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装作业管理(术语与定义,作业风险,管理要点)
- 格式:pptx
- 大小:9.53 MB
- 文档页数:89
吊装作业的风险和控制措施一、引言吊装作业是指通过起重机械或其他设备将物体从地面或低处抬升到高处或远处的作业活动。
由于吊装作业涉及到高空、重物、复杂环境等多种风险因素,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来保障工人的安全。
本文将从吊装作业的风险因素、危害后果、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二、吊装作业的风险因素1. 人为因素:人员操作不当,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中疲劳,心理压力大;操作时不听从指挥或指挥不当等。
2. 机械设备:起重机械故障,起重能力不足;安全保护装置失灵;钢丝绳老化磨损等。
3. 物体本身:物体质量过大,超出了起重机械或设备的承载能力;物体表面滑腻,易滑落;物体形状复杂,难以固定等。
4. 环境因素:吊装场地狭小,视线受限;气候条件不佳,如雨雪天气、强风等;周围环境复杂,如电线、建筑物等。
三、吊装作业的危害后果1. 人员伤亡:吊装过程中人员被物体砸伤、压伤或坠落等。
2. 财产损失:由于起重机械故障或操作不当导致物体掉落,造成财产损失。
3. 环境污染:由于物体掉落或起重机械故障导致液体或气体泄漏,污染环境。
四、吊装作业的控制措施1. 人员培训和管理:通过对工人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操作水平;严格管理工人行为,确保操作规范化。
2. 机械设备检查和维护:定期对起重机械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及时更换老化磨损的钢丝绳等配件。
3. 物体固定和保护:在吊装前对物体进行固定,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使用防滑垫等。
4. 环境安全保障:确保吊装场地安全通畅,视线良好;在强风、雨雪等恶劣气候条件下停止吊装作业。
5. 安全防护措施:为工人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绳等。
六、结论吊装作业是一项高风险的作业活动,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来保障工人的安全。
通过对吊装作业的风险因素、危害后果和控制措施进行分析和阐述,可以有效地减少吊装作业中发生事故的概率,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规范公司吊装作业安全管理,确保作业人员安全,特制定本安全管理要点。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要点适用于XXXX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内所有单位(包括外协单位)吊装作业。
第三条定义吊装作业:在检维修过程中利用各种吊装机具将设备、工件、器具、材料等吊起,使其发生位置变化的作业过程。
吊装机具:系指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装卸机、缆索起重机、汽车起重机、轮胎起重机、履带起重机、铁路起重机、塔式起重机、门座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升降机、电葫芦及简易起重设备和辅助用具。
第四条吊装作业的分级吊装作业按吊装重物的质量分为三级:吊装重物的质量大于100t时,为一级吊装作业;吊装重物的质量大于等于40吨至小于等于100t时,为二级吊装作业;吊装重物的质量小于40t时,为三级吊装作业。
第二章职责第五条安保处职责1、安保处是本制度的编制单位,负责监督检查制度落实执行情况。
2、负责公司吊装作业安全知识的培训组织工作。
3、参与吊装安全施工方案的审核,对不符合安全作业条件的不予批准。
14、负责吊装作业人员(指挥人员、起重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审核。
5、对吊装作业现场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有权停止作业。
6、对外委吊装作业,审核其施工资质,其他要求执行公司统一标准。
第六条工程设备处职责1、负责对起重吊装机械和吊具进行检查确认,确保处于完好状态。
2、负责对吊装施工方案的审核。
3、负责施工现场核实天气情况。
室外作业遇到大雪、暴雨、大雾及6级以上大风时,不安排吊装作业。
4、负责起吊负荷的确认,严禁吊物超过起重机械允许荷载。
第七条吊装作业所属单位职责1、负责贯彻执行吊装作业管理制度,对吊装作业安全知识进行培训。
2、参与编制吊装作业安全施工方案(包括外委项目),确定安全技术防范措施。
3、参与制定吊装作业应急预案,确认进入和人员紧急撤离路线。
4、负责对吊装施工方案的审核。
5、协助对起重吊装机械和吊具进行安全检查确认,确保处于完好状态。
吊装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企业吊装作业的安全,并确保人员和财产免受损害。
适用于企业内全部吊装作业项目和相关人员。
二、定义和术语1.吊装作业:教唆用起重设备进行物体的升降和搬运等操作的工作。
2.吊装设备:包括起重机械、吊车、吊索等用于进行吊装作业的设备。
3.吊装人员:指具备相应技能和合法操作证书的从业人员。
4.吊装计划:吊装作业前,进行吊装方案的编制,包括吊装设备的选择、安装位置、吊装时间和吊装过程等内容。
5.吊装现场:指实际进行吊装作业的区域或场地。
三、职责和义务1. 企业的职责和义务1.订立吊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更新。
2.供给必要的吊装设备、工具和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其完好和有效。
3.布置专业人员负责吊装作业的组织和管理,并供给相关培训和引导。
4.对吊装作业进行监督和检查,适时发觉和改正存在的安全隐患。
5.进行事故隐患排查和事故案例分析,实行有效措施防备仿佛事故再次发生。
6.供给紧急救援设备和培训,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适时处置。
2. 吊装人员的职责和义务1.持有合法的吊装作业操作证书,严格依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谙习使用吊装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和操作要点,并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3.在吊装现场依照吊装计划进行作业,确保安全操作和顺当完成任务。
4.尽量避开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吊装作业,确保作业安全。
5.遵守作业现场的安全规定,如穿戴个人防护装备、遵从现场标识等。
6.适时上报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参加隐患的整改工作。
7.参加企业组织的安全培训和演练活动,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和技能。
四、管理标准1. 吊装计划管理1.在进行吊装作业前,订立认真的吊装计划,包括吊装设备选型、安装位置、作业次序和时间等。
2.吊装计划需经相关部门审批,并在作业现场张贴公示。
3.吊装计划中应考虑风险评估和安全防备措施,确保作业安全。
4.吊装计划应依据实际情况快捷调整,但必需经过相关部门批准。
吊装作业安全管理吊装作业是指使用吊车、起重机械等设备进行工业施工或装卸作业的一种特殊作业。
由于吊装作业涉及到高空作业、重物吊装等高风险环境,因此安全管理非常重要。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吊装作业的安全管理。
一、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1. 安全意识教育:吊装作业的从业人员应接受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以提高安全意识和预见风险的能力。
必须注重正确的工作态度和预先谨慎的思考,做到安全的先行。
2. 岗位责任明确:明确各个岗位的责任,明确监督和管理层的职责,保证吊装作业中各个环节的安全,防止责任不明晰导致事故发生。
3. 合理组织施工过程:吊装作业需要合理排布吊车、起重机械等设备的位置和数量,确保各个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和工作范围,减少事故的发生。
4. 定期巡视和维护设备:对吊车、起重机械等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可靠。
二、安全管理的具体要求1. 建立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吊装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吊装作业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以及事故应急处理等内容,确保作业人员能够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2. 确保设备安全可靠:吊装设备的设计、制造和安装必须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且设备使用过程中必须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
3. 做好现场安全防护:根据吊装作业的实际情况,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例如设置护栏、安全警示标识等,防止人员和周围环境受到伤害。
4. 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对参与吊装作业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其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并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
此外,要加强对作业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严禁疲劳作业和酒后操作。
5. 吊装计划和风险评估:在进行吊装作业前,要制定详细的吊装计划,包括作业流程、动态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等。
通过风险评估,尽量避免吊装作业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
三、应急处置措施吊装作业中,可能会发生各种意外事故,因此建立健全的应急处置措施至关重要。
吊装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吊装作业是指使用起重设备进行吊装、安装搬运等作业的过程,它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确保吊装作业的安全进行,需要进行风险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下面将针对吊装作业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风险分析:1.人员伤害:吊装作业需要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如果操作人员没有足够的经验和技能,容易发生人员伤害。
2.设备故障:起重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设备故障,导致吊装作业中断或者造成意外损伤。
3.吊装工具掉落:在吊装作业中,吊装工具如吊钩、吊带等掉落,可能会造成人员伤害或设备损坏。
4.物体碰撞:吊装物体在起重过程中,如果与其他物体碰撞,可能会导致物体损坏或人员伤害。
5.天气影响:恶劣的天气条件,如大风、雷电等,可能会影响吊装作业的安全进行。
二、控制措施:1.人员培训:对从事吊装作业的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包括工作规范、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确保他们能够熟练安全地操作设备。
2.设备检修:定期对起重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并建立设备维护记录,及时更新设备。
3.使用合格的吊装工具:使用符合标准的吊装工具,如吊钩、吊带等,并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
4.确保工作区域清晰:在吊装作业前,清理工作区域,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障碍物干扰,减少物体碰撞的风险。
5.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制定吊装作业的操作规程,并在作业现场进行明确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吊装作业按照规程进行,减少操作错误和事故的发生。
6.天气检查和预警:在进行吊装作业前,及时了解当天的天气状况,并针对天气风险制定相应的预警和应急措施,确保吊装作业在安全条件下进行。
三、总结:吊装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对于保障吊装作业的安全进行至关重要。
通过对人员经验、设备故障、吊装工具掉落、物体碰撞及天气影响等风险进行分析,可以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如人员培训、设备检修、使用合格吊装工具、确保工作区域清晰、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天气检查和预警等措施。
吊装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范文一、总则1. 为确保吊装作业的安全进行,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规定。
2. 吊装作业指使用起重设备将物体从一处吊装到另一处的操作行为。
二、责任与义务1. 吊装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关岗位操作证书,经过相关培训并合格后方可上岗。
2. 吊装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作业流程及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作业的安全进行。
3. 吊装作业人员在作业前,应对起重设备进行检查与试运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吊装作业人员应熟悉使用起重设备的各项技术指标,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操作要领。
5. 吊装作业单位应制定吊装作业操作规范,并向吊装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6. 吊装作业单位应保证作业现场的安全有序,设置合理的警示标志,并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
三、作业前的准备1. 吊装作业前,应确定吊装物体的重量和重心位置,并确保吊装设备的额定起重量能满足要求。
2. 吊装作业前,应清理作业现场,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确保作业现场的安全。
3. 吊装作业前,应检查起重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各个部件的连接是否牢固、润滑是否良好等。
4. 吊装作业前,应对吊装设备及其周围环境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安装稳固。
5. 吊装作业前,应查看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避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作业。
四、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措施1. 吊装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吊装信号的指示,确保操作的协调和准确。
2. 吊装作业人员在起重设备下操作时,应远离设备,确保人身安全。
3. 吊装作业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其有效使用,以免发生伤害事故。
4. 吊装作业人员应密切关注作业现场的安全状况,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上级领导。
5. 吊装作业过程中,严禁在吊装物体下通行,以免发生被物体压伤的事故。
6. 吊装作业人员应密切关注吊装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作业,并报告相关人员。
7. 吊装作业人员应遵守严格的禁止吸烟规定,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作业现场。
起重与吊装作业安全管理起重与吊装作业是指使用起重机械进行物体的吊装和运输的工作。
这类作业涉及到重量较大的物体,如果安全管理不到位,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起重与吊装作业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起重与吊装作业的风险分析、安全管理措施和培训教育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起重与吊装作业的风险分析起重与吊装作业涉及到重物的悬挂和运输,因此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常见的风险有以下几点:1.吊装物体的重量较大,如果吊装机械不稳定或者操作不当,可能发生翻倒或物体脱落的危险。
2.起重机械的安装或维护不当,可能导致机械故障,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吊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电线、管道等障碍物,如果没有做好周围环境的检查和预防措施,可能会损坏现有设施。
4.作业人员的操作技术不熟练或者缺乏经验,可能导致吊装事故的发生。
以上是起重与吊装作业常见的风险,针对这些风险,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二、起重与吊装作业的安全管理措施1.建立安全责任制度:明确起重与吊装作业的安全责任和权限,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2.定期检修和维护起重机械:保证起重机械的正常运行,消除潜在的故障隐患。
3.选择合适的吊装机械:根据物体的重量和尺寸选择适当的吊装机械,确保吊装机械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4.严格执行起重与吊装作业操作规程:作业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操作,不得擅自变更或违反操作规程。
5.确保吊装物体的稳固和安全:在进行起重吊装前,必须检查吊装物体的尺寸、重量和吊装点,确保吊装物体的稳固和安全。
6.设置警示标识和隔离区域:在吊装作业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隔离区域,确保周围人员的安全。
7.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为起重与吊装作业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和指导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
8.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对作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以上是起重与吊装作业的一些常见安全管理措施,通过对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起重与吊装作业产生的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