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项呼吸道病毒检查及临床意义
- 格式:doc
- 大小:98.00 KB
- 文档页数:6
近年来,随着人员在社会上的流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及频繁、现代化生活的享受及体育锻炼的减少、人口的老龄化、生活环境改变等因素所致,疾病发生的概率增加。
本文对呼吸道被九种病原体感染情况作一统计分析,并探讨其在人体感染后产生IgM抗体分布情况。
资料与方法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患者762例,年龄12~90岁,平均54.3岁。
标本采集: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4mL,置于血清分离胶管(非可替)中,颠倒混匀3~5次,3000r/min,分离血清。
试剂与仪器:①试剂: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②仪器:免疫荧光显微镜、离心机。
检测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并用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10孔,除了嗜肺军团菌,载玻片上的所有抗原都是从细胞培养物中获得。
每1个病毒类病原体孔中都含1%~15%用甲醛灭活的感染细胞,无感染的细胞用丙酮固定。
九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阴性为正常,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762例九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情况,结果全阴性582例,阳性180例,占检测数的23.6%。
阳性人群中男93例(51.7%),女87例(48.3%)。
180例阳性结果,见表1和表2。
讨论嗜肺军团菌中人最容易感染的是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非典型性肺炎常伴随有全身症状。
据临床统计约10%的肺炎是由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引起。
临床上军团菌感染主要有肺炎型和庞蒂亚克热型两种表现形式。
现代人们无论在单位工作,还是在自己家中和娱乐场所活动,由于大量空调的使用,加之对空调的消毒及清洁保养不到位,导致空调内产生大量的细菌,随空调的气流流动而传播给人们,易感人群易发病。
其中以军团菌较为常见。
军团菌肺炎潜伏期为2~10d,IgM抗体在感染后1周出现,并可持续存在3~6个月[1]。
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最为常见,在季节交替时,易感人群容易发病。
特别是老年人,由于免疫力下降,也会导致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机会增加。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九联检非典型肺炎是一组由非典型病原体:如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引起的肺部炎症,临床表现不一,临床中很难针对特定病原体进行治疗,容易造成患者治疗不当以及抗生素滥用。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九联检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相关病原体IgM型抗体,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检测内容、方法及检测人群1、检测内容:包括①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②肺炎支原体③Q热立克次体④肺炎衣原体⑤腺病毒⑥呼吸道合胞病毒⑦甲型流感病毒⑧乙型流感病毒⑨副流感病毒1、2和3型3、适用人群:儿童及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尤其是呼吸道症状不典型,或长期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者二、临床意义1、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快速诊断;2、对病原体的鉴别诊断提供导向性依据3、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三、标本采集1、空腹静脉采血3ml(普通不抗凝管)2、严格无菌操作四、结果报告及意义1、结果报告:以阴性(—)/ 阳性(+)表示2、结果意义①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致病菌,最常见的是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感染者常伴随有全身症状。
在血清学诊断中,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是唯一的标准技术。
军团菌肺炎潜伏期为2~10天,IgM抗体在感染后1周左右出现,并可持续存在3~6个月。
②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最为常见,肺炎支原体可在呼吸道黏膜上皮内潜伏,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大部分患者为显性感染。
在3岁以下儿童以上呼吸道感染多见,成人以肺炎表现为主。
肺炎支原体肺炎潜伏期14~21天,起病缓慢,IgM抗体一般在感染后1周出现, 3~4周达高峰, 可持续存在3~6个月。
③Q热立克次体:Q热是由Q热立克次体引起的全身疾病,会造成发热、非典型性肺炎、肝炎或心内膜炎。
IFA检测是最灵敏和最具指示性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急性感染Q热立克次体的潜伏期为2~38天,通常为12~19天,IgM抗体一般在感染后2周左右出现,4~8周达高峰, 可持续存在3~4个月。
呼吸内科检查项目呼吸内科检查项目是一项对呼吸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的医学检查项目。
呼吸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系统之一,负责气体交换和呼吸。
由于各种原因,呼吸系统可能会受到损害,导致疾病的发生。
为了及时发现和诊断呼吸系统疾病,医生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呼吸内科检查项目。
以下是相关检查项目及其目的及意义。
1. 呼吸道病毒检测呼吸道病毒检测是通过收集患者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查来确定是否感染了某种呼吸道病毒。
这些呼吸道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检测呼吸道病毒对于人们及时发现和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非常重要。
2. 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是通过测量呼吸系统的功能来确定肺部的健康状况。
肺功能检查包括呼气容积/流速曲线、肺泡气体交换、呼吸力量和功率等。
通过肺功能检查,医生可以评估肺部的运作能力、呼吸困难的程度以及哪些治疗方法是最有效的。
3. 放射学检查放射学检查是通过X光、CT、MRI等影像技术来检查呼吸系统,确定患者是否存在病变。
常见的放射学检查包括胸部X射线、CT扫描和胸腔镜检查。
这些检查可以检测到肺癌、肺气肿、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4. 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是指通过采集动脉血样本,分析血液中氧气、二氧化碳和酸碱等物质的浓度。
血气分析可以评估肺部的功能和身体的氧气供应能力。
血气分析可以诊断有关呼吸疾病的酸碱失衡和呼吸衰竭等问题。
综上所述,呼吸内科检查项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医学检查项目。
通过进行呼吸内科检查,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断呼吸系统疾病,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听从医生建议,进行规范的检查,对于呼吸系统的健康和身体的健康都是非常有益的。
关于开展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的通知为满足临床要求,给临床和病患提供更好的检验服务,检验科开展了呼吸道九项病原体的检测,在免疫项目中开呼吸道九联检(收费375元)即可,医保项目,抽血当日即可出报告。
抽血:血清2-3ml(红盖试管)。
呼吸道九项病原体的临床意义??? 采用西班牙VIRCELL公司生产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试剂,同时检测人血清中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的IgM抗体,可检测的病原体包含:1、嗜肺军团菌?2、肺炎支原体?3、Q热立克次体?4、肺炎衣原体?5、腺病毒?6、呼吸道合包病毒?7、甲型流感病毒??8、乙型流感病毒??9、副流感病毒1、2、3型。
?1、嗜肺军团菌人最易感染的是嗜肺军团菌血清I型,非典型性肺炎常伴随有全身症状,10%的肺炎是由嗜肺军团菌血清I型引起的。
在血清学诊断中,间接免疫荧光法是唯一的标准技术。
临床上军团菌感染主要有两种表现形:肺炎型和庞蒂亚克热型。
前驱症状:乏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于1~2日内突然发热,可达40℃以上,多呈稽留热。
病程早期即可出现多系统受累症状,为本病的突出特点。
绝大多数患者有咳嗽,起初为干咳,半数患者转成非脓性粘稠痰或略带脓性痰,痰中常含少量血丝,个别可咯血。
少数患者有胸痛,呼吸困难较为多见。
肺部可闻及细湿罗音。
继之可出现明显肺实变体征。
约25%有恶心、呕吐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有的腹泻为唯一首发症状。
神经症状多见于极期,有时非常突出,包括不同程度意识障碍、肌张力增强或阵颤、步态不稳等,可有暂时性肢体软瘫;个别可有腹泻、清水样便。
或者失眠、眩晕、记忆力减退、意识朦胧、项强、震颤等神经系统表现.2、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最为常见,肺炎支原体可在呼吸道黏膜上皮潜伏,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大部分患者为显性感染。
3岁以下儿童以上呼吸道感染多见,成人以肺炎表现为主。
发病初期有咽痛、头痛、发热、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
发热一般为中等热度,2~3天后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突出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咳嗽,以夜间为重,咳少量黏痰或黏液脓性痰,有时痰中带血,也可有呼吸困难、胸痛。
关于开展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的通知为满足临床要求,给临床和病患提供更好的检验服务,检验科开展了呼吸道九项病原体的检测,在免疫项目中开呼吸道九联检(收费375元)即可,医保项目,抽血当日即可出报告。
抽血:血清2-3ml(红盖试管)。
呼吸道九项病原体的临床意义采用西班牙VIRCELL公司生产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试剂,同时检测人血清中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的IgM抗体,可检测的病原体包含:1、嗜肺军团菌 2、肺炎支原体 3、Q热立克次体 4、肺炎衣原体 5、腺病毒 6、呼吸道合包病毒 7、甲型流感病毒 8、乙型流感病毒 9、副流感病毒1、2、3型。
1、嗜肺军团菌人最易感染的是嗜肺军团菌血清I型,非典型性肺炎常伴随有全身症状,10%的肺炎是由嗜肺军团菌血清I型引起的。
在血清学诊断中,间接免疫荧光法是唯一的标准技术。
临床上军团菌感染主要有两种表现形:肺炎型和庞蒂亚克热型。
前驱症状:乏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于1~2日内突然发热,可达40℃以上,多呈稽留热。
病程早期即可出现多系统受累症状,为本病的突出特点。
绝大多数患者有咳嗽,起初为干咳,半数患者转成非脓性粘稠痰或略带脓性痰,痰中常含少量血丝,个别可咯血。
少数患者有胸痛,呼吸困难较为多见。
肺部可闻及细湿罗音。
继之可出现明显肺实变体征。
约25%有恶心、呕吐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有的腹泻为唯一首发症状。
神经症状多见于极期,有时非常突出,包括不同程度意识障碍、肌张力增强或阵颤、步态不稳等,可有暂时性肢体软瘫; 个别可有腹泻、清水样便。
或者失眠、眩晕、记忆力减退、意识朦胧、项强、震颤等神经系统表现.2、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最为常见,肺炎支原体可在呼吸道黏膜上皮潜伏,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大部分患者为显性感染。
3岁以下儿童以上呼吸道感染多见,成人以肺炎表现为主。
发病初期有咽痛、头痛、发热、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
发热一般为中等热度,2~3天后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突出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咳嗽,以夜间为重,咳少量黏痰或黏液脓性痰,有时痰中带血,也可有呼吸困难、胸痛。
呼吸道九项检检测对儿科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价值呼吸道九项检测是一种通过检测呼吸道疾病相关指标的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了解患儿的病情。
这种检测方法包括了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涂片、支气管扩张试验、肺功能检查、IgE、微量元素及细菌培养等九项指标。
这些指标涵盖了对呼吸道疾病诊断所需的多方面信息,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患儿的呼吸系统状况,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呼吸道九项检测可以帮助区分不同类型的呼吸道疾病。
对于儿科医生来说,首先需要了解患儿患病的类型,是感冒、流感还是其他呼吸道感染。
而呼吸道九项检测涵盖了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快速了解患儿的炎症程度和类型,有助于明确诊断。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查和涂片,则可帮助医生了解患儿的呼吸道炎症状况,进一步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通过这些指标的综合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进行分型诊断,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呼吸道九项检测可以评估患儿的呼吸系统功能。
呼吸系统功能的评估对于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通过肺功能检查、支气管扩张试验等指标,可以全面评估患儿的呼吸系统功能,包括肺活量、通气功能等方面。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了解患儿的呼吸系统受损程度,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特别是对于哮喘、支气管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通过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及早发现病情变化,避免病情恶化,对于患儿的康复非常重要。
呼吸道九项检测还可以评估患儿的免疫状况。
免疫系统在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患儿的IgE水平的检测,可以了解其免疫系统的活跃程度,有助于评估患儿对呼吸道疾病的抵抗能力。
通过微量元素检测,可以评估患儿的营养状况,及时发现缺乏微量元素对呼吸道疾病的影响。
这些信息对于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呼吸道九项检测可以帮助筛查病原体感染。
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
通过对患儿的细菌培养进行检测,可以及早发现感染的病原体,有助于指导抗感染治疗的选择。
呼吸道九联检对多种呼吸道疾病的临床检测意义及分析【摘要】目的:本论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呼吸道九联检在多种呼吸道疾病的临床检测中的应用,总结其在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的重要意义。
以促进呼吸道疾病的精确诊断和个体化治疗,为临床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选取我院于2023年8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40例不通呼吸道疾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20个病例作为实验组,20个病例作为对照组。
实验组采用九联检包括多种生化标志物和分子检测,以评估呼吸道疾病的特异性指标,对照组采用传统检测方法,包括CT扫描、支气管镜检查等。
记录患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资料,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早期诊断率、诊断准确性、治疗效果等。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早期诊断率、诊断准确性、治疗效果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呼吸道九联检在多种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中表现出显著的潜力。
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九联检能够提供更早期的诊断信息,并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不同呼吸道疾病中的检测结果差异显著,有助于精确分类和分级,从而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键词】呼吸道九联检;多种呼吸道疾病;临床检测;早期诊断;治疗。
呼吸道九联检是一种综合性的呼吸道检测方法,包括九个不同的检测项目,用于评估呼吸系统的健康状态和检测与呼吸道相关的多种疾病。
这些项目包括检测各种呼吸道感染的抗体水平,如腺病毒、A型和B型流感病毒、肺炎衣原体、柯萨奇B组病毒、埃博拉病毒、人副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以及人呼吸道合胞病毒[3]。
这种综合性的检测方法旨在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信息,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呼吸道感染的种类和程度,从而更精确地制定治疗方案和提供临床建议。
呼吸道九联检有望在早期诊断和流行病调查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提高呼吸道疾病的管理水平和治疗效果[1]。
多种呼吸道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对个体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流感每年引发大规模的季节性流行,导致医疗资源的集中使用、工作缺勤和生产力损失。
呼吸道九项检检测对儿科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摘要】呼吸道九项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对于儿科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首先介绍了呼吸道九项检测的原理和方法,然后探讨了其在儿科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
接着对呼吸道九项检测对儿科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准确性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其诊断意义和局限性。
结论部分总结了呼吸道九项检测在儿科呼吸道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呼吸道九项检测在儿科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也需要继续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呼吸道九项检测,儿科呼吸道疾病,诊断价值,原理,方法,应用,准确性分析,诊断意义,局限性,价值,发展方向,结论1. 引言1.1 研究背景引言:呼吸道疾病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儿童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
这些疾病给儿童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不小的负担。
传统的诊断方法主要依靠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患儿的症状表现,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主观性强、准确性不高的缺点。
寻找一种准确、快速、无创的诊断方法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呼吸道九项检测在儿科呼吸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深入了解其在儿科呼吸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情况和准确性。
通过对呼吸道九项检测原理和方法的分析,进一步探讨其在儿科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
旨在评估呼吸道九项检测在儿科呼吸道疾病中的诊断准确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此研究旨在为儿科医生提供更多科学依据,促进呼吸道九项检测在儿科呼吸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从而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旨在为呼吸道九项检测在儿科呼吸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实际指导和参考。
1.3 研究意义研究呼吸道九项检测对儿科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呼吸道疾病在儿童中比成人更为常见,而且儿童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对于儿科呼吸道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
九项呼吸道病毒检查
一、呼吸道九联检主要检测病原体的IgM抗体,包括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和副流感病毒1、2和3型(PIVS)。
二、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主要针对九项病原体的IgM 检测。
由于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最早产生的抗体是IgM,但是IgM的半衰期短(约5天)若血清中特异性IgM类抗体含量增高,表明有近期感染,这有助于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
以下是关于九项病原体名称及其潜伏期和产生IgM的时间。
九项病原体IgM抗体产生时间
三、临床意义
嗜肺军团菌
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致病菌。
在欧洲和北美军团军肺炎占社区获得性肺炎前3,4位,ICU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第三位,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1~5 %也由嗜肺军团菌所致。
对人致病的嗜肺军团菌有16个血清型,80%军团菌肺炎有嗜肺军团菌血清Ⅰ型引起。
然而军团菌细菌培养检出率低, 只有50%左右, 目前临床上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查是常用的诊断军团菌感染的主要手段。
肺炎支原体
是目前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占儿童肺炎感染病原体的15%左右,由于肺炎支原体传统培养难度大,单纯凭借患儿的临床症状不易确诊是否感染,支原体抗体于感染后7~9d出现,3~4周达高峰,可持续4~6月,采用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查是常用的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主要手段。
Q热立克次体
可引起Q热等全身疾病,会造成发热、非典型性肺炎、肝炎或心内膜炎等。
血清学诊断中,IFA检测是最灵敏和最具指示性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肺炎衣原体
广泛存在于世界范围内,人类是其唯一的宿主,仅1个血清型。
实验室检测方法有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测、核酸扩增技术等,目前临床主要使用血清学检测方法。
肺炎衣原体是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之一,人与人之间的传
播方式最有可能通过呼吸道飞沫。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小儿肺炎、哮喘及慢性咳嗽等呼吸道疾病密切相关。
腺病毒
为DNA病毒, 对人类具致病性的人类腺病毒分为1~ 47型,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一种常见病原体。
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在集体儿童机构中往往同时发生腺病毒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
全年可发病。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是儿童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原体之一, 严重时常引起感染患儿的死亡, 快速诊断呼吸道感染对于指导治疗、避免滥用抗生素及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都有重要意义。
RSV 在引起儿童尤其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中占主导地位, 15%左右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由RSV 所致。
甲型流感病毒
甲型H1N1流感症状与感冒类似,患者会出现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
有报道说,美国2009年疫情中发现病例的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热、咳嗽、肌肉痛和疲倦,其中一些患者还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乏力、精神不好、食欲不振等、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
乙型流感病毒
它是流感的病原体,在具有潜在病理学的患者中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
由于它易于与其它呼吸道疾病混淆,所以在流行期临床诊断很困难。
因此,实验室诊断就显得非常重要。
发病开始常有一般的流感症状,如起病急骤,咳嗽、咽痛伴有发热、头痛、肌痛、不适,症状持续进展,出现高热不退气急、发绀、阵咳、咯血痰量常很少,但可带血。
继发细菌感染常发生于发病2周内,表现为高热或症状一度减轻后又复加重。
痰转为脓性,出现细菌性肺炎的症状、体征。
病原多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副流感病毒
属于副黏液病毒科, 有 4 个血清型, 其中的1、2、3 型临床常见, 是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因之一。
幼儿、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 感染后不仅可引起上呼吸道症状, 而且会引起婴儿细支气管炎、气管炎和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