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率单道海上地震在香港海域沉积结构勘查中的应用-物探与化探
- 格式:pdf
- 大小:1.70 MB
- 文档页数:5
海洋物探技术在近岸海底礁石探测中的应用一、海洋物探技术简介海洋物探技术是利用声波在海水中传播的原理,通过对声波的发射和接收,来获取海底地质构造和海底特征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海洋物探技术可以通过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和反射波的形态来探测海底的地质构造、地质层面和地质构造,从而获得海底地质地貌图和海底振动频谱图,为地球物理勘探提供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
海洋物探技术的主要设备包括声纳、声学定位器和声学遥感器。
1. 高精度三维成像海洋物探技术通过声波的传播和反射,可以实现对近岸海底礁石的高精度三维成像。
通过声波的反射,可以获取海底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进而实现对礁石的精确识别和定位。
通过对声波反射波形和强度的分析,可以获取海底地质构造的三维图像,从而为近岸海底礁石的精确定位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2. 海底地质特征分析海洋物探技术可以通过对声波反射波形和强度的分析,获取海底地质特征的相关信息。
近岸海底礁石的地质特征主要包括地层的岩性、地质构造的形态和海底地貌的特征。
通过对声波反射波形和强度的分析,可以识别出海底的地质层面和地质构造,并进一步分析其岩性和形态特征。
这些信息对于科研人员了解近岸海底地质特征和构造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3. 海底地质勘探海洋物探技术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开展近岸海底地质勘探工作。
通过对声波的发射和接收,可以获取海底地质界面和地质构造的相关信息,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一种新的海底地质勘探手段。
海洋物探技术可以帮助科研人员识别海底的地质层面和地质构造,分析海底的地质构造形态和构造特征,为近岸海底地质勘探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4. 海底生态环境监测1. 技术挑战海洋物探技术在近岸海底礁石探测中面临着一些技术挑战。
近岸海域水深浅,导致声波传播路径复杂,容易受到海水的干扰。
近岸海底的地质构造和地质特征多样,需要对声波的反射波形和强度进行精确分析。
海洋生态环境复杂,需要对声波的传播路径和反射波形进行精确控制。
海上地震勘探系统在海底地球物理研究中的应用海上地震勘探系统已成为现代海洋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尤其在海底地球物理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海上地震勘探系统通过利用水面上的船只搭载地震仪器,能够获取海洋地球物理信息,加深对海底地质结构和地球板块活动的认识,为海底资源勘探、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海上地震勘探系统的主要工具是地震仪器,它们可以通过控制震源的强度和方向以及记录地震波在不同深度的反射和折射情况,得到准确的地下地质信息。
在海底地球物理研究中,主要应用了海底地震勘探中的两种技术:井下地震测井和反射地震勘探。
井下地震测井是一种通过在井筒中搭载地震仪器进行地震波记录的技术。
它主要应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领域,通过分析地震波在地下储层中的传播速度和振幅变化,可以推断出储层的类型、厚度、密度和裂缝等信息。
井下地震测井在海底地球物理研究中的应用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海底沉积物和岩石的分布特征,为海洋油气勘探和海底工程的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
反射地震勘探是另一种重要的海上地震勘探技术。
它通过地震波在地下与不同岩石层之间的反射来获取地下结构的信息。
在海上地球物理研究中,反射地震勘探广泛应用于海底构造和地质活动的研究。
通过分析反射地震剖面,科学家能够识别海底地壳厚度、地底构造、海山、海沟等地质特征,同时也可以探索海底地震带和火山活动的活动性。
海上地震勘探系统在海底地球物理研究中的应用不仅限于地壳结构和地质活动的研究,还具有评估地质灾害风险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通过地震勘探系统获取的地下地质信息可以帮助科学家预测海底滑坡、地震和海啸等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
同时,该系统还能提供有关海底地下水资源和海底地热资源的分布特征,为海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除了传统的地震仪器,近年来一些新技术也开始应用于海上地震勘探系统。
例如,海底地震观测网和水下声源定位技术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海上地震勘探系统能够更加准确地记录地震波信息,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分辨率,从而进一步促进海底地球物理研究的发展。
海洋单道地震勘探技术应用浅析【摘要】本文具体介绍了单道地震勘探技术工作原理、方法和主要优点,并探讨了其在油气井场地质灾害调查、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和天然气水合物调查中的应用,希望通过本文分析不断加深我们对单道地震勘探技术的了解和认识,在实践中更好的掌握和应用。
【关键词】单道地震;勘探技术;应用随着我国深海战略的实施和推进,海洋地质调查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地质勘探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海洋单道地震勘探技术具有操作便捷、配置灵活、运行稳定、工作效率高的特点,在井场调查、地质灾害调查、区域地质调查、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等不同领域得到了广泛普及和应用,为获取海洋地质数据和开展海洋工程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地质勘探技术。
1 单道地震勘探技术介绍1.1 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众所周知,海洋底部具有复杂介质环境,声波在其中传播会遇到不同的反射强度,单道地震勘探技术就是利用不同介质具有不同信号发射波的特点来获取海底地质数据。
一般来说,单道地震勘探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震源系统、接收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
以气枪震源为例,典型的工作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1.2 工作方法采集数据质量直接取决于单道地震作业参数的选择。
在使用单道地震勘探技术之前,一般会进行作业参数校正和检测,以保证作业参数选择具有较高精度和信度。
单道地震勘探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作业参数:(1)震源的选择。
在采用单道地震勘探技术之前,首选要确定采用何种震源系统,这要根据勘探要求和环境分析来确定。
目前,比较常用的单道地震震源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电火花震源、气枪震源以及Boomer 震源等。
在勘探浅水区域地质时,主要采用Boomer震源;在水深不超过0.5km的海域环境,主要采用中小能量电火花震源;深海地质勘探主要选择气枪震源和大容量电火花震源。
(2)震源激发间距。
一般来说,震源激发间隔参数主要有两种方式,即等时间激发和等距离激发。
如果采用等时激发模式,为避免发生漏炮的情况,震源激发间隔时长要符合公式(1):T > 2 ×(T 1 +T 2 )(1)在上式(1)中:T是激发间隔时长,T1是单程水深时间,T2是海底地层勘探深度。
海上高分辨率地震实例研究
何汉漪
【期刊名称】《地球物理学报》
【年(卷),期】1999(000)001
【摘要】在莺歌海盆地油气勘探中,应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评价DFI-1气田,探明了储集层顶面的水道冲蚀,给出了正确的气田地质模式;并应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做气藏描述,比较准确地估算了储集层的厚度与孔隙率,减少了评价井数,应用高分辨率地震的亮点加平点技术,在原认为是空构造的LD8-1构造发现了高产天然气。
理论和实践都表明,若要得到高分辨率的地震资料,提高地震子波的频率是很重要的,但保护低频比提高高频更重要,高分辨
【总页数】1页(P120)
【作者】何汉漪
【作者单位】海洋石油总公司勘探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0.8
【相关文献】
1.海上高分辨率地震采集的物理模型实验初探 [J], 张贵霞;田钢;薛建;曾昭发;王者
江
2.海上地震数据高分辨率相对保幅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J], 陈宝书;汪小将;李松康;刘军荣
3.少道叠加在海上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J], 温书亮;张云鹏;何汉漪
4.对海上高分辨率二维地震作业的认识 [J], 赵庆献;罗文造;李龙振
5.高分辨率单道海上地震在香港海域沉积结构勘查中的应用 [J], 李军峰;李文杰;孟庆敏;肖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洋物探技术在近岸海底礁石探测中的应用一、海洋物探技术简介海洋物探技术是利用地球物理原理和方法,在海洋中进行地质结构和资源的勘探技术。
它主要包括声波探测、电磁探测和重力磁力探测等多种手段,能够实现对海底地质结构和资源的高精度勘测。
目前,海洋物探技术已经成为了海洋资源勘探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近岸海底礁石的特点及意义近岸海底礁石是指距离海岸线较近的海底地质构造,主要分布于浅海地区,通常深度在10-50米之间。
这些礁石对于海洋生态环境、航运安全以及海洋资源开发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了解近岸海底礁石的分布、形态和性质对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规划海洋资源开发以及保障航运安全都至关重要。
1.声波探测技术声波探测技术是利用声波在海水中传播的特性,对海底地貌进行勘测的一种手段。
通过在水下埋设传感器,利用声波的反射原理可以获取海底地形的数据信息,从而实现对近岸海底礁石的探测。
近年来,声波探测技术在近岸海底礁石探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能够实现对礁石的位置、形态和分布等信息的高精度探测。
2. 电磁探测技术电磁探测技术是利用海底地质构造对电磁波的吸收和反射特性,通过电磁场探测设备对海底地质结构进行勘测的一种手段。
通过电磁探测技术可以实现对近岸海底礁石的物性参数、电磁场特性等信息的获取,为近岸海底礁石探测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随着近年来海洋物探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其在近岸海底礁石探测中的应用也将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
具体而言,海洋物探技术在近岸海底礁石探测中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多源数据融合随着多源数据采集技术的不断完善,海洋物探技术将更加重视多源数据的融合利用。
通过将声波探测、电磁探测和重力磁力探测等多种手段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融合分析,可以实现对近岸海底礁石的多方面、多角度信息的全面把握。
2.智能化算法应用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海洋物探技术也将更加重视智能化算法的应用。
通过引入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技术,可以提升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从而实现对近岸海底礁石的更加精细化的分析和识别。
关于地质勘查中物、化探勘查技术探讨摘要:作为地质勘查的两种基本模式,物探、化探在技术原理和具体方法应用层面具有较大差异,深化物探、化探技术应用,能准确了解地质地层环境,知晓矿物质资源的规模和分布情况。
本文在阐述地质勘查现状的基础上,就物探、化探技术的应用要点展开分析,期望能进一步提升物探、化探技术应用水平,促进地质勘查工作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地质勘查;物理探测;化学探测;技术要点引言地质勘查是现代社会生产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其能通过对一定地区内地层构造、矿产资源、地貌、水文等要素的调查和研究,为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提供资源支撑和物质保障。
物探与化探是地质勘查的两种基本方式,新时期,人们对于地质勘查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有必要深化物探、化探技术研究,进一步提升地质勘查的效率和精准程度。
一、地质勘查现状分析地质勘查在社会生产、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发展等领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故而长期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地质勘查工作的开展。
一方面,在矿产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的今天,地质勘查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在这一过程中,国家对于地质勘查的投资力度加大,这有效地促进了地质勘查手段的创新,提升了地质勘查的效率和质量。
另一方面,地质勘查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综合性和复杂性,在实际勘查中,其需要地勘人员系统探测区域内的地质土壤、地层构成,同时其还需要进行地貌、水文、矿产资源分布等因素的深入分析,整体难度较大。
受此影响,当前地勘工作实际与具体的勘察目标尚存在一定差距。
物探、化探是当前地质勘查的两种基本方式,新时期,深化地质勘查技术创新,还应重视地质勘查中物探、化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1]。
二、基于地质勘察的物探化探技术应用要点(一)物探技术应用作为当前主流的地质勘查及找矿技术方法,物探技术的应用极为广泛,其包含了低频电磁法(VLF法)、地震层析成像法和瞬变电磁法(TEM法)等诸多方式的应用[2]。
1、VLF法VLF方法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时间较久,其本身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而且探测过程所需要的仪器设备较为轻便,通过测量能获得较多的参数,故而在野外探测中应用极为广泛。
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中的高分辨率单道地震资料关键处理技术李丽青;陈泓君;彭学超;温明明;李文成【摘要】High-resolution single-channel seismic is one of important methods in marine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It is deployed to discover the shallow stratigrahpy structure, fault, magma active and all kinds of potential geo-hazards. However, the seismic data is contaminated by different noise.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of improving S/N and resolution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processed seismic sections are much better than the original section, which provide high quality data for marine regional geological research.%在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中,为了揭示浅地层结构、断裂、岩浆活动以及各种潜在地质灾害,高分辨率单道地震勘探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受到各种噪声干扰,原始地震资料质量不佳,信噪比较低,影响了后续的解释工作.笔者阐述了采用关键单道地震处理技术,极大地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为海域区域地质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资料.【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年(卷),期】2011(035)001【总页数】8页(P86-92,102)【关键词】海洋区域地质调查;高分辨率;单道地震;数据处理【作者】李丽青;陈泓君;彭学超;温明明;李文成【作者单位】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东,广州,510760;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东,广州,510760;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东,广州,510760;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东,广州,510760;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东,广州,5107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是一项区域性、基础性、公益性的海洋国土资源调查[1],是海域其他地质工作和矿产资源评价的基础。
海洋物探技术在近岸海底礁石探测中的应用【摘要】海洋物探技术在近岸海底礁石探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海底地形图绘制,岩屑分析,海底生物调查,水文地质环境评价和海底资源勘探等手段,可以全面了解海底地形结构,岩层性质,生物分布,环境情况和资源潜力。
这些信息对海洋环境保护,海底工程建设和海洋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物探技术在近岸海底礁石探测中的应用不断发展,其重要性越发突显。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海洋物探技术在近岸海底礁石探测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将为海洋研究和利用提供更多有力支持。
【关键词】海洋物探技术、近岸海底、礁石探测、地形图、岩屑分析、生物调查、水文地质环境、资源勘探、重要性、技术发展、前景展望1. 引言1.1 海洋物探技术在近岸海底礁石探测中的应用海洋物探技术还可以用于海底生物调查,通过对水下生物群落的探测和监测,掌握海底生物分布规律,为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水文地质环境评价是海洋物探技术在近岸海底礁石探测中的另一重要应用领域,可以帮助评估海域的水文地质特征和环境背景,为海洋资源开发、海域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海洋物探技术在近岸海底礁石探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海洋科学研究和海域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海洋物探技术在近岸海底礁石探测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为海域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注入新的活力。
2. 正文2.1 海底地形图绘制海底地形图绘制是海洋物探技术在近岸海底礁石探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利用声波或电磁波等探测手段,可以获取海底地形的信息,并将其绘制成地形图。
海底地形图可以清晰展示海底的起伏变化、礁石的分布情况以及海底地质特征,为近岸海域的规划和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海底地形图的绘制过程首先需要进行声波或电磁波勘测,通过测量和记录声波或电磁波在海底反射、折射、透射等现象,得到海底地形的数据。
然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软件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精确的海底地形图。
海洋物探技术在近岸海底礁石探测中的应用
海洋物探技术是指利用声波、电磁波等不同物理性质的传感仪器对海洋中的物质进行
探测和观测的技术。
在近岸海底礁石探测中,海洋物探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
科研人员了解海底地质结构和海洋生态环境等重要信息。
海洋物探技术可以通过声波探测海洋底层结构,了解海底地质构造和沉积物特征。
通
过声波的发射和回波接收,可以得到一幅海底地形图像,包括海底的高低起伏、地质构造、海底沉积物的分布等。
这对于探测近岸海底礁石的分布和形状非常重要,有助于科研人员
进一步了解海洋地质背景和海底动力学过程。
海洋物探技术也可以利用电磁波的特性探测近岸海底礁石。
电磁波在海洋中传播时,
会受到水体的电导率和磁导率的影响。
而近岸海底礁石往往具有特殊的电磁性质,可以通
过电磁波的反射、折射和散射等现象来判断它们的存在和分布。
利用电磁探测技术,科研
人员可以绘制出近岸海底礁石的空间分布图,为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
依据。
海洋物探技术还可以借助地质勘探的手段探测近岸海底礁石。
地质勘探是利用物理和
化学手段对地质体进行勘探和研究的方法。
通过收集和分析近岸海底的岩心样品,可以获
得海底地质背景、岩石类型、成因特征等重要信息,从而揭示近岸海底礁石的形成机制和
发展演化过程。
海上地震勘探系统在大规模海底地质探测中的应用海洋地震勘探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海洋科学和石油勘探领域的技术。
通过利用地震波在不同岩石和地层中的传播规律,海上地震勘探系统可以提供关键的海底地质信息。
这项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尤其在大规模海底地质探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大规模海底地质探测是指对大范围的海底地貌、构造及地下资源进行详细的测量和研究。
这些任务的目标可能包括海底火山、地热资源、海底地震断层带等。
了解这些地质特征对于我们深入了解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预测海洋地震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海上地震勘探系统在大规模海底地质探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它的应用和优势。
首先,海上地震勘探系统在大规模海底地质探测中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地质剖面。
通过将传感器阵列布放到海底上,可以记录到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和传播速度变化。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重建地下岩石和地层的结构和特征,以及识别出不同地质单元之间的界面。
这对于确定地下资源分布、研究地震活动、预测地质灾害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海上地震勘探系统能够提供大范围的海底地质信息。
在大规模海底地质探测中,常常需要对海底的大片区域进行调查。
传统的海底勘探方法可能面临工作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
而海上地震勘探系统可以沿航线进行测量,实现对大范围海底地质特征的快速探测。
这极大地提高了地质调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海上地震勘探系统还可以进行三维地质成像。
通过海底和海面上的多个传感器,可以收集到三维空间上丰富的地震数据。
利用这些数据,可以建立起三维地下模型,展现海底地质的全貌。
这种三维成像技术对于海底地质的综合研究非常有帮助,可以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地质信息。
除了以上的几个方面,海上地震勘探系统在大规模海底地质探测中还有其他一些应用。
比如,它可以辅助石油勘探,帮助确定潜在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储藏区。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海底工程的规划和设计,帮助确定海底管道的敷设路径以及海底基础设施的建设条件。
海洋物探技术在近岸海底礁石探测中的应用
海洋物探技术是一种用来探测海洋底部结构的技术。
在近岸海底礁石探测中,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海底的物理、化学和地质特征,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开发提供了重要支持。
本文就探讨海洋物探技术在近岸海底礁石探测中的应用。
海洋物探技术主要包括声学物探、电磁物探和地球物理勘探等多种技术手段。
在近岸海底礁石探测中,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进行探测。
声学物探技术是最常用的海洋物探技术之一。
利用声波在海洋中传播的特性,可以探测海底的形态、结构和物质组成等信息。
声波传播的速度和反射强度等物理量可以反映海底的地质构造和物质性质。
电磁物探技术则主要用来探测海底底质的电性特征。
电磁波在海水中传播时会受到海水的吸收和散射,因此其传播距离受到较大限制。
但是电磁物探技术可以探测到电离度较高的物质,例如金属和矿物。
地球物理勘探则更侧重于对海底构造和物质性质的综合探测。
其主要手段包括重力测量、磁力测量、地震勘探等。
这些技术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海底的结构和物质性质,并提供3D地质结构模型。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的精度和探测深度选择不同的海洋物探技术。
例如在近海浅水区域,声学物探可以利用水下声纳系统进行探测,可以较高精度地探测海底底质和生物。
而在深海区域,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则更具优势,可以探测到更深的地层结构和更深埋藏的资源。
总之,海洋物探技术在近岸海底礁石探测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并在海洋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期待这些技术在未来发展中能够更加精准、高效地为我们所用。
海洋物探技术在近岸海底礁石探测中的应用【摘要】近岸海底礁石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海洋生态平衡和保护海洋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物探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海洋勘测技术,广泛应用于近岸海底礁石的探测和研究中。
声纳技术可以通过声波在水中传播来检测海底的形态和结构,磁力探测技术可以测定海底磁场分布,地震勘探技术可以探测海底地质构造。
这些技术为近岸海底礁石的调查提供了重要支持,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这些珍贵的海洋生态资源。
发展海洋物探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近岸海底礁石的探测精度和效率,为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海洋物探技术在近岸海底礁石探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海洋物探技术,近岸海底礁石,声纳技术,磁力探测技术,地震勘探技术,探测,研究,支持,发展。
1. 引言1.1 海洋物探技术在近岸海底礁石探测中的应用海洋物探技术在近岸海底礁石探测中的应用是海洋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岸海底礁石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构成元素,对维持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运用先进的物探技术,可以更准确地探测和研究近岸海底礁石的分布、形态和特征,为保护海洋环境、开展海洋资源开发、以及更好地了解海洋地质等领域提供了重要支持。
海洋物探技术在近岸海底礁石探测中的应用既包括传统的声纳技术,也包括现代的磁力探测技术和地震勘探技术。
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相互结合,可以提高探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多的海洋数据和信息。
海洋物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也为进一步提升近岸海底礁石探测的能力和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海洋物探技术在近岸海底礁石探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手段,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海洋环境,推动海洋科学研究的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近岸海底礁石的重要性近岸海底礁石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可以提供生物栖息地、食物链的基础,还能防止海滩侵蚀和减缓海浪的冲击。
海上宽频地震采集技术新进展
余本善;孙乃达
【期刊名称】《石油科技论坛》
【年(卷),期】2015(000)001
【摘要】海上宽频地震采集技术不但能改善盐下、玄武岩下等深层构造成像,还能提高薄层、隐蔽圈闭、特殊岩性体等难识别油区成像品质,因而能有效提高地震资料的解释精度,降低勘探风险。
近年来市场的迫切需求极大地推动了海上宽频地震采集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外相继出现了倾斜电缆采集、上下双缆采集、双检电缆采集、四分量拖缆采集等多种采集方法,国内在这一研究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
本文通过介绍上述几种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效果,以期对国内相关研究起到参考和指导作用。
【总页数】5页(P41-45)
【作者】余本善;孙乃达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1
【相关文献】
1.海上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在岩性圈闭勘探中的应用——以珠江口盆地惠州A 工区为例 [J], 刘道理
2.川东北TJ地区宽频宽方位三维地震采集技术 [J], 潘家智;刘斌;何京国;卢湘鹏;张
在武
3.海上宽频地震采集技术新进展综述 [J], 陈洋
4.海上地震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方向——多元采集技术 [J], 刘兵
5.海洋地震采集技术新进展及对我国海洋油气地震勘探的启示 [J], 吴志强;闫桂京;童思友;刘怀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向深海进军丨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海洋地球物理探测,简称“海洋物探”,是通过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研究海洋地质过程与资源特性的科学。
广义的海洋地球物理探测应用于海洋地质、海洋物理、海洋生物和海洋化学等学科研究。
通常情况下,海洋地球物理探测主要用于海底科学研究和海底矿产勘探。
海洋物探包括海洋重力、海洋磁测、海洋电磁、海底热流和海洋地震等方法。
海洋物探的工作原理和陆地物探方法原理相同,但因作业场地在海上,增加了海水这一层介质,故对仪器装备和工作方法都有特殊的要求。
船载地球物理探测需使用装有特制的船舷重力仪、海洋核子旋进磁力仪、海洋地震检波器等仪器进行工作,还装有各种无线电导航、卫星导航定位等装备。
海底地球物理观测需要克服高压、供电、防腐等特定要求。
海洋地球物理探测历史人类对海洋的探索,离不开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对海底探测的研究推动了海洋地球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洋地球物理探测在前沿科学中一直保持着重要的地位。
高精度的导航定位技术、海洋重力测量系统,海洋地磁测量技术、海底地震探测等探测技术在当今海底资源勘查、海洋科学研究、海洋工程及海洋战场环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众所周知,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水合物、多金属结核结壳、热液硫化物、深海稀土等矿产资源。
因此,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对海洋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海洋地球物理调查是研究海洋地质学的一个非常重要手段,应密切关注它的发展趋势。
海洋地球物理探测发展至今已有一个半世纪之久,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Ewing等利用刚出现的精密回声探深仪进行连续水深探测,并绘制海底地形地貌图。
Heezen和Tharp(1967)在广泛搜集详细的连续回声测深资料和图件基础上,编绘出世界海底地形图,揭示出海底的地貌形态有大陆架、大陆斜坡、深海平原、海沟、大洋中脊、洋中脊裂谷和转换断裂等。
其中,作为全球系统的大洋中脊及在大洋中脊上分布的裂谷和转换断裂系统的发现,对于当代地球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单道海上反射地震在海上物探工程中的应用李军峰;肖都;孔广胜;胡平【摘要】单道海上反射地震因其高效、经济的优势,在近海工程物探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者介绍了在近海浅水条件下抑制多次波和噪声干扰的方法,并结合在香港地区的典型应用实例,阐述了海上地震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解释等方面的相关技术.【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年(卷),期】2004(028)004【总页数】4页(P365-368)【关键词】海上单道反射地震;多次波;噪声;沉积层;基岩【作者】李军峰;肖都;孔广胜;胡平【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研究所,勘查地球物理开放实验室,河北,廊坊,065000;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研究所,勘查地球物理开放实验室,河北,廊坊,065000;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研究所,勘查地球物理开放实验室,河北,廊坊,065000;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研究所,勘查地球物理开放实验室,河北,廊坊,06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单道海上反射地震具有配置灵活、操作简单、高效且经济的特点,作为一种基础物探方法,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展。
我们应用TEI Delphi单道海上反射地震系统在香港地区开展了5年的海上物探作业,应用领域从以地层拾取为目的的工程应用领域(调查沉积地层结构,寻找含沙地层以提供建筑用沙,勘测基岩深度),扩展到层间地震异常拾取为目的的地震勘探领域(如水下考古、海床下的空洞和隧道探测等工程),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❶Fundamentals of High Resolution Seismic Surveying.Applied Acoustic Engineering Limited.。
1 单道海上反射地震在浅水条件下的应用单道海上反射地震系统由船载系统和拖曳系统构成。
拖曳系统包括换能器、水听器和电缆构成;船载系统包括可控震源、数据采集和处理平台、DGPS差分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精度要求较高的作业中,还包括单波束测深仪(图1)。
实验学校海洋知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1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包括下列哪项?①麦田灌溉;②候潮进港;③潮汐发电;④滩涂养殖①②③①③④①②④②③④√答案解析:潮汐现象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所产生的能量巨大,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候潮进港、潮汐发电、滩涂养殖,而麦田灌溉需要淡水,而潮汐为咸水,不能灌溉,故D正确,ABC错。
2潮汐能利用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单选题] *发电√取暖提高势能无法利用答案解析:目前潮汐能的利用方式还是以发电为主。
3利用潮汐发电,可造福人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潮汐能来源于太阳辐射能潮汐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潮汐发电会带来严重海域污染潮汐能与波浪能来源相同答案解析:潮汐能量来源于地月太阳之间的引力,波浪能来源于太阳辐射,故AD错误;潮汐能属于引力能,是可再生能源,故B错误,潮汐发电属于清洁能源,故C错误,故该题选B。
4潮汐能体现了海洋水体的势能,潮流能体现了海洋水体的动能,而波浪能则体现了海洋水体的什么能量?[单选题] *动能势能热能动能和势能√答案解析: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
5海洋能不包括地热。
[判断题] *对√错答案解析: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盐差能等。
6有关海洋能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题] *海洋能主要用于发电√有些海洋能技术尚不成熟√综合利用海洋能是发展方向√人类首先利用的是波浪能答案解析:潮汐能是人类最早认识和利用的一种海洋能。
7波浪能具有能量密度高、分布面广等优点,它是一种取之不竭的可再生清洁能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波浪对海岸地貌的塑造影响不大人们通常用波峰要素来描述波浪√我国的山东为波浪能丰富的地区海啸也是一种风浪答案解析:波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人们通常用波峰、波谷、波长等要素来描述波浪;我国的浙江、福建、广东和台湾沿海为波浪能丰富的地区,山东和江苏的波浪能不是很丰富;海啸是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引起的海水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