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概率及其意义导学案2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1
第25章 随机事件的概率25.2 随机事件的概率2 频率与概率教学目标1.知道通过大量重复试验,可以用频率估计概率.2.掌握用列表法、画树状图法求简单事件概率的方法.3.运用频率估计概率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用列表法、画树状图法求简单事件概率的方法. 难点:由试验得出的频率与理论分析得出的概率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复习巩固概率: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叫做该事件的概率. ()所有机会均等的结果关注结果发生数事件发生=P .导入新课【问题1】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硬币落下后,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正面朝上,另一种是正面朝下.你认为正面朝上和正面朝下的可能性相同吗? 学生讨论,师归纳总结引出课题:25.2 随机事件的概率2 频率与概率探究新知探究点一 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活动1(学生互动,教师点评)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硬币:(1)同桌两人做20次掷硬币的游戏,并将数据填在下表中:(2)各组分工合作,分别累计正面朝上的次数到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次,并完成下表:教学反思(3)请同学们根据已填的表格,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4)观察上面的折线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结论:(学生回答,老师点评)当抛掷硬币的次数很多时,出现正面的频率值是稳定的,接近于常数0.5,在它左右摆动.无论是掷质地均匀的硬币还是掷图钉,在试验次数很大时正面朝上(钉尖朝上)的频率都会在一个常数附近摆动,这就是频率的稳定性.【总结】(老师点评总结)1. 对一般的随机事件,在做大量重复试验时,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一个事件出现的频率,总是在一个固定数的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事件A 发生的频率mn 总是接近于某个常数,在它附近摆动,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 的概率,记做P (A )=mn.一般地,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用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去估计它的概率.2. 频率与概率的关系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而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 【即学即练】(小组讨论,老师点评)某篮球队教练记录该队一名主力前锋练习罚篮的结果如下: (2)比赛中该前锋队员上篮得分并造成对手犯规,罚篮一次,估计这次他能罚中的概率.【解】(1)表格中从左往右依次为0.900,0.750,0.867,0.787,0.805,0.797,0.805,0.802教学反思(2)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发现,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该前锋罚篮命中的频率稳定在0.8左右,所以估计他这次能罚中的概率为0.8.探究点二 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问题2】小明、小凡和小颖周末都想去看电影,但只有一张电影票.三人决定一起做游戏,谁获胜谁就去看电影.游戏规则如下:连续抛掷两枚均匀的硬币,若两枚硬币都正面朝上,则小明获胜;若都反面朝上,则小颖获胜;若一枚正面朝上、一枚反面朝上,则小凡获胜.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活动2(学生互动,教师点评)让学生每人抛掷硬币(课前准备好)20次,并记录每次的试验结果,通过观察自己的结果说明游戏是否公平.5个学生为一个小组,把5个人的试验结果数据汇总,得到小组试验数据100次,依次累计各组的试验数据,得到试验200次、300次、400次、500次…时的试验结果,全班一起填写上表.通过做试验让学生思考从试验中有哪些发现. (学生总结,教师点评) 从试验中我们发现,试验次数较大时,试验频率基本稳定,而且在一般情况下,“一枚正面朝上,一枚反面朝上”发生的概率大于其他两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所以,这个游戏不公平,它对小凡比较有利.【合作探究】议一议:在上面抛掷硬币的试验中,(1)抛掷第一枚硬币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它们发生的可能性是否一样? (2)抛掷第二枚硬币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它们发生的可能性是否一样?(3)在第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情况下,抛掷第二枚硬币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它们发生的可能性是否一样?如果第一枚硬币反面朝上呢?问题1:上述问题中一次试验涉及几个因素?你是用什么方法不重复、不遗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结果的?先让学生讨论,然后找学生代表叙述自己的解答过程,最后教师给出标准答案.总共有 4 种结果,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其中, 小明获胜的结果有 1 种:(正,正).所以小明获胜的概率是14.教学反思小颖获胜的结果有 1 种:(反,反).所以小颖获胜的概率是14.小凡获胜的结果有 2 种:(正,反),(反,正).所以小凡获胜的概率是24=12. 因此,这个游戏对三人是不公平的. 问题2:利用树状图或表格的优点是什么?什么时候用树状图比较方便?什么时候用表格比较方便?(学生总结,教师点评)当试验包含两步时,列表和画树状图都可以,当试验包含三步或三步以上时,画树状图比较方便.典例讲解(学生交流,老师点评)例1 如图,甲为三等分数字转盘,乙为四等分数字转盘.同时自由转动两个转盘,用列举的方法求两个转盘指针指向的数字均为奇数的概率.【解】列表如下:乙甲 1 2 3 41 (1,1) (1,2) (1,3) (1,4)2 (2,1) (2,2) (2,3) (2,4) 3(3,1) (3,2) (3,3) (3,4)由表格可知,一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两个转盘指针指向的数字均为奇数的有4种,故P (均为奇数)=412=13. 【总结】1.列表法就是把要求的对象用表格一一表示出来分析求解的方法.当一次试验要涉及两个元素,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了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列表的方法.2.当一次试验要涉及两个以上的元素,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了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画树状图的方法.例2 准备两组相同的牌,每组两张,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分别是1和2.从每组牌中各摸出一张,称为一次试验.(1)一次试验中两张牌的牌面数字之和可能有哪些值? (2)两张牌的牌面数字之和等于3的概率是多少?【探索思路】 (引发学生思考)一张牌有几种结果?一次试验涉及几个元素? 【解】通过画树状图的方法表示出所有可能的结果:教学反思(1)由树状图可知,两张牌的牌面数字之和可能是2,3,4. (2)总共有4种等可能的结果,两张牌的牌面数字之和为3的结果有2种,因此P (两张牌的牌面数字之和等于3)=24=12.【题后总结】在一次试验中,如果可能出现的结果比较多,且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那么我们可以利用树状图或表格不重复、不遗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从而求出某些事件发生的概率.【即学即练】 【互动】(小组讨论)经过某十字路口的汽车,它可以继续直行,也可以向左转或向右转.如果这三种可能性大小相同,则两辆汽车经过这个十字路口全部继续直行的概率是( )A.19B.16C.13D.12由表格知,一共有9种等可能的情况,其中两辆汽车经过这个十字路口全部继续直行的有一种,所以两辆汽车经过这个十字路口全部继续直行的概率是19.【答案】A课堂练习1.“六一”儿童节,某玩具超市设立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开展抽奖活动.顾客购买玩具就能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机会,当转盘停止时,指针落在哪一区域就可以获得相应奖品.下表是该活动的一组统计数据:教学反思A.当n很大时,指针落在“铅笔”区域的频率大约是0.70B.假如你去转动转盘一次,获得铅笔的概率大约是0.70C.如果转动转盘2 000次,指针落在“文具盒”区域的次数大约有600次D.如果转动转盘10次,一定有3次获得文具盒2.两个正四面体骰子的各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若同时投掷这两个正四面体骰子,则着地的面所得的点数之和等于5的概率为( )A.14B.316C.34D.383.把1枚质地均匀的普通硬币重复掷两次,落地后两次都是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A.1B.12C.13D.144.从1,2,-3三个数中,随机抽取两个数相乘,积是正数的概率是( )A.0B.13C.23D.15.现有两个不透明的袋子,其中一个装有标号分别为1、2的两个小球,另一个装有标号分别为2、3、4的三个小球,小球除标号外其他均相同.从两个袋子中各随机摸出1个小球,两球标号恰好相同的概率是( )A.12B.13C.14D.16参考答案1.D【解析】A.由题意知A选项不符合题意;由A可知,转动转盘一次,获得铅笔的概率大约是0.70,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指针落在“文具盒”区域的概率大约为0.30,转动转盘2 000次,指针落在“文具盒”区域的次数大约有2 000×0.3=600(次),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随机事件,结果不确定,故D选项符合题意.2.A【解析】同时投掷两个正四面体骰子,有(1,1) , (1,2) , (1,3) , (1,4) , (2,1) , (2,2) , (2,3) , (2,4) , (3,1) , (3,2) ,(3,3) , (3,4) , (4,1) , (4,2) , (4,3),(4,4)共16种结果,点数之和等于5的有(1,4) , (2,3) , (3,2) , (4,1)共4种情况,所以P(点数之和等于5)=416=14.3.D【解析】画树状图如图所示.∴P(两次都是正面朝上)=1 4 .4.B【解析】随机从1,2,-3中抽取两个数相乘,积的结果共有1×2=2,1×(-3)= -3,2×(-3)=-6三种,所以积为正数的概率是1 3 .5.D【解析】画树状图,如图所示.教学反思由图可知共有6种等可能结果,其中标号相同的只有1种,所以两球标号恰好相同的概率是1 6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一、频率与概率的关系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而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二、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1)列表法就是把要求的对象用表格一一表示出来分析求解的方法.当一次试验要涉及两个元素,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了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列表的方法.(3)当一次试验要涉及两个以上元素,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了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画树状图的方法.布置作业教材第147页练习题,第153页习题25.2第3,4题.板书设计课题25.2 随机事件的概率2 频率与概率【问题1】一、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例1【问题2】二、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例2教学反思。
25.1.2 概率(2)1. 进一步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能够运用列举法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并阐明理由.2.运用P(A)=m n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重点:运用P(A)=m n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运用列举法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一、自学指导.(10分钟)自学:阅读教材P 133.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5分钟)1.从分别标有1,2,3,4,5号的5根纸签中随机地抽取一根.抽出的号码有多少种?抽到1的概率为多少?解:5种;15. 2.掷一个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有多少种可能?向上一面的点数是1的概率是多少?解:6种;16.3.如图所示,有一个转盘,转盘分成4个相同的扇形,颜色分为红、绿、黄三种颜色,指针的位置固定,转动转盘后任其自由停止.指针恰好指向其中的某个扇形(指针指向两个扇形的交线时,当作指向右边的扇形),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指针指向绿色;(2)指针指向红色或黄色;(3)指针不指向红色.解:(1)14;(2)34;(3)12. 点拨精讲:转一次转盘,它的可能结果有4种——有限个,并且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因此,它可以运用“P(A)=m n”,即“列举法”求概率.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10分钟)1.如图是计算机中“扫雷”游戏的画面,在一个有9×9个小方格的正方形雷区中,随机埋藏着3颗地雷,每个小方格内最多只能埋藏1颗地雷.小王在游戏开始时随机地踩中一个方格,踩中后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况,我们把与标号3的方格相邻的方格记为A 区域(划线部分),A 区域外的部分记为B 区域,数字3表示在A 区域中有3颗地雷,每个小方格中最多只能藏一颗.那么,第二步应该踩在A 区域还是B 区域?思考:如果小王在游戏开始时踩中的第一个方格上出现了标号1,则下一步踩在哪个区域比较安全?2.(1)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的试验有几种可能的结果?它们的可能性相等吗?由此怎样确定“正面朝上”的概率?(2)掷两枚硬币,求下列事件的概率:A .两枚硬币全部正面朝上;B .两枚硬币全部反面朝上;C .一枚硬币正面朝上,一枚硬币反面朝上.思考:“同时掷两枚硬币”与“先后两次掷一枚硬币”,这两种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一样吗?点拨精讲:“同时掷两枚硬币”与“先后两次掷一枚硬币”,两种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一样.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8分钟)1.中国象棋红方棋子按兵种不同分布如下:1个帅,5个兵,“士、象、马、车、炮”各2个,将所有棋子反面朝上放在棋盘中,任取一个不是兵和帅的概率是( D ) A .116 B .516 C .38 D .582.冰柜中装有4瓶饮料、5瓶特种可乐、12瓶普通可乐、9瓶桔子水、6瓶啤酒,其中可乐是含有咖啡因的饮料,那么从冰柜中随机取一瓶饮料,该饮料含有咖啡因的概率是( D ) A .536 B .38 C .1536 D .17363.从8,12,18,32中随机抽取一个,与2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概率为__34__. 4.小李手里有红桃1,2,3,4,5,6,从中任抽取一张牌,观察其牌上的数字.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牌上的数字为3;(2)牌上的数字为奇数;(3)牌上的数字大于3且小于6.解:(1)16;(2)12;(3)13.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当一次试验要涉及两个因素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不重不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列举法.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25章概率初步教案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第二课时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包含两步,并且每一步的结果为有限多个情形”的意义。
2、会用列表的方法求出:包含两步,并且每一步的结果为有限多个情形,这样的试验出现的所有可能结果。
过程与方法: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提高解题能力。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数学问题的态度及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理解和区分一次试验中包含两步的试验。
难点:当可能出现的结果很多时,简洁地用列表法求出所有可能结果。
(三)学情分析(四)方法应用:预习铺垫、自主先行、合作提高、导师点拨、检测升华数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
所以在这里,我将新课的引入方式改为了一个有实际背景的转盘游戏(前一课已有例2作基础)。
(1)创设情景 组织者设计了以下转盘游戏:A 、B 两个带指针的转盘分别被分成三个面积相等的扇形,转盘A 上的数字分别是1,6,8,转盘B 上的数字分别是4,5,7(两个转盘除表面数字不同外,其他完全相同)。
每次选择2名同学分别拨动A 、B 两个转盘上的指针,使之产生旋转,指针停止后所指数字较大的一方为获胜者,负者则表演一个节目(若箭头恰好停留在分界线上,则重转一次)。
作为游戏者,你会选择哪个装置呢?并请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 选用这个引例,是基于以下考虑:以贴近学生生活的联欢晚会为背景,创设转盘游戏引入,能在最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高度的注意力,进入情境。
(2)学生分组讨论,探索交流在这个环节里,首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探索交流。
然后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停止转动后,哪个转盘指针所指数字较大的可能性更大呢?”由于事件的随机性,我们必须考虑事件发生概率的大小。
此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观看转盘动画,同学们会发现这个游戏涉及A 、B 两转盘, 即1 6 8 A 4 5 7 B 图2 联欢晚涉及2个因素,与前一课所讲授单转盘概率问题(教材P148例2)相比,可能产生的结果数目增多了,列举时很容易造成重复或遗漏。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5.2.2《用列举法求概率(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5.2.2节《用列举法求概率(2)》主要讲述了如何运用列举法求解概率问题。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概率的基本概念、列举法求概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概率计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列举法求概率的技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概率的基本概念和列举法求概率已有初步的认识。
但在运用列举法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列举不全面、思路不清晰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解题思路,提高他们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列举法求概率的方法,能够运用列举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列举法求概率的方法及运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列举法解决实际问题,避免列举不全面、思路不清晰等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探索中掌握知识。
4.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积极思考,不断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相关实例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素材: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实例,用于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概率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抽奖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中奖的概率。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2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25.2 随机事件的概率》是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随机事件的概率及其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概率的基础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具体的案例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事件的分类和条件概率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和更复杂事件的概率计算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和特点,能够正确判断一个事件是否为随机事件。
2.掌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事件。
3.学会使用频率来估计事件的概率,并能够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4.能够应用概率的基本性质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随机事件的定义和特点,以及与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区分。
2.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频率来估计概率。
3.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包括互斥事件和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解释随机事件的定义和概率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和例子,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事件的随机性,加深对随机事件的理解。
3.练习法:通过布置练习题和解答疑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解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包括教材内容的展示、案例的分析、练习题的呈现等。
2.案例材料:准备一些具体的案例和例子,用于讲解和分析随机事件的概率。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包括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抽奖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随机事件的定义和概率的概念。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2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25.2 随机事件的概率》是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中的一章,主要介绍了随机事件的概率及其计算方法。
本章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概率的基本概念和一些基本运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本节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概率的内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概率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随机事件的概率的理解和计算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概率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随机事件的概率的含义,掌握计算随机事件概率的基本方法。
2.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概率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随机事件的概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2.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概率模型。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出发,探索随机事件的概率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加深对概率的理解。
同时,注重学生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探索随机事件的概率。
2.准备PPT,用于展示问题和实例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随机事件的概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问题:抛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2.呈现(10分钟)呈现PPT,展示各种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问题1:从一副扑克牌中随机抽取一张,抽到红桃的概率是多少?问题2:一个袋子里有5个红球,3个蓝球,2个绿球,随机抽取一个球,抽到红球的概率是多少?问题3:一个班级有30名学生,其中有18名女生,12名男生,随机选取一名学生,选到男生的概率是多少?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以上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25.2用列举法求概率树状图【学习目标】1.掌握用“树状图”求概率的方法。
2.会画“树状图”并利用其分析和解决有关三步求概率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用“树状图”求概率的方法。
【学习难点】画“树状图”分析和解决有关三步求概率的实际问题。
温故知新1、等可能性事件的两个特征:(1)出现的结果有限多个;(2)各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2、如何求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列表法情景导入学校食堂每天都提供选餐自助餐,而且菜包括两荤三素,两荤是鸡肉、牛肉,三素是白菜、芹菜、油菜,主食是米饭、馒头。
列表格可以把肉、菜、主食三种元素都填上去吗?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学习吧!(插入微课)研学教材例3 甲口袋中装有2个相同的球,它们分别写有字母A和B;乙口袋中3个相同的球,它们分别写有字母C、D和E;丙口袋中2个相同的球,它们分别写有字母H和I。
从三个口袋中各随机地取出1个球。
(1)取出的三个球上恰好有1个、2个和3个元音字母的概率分别为多少?(2)取出的三个球上全是辅音字母的概率是多少?分析:当一次试验是从三个口袋中取球时,列表法就不方便了,通常采用画树状图法.解:根据题意,可以画出如下的树状图:由树状图可以看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12个,这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即:A A A A A AB B B B B BC CD DE E C C D D E EH I H I H I H I H I H I(1)只有一个元音字母的结果有__个,即_____________,所以P(一个元音)=___。
有两个元音的结果有__个,即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P(2个元音)=___=___.全部为元音字母的结果有__个,即_______,所以P(3个元音)=____.2)全是辅音字母的结果共有____个,即_______________ ,所以P(3个辅音)=___=___。
温馨提示:用树状图列举的结果看起来一目了然,当事件要经过多个步骤(三个或三个以上)完成时,用树状图法求事件的概率很有效。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5章《随机事件的概率》(第2课时)概率及其意义导学案新华东师大版一、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问题,感受理论概率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2.运用分析法和列表法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二、学习重点运用分析法和列表法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三、自主预习仔细阅读教材136-141,完成下列各题。
1.表示一个事件发生的__________的这个数,叫做该事件的概率。
例如:投掷一枚普通的六面筛子,“出现数字5”的概率为,可记作P(______)=它表示如果做投掷很多很多次的话,那么_____________就有1次掷出5 。
2.要分析出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最关键的要明确两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投掷两枚硬币,则P(出现一正一反)=______。
(分析:我们要关注的结果是____________;而所有机会均等的结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P(出现一正一反)=____ 。
3.如果在一次实验中,共有m种机会均等的结果,而事件A包含其中的n种结果,那么P(A) = ______。
四、合作探究有两枚均匀的正四面体的各面依次标有1,2,3,4四个数字,同时抛掷两个这样的四面体,它们着地一面的数字不同的概率你能求得出来吗?五、巩固反馈(当堂检测)1.教材139,141页课后习题。
2.任意投掷均匀的骰子,4朝上的概率是_______。
3.袋中装有6个红球和7个白球,且除颜色外,这些球都相同,从袋中任意摸出红球的概率是_______。
4.某彩票中奖率是2%,买2张一定不会中奖,买1000张一定会中奖,这种说法是否正确?答______。
5.一副扑克牌(去掉大王和小王),随机抽取一张,抽到红桃的概率是______。
课时25.频率与概率(概率2)【课前热身】1.在一个暗箱里放有a 个除颜色外其它完全相同的球,这a 个球中红球只有3个.每次将球搅拌均匀后,任意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放回暗箱.通过大量重复摸球实验后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25%,那么可以推算出a 大约是( ) A .12 B .9 C .4 D .3 2.随机掷两枚硬币,落地后全部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A .B .C .D .3.某火车站的显示屏,每隔4分钟显示一次火车班次的信息,显示时间持续1分钟,某人到达该车站时,显示屏上正好显示火车班次信息的概率是( ) A .B.C. D . 4.在李咏主持的“幸运52”栏目中,曾有一种竞猜游戏,游戏规则是:在20个商标牌中,有5个商标牌的背面注明了一定的奖 金,其余商标牌的背面是一张“哭脸”,若翻到“哭脸”就不获奖,参与这个游戏的观众有三次翻牌的机会,且翻过的牌不能再 翻.有一位观众已翻牌两次,一次获奖,一次不获奖,那么这 位观众第三次翻牌获奖的概率是( ) A . B . C . D .【考点链接】求概率的方法(1)利用概率的定义直接求概率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求概率; (3)用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估计一些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典例精析】112131416151413152914518(第4题)例1 初三年(1)班要举行一场毕业联欢会,规定每个同学同时转动下图中①、②两个转盘(每个转盘分别被二等分和三等分),若两个转盘停止后指针所指的数字之和为奇数,则这个同学要表演唱歌节目;若数字之和为偶数,则要表演其他节目.试求出这个同学表演唱歌节目的概率.(要求用树状图或列表方法求解)例 2 一粒木质中国象棋子“兵”,它的正面雕刻一个“兵”字,它的反面是平的.将它从一定高度下掷,落地反弹后可能是“兵”字面朝上,也可能是“兵”字面朝下.由于棋子的两面不均匀,为了估计“兵”字面朝上的概率,某实验小组做了棋子下掷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0.630.590.5(1)请将数据表补充完整;(2)画出“兵”字面朝上的频率分布折线图;转盘①转盘②实验次数(3)如果实验继续进行下去,根据上表的数据,这个实验的频率将稳定在它的概率附近,请你估计这个概率是多少?【中考演练】1.在一次抽奖活动中,中奖概率是0.12,则不中奖的概率是 .2.四张扑克牌的牌面如图①所示,将扑克牌洗均匀后,如图②背面朝上放置在桌面上.若随机抽取一张扑克牌,则牌面数字恰好为5的概率是_______.3. 小明与父母从广州乘火车回梅州参观叶帅纪念馆,他们买到的火车票是同一排相邻的三个座位,那么小明恰好坐在父母中间的概率是 .4.有大小、形状、颜色完全相同的5个乒乓球,每个球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中的一个,将这5个球放入不透明的袋中搅匀,如果不放回的从中随机连续抽取两个,则这两个球上的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概率是 .5. 甲、乙两名同学在一次用频率去估计概率的实验中统计了某一结果出现的频率,绘出的统计图如图所示,则符合这一结果的实验可能是( ) A. 从一装有2个白球和1个红球的袋子中任取一球,取到红球的概率B . 掷一枚正六面体的骰子,出现1点的概率 C. 抛一枚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 D. 任意写一个整数,它能被2整除的概率6.随机掷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则这个骰子向上的一面点数是奇数的概率为( ) A .B .C .D .7.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4个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小球,其中白球1个,黄球1个,红球2个,12131415摸出一个球不放回,再摸出一个球,两次都摸到红球的概率是( ) A .B .C .D .8.小明和小颖做掷骰子的游戏,规则如下:① 游戏前,每人选一个数字; ② 每次同时掷两枚均匀骰子;③ 如果同时掷得的两枚骰子点数之和,与谁所选数字相同,那么谁就获胜. (1)在下表中列出同时掷两枚均匀骰子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2)小明选的数字是5,小颖选的数字是6.如果你也加入游戏,你会选什么数字,使自己获胜的概率比他们大?请说明理由.12131618。
第一课时概率及其意义
主备: 初审:复审:复核:
学习目标:
理解概率的含义。
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学会列出机会均等的结果以及其中所关注的结果,从而求出某一事件的概率。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136页,并完成下列问题: 1.抛掷一枚硬币有个可能的结果:“”和“”。
这两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各占50% 的机会,50% 这个数表示事件“出现正面”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表示,叫做该事件的概率。
如,抛掷一枚硬币,“出现反面”的概率为
21,可记为 =2
1
3.让我们一起回顾已经做过的几个实验及其结果,并完成课本表25.2.1,从中发现,几
个动手实验观察到的频率值也可以开动脑筋分析出来,当然,最关键的有两点:
(1)要清楚我们关注的是结果;(2)要清楚的结果。
(3) P(关注的结果)= 个数
所有机会均等的结果的关注的结果个数
如p(掷得“6”)=
61,读作:掷得等于6
1
. 4. 任意投掷均匀的骰子,4朝上的概率是_______
5.掷一枚普通正六面体骰子,求出下列事件出现的概率:
P(掷得点数是6) =________ ; P(掷得点数小于7)= _________ ; P(掷得点数为5或3)= _________ ;P(掷得点数大于6)= ___________ . 6.从一副扑克牌(除去大小王)中任抽一张· P(抽到红心) = _______ P(抽到黑桃) = _______P(抽到红心3)= _______ P 抽到5)= __________
7.掷一个均匀的正方体骰子掷得6的概率等于
6
1
表示什么意思?答。
8.掷一个均匀的正方体骰子掷的不是6(也就是1-5)的概率等于多少呢?这个概率值
表示什么意思呢?小组合作
1.投掷一个均匀的正八面体骰子,每个面上依次标有1、2、3、4、5、6、7和8. (1)掷得“7”的概率等于多少?这个数表示什么意思?
(2)掷得的数不是“7”的概率等于多少?这个数表示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