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风云人物——石达开
- 格式:pptx
- 大小:143.46 KB
- 文档页数:9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为什么会兵败安顺场
导语:翼王石达开(1831-1863年),可谓是太平天国将领中一位英武天纵的优秀将领,他的诗歌及文采也颇受称道。
因太平天国高层领导内讧,石达开率军
翼王石达开(1831-1863年),可谓是太平天国将领中一位英武天纵的优秀将领,他的诗歌及文采也颇受称道。
因太平天国高层领导内讧,石达开率军出走天京,后转战广西、湖南、云南等省,并于1865年5月进入四川境内的紫打地(今石棉县安顺场)。
由于河水陡涨等原
因,太平军被清军部队及民团、彝兵等团团围困于此,苦战月余而不得出围,最后全军覆没。
石达开被俘后,被凌迟处死,时年55岁。
在
他身后,留下了至今都没能解开的众多谜团……
真假翼王之谜
安顺场,这个距四川省石棉县城十余公里的场镇,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1863年,石达开麾下的数万太平军将士在这里全军覆没,石达开被俘,于1863年6月25日在成都科甲巷被凌迟处死。
1935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军在这里突破大渡河天险,一举粉碎了蒋介石妄想让红军做“石达开第二”的阴谋!
石达开英勇就义,临死前侃侃而谈,毫无怯懦,“枭杰之气溢于眉间”。
石棉的百姓怀念他,至今当地人仍传说着“当年在成都赴死者不是石达开,而是他的替身马某”。
那么石达开到哪里去了呢?老百姓说他上当地的大洪山修道去了,最后无疾而终。
石棉县的大洪山上曾有一座由百姓自发修建的祖师庙,当地百姓相传,庙中那位耳阔口方的“祖师”颇有当年石达开的风范。
生活常识分享。
石达开在太平天国时期是什么王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的翼王五千岁,是被世人传颂最久的王,其名声甚至在天王洪秀全之上。
下面是分享的石达开在太平天国时期是什么王,一起来看看吧。
石达开在太平天国时期的职位石达开在他少年时期在乡里就已经广富盛名,乐善好施,助人为乐,因此洪秀全和杨秀清慕名前来邀请石达开共商大事,共谋大计,19岁的时候石达开就带领数千人参加金田起义,起义成功后被封为左军主将,1851年底,石达开被洪秀全封为“翼王五千岁”,这就是翼王石达开,一代富有军事才能和政治谋略的大将。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的开国元勋之一,从他受邀与洪秀全等人共商大计,到他带领数千人参加金田起义,再到太平天国建国,他都是一直在奉献着他自己的力量。
四处南征北战,多次击败了清军的围攻,突破清兵的重重包围,救太平军于水深火热之中,算得上是为太平天国费尽心力,鞠躬尽瘁。
到了1853年,太平天国将国都设在了金陵,把国号改为天京,东王杨秀清留在天京处理政务,而翼王石达开也奉命辅助杨秀清。
起义成功之后,国家暂时安定,各路王侯便开始怠惰奢侈起来,享乐主义抬头,那些王侯开始置建豪宅,广选美女,奢华享乐。
这正是那些普通百姓军民的腐朽弊端,一旦有了权势和金钱,便不思进取,贪图享乐,也正是因此,太平天国的国力日渐衰落。
而石达开虽然被封翼王,却依旧洁身自好,勤俭奋进,不去参与那些奢侈享乐的生活,石达开本来在军民中的形象和声望极高,加上他的清廉简朴,更让百姓和士兵佩服爱戴,因此石达开也成为了最得民心的翼王千岁。
时隔多年,可能已经有人不记得其他王侯是什么王叫什么名字,但是提到石达开,大家都知道他是石达开是什么王,也就是翼王五千岁,他一生有勇有谋,清廉正直,是太平天国的有名大将。
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介绍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发生在1851年至1864年之间的一场农民起义战争,在这场农民起义战争中清政府受到沉重的打击,加速了清政府腐败统治的灭亡,同时帝国主义的势力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也是非常明显的,总结一下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一共有三。
三一文库()〔石达开简介〕*篇一:石达开历史简介石达开历史简介主将翼王”,军民尊为“义王”。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岁“被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有关他的民间传说遍布他生前转战过的大半个中国,表现出他当年深得各地民众爱戴。
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金陵,改号天京,石达开留京辅为修王府而毁民宅,据国库财富为己有,唯石达开洁身自好,从不参与!1854年初,石达开在安徽人民的赞颂声中离开安徽,回京述职[30],太平天国领导层对他的实践给予充分肯定[31],从此放弃了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全面推行符合实情的经济政策1856天京可能发生内讧的消息,急忙赶回阻止,但为时已晚。
1863年4月兵不血刃渡过金沙江,突破长江防线。
5月,太平军陷入绝境。
1863年6月27日,石达开在成都公堂受审,慷慨陈词,令主审官崇实理屈词穷,无言以对,而后从容就义,临刑之际,神色各王优劣才能时“皆云中中,而独服石王,言其谋略甚深”,说他“狡悍著闻,素得群贼之心,其才智诸贼之上,而观其所为,颇以结人心,求人才为急,不甚附会邪教俚说,是贼之宗主而我之所畏忌也”,*篇二:太平天国历史简介1843年7月洪秀全与冯云山、洪仁玕在家乡广东花县建立拜上帝会自称上帝之子并称呼上帝为天父、耶稣为天兄。
1844年4月洪秀全、冯云山等人离开家乡传教。
1847年3月。
洪秀全及洪仁玕到广东在美国教士罗孝全那里学习首次读到圣经。
8月洪秀全回广西紫荆山与冯云山发展拜上帝会。
1848年4月杨秀清首次假装“天父下凡”。
1851年1月拜上帝会于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囯”改元“太平天囯元年”。
3月洪秀全称“天王”。
9月太平军攻占永安。
12月,在永安封东、南、西、北、翼王建立太平天国基本制度称为“永安建制”。
1852年4月太平军从永安突围进围桂林。
6月南王冯云山伤重死亡。
9月太平军攻长沙西王萧朝贵战死。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这个历史人物是有关太平天国的。
可以说他是太平天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
他生前用兵神出鬼没,让对手是又恨又敬。
桀骜不驯的左宗棠,说他是贼之宗主,我所畏忌,四川总督骆秉章说他呢是长毛贼当中最狡猾善战者。
而一生骂过太平军无数次的曾国藩,则称他是有将才之风;清朝一位贡生在湘军军宴上公开说他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
”死后仍令敌人提心吊胆,甚至他身后数十年中都不断有人打着他的旗号从事反清活动和革命运动,辛亥革命党人曾通过诗歌,小说,绘画等各种形式宣传他的事迹以“激励民气,号召志士,鼓吹革命”。
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十九岁当左军主将,二十岁封王,三十二岁的时候兵败大渡河的翼王石达开。
石达开1831年,出生于广西贵县(今贵港),客家人,他16岁参加太平天国,1863死的时候年仅32岁,他的一生非常短暂,但其短暂的人生却充满了非常急剧的变化。
其前半程可以说是挥斥方遒,快意人生,而后半程则是众叛亲离,孤独寥落。
所以凡是关于石达开的故事,大都是荡气回肠,一咏三叹。
今天我们就从长沙会战讲起。
大家不要小看这个长沙会战。
清军方面可以说黄金组合,阵容空前:1个总督、2个巡抚、4个提督、8个总兵,道府官员更是几十人之多。
本来负责攻打长沙最初是萧朝贵。
1852年8月,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带三千精兵攻打长沙,这帮从来没有见过城市的农民军,试图拿下起事以来第一座城市。
然而,擅长旷野作战的萧朝贵在攻坚战前一筹莫展,兵临长沙一个月后,萧朝贵在指挥战斗时,被长沙守军的火炮打个正着,西王八千岁就这样一命归西了。
萧朝贵一死,长沙大战才算真正地开始了。
太平军方面,杨秀清接到长沙战报,决定全军开赴长沙为萧朝贵报仇。
清军方面,清将和春、江忠源从郴州驰援长沙,巡抚张亮基从云南赶到常德,贵州知府胡林翼,提督向荣等也前来助阵。
后来又加上了左宗棠、郭嵩焘统兵三万余人。
长沙会战是清军与太平军之间第一次精英名将的对决。
萧朝贵死后,韦昌辉、石达开接受长沙太平军指挥,结束了太平军胡打乱攻的局面。
十九世纪,中国爆发了著名的太平天国运动,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太平军前后奋战十四年,最鼎盛时兵锋直指京城,差点将清朝推翻。
而在这场壮丽的农民起义当中,有一位儒将,最为人称道,甚至有史学家称赞他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的形象”。
这位得到世人赞誉的太平军将领,就是翼王石达开。
可能是出于体现角色性格深沉的目的,影视节目里的石达开大多长相阴沉老迈,年龄看上去与曾国藩相仿,可实际上,石达开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少年豪杰。
石达开被洪秀全请出山的时候,只有十六岁,但他在当地已经极具影响力。
与洪秀全等人出身贫民不同,石达开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地主家庭,但他在几岁时,父亲就已经离他而去,留下孤儿寡母。
石达开肩负起养家的重任,种田之余兼做生意,在这个过程当中,石达开广交豪杰,还与附近的工人和农民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当洪秀全在金田发动起义时,石达开毁家纾难,率领四千余人参加起义,而这四千人,正是太平军最重要的基础。
1851年永安建制时,二十岁出头的石达开晋封为“翼王五千岁”,统领太平军左军。
许多人都说太平军名将辈出,但实际上,太平军真正的名将,唯石达开一人而已。
从金田起义始,石达开连战连捷,一路上势如破竹,打的清军闻风丧胆。
1854年,石达开率领刚刚组建的水军,两次击溃湘军,打的曾国藩羞愧难当,投水自尽,若不是部下相救,这位清朝中兴名臣已经淹死在江水里了。
1856年,石达开在江西再次大败湘军,将曾国藩所在的南昌城重重包围。
可惜就在石达开即将破城时,天京被围,急调石达开率军解围。
石达开率领大军马不停蹄的赶回天京,大破清军江南大营,解除天京危机。
可以说,在面对清军时,石达开就是一位少年战神,无人能敌。
即使是身为敌人的曾国藩,也不得不承认石达开的军事才能,说“查贼渠以石为最悍,其诳煽莠民,张大声势,亦以石为最谲”,左宗棠更是忌惮的评价石达开道:“狡悍著闻,素得群贼之心,其才智诸贼之上,而观其所为,颇以结人心,求人才为急,不甚附会邪教俚说,是贼之宗主而我之所畏忌也。
石达开的传说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革命军,翼王石达开西征来到真州思里三甲花池。
现在的道真隆兴镇浣溪村,花池的大财主廖天祥可称家财万贯,独霸一方,具说他家有个姑娘出嫁时打发围腰都是百多匹,当时给这姑娘办了丰富的嫁奁,桌子、板凳、衣柜、米柜、铺、床、账、盖、锅瓢碗筷,穿的用的样样齐备,这姑娘还不满意,守住她爹娘大哭。
廖天祥问这姑娘说:“给你办了众好的嫁装你还不满意,你究竟还要那样啰?”女儿说:“我要花线打的秧稿件”,(被盖)廖天祥说:“好,我立即去赶场买花线来请人打。
”做好后,廖开祥说:“女儿呀,单凭你这床秧稿件都要嘁一辈子呀!”这姑娘嫁给莲池席家哄动一时。
时局不稳,民不疗生,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腐锈江山摇摇欲坠。
廖天祥听说太平军来花池,带顺家兵家将闻风而逃。
留下空空的一座四合天井楼房,石达开部捡得便宜作为指挥部,组织地方农民起义,联合白号军刘七王、刘八王不时与地方官兵作战,节节胜利,长达半年之久,后来惊动中央王朝,清朝宰相曾国潘调遣四川总督骆秉章、湖南刘湘岳越境征剿起义军,石达开被迫择走,那时廖家人有几丛(鼎)轿子在外作官,见势逆转,石达开部队折走,令人以将军炮尾击石达开部队,石达开见状,怒发冲冠,令部队回头击毙追兵,烧了廖天祥的坐房,一座古井、大方的四合天井大院毁于一旦。
石达开部队扬尘而去。
席家为了躲石达开部队,潜入猫儿同中吸鸦片,让佣人在外调走打听消息。
由于在洞中空气不好,卫生条件差,加之恐佈忧虑,后出来染病,东一个,西一个很快就死了,要花线打稿件的姑娘已死了,就这样廖家和席家一起败了。
石达开走了,留下一首诗:平南北下到真州,一朵莲花踞上头。
路险香沟通务境,关连箐口锁川喉。
三七坝争雄胜,二井五溏壮战谋。
四十八隘人罕见,泥丸塞定乐无忧。
这首诗流传百多年,几代人传来传去,一直留在人们心中,名扬千古。
讲述人:严必久 75岁仡佬族花池人严必刚 75岁教师收集整理:刘万杰 2014年11月15日伏羲姊妹的传说杉木溪(村)历史悠久,历料载皇庆二年(1312年)就设置土司卫、(珍州第一个)故杉木老(僚)寨700年前就是珍州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镇之一,故文风浓郁,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传说丰富,《磨子岭与凤凰岩的传说》由(2004年)《散文选刊》杂志社,北京古风文化艺术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古风杯”华夏散文大奖赛评为优秀奖,选入《华夏散文精选》于2005年4月正式出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优秀军事家石达开离开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导语:一直以来,石达开是太平天国领导者中最受人尊重的领导人,没有之一。
在他身上,没有贪婪的权欲,没有神教的玄虚,只有一颗反抗到底,战斗到一直以来,石达开是太平天国领导者中最受人尊重的领导人,没有之一。
在他身上,没有贪婪的权欲,没有神教的玄虚,只有一颗反抗到底,战斗到底,有勇有谋的大丈夫的赤子之心。
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战争,把年青的石达开,锤炼成一位能征善战、深受太平军将士爱戴的军事统帅。
陈玉成说他“独具将才”,李秀成说他“文武备足,谋略甚深”,清朝统治者则骂他“狡悍为诸贼之冠”,可见年轻的石达开确实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
千军敢当,所向披靡石达开,广西贵县人,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农家。
少年时代慷慨有志,勤奋读书,尤其爱读《孙子兵法》。
在太平天国初期,他在洪秀全、冯云山的影响与动员下,加入了拜上帝会。
金田起义前夕,他由贵县率领一支3000多人的队伍,到桂平金田村“团营”集结,与前来镇压的清军进行了英勇的战斗。
1851年3月23日,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称王,同年秋,又在蒙山晋封石达开为翼王。
这时,他年仅21岁。
在从广西向南京进军途中,他与西王萧朝贵被一起委任为“开通前路”的先锋。
1852年9月,萧朝贵在围攻湖南长沙的战斗中阵亡,开路先锋的重任就落到石达开一人肩上。
当洪秀全、杨秀清率领太平军主力抵达长沙外围时,太平军北临坚城,西濒湘江,后有追兵,形势十分不利。
作为先锋的石达开,率部渡过湘江,抢在清军之前占领了西岸的有利阵地,大大改善了太平军的态势。
不久,清军提督向荣率部来攻,石达开在水陆州(今桔子洲)依林设伏,当即歼灭清军千余人。
石达生活常识分享。
剑气冲星斗,文光射日虹——文武兼备的石达○ 徐 来 军太平天国1851年金田起义,1853年定都天京,1853—1856年是其全胜时期。
1856年正当其蓬勃发展之势,发生了天京变乱,造成自相残杀的悲剧。
在事变后冀王石达开也遭到天王洪秀全的猜疑,于是决定离京远征,把太平天国的好兵好将都带了出去。
他转战浙江、福建、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省,1863年春,石达开又从云南进攻四川,大军到紫大地(今安顺场),前阻大渡河,左隔松林河,粮尽路绝,陷入绝地,全军覆亡,石达开本人也被俘死难。
远征途中,1859年秋,石达开自湖南宝庆进入广西,九月初六日,克庆远府(今宜州市),立翼王府于府署。
翼王以宝庆新败,亟欲修整,故留屯城中,设官抚民,以为持久之计。
就在驻军庆远期间,1860年春石达开“偕诸大员巡视荒郊”,“登兹古洞”,读了清人湖南刘云青题壁诗,乘兴和诗一首。
当时陪同游览的十大文武官员也各和诗一首,事后一并刻之于壁。
诗刻高108厘米,宽145厘米。
刘云青的原诗是:异境从天辟,登临眼界空。
万家遥带雨,一水怒号风。
古佛形容怪,奇人气象雄。
回看腰上剑,飞去作长虹。
石达开的和诗是:挺身登峻岭,举目照遥空。
临军称将勇,玩洞羡诗雄。
毁佛崇天帝,移民复古风。
剑气冲星斗,文光射日虹。
石达开的这首诗显示出他的文字功底很深。
这首诗没有什么高深的的用字,也没有引用什么典故,却可以在短短一首诗中表现出其远大抱负和英雄本色,是诗人大家风范。
从形式上看,这是首五言格律诗,诗词之中,以五言格律的平仄要求最严格,除了押韵的基本要求外,每句之中的平仄变换也有相当严格的限制。
这首诗是即兴的作品,而且还是限韵(依刘青云诗“空、风、雄、虹”原韵),信笔挥毫间,却完全符合五言格律的平仄要求。
更值得注意的是,五言格律只要求第二联和第三联对仗,但石达开这首诗在遵守五言格律的平仄规则的基础上,更做到了四联完全对仗,这就更加难得了。
尽管没有刻意雕砌卖弄文采,但却还是可以由此看出其文字功力。
太平天国革命领袖石达开石达开(1831—1863),太平天国著名将领。
广西贵县那良村人,壮族。
他自幼攻读诗书,通文辞,曾赴省应试,举孝廉。
道光末年,洪秀全、冯云山在贵县一带传教,组织“拜上帝会”。
石达开前往结识,加入拜上帝会,并倾全家资产以助饷。
在贵县一带积极宣传拜上帝会教旨,广结会众,鼓动推翻清朝腐败统治。
1850年,率会众奔赴金田。
1851年1月,金田起义爆发,揭开太平天国革命的序幕。
3月,洪秀全在东乡登基,称天王,石达开被封为左军主将。
9月,太平军攻克永安州城,晋封石达开为翼王,称五千岁,任前线指挥。
率虎将林凤祥、李开芳等太平军英勇作战,击毙清总兵4人,兵勇五六千人,先后攻克武昌、黄州、九江、安庆、芜湖、和州等地,屡战屡捷,取得起义以来最辉煌的一次胜利。
太平军声名大振,清军闻风丧胆,称石达开为“石敢当”。
百姓纷纷参加进来,队伍不断壮大,势力迅速扩展到长江流域。
1853年3月,石达开与太平军各路将领共同作战,攻克南京,洪秀全将南京改名天京并定都于此。
是年秋,石达开奉命赴安徽一带抚民。
每到一处,抑制豪强,赈济贫民,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并在安庆地区加强防务,建立基层政权组织,开科取士,废除了清政府旧赋税制度中的腐败与弊端,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又保证了太平军的财政收入,使安庆地区不仅成为天京的军事屏障,也成为天京经济供给的重要基地。
1854年11月,太平军西征受到挫折,东王杨秀清派石达开星夜赶赴湖口,与清军决战。
面对强敌,他采取坚守的方针。
1855年初,石达开诱使清军深入鄱阳湖内,集中优势兵力,突然袭击清军水师,在湖口纵火攻击,使显赫一时的湘军水师溃不成军。
湖口、九江战役,扭转了太平军西征的被动局面,控制了长江中游,占领了安徽、江西和湖北的广大疆域,太平天国革命进入了顶峰时期。
在革命形势不断高涨的情况下,太平天国最高领导集团矛盾日益暴露出来,争权夺利,勾心斗角,杨秀清、韦昌辉的内讧造成了天京事变的悲剧。
石达开招女婿,金蝉脱壳太平天国的将领石达开,能征善战,是天王洪秀全的左膀右臂,天王封他为翼王。
太平军入川过巴县的那支队伍,就是石达开的人马。
石达开有个女儿,是他在行军打仗的路上捡来的。
捡的时候这个姑娘只有四五岁,她的爹妈都遭清兵打死了。
他把这个姑娘儿当成亲生的一样,一得空,就教她读书认字、耍刀舞剑。
这姑娘儿也乖,一教就会,一说就懂,又听话,又孝顺,石达开爱如掌上明珠。
一晃,这姑娘就十七八岁了,长得水汪汪的,要模样有模样,要文才有文才,能文能武,有时还帮石达开出主意,拿点子。
有一天,石达开说:“女儿呀,我已经把你养成人了,打算给你选个人户,你看哪个才合意呀?”姑娘听了不开腔,红起个脸看到脚尖尖。
石达开晓得女儿是怕羞不好说得,就说:“这样,我明天召集大小头目来议事,你躲在竹帘子后头,看起了哪一个就说,老子给你作主。
”第二天那些文官武将议事过后,石达开问女儿,选的哪一个?她说那些文官武将一个都没看起,只看得起石达开身边那个传令跑腿的癫子兵。
石达一开心想:本王手下没有成家的文官武将不下一两百人,咋个她偏偏看起了他?女儿看出了父亲的心事,说:“父王造反为啥子?”石达开说:“分田地,均贫富,平女权,撵洋人。
”“请问父王,女儿的权哪个平法?”“你的权在父王一人之下,全军之上,未必还嫌小嘛?”“女儿指的是婚事。
”“你的婚事!父王由你挑选,不错吧!嗯?为啥偏偏选个癫子兵。
”“父王都信得过癫子兵,女儿还是看得起。
”石达开只得说:“老子胡涂,老子胡涂!就照你的办。
”姑娘和癫子成亲过后,医好了癫疮,换上武将的盔甲,一下子人就伸展了。
下细一看呀,这小伙儿长得硬还有点像石达开。
后来,石达开的队伍退到了贵州,仗越打越不顺当,有几回他还差点儿遭清兵的暗算。
有一天,石达开的女儿对男人说:“我们成家都快两年了,我对你好不好?”“好!”“父王对你好不好?”“也好?”她又说:“现在四面都是清兵,这仗越来越不好打,如果有一天父王遭到危险,你该嘟个办?”她男人说:“要不是你和父王看得起我这个人儿,我哪有今天!为了你和父王,上刀山,下火海,我要是眨一下眼睛,都不是人生父母养的。
将相故事-如何评价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为什么后人对石达开的评价高于诸王?翼王石达开是太平天国著名将领,生于公元1831年,去世于公元1863年,享年32岁,可谓是英年早逝。
石达开为广西贵县客家人,出生在广西一个小康家庭,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
因为自幼丧父,家中只剩母亲和两个妹妹一个姐姐,年幼的石达开早早就承担起家庭重任。
十六岁的时候,受到广西传播教义的洪秀全和冯云山的邀请加入起义,十九岁的时候带领四千人参加金田起义,封左军主将。
后来太平天国在永安县建制,年仅二十岁的石达开被封“翼王五千岁”。
石达开后半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为太平天国领兵作战,转战各地。
据说他征战之处,已经遍及大半个中国,在中国各地都留下了许多关于他的传说。
在这些民间传说中,可以看出当地百姓对石达开的敬重和爱戴,而这也是石达开的成功之处。
虽然石达开的所作所为,放在今天来讲是起义。
但是在当时却算的上是谋反,然而难得的是,无论是在当时的清廷,还是在今天,古今中外对石达开的个人评价都非常的高。
同为太平军领导层的李秀成谈起石达开时候说:“皆云中中,而独服石王,言其谋略甚深”。
而有着“中兴四大名臣”之称,在后世名声颇显的曾国藩评价这位对手说:“查贼渠以石为最悍,其诳煽莠民,张大声势,亦以石为最谲。
”这虽然是带有批判性的,但是却也肯定了石达开的个人影响力。
当初曾国藩率领湘军水师与石达开对战,反被石达开训练的水师杀的屁滚尿流,曾国藩差点因此自尽。
左宗棠言:“狡悍著闻,素得群贼之心,其才智诸贼之上,而观其所为,颇以结人心,求人才为急,不甚附会邪教俚说,是贼之宗主而我之所畏忌也。
”而将石达开逮捕处死的骆秉章也认为,石达开“能以狡黠收拾人心,又能以凶威钤制其众”,是“首恶中最狡悍善战”。
美国传教士麦高文评价石达开说:“这位青年领袖,作为目前太平军的中坚人物,各种报道都把他描述成为英雄侠义的——勇敢无畏,正直耿介,无可非议,可以说是太平军中的培雅得。
”又说:“他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敢做敢为的人。
太平天国翼王怎么死的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死亡之景惨不忍睹,其痛苦也亦非常人所能接受,你想了解太平天国的翼王是怎么死的吗?请跟着本人一起来看看吧。
翼王石达开的死亡之景石达开,安定军建国五王之一,雄才大概,文武双全,率军西征几度打的灭掉湘军,杨秀清死后掌管朝政,为洪秀全猜忌,赌气出走,在大渡河全军覆没。
石达开受刑时,被割几千刀,历时一下午,他从始至终默然无声。
观者无不动容,叹为“奇男子”。
四川布政使刘蓉敬仰的说他“枭桀刚强之气溢于颜面,而词句不骄不躁,不作摇尾乞怜语。
临刑之际,神色怡然,是丑类之最悍者。
”其他王的死亡情况安定天国运动能够说是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最顶峰,但是关于当时的清政府来说,无疑是势不两立的大仇雠。
所以,清政府关于被俘的安定军王爷、们残忍至极,死都不能给个痛快,这其中死的最壮烈、最惨的当是这五位(按牺牲时间罗列)。
求王林凤祥林凤祥,壮族,安定军五虎之一,杨秀清部将,攻武昌,率先登城,攻南京,率先破门,率军攻克扬州,后为北伐主将,率军直逼京津,连镇失守后,因叛徒出卖被俘。
在北京菜市口被凌迟处死,相传行刑之时“刽子手十六人,各持木柄小铁抓,四面环锄,须臾间自顶至踵,肉筋俱尽,仅余骨骼”,凤翔“刀所及处,目光犹视之,终未尝出一声”,听说有观者目击此情形而被吓死。
凤翔不亏为顶天立地之好汉。
清王李开芳李开芳,壮族,安定军五虎之一,杨秀清部将,萧朝贵死后掌管长沙前线军务,东下金陵时为安定军先锋,后为北伐主将,率军直逼京津,冯官屯决战僧格林沁,诈降被俘。
李开芳被押送至京师,与部将共七人被凌迟处死,部将黄懿端在刑场上仍踢死两个、踢伤两个清兵,并高呼“自出天京,所向披靡,清妖摧枯拉朽,沦亡就在眼前”。
李开芳的行刑过程持续了三四个时辰,每割一刀,即用醋盐水淋其全身,不让其昏死过去,开芳至死仍俯首扬眉,怒目四顾,英雄气概,溢于言表。
英王陈玉成陈玉成,安定天国后期主要将领,早年随杨秀清突破江南大营,后与李秀成又二次破围,三河镇灭湘军悍将李续宾部,安庆之战失败后,被苗沛霖出卖被俘。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将领翼王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的真英雄真汉子
导语:太平天国是清朝晚期一段规模非常浩大的农民起义运动,差一点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今天我们要来讲述的就是关于“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一名“真
太平天国是清朝晚期一段规模非常浩大的农民起义运动,差一点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今天我们要来讲述的就是关于“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一名“真汉子”“真英雄”——石达开。
石达开,清朝晚期时太平天国的著名将领,敕封翼王,近代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武学名家,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并且励志的人物,十九岁统帅千军,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人生虽短暂,但是却是那么的波澜起伏壮阔撩人啊。
他的一生绚丽多彩,一部真正的战争史,他是时代的辛运儿,更是时代斗争下的牺牲品。
石达开16岁被洪秀全和冯云山邀请参加起义,在19岁毁家纾难,带领4000余人义无反顾的参加了金田起义。
1852太平间陷入了清军包围,形势危急,石达开开辟河西基地,缓解了太平间的危难,事后,他更是夺岳阳、占武汉,28天挺进1800里,犹如霸王附身,所向披靡,从此夺得一称号“石敢当”。
定都天津后,石达开一直都是洁身自好,1853年,石达开经过艰苦战斗夺得安徽,于当地他开科取士,招揽人才,建立地方行政体系,整顿军纪,恢复治安,赈济贫困,使得所在区域一片清明,为太平天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54年,清军大举反扑,太平军节节败退,当此危难之时,石达开临危受命,于湖口、九江两次大败湘军,逼得曾国藩投水自尽。
同年又挥师江西,四个月连下七府四十七县,因为军纪严明,措施得当,因此是深得江西民心。
军队一度扩充到10余万。
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太平天国石达开为何被凌迟处死石达开惨死谜案
导语:太平天国石达开为何被凌迟处死?1863年8月6日,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被杀害于成都,年34岁。
石达开(1831年-1863年),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
太平天国石达开为何被凌迟处死?1863年8月6日,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被杀害于成都,年34岁。
石达开(1831年-1863年),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今贵港)客家人,太平天国名将,近代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武学名家,初封“左军主将翼王”,天京事变曾封为“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军民尊为“义王”(本人谦辞不受)。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岁“被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有关他的民间传说遍布他生前转战过的大半个中国,表现出他当年深得各地民众爱戴。
太平天国中最完美的男人,非石达开莫属。
他不仅是一位形象很阳光的大帅哥(时人曾赞其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颇富文韬武略,而且是当时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其短暂的人生(卒时年仅32岁)迸发出许多闪光点,照亮了太平天国本来乏善可陈的历史天空。
石达开是广西贵县(今贵港)人。
生于农家,虽自幼丧父,饱经磨难,但少年时勤于耕读,颇知诗书,尤喜孙子兵法。
早年加入拜上帝会。
金田起义前夕,即1847年秋,洪秀全和冯云山至贵县访石达开,邀其共图大事。
太平天国史志谓之“访石相公”,以“三顾茅庐”喻之。
16岁的石达开就这样走上了反对满清腐朽统治的革命道路,并成为革命组织的核心领导人。
1851年金田起义时,石达开率众四千余人赴金田团营,战斗中屡立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石达开简介天平天国传奇人物之义王石达开介绍导语:石达开简介:石达开(1831年-1863年),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今贵港)客家人,太平天国名将,近代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石达开简介:石达开(1831年-1863年),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今贵港)客家人,太平天国名将,近代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武学名家,初封“左军主将翼王”,天京事变曾封为“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军民尊为“义王”。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岁“被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有关他的民间传说遍布他生前转战过的大半个中国,表现出他当年深得各地民众爱戴。
1857年6月,在京辅政的石达开因受排挤猜忌,被迫出走,率部属数万赴安庆,并拒绝了天王洪秀全及合朝文武要其回朝辅政的挽留。
l0月初,率部离安庆进江西,在景德镇招集旧部,开始独立与清军作战。
继占赣东数县后,石达开军于11月底抵达抚州(今临川市)。
12月率军西援临江(今樟树市西南)、吉安,均受挫,1858年1月退回抚州。
2月26日,率军自抚州东进,准备经略浙江。
4月20日开始围攻衢州,另分军攻占浙西南十余州县。
但围攻衢州3月不下,乃于7月中旬撤围南行,改图福建。
8月中旬,与国宗杨辅清、杨义清等会师于福建浦城。
杨辅清等不愿隶于石达开,率所部返回江西,取道皖南回援天京。
8月底,石达开率军继续南进,lo月l7日攻占汀州(今长汀),旋折向赣南,经瑞金、会昌、安远、信丰,于1859年1月3日攻占南安(今大余),11日又克崇义。
此时,江西大部州县复为清军所占,石达开军僻处赣南山乡,不易发展,乃确定经湘南西入四川的战略目标。
2月底,弃南生活常识分享。
论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功与过周询石达开是一位倍受争议的人物。
史学界对他的评价各不一样,有的说他功大于过,有的说他过大于功,有的说他功过参半,有的说他是杰出的农民革命英雄,也有的说他是混进革命队伍中的阶级异己分子。
总之众说纷纭,各持一见。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历史人物应该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评价,既不能一鞭子打死,也不能文过饰非。
我认为他武功卓著,政绩斐然,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农民革命领袖。
但他身上也存在着许多缺点和错误,特别是1857年5月离京出走以后,他的错误行为,给太平天国和他自己都造成了严重损失。
在这里我不妨就他的功过是非,粗浅地谈谈自己的看法,借以抛砖引玉。
首先谈谈他值得肯定的方面。
一、对敌斗争立场坚定。
石达开虽是地主阶级家庭出身,但他处于社会阶级矛盾非常激烈的时期,目睹民不聊生官逼民反活生生的社会现实,不禁使他心灵中产生了匡世救民的壮志豪情。
他从参加太平天国起义时起,由广西到湖南、武汉,一直打到天京,身经百战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势力。
安徽督战、湖口、九江作战,用兵江西,粉碎江南大营等重大战役,更是打得反动派一败涂地。
甚至从天京分裂出走以后,也没有改变他同封建统治阶级作斗争的严正立场,仍然在太平天国旗帜下,与地主阶级总代表——满清封建王朝作不屈不挠的斗争。
而且在进军途中,每攻克一地总是站在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上,打击官僚、地主、豪坤的封建统治,剥夺他们的财、米、衣物,分给穷苦人民和留作军用。
总之,他的一生都是为劳动人民而战,为打击封建势力而战,为推翻满清封建王朝而战。
尤其令人敬佩的是,在他自己的革命生涯中,一贯立场坚定,尽管敌人软硬兼施,从不动摇妥协。
天京‚内讧‛以后,曾引起反动派的幻想,认为石达开为洪秀全所不容,会有‚投诚‛之意,他们一方面乘天京‚内讧‛元气大伤之机,加紧对太平天国根据地的进攻,一方面用高官厚禄来收买石达开。
当时石达开虽处于国仇家恨的双重压力下,但仍然抛弃个人恩怨,以民族大义为重,毅然回师宁国抗击敌人的进犯,挽救了太平天国的危局,彻底打破了敌人的幻想。
第二次考察: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祖坟管理提醒:本帖被默默执行加亮操作(2014-03-19)石达开-简传石达开(1831年-1863年),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石达开1831年出生于广西贵县(今贵港市)北山里那邦村一个小康之家,客家人,原籍广东和平县,母亲是壮族人,有两妹一姊,没有兄弟。
石达开幼年丧父,八、九岁起独撑门户,务农经商之余,习武修文不辍,十三岁时处事已有成人风范,因侠义好施,常为人排难解纷,年未弱冠即被尊称为“石相公”。
后来成为太平天国著名的军事家、统帅,是太平天国领导者中最富谋略的人物。
初封“左军主将翼王”,天京事变曾封为“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军民尊为“义王”(他本人谦辞不受)。
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把年青的石达开,锤练成一位能征善战、深受太平军将士爱戴的军事统帅。
最著名的一战是1855年初在湖口、九江两次大败湘军,湘军水师溃不成军,统帅曾国藩投水自尽,被部下救起,逃入湘军陆营,得免于死。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岁“被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
他生前用兵神出鬼没,死后仍令敌人提心吊胆,甚至他身后数十年中都不断有人打着他的旗号从事反清活动和革命运动,辛亥革命党人曾通过诗歌,小说,绘画等各种媒介宣传他的事迹以“激励民气,号召志士,鼓吹革命”。
有关他的民间传说更遍布他生前转战过的大半个中国,表现出他当年深得各地民众爱戴。
石达开-人物评价太平军的高级将领们对石达开的胆略十分推崇,如李秀成谈及各王优劣才能时“皆云中中,而独服石王,言其谋略甚深”,陈玉成认为太平军将领“皆非将才,独冯云山石达开差可耳”。
而清朝方面,曾国藩说“查贼渠以石为最悍,其诳煽莠民,张大声势,亦以石为最谲”,左宗棠说他“狡悍著闻,素得群贼之心,其才智诸贼之上,而观其所为,颇以结人心,求人才为急,不甚附会邪教俚说,是贼之宗主而我之所畏忌也”,骆秉章说他“能以狡黠收拾人心,又能以凶威钤制其众”,是“首恶中最狡悍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