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在于实践
- 格式:docx
- 大小:12.75 KB
- 文档页数:3
理想与实践议论文800字5篇理想与实践议论文800字(精选篇1)荀子曾说过:“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想了解“天之高”“地之厚”,必须“登高山”“临深溪”。
“不登”“不临”是无法了解“天”“地”的情况的。
人们要想获得真正的知识,必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
学习理论的目的在于实践。
过分强调理论而轻视实践,人就会丧失实践的能力。
理论是虚的,通过实践,理论才落到实处。
只有付诸行动,认真去实践,所学到的知识才不至于成为空洞教条的理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陆游说的。
可是却偏偏有人喜欢纸上谈兵,结果害人害己。
赵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扩年轻时熟读兵法,善于谈兵,连他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赵王中秦王反间计,让他替廉颇为赵将。
赵括是一个缺乏实战经验,只知空谈兵法的人。
他到了长平后,一反廉颇所为,更换将佐,改变军中制度,搞得全军官兵离心离德,斗志消沉。
他改变了廉颇的战略防御,积极筹划战略进攻,企图一举而胜,夺回上党。
在长平之战中,赵括只知根据兵书作战,不知灵活处理,后被秦军射死,部下40万人全部被俘。
赵国亡国。
虽说胜败是兵家常事,但是由实践总结出来的理论指导的战争才是胜算大的。
像廉颇虽是赵国老将,理论知识也许不如赵括记诵丰富,但是廉颇有着攻城掠地的丰富战争实践经验,他带兵打仗所依靠的主要不是从兵书上背的理论知识而是实践的积累。
而赵括缺少的恰恰是实践。
谈起理论头头是道p口若悬河,而实战中却落得大败者大多是像赵括等缺乏斗争实践的人反之,那些将实践与理论结合在一起的人,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往往就会取得很大的成就。
曾经有一位医生主持了一项十分着名的实验,这个实验的成功,标志着困扰人类一千余年p曾夺走无数人的生命的病魔---天花被人制服了,而这位医生就是举世闻名的爱德华.琴纳。
他在大学毕业之后就到乡村进行实践工作,近20年的时间里,他一边行医一边经常到奶牛场,仔细观察奶牛生牛痘,牛痘又怎样感染到人的身上,人感染了牛痘之后又有哪些症状。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有实现的可能性。
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可以有幻想,但不要空想,空想脱离实际,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理想与信念可以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1917年9月周恩来东渡日本,开始留学日本的生活。
出发时,他写下了《大江歌罢掉头东》“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此诗表现了青年时代的周恩来要为拯救中华而愿献出一切的豪迈气概。
他还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邓小平曾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这个理想”。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做什么人、走什么路、为什么学是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面对的人生课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才能解答好这一重要的人生课题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相联系,使理想信念之花结出丰硕的成才之果。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当代大学生应当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作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还应当追求更高的目标,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长期的实践中,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建立了巨大的历史功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不负历史的重托、人民的选择,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关于理想与实践的名人名言关于理想与实践的名人名言1、理想如星辰——我们永不能触到,但我们可像航海者一样,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
——史立兹2、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
——雨果3、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苏格拉底4、不要放弃你的幻想。
当幻想没有的时候,你还可以生存,但是你虽生犹死。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5、青年人啊,热爱理想吧,崇敬理想吧。
理想是上帝的语言。
高于一切国家和全人类的,是精神的王国,是灵魂的故乡。
——意大利政治家马志尼6、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
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生活目的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爱因斯坦7、理想是反映美的心灵的眼睛。
8、只要一个人还有所追求,他就没有老。
直到后悔取代了梦想,他才算老。
——美国演员巴里穆尔9、不要放弃你的幻想。
当幻想没有了以后,你还可以生存,但是你虽生犹死。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10、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车尔尼雪夫斯基11、理想是需要的,是我们前进的方向,现实有了理想的指导才有前途;反过来,也必须从现实的努力中才能实现理想。
——周恩来12、人需要理想,但是需要人的符合自然的理想,而不是超自然的理想。
——列宁13、抱负是高尚行为成长的萌牙。
——莫格利希14、不要只因一次失败,就放弃你原来决心想达到的目的。
——莎士比亚15、理想是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没有生活。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16、理想是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17、理想犹如天上的星星,我们犹如水手,虽不能到达天上,但是我们的航程可凭它指引。
——美国政治家舒尔茨18、生活没有目标就像航海没有指南针。
——法国作家大仲马19、一个人若是没有确定航行的目标,任何风向对他都不是顺风。
——(法)蒙田20、在理想的最美好世界中,一切都是为最美好的目的而设。
理想信念与实践理想是什么?其实所谓理想,就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憧憬,对明天的一种良好愿望。
而理想得不到坚持便不能称之为理想。
人生路途漫漫,有说不清的驿站,有讲不完的故事。
但,终点只有一个:那就是结束了自己的故事,到达了终点站,从而在自己的人生理想中划上个句号。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的我们,谁也不敢轻易的说:对自己的人生失去了信心,没有了理想。
但,我们对理想的认识深刻吗?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为什么样的理想而奋斗着还是徘徊着?还是挣扎着?山溪的理想是大海,泉水的理想是池塘,幼苗的理想是栋梁山溪的理想是大海,泉水的理想是池塘,幼苗的理想是栋梁理想和信念就是引航的灯塔和推进的风帆。
我们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提高知识水平,更要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
然而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的实现往往要通过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曲折之路,有赖于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奋斗。
只有实践才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说起理想,当先谈立志。
著名激励大师陈安之谈起成功之到时说到立志的重要性。
所谓大志造英雄。
曹操说“大志与良谋,大志是首要条件”。
有志者事竟成,志气的大小决定着成就的大小。
大志大成,小志小成。
即便如此,立志不可盲目,首先要对自己进行正确的人生定位。
不自我否定,不夸耀吹嘘,在平衡中寻找自己的成材切入点。
树立符合个人情况的志向,并坚定的做下去。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过这样的话:人人有理想与信念,但是是不同的理想与信念会把人引向不同的道路。
土匪也在理想作用下,让他们不断地以欣然面对人生,贪官们也会在理想信念的作用下而前”腐“后继。
并且有不同的理想和信念的人,会对不同类的理念与精神感兴趣,也就是说理想与信念是过滤器,即使社会、师长说的再多,他们总是接收他们认为对的东西,一直到挫折让他们感到“此路不通时”为止。
现在在宣传与教育界有一个笑话,是迂腐的笑话,认为多讲点正面的东西、多灌点理念就会有用,甚至概叹:这些好的东西,这是真理呀,你们怎么不听?跛足而不迷路定的人胜过箭步如飞而误入歧途的人。
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有哪些一,理想与现实的关系1.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2.理想来源于现实,是现实的反映,但不等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
3.是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但它并不脱离现实,与现实是相互统一,必然联系的。
4.是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旧的理想实现了,又会有新的理想鼓舞和激励着人们。
二,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1.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是什么?四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在树立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我们很容易对这种情况感到迷茫。
现实中有一种认知偏差,就是用理想否定现实,还有一种偏差就是用现实否定理想。
正确认识和把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
空谈理想而没有现实,理想就会变成空想。
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追求崇高的理想,仅有美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追求理想需要有执著的信念,自信和毅力来源于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也是实现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途径。
理想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现实。
再好的理想,如果不付诸行动,也没有实际意义。
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为了实现既定的理想,我们应该不怕苦,忍受巨大的痛苦,牺牲自己的一切。
践行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有哪些 4人生理想的实现,就是把理想从观念转变为现实。
所以要实现人生理想,就要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有哪些 4,创造理想向现实转变的条件。
(一)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理想与现实是一对矛盾,二者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二是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但它不等于现实,而是现实的升华。
理想的材料来源于现实,理想的可能性来源于现实,理想的动机也来源于现实。
一句话,“理想只能是现实的某种反映。
”第三,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但又不脱离现实,与现实相互统一,必然联系。
理想是未来的现实,现实是理想的基础。
坚定理想信念社会实践报告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中学到专业知识,还要通过社会实践来增强自己的理想信念。
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我积极参加了多项社会实践活动,从中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对这些实践活动的总结与感悟。
实践一:支教活动在支教活动中,我作为一名志愿者赴山区义务教学,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更多贫困地区的孩子。
当我第一次踏进乡村小学时,看到孩子们破旧的教室和简陋的学习环境,我感受到了贫困地区孩子们求学的艰辛。
然而,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热情却让我深受感动。
在两个月的支教活动中,我结识了一群可爱的孩子们。
通过和他们的接触,我发现这些孩子虽然物质生活贫困,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却丝毫不亚于城市的孩子们。
在我教授他们知识的同时,我也学到了很多。
他们的纯真和对生活的热爱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实践二:社区服务活动在社区服务活动中,我和一群志愿者共同参与社区的公益事业,为居民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我们一起举办义卖活动,筹集善款用于帮助贫困家庭;我们还组织了环保宣传活动,倡导垃圾分类和节约用水等环保理念。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不仅为社区带来了实际的帮助,也加深了居民们对社区的认同感。
在社区服务活动中,我发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帮助可以让整个社区更加和谐。
尽管我们所做的只是微小的贡献,但我们的付出得到了居民们的认可和尊重。
通过这些活动,我明白了每个人都可以为社区做出贡献,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一定能让社区变得更美好。
实践三:参访企业在参访企业的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现代企业的管理与运营模式。
我们参观了一家知名企业,亲身感受到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高效的生产流程。
通过与企业高管的交流,我了解到企业的成功背后是团队合作、创新和持续学习的重要性。
通过这次参访,我明白了作为一名专业人士,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市场需求的能力。
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员工的努力和团队的协作,而我们作为大学生更应该时刻保持对新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能力。
理想演讲稿:有梦想需要付诸实践同学们你们有远大的目标和梦想么你们有规划过自己的人生么也许你们中很多人会说我还小只要好好读书就行别的就不用管了或许你也会说我曾经是想过当音乐家也想过当舞蹈家还想过当科学家可是在中国的这个制度下没有办法实现啊可是我必须要告诉你的是只要你真的有梦想并为之付诸实践那其实是没有什么可以阻碍你成功的!曾经有人跟我说你只是个学生只要把书读好将来考个好大学找份稳定的工作就可以了可是我说那不是我要的生活! 我就是要过不平凡的人生就是要有精彩的生活我小学三年级就做了人生的第一笔生意小学五年级当过搬运工初一的时候摆过地摊初三的时候销售过很多东西高二的时候进入世界五百强外企实习目前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团队准备在高中毕业后大展身手!而我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做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帮助身边的人成就梦想包括我要在自己的老家建立希望小学等真正的懂得感恩的企业家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也许你们不一定要从商但是你如果要干出一番伟业一定要有远大的目标和规划比如说你要成为一个音乐家那你就要想你能作出多少首催人泪下的歌曲赢得多少奖项如果你要当一个作家那你要想你能写出多少部影响他人一生的书籍甚至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些成就都是要建立在你有远大的目标和梦想的基础上的!最近我一个做企业的朋友跟我聊天说说最近他申请了一个政府的项目在找现在的大学生做每个月发他们5000元可是现在的大学生普遍没有目标生活过得很迷茫有一次他11点打电话过去那人竟然还在觉! 多么颓废的状态!结果可想而知他第二个月就把那个人给炒了因为一个优秀的团队里不需要这种人!有人说我这样太不稳平平淡淡地过就好可我就是喜欢我的生活充满挑战充满未知数充满各种让我热血沸腾的事我不要碌碌无为我不要漫无目的我不要颓废堕落!我要主宰自己的生命让自己的梦想决定自己的生活就好比你不是有十万所以想买帕萨特而是应该想买宝马所以去赚一百万!也有人说那样太苦太累可是成功的道路上不都是充满着挫折和失败的么从我走这条路到现在身边一直充斥着反对我的父母家人朋友老师都不支持我不理解我你们能知道我在中国现有体制下的无奈和痛苦么我身上的压力实在不是一般的大很多时候我都自嘲自己是一个孤独的战士遇到的挫折也很多比如说我初三那年出车祸高一那年差点从三千多米的高山上摔下来亲人却毫不在乎还有我跟供应商谈判的过程也是异常艰辛。
当代大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实现理想大学时光是一个人最美好的时光,在那段时间,我们有想法,有理想,有冲劲,同时,也有幻想。
经常发现,很多好的创意大都发生在学校。
大学时光氛围比较宽松,同时,大学时光正是一个人生命中朝气最高,创意不断的时期。
因此,如何好好地度过自己的大学时光,同时,好好地规划自己的大学时光,用开阔的视野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怀揣自己的理想,同时,以务实的态度辛勤耕耘,将自己的理想化为现实。
第一、合理的规划自己的大学时光。
从选择大学,选择专业开始,每个人都已经初步定性了自己的大学时光如何度过,以后从事哪个行业。
第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环境,有的人在报考专业时,已经基本了解了这个专业的情况。
因此,这有助于他更好的规划自己的大学时光。
但是,有的学生由于高考失利,选择了一个不是特别喜欢或者被调剂到其他专业,这些学生需要重新定性自己的专业,或者,争取调剂到喜欢的专业(这个在大学期间可以发生,但是你的成绩要足够好),或者,将自己的兴趣转移到被调剂的专业。
第三、在规划好自己的大学时光,需要积极的参加到相关的科技实验室或者开放社团当中。
大学时光是充分发挥自己特长和爱好的时光。
第四、所有大学生的大学时光并不是按部就班完成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你可以充分发挥。
可以在学业上充分发挥自己,参加相关的科技实验或者扩展训练。
可以在特长上充分发挥,总之,有选择,有轻重。
这样大学时光不会太差。
第五、大学时光,要做到自律。
因为,大学时光相对比较宽松,所有的事情基本都是要靠自己的把控。
因此,不能过度放纵自己,要防微杜渐。
第六、大学时光,要保持踏实的态度。
踏实的态度,一步一步的完成自己的计划。
即使你没有天赋,踏实的态度也不会让你太差。
第七、大学时光,虚荣心不要太作怪。
这段时间,会见到各式各样的人,各种环境的人。
不要过分攀比,只要保持自己每天都有提高,这就是好的。
不要把太多精力放在这些攀比上。
虚荣心好好地利用,可以促进你的发展。
理想具有实践性人物事例1、陈景润为了证实哥德巴赫猜想,他自学了英语、德语,乃至俄语。
无论酷暑还是寒冬,陈景润都要花上十几个小时研究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证实哥德巴赫猜想时,光演算的草稿纸都装了几麻袋。
他将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成果写入了论文《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中。
《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一经发表后,立马引起了国际数学界人士的重视。
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黎希特高度评价了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并将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成果写入书中,给其命名为陈氏定理。
2、海伦·凯勒双目失明、两耳失聪,却努力的从一个让人同情默默无闻的小女孩变成让全世界尊敬的女强人。
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么,生活对她的不公平可谓到了极致。
她完全可以放弃她的梦想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放声痛哭,没有人会责怪她。
她也完全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像一个植物人一样由人服侍。
可是这一切,她都没有做,她只是吃力的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盲语,触摸着事物,仅仅凭着她永不言弃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意志。
她把她理想的天空涂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3、邓亚萍身高不足一米五,手腿粗短,可她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有一天能登上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别人都觉得她是在做梦,可她说:“也许别人觉得不行,说个子矮,但我不放弃,坚持我心中的希望,要当世界冠军,一直刻苦训练…”。
最终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邓亚平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为国家获得了荣誉,也成就了一代“乒坛女皇”。
想要实现梦想就要付诸行动,梦想就像一只小鸟,你决不能将它束缚在笼子中,一定要伸出双手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它展开双翅翱翔!。
理想在于实践
我国著名领导人邓小平曾经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理想也一样,世界上没有不用实践的理想,也没有任何理想不需要实践的。
实践是理想的基础。
我国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梅兰芳从小树立成为京剧大师,早年去拜师学艺,师傅们都说他的眼睛没神儿,不仅迎风流泪,而且眼珠转动也不灵活,就如同死鱼眼一般。
根本不是唱戏的料子,更别谈成为京剧大师的。
但是,小时候的梅兰芳怎么也不肯放弃,一直不断地追逐着自己的理想,并且为理想不断付出实践。
梅兰芳为了使自己眼睛灵活,每天一大清早,他就给自己养的几对鸽子喂食,然后放飞,梅兰芳就借此机会不断地看,从而锻炼到自己眼睛的灵活度。
短短十年间,梅兰芳从实践中锻炼出一双炯炯有神的单凤眼。
成为中国史上有一名另人惊艳的京剧大师。
是什么原因让梅兰芳得到如此大的成就的呢?无疑是理想的力量,梅兰芳把理想付诸实践当中,在实践中不断地追逐着他的梦想,并且是他成为中国近代著名的京剧大师。
实践是理想的保障。
无独有偶,古雅典的雄辩家
德摩斯梯尼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
德摩斯梯尼天生口吃,嗓音微弱,还有耸肩的坏毛病。
在常人看来他一点雄辩家的天赋都没有。
当时的雅典,一名出色的雄辩家必须声音洪亮,发音清晰,姿势优美,富有辩才。
德摩斯梯尼为了成为卓越的雄辩家,他做了超于常人的好几倍努力,进行了异常刻苦的学习和训练。
他最初的政治演说是很不成功的,由于发音不清,论证无力,多次被哄下讲坛。
对此他不气馁,而是更加刻苦学习,虚心向著名的演员请教发音的方法,为了改进发音,他把小石含在嘴里朗读,迎着大风和浪涛讲说。
为了去掉气短的毛病,他一边在陡峭的山路上攀登,一边不停地吟诗;为了改掉说话耸肩的坏习惯,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对着镜子进行演说。
德摩斯梯尼这般刻苦使他的辩驳技巧得到极大的提高。
从而,成为了著名的古典雄辩家。
正因为德摩斯梯尼坚持不断地实践,使他的梦想得到实现。
如果德摩斯梯尼没有坚持不断地在实践中去锻炼自己,只是空谈理想,又怎么会成功呢?
所以,理想在于实践。
纵横古今中外,不难发现成功的人都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去追逐着理想,就像我国的著名钢琴家郎朗;数学家陈景润;为了解决世界温饱问题而不断研究的袁隆平院士;为了帮助贫困儿
童的戴安娜王妃;为证明自己的科学家牛顿等等。
他们都是一个个位着自己的理想而不断追求不断实践的伟人。
对于他们来说理想一直在路上,理想需要我们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探索,方能在实践中找到通向理想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