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CJ-1F超净工作台
- 格式:doc
- 大小:303.46 KB
- 文档页数:17
宏朗仪器设备专业生产销售的超净工作台/净化工作台/洁净工作台/小型超净工作台/桌上式超净工作台/单人单面超净工作台/单人双面超净工作台/双人单面超净工作台/双人双面超净工作台/垂直超净工作台/水平超净工作台/医用超净工作台/百级超净工作台/不锈钢超净工作台/实验室超净工作台/洁净室工作台/防静电超净工作台/生物洁净安全柜(价格实惠、厂家直销、性价比高)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国防、精密仪器、仪表、食品加工、生物等各个工业部门和各类科学实验室,对改善工艺条件,提高产品质量和成品率均有良好的效果。
超净工作台分类及特点
宏朗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专业供应生产销售超净工作台,欢迎您来电咨询超净工作台详细信息!。
目的:本程序《超净工作台使用说明书》规定了超净工作台操作程序。
范围:SW-CJ洁净工作台职责:质量管理部、QC内容:1操作1.1操作面板的设置操作面板上设有:风机开关(带灯)照明开关(带灯),照明/杀菌开关(带灯),LED风速档位显示。
重复按动风机开关可循环控制风记载以下几种状态运行:__按风机开关(风机进入“标准速”状态运行屏幕显示002)—按风机开关(风机进入“高速”状态运行屏幕显示003)—按风机开关(风机进入“低速”状态运行屏幕显示001)—风机停转(待机状态)重复按动照明开关可控制荧光灯与紫外灯的开启与关闭本产品出厂检测时,已将风速设置为标准运行状态。
1.2作业前准备1.2.1首先检查电源插头是否可靠地插入插座中。
然后打开位于右下侧的“总电源开关(绿色)(置于“1”)。
按动“风机开关”可启动风机自动进入“标准运行状态(中速)”此时对应的LED显示,再连续按动“照明/杀菌开关”打开紫外灯。
1.2.2为实现工作区域自净,请保持设备在此预备状态下运行20分钟。
在开始正式作业前关闭紫外灯,应注意经常或定期用适当的消毒剂将紫外灯表面和工作内表面进行消毒、插干净,以保证其灭菌效果。
1.3正式作业:正式作业时,按动“照明开关或照明/杀菌开关”开启荧光灯。
保持风机在“标准(中速)”状态下运行。
用户如需特殊要求需调节工作区风速时,重复按动“风机开关”,控制风机切换到高速或低速运行。
1.4结束作业:作业结束时,请保持风机运行十分钟,按动“风机开关”停止风机运行;再按动“照明开关或照明/杀菌开关”关闭荧光灯,并关闭总电源开关(置于“○”位)。
2操作注意事项:2.1新安装的或长期未使用的工作台,建议使用前用洁净真空吸尘器或不产生纤维脱落的物品认真进行清洁工作。
2.2带移门的工作台操作时,移门开启高度虽无明确规定,一般不宜开启过高(拉至顶端)或关闭过低(落至台面),以免影响风速和洁净度。
2.3工作台面上禁止存放无关的物品,以保持工作区的洁净气流不受干扰。
SW-CJ-1FD型医用洁净工作台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为SW-CJ-1FD型医用洁净工作台标准操作规程的使用建立一套标准操作规程,以规范SW-CJ-1FD型医用洁净工作台在本公司的使用,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二、范围:本规程适用于SW-CJ-1FD型医用洁净工作台的操作。
三、职责:QA主管确保本规程的实施,QC人员正确执行本规程。
四、制定依据:《中国药典》20XX年版及SW-CJ-1FD型医用洁净工作台说明书五、内容:1. 操作步骤。
1.1 使用前应提前30分钟同时开启紫外灯和风机组工作,工作30分钟后关闭紫外灯。
要经常用消毒剂将紫外灯表面和工作区的表面擦干净,保证其灭菌效率。
1.2 新安装的或长期未使用的工作台,使用前必须用超净真空吸尘器或不产生纤维的物品认真进行清洁工作。
长期不使用的工作台请拔下电源插头。
1.3 工作台面上禁止存放不必要的物品,以保持工作区的洁净气流不受干扰。
1.4 禁止在工作台面上记录书写,工作时应尽量避免作明显扰动气流的动作。
1.5 风机、照明均由红色光排指示其工作状态。
工作时,光排发光;不工作时,光排熄灭。
1.6 当需要调节风机风速时,用工作台操作面板上的轻触型开关进行调节(按电压分为五档:140V,150V,160V,180V,220V)。
风机调速电压指示由红、绿双色光排显示。
风速每递增一挡,光排增加两格红色替代原来的绿色;反之,风速每递减一挡,光排增加两格绿色替代原来的红色显示。
1.7 禁止在预过滤器进风口部位放置物品,以免挡住进风造成进风量减少,降低净化能力。
2. 保养维护与注意事项。
2.1 不要用挥发油、稀释剂等擦拭本体,以免伤及漆层或引起漆层变色。
2.2禁止在一分钟内反复操作电源开关,以免因频繁动作而损坏电气元器件。
2.3长期停用时,从插座上拔出电源插头。
2.4禁止用水冲洗工作台。
2.5开启紫外灯后人员必须远离,以免造成伤害。
2.6根据环境洁净程度,定期将预过滤器中的滤料拆下清洗,一般间隔时间为3~6个月。
安装使用:
本工作台就位地点应在环境较为清洁的工作室内,插上电源,按控制面板上的所示功能开启即可,在开机前应对净化台的工作区面及外壳进行认真清洁处理,去除表面积尘,开机后十分钟即可进行实施正常操作使用。
操作规程:
1.使用工作台时,应提前50分钟开机,同时开启紫外杀菌灯,处理操作区内表
面积累的微生物,30分钟后关闭杀菌灯,启动风机。
2.对新安装的或长期不使用的工作台,使用前必需对工作台和周围环境采用超
静真空吸尘器或用不产生纤维的工具进行清洁工作,再采用药物灭菌法或紫外线灭菌法进行灭菌处理。
3.操作区内不允许存放不必要的物品,保持工作区的洁净气流流型不受干扰。
4.操作区内尽量避免作用明显扰乱气流流型的动作。
维护
1.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将初效过滤器拆下清洗,清洗周期一般为3~6个月。
2.当正常调换或清洗初效空气过滤器后,仍不能达到理想的截面风速时,则应
调节风机的工作电压(旋动旋纽),从而达到理想的均匀风速。
(新工作台使用时,将调节旋纽从左向右,从低速到高速缓慢调节,新工作台不应调至最高风速)。
3.一般在使用十八个月后当风机工作电压调整至最高点时,仍不能达到理想之
风速时,则说明高效空气过滤器积尘过多(滤料上滤孔已基本被堵,要及时更新)一般高效空气过滤器的使用期限为十八个月。
4.更换高效空气过滤器时,应注意型号规格尺寸的正确(原生产厂家配置,)按
箭头风向装置,并注意过滤器的周边密封,绝对无渗漏现象发生。
超净工作台原理
超净工作台原理是通过过滤空气中的微粒和微生物,提供一个无菌环境,用于对灵敏的实验和手术操作。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空气过滤:超净工作台内部安装了高效空气过滤器,可以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和微生物。
常见的过滤器包括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
这些过滤器能够有效地吸附和捕集空气中的微粒和微生物,并确保过滤后的空气呈现出较高的洁净度。
2. 负压环境:超净工作台内部设置了负压环境,可以防止外部空气进入工作台内部。
通过负压的设计,可以实现内部空气不断循环,并进一步提高空气的洁净度。
3. 垂直流通:超净工作台通常采用垂直流通方式,即通过自上而下的气流形式,将洁净空气传递到操作区域。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操作人员产生的微粒和微生物进入操作区域,从而保证操作区域的无菌环境。
4. 紫外线消毒:部分超净工作台还配备了紫外线照射装置,用于对空气和操作区域进行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可以消灭空气中的微生物,进一步提高工作台的洁净度。
综上所述,超净工作台通过空气过滤、负压环境、垂直流通和紫外线消毒等措施,实现了对操作区域的无菌环境控制。
这种
原理使得超净工作台成为广泛应用于医疗、实验室和生产等领域中的重要设备。
超净工作台的使用超净工作台是一种专门用于实验室环境中的设备,可以提供洁净、无菌的工作空间,以保证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结果的可靠性。
它通常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生物工程、医药研究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超净工作台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准备表面清洁:使用无粉尘的纯棉布将超净工作台的工作台面、侧壁、前面板等部位进行清洁,确保表面无尘。
2.打开超净工作台:按照操作手册上的指示,插上电源,并将所有按钮、开关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
3.等待预吹清洁:开机后的前5-10分钟,超净工作台将进行预吹,将工作区域的空气清洁干燥。
4.穿戴防护装备:在进入超净工作台之前,应戴上无粉尘手套、防护口罩、无尘长袖衣物,以防止污染进入工作区域。
5.准备实验物品:在进入超净工作台之前,将需要使用的实验物品准备齐全,并进行消毒处理。
6.开始实验操作:当工作区域内的空气处于洁净状态后,可以将实验物品放入超净工作台内,并进行实验操作。
注意不要将实验物品超过工作台面的范围,以免影响洁净度。
7.关闭超净工作台:实验操作完成后,先停止实验室设备的运作,并将实验物品温和地拿出工作台。
然后关闭超净工作台的排风开关,并等待几分钟,保证工作区域的空气充分清洁。
8.清洁超净工作台:将超净工作台台面、侧壁、前面板等部位进行清洁,并使用合适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以保持工作区域的洁净。
1.超净工作台的操作应经过专业培训后进行,确保操作人员熟悉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在使用超净工作台进行实验操作时,应尽量避免突发情况的发生,如突然停电、超净工作台故障等。
可备好备用电源,以防操作过程中的意外情况。
3.在使用超净工作台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注意自身的操作动作,避免过度移动,尽量保持稳定。
避免摇晃、剧烈震动超净工作台,以保持工作区域的洁净状态。
4.外界空气质量的影响也会对超净工作台的工作状态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超净工作台应放置在干燥、洁净、无震动的环境中。
5.超净工作台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更换过滤器、清洁排风系统等,以保证正常工作状态和洁净度。
产品概述:SW-CJ-1F单人双面医用超净工作台垂直送风是提供无尘无菌高洁净工作环境的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子、国防、精密仪器、制药化学实验等领域,并提供无菌无尘洁净环境的最新颖净化工作台。
SW-CJ-1F单人双面医用超净工作台产品特点:1、表面静电喷涂,准闭合式整体不锈钢台面,可有效防止外部气流透入,及操作异味对人体的刺激。
2、采用可调风量风机系统,轻触型开关及双速调节电压大小,保证工作区风速始处于理想状态。
3、轻触型开关调节风量,保证工作区风速在要求的范围内。
SW-CJ-1F单人双面医用超净工作台电源:AC,单相220V/50HZ最大功耗:0.4KW 0.8KW重量:150KG外形尺寸:1050×680×1600工作区尺寸:870×650×520SW-CJ-2G双人单面水平送风超净台/净化工作台该产品是提供无尘无菌高洁净工作环境的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子、国防、精密仪器、制药化学实验等领域。
并提供无菌无尘洁净环境的最新颖净化工作台。
产品特点:1、表面静电喷涂,准闭合式整体不锈钢台面,可有效防止外部气流透入,及操作异味对人体的刺激。
2、采用可调风量风机系统,轻触型开关及双速调节电压大小,保证工作区风速始处于理想状态。
3、轻触型开关调节风量,保证工作区风速在要求的范围内。
外形尺寸(mm):1300×580×1600工作区尺寸(mm):1150×400×500电源功耗:AC/50HZ/220V/250W重量:<150kgSW-CJ-1D超净工作台净化工作台QS认证1、表面静电喷涂,准闭合式整体不锈钢台面,可有效防止外部气流透入,及操作异味对人体的刺激。
2、采用可调风量风机系统,轻触型开关及双速调节电压大小,保证工作区风速始处于理想状态。
3、轻触型开关调节风量,保证工作区风速在要求的范围内。
电源:AC/50Hz/220V.功耗:130W重量:<85kg适用人数:单人单面外形尺寸:850×580×1600mm工作区尺寸:700×500×500mmSW-CJ-1G单人单面(水平送风)净化工作台该产品是提供无尘无菌高洁净工作环境的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子、国防、精密仪器、制药化学实验等领域。
1设备描述1.1设备简介: 工作台由机箱、高效过滤器、可变风量送风机组、工作台面、操作面板等几大部件组成。
机箱采用优质薄钢板制作,表面涂装处理。
本工作台的气流流型为垂直单向流型。
室内空气经预过滤器过滤,由离心风机将其压入静压箱,再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从出风面吹出形成洁净气流。
洁净气流以均匀的断面风速流经工作区,从而形成高洁净的工作环境。
1.2设备名称、型号: SW-CJ-1F超净工作台1.3设备编号: QC-02-011.4设备安装地点: 质量部微生物限度室1.5 设备资料完整性确认(见附件2)2. 验证目的2.1确认SW-CJ-1F超净工作台能够正常运行符合安装要求.2.2确认SW-CJ-1F超净工作台的性能符合微生物室的使用要求。
3. 验证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微生物洁净室SW-CJ-1F超净工作台的验证。
4. 职责4.1验证委员会4.1.1负责验证方案会签以及验证报告的审批,发放验证合格证书。
4.1.2负责验证工作的协调并监督验证工作进程,以保证本验证方案规定项目的顺利实施。
4.2设备验证小组4.2.1设备验证小组负责设备验证方案及验证报告的讨论、起草。
4.2.2设备验证小组负责验证工作实施。
4.2.3及时解决验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2.4生产部:负责协助验证小组进行该设备验证方案的实施。
4.2.5质量部:负责验证中的取样、检验,以及检验数据汇总。
5. 验证小组成员所有参与执行或审核该方案的人员必需在附录1的“验证小组成员”签名。
6. 验证内容6.1安装确认确保所有与SW-CJ-1F超净工作台相关的文件及设备都齐全。
6.1.1设备安装情况的确认6.1.1.1目的:对试验箱的设备本身、零配件和设备的安装条件进行确认,保证各项检验项目结果合格,设备的安装正确,且能正常运行。
6.1.1.2标准:检验的结果应与已批准的技术文件中的结果一致。
应放置于洁净室内平整的地面上,放置的房间温度5℃~40℃,相对湿度≤90﹪,并远离有外界气流干扰的区域。
设备的外观良好,柜体表面无明显划伤、锈斑、压痕,表面光洁,外形平整规矩。
6.1.1.3记录:见附件36.2运行确认6.2.1设备运行各功能的确认6.2.1.1方法:运行设备,观察设备运行、操作面板显示的情况6.2.1.2标准:设备运行各功能达到要求6.2.1.3记录:见附件46.2.2高效过滤器完整性测试6.2.2.1测试目的:证明高效过滤器的完整性符合要求,产生有效的过滤,层流超净工作台工区域内能达到期望级别的洁净度。
6.2.2.2测试仪器:气溶胶发生器6.2.2.3测试方法:在进行高效过滤器完整性测试前,层流超净工作台应在运行状态。
将气溶胶发生器放置在过滤器的上游,将PAO烟雾引入高效过滤器上游,提供的气体浓度为10mg/m 3至100mg/m 3。
调整上游气溶胶浓度为100%。
用光度计的探头在过滤器下游横断面和连接处进行检漏,应覆盖整个过滤面区域以及过滤器固定连接处。
气溶胶光度计的流速为28.3 L/min或每分钟1立方英尺,扫描探头离过滤器面的距离应不大于50mm(2英寸),3cmx3cm的标准探头的扫描速度不应超过5cm/s,每次进行的扫描区域应略有重叠。
6.2.2.4可接受标准:过滤器最大的粒子穿透率为0.01%。
6.2.3过滤器面风速测试6.2.3.1测试目的:确认过滤器面的风速在规定限度内。
6.2.3.2测试仪器:风速仪6.2.3.3测试方法:按下风机按钮一次以中等速度打开风机,风速测量前风机应运行至少10分钟。
将风速仪探头放置在过滤器平面前的150mm 左右的位置,在每个过滤器上选取8个点(布点见下图),测量出每个点的风速,最后算出其平均值即为所测过滤器的风速。
1 2 3 45 6786.2.3.4结果处理 计算公式如下: 风口的平均风速V =V 1+V 2+…+V nnm/s 式中:V 1、 V 2… V n —各测点的风速,m/s ; n —测点总数,个。
标准:高效过滤器每个测点的的风速均应在0.36~0.54m/s 之间。
偏差处理:由所有测量点计算平均风速及最大偏差,测试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最大偏差计算:(1)最大偏差=(V max -V )/V ×100%或(2)最大偏差=(V- V min )/V ×100% 式中:V —平均风速,m/s ; V max —最大风速,m/s ; V min —最小风速,m/s 。
最大偏差取(1)或(2)中的最大值。
6.2.4气流流型测试6.2.4.1 检查仪器:水雾发生器6.2.4.2 测试结果:见视频6.3性能验证6.3.1悬浮粒子检测6.3.1.1目的:确认超净工作台的洁净级别和设计相符。
6.3.1.2接受标准:A级(静态)(粒径≥0.5µm的悬浮粒子数不超过3520个/m³,粒径≥5µm的悬浮粒子数不超过20个/m³)。
A级(动态)(粒径≥0.5µm的悬浮粒子数不超过3520个/m³,粒径≥5µm的悬浮粒子数不超过20个/m³)。
6.3.1.3方法:按照《微生物实验室洁净区环境监测规程》使用LASAIR III尘埃粒子计数器进行超净工作台的悬浮粒子检测,每次检测2个点(左、右)。
检测超净工作台三次静态的悬浮粒子(连续检测三天)后,再检测超净工作台三次动态的悬浮粒子(连续检测三天)。
6.3.1.4记录:见附件7。
6.3.2沉降菌检测6.3.2.1目的:确认超净工作台沉降菌检测和设计的洁净级别相符。
6.3.2.2接受标准:超净工作台菌落数<1CFU/4h。
6.3.2.3方法:按照《微生物实验室洁净区环境监测规程》进行超净工作台的沉降菌检测,每次检测14个点,培养皿的放置时间应≤4h。
检测超净工作台三次静态的沉降菌(连续检测三天)后,再检测超净工作台三次动态的沉降菌(连续检测三天)。
6.3.2.4记录:见附件8。
6.3.3浮游菌检测6.3.3.1目的:确认超净工作台浮游菌检测和设计的洁净级别相符。
6.3.3.2接受标准:超净工作台平均菌落数<1CFU/m3。
6.3.3.3方法:按照《微生物实验室洁净区环境监测规程》对超净工作台的浮游菌检测,每次检测3个点。
检测三次静态的浮游菌(连续检测三天)后,再检测超净工作台三次动态的浮游菌(连续检测三天)。
6.3.4表面微生物检测6.3.4.1目的:确认超净工作台表面微生物检测和设计的洁净级别相符。
6.3.4.2接受标准:超净工作台平均菌落数<1CFU/皿或<1CFU/25cm2。
6.3.4.3方法:按照《微生物实验室洁净区环境监测规程》对超净工作台进行表面微生物检测,在超净工作台取三个检测点(左中右三点)。
检测超净工作台三次静态的表面微生物(连续检测三天)后,再检测超净工作台三次动态的表面微生物(操作结束后检测,连续检测三天)。
6.3.4.4记录:见附件10。
6.4 验证用仪器仪表确认6.4.1目的:检查本方案测试所使用的设备、仪器或仪表的校验信息。
6.4.2接受标准:所有相关仪器仪表均在校验有效期内。
6.4.3方法:对照校验证书,记录仪器编号、校验证书编号、校验有效期。
6.4.4记录:见附件11。
7 再验证周期7.1超净工作台的搬迁或改造后。
7.2超净工作台在较长时间停用后。
7.3超净工作台再验证周期为1年。
8. 验证结果与评定完成所有确认测试后,撰写一份报告,总结测试的结果。
9. 引用文件该设备验证方案的起草中参考下列文件:文件名文件号版本号10.记录与附录附录附录名称1 验证小组成员签名确认表2 设备资料完整性确认3 设备安装确认4 设备运行确认5 高效过滤器完整性测试6 过滤器面风速测试7 悬浮粒子检测记录表8 沉降菌检测记录表9 浮游菌检测记录表10 表面微生物检测记录表11 验证用仪器表附录1:验证小组成员验证小组成员职务姓名主要职责组长项目责任人副组长方案实施责任人组员方案实施人组员检验员附件2 设备资料完整性确认设备名称:SW-CJ-1F超净工作台资料存放处:工程部资料名称确认结果设备使用说明书□有□无设备合格证□有□无设备保修卡□有□无设备开箱验收单□有□无设备验收移交单□有□无附件3 设备安装确认项目确认标准确认结果设备名称落地式超净工作台□是□否设备编号QC-02-13 □是□否使用说明书查阅设备档案,有《超净工作台使用说明书》□是□否合格证查阅设备档案,有设备《合格证》□是□否保修单查阅设备档案,有保修单,联系电话。
□是□否外观检查1.设备的外观没有明显的缺陷。
2.使用的材料和附属品与设计图上确认的材料和附属品一致。
□是□否安装房间确认设备安装在微生物限度室□是□否安装环境应放置于洁净室内平整的地面上,放置的房□是□否间温度5℃~40℃,相对湿度≤90﹪,并远离有外界气流干扰的区域。
电源具有220V±22V/50HZ±1HZ标准电压电源及插孔,接地良好。
□是□否安装牢固性设备安装平稳,无晃动现象,设备四周距墙体或其它设备距离不小于20cm,便于通风散热、使用维护及检修。
□是□否验证结果评定确认人: 年月日复核人: 年月日附件4 设备运行功能确认检查项目检查方法及标准检查结果插入插头按键指示绿灯亮,红色指示灯亮。
□是□否总电源开关置于“I”位开□是□否按风量调整键按风量键后风机进入标准运行状态□是□否按照明键日光灯亮□是□否按杀菌键紫外灯亮□是□否验证结果评定确认人: 年月日复核人: 年月日附件5 高效过滤器完整性测试高效过滤器 规格上游浓度值 (10~100ug/L ) 下游边框 最大值%下游过滤器最大值%是否完好如泄漏 标注位置□是 □否确认人: 年 月 日 复核人: 年 月 日附件6 过滤器面风速测试位置 风速(m/s )可接受标准1 过滤器面每个点的风速均应在0.36~0.54m/s.之间。
2 3 4 5 6 7 8 平均风速平均风速应在0.45m/s ~0.50m/s 之间。
最大偏差(1)所有测量点风速的最大偏差应小于20%。
(2)最大值:结果 检查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附件7 悬浮粒子检测记录表超净工作台悬浮粒子检测记录表(第一次静态)位置粒径≥0.5µm(不超过3520个/m³)粒径≥5µm(不超过20个/m³)级别结果记录人日期年月日审核人日期年月日超净工作台悬浮粒子检测记录表(第二次静态)位置粒径≥0.5µm(不超过3520个/m³)粒径≥5µm(不超过20个/m³)级别结果记录人日期年月日审核人日期年月日超净工作台悬浮粒子检测记录表(第三次静态)位置粒径≥0.5µm(不超过3520个/m³)粒径≥5µm(不超过20个/m³)级别结果记录人日期年月日审核人日期年月日超净工作台悬浮粒子检测记录表(第一次动态)位置粒径≥0.5µm(不超过3520个/m³)粒径≥5µm(不超过20个/m³)级别结果记录人日期年月日审核人日期年月日超净工作台悬浮粒子检测记录表(第二次动态)位置粒径≥0.5µm 粒径≥5µm 级别结果(不超过3520个/m³)(不超过20个/m³)记录人日期年月日审核人日期年月日超净工作台悬浮粒子检测记录表(第三次动态)位置粒径≥0.5µm(不超过3520个/m³)粒径≥5µm(不超过20个/m³)级别结果记录人日期年月日审核人日期年月日附件8 沉降菌检测记录表超净工作台沉降菌检测记录表(第一次静态)可接受标准:<1CFU/4h采样点菌落数(CFU/皿) 菌落数结果1 2 3 4 5 6 7□合格□不合格8 9 10 11 12 13 14记录人日期年月日审核人日期年月日超净工作台沉降菌检测记录表(第二次静态)可接受标准:<1CFU/4h采样点菌落数(CFU/皿) 菌落数结果1 2 3 4 5 6 7□合格8 9 10 11 12 13 14 □不合格记录人日期年月日审核人日期年月日超净工作台沉降菌检测记录表(第三次静态)可接受标准:<1CFU/4h采样点菌落数(CFU/皿) 菌落数结果1 2 3 4 5 6 7□合格□不合格8 9 10 11 12 13 14记录人日期年月日审核人日期年月日超净工作台沉降菌检测记录表(第一次动态)可接受标准:<1CFU/4h采样点菌落数(CFU/皿) 菌落数结果1 2 3 4 5 6 7□合格□不合格8 9 10 11 12 13 14记录人日期年月日审核人日期年月日超净工作台沉降菌检测记录表(第二次动态)可接受标准:<1CFU/4h采样点菌落数(CFU/皿) 菌落数结果1 2 3 4 5 6 7□合格□不合格8 9 10 11 12 13 14记录人日期年月日审核人日期年月日超净工作台沉降菌检测记录表(第三次动态)可接受标准:<1CFU/4h采样点菌落数(CFU/皿) 菌落数结果1 2 3 4 5 6 7□合格□不合格8 9 10 11 12 13 14记录人日期年月日审核人日期年月日附件9 浮游菌检测记录表超净工作台浮游菌检测记录表(第一次静态)可接受标准:<1CFU/m3采样点编号级别采样量(L)菌落数(CFU/皿)浮游菌浓度(cfu/m3)结果1 □合格□不合格2 □合格□不合格3 □合格□不合格记录人日期年月日审核人日期年月日超净工作台浮游菌检测记录表(第二次静态)可接受标准:<1CFU/m3采样点编号级别采样量(L)菌落数(CFU/皿)浮游菌浓度(cfu/m3)结果1 □合格□不合格2 □合格□不合格3 □合格□不合格记录人日期年月日审核人日期年月日超净工作台浮游菌检测记录表(第三次静态)可接受标准:<1CFU/m3采样点编号级别采样量(L)菌落数(CFU/皿)浮游菌浓度(cfu/m3)结果1 □合格□不合格2 □合格□不合格3 □合格□不合格记录人日期年月日审核人日期年月日超净工作台浮游菌检测记录表(第一次动态)可接受标准:<1CFU/m3采样点编号级别采样量(L)菌落数(CFU/皿)浮游菌浓度(cfu/m3)结果1 □合格□不合格2 □合格□不合格3 □合格□不合格记录人日期年月日审核人日期年月日超净工作台浮游菌检测记录表(第二次动态)可接受标准:<1CFU/m3采样点编号级别采样量(L)菌落数(CFU/皿)浮游菌浓度(cfu/m3)结果1 □合格□不合格2 □合格□不合格3 □合格□不合格附件10 表面微生物检测记录表超净工作台表面微生物检测记录表(第一次静态)可接受标准:<1CFU/皿或<1CFU/25 cm 2采样点编号采样点菌落数(CFU)结果1 □合格 □不合格2 □合格 □不合格 3□合格 □不合格 记录人 日期 年 月 日 审核人日期年 月 日超净工作台表面微生物检测记录表(第二次静态)可接受标准:<1CFU/皿或<1CFU/25 cm 2采样点编号采样点菌落数(CFU)结果1 □合格 □不合格2 □合格 □不合格 3□合格 □不合格记录人 日期 年 月 日 审核人日期年 月 日超净工作台浮游菌检测记录表(第三次动态)可接受标准:<1CFU/m3采样点 编号 级别 采样量(L ) 菌落数 (CFU/皿)浮游菌浓度 (cfu/m3)结 果1 □合格 □不合格2 □合格 □不合格 3□合格 □不合格 记录人 日期 年 月 日 审核人日期年 月 日超净工作台表面微生物检测记录表(第一次静态)可接受标准:<1CFU/皿或<1CFU/25cm2采样点编号采样点菌落数(CFU) 结果1 □合格□不合格记录人日期年月日审核人日期年月日超净工作台表面微生物检测记录表(第三次静态)可接受标准:<1CFU/皿或<1CFU/25cm2采样点编号采样点菌落数(CFU) 结果1 □合格□不合格2 □合格□不合格3 □合格□不合格记录人日期年月日审核人日期年月日超净工作台表面微生物检测记录表(第一次动态)可接受标准:<1CFU/皿或<1CFU/25cm2采样点编号采样点菌落数(CFU) 结果1 □合格□不合格2 □合格□不合格3 □合格□不合格记录人日期年月日审核人日期年月日超净工作台表面微生物检测记录表(第二次动态)可接受标准:<1CFU/皿或<1CFU/25cm2采样点编号采样点菌落数(CFU) 结果1 □合格□不合格2 □合格□不合格3 □合格□不合格记录人日期年月日审核人日期年月日超净工作台表面微生物检测记录表(第三次动态)可接受标准:<1CFU/皿或<1CFU/25cm2采样点编号采样点菌落数(CFU) 结果1 □合格□不合格2 □合格□不合格3 □合格□不合格记录人日期年月日审核人日期年月日附件11 验证用仪器表名称型号制造厂家校正周期校正结果温湿度计□合格□不合格气溶胶发生器□合格□不合格风速仪□合格□不合格尘埃粒子检测仪□合格□不合格水雾发生器□合格□不合格确认人: 年月日复核人: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