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电影字幕翻译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8
电影字幕翻译类论文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和扩张,影视作品,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影视翻译是进行此交流过程的关键因素。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电影字幕翻译类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电影字幕翻译类论文篇1浅谈电影字幕翻译的策略电影字幕翻译是一个新兴的翻译领域,不同于其他形式。
它在语言的逻辑性,艺术性,感染力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较之单纯的文学翻译,电影字幕翻译又有更高的通俗性和广泛性。
因此影视翻译中的真正难点并不在于词汇或是文章的严谨缜密,而往往在于最普通最地道的语言。
然而当前英语影片字幕翻译的标准很不统一,这无疑会影响影片的质量和观众的理解。
钱绍昌在2000年说过如今译制片受众的数量远远超过翻译文学作品受众的数量,影视翻译对社会的影响也绝不在文学翻译之下。
由此不难看出电影字幕翻译的重要性。
电影字幕翻译概述通常来说,影视翻译中最常见的策略就是配音(dubbing)和字幕翻译(subtitling)。
配音是对源电影对白的语言符号的听觉代替过程;字幕翻译是对源电影对白的书面翻译形式,是电影画面的一种视觉不足。
字幕可分为两种:语内字幕(intralingua subtitles )和语际字幕(interlingua subtitles )。
本文所说的字幕翻译即语际字幕翻译,也就是在保留影视原声的情况下将源语译为目的语叠印在字幕下方,尽最大限度让观众欣赏到原汁原味的作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曾是电影配音的黄金期。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带字幕的原声电影越来越受到观众的欢迎和喜欢。
电影字幕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一种途径,其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更多的提供信息,让那个观众更好的理解剧情的发展;二是有助于听力或智力有障碍的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看懂并理解电影内容。
因此,从观众的角度来说,电影字幕翻译要通俗易懂,雅俗共赏。
电影字幕翻译的约束因素每一种翻译都有其制约因素,电影字幕翻译也不例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时间约束、空间约束和文化约束,其中以时空约束最为明显。
本科毕业论文关于英文翻译自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国家的人急于了解他国的文化,电影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为电影界迎来了春天。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本科英文翻译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本科英文翻译毕业论文篇1英文电影片名翻译初探摘要: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深受大众喜爱。
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电影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把国内的好影片介绍出去,把国外的好影片引进来,翻译是重要一环,而首先吸引观众的就是片名。
片名的翻译起着重要的作用。
翻译片名,要以传递信息和唤起美感为目的。
在文字转移过程中,应切实保留原作的信息价值和美学价值。
既要忠于原片内容,还要注意文字优美、言简意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本文针对目前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现状,对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有关理论展开讨论,同时提出了翻译片名的几种基本方法。
关键词:电影;英文电影;片名翻译;方法电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能传播信息、抒发感情、反映丰富多彩的生活。
给人们带来艺术上的享受。
一部好的影片之所以能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除了演员的精湛演技、富有哲理的对话以及绚丽多彩的画面外,与其寓意深刻、回味无穷的片名有着直接的联系。
片名,是影视片的品牌商标,看似简单却是作者颇费神思的产物,寥寥数词凝聚着整个作品的精髓。
电影片名翻译是一项重要而富于创造性的工作。
佳译能够为影片锦上添花。
对丰富国内观众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国际间文化艺术交流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翻译片名大多直译,形式与内容皆相似,朴实明了又贴切。
但是片名的翻译也是语际交流,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观众对象不同,文化和欣赏习惯也有差异,原语与译语的表达方式和习惯有同有异。
片名翻译时,也应深入理解影片的内容蕴涵和风格,揣摩措词用语,力求准确把握原语与译语的表层意义和联想意义,既要考虑对等,更要考虑到译名的传意性和可接受性。
一、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现状(一)一片多名的问题日前,电影片名翻译中存在着混乱、不规范的现象,一片多名的问题较突出。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目的论视角下的《傲慢与偏见》不同译本翻译赏析赵晓明 天津大学摘 要:《傲慢与偏见》是19世纪世界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由于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差异及相似性,译者倾向于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来选择直译或意译策略。
目的论视角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更好的视角,即采用合乎翻译目的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目的论;直译;意译;《傲慢与偏见》作者简介:赵晓明(1994.11-),女,汉,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人,天津大学硕士,研究方向: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7-147-011.引言“Skopos”这个词指翻译目的。
目的论认为,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翻译的目的。
对于幽默语言的翻译,译者几乎达成共识,即源语言和目标语应试图获得同等的幽默效果。
由于语言结构、表达方式和文化差异,一些幽默语言是不可译的。
根据目的论,采用不同的策略,可将一些讽刺幽默转化为可译。
因此,从目的论出发分析和欣赏《傲慢与偏见》中的讽刺性幽默,是一个可行的路径。
2.目的论视角下的傲慢与偏见翻译策略目的论认为,翻译目旳决定了翻译策略的选择。
幽默和讽刺文本的翻译目的多为实现源文本的交际功能,即让目标语读者能获得原语读者一样的乐趣。
2.1直译强调“逐字逐句”的翻译,力图保持原语言结构和表达。
尽管英语和汉语之间存在着差异,但有些幽默是很有逻辑性的,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可以通过直译来再现幽默。
例1: It is more than I engage for, I assure you.王科一 (1955): “老实跟你说吧,这不是我份内的事。
”孙致礼 (1990): 告诉你吧, 这事我可不答应。
例2:“I really cannot laugh at it; you are safe from me.”王科一 (1955): “我的确不能在讥笑你了。
你放心好啦!”孙致礼 (1990): “我真不敢再讥笑你了。
《傲慢与偏见》(节选一)Pride and Prejudice by Jane Auste n (An Except from Chapter One)译文对比分析节选文章背景:小贝内特有五个待字闺中的千金,太太整天操心着为女儿物色称心如意的丈夫。
新来的邻居宾利(Bingley)是个有钱的单身汉,他立即成了贝内特太太追猎的目标。
1. It ' astruth uni versally ack no wledged, that a sin gle man in possessi 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译文一: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道理。
译文二: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分析:从译文的准确性来看,译文一和译文二都表达的很准确,担从翻译的句子结构来讲,译文二的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与译文一的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要娶位太太”相比语言更简练,表达意思更清晰明朗。
2. However little known the feelings or views of such a man may be on his first entering aneighborhood, this truth is so well fixed in the minds of the surrounding families that he iscon sidered as the rightful property of some one or other of their daughters.译文一:这样的单身汉,每逢新搬到一个地方,四邻八舍虽然完全不了解他的性情如何,见解如何,可是,既然这样的一条真理早已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因此人们总是把他看作是自己某一个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
从语用角度分析《傲慢与偏见》的译文片段翻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创作的一部著名小说,讲述了贝内特家的五个女儿在复杂的英国乡村社会中寻找爱情的故事。
这部小说在19世纪初出版后便广受欢迎,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傲慢与偏见》中的对话和语言运用被认为是文学的精华,因此这部作品在翻译过程中涉及到了许多语用问题。
简·奥斯汀在小说中运用了丰富的语言技巧和机智的对话,既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又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阶层和风气。
翻译这部作品不仅要准确传达作者原意,还要保留原著中的语用特点和韵味。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处理好原著中的谐音、双关和隐喻等语言现象,以保证译文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通过对《傲慢与偏见》的语用分析和翻译实例的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经典作品的译文,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语用翻译的水平和技巧。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从语用角度分析《傲慢与偏见》的译文片段,探讨翻译中存在的语用问题,并提出一些翻译策略和建议,以期为语用翻译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2. 正文2.1 语用分析概述语用分析是一种关注语言交际中意义和效果的方法。
在翻译领域,语用分析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更好地理解原文的语用信息,并在译文中恰当地再现这些信息。
《傲慢与偏见》是一部充满着社交场景和人物对话的小说,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语用信息。
通过对原著文本的语用分析,我们可以深入挖掘其中的言外之意、语境依赖等语用特征,从而更好地把握文本的情感色彩和交际目的。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准确把握原文的语用特征,对翻译中可能出现的歧义、模糊性进行细致分析和处理,以确保译文能够传达原文的语用效果。
语用分析在翻译实践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和传达原文的语用信息,实现最佳的翻译效果。
2.2 翻译中的语用问题在进行《傲慢与偏见》的翻译过程中,语用问题是一个很关键的方面。
语用问题主要包括对语言使用背景、语言习惯、文化差异等方面的考虑。
电影《傲慢与偏见》中英美文化差异研究【摘要】本文以电影《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英美文化差异。
从家庭观念、社会等级观念、婚姻观念、对待面子的态度和表达感情方式等方面剖析两国文化的差异。
同时分析文化碰撞对个体的影响,并提出如何更好地处理文化差异的建议。
研究背景介绍了该电影的背景及其在两种文化环境下的不同表现。
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了两国文化背景下对家庭、社会等级和婚姻的看法差异,以及在面子和情感表达方面的不同态度。
最后总结指出文化差异对人们的影响,同时提出在面对文化碰撞时如何更好地应对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使读者更加深入了解英美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如何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文化观念。
【关键词】关键词:电影《傲慢与偏见》,中英美文化差异,家庭观念,社会等级观念,婚姻观念,面子,表达感情,文化影响,文化碰撞。
1. 引言1.1 影片介绍《傲慢与偏见》是一部根据简·奥斯汀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于2005年上映。
该电影讲述了19世纪英国乡村社会中的爱情与婚姻故事。
主人公伊丽莎白·班纳特和达西先生之间的爱情纠葛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
影片以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为背景,展现了当时英国上流社会的现状和价值观念。
通过班纳特家族和达西家族之间的冲突和融合,反映了英国社会中家庭观念、社会等级观念、婚姻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影片也揭示了英国人对待面子的态度差异,以及他们表达感情的方式和美国人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将探讨《傲慢与偏见》中英美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并分析这些文化差异对人们生活和交往的影响。
我们也将探讨如何更好地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
1.2 研究背景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UK and the US portrayed in the movie "Pride and Prejudice" is essential to understand the context of the study. The UK and the US are both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with rich cultural heritage, but they have distinct norms, values, and behaviors due to historical, social, and geographical factors.2. 正文2.1 家庭观念的差异家庭在中英美三个文化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不同文化对家庭的理解和看法却存在明显的差异。
从语用角度分析《傲慢与偏见》的译文片段翻译1. 引言1.1 简介在本文中,我们将从语用角度对《傲慢与偏见》的译文进行分析,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原文中的语言现象和情感表达,以及如何在保持忠实于原著的前提下,使译文更贴近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习惯和语用习惯。
通过对部分译文片段的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深入理解翻译中的语用问题,为读者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阅读体验。
【2000字】2. 正文2.1 语用分析的概念语用分析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语言使用时的含义,即语言在特定语境下的意义和功能。
语言的含义并不仅仅是词语本身的意义,还包括话语的目的、说话人的意图、听话人的理解等因素。
语用分析关注的是言语交际过程中的意义传递和信息交流。
在翻译领域,语用分析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为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单凭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是远远不够的。
翻译者还需要考虑语言使用的目的、说话人的意图等语用因素,才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对于《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的译文,语用分析更是必不可少的。
这部小说中充满了各种社交场合和人物之间的对话,每一句话背后都包含着丰富的意义和情感。
只有通过深入的语用分析,翻译才能更好地保留原作中的语言特色和情感色彩。
在对《傲慢与偏见》的译文进行语用分析时,需要关注原文中话语的目的、情感色彩、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关系等因素。
只有这样,翻译才能更好地传达原作的精髓和情感。
2.2 语用分析在翻译中的应用语用分析在翻译中的应用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源语言文本的语言信息,从而更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含义和情感。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考虑文化背景、社会习俗以及读者的认知水平,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译文的表达方式。
通过语用分析,译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原文中的语气、语境和隐含信息,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
在翻译《傲慢与偏见》这样经典文学作品时,语用分析尤为重要。
原著中的对话和描述不仅仅是表面意思,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物性格。
目的论视角下的《傲慢与偏见》不同译本翻译赏析作者:赵晓明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17期摘要:《傲慢与偏见》是19世纪世界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由于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差异及相似性,译者倾向于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来选择直译或意译策略。
目的论视角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更好的视角,即采用合乎翻译目的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目的论;直译;意译;《傲慢与偏见》作者简介:赵晓明(1994.11-),女,汉,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人,天津大学硕士,研究方向: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7--011.引言“Skopos”这个词指翻译目的。
目的论认为,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翻译的目的。
对于幽默语言的翻译,译者几乎达成共识,即源语言和目标语应试图获得同等的幽默效果。
由于语言结构、表达方式和文化差异,一些幽默语言是不可译的。
根据目的论,采用不同的策略,可将一些讽刺幽默转化为可译。
因此,从目的论出发分析和欣赏《傲慢与偏见》中的讽刺性幽默,是一个可行的路径。
2.目的论视角下的傲慢与偏见翻译策略目的论认为,翻译目旳决定了翻译策略的选择。
幽默和讽刺文本的翻译目的多为实现源文本的交际功能,即让目标语读者能获得原语读者一样的乐趣。
2.1直译强调“逐字逐句”的翻译,力图保持原语言结构和表达。
尽管英语和汉语之间存在着差异,但有些幽默是很有逻辑性的,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可以通过直译来再现幽默。
例1: It is more than I engage for, I assure you.王科一(1955):“老实跟你说吧,这不是我份内的事。
”孙致礼(1990):告诉你吧,这事我可不答应。
例2:“I really cannot laugh at it;you are safe from me.”王科一(1955):“我的确不能在讥笑你了。
你放心好啦!”孙致礼(1990):“我真不敢再讥笑你了。
基于目标读者论的《傲慢与偏见》译本研究于利伟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通辽028000[摘要]目标读者论是翻译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翻译理论,与以往传统的翻译观点不同,目标读者论把翻译的视线和目标转移到了读者身上,不再忽视读者对翻译者的主观和客观影响。
目标读者论不仅给我们提供了重新看待翻译目的的新视角,还为文学翻译找到了新的翻译策略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能够让我们站在读者的立场上重新考虑我们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目的。
在翻译《傲慢与偏见》的时候站在目标读者的思维和认知角度去翻译这部文学作品,尽量地根据目标读者的分类翻译出自然流畅并且富有艺术和情感效果的译文。
同时也要注意目标读者论的缺陷,要不断地提高译者的翻译水平,在翻译的时候要寻找忠实原文和满足读者需求之间的平衡,也不能一味地讨好读者而失掉翻译的好坏表准。
[关键词]目标读者论;《傲慢与偏见》;译本63语文建设2016.11y ūw én ji àn sh è关注教学语言文学文化纵横学术·对文学翻译理论的影响很大,能够让我们站在读者的立场上重新考虑我们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目的。
首先,目标读者论视角下《傲慢与偏见》译本翻译方法之一,即根据目标读者的分类来进行翻译。
目标读者一般有很多种分类,鲁迅先生曾经就是非常著名的翻译学家,他把目标读者分成了三类:一类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一类是有能够识字的普通人;一类是识字很少的一般人。
目标读者论一般要求译者跟目标读者的类型和目标读者的兴趣和爱好来翻译文章,只有这样才能够翻译出读者喜爱的高质量译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目标读者又有了重新的分类,一般分成四类:第一类不懂英语的读者;第二类就是具有良好英语听说读写水平的读者;,第三类就是一般消遣娱乐读者,第四类就是寻找新知识和新视野的读者。
《傲慢与偏见》的翻译角下《傲慢与偏见》译本翻译方法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文学作品翻译的技巧和启示。
首先,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的时候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翻译方法。
《傲慢与偏见》电影字幕翻译研究作者:张艳杰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29期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深和多媒体时代的发展,观看影视剧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娱乐的一种重要方式,影视剧也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必要手段。
影视字幕作为沟通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作为理解影片的辅助工具,其字幕翻译的地位也变得愈加重要。
本文从探讨字幕翻译的特点、原则入手,以《傲慢与偏见》2005版的电影字幕为对象,分析研究字幕翻译的方法。
关键词:字幕翻译;特点;原则;方法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深和信息时代的发展,大量国内外影视剧进入全球市场,促进了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字幕翻译作为影视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达电影的思想和提高影视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当今字幕翻译仍未能形成完整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体系,各种电影的字幕翻译尚未能达到有效传递电影思想和源语文化效果。
因此字幕翻译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做好字幕翻译工作,实现跨文化交流。
一、字幕翻译字幕翻译指的是在保留影视原声的情况下,将影视剧中的对话翻译成目的语,通常是以单行或双行的文字展现于屏幕的正下方。
由于字幕翻译需要与影视剧中的声音画面保持一致,所以字幕翻译不仅仅是单纯的文本转换,还包括文化之间的转换。
(一)字幕翻译的特点字幕翻译是为影视剧同步提供解释性文字的过程,受到画面、声音、空间、时间及口语化等因素的限制,不同于文本翻译,有其独特的翻译特点,如大众性、瞬时性、空间限制性和跨文化性。
1.大众性电视剧和电影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目的是把思想文化传播至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社会的各个阶层,获得经济文化效益。
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自问世以来便深受全国甚至是世界人民的追捧,曾多次被改编成电影。
其受众群体不仅涉及到英美国家而且也包括亚洲的各个国家;不仅涉及到各国的知识分子群体,而且涉及到非知识群体,包括各个不同文化层次的人。
2.瞬时性从字面上来看,瞬时性是指某个动作或行为的时间极为短暂,但这里是指字幕翻译的显示时间极其短暂。
由于字幕需要与影视的声音、画面保持一致,而影视的声音、画面显现都是瞬时的,所以字幕翻译也同样具有瞬时性的特征。
若字幕翻译无法与作品中的音像同步,那么观众将一头雾水,难以理解影片的内容,更不用说正确理解作品所要传达的思想信息和文化了。
此外,由于不像文本翻译,读者可以停留足够的时间以供自己理解赏析,每个画面停留的时间是极短的,在屏幕上停留的字幕时间同样如此,那么,留给观众扫视的时间则更加短暂。
3.空间限制性字幕翻译是在影视画面上添加的文字,目的是帮助观众理解影视剧中的话语内容。
为了不破坏影视画面,不影响人们的观看效果,字幕通常放在影视画面的底部,空间放置仅占单行或双行。
若字幕翻译内容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来放置,那么字幕翻译势必会覆盖影像画面,影响画面的完整性,影响观众的观看效果。
因此,字幕翻译的空间限制性特征要求字幕翻译尽可能简洁,以保证观众的观影效果。
4.跨文化性字幕翻译是由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活动。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地域不同,所使用的语言也会有所不同。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也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字幕翻译是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必然存在着文化的差异,所以字幕翻译具有跨文化性。
在字幕翻译过程中遇到一些带有文化色彩的词汇,如文化负载词等,这时候如果要正确理解影视所传达的文化思想,就要求字幕翻译者把握字幕翻译的跨文化性特征,运用跨文化的思维进行翻译。
(二)字幕翻译的原则影视剧字幕翻译不同于文本翻译,其受众群体广泛、字幕停留时间短、字幕空间仅占单行或双行、字幕翻译跨文化要求高,所以除了遵循一般的翻译原则外还应尽量简洁、通俗易懂,准确传达影视剧的思想内容,使观众不仅能够理解影视剧剧情内容,而且能够更好的了解源语文化。
以下是在字幕翻译过程中应注意的翻译原则,这些翻译原则能够更好的指导字幕翻譯者进行字幕翻译。
1.切的原则翻译界公认的翻译原则是严复的“信”“达”“雅”。
“信”指的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准确传达源语的信息,是译者做翻译时的首要原则;“达”指的是译文的语言表达要通顺流畅;“雅”指的是文字古雅。
由于字幕翻译具有大众性,字幕翻译需要通俗明白以适应广大观众的文化水平,所以很显然“雅”的原则在影视字幕翻译中是不可取的。
刘重德翻译观“信”“达”“切”中的“切”指的是符合原文的风格,这在字幕翻译中是可取的。
“切”注重原文整体的语言风格和表达,这种翻译原则不仅能赋予影视剧字幕翻译鲜明的语言特点,而且能够让人们了解学习源语的表达习惯。
2.通俗原则由于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观看影视剧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放松消遣的方式,而各国也将影视剧作为获得经济利益和传播文化的重要手段。
影视观看群体来自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阶层,只有语言通俗明白,才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观影,才能够使观众更易明白影片所要传达的思想内容,也才能够获得更高的收视率或者票房大卖,所以字幕翻译应力求通俗易懂。
3.时间一致性的原则电影的字幕翻译不仅伴随着画面而且伴随着人物的动作、口形,所以字幕翻译应与源语话语时间保持一致。
字幕翻译者在翻译时应根据人物的口形变化和说话时间的长短,保持字幕与其时间长度基本一致。
如此便能使电影更加具有感染力。
4.语内连贯原则电影虽然是由一个个画面组成的有机整体,其故事情节、语言对白是连贯的,每句之间都具有连贯性,若采用割裂的翻译方法,翻译出的译文与原文就会相差甚远。
所以为了使字幕翻译准确传达出原文的思想,字幕翻译者需要保持语内的连贯。
5.还原人物原则电影中的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翻译字幕时,只有把握人物的特点,译出的译文才能够准确表达出人物的鲜明个性,影视剧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才能被观众所理解。
二、《傲慢与偏见》的简介及写作风格《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以出生于平民阶层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与富家子弟达西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写了四对男女不同类型的姻缘故事,深刻揭露了物质因素在婚姻关系和人际关系中所起的决定作用。
小说中展现的是乡村的日常生活,反映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工业革命下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乡镇生活和田园风光,是当时文化的一个缩影。
当时的英国小说大都在描写女性的情感生活,充满了悲伤抑郁的情感基调,但简·奥斯汀与众不同,采用了喜剧的写作手法对社会生活进行了严肃批判,整篇小说幽默诙谐。
另外,在小说中反讽的修辞手法被大量使用,使小说形成了独特的语言表达风格,让人回味无穷。
三、字幕翻译方法本文将通过分析电影字幕翻译,分辨其所采用的翻译方法,从而得出字幕翻译过程中,在不同的情况下应该采取何种翻译方法。
(一)意译法意译法主要在于传达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非局限于原文句子的结构和表达。
直译法则是在翻译时既要传达出原文的思想内容又要保留原文的句子结构和表达,力求将原文原汁原味的呈现出来。
但由于中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句子的结构和风格也会有所不同。
若在一些情况下使用直译法,译出的译文将会出现语意混乱的情况,无法传达出源语的内容和文化内涵,甚至还可能会引起严重误解,让读者会觉得云里雾里、莫名其妙,此时则需采用意译法。
例:One day,someone will catch your eye,and then you’ll have to watch your tongue.译文一:总有一天某人会抓住你的眼睛,而然后你就不得不注意你的口吻了。
(人人字幕组)译文二:有一天你会喜欢上某人,到时候你可要小心说话了。
(飞鸟老狼字幕组)这句话是简·班纳特在达西和伊丽莎白第一次相遇的舞会上对伊丽莎白所说的,译文一使用了直译法,按照原文的字面意思进行翻译,虽然保留了原句的语序和说话风格,但是显得很不连贯,观众也无法正确理解此句所要表达的意思。
而译文二采用了意译法,将原文中的受事者转化为施事者,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原文的语言风格,但是更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中国观众也会更加容易理解源语内容。
(二)增词法增词法就是为了满足意义或修辞和句法的需要,增加一些词进行翻译。
这种翻译方法不仅遵循了“信”的翻译原则,忠实于原文的思想内容,而且遵循了“达”的翻译原则,使译文更加通顺流畅。
增词法并非是译者可以随意增加任何词汇,而是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适当地添加一些词,这些词虽没有在原文字面上出现,但其意思隐含其中。
一般情况下,电影字幕翻译的语言要尽可能简练,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增词法也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添加一些词,句子才能更加通顺流畅,语意也会更加完整。
例1:Denny is coming!It’s only supper and cards.译文一:丹尼也去的!只是吃晚饭玩牌。
(文本翻译)译文二:丹尼也去的!只是吃晚饭玩牌,但我们会很好玩的。
(字幕翻译)众所周知,观影只是人们的一种消遣。
人们观影时心情放松,不会刻意记住某个画面或情节的具体信息。
另外,画面具有瞬时性,人们可能不会记住某个人物或情节。
例中的说话情景是莉迪雅邀请威克汉姆去姑妈家玩,译文二运用了增词法,增添了“但我们会很好玩的”,使观众轻松了解了莉迪雅说这句话的目的。
例2:As to the other two gentlemen,I shall venture to think of them both as I did before.译文一:至于对其他两位先生,我的看法依旧没有改变。
(文本翻译)译文二:至于对威卡与达西两位,我的看法依旧没有改变。
(字幕翻譯)在此例中,译文一按照直译法把“the other two gentlemen”译为“其他两位先生”。
译文二则使用了增词法将其译为“威卡与达西两位”,具体说明了两位先生指的是谁。
字幕是帮助观众进行观影的重要手段,要依据影像画面把前后信息连贯起来,而不是让观众仔细揣摩字幕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使其花更多时间思考影片的深刻内涵。
(三)简化法简化法要求字幕翻译者用较为简短的话语传达出源语内容和意义,删除不必要的信息。
字幕翻译具有空间限制性和时间限制性,要求翻译出来的话语简洁易懂,保证以最小空间被放置和花费最少的时间去理解。
所以简化法是字幕翻译法中不可缺少的翻译方法。
例:Country manners?I think they’re charming.译文一:你是指乡土人情吗?我觉得挺可爱的。
(文本翻译)译文二:我倒觉得乡土人情很可爱。
(字幕翻译)观察例子,明显可以看出译文二相对于译文一来说,更加简洁明了。
译文一在表达了源语信息的同时,也保留了原文的表达和风格。
译文二直接表达出了原文所要传递的信息和情感,但是改变了原文的语言表达结构和写作风格。
译文一和译文二都遵循了“信”和“达”的原则,但是译文二更简洁明了,适应了字幕翻译的瞬时性和空间限制性特征,观众能轻而易举的了解源语所要传达的信息,从而有更多的时间欣赏电影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