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园发展历程及案例教学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2.84 MB
- 文档页数:40
国家公园的缘起及国内发展姓名:朱璐璐学号:2011050452122指导教师:石金莲2013年 1 月 1日摘要国家公园是国家乃至人类的自然文化遗产资源,必须通过严格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使其世代传承、永续利用。
发达国家对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取得了很多的经验;中国的遗产保护事业起步较晚,与世界上先进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
本文对世界性国家公园运动的起源, 发展简史和基本状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重点对我国国家公园的发展进行总结介绍。
关键词:国家公园缘起国内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政府为了保护国家的自然风景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都相继建立了国家公园或风景名胜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是1872年建立的美国黄石公园,由此,美国开创了世界国家公园的先河。
然而,由于各国社会制度、经济基础、历史发展、文化背景、人口素质不同,使各国的国家公园发展模式有一定程度上的区别。
我国的国家公园建设与发展仍处于一种迷茫和混沌的状态,特别是在当前旅游业以及景区管理的过度利益化整体情况下。
1.国家公园的缘起1.1概念的提出“国家公园”的概念源自美国,名词译自英文的“ National Park”,据说最早由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林 (Geoge Catlin)首先提出。
1832年,他在旅行的路上,对美国西部大开发对印第安文明、野生动植物和荒野的影响深表忧虑。
他写到“它们可以被保护起来,只要政府通过一些保护政策设立一个大公园…一个国家公园,其中有人也有野兽,所有的一切都处于原生状态,体现着自然之美”。
之后,即被全世界许多国家所使用,尽管各自的确切含义不尽相同,但基本意思都是指自然保护区的一种形式。
1.2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1807年登山家John Colte是第一位看到黄石景观的白人,他说明了崇山峻岭及无路可行是黄石为何迟迟才被大众知悉的原因。
沉寂数十年后,1870 年 8月,一支有组织的20余人探险队,由内战时的将军且曾任国会议员的亨利·瓦虚率领,来到黄石公园。
带你了解国家公园相关知识国家公园是一种特殊的保护区,旨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珍稀动植物以及自然文化遗产,同时为公众提供休闲、科研和教育场所。
本文将从国家公园的定义、历史、特点、分类和保护措施等方面带你了解国家公园相关知识。
一、国家公园的定义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政府设立、管理并保护的自然保护区,旨在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动植物以及自然文化遗产,同时为公众提供休闲、科研和教育场所。
二、国家公园的历史国家公园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
19世纪中叶,美国著名自然保护主义者约翰·缪尔提出了设立国家公园的建议。
186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公园立法,设立了黄石国家公园。
此后,国家公园的理念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国家公园。
三、国家公园的特点1.代表性:国家公园通常选取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动植物和自然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2.原始性:国家公园内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通常保持较为原始的状态,人类活动对其影响较小。
3.严格保护:国家公园通常实行严格的保护措施,限制开发建设活动,确保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4.公众共享:国家公园为公众提供休闲、科研和教育场所,让更多人了解和亲近自然。
四、国家公园的分类根据保护对象和地理位置,国家公园可分为以下几类:1.自然国家公园: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为主要目的的国家公园,如我国的九寨沟、黄龙、神农架等。
2.文化国家公园:以保护自然文化遗产为主要目的的国家公园,如我国的故宫、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等。
3.混合国家公园:兼具自然和文化保护功能的国家公园,如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我国的峨眉山、武夷山等。
4.海洋国家公园: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生物为主要目的的国家公园,如我国的海洋生态文明实验区、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等。
五、国家公园的保护措施1.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国家公园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国家公园的设立、管理和保护要求。
国家公园的发展与管理研究一、国家公园概述国家公园是指以自然为主体,根据一定的保护与利用原则,经过设区定点、划界设标、管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等一系列法定程序,建立起特定区域内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和展示具有珍稀、独特、典型、美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是为了挖掘和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旅游地。
国家公园的概念起源于欧美国家。
20世纪早期,美国首先建立了以黄石公园为代表的一批国家公园,这些公园不仅以保护自然景色为主,而且为公众提供了一流的游憩、科研、教育等服务功能。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加之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也纷纷效仿美国,在境内建立各色各样的国家公园。
二、国家公园的发展在我国,国家公园的建设远非一朝一夕之事。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各级政府就已经开始研究设立国家公园的问题,并在1998年制定了国家自然保护区条例。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电子网络的快速普及,国家公园的建设工作也快速进入实质性阶段。
从2013年9月27日至2017年12月底,我国先后正式批复设立了10个国家公园,分别为九寨沟、张家界、黄山、武夷山、三清山、龙川、红柏山、贡山、大兴安岭。
这些国家公园涵盖了我国各大地域和生态系统类型,涵盖了从森林到草原、湿地、岛屿等各种自然景观类型。
三、国家公园管理方式国家公园管理采用了先行试点、软上限、长效保护的管理模式。
一方面,为了真正落实长效保护的理念,国家公园被赋予了严格的“人畜禁入、车辆限行、旅行商贸禁止”的管理规则,将游客数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其自然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目的长期平衡;另一方面,国家公园还将得到充分的资源物质保障,各种环保等措施也会得到增强和规范。
四、国家公园发展的现状我国城市化和破坏性的经济发展很快就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逐渐加深,国家公园正在逐步普及。
近年来,各种买房和旅游观光等推广活动,已令越来越多的人参观国家公园,也大大助力了国家保护自然环境的决心和力度。
世界各国国家公园发展模式的差异性——————以中国美国英国为例前言:世界上许多国家政府为了保护国家的自然风景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都相继建立了国家公园或风景名胜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是1872年建立的美国黄石公园,由此,美国开创了世界国家公园的先河。
然而,由于各国社会制度、经济基础、历史发展、文化背景、人口素质不同,使各国的国家公园发展模式有一定程度上的区别。
国家公园概述:“国家公园”的概念源自美国,名词译自英文的“National Park”,最早由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林(Geoge Catlin)首先提出。
1832年,他在旅行的路上,对美国西部大开发对印第安文明、野生动植物和荒野的影响深表忧虑。
他写到“它们可以被保护起来,只要政府通过一些保护政策设立一个大公园…一个国家公园,其中有人也有野兽,所有的一切都处于原生状态,体现着自然之美”。
之后,即被全世界许多国家所使用,尽管各自的确切含义不尽相同,但基本意思都是指自然保护区的一种形式。
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是1872年建立的美国黄石公园。
综观世界上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国家公园,一般都具有二个比较明显的特征:一是国家公园自然状况的天然性和原始性,即国家公园通常都以天然形成的环境为基础,以天然景观为主要内容,人为的建筑、设施只是为了方便而添置的必要辅助。
二是国家公园景观资源的珍稀性和独特性,即国家公园天然或原始的景观资源往往为一国所罕见,并在国内、甚至在世界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而特别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中英美国家公园分别的管理与发展情况:美国作为国家公园这一概念的创始者,其已经有了很完善的国家公园管理制度,有专门的国家公园系统来管理国家的自然风景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其显著的管理治理特征就是:①管理权与经营权的分开。
美国的国家公园是产权国有的自然遗产和自然状态下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所以美国的国家公园为非营利性事业单位,经费主要依靠政府的拨款,部分靠私人或财团捐赠,门票只是作为管理手段,旨在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国家公园国家公园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保护区域,为了保护和保存自然生态系统以及文化遗产而设立。
它们通常由政府或其他相关当局划定和管理,并且在法律上享有特殊的保护地位。
国家公园的建立旨在平衡人类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同时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
国家公园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十九世纪的美国。
1872年,美国首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建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这一身份的保护区域。
随后,世界各国纷纷效仿,利用自然资源来发展旅游业,并且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国家公园具有多种重要功能和意义。
首先,它们是生物多样性的避难所,为众多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安全的栖息地。
国家公园通常包含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如森林、湿地、草原和山脉,这为各种物种的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其次,国家公园也是自然和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地。
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包括古老的遗址、传统的村庄、独特的民俗和传统。
通过保护和展示这些遗产,国家公园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人类的历史和文化。
除了保护生态和文化,国家公园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它们成为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
国家公园提供了各种旅游活动,如徒步旅行、观鸟、野生动物观察、摄影等,为人们提供了与自然亲近和放松的机会。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促进了当地社区的发展和改善。
然而,国家公园的管理和保护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压力不断增加。
过度开发、过度捕捞和采伐等行为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和生态平衡的崩溃。
同时,气候变化也对国家公园的生态系统产生了影响,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
其次,非法狩猎、盗伐和野生动物走私也威胁着国家公园内的动植物。
此外,游客的大规模涌入也给国家公园的环境和资源带来了压力,如土地破坏、废弃物处理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国家公园的管理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建立和强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国家公园的保护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