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8套)
- 格式:doc
- 大小:425.50 KB
- 文档页数:9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题高二语文本试卷共8页,18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县(市、区)、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位置,再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涂黑.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在答题区内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默写(15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陈情表》)(2)袅袅兮秋风,。
(屈原《湘夫人》)(3),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4)楼船夜雪瓜州渡,。
(陆游《书愤》)(5)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6),渔粱渡头争渡喧。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7)春水碧于天,。
(韦庄《菩萨蛮(其二)》)(8),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9)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10)引壶觞以自酌,。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11)渔舟唱晚,。
(王勃《滕王阁序》)(12)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13)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源序》)(14),芙蓉泣露香兰笑。
(李贺《李凭箜篌引》)(15)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二、文言文阅读(2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7题。
(一)伶官传序欧阳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孝感高中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代文艺高峰的启发当宋代诗人登上诗坛时,他们仰望唐诗,犹如一座巨大的山峰,宋代词人能够从中发现无穷的宝藏作为学习的典范。
但这座山峰同时也给宋人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他们必须另辟蹊径,才能走出唐诗的阴影。
宋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对唐诗并未亦步亦趋,而是有因有革,从而创造出与唐诗双峰并峙的宋诗。
宋诗的创新具有特别大的难度。
以题材为例,唐诗表现社会生活几乎达到了巨细无遗的程度,如此宋人就特别难发现未经开发的新领域,因此宋人在唐人开采过的矿井里接着向深处挖掘。
宋诗在题材方面仍有成功的开拓,主要是向日常生活倾斜。
琐事细物,都成了宋人笔下的诗料。
比如苏轼曾咏水车、秧马等农具,黄庭坚多咏茶之诗、有些生活内容唐人也已写过,但宋诗的选材角度趋向平民化,比如宋人的送别诗多写私人交情和自身感受,宋人的山水诗则多咏游人熙攘的金山、西湖。
因此宋诗所展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更多的是普通人,而不再是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这种特征使宋诗具有平易近人的优点。
在艺术上,宋诗的任何创新都以唐诗为参照对象。
宋人惨淡经营的目的,便是在唐诗美学境界之外另辟新境。
宋代许多诗人的风格特征,相关于唐诗而言,都是新生的。
比如梅尧臣的平淡,王安石的精巧,苏轼的畅达,黄庭坚的瘦硬,陈师道的朴拙,杨万里的活泼,都可视为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
宋代诗坛还有一个整体性的风格追求,那就是平淡为美。
苏轼和黄庭坚一向被看作宋诗特征的典型代表,苏轼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诗的平淡境界,苏、黄的诗学理想是殊途同归的、苏轼崇陶,着眼于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黄庭坚尊杜,着眼于晚期杜诗的“平淡而山高水深”。
可见他们追求的“平淡”,实指一种超越了雕润绚烂的老成风格,一种炉火纯青的美学境界、唐诗的美学风范,是以丰华情韵为特征,而宋诗以平淡为美学追求,既是对唐诗的深刻变革,也是求新求变的终极目标、经过宋人的巨大努力,宋诗终于与唐诗并驾齐驱,成为古典诗歌史上双峰并峙的两大典范。
纠中心中心北京龙文学校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文2017.12考试范围: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王晓婉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人认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与元九书》),情、言、声、义成为诗歌创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四大元素和品评作品的重要标准。
中国古代诗词中那些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也正是在性情、语言、形式、内涵、意境和境界诸方面体现着鲜明突出的民族特色。
性情是诗词作品内在的灵魂、流动的血液和鲜活的生命。
诗词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化人。
古代诗词中的经典名篇无不饱含浓厚、深沉、真挚的感情。
《诗经》中的《伐檀》、《硕鼠》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质问与谴责,《离骚》中报国理想难以实现和忧虑国事的悲愤与缠绵,都很典型。
如陶渊明《归园田居》、李白《早发白帝城》、杜甫《春望》、孟郊《游子吟》”无一不是以浓厚的情感震撼读者的心灵。
诗歌语言是最精粹精美、最富表现力和最富智慧的语言。
在措辞炼字上下足了功夫,从而形成了精美的诗歌艺术奇观。
特别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经典名篇,语言不仅生动鲜活、形象鲜明,而且凝练简洁、精警有力,让人回味无穷。
唐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如同巨幅水墨画,境界宏大开阔,用字凝重有力。
诗仙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诗圣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们名篇、佳句迭出。
宋词“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李清照以“绿肥红瘦”(《如梦令》)描绘雨后海棠,用“人比黄花瘦”(《醉花阴》)将眼前菊花的形象与抒情主人公的消瘦进行对比,既生动新颖又力透纸背。
中国古典诗词彰显了诗词艺术的形式美。
格律诗歌充分利用和发挥了汉语言文字在发音、声调、协韵、对仗、会意等方面无可替代的特点,句式简短,格律稳定,使作品既富有浓厚的音乐元素和强烈的语言韵律,又富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和扣人心弦的充沛情感。
人教版2017高二(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阅读题)和第二部分(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范围。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
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
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
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
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
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有答案)卷Ⅰ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社科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中国人为何自称汉人中国人中绝大多数的族群都认同自己是汉人,汉人的名称从汉朝而来,因此汉朝对中国的意又便不只是一个政治上的朝代,而是将各种不同来源、背景的中国人融铸成一个大家共有的身份认同。
为什么别的朝代不能做到这一点,以至于两千多年来中国人还一直称自己为汉人?这在于,汉人不是一个族群的意义,而是一种文化群的意义,汉人和欧洲族群的概念是相当不一样的,犹太人、日耳曼人、拉丁人等都以族群、种族、血统来界定,而汉人却是以文化来定义的,所以才能一直维持到今天。
从刘邦到吕后再到文景二代,最初的动荡不安尚未融铸成一个具体的朝代。
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显现汉朝之所以为汉朝的特点。
首先是政权的整合。
政权从一个武装集团共有逐漸转变成各地人才都可以加入,汉初,丞相只有功臣可担任,非侯不能担任丞相,非军功不能封候,因此只有功臣的子嗣才能封侯。
后来转变成公孙弘可以布衣封侯,文人也可以封侯做宰相。
汉朝的察举制度使全国的人才进用到中央,也使全国人才分散到各地担任统治工作。
每个郡都有一定的配额,每个地区的人皆可加入国家的统治集团。
察举制度的建立,打下了政治统治集团的基础。
这个制度开启了中国科举制度几千年的传统,使汉朝从封闭的功臣集团统治转变为全国各地的精英共同统治的局面。
其次是经济网络的整合。
在战国时代,中国已经具有相当程度的城市化,商业活动非常活跃,各地有各地的货币,加之各地有各地的物产、风俗习惯,所以各地的市场也没有真正被整合为一个市场,产品在城市生产。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生产单位,手工业在知坊里进行,不在农村,自己销、自己运,并没有被整合为共同的市场。
汉武帝时代,因连年对外战争,须征收大量税收。
为防止逃漏税,汉朝采取了最严酷的征收办法,密告逃税者可得到没收财产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因此全国告密成风。
这就破坏了工商业机制,故生产事业只好转入农村。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句子默写1. 按要求填空。
(1)海不辞水,________。
(《________·形势解》)(2)________,断桥头卖鱼人散。
(马致远(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3)《雨霖铃》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白描手法,把男女主人公在离别时悲痛、眷恋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
二、语言表达2. 按要求选择。
(1)近年来,美国肆意加征中国输美商品关税,给两国经贸关系蒙上了阴影。
有媒体评论说,面对疾风骤雨,有着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近14亿中国人民有信心、有底气。
下列最能体现中国人民面对经贸摩擦的信心和底气的诗句或谚语是()。
A .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B .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C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D . 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所谓理性认识是通过人的头脑,运用分析、综合、对比等等的方法,把观察到的、感觉到的现象加以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事物发展的规律。
①及其他种种非本质现象②抽出事物的本质③抛开事物的虚假现象④找出事物的来龙去脉A . ④②③①B . ③①④②C . ②④③①D . ③①②④三、现代文阅读3.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艺的“技”与“道”赵海菱①宰牛本是一项谋生技能,但在庖丁手下却升华为精妙绝伦的艺术表演。
庖丁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技者,技术与技巧也;道者,内在规律也。
人只有领悟内在规律、顺势而为,才能在行动中表现出天机自运、出神入化。
文艺创作,诗歌、绘画、书法、音乐等等,其境界之高下,往往与创作者重“技”还是重“道”密切相关。
②诗有诗法,画有技法,琴有指法,书有笔法,对创作者来说,掌握“技”并不太难,只要勤学苦练,便能驾轻就熟。
山东省平阴县、商河县等部分县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期末语文测试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五,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芮德菲尔德在分析乡村社会文化时,提出了大传统和小传统这两个概念,作为分析框架,以此来说明复杂的社会文化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层次的传统。
他认为,大传统是指上层人士所代表的文化,小传统是指在乡村中农民所代表的文化。
“大传统是在学堂或庙堂之内培育出来的,而小传统则是自发地萌芽出来的。
” b5E2RGbCAP近代之前,以儒家道德文化为核心的大传统伦理与乡村社会的小传统伦理一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但是,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学东渐和中国在与西方列强对抗中的一次次失败,国人对自身道德文化传统的评价越来越低,对待民族文化传统的态度也从自信逐渐转变为自卑。
然而,乡村的文化传统有着强大的韧性,即便遭受“革命式”的大规模摧毁,它的生命力依然强盛。
p1EanqFDPw 作为小传统的中国乡村道德文化,为什么能够起死回生,在今天重新焕发勃勃生机?这是因为自然生发于民间的小传统伦理已然成为乡村社会的文化基因,渗透于乡村社会的日常习俗和仪式之中。
而以习俗和仪式文化为代表的小传统伦理之所以能够世代相传,缘于小传统伦理“活”在民间、“活”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即便在当今社会受到市场经济机制和外来文化的冲击,这些“活着” 的小传统伦理依然还在发挥着应有的行为规范作用。
某些习俗和习惯一旦确立起来,就会成为稳定的、不易改变的乡村社会共同体成员普遍认可的道德行为规范。
中国的乡村社会有着不同的、多样的小传统伦理,这也使得大传统伦理与小传统伦理的融合呈现出不同的方式和路径,而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实施方案,这就为各地方乡村社会充分挖掘自身小传统伦理文化的独特性,与当代社会的大传统伦理进行有效的结合提供了可能性。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第一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围棋与国家林建超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
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
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
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
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它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
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
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
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时量:150分钟满分:150 分【温馨提示: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合盘托出玷.辱(diàn)暴.霜露(pù)怙恶不悛.(jùn)B.再接再励玉簟.(diàn)将.进酒(jiānɡ)偃.仰啸歌(yǎn)C.丘峦崩摧戕.害(qiāng)扁.舟子(piān)汪洋恣.肆(zì)D.钟鼓撰玉潦.水(liǎo)殷.岩泉(yǐn)流水潺湲.(yuán)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如何使全球经济复苏,欧美在会前的态度可谓南辕北辙....:美国希望欧盟主要经济体扩大经济刺激规模,欧盟则认为制定严格的金融监管体系更为重要。
B.该图总体呈长方形,长约两米,宽约五六十厘米,中间有一圆形图案,其底色为赭红色,直径约二三十厘米,其浮凸的横竖线条与地球经纬线如出一辙....。
C. 家庭条件的优越和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傲慢狂妄的个性,不管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样子。
D.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有媒体人士表示,众多网友对“给力”的热捧,反映了受众对语言的新期待。
通俗亲切、平民化的语辞,甚至包括网络流行语,都是被今天的受众喜闻乐见的。
B.“蚁族”是当今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特别称谓,这个词有可能会像“知青”“下岗工人”“农民工”一样,成为反映中国社会变迁的词语之一。
C.现代人越来越注意身体保养。
其实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丰富的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
D.北大招生办公布了“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办法明确,获得推荐的高中生,须“综合素质全面,学科成绩突出,志向远大,具备发展潜能,社会责任感强”。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第Ⅰ卷一、根据要求整合相关知识,完成1-10题。
(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横亘(yuán)谄媚(xiàn)饿殍(piǎo)滂沱大雨(pāng)B.剽窃(piáo)嫁奁(lián)着陆(zhuó)蓦然回首(mù)C.譬如(pì)熏陶(tāo)偌大(nuò)自出机杼(zhù)D.封禅(shàn)吮吸(shǔn)惩罚(chéng)载歌载舞(zài)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项是A.凋弊眺望打呵欠兵慌马乱B.决择好像芦材棒睡眼惺忪C.迄今诀窍瓦砾场迫不及待D.辖制牢骚雄纠纠信口开合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某些旅行社虽然收费“明码标价”,但遇到老年人报名参团时,却要加收一定费用,这种歧视老年人的作法令人愤慨。
②很多患者一有炎症就用抗生素,殊不知,这种抗生素的作法会使病菌逐渐具有免疫力,一旦再次感染将更加难以治疗。
③在市场竞争中,我国自主汽车品牌必须以技术为依托,走出山寨阴影,形成品牌价值,这样才能找到牢固的立足之地。
A.公然滥用进而 B.公开滥用从而C.公然乱用从而 D.公开乱用进而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诃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进入斯坦福冬令营集训的30名学生,除了要面对紧张的课程安排,还必须融入风起..云涌..的营队生活,集训设计者的用心于此可见一斑。
B.由于人力资源供不应求,求职者的心理优势明显,自然就会有人左顾右盼待价而沽....,希望在发挥专长之外还要能够得到较好的全面回报。
C.鲁迅的《狂人日记》借鉴了果戈理的同题小说,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与《红楼梦》如出一辙,可见文学创作也不排斥东施效颦....的模仿。
D.作为闭塞山区的基层干部,他们早已习惯了遍地的沟沟坎坎,满眼的高山低岭,如今来到这一碧万顷的大草原,不由得生出茅塞顿开....之感。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进一步加深,可以启动提高法定退休年龄,以便缓解未来劳动力不足、养老舍入不敷出的压力。
B.有人认为,恒大的迅速崛起是职业化的胜利而非中国球员的胜刺,也解决不了国家队在赛场上表现疲软的问题的发生。
C.目前实施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在强调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呈现不同高校各自的专业特色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D.对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拆迁能否科学设计,有序推进,是防止粗暴拆迁、保障私人权益、实现执政为民的重要保证。
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道德与法律功能互补,作为治国之道,犹如鸟之双翼,不可偏废。
②在堆护社会秩序方面,道德是自觉的法律,法律则是强制的道德。
③其区别在于:刑罚只能弭祸于已发,不足以服民之心。
④因此,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道德有着刑罚不可替代的教化功能。
⑤德治则能防患于未然,使庶民有知耻向善之心。
A.①②③④⑤ B.⑤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⑤④ D.②③④⑤①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我国古代史传文学可以从体例上作分类,如《左传》是国别体,而《史记》是纪传体。
B.英国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哈姆莱特》,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亲复仇的故事。
C.美国作家海明戚的小说作品《老人与海》,塑造了老渔夫桑提亚哥这一“硬汉”形象。
D.散文《荷塘月色》、小说《荷花淀》和剧本《茶馆》,作者分别是朱自清、孙犁和老舍。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8~9题。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
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
”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参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退也。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度:考虑B.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备;周全C.譬若以肉投馁虎馁:气馁D.然公子遇臣厚遇:对待9.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和意义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子勉之.矣代词,指代前文“所以欲死秦军状”B.吾固知公子之.还也动词,意思是“到达”C.何功之.有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标志D.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代词,指代前文“无一言半辞送我”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秦师遂东.C.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D.尽归.汉使路充国等二、阅读《包身工》选段,完成11-13题。
(12分,每小题4分)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
和乌鸦很相像的那种怪样子的墨鸭,整排地在停在舷上,它们的脚是用绳子吊住了的,下水捕鱼,起水的时候船户就在它的颈子上轻轻地一挤!吐了再捕,捕了再吐,墨鸭整天地捕鱼,卖鱼得钱的却是养墨鸭的船户。
但是,从我们孩子的眼里看来,船户对墨鸭并没有怎样虐待,而现在,将这种关系转移到人和人的中间,便连这一点施与的温情也已经不存在了!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
这儿有的是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
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11.结合选文,如何理解“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中“饲养”一词?12.选文第2段中,作者是怎样运用修辞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的?13.选文中说,“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结合文意如何理解这句话?三、按照要求完成14-15题。
(16分)14.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课文原句。
(选作其中4题)(8分,每空1分)(1)群巨吏民,,受上赏;,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爱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2)侯生曰:“将在外,,。
”(《信陵君窃符救赵》)(3)惟江上之清风,,,目遇之而成色。
(《前赤壁赋》)(4),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荷塘月色》)(5),。
入殓而脱,又不能谋,能无效乎?(《殽之战》)第Ⅱ卷1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题。
(8分)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此诗写于诗人任职江州川马期间。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惊异地发现身上的被子有些冰冷,抬眼望去见那窗户被雪地映得发亮。
B.全诗前两句写诗人夜里突然醒来之后的身体感觉和眼前所见,在时间和事件方面与诗题相呼应。
C.后两句的意思是说,一直到夜深雪都没有停,而由于积雪太重,竹子被雪压折的声响不时传来。
D.全诗后两句以有声来衬无声,在动静结合之中真切地刻画了一个万籁俱静粉妆玉砌的银色世界。
(2)“时闻折竹声”一句中透露出诗人内心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20题。
(20分,16、17、18、19每题3分,20题8分)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
到官,以大姓公孙丹为五官掾。
丹新造居宅,而卜工以为当有死者,丹乃令其子杀道行人,置尸舍内,以塞其咎。
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
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称冤叫号。
宣以丹前附王莽,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杀之。
青州以其多滥,奏宣考岑,宣坐征诣廷尉。
在狱,晨夜讽诵,无忧色。
及当出刑,官属具馔送之,宣乃厉色曰:“董宣生平未曾食人之食,况死乎!”升车而去。
时同刑九人,次应及宣,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且令还狱。
遣使者诘宣多杀无辜,宣具以状对,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
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
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宣于夏门亭侯之,乃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官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
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
在县五年。
年七十四,卒于官。
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取材于《后汉书》)【注】苍头:操持贵族宅院事务的奴仆。
文叔:光武帝刘秀字文叔。
1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操兵诣府,称冤叫号诣:前往B.令青州勿案岑罪案:查问C.大言数主之失数:列举D.讯遣使者临视视:监视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初为.司徒侯霸所辟后特征为.洛阳令B.丹乃.令其子杀道行人董宣廉洁,死乃.知之C.升车而.去而.纵奴杀良人D.宣具以.状对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1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举高第,累迁北海相(董宣)政绩被推举为优等,经历了多次调动后担任北海相B.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担心他们与海贼勾结,(皇帝)于是把他们全数收捕C.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现在做了皇帝,(你的)威信竟不能使一个县令听命吗D.赐钱三十万,宜悉以班诸吏(皇帝)赏赐了三十万钱,董宣把它们全都分发给了各位吏佐1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任北海相时,董宣对溢杀无辜的公孙丹父子毫不手软,后又杀掉其宗族亲党三十多人。
B.董宣因公孙丹宗族亲党事身陷囹圄,有幸得以不死,他还想要独立担罪以解脱水丘岑。
C.为收捕白昼杀人的奴仆,董宣毫不留情地扣押湖阳公主的车马,公主只好杀掉该奴仆。
D.董宣死后丧事极为简单,家中资财也只有几斛大麦、破车一辆,这令光武帝感叹不已。
20.纪传体史书从人物形象刻画这样一个侧面来反映时代历史。
上面文言文中的董宣形象,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方面?请概括说明,并结合生活或阅读体验,谈谈你的思考和认识,不少于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