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村人畜饮用水水质类型及保护对策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21.71 KB
- 文档页数:4
浅谈农村人畜饮水安全与供水管理分析摘要:农村人畜饮水安全与饮水工程管理是改善农村饮用水的重要条件,对农村饮水安全、饮用水质量、饮水工程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为农村人畜饮水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畜饮水安全;饮水工程管理;饮用水质量1、农村供水水源水质问题。
(1)农村居民饮用污染水主要有2种,一是直接饮用渠水、涝坝水。
由于饮用水源缺乏卫生保护,很容易受到牲畜粪便等污染,使水中含有大量病菌,饮用这种污染水容易引发肠道性疾病和病毒性传染疾病;二是饮用受污染的浅层地下水。
近年来农业生产加大使用了化肥农药,通过农业灌溉残存农药、化肥入渗补给地下水。
另外,由于城市生活污水和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排放,造成饮用水源严重污染,而且危害的范围逐渐向下游发展。
长期饮用此类浅层受污染的地下水源,有害物质在人体内长期积累,易引发人体器官病变。
(2)地面水多采用河水及水库水。
河水流速及流量受季节和降水量影响较大,其浑浊度和细菌含量较高,水质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暴雨时泥沙含量剧增,细菌含量亦急剧增高。
(3)氟病区居民由于长期饮用高氟水,其临床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氟斑牙是氟中毒早期的反映,轻者表现为白垩样,有色素沉着或牙实质缺损,重者牙疼,磨损严重,或过早脱牙呈现未老先衰。
氟骨症多出现在成年时期,轻者腰腿疼,重者骨骼变形甚至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劳动能力完全丧失,对当地居民的健康、生活、生产危害很大。
2、饮水水质超标原因。
(1)工程建设前期设计标准低,对水源水质重视不足,部分工程未进行水质化验分析就开工建设,设计中未考虑净化设施等原因,使工程建设初期就成为饮水不安全的工程。
(2)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不达标排放,农药、化肥用水的不断增加,相当多的饮用水源受到污染,特别是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污染十分严重,成为疾病传播的主要媒介。
(3)水质检测管理不规范,农村供水工程普遍没有建立水质检测体系,工程建设标准低,检测设备不完善。
县市级水利部门没有水质分析化验室,工程实施中只注重了水量的解决,忽视了水质的科学分析。
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是指为农村地区提供人口及牲畜饮水的工程设施。
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人畜饮水工程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供水不稳定、水源水质差、设施老化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改善供水设施、加强水源保护、提升管理和维护水平等。
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工程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还能够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
下面是具体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问题一:供水不稳定由于农村地区的供水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供水不稳定是一个常见问题。
这会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解决方法:1. 改善供水设施:加大对农村地区供水设施的投入,更新老旧设备,提升供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加强管网建设:提升农村地区的供水管网建设,修缮破损的管道,增加供水通道,确保每个居民都能够获得充足的水源。
3. 提高水库蓄水量:增加农村地区的水库建设,提高水库的蓄水量,以应对供水需求的季节性变化。
问题二:水源水质差农村地区的水源往往受到各种污染,水质差是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的另一个突出问题。
解决方法:1. 配套建设水处理设施:在农村地区建设水处理设施,对水源进行过滤、消毒等处理,减少水中的污染物。
2. 加强水源保护:加强对农村水源地的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污染。
实施农田水利综合治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水源的影响。
3. 加强监测和检测: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定期对农村地区的水源进行监测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问题三:设施老化很多农村地区的人畜饮水设施建设时间较久,设施老化严重,影响供水的质量和安全。
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通过改善供水设施、加强水源保护、提升管理和维护水平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的问题,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
浅谈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问题及对策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是农村地区保障人畜饮水安全的重要项目,然而在实际运行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浅谈,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技术问题:在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中,由于技术力量不足或者技术水平不高,很多地区的工程质量和饮水效果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2. 资金问题:农村地区资金相对匮乏,人畜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运行和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由于缺乏资金来源,导致很多地区的工程无法有效运行。
3. 管理问题: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往往由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或者村委会负责管理,但是由于管理体系不健全,导致很多工程无人管理或者管理不到位。
二、对策1. 加强技术支持:可以通过向农村派遣技术人员,组织专家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村地区的技术力量。
同时也要加强对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的技术研发,推广适用的技术方案,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2. 制定专项资金计划:政府可以制定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的专项资金计划,加大对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的资金支持力度。
同时也可以引入社会各界的资金资源,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和运行。
3. 健全管理体系:要加强对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的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
可以通过设立饮水工程管理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形成工程建设、运行和管理的良性循环。
4. 引入社会参与:可以引入社会组织、专业机构和志愿者等,开展社会参与式管理。
通过社会参与,可以更好地发挥各方的力量,提高人畜安全饮水工程的管理效果。
可以通过组织志愿者对工程进行养护和巡查,定期组织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农村居民的安全饮水意识。
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问题涉及技术、资金和管理等方面,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治理。
只有加强技术支持,增加资金投入,健全管理体系,引入社会参与,才能实现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畜饮水工程在农村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包括供水不足、水质差、设施老化等方面的困难。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改进工程设施、提高水源管护、加强管理和维护等方面。
一、问题1. 供水不足农村人畜饮水工程供水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水资源的限制或者设施的老化,很多农村地区的人畜饮水工程供水都难以满足人畜的需求,尤其是在干旱季节,水源更加紧张。
2. 水质差农村地区的水质普遍偏硬、硫酸盐含量高、重金属污染和有机物含量大等问题,使得人畜饮水存在安全隐患。
这不仅会影响人畜饮水的品质,还会对牲畜的生长健康和农产品的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3. 设施老化由于农村地区的人畜饮水工程多建设年代久远,设施老化现象较为严重,给供水带来了很大困难。
老化的设施不仅出现漏水、损坏、堵塞等问题,还会导致供水设备的寿命缩短,增加运维成本。
二、解决方法1. 改进工程设施为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工程供水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改进工程设施来提高供水能力。
可以增加新的抽水设备或建设新的水源,以扩大供水能力;更新老化的管网和水箱,提高供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加强设施的防护措施,避免设备暴露于恶劣的环境条件中,延长使用寿命。
2. 提高水源管护为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水质差的问题,需要加强对水源的管护。
可以通过严格的水源保护区划设计和管理,防止水质受到农业、工业和生活污染的影响;加强对水源的监测和治理,避免水源受到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确保水质安全;通过技术手段改善水质,如采用水处理设备、开展生态治理等。
3. 加强管理和维护为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工程设施老化的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和维护工作。
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规范管护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加强设施的日常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延长设备寿命;开展定期的设施检修和保养,对老化的设施进行更新和改造,提高供水设备的使用寿命。
农村人畜饮水供水安全与饮水工程管理探讨在农村地区,人畜共同饮水供水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相对滞后,以及人畜饮水用水量大,饮水工程管理面临一系列挑战。
本文将就农村人畜饮水供水安全问题以及饮水工程管理进行探讨。
农村人畜饮水供水安全问题是涉及广泛的,不仅仅是人类饮水安全问题,还包括了动物饮水安全问题。
相比于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饮水水质普遍较差,存在水源水质不达标、供水设施老化、管网破损等问题,增加了水源的污染风险。
农村地区的饮用水消毒和处理技术相对滞后,对水源的处理不够彻底,容易引发疾病传播。
而农村地区养殖业发达,人畜饮水用水量大,对水源的需求量也增加了压力,饮水供水安全问题变得更为突出。
针对农村人畜饮水供水安全问题,饮水工程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需要加强农村饮水水质监测和管理。
建立健全饮水水质监测体系,定期对水源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水质问题。
加强水源保护工作,禁止农村地区的工业和生活废水直接排放到水源地,确保水源水质安全。
要加强农村饮用水消毒和处理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通过培训和宣传,提高农村地区水处理设备的使用率,保证饮用水的安全。
加大对农村地区水质处理设备的投入,引进先进的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果。
要积极推广和应用新型饮用水处理技术,如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等,提高消毒效果,确保水源安全。
要加强农村饮水工程设施的建设与管理。
加大对农村饮水工程设施的投入,建立完善的供水系统。
加强对供水设施的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设施损坏和破损问题。
加强对供水设施的管理,确保供水正常运行,保证农村地区饮水供水安全。
要加强对农村地区水安全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村居民和养殖户的水安全意识,让他们意识到水质安全的重要性。
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居民和养殖户的水质处理和消毒能力,减少水源污染的风险。
农村人畜饮水供水安全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在解决这一问题过程中,饮水工程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于山区农村饮水安全的几点探讨摘要: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农村饮水安全日渐凸显,特别是在贵州等山区地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工作实际,以贵州山区地区为例对我国山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山区农村饮水安全的总体思路,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影响因素;对策1 贵州农村饮水安全基本情况贵州省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和历史原因,工程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问题非常严重,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十分突出。
“九五”、“十五”期间,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贵州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已累计解决了1075万人的饮水困难,基本解决了贵州农村群众有水喝的问题,实现了第一步跨越。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对饮水安全保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加之原有工程建设标准仅能满足“有水喝”,而达不到“安全”标准,即达不到《农村饮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有关指标要求,局部地区饮用水严重不足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根据《2010-2013年贵州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人口现状调查》来看,贵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约为1116.0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103.79万人、农场人口1.32万人、林场人口2.82万人、自然保护区人口8.09万人)。
按农村饮用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划分:饮水水质不达标的有25.45万,水量不达标的有457.87万人,方便程度不达标的有417.27万人,水源保证率不达标的有215.43万人。
2 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存在问题分析2.1农村饮水不安全的评价标准。
农村饮水不安全因素由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四项目指标组成。
若其中有一项低于安全最低数,就判定为饮用水不安全。
(1)水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村生活饮用水量卫生标准》要求的为基本安全。
(2)水量:每人每天可获的水量不低于40~60L为安全,不低于20~40L为基本安全。
农村人畜饮水供水安全与饮水工程管理探讨一、引言农村人畜饮水供水安全一直是中国乡村建设和农村发展的一大难题。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地区的人口较少、地理环境复杂、经济条件较差等原因,导致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而且,由于缺乏科学管理和综合考虑,导致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存在许多问题,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解决农村人畜饮水供水安全和饮水工程管理问题,本文将通过对农村饮水和供水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解决农村饮水问题,提高农村人畜饮水供水安全,提出一些管理和改进的建议,以期为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二、农村饮水供水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饮水供水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质差:农村饮用水水质差是当前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而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和技术设施的限制,供水水质较差,很多地区的农村饮用水都存在各种细菌和有机物质超标的问题,直接危害到了农民的健康。
2. 供水不足:农村地区的自来水供应设施相对较少,绝大部分地区还是依靠水井、河塘等地面水源。
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干旱等原因,导致农村地区供水不足,有些地方甚至断水现象时有发生。
3. 供水设施老化:农村供水设施的老化严重制约了供水质量和供水量,加之缺乏科学管理和维护,使得供水设施周边环境脏乱差,不仅影响了供水质量,还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
4. 管理水平低: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体制落后、管理水平不高,缺乏专业人员。
水库、水管等供水设施的管理运营、抢修和安全生产机制不够健全,难以保障供水工程的正常运行。
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农村地区的饮水供水问题一直未能根本解决,对农民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解决农村饮水供水问题的对策与建议针对上述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解决农村饮水供水问题,提高农村人畜饮水供水安全,改善供水设施管理水平,使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供水服务。
浅谈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问题及对策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日益受到重视,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际运行管理中,人畜安全饮水工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管网老化、水质不合格、管理不到位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保障农村人畜的安全饮水。
一、问题分析1.管网老化问题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的管网一般由塑料管道或者水泥管道组成,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老化、开裂、渗漏等问题,导致供水质量下降,存在安全隐患。
2.水质不合格问题一些农村地区的饮水源地水质较差,存在农药、化肥、重金属等污染物,一些村民直接饮用这些水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3.管理不到位问题在一些地方,对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的管理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维护,导致工程设施失修、管理混乱。
二、对策建议1.加强管网维护针对管网老化问题,需要加强对管道的定期检查和维护。
可以采取定期更换老化管道、加强管网防腐蚀、增设管网检测设备等措施,确保供水管网运行稳定。
2.提高水质安全针对水质不合格问题,需要选址合理的水源地,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同时可以适当增设净水设备,对供水进行净化处理,保证饮水安全。
3.强化管理监督针对管理不到位问题,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强化对工程的监督和管理。
可以建立健全的工程管理机制,明确责任人,建立定期检查和巡视制度,确保工程设施的正常运行。
三、总结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问题不容忽视,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来解决。
加强管网维护、提高水质安全、强化管理监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措施。
只有不断加强对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的管理和维护,才能保障农村人畜的饮水安全,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希望有关部门和农村居民都能共同努力,为实现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而努力。
环境管理贵州省龙里县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现状及对策建议刘海(黔南州第二生态环境监测站,贵州黔南551200 )摘要:对贵州省龙里县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等基本情况和环境管理现状进行现场调查,讨论了山区水源地的水质状况、污染成因和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农村供水、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水源地管理等方面提出水源地保护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建议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72X(2020) 11-0209-02DOI:10.16647/l5-1369/X.2020. 11.098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 in Longli county,Guizhou ProvinceLiu Hai(Qiannan Seco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tation, Qiannan Guizhou 551200, 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basic situation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tatus of rural centralized drinking water source in Longli County of Guizhou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The water quality,pollution causes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roblems of water source areas in mountainous areas were discusse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water source protection were put forward from the aspects of rural water supply,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 of protected areas and water source management.Key words: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Environmental management;Suggestions农村饮水安全事关农村居民身体建康,关系社会大局稳定,农村 水源地保护是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薄弱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