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DSS实习报告汇编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12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造船业的蓬勃发展,船舶电子技术作为船舶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我于20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在XX船舶制造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船舶电子实习。
二、实习内容1. 船舶电子设备认知实习期间,我首先对船舶电子设备进行了全面认知。
在师傅的带领下,我参观了船舶电子设备的制造、调试、安装等环节,了解了船舶电子设备的种类、功能、性能及特点。
主要包括:(1)船舶电站:包括主发电机、副发电机、应急发电机等,为船舶提供电力供应。
(2)船舶控制系统:包括船舶电站控制系统、船舶导航控制系统、船舶通信系统等,确保船舶安全、高效运行。
(3)船舶导航设备:包括GPS、雷达、罗经、测深仪等,为船舶提供导航保障。
(4)船舶通信设备:包括卫星通信、VHF、GMDSS等,实现船舶与岸基、其他船舶之间的通信。
2. 船舶电子设备安装与调试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船舶电子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工作。
具体内容包括:(1)根据设计图纸和设备说明书,对设备进行安装定位。
(2)连接设备之间的电缆、信号线等,确保设备之间通信畅通。
(3)对设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可靠。
(4)对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
3. 船舶电子设备维护与保养实习期间,我还学习了船舶电子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知识。
主要包括:(1)了解设备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2)掌握设备日常维护保养方法,如清洁、润滑、紧固等。
(3)学会故障排除技巧,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
三、实习收获1. 提高专业技能通过本次实习,我对船舶电子设备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掌握了船舶电子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保养等技能,为今后从事船舶电子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2.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事们共同完成了多项工作任务,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沟通与协调能力。
3.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实习期间,我亲自参与了船舶电子设备的安装、调试等工作,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GMDSS实习心得2006年8月22日至2006年10月23日,我在所在的大庆93轮船长和二副的指导下进行了GMDSS的实习。
GMDSS是(Global Maritime Distress and Safety System)英文简写,及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
GMDSS系统下的船舶能完成如下功能:1)遇险报警功能,2)搜救协调通信功能,3)现场通信功能,4)寻位功能,5)海上安全信息播发功能,6)常规无线电通信功能,7)驾驶台对驾驶台通信功能,8)船令广播。
首先,我认真的学习各种设备的操作手册,了解我船的天线布置图、电台设备系统图,了解了各种设备的位置,熟悉《STCW78/95公约》关于GMDSS操作员值班的有关指导,学习了“报房守则”及“通信纪律”。
我船电台设备包括:INMARSAT-B SES/JUE-310B、INMARSAT-C SES/H2095B、VHF/RT2048、VHF/DSC/RM2042、2-WAY VHF/SP3110、MF/HFDSC值班机/RM2150、NBDP/DSC/SF-2570C、HF SSB TRANSCEIVER/RE2100/T2131、2182KHZ值班机/R501、EPIRB/E3、STAR/RESCUER、NAVTEX RECEIVER/NCR-300A。
电台的管理包括证书管理、电台执照、无线电安全证书、岸基维修合同、电台设备核定表、GMDSS操作员证书、电台设备检验证书、设备技术操作说明、电台天线布置图等等,对于这些证书的有效期,放置的位置应做到心中有数。
GMDSS电台记录包括做好GMDSS设备检查/试验记录本,电池充、放电记录本,信号书修改记录本,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工具、备件登记,文件登记等,这些记录应做好把它们集中放在一个地方,及时有效对其进行记录。
《电台工作日志》是船舶的重要文件之一,用以记载航行中所发生有关海上人命安全和日常无线电通信业务的一切事项。
GMDSS实习心得我在新宁洋轮的无线电业务实习主要由张强、吴波两位驾助先后指导完成。
驾助是无线电台的主管人员。
GMDSS实习过程中首先了解到的是本船船舶电台的总体情况:(XINNINGYANG)、呼号BPAE、IMO编号9295024、MMSI号码413128000,用以达到信息沟通的目的。
船上有资质进行无线电通信的人员有:船长、大副、二副、驾助和三副共5人。
驾助和二副是紧急无线电通信指定人员。
程中,由于设备本身固有的原因,VHF、MF/HF测试结果不能打印出来,所以采用了拍照的方式,将当时测试的状态拍摄,以作为证据保存入专用文件夹,而对于NBDP、INM-C、518 NAVTEX、传真机等能进行测试打印的设备,同样也建立测试结果专用文件夹存底。
EPIRB、SART的测试手动进行,记录如薄。
其次是熟悉无线无线电台的有关规定通信纪律。
通信人员对发出或收到的电报内容负有保密的责任,不论是公众电报还是涉及个人的电报均不得外传。
船舶在航行时DSC的值守设备常开,以便随时接收DSC信息(包括它船发的和岸台转发的遇险信息,呼叫本船的DSC信息及其他性质的DSC信息),当收到他船的遇险DSC报警时,在没有公司认可下不得随意转发。
当受到DSC电文后不得随意删除应查看是否与本船相关,如收到DSC 遇险警报且与本船位置相近应报告船长。
大副班、二副班和三副班驾驶员应在当班时间值守电台,并将日常通信情况记录在电台日志。
证书管理。
船舶电台具有的证书、证明、协议有《船舶电台执照》,《船舶电台核定表》和《岸基维修协议》等。
《船舶电台执照》有效期5年,《岸基维修协议》有效期2年,当证书接近有效期3个月时通知公司通信主管安排证书更新。
以上证书须张贴悬挂于报房明显处。
油轮在装卸作业期间对发信天线的要求如下:装卸作业时发信天线应接地。
日常保养即检查天线是否保持无锈且接触良好,对地绝缘值晴天不低于10M欧,阴雨天也不低于1M欧,检查天线的稳固性防止恶劣天气损坏,船上应保存天线布置图。
实习报告本人xxx自2012年11月17日开始在xxx轮进行三副跟班的几个月来,以勤学好问的学习态度为原则,在实习过程中多动手,多参与,多思考,努力学习并掌握航海技术和各项相关的操作技能。
在本船船长、大副、三副的指导下认真了解全船的救生、消防设备和器材的操作、保养和管理知识,并积极协助三副管理本船的消防和救生设备,使之处于适用状态。
在船长和大副的教导下,在二副和三副的细心的指导和带领下,本人目前已基本熟悉和掌握了三副职责内的相关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并能较熟练操作各种航海仪器,对航行安全注意事项也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并能在实际的跟班过程中,在当班驾驶员的指导下,较熟练的运用“国际海上避碰规则”来驾驶和操纵船舶,确保船舶的航行安全。
在对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学习和掌握方面,目前对船上运行的安全管理体系有关三副方面的内容已经基本理解和熟悉,并能够按照体系要求进行实际工作。
以下是本人在跟班实习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三副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一、航行、停泊值班○1航行值班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驾驶员,交接班前,首先应按照体系要求对船舶进行巡视,以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在进入驾驶室后,应在海图上定位,并对本班航段内的周围环境、海况、有无碍航物等相关情况了然于胸,做到心中有数。
而在交班时应把自己知道的各种航行信息、船长命令等情况详细介绍给接班驾驶员。
当船舶在进行转向或进行避让行动时,不可交接,以免接班驾驶员因不熟悉当时情况或局面而做出错误的行动。
在之后的航行中,必须要采取各种有效手段(视觉、听觉、助航仪器等)保持正规的了望,切不可盲目依赖于雷达等助航仪器(比如雷达存在盲区或对小物标探测不到的情况),尤其是大风浪中的木质小渔船等小物标。
遇到有可能会影响正常航行的船舶,应尽早联系,联系时口齿清楚,意图表达明确、简洁扼要。
但是也有联系不上的船舶,例如:在第24航次,我轮正常南下,当时能见度良好,在过了成山角南下报告线时,遇一由西北向东南行驶的拖带船,构成交叉相遇的局面,无AIS信息,并联系不上。
gmdss实操报告
一、实操目的:
通过对GMDSS实操,掌握其应用及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应急通信能力。
二、实操时间:
2021年4月28日,上午9点至下午3点。
三、实操地点:
xxx海事局通信室。
四、实操内容:
1. GMDSS设备的开机及自检。
2. VHF通信机应用操作。
3. MF/HF通信机应用操作。
4. 卫星通信机应用操作。
5. EPIRB(应急浮标)的测试及应用操作。
6. SART(搜救雷达反射器)的测试及应用操作。
7. 信息处理终端设备应用操作。
8. 应急通信应对流程操作。
五、实操心得:
GMDSS通信设备是船舶通信的重要设备,其功能强大,应用范围广泛。
本次实操中,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对GMDSS通信设备的了解,提高了应急通信能力。
在实操中,我们深刻认识到通信设备的可靠性和故障排除的重
要性。
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在应急通信中,处理正确的应对流程至关重要。
通过本次实操,我们更加熟悉了相关的流程及操作,使我们在应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采取措施,保障人员和货物的安全。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应急通信中的培训与演练非常必要,要
时刻练习,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做好准备。
六、实操总结:
本次GMDSS实操,加深了对通信设备的了解和应用技能,提
高了应急通信能力。
我们要始终保持设备状态良好,掌握正确的
应急通信流程和操作技能,提高自身应急能力,为保障人员和货
物的安全出一份力。
GMDSS实习报告五洲1号轮实习三副:李二权GMDSS是Global Maritime Distress and Safety System的缩写。
由两大部分组成:包括MF HF VHF系统在内的地面通信系统,和包括INMARSAT和COSPAS-SARSAT 在内的卫星系统。
GMDSS的主要功能有:遇险报警、搜救协调通信、搜救现场通信、救助现场寻位、海上安全信息(MSI)的播发、常规通信和驾驶台对驾驶台的通信。
GMDSS划分为四个航区:A1航区---指以岸台为中心,VHF海岸电台覆盖区域,约30海里半径;A2航区---不包括A1航区,以岸台为中心,MF海岸电台覆盖区域,约150海里半径;A3---不包括A1和A2航区,INMARSAT同频卫星覆盖区域,一般指南北纬70度以内的海区范围;A4---A1、A2、A3以外区域,即南北纬70度以外至两极的范围。
GMDSS要求船舶应配备的基本设备有:一、INMARSAT A标准船站和C标准船站,C站应包括EGC功能,此外还有1.6GHZ EPIRB;二、COSPAS-SARSAT系统中的406MHZ EPIRB;三、MF/HF收发信机,单边带(SSB)无线电话;窄带印字电报(NBDP);数字选择性呼叫(DSC)设备;NA VTEX接收机;VHF无线电话;VHF双向无线电话。
四、现场救助寻位系统中的9GHZ雷达应答器(SART)。
以上设备根据航区不同作对应选择。
其中有五种设备是每个航区都必须配备的:1.VHF无线电话,包括DSC 报警和70信道DSC的连续值守设备。
2.406MHZ或 1.6GHZ EPIRB。
3.NA VTEX接收机,无NA VTEX业务航区,可配备一台INMARSAT EGC设备,或仅有HF NBDP播发海上安全信息的配备HF NBDP设备。
4.9GHZ雷达应答器。
5.救生艇上使用的VHF 双向无线电话,工作于16频道和另一个频道。
另外在1999年2月1日之前还应配备2182KHZ 无线电话收发信机,能接收和发射无线电话的双音报警信号。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船舶模拟实习成为了船舶专业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
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船舶操作流程,掌握船舶驾驶技能,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我校组织了为期一周的船舶模拟实习。
二、实习内容1. 船舶模拟驾驶操作:通过模拟驾驶软件,学习船舶的基本操作,包括主机启动、主机停车、舵机操作、锚机操作、船舶靠离码头等。
2. 船舶导航与通信:了解船舶导航设备的使用方法,学习船舶通信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包括VHF、GMDSS等。
3. 船舶消防与救生:学习船舶消防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救生设备的使用技巧,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船舶结构与设备:了解船舶的结构特点,学习船舶主要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如主机、辅机、锚机、舵机等。
5. 船舶安全与环保:了解船舶安全管理法规,学习船舶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三、实习过程1. 实习初期,我们通过培训课程,对船舶模拟驾驶操作、导航与通信、消防与救生、船舶结构与设备、船舶安全与环保等理论知识进行了学习。
2. 在模拟驾驶操作环节,我们按照实际操作流程,进行了船舶主机启动、停车、舵机操作、锚机操作等模拟练习,掌握了船舶的基本操作技能。
3. 在导航与通信环节,我们学习了VHF、GMDSS等通信设备的使用方法,进行了实际操作练习,提高了船舶通信能力。
4. 在消防与救生环节,我们学习了船舶消防设备的使用方法,进行了救生设备操作练习,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
5. 在船舶结构与设备环节,我们了解了船舶的结构特点,学习了船舶主要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6. 在船舶安全与环保环节,我们学习了船舶安全管理法规,提高了环保意识。
四、实习总结通过一周的船舶模拟实习,我对船舶操作流程、导航与通信、消防与救生、船舶结构与设备、船舶安全与环保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对实习的总结:1. 船舶操作技能:通过模拟驾驶操作,我掌握了船舶的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船舶驾驶工作打下了基础。
GMDSS模拟器中设备实操评估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GMDSS(全球海事遇险和安全系统)是当前全球海事领域最先进、最完善的遇险、通信、监控和导航系统之一,其进行海上通信所需使用的设备非常复杂。
在实际海上应用中,GMDSS设备的配置和操作能力对于船舶安全和人员生命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船员的操作技能和应急能力,模拟器技术在GMDSS训练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目前的GMDSS模拟器多着眼于操作过程的训练,而缺乏实操评估能力的提升,不能较为客观、全面地评估学员在实际应用中的能力和技能。
本研究旨在以GMDSS 模拟器为基础,构建设备实操评估系统,应用其进行学员的能力和技能评估,以提高GMDSS培训的质量和效率。
二、研究目的1. 构建基于GMDSS模拟器的设备实操评估系统。
2. 评估设备实操评估系统对学员能力和技能的提升效果。
三、研究内容1. 设备实操评估系统的构建。
通过对GMDSS模拟器进行改进和扩展,增加评估功能,实现对学员的操作技能、应急处理和专业能力的全面、客观、定量评估。
2. 实操评估系统的应用与优化。
将设备实操评估系统应用于GMDSS 培训中,评估学员在GMDSS设备操作、故障诊断和应急处理方面的能力和技能,并对系统进行优化。
3. 评估学员培训效果。
根据评估结果,对学员的培训成效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培训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四、研究意义1. 为提高GMDSS培训的质量和效率提供技术支持。
2. 可以提高学员的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满足实际海上应用的需求。
3. 为GMDSS培训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五、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对GMDSS培训、模拟器技术和设备实操评估等相关领域进行文献搜集和综述。
2. 系统设计:基于GMDSS模拟器,设计设备实操评估系统,包括评估软件的开发和硬件设备的配置。
3. 系统实现:根据设计方案,开发评估软件,配置硬件设备,实现设备实操评估系统。
4. 实验验证:将设备实操评估系统应用于GMDSS培训中,对学员的能力和技能进行评估,并进行效果分析。
“GMDSS实操”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教学的目的本课程是航海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是《GMDSS船用通信设备》课程的实验环节,适合在三年级上学期时开设。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深入了解GMDSS基本知识及其功能、了解GMDSS 船用通信设备基本组成。
熟练地掌握GMDSS通信设备的组成、特点、功能及使用环境。
熟练地掌握船用通信设备使用方法。
正确进行GMDSS船用通信设备的维护保养。
二、实验教学的任务1、了解GMDSS船用通信设备功能及特点;2、熟练地掌握GMDSS船用通信设备正确使用方法。
3、进一步掌握GMDSS船用通信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具体实习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适用专业及实验性质(设计性、综合性、验实验内容:(一)GMDSS船用通信设备地面部分1、单边带收发信设备(SSB)(1)单边带发信机的组成,各旋钮、开关的作用,正确选择工作类型和工作频率,正确调整及调机的训练、ITU信道的调出、存储及删除;(2)单边带收信机的组成,各旋钮、开关的作用,正确选择工作类型和工作频率,频率存储,扫描接收的设置、启动和停止,检查扫描程序。
2、窄带印字电报终端设备(NBDP)(1)、窄带印字电报终端设备的组成和功能;(2)、报文的编辑、修改、存储、打印及报文的收发和文件的管理;(3)、ARQ、SFEC、CFEC工作方式通信业务的操作训练。
3、数字选呼终端设备(DSC)(1)数字选呼终端设备的组成和功能;(2)数字选呼终端设备的工作格式、各种呼叫的组成及报文的输入;(3)数字选呼终端设备各种呼叫的正确收发操作训练。
4、甚高频无线电话设备(VHF/DSC)(1)甚高频无线电话设备的组成和功能;(2)甚高频无线电话设备遇险、紧急、安全通信程序、搜救和营救通信程序;(3)甚高频我线电话设备的各种呼吸及功能;(4)甚高频无线电话设备实际通信操作与训练。
5、气象报警接收机(NAVTEX)(1)NAVTEX接收机的组成和功能;(2)NAVTEX接收机报文格式及各类报言语、各发射台的接收设备;(3)NAVTEX接收机的实际操作与训练。
GMDSS实习报告保障海上人命安全,是保证海上安全中最根本的。
只有拥有一套在所有海区提供有效的通讯手段,完善的搜寻救助体制式等组成的系统才能真正有效的保障海上人命安全。
GMDSS便是这样的一套系统。
上船一年多来,在本船GMDSS操作员的指导下我通过对本船GMDSS 设备的操作、测试,以及理论业务的学习,对GMDSS有了更进一步的直观的了解,掌握了本船设备的基本操作。
GMDSS即GLOBAL MARITIME DISTRESS AND SAFETY SYSTEM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它是陆上的搜寻救助机构和航行在遇险船舶周围的船只将迅速的得到关于遇难事件的报警,以便他们能在最短的延迟时间内提供协调搜寻和救助行动的系统。
这个系统同时提供紧急和安全通信,并能向船舶播发海上安全信息(MSI)――航行和气象警告、气象预报及其它紧急安全信息。
换言之不管船舶航行在哪个区域,每条船都能够履行对本船和同一海域其他船舶安全都很重要的一切通信任务。
由于GMDSS中无线电分系统各自的地理覆盖区和所提供的业务不同,船舶配备设备原则上由船舶所航行的区域决定。
GMDSS的海区规定如下:A1海区-至少有一个VHF岸台的无线电话覆盖的区域,在该区域内能提供连续有效数字选择性呼叫报警,这个区域可由缔约国政府规定;A2海区-A1海区除外,至少有一个MF岸台的无线电话覆盖的区域,在该区域内能提供连续有效的数字选择性呼叫报警,这个区域可由缔约国政府规定;A3海区-A1和A2海区除外,在INMARSAT静止卫星的覆盖范围内,能提供连续有效的报警的区域;A4海区-A1、A2和A3海区以外的剩余海区。
GMDSS的通信功能:(1)报警。
遇险报警是向能提供协调援助的单位迅速成功的报告遇难事件,并提供遇难资料,如遇难船舶的识别、地理位置以及事故的性质和其他可能有利于救助行动的信息。
GMDSS的通信设施安排是能使遇险报警信息沿三个方向传送的:船到岸,船到船,岸到船,即向所有海区发出遇险报警信号。
报警功能以卫星和地面两种方式为基础。
(2)搜救协调通信。
即在继遇险报警之后协调参加搜救行动的飞机和船舶所必要的通信,包括搜救协调中心和遇险事件海区的任何“现场指挥者”或“海面搜寻协调人”之间的通信。
(3)现场通信。
通常使用无线电话或直接印字电报,在中频(MF)或甚高频(VHF)频段中指定用于遇险和安全通信的频率上通信。
遇险船和救助单位之间的这些通信联系,与救助船舶和抢救幸存人员采用的方式有关,当飞机参与现场救助时,它们一般能在3023、4125和5680KHz频率上通信,此外,搜救飞机可以配备在2182KHz或156.8MHz频率或两者兼有以及在其他水上移动频率上工作的设备。
(4)定位。
定位信号是寻找遇险船舶/飞机或其救生艇(筏)或幸存者的信号。
在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中这一通信功能由遇险船只和它的幸存者用9GHz的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完成,当救助单位的9GHz雷达收到搜救雷达应答器的询问信号,就显示出遇险船只和幸存者位置。
在大多数卫星紧急无线电示位标中使用121.5MHz频率是用于航空搜救单位引航的。
(5)播发海上安全信息。
船舶需要最新的航行警告、气象警告和气象预报及其它紧急安全信息(MSI)。
MSI是采用向前纠错方式在中频518KHz上通过窄带直接印字电报广播发出的,而对于航行在NAVTEX系统覆盖区之外的船舶,通过INMARSAT增强性群呼(EGC)系统进行广播。
(6)常规无线电通信。
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中的常规无线电通信是指船舶电台和与船舶管理、经营有关的陆上通信网之间的通信,可能对船舶本身安全有影响。
常规无线电通信可以在包括用于公众通信在内的任何适当地信道上进行传递。
(7)驾驶台对驾驶台通信。
驾驶台对驾驶台通信是指从船舶通常驾驶位置进行的船与船之间的安全通信,一般用甚高频(VHF)无线电话来进行。
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中的通信系统分为卫星通信和地面通信。
一卫星通信是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中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波,在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的通信,具有覆盖区大,通信距离远,机动灵活,通信质量好,可靠性高,容量大等优点。
主要由国际海事卫星系统(INMARSAT)和极轨道卫星系统(COSPAS-SARSAT系统)组成。
船舶使用的主要设备有INMARSAT-A,INMARSAT-B,INMARSAT-C,增强群呼(EGC)接收机及EPIRB等。
本轮配备的是TT-3020A/C INMARSAT-C,该C站附加了增强群呼接收功能(EGC)。
C站的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具有全向天线,用于双向电文通信,但不能用于无线电话通信,能以600BIT/S速率传输信息,能提供接续国际间的电传/图文电视(TELETEX)网络,电子邮政业务以及计算机数据库。
本船C站的主要功能有:编辑电文,编辑通信簿,发射电文,遇险报警,查看(修改)船位,人工入网、出网操作,选择洋区,“LINK TEST”试验,”“EGC”设置,查看本船识别码等。
基本操作如下:(1)编辑电文a 按FILE”,按b 光标移至“NEW TELEX”,按ENTER键,进入编辑菜单(按电文格式编辑)。
c 电文编辑完后,按d 光标在“FILE”,按SAVE TO”窗口。
e 光标移至“SAVE“,按8个字符),按(2)发射电文该设备电文必须显示在当前屏才能发射。
光标移至FILE按光标移至LOAD FILE 按光标移至所要发射的电文按或直接编辑好电文,然后a 光标移至“TRANSMIT”按b 弹出“ADDRESSBOOK”选择用户,按c 选择所需岸站,按d 选择发射的电报名,窗口内显示的电报名是最新编辑的,如不是发射最新的,按空格键,用上下键选择需要发射的电报名,按e 用空格键选择(·)“ROUTINE”f 用空格键选择(X)“REQUEST CONFIRMATION”g 用空格键选择(X) “IMMEDIATE TRANSMISSION”h 所有输入完成后,光标移至SEND上,按射,显示“WORKING”.(3)遇险报警:a 编辑发送遇险报警把光标移至“DISTRESS”按按,弹出菜单,船位,航向,航速,时间:自动跟踪GPS,也可人工输入。
选择遇险性质,用上下键选择所需的遇险性质后,按空格键选中,将光标移至OK,按同时按收发单元面板上的“SET”和“ALARM”键5秒以上,发射遇险报警。
b 直接报警:同时按收发单元面板上的“SET”和“ALARM”键5秒以上,发射遇险报警。
(4)“EGC”设置:本设备根据当前的船位,自动接收该区的EGC通告,如需提前接收下一个洋区的EGC通告,操作如下:a 光标移至“OPTION”,按b 光标移至“CONFIGURATION”按c 光标移至“EGC”,按d 光标移至“EGC”,按,光标移至[]ADDITIONALNAVAREA[]用空格键选择[X]ADDITIONAL NAVAREA,从键盘上输入洋区代码。
f 用上面的方法选择需接收的航行警告和气象报告种类,[X]为选中,[]为没选中。
(5)“LINK TEST”试验a 光标移至“OPTION”,按b 光标移至“LINK TEST”按c 光标移至“ACTIVATE”,按PVT”试验。
d 光标移至“PRINT”,打印最后一次“PVT”试验结果。
进行功能试验时,已包括遇险报警试验,因此,在测试过程中不能按任何键,否则易发生误报警。
EPIRB.除非船上装备了L波段卫星EPIRB,所有SOLAS船舶配备COSPAS-SARSAT系统中工作在406MHz频率的自浮式卫星EPIRB是强制性的要求。
本轮配备的是工作在406MHz的JOTRON-30S示位标。
其试验及报警基本操作如下:(1)试验a 拔出架子上的插销,取下示位标。
b 箭头朝下,将顶部的开关拨至“TEST”(试验)位置约1-2秒,中央环处有一指示灯闪烁一次,表明实验成功。
(2)发射报警a 自动报警:当示位标处在水下时,由于静水压力的作用,释放器自动释放示位标使其浮出水面,海水开关自动闭合,发射报警信号。
b 人工报警:取下示位标,拉出示位标上的铅封销子,将开关拨到“EMERGENCY”位置,灯光闪烁,开始发射报警信号。
c 停止发射:将开关拨到“OFF”位置。
该示位标有水接触开关,一般情况下从架子上落下不碰到水是不会发射的,雨天或标身上潮湿不要测试。
二地面通信系统是指使用MF/HF/VHF频段的通信设备及其终端HF完成GMDSS七大功能系统。
使用的设备有:MF/HF无线电话,VHF 无线电话,DSC,NPDB,NAVTEX,SART.高频(HF)将用于替工船到岸和岸到船的双向的远距离通信业务。
在INMARSAT卫星覆盖区内,高频通信可以代替卫星通信,而在卫星覆盖区外,高频通信是唯一的远距离通信手段。
中频(MF)无线电通信提供中距离通信业务。
在船到岸、船到船和岸到船方向通信中,2187.5KHz用于数字选呼的遇险报警和安全呼叫,2182KHz用于无线电话的遇险和安全通信,包括搜救协调通信和现场通信,2174.5KHz 用于直接印字电报的遇险和安全通信。
近距离通信在下列甚高频(VHF)上进行:a 156.525MHz(70频道)用于数字选呼的遇险报警和安全呼叫业务;b 156.8MHz(16频道)用于无线电话的遇险和安全通信,包括搜救协调通信和现场通信。
在甚高频(VHF)频道上没有直接印字电报业务。
1 本轮用的是海华组合电台。
其各项基本操作如下:MF/HF 无线电话接收机调到电话频率,工作模式为USB,连接天线,打开发射机,调好频率,工作模式J3E(U),调谐,加高功率,就可以通话了。
MF/HF 窄带直接印字电报,接收机,发射机调节大体与电话相同,改工作模式我TELEX,发射机的为F1B,就可接收FEC,用功能键2可发已编辑过的电文MF/HF DSC 先将电台上的工作转换开关由TELEX转为J3E,打开DSC电源,编辑文件,调好接收机频率,连接天线,打开发射机,调好频率,调谐,加高功率,按“CALL”即可。
2 JHS-31 VHF/DSC遇险报警(1)同时按(2)编写遇险报警:a.按FILE键,按1-15中的任一数字,按ENTER键b.FOMAT选all ships按c.CATEGORY选DISTRESS按d.TELECOMMAND1选G3E SIMP TEK按e.TELECOMMAND2选NO INFORMATION按f.WORK T/R输入后续通话的频道,按g.EOS选ACK RQ按收妥确认:按,显示文件信息,然后如上编辑回复即可。
3NAVTEX系统这个系统是一个用英语向船舶发布离岸400海里之内水域的MSI的一种国际性直接印字业务,是在开放这种业务的区域内播发与各种类型和各种吨位船舶都有关的信息,也向船舶发送日常气象预报和警告以及其它紧急安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