-406.
表1 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例(%)]
注:*t检验(p>0.05),**x【sup】2【/sup】检验(p>0.05)。
表2 两组病例术中、术后情况比较
注:*t检验(p>0.0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t检验(p<0.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