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参考书目与考试科目
- 格式:doc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1
人大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博真题招生人数报录比复习指导一、人大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博士招生考试内容(育明课程中心)招生专业初试考试科目复试考试科目0601Z1考古学及博物馆学1、初试考试科目:①中国考古学;②北方民族考古;③外语;2、跨一级学科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古代汉语;⑤中国古代文史基础;3、同等学力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古代汉语;⑤中国古代文史基础;⑥政治理论。
一:外语听力水平和口语水平测试(满分50分,其中听力测试20分,口语测试30分)二: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满分150分)育明考博陈老师解析:1、人大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考博的报录比平均在6:1(历年缺考率在20%左右)2、初试英语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
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
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3、总成绩=初试总分/3*50%+复试总分/2*50%(初复试各占50%)。
录取中导师比较看重初试的成绩,历年初试的排名顺序与最终排名顺序相差较小。
4、满足相应外语等级要求的考生可以申请初试外语免试,初试外语中不含听力。
5、人大经济学各专业初试专业课一考试内容相同,学院并不指定外语和专业课复习的参考书。
育明教育针对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考博开设的辅导课程有:考博英语课程班·专业课课程班·视频班·复试保过班·高端协议班。
每年专业课课程班的平均通过率都在80%以上。
根植育明学校从2006年开始积累的深厚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博成功的基础保障(人大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陈老师扣扣:伍四七.零六叁,捌六贰)二、人大历史学院考博部分参考书(育明考博课程中心)专业参考书作者出版社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古学概论》马利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考古通论》张之恒南京大学出版社《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历史》张岂之高等教育出版社育明陈老师解析:1、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初步将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对应到答题中,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
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参考书目与考试科
目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参考书目与
考试科目
初试:
611-考古学综合
《考古学概论》马利清,人民大学出版社
《考古学理论》陈淳,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考古学通论》张之恒,南京大学出版社
一本《中国古代史》
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
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中传等全国着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索玉柱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同学们可以关注凯程公众号“凯程考研”
择校择专业:有疑问,您咨询凯程老师。
为您详细专业解答。
【2020年人大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2020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硕士考研真题、分数线、参考书、复试内容、考研经验今天姜老师来带大家了解一下中国人民大学的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信息。
一、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介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成立于2005年9月,下设历史系、清史研究所;2013年10月,又增设考古文博系。
陈桦教授和孙家洲教授曾先后担任学院院长。
现任院长为黄兴涛教授。
人民大学的历史学科,其前身为1948年建立的华北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
至20世纪50年代人民大学初建之时,历史学亦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最早开办了中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研究生班。
1956年,历史系正式建立。
“文革”期间,人民大学一度停办。
1978年复校,历史系重建,清史研究所也获得教育部批准,正式挂牌成立(其前身为1972年成立的“清史研究小组”)。
在过去近70年的历程中,已故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何干之、尚钺、郭影秋、彭明、郑昌淦、李文海、王思治等先生,以及一批已离退休的造诣高深的前辈学者先后在此耕耘,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历史学院共有专任教师80人,包括教授29人,副教授26人,讲师25育明教育独家专做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人。
其中,既有像戴逸先生、唐纳德•沃斯特(Donald Worster)先生那样杰出的史学大家,更有一批年富力强、思想活跃并在学界很有影响的中青年学人。
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辛勤探索、努力追寻,为本学科赢得了声誉。
中国人民大学的历史学一级学科于1978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1979年中国近现代史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1984年中国古代史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
1988年中国古代史被评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点。
1995年历史系被教育部确认为历史学本科教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0年清史所又被确定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同年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得以建立。
2007年8月,即历史学院正式组建两年后,中国近现代史成为教育部新增的三个全国二级学科重点学科之一。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招生目录专业方向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复试笔试科目备注0601Z1-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11-考古学综合--专业基础,外语考古学综合含中国古代史0602Z2-史学理论及史学史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33-历史学综合--专业基础,外语历史学综合含中国通史(截止到1949年)、古代汉语0602Z3-历史地理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33-历史学综合--专业基础,外语历史学综合含中国通史(截止到1949年)、古代汉语0602Z4-历史文献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33-历史学综合--专业基础,外语历史学综合含中国通史(截止到1949年)、古代汉语0602Z5- 专门史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33-历史学综合--专业基础,外语历史学综合含中国通史(截止到1949年)、古代汉语0602Z6-中国古代史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33-历史学综合--专业基础,外语历史学综合含中国通史(截止到1949年)、古代汉语0602Z7-中国近现代史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33-历史学综合--专业基础,外语历史学综合含中国通史(截止到1949年)、古代汉语0603Z1- 世界史00-无101-思想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634-世界通史--专业基础,政治理论240德语或241法语(截止到1990年)外语065100-文物与博物馆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或202俄语或203日语348-文博综合--专业基础,外语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简介本专业是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
博物馆学的考研书考研是学生非常重视的考试,学生就要看相关的考研书籍,那么,成绩博物馆学有什么考研书呢?下面由为大家整理的博物馆学考研书,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博物馆学的考研书一考古学概论》马利清,人民大学出版社这是一本全面介绍考古学理论发展和现状的教科书,共分两部分,十七章。
第一部分介绍考古学理论、思维与方法的沿革,第二部分介绍了当前考古学理论主要领域的进展和特点,是作者根据国外留学期间系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综合编撰而成,力求反映学科的成就与发展方向。
中国高等院校的考古学科专业训练,考古学理论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加上这门学科和国际学术主流疏离时间较长,造成许多方面的严重脱节和滞后。
这本教材的编撰,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憾,有助于提高专业素质训练的水准。
本书论及的范围较为全面,并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置于国际学科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审视。
过去半个世纪中,考古学的术语变得丰富而复杂,为了便于理解和学习,文字尽量通俗易懂,对新的专门术语做必要的解释。
本书第一部分适于本科生的教学,第二部分适于研究生的训练,同时它也可作为考古学、文物学、博物馆学和古代史专业人士了解学科发展和提高学术水平的重要参考书。
博物馆学的考研书二《考古学理论》陈淳,复旦大学出版社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全国各地都有十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存。
这些丰富的文化遗存对研究中国古代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都有重大意义。
今天中国是古代中国的延续和发展,不了解古代,不知道我们民族的过去,对于今天的建设和发展是茫然的。
是否了解和重视本民族的古代文化,是衡量一个国民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
自70年代以来,中国已有11座综合性大学设立考古专业,近10座高等学校设立文博和文物保护专业,近百座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的历史系开设“考古通论”课程。
近年来,社会上热爱考古者也越来越多。
为了满足高等学校对《考古通论》教材的需要。
同时让社会上的广大考古爱好者有一本科学性较强的通论性质的专,特意编著了这本《中国考古学通论》。
北大考古考研参考书1. 《考古学概论》 - 该书详细介绍了考古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包括不同考古学流派的比较和分析,并提供了实际考古工作的案例研究。
2. 《考古学导论》 -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考古学的发展历程、研究内容和方法论,包括考古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3. 《考古学原理与实践》 - 该书主要讲解了考古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际操作方法,包括对考古学发掘、勘查和出土文化遗物的处理与分析的具体步骤和技巧。
4. 《考古学理论与研究方法》 - 该书对考古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考古学文献的阅读与分析、田野考古工作的组织与实施,以及考古学研究的专门技术和工具。
5. 《人类考古学》 - 该书以人类考古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人类的起源、演化和文化发展等问题,并介绍了人类考古学在文化遗产保护和人类学研究中的应用。
6. 《地下的回声:中国考古学简史》 - 该书回顾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果,介绍了中国境内的重要考古遗址和文化遗物,对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7. 《中国考古学概论》 -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国考古学的基本概念、历史和方法,包括对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址和文物的发掘与研究的综合分析和评述。
8. 《古代地下文明:世界考古学发现集锦》 - 该书收录了世界各地的重要考古发现和考古学研究成果,既展示了不同文明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又揭示了古代人类社会的共同特征和联系。
9. 《古代建筑考古学导论》 - 该书以古代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古代建筑遗址的考古发掘和文化遗物的研究,揭示了古代建筑与社会、文化和艺术的紧密关系。
10. 《文物保护与考古学方法论》 - 该书介绍了考古学在文物保护和修复方面的应用和原理,包括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考古遗址的保护与管理等内容。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全日制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要,促进我国文物保护和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我校2013年继续招收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代码为:065100。
拟招收15人(校本部),其中拟接收推荐免试生5人。
一、专业介绍为适应我国文物与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获教育部审核批准,我校历史学院于2011年新增“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并开始招生,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的文物研究和管理能力的、高质量的文物与博物馆及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人才。
本学科专业起点高,师资力量强,现有3名教授、1名副教授、4名讲师。
均具有博士学位,学术梯队结构合理。
目前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文物局以及各省区10多项研究课题,已发表大型考古发掘报告多种,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近年来与北京、河北、新疆、内蒙古等省区文物单位签订了长期合作的协议,并建立了多处考古实习基地。
本学科点学术交流广泛,与日、韩、俄、欧美各国以及台湾、香港地区相关的高校和考古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学术研究和交流关系,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已经与多所国外大学形成互派留学生的交流渠道。
目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陈列设计、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文物学概论、文物摄影与绘图测量、中国古代青铜器、中国古代陶瓷器、学术前沿系列讲座、田野考古实习和博物馆实习等。
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应掌握有关历史学、考古学、文物学及博物馆学各领域的较为深入的学科理论、方法和最新学术动态;具备对人类文化遗产的评价、分析和鉴赏的综合基础知识;具备对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的专业基础知识;熟悉我国主要文物种类和重要文物实例;熟悉我国文物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文物和博物馆管理的国际规章;了解文物修缮、保管的传统方法和现代科技知识。
考古综合:山大:《考古学通论》,蔡凤书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考古学理论、方法与技术》,栾丰实、方辉编,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吉大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大百科全书考古卷》1986《中国考古通论》张之恒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中国史纲要》(上、下册)翦伯赞,人民出版社,1995年修订版复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方向01 考古学:张之恒:《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陈淳:(复旦文博系列教材)《当代考古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方向02博物馆学: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博物馆部分★文物学研究方向文物(含01陶瓷方向 02青铜方向 03书画 04文化遗产理论和管理):李晓东:《文物学》,学苑出版社,2005年《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文物部分05 文物保护:《文物保护基础》讲义复旦大学文博系编《文物保护学基础》康忠镕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中国考古五十年》,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博物馆陈列文本设计:《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江西《中国考古学通论》张之恒著,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陶瓷》冯先铭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陶瓷史》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文物出版社《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古籍出版社《古代汉语》王力著,中华书局南大《中国通史教程》姜义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新中国考古五十年(1949-1999)》文物出版社。
《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浙大中国历史:可选用通用教材;《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张之恒《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古籍出版社王宏均《国考古学通论》张之恒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史》(上、下)朱绍侯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中国历史文选》周予同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人民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参考书目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中国人民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参考书目对于每一位想要考研的同学来说,考研成功与否与你的参考书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选对了参考书,就可以有重点地进行复习,在考研复习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那么,中国人民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参考书是什么呢?中国人民大学没有指定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参考书目,凯程老师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及学员反馈,推荐中国人民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研究生参考教材如下:《中国文物学概论》,李晓东,河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王宏钧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考古学通论》,张之恒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文物保护学基础》,周静罗雁冰康忠镕,四川大学出版社《文物保护学》,王蕙贞编着,文物出版社《科技考古学概论》赵丛苍等,高等教育出版社《博物馆技术》格林.汤姆森,吉林大学出版社以上参考书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
本文系统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难度,中国人民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就业,中国人民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学费,中国人民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辅导,中国人民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参考书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中国人民大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中国人民大学考研机构!一、中国人民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难不难,跨专业的学生多不多?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研究生计划招收10人,招生人数相对较少,从这方面来说考研难度较大,但是中国人民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专业课复习较为容易。
文博硕士几乎囊括了所有学科门类,这么宽广的原因,是因为其内容庞杂,需要多学科的一起研究,跨专业考研是完全可以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
其次,考试科目里,文博综合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
2018年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参考书目《考古学概论》马利清,人民大学出版社《考古学理论》陈淳,复旦大学出版社《中国考古学通论》张之恒,南京大学出版社一本《中国古代史》专业规划新祥旭教研室对专业课解析:正是由于专业课比较复杂,只要考生认真研究专业课,把握专业课考试的本质和规律,那么,专业课的复习就能够事半功倍。
第一阶段:确定专业在这一阶段,同学必须要根据三个最重要的因素来正确选择报考专业。
这三个重要因素是:1.本科专业与研究生专业的匹配程度2.对研究生专业真实的喜好程度3.对研究生专业天然的擅长程度第二阶段:进行通用知识点学习在专业确定后,关注ruc考研圈公众号还需更多时间考虑更多因素才能最终决策报考学校。
在定了专业却没定学校的这段时期,很多同学不会进行专业课学习,因为他们认为同一专业,不同学校考的不一样,在没有最终确定学校之前,无法开始学习。
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因为,虽然不同学校同一专业学习内容不全相同,但只要是同属于一个专业,无论哪个学校所的考查范围,一定有20%左右的知识点是重叠的。
这不同学校都一致要求掌握的20%相同知识点,我们称之为通用知识点。
通用知识点往往是基础层面的知识点,也就是在未定学校之前就应该开始学习的专业课内容。
我们在确定专业后,就应采用特殊方案锁定通用知识点,然后针对通用知识点,进行2轮预热理解与1轮初始记忆。
第三阶段:确定学校这一阶段,同学应综合多种因素来正确选择报考学校。
影响学校选择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你自身的考试能力。
同一专业,不同学校竞争强度不同,越好的学校越难考,你有多强的考试能力你就可以考多好的学校。
但是自己的考试能力未来能强到什么程度,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学校是那所学校,所以确定学校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充分的了解自己的实力。
第四阶段:进行全范围知识点学习在报考学校确定后,同学应利用四种资料(专业招生目录、历年真题、公开指定参考书籍和内部默认学习资料)来确定专业课需要复习的全部知识点范围。
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文物与博物馆专业考研参考书,考研经验,报录比,专业指导本专业考试科目为:348—文博综合本专业考研报考录取情况为:中国人民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基本每年推免5人,15人,共20人。
本专业考研情况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招生人数较少,从这一方面来说考研难度较大,但文博硕士几乎囊括了所有学科门类,这么宽广的原因,是因内容庞杂,需多学科一起研究。
本专业考研考试特点:中国人民大学的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考试特点侧重于考古学知识,特别是参考书目:张之恒的《中国考古学通论》,348—文博综合总共300分,其中《中国考古学通论》约占180分。
[授课计划]第一阶段,对指定教材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同时将依据考试大纲,对各个章节的主要考点分别予以详细讲解;同时结合本人备考经验,为考生进一步提炼每章节考研的重点、难点、必考点,让考生全面熟悉知识点。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第二阶段,讲解近年考研真题。
这是很关键的一步,让考生能抓住出题风格,同时了解常考内容、重点内容,加深对专业课知识点巩固。
第三阶段,复习串讲所有知识点,形成系统知识,能灵活运用,同时讲解答题技巧。
[参考书目]为主张之恒:《中国考古学通论》;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李晓东:《文物学》。
中国考古学通论》,张之恒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五星,大部分题都是这本书里的,一定要认真看。
这本书知识点细而杂,考古学、金石学相关概念,从史前到元明清各个阶段的内容都有,挺多的,还涉及很多文物学的内容《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王宏钧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小小一本,文博的会比考古的占比稍微多一点,比考古通论通俗多。
《中国文物学概论》,李晓东,河北人民出版社:看看就好,因为大部分的文物学相关知识那本考古通论里都有,这本书就很理论,重点看看文物的作用、价值。
《田野考古学》吉林大学出版社:这本书就看看前两章一些小的概念,例如类型学、地层学,他们的基本理论什么的,探方、基点吧啦吧啦一些细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碎的小概念。
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试题:(请在答题纸上答题,在试题纸上答题无效)一、名词解释(6题,每题10分,共60分)1、新考古学派2、许家窑人3、红山文化4、列鼎列簋5、云梦秦简6、唐三彩二、简答题(5题,每题20分,共100分)1、什么是考古学?考古学与金石学的关系如何?2、简述新石器时代物质文化的主要成就。
3、简述殷墟考古发掘研究的主要成果。
4、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城址的基本特征。
5、简述青花瓷的产生、发展和主要特征。
三、标点古文并翻译为现代汉语(40分)鄭人游于鄉校以論執政然明謂子產曰毀鄉校何如子產曰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議執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我聞忠善以損怨不聞作威以防怨豈不遽止然猶防川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決使道不如吾聞而藥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後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實不才若果行此其鄭國實賴之豈唯二三臣仲尼聞是語也曰以是觀之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四、论述题(任选其中二题,每题50分,共100分)1、试论秦始皇陵的形制布局与研究现状。
2、试论汉唐长安城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3、结合考古发现与史料,谈北方民族在中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试题:(请在答题纸上答题,除第三题标点外,其他题在试题纸上答题无效)2008年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一、名词解释(共8题,任选6题,每题10分,共60分)1、金石学2、山顶洞人3、夏家店下层文化4、居延汉简5、关键柱6、三叠层7、燕云十六州8、《水经注》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25分,共100分)1、简述考古学的分支及其特点。
2、地层学的定义和基本内容。
3、汉代铜镜的分期及主要特征。
4、辽上京城的布局及其特点。
三、标点古文并翻译为现代汉语(40分)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国人莫知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之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四、论述题(共3题,任选其中2题,每题50分,共100分)1、试论战国时期铁器冶炼的发展及其应用。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专业对于历史有兴趣的考研生,对于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应该会有兴趣。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供大家参阅!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介绍门类/领域代码:06门类/领域名称:历史学一级学科/领域代码:0601一级学科/领域名称:历史学二级学科代码:060102二级学科名称: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古学(后改为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属于人文科学的领域,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
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它们多埋没在地下,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发掘才能被系统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
因此考古学研究的基础在于田野调查发掘工作。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考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63考古学基础(各个招生单位考试科目略有不同,以上以南京大学为例)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推荐院校以下院校是该专业研究生院实力较强者,建议选报:(北京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培养目标考古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三年学习期间应系统掌握考古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宽广和坚实的基本技能,了解考古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最新动态,能承担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课题和教学工作,学位论文要求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并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报考条件(1)国家承认学历的普通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3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过两年(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4年9月1日,下同)或两年以上学习或工作且进修完相应本科段主干课8门课程(能提交有进修学校教务处公章的成绩单)的人员,按大学本科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考古专业研究生考试科目
考古专业研究生考试科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考古学基础知识:包括考古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论、研究历程等。
2. 考古学专业知识:包括不同文化、时期、地区的考古学特点、考古学家、考古学研究成果等。
3. 考古学研究方法:包括考古调查、发掘、野外勘探等方法技巧,以及资料整理、鉴定、分析等研究工作技术。
4. 考古学理论与实践:包括考古学的理论体系、学派、学术争议等,以及相关实践经验。
5. 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知识:包括考古与历史学、人类学、地理学、环境科学、自然科学等其他学科的关系与交叉应用。
6. 考古学研究成果解读与呈现:包括对考古学研究成果的解读、分析和呈现,以及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等。
具体考试科目的设置可能有所差异,以上仅为一般性的科目设置参考。
考生需要根据所报考学校的具体要求和招生指南来进行准备和学习。
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参考书目与
考试科目
初试:
611-考古学综合
《考古学概论》马利清,人民大学出版社
《考古学理论》陈淳,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考古学通论》张之恒,南京大学出版社
一本《中国古代史》
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
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中传等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索玉柱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同学们可以关注凯程公众号“凯程考研”
择校择专业:有疑问,您咨询凯程老师。
为您详细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