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申摩托车出口现状及相应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三轮摩托车产销量、出口量及面临的问题和建议一、三轮摩托车产销量中国三轮摩托车产量自2015年以来,呈现逐年下跌的趋势,到2018年下跌至最低点,产量仅为161.08万辆。
2019年起产量开始逐渐回升,2019年中国三轮摩托车产量为193.64万辆,同比上升20.2%。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使得许多摩托车生产企业不得不选择停业,使得2020年中国三轮摩托车生产量为222万辆,同比上升14.6%,上升幅度低于2019年。
中国三轮摩托车行业产销量基本保持一致,中国三轮摩托车库存量偏少。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三轮摩托车销量为222.01万辆,同比上升14.6%。
2020年中国三轮摩托车销量略高于产量,上升幅度相同。
中国三轮摩托车产量和销量排名前十的企业相同,排名第一的企业为宗申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产量为644025辆,销量为644305辆,产销量基本一致。
第二为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产量为222609辆,销量为221914辆,隆鑫公司的三轮摩托车产销量远低于第一的宗申集团。
二、三轮摩托车出口量中国目前国内三轮摩托车市场逐渐趋于饱和,生产能力过剩。
为了缓解国内的竞争压力,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我国摩托车生产企业逐渐开始拓展国际市场,到现在我国三轮摩托车出口世界五大洲,一百多个国家。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三轮摩托车出口量为42.89万辆,同比上升16.1%。
分类型来看,正三轮是我国出口的三轮摩托中数量最多的一种,2020年中国共出口正三轮摩托车为428906辆。
其中,2020年普通客运三轮车出口量为27046辆,相对于2019年减少了7822辆。
2020年普通货运三轮车出口量为40186辆,相对于2019年增长了70405辆。
三、普通客运和货运三轮车出口量普通客运和货运三轮车可以根据排量的大小,分为100ml≤排量、100ml<排量≤150ml、150ml<排量≤250ml、排量>250ml,其中100ml≤排量因为出口量太小不纳入统计。
重庆宗申机车工业制造有限公司案例(保兑仓)一、企业基本情况重庆宗申机车工业制造有限公司系重庆五大摩托车生产商宗申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唯一的摩托车整车生产企业。
宗申摩托车实现摩托车产销152.08万辆和151.86万辆,排名全行业第6位,摩托车出口50.65万辆,创汇2.38亿美元,排行业第5位。
摩托车行业与汽车行业并立为重庆市第一大工业支柱,有国家公告内摩托车生产企业31家,拥有嘉陵、建设、力帆、隆鑫、宗申等大型摩托车整车生产企业集团,已形成1500万辆整车、2000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
二、银行切入点分析宗申机车目前在在销售渠道模式方面采用铺货的模式,即宗申机车先行将摩托车发货至经销商,经销商销售后逐步回款。
由于摩托车制造商对经销商的销售铺底已成行业惯例,制造商的资金周转压力较大。
为缓解制造商资金压力,降低财务成本,某银行在认真分析行业特点、物资和资金流动过程的基础上,与摩托车制造商——重庆宗申机车工业制造有限公司共同设计出摩托车销售金融服务网络方案,为摩托车网络项下经销商提供银行承兑汇票授信。
三、银行授信方案银行承兑汇票合作方案(一)准入条件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2、信誉良好,无违约记录;3、供应商列入银行授信企业的《银行授信业务供应商名单》;4、在银行开立一般结算账户;(二)业务流程:1、为宗申机车核定连带责任保证额度2、宗申机车在核定额度内推荐入网经销商名单和授信额度,并明确要求经销商在重庆分行开立销售回款专户3、为入网经销商核准授信额度4、经销商签发收款人为宗申机车的银行承兑汇票5、宗申机车收到银行承兑汇票后向经销商发车6、经销商将销售回款回笼到重庆分行销售回款专户(三)、主要风险点及防范措施摩托车用户大多为城乡结合部的居民或农民,使用区域大多在城郊或农村,使用者对合格证依赖程度低,购车后不及时上户情形非常普遍,通过合格证来控制销售资金回笼难度非常大,故对宗申机车要求提供连带责任担保。
摩业出口光环下的忧虑2006年摩托车出口增长形势真让人疯狂,对行业贡献一举超过国内消费,成为中国摩托车产业发展的支柱之一。
面对压抑的国内市场,很多摩托车企业纷纷走出国门掘金,悲凉中充满起初创业时的豪壮。
但是有些人感觉这样的好消息来的有些太突然。
建设集团总经理陈永强指出:盲目的出口,很多企业走出国门将很难回来,如果单纯为利润出口,将来在国际市场受挫,回来国内也已经没有你的位置。
据统计,去年摩托车生产企业累计出口摩托车640.35万辆,同比增长41.11%,累计创汇25.20亿美元,同比增长41.35%。
摩托车出口对行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2.71%,拉动行业增长10.52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全行业摩托车销量增长中有近一半多的数量是由出口增长带来的。
面对这一迅猛的发展势头,人们不禁要问,中国摩托车是否迎来了出口新时代?企业有国界,市场无国界,现在不仅企业,各级政府部门也积极发力,引导规范行业发展。
不久前,江苏首个摩托车及电动车出口基地在无锡正式揭牌,这将使现有摩托车、电动车生产企业在进出口银行贷款、机电产品技改贴息、机电产品研发补贴、高新技术产品贴息、出国推销摊位补贴、基地建设专项资金等方面最大限度地获得国家和省、市政府的扶持。
国家相关部委也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完善摩托车出口资质管理办法,并成立中国摩托车商会,为本行业提供服务;做好售前售后服务,确保产品质量,保持合理的赢利水平;加强自主创新,提高研发能力,尽快打造世界摩托车知名品牌。
有了政府的护驾和企业的努力,国内企业的出口前途一片光明。
出口的勇气固然可贵,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由于国内市场空间不断被挤压,出口是不是成了本土企业转移阵地、躲避国内市场激烈竞争的法宝?与跨国企业的同台竞技,我们究竟还欠缺什么?整个行业陷入思考。
首先是合资话语权。
在市场低迷压力放大的情况下,一些利润单薄的民营企业“被迫”走出去,取得不错的成绩,去年出口前两名分别为隆鑫和力帆,而一些有国外成熟网络的合资企业的低迷表现却令人费解。
摩托车出口:前路依然崎岖作者:钟雁明来源:《中国经贸》2008年第07期摩托车是中国目前重要的机电出口产品,也是全球化特征最明显的机电产品之一。
中国摩托车产业崛起于上世纪90年代,1993年,中国摩托车年产量达到335万辆,一举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1大摩托车生产国,并且连续15年保持世界摩托车生产冠军宝座,而摩托车出口数量也从2001年起连续7年名列世界第1。
目前,广东、重庆、江浙3省(市)拥有7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广东省雄踞首位。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摩托车产量连年增长、直线上升,已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广东摩托车产业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优势和优良的出口品质,已形成以华南摩托、大长江、天马、飞鹰等几大摩托车生产龙头企业为代表的产业集群。
广东生产的摩托车除供应国内市场外,在开拓海外市场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出口连年高速发展,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日益重要。
入世6年出口增势喜人。
在全国摩托车出口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巩固广东摩托车产业借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发展良机,近年来,实现了飞速发展。
据海关统计,入世前2001年广东摩托车的出口量仅为14.1万辆,2007年则迅速攀升至260.5万辆,6年出口量增长达17.5倍,年均增幅高达到62.6%;年出口值由2001年的4922.7万美元猛增至2007年的11.7亿美元,年均增幅达69.5%;年出口值占同期中国摩托车出口总值比重亦由6.6%上升至30.5%,广东摩托车出口在全国的地位也快速提升。
2008年1~4月,广东省摩托车出口量和出口总额分别为81.8万辆、4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6.1%和16%,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出口摩托车档次不断提升。
出口均价稳步上升,国际市场竞争实力逐渐提高近年来,广东省摩托车生产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充分发挥名牌对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导向作用,迅速崛起并成为全国同行瞩目的研发、制造基地,摩托车出口档次也不断提升,出口产品均价稳步上升。
2022年摩托车出口形势分析2022年,摩托车出口连续维持了前几年高速增长态势,据对77家摩托车生产企业出口状况统计,2022年,摩托车生产企业产品出口创汇超过30亿美元,达到30.24亿美元,同比增长37.93%,其中摩托车出口超过640万辆,达到640.35万辆,同比增长41.11%,出口创汇25.20亿美元,同比增长41.35%。
整体而言,2022年摩托车出口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摩托车出口总体增势不减,整车出口仍占最大比重2022年,摩托车生产企业产品出口创汇与上年比连续呈现快速增长,产品出口创汇总额达到30.24亿美元,比上年净增8.32亿美元,在摩托车出口主要品种中,摩托车整车出口创汇仍占据最大份额,2022年,摩托车整车出口创汇达到25.20亿美元,同比增长41.35%,占摩托车生产企业出口创汇总额的83%。
此外,今年新统计的沙滩车、发动机和摩托车零部件出口创汇均超过1亿美元,分别达到1.74亿美元、1.74亿美元和1.56亿美元。
从各季度摩托车生产企业创汇状况来看,二季度和三季度略高,四季度居次,一季度略低一些。
2022年一季度,摩托车生产企业出口创汇5.72亿美元;二季度创汇8.73亿美元,比一季度净增3.01亿美元;三季度创汇7.9l亿美元,比二季度削减0.82亿美元,比一季度净增2.19亿美元;四季度创汇7.88亿美元,比一季度净增2.16亿美元,比二、三季度削减0.85亿美元和0.03亿美元。
从2022年各季度摩托车整车出口量变化状况来看,一季度出口量相对略低,进入二季度后各月出口量均超过50万辆,整体来看,二季度、三季度和四季度出口总量明显高于一季度。
2022年一季度,摩托车出口114.74万辆;二季度出口180.40万辆,比一季度净增65.66万辆;三季度出口172.75万辆,比二季度削减7.65万辆,比一季度净增58.01万辆;四季度出口172.46万辆,比一季度净增57.72万辆,比二、三季度削减7.94万辆和0.29万辆。
关于当前摩托车行业出口形势及政策建议的报告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在12月2日商务部召开的产业联系机制工作会议上,我会向产业司综合处提交了一份关于当前摩托车行业出口形势及政策建议的书面材料,会后至今的半个月,行业内出口骨干企业提供的数据表明,金融危机对摩托车行业出口乃至整个行业的影响进一步加深,现将行业最新情况汇报如下:一、11月份摩托车出口出现下降的“拐点”,形势严峻:1、11月,受出口明显下滑的影响,产销量分别比10月2.77%和8.46%,1~11月全行业累计产销摩托车2559.10万辆和2546.86万辆,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1.07%和10.7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5.21和6.58个百分点。
2、11月份摩托车出口开始明显下滑,据对94家摩托车生产企业出口情况统计,11月份,出口52.46万辆,比上月减少了14.92万辆,为前11个月最低,比上年11月下降了41%,1~11月累计出口摩托车整车925.79万辆,,同比增长26.64%,与前10个月的平均出口数量相比,增幅回落了6.43个百分点。
3、12月份和2009年1月份的在手订单比前10个月的月平均出口数量大幅度下降,多数出口骨干企业下降50%,有的甚至下降80%,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对小一些的少数企业降幅也达20%。
4、面对国内市场长期低迷,出口大幅度下降的困难形势,相当一部分生产企业包括大企业不得不采取限产、减少开工日(每周开工3-4天)、工人歇岗休息或培训等措施以降低成本,减少亏损,还有一部分中小企业已经裁员。
5、预计2009年全年出口形势十分严峻,大多数企业预计会下降20%,少数最乐观企业预计和2008年持平。
二、造成上述困难局面的原因主要是:1、美欧等发达国家需求减少,特别是休闲运动类车型的需求大幅度下降(降幅超过50%)和欧元近几个月来的大幅度贬值,直接导致对美欧市场出口的下降。
2、拉丁美洲各国、东欧、中东、非洲各主要出口目的国的货币相继大幅度贬值,如最近三个月来,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哥伦比亚的货币对美圆的贬值幅度分别达到了43%、30%、10%、10%;尼日利亚多来一直是我国摩托车出口第一大市场,前两个月影响还不大,两周前,该国的货币突然贬值20%,银行购汇困难,进口商开不出信用证,还有乌克兰、俄罗斯、印度尼西亚这些主要出口目的国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这就大幅度地增加了进口成本,导致对这些国家的出口锐减。
宗申摩托车出口现状及相应对策
谢瑶瑶
摘要: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和国内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压力加剧,人民币升值的影响,2012年1-11月,宗申摩托车出口金额为1.89亿美元。
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
本文分析了宗申摩托车出口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宗申摩托车出口下降对策
1、重庆宗申摩托车出口现状和特点
重庆宗申摩托车集团始建于1992年,旗下共有全资或控股子公司52家(包括控股上市公司)。
具备年产燃油摩托车、电动摩托车和三轮摩托车300万辆、关重零部件700万个的生产能力。
在经历了2010年和2011年高速增长之后,宗申摩托车出口进入2012年特别是下半年出口量下滑明显,产品出口金额同比也有所下降。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11月,宗申摩托车出口量为29.95万辆,出口金额为1.89亿美元。
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
总体而言,2012年宗申摩托车出口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出口量同比下降明显,金额降幅略缓。
从公司出口金额月度同比变化情况来看,2012年上半年,摩托车产品出口金额同比总体保持一定增长,进入下半年出口形势较为严峻,产品出口金额在6月结束增长,呈一定下降,11月和12月虽有所增长,但增幅不大。
第二,出口主导产品格局略有变化,大排量品种占比有所提高。
2012年,摩托车出口量排名前五位的系列品种依次是125系列(110ml<排量≤125m1)、150系列(125ml<排量≤
150m1)、110系列(100ml<排量≤110m1)、50系列(排量≤50m1)和100系列(90ml<排量≤
100ml),与上年同期相比,上述五大系列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中100系列降幅更为显著。
2012年,出口金额排名前五位的系列品种依次为:125系列、150系列、110系列、50系列和250系列(150ml<排量≤250ml),与上年同期相比,110系列、50系列和250系列小幅增长,其它系列略有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125ml以上大排量品种所占比重继续提升。
2012年,三轮车品种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增幅较上年有所减缓。
第三,‘80后’、‘90后’成为摩托车消费的主流人群。
统计数据显示,在摩托车消费群体中,“80后”、“90后”消费者的上升势头非常明显。
据悉,目前宗申机车有一款专门针对“80后”、“90后”的摩托车正在德国参展,这款摩托车不仅配备了MP3、液晶显示屏,甚至还配备了主要用于手机的安卓系统。
2、宗申摩托车出口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虽然宗申摩托车出口发展迅速,但毕竟处于国际化发展初级阶段,海外发展经验较少相对于国内市场,海外市场更加复杂,充满变数。
全球经济不景气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宗申摩托车出口造成影响。
从产销规模来看,宗申摩托车公司虽然是大型企业,但从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发展水平以及在全球摩托车产业链中的地位来看,宗申摩托车与哈雷、宝马、比亚乔、杜卡迪、KTM、雅马哈、铃木等众多国际知名的高端品牌的差距还是比较大。
宗申摩托车出口主要以中低端市场为主,低价格、低利润、低质量、低技术水平的格局尚未取得根本性改变;出口质量和效益都不高。
宗申摩托车出口面临的问题:
第一,出口市场既没有打下扎实的品牌和渠道基础,也没有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产品雷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滞后,创新能力不足,价格战不断;同时,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压力加剧;人民币升值,而印度卢比相对人民币贬值,印度的厂商规模效应远优于中国。
第二,国外贸易和技术壁垒日趋严重。
在WTO技术性贸易壁垒项目中,允许发展中国家在国家标准不合适的前提下制定适合本国的标准。
这样就赋予了技术性壁垒以合法性。
所以说技术性壁垒不但始终存在,而且因其隐蔽性已日渐成为非关税壁垒的主要手段。
宗申摩托车还处在开拓海外市场的初级阶段,由于缺乏经验及对海外市场的了解,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盲目性。
相对于哈雷、宝马、比亚乔、杜卡迪、KTM、雅马哈、铃木等众多国际知名的高端品牌,宗申摩托与其还有较大差距。
第三,出口秩序混乱亟待进一步规范,我国摩托车企业众多,是的摩托车企业在产品上存在高度的同质化,导致国内摩托车企业之间激烈竞争,尤其是价格竞争。
第四,应对经济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转变成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摩托车的出口造成一定影响。
金融危机使国外消费者消费能力下降,由此对宗申摩托车出口带来沉重打击。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任何国家和企业都不能置身事外。
3、促进宗申摩托车出口的对策
秉承宗申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全球影响力,百年生命力”的远景战略,积极推行“突破客户需求,创造多维价值”的企业使命。
坚持“惟一惟精,惟实惟新”的企业理念,走“精良制造、国际合作、技术领先”的道路,建立完备的技术研发、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质量保障、销售体系,使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始终保持国内外领先水平。
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是推动宗申摩托车产业升级、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结合目前宗申摩托车出口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掌握自主技术研发能力在发展方式上坚决走“产业自主发展”的道路,借鉴日韩的发展经验,重视汽车出口与国际投资,把握国际竞争中的主导权。
将自主开发的及时获得法律保护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其尽快产业化。
避免重复开发和投入,做到“既不丢权、又不侵权”。
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人才与设备,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使企业逐步具备产品开发、系统配套的能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第二,加强与国内摩托车出口企业的合作。
我国摩托车产业出口主体分散,产业组织能力不强,这一点不仅使大多数企业无力建设方便、快捷、多网点、高标准的服务网络,使得企业海外售后服务相对滞后。
而且也导致我国摩托车企业在出口市场上各自为战,为了争夺定单,同时操戈,相互压价,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利益,也使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受损,严重影响了我国摩托车出口的可持续发展。
与国内有实力的摩托车出口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实现共性技术研发成果的共享,避免与国内摩托车出口企业恶性竞争,特别是价格竞争。
第三,与“外援”抱团破困。
同国外掌握先进技术的企业合作,公司可以组织技术人员到国外先进企业参观;在与国外知名摩托车设计公司合作开发的同事,让公司自己的研发人员参与开发过程。
通过合作,提高制造能力、企业管理水平等,与国际接轨,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
第四,加速组装制造工厂向非洲摩托车工业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国家转移。
目前,尼日利亚摩托车工业尚处于初级阶段,没有摩托车整车生产线,缺乏发动机等关键部件的自主开发制造能力,配套生产体系不完善,零部件生产工厂也多为外商投资企业,将摩托车装配流水线提供给客户,由客户对组装线进行运营,并按合同约定组装贴有我自有品牌的摩托车。
这种方式将流水线出口、全散件出口、技术指导与服务、品牌许可使用等有机结合起来。
第五,注重品牌战略,提高售后服务水平。
从以往比较单纯的价格战进化为注重质量和服务的品牌战略,积极培育各自稳定的顾客群。
在未来摩托车国际市场上,真正能拥有国际摩托车消费市场的,将是既拥有品牌优势,又能保证服务质量的企业。
第六,继续加强海外摩托车市场调研,制定长期出口战略。
宗申摩托车在走向国际市场的道路上,应采取主动进攻的战略,在认真分析国际市场的前提,找准自身的定位,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实施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战略,赢得发展的先机,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好准备。
不定期召开在企业经营情况交流会外,加强同国外的工商会等部门联系沟通,为企业出口提供有参考意义的市场信息。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只要摩托车产品出口企业加强自我约束,严守行业自律和互律协调价格,确保产品质量,做好售后服务,宗申摩托车在海外的市场形象就可以得到维护,宗申摩托车在海外市场的份额就可以得到维持和进一步扩大。
参考资料:中国摩托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