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活动记录3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3
三生教育活动记录河西乡中心完小2014年9月河西乡中心完小一年级《三生活动记录》教育主题:当面对拥挤踩踏事故主要内容记录:一、主持人:学生面对踩踏事故应该做到以下十点:(1)、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2)、不要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3)、发觉拥挤的人群的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4)、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走,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到。
(5)、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时,一定要先站稳,身体边缘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
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
(6)、若自己不幸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7)、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8)、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9)、在人群骚动时,脚下要注意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10)、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止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不要向前靠近。
二、谈谈你的收获:三、班主任总结: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生了解到,当面临危险时,应如何让科学的去应对。
慌乱是最可怕的,可能会使情况变得糟糕。
只有镇定、有序的撤离才是最有效的最安全的。
四、发出倡议:珍惜生命,从我做起!2014年11月16日河西乡中心完小一年级(2)班“三生教育”《生命只有一次》执教:沙英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2、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生命存在的意义,懂得珍惜生命。
3、引导学生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时,学会重视他人的生命,保护动植物的生命。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生命存在的意义,懂得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时,学会重视他人的生命,保护动植物的生命。
证明素质教育实施的记录一、引言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智力、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档旨在详细记录我国在推行素质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以便我们更好地改进和推进素质教育。
二、素质教育实施情况1. 德育工作- 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如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道德修养教育等。
-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升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德育工作水平。
2. 智育工作-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倡导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
- 开设多元化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技能素养。
3. 体育工作- 加强体育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 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技能力。
4. 美育工作- 开设美育课程,如音乐、美术、舞蹈等,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 举办美育活动,如艺术展览、合唱比赛等,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5. 劳动教育- 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
-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三、素质教育成果- 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道德、智力、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科技、艺术、体育等领域取得优异成绩。
- 师生关系和谐,校园文化氛围浓厚,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四、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部分地区和学校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够到位,存在应试教育的倾向。
需要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转变教育观念。
- 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部分学校和地区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需要加大教育投入,优化资源配置。
- 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教师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需要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五、总结素质教育实施以来,我国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创新和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综合实践活动记录1.活动内容:我爱家乡--------了解家乡概况活动目的: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并从中学习如何与人交流和相处。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了解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
活动准备:记录本、摄像机、照相机、记录表等活动过程:由老师先和我们讲一些注意事项、要求及活动的一般方法,第一阶段同学们就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了多种途径:上网、去图书馆、问家里人各自查找资料。
第二阶段小组同学合作外出实地调查访问,到有关部门了解家乡的知识。
第三阶段小组同学互相交流处理信息,整理资料。
最后推荐宋岩代表小组在全班交流。
活动收获:对我们的家乡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同学们都没想到家乡历史如此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自然景光优美,人文名胜荟萃,山、河、城、桥、寺庙样样具备,处处令人留恋。
同学们更加热爱家乡了。
培养了我们的自我动手、交流的能力,我们因为有这样的家乡而感到骄傲。
2.活动内容:关于热电厂污染的调查活动目的:了解热电厂排放的烟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活动准备:记录本、摄像机、照相机、记录表等活动过程:教师带领学生去热电厂周围观察植物生长的情况,观察植物的生长是否受到影响,研究是否与热电厂排放的烟尘有关,同时询问热电厂周围的居民,看是否对他们的生活已产生影响,比较间热电厂前后的环境,观察热电厂粉尘处理设备,了解热电厂为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返校后总结热电厂排放的粉尘对周围环境污染的程度。
活动收获:通过调查,了解了热电厂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提高了环保意识。
3.活动内容:关于吸烟问题活动目的:让青少年了解吸烟的危害活动准备:记录本、摄像机、照相机、记录表等活动过程:老师把学生分成五个组,让他们回家去调查研究,比较吸烟人健康还是不吸烟人健康,同时要求学生从书籍、网络上寻找一些关于吸烟的危害的资料,最后教师把学生集合在一起,让他们展示他们搜集的资料,同时观看有关吸烟的危害的录像片,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对吸烟危害有更深刻地了解。
素质教育活动记录素质教育是指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科学素养、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教育。
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参加的一次素质教育活动的详细记录。
这次素质教育活动是由学校组织的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的主题是“体验生活、关爱他人”。
我们全班同学一共分为六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老师和一位班干部带领。
我所在的小组的主题是“走进社区,关心社区居民”,我们的任务是到当地的社区中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并为他们提供一些帮助和服务。
活动开始的第一天,我们小组去到了领导的指定社区。
我们首先对社区进行了实地考察,观察社区的环境和设施状况。
我们发现社区的绿化比较好,有很多花草树木,但是设施较为简陋,缺乏一些娱乐和休闲设施。
同时,我们还看到有一些社区居民正在开展自己的小家庭农场,如养鸡、养鱼等。
这让我们对社区居民的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对社区进行了全面了解后,我们决定通过组织一次文化活动来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些帮助和服务。
我们在小组内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规划,最终确定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我们决定在社区的花草公园里举办一次主题为“乐享春天”的文化活动,邀请社区居民一起参加。
活动当天,我们提前到达活动地点,做好了布置和准备工作。
社区居民陆续到来,我们在花草公园中搭起了一个简易的舞台,舞蹈团队和歌手开始了精彩的表演。
同时,我们还举办了一些互动游戏,让社区居民与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大家玩得非常开心,气氛非常热烈。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帮助了社区居民,也提高了自己的组织和沟通能力。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关心他人、关注社会问题的重要性。
通过亲身参与社区活动,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为他人服务的乐趣和幸福感。
这次素质教育活动让我们受益匪浅。
不仅增强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还锻炼了我们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通过实践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我校体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体育组于2023年3月15日开展了以“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经验分享等形式,探讨如何有效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下午2:00-5:00地点:学校体育馆多功能厅三、活动参与人员体育组全体教师、学校教务处领导四、活动流程1. 集体备课环节(2:00-2:30)- 由教研组长主持,针对本周将要教授的《篮球基本技巧》进行集体备课。
- 教研组内教师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讨论,共同完善教学方案。
2. 教学观摩环节(2:30-3:30)- 由青年教师张老师进行公开课展示,教学内容为《篮球基本技巧》。
- 同组教师认真观摩,详细记录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3. 经验分享环节(3:30-4:00)- 张老师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包括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等。
- 同组教师针对张老师的分享进行讨论,提出改进意见。
4. 总结反馈环节(4:00-5:00)- 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肯定了张老师的公开课展示,并对其他教师提出表扬。
- 教务处领导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强调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建议。
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 教研组内教师针对《篮球基本技巧》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
- 教研组长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教学观摩- 张老师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将篮球基本技巧教授得生动有趣。
-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3. 经验分享- 张老师分享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包括如何通过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等。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体育、卫生、艺术(以下简称“体卫艺”)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2年10月25日开展了以“深化体卫艺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专家进行指导,全体体卫艺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1. 通过本次活动,使教师们对体卫艺教育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2.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体卫艺教育的有效途径。
三、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活动伊始,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专家以“新时代体卫艺教育的发展与挑战”为题,为教师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专家从国家政策、教育改革、学生需求等方面阐述了新时代体卫艺教育的发展趋势,并对教师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
2. 教学研讨在讲座结束后,教师们分小组进行教学研讨。
各小组针对以下议题进行讨论:(1)如何将体卫艺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2)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卫生、艺术素养?(3)如何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
通过讨论,教师们对如何开展体卫艺教育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3. 优秀课例展示为了进一步激发教师们的教学热情,活动安排了优秀课例展示环节。
三位教师在课堂中展示了他们的教学风采,展示了他们在体卫艺教育方面的创新和实践。
课后,专家对展示课进行了点评,肯定了教师们的努力和成果,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4. 总结与反思活动最后,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他强调了体卫艺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对教师们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1)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关注学生需求,创新教学方法。
(2)加强团队协作,共同推进体卫艺教育的发展。
(3)积极开展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活动成果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体卫艺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确了自身在教育教学中的责任和使命。
东郊中学素质教育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8月27日---8月29日
活动地点:东郊中学
活动人员:校领导、班主任和七、八年级学生
活动题目:体验生活,感受生活
活动内容:
一、8月27日下午我们动员学生除草,全体师生劳动热情高昂,积极肯干展现出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优秀传统。
二、晚上6点篮球比赛和拔河比赛调动了学生的活动兴趣,培养了学生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竞争意识
三、8月28日上午的果园参观,帮助学生认识植被,了解农民的艰辛与收获。
四、下午播放爱国题材的电影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五、篝火晚会的精彩表演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个性能力和特长。
整个基地充满了欢乐之声。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对大自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多的梦想,通过校领导和基地领导对本次实践活动重要意义的阐述,是学生知道生活来之不易,需要自己加倍努力学习才能创造美好生活。
参加活动的同学纷纷表示,自己将努力学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为我们明天美好的生活做出自己的贡献。
德育教育活动记录一、活动简介本次德育教育活动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为目标,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如讲座、实地考察、演讲比赛等,旨在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
二、活动内容1. 讲座: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日期:2021年5月1日地点:学校报告厅主讲嘉宾:王老师(学校德育教师)本次讲座主要围绕道德概念、道德价值观培养等方面展开讲述。
王老师以生动的案例和互动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讲解了道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通过举例分析,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道德与个人行为的关系,并认识到道德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 实地考察:传统文化体验日期:2021年5月10日地点:古镇博物馆学生们在古镇博物馆参观了传统文化展览。
通过亲身体验,他们更加了解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值得传承的价值观念。
在导游的带领下,学生们参观了古代建筑、传统手工艺品展示和文化遗产等,深入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参观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要积极学习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发扬传统美德。
3. 演讲比赛:展示学生的道德修养日期:2021年5月20日地点:学校礼堂本次演讲比赛组织了中学部的学生参与,旨在让学生们通过演讲的形式展示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思想素养。
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轮,参赛选手根据自己的主题准备演讲材料,并在比赛中进行展示。
比赛内容涵盖了个人道德建设、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三、活动效果通过上述德育教育活动,学生们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他们更加明确了道德与个人行为的关系,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念。
同时,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更加深入,更加珍视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演讲比赛的举办不仅展示了学生的道德修养,还提升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总结德育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讲座、实地考察和演讲比赛等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