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及周期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09.50 KB
- 文档页数:32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基础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元素属于1号至18号元素的是()A.钙B.碘C.Fe D.P2.B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第二周期IIA族B.第三周期IIA族C.第二周期IIIA族D.第三周期IIIA族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共有7个周期,16个族B.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在第2周期C.ⅡA族的右边是IIIB族,IIIA族的左边是IIB族D.能生成碱的金属元素都在IA族4.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工具。
图是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表示,下列有关镁元素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它是第三周期元素B.它是金属元素C.它是第二主族元素D.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24.305% 5.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层数、每层所容纳的电子数族序数均为偶数的有()A.2种B.3种C.4种D.8种6.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在1989年作出决定,把长式元素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号取消,由左到右改为18列.按此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第15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R2O3B.第17列元素单质熔、沸点逐渐升高C.第11列中肯定没有非金属元素D.在18列元素中,第3列的元素种类最多7.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已知两块阴影中间的3列属于同一族。
有关阴影部分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都是主族元素B .都是副族元素C .有5种副族元素和2种主族元素D .有5种主族元素和2种副族元素8.周期表中有如图所示的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2为钛元素的质量数B .钛元素原子的M 层上共有10个电子C .钛元素原子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D .47.87是钛原子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9.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获取的信息有错误的是()A .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35.45%B .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lC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D .该元素的名称是氯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过氧化钠的电子式:Na :O :O :Na ⋅⋅⋅⋅⋅⋅⋅⋅B .羟基的电子式:O :H ⋅⋅⋅⋅⋅C .第ⅠA 族元素均为碱金属元素D .明矾的化学式:2432()Al SO 12H O ⋅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B .第三周期气态氢化物HCl 、H 2S 、PH 3的稳定依次增强C.元素周期表中副族共10个纵列,都属于金属元素D.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制备催化剂材料的元素12.甲~庚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己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有强脱水性,甲和丁在同一周期,甲原子最外层与最内层具有相同电子数。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训练—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含解析)A组基础必做题1.(2022·陕西延安期中)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A.元素周期表中一共有18个纵列B.除0族元素外,非金属元素全都是主族元素C.同周期第ⅡA族与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为25D.同主族上下相邻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32[解析]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列,包括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第Ⅷ族,A项正确;除0族元素外,其他的非金属元素都属于主族元素,过渡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B项正确;同周期第ⅡA族与第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可能相差1(二三周期)、11(四五周期)或25(六七周期),C项不正确;同主族上下相邻两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相差2、8、18、32,D项正确。
2.(2022·北京丰台区一模)部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如图所示(虚线为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虚线左侧是金属元素B.As处于第五周期第ⅤA族C.Si、Ge可作半导体材料D.Sb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解析]结合图示可知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简称“分界线”)左侧为金属元素,右侧为非金属元素,A项正确;As位于第四周期第ⅤA族,B项错误;Si和Ge均位于分界线附近,可作为半导体材料,C项正确;Sb等处于分界线两边的元素,往往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D项正确。
3.(2022·河南南阳月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前四周期,两两相邻的5种元素如图所示,若B元素的核电荷数为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B、D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2B.E、B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是8、18或32C.5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可能为5a+10D.A、E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是7[解析]根据5种元素的位置关系可知,D应为第二周期元素,且A、B、C 三种元素是连续的,即均为第ⅢA族~0族间的元素,则第二、三周期同族原子序数相差8,即B、D原子序数相差8,A项错误;B的核电荷数为a,则第四周期同主族元素E的原子序数为a+18,即E、B的原子序数只能相差18,不可能相差8和32,B项错误;A、C、D的核电荷数分别为a-1、a+1和a-8,则5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a-1)+a+(a+1)+(a-8)+(a+18)=5a+10,C项正确;A、E的原子序数分别为a-1、a+18,两者相差19,D项错误。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推断专题题型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对于原子)1.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X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8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 X>r Y>r Z>r W>r QC.离子Y2-和Z3+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D.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Q的强2. 如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A、B、C三种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的质量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下面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是B<A<CB. A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C. B元素的氧化物和氢化物的水溶液都呈酸性D. C元素的单质是非金属单质中唯一能跟水激烈反应的单质3. 短周期元素A、B、C、D的位置如下图所示,B、C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的4倍,各元素对应的物质相互比较,其中关系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C>D>AB.单质的熔点:B>C,D>AC.最高正价:B>D=A>C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C,D>A题型2:元素周期表 + 原子结构(涉及K、L、M的描述,内层电子数、次外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简单的物质知识4.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Z>Y>X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比Z弱C. 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较Z的弱D.四种元素的单质中,Z的熔、沸点最高5. 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ⅤA族,甲和丙同主族,丁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甲>丙B.单质的还原性:丁>丙C.乙的氢化物是同族中氢化物还原性最强的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6. 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高考化学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综合题及答案解析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磷化铝(AlP )和磷化氢(PH 3)都是粮食储备常用的高效熏蒸杀虫剂。
(1)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
AlP 遇水蒸气会发生反应放出PH 3气体,该反应的另一种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PH 3具有强还原性,能与CuSO 4溶液反应,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CuSO 4+_____PH 3+_____H 2O =_____Cu 3P ↓+_____H 3PO 4+_____H 2SO 4(3)工业制备PH 3的流程如图所示。
①次磷酸属于________元酸。
②白磷和烧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起始时有1 mol P 4参加反应,则整个工业流程中共生成________mol PH 3。
(不考虑产物的损失)【答案】第3周期第VA 族 Al (OH )3 24 11 12 8 3 24 1 P 4 + 3NaOH + 3H 2O =PH 3↑+ 3NaH 2PO 2 2.5【解析】【分析】(1)原子结构中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族序数,AlP 遇水蒸气会发生反应放出PH 3气体,根据元素守恒确定该反应的另一种产物的化学式;(2)配平化学方程式,就是通过在各物质的化学式前面添加系数,使反应中每种原子个数在反应前后相等的过程,但对于复杂的化学反应通常通过观察,找出变化的特点或规律,常使用化合价来配平,保证化合价升高与降低的数相等即可;(3)①根据物质电离出的氢离子数目确定酸的元数;②根据图示信息:白磷和烧碱溶液反应生成PH 3、NaH 2PO 2,据此书写方程式; ③根据发生反应的过程寻找关系式,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1)P 处于第3周期ⅤA 族,AlP 遇水蒸气会发生反应放出PH 3气体,根据元素守恒,确定该反应的另一种产物是Al (OH )3,故答案为:第3周期第VA 族;Al (OH )3;(2)该方程式中Cu 价态由+2下降为+1,P 价态由-3升高为+5,为保证化合价升降数相等,Cu 3P 与H 3PO 4计量数分别为8、3,CuSO 4的系数是24,H 2SO 4系数是24,根据元素守恒,得到:4323342424CuSO +11PH +12H O=8Cu P +3H PO +24H SO ↓,故答案为:24,11,12,8,3,24;(3)①根据氢氧化钠过量时只能生成NaH 2PO 2可知次磷酸只能电离出1个氢离子,因此次磷酸属于一元酸,故答案为:1;②根据图示信息:白磷和烧碱溶液反应生成PH 3、NaH 2PO 2,方程式为:42322P + 3NaOH + 3H O = PH + 3NaH PO ↑;故答案为:42322P + 3NaOH + 3H O = PH + 3NaH PO ;③P 4+3NaOH +3H 2O =PH 3↑+3NaH 2PO 2;2H 3PO 2=PH 3↑+H 3PO 4,即P 4~2.5PH 3,若起始时有1molP 4参加反应,则整个工业流程中共生成2.5molPH 3;故答案为:2.5。
一、选择题1.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A.Be(OH)2是两性氢氧化物B.砹(At)是有色固体C.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D.LiOH是难溶于水的碱2.设某元素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述论断正确的是A.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 gC.碳原子质量为w g,此原子的质量为(m+n)w gD.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3.原子序数为x的元素E在周期表中位于A,B,C,D四种元素中间(如图所示),则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不可能是(镧系、锕系、0族元素除外)()A.4x B.4x+6C.4x+10D.4x+144.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如图,关于X、Y、Z、W、Q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Y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9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W>Z>YC.W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比Q强D.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W2->Y2->Z3+5.下列生活中各常见的物质与其有效成分的化学式、用途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选项A B C D物质名称食盐漂粉精复方氢氧化铝片呼吸面具有效成分NaCl Ca(ClO)2Al(OH)3Na2O主要用途做调味品做漂白剂、消毒剂做抗酸药做供氧剂A.A B.B C.C D.D6.已知X、Y、Z、W四种元素中,X元素原子核内没有中子;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Z元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相同;W元素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的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元素的原子不存在同位素现象B.Y元素在自然界仅以游离态存在C.Z元素的原子性质很活泼,易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结构D.W单质具有强还原性,能将Fe还原到+3价7.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75%的医用酒精和 84 消毒液都可以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将二者混合后使用效果更好B.现代科技已经能够拍到氢键的“照片”,直观地证实了水分子间的氢键是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与另一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C.适量摄入油脂,有助于人体吸收多种脂溶性的维生素D.《格物粗谈》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
(十六)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见学生用书P3871.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强B.Mg(OH)2的碱性比Be(OH)2的强C.C、N、O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解析非金属性B<C,则酸性H3BO3<H2CO3,A项错误;金属性Mg>Be,则碱性Mg(OH)2>Be(OH)2,B项正确;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C、N、O原子半径依次减小,C项错误;原子序数M>R,D项错误。
答案 B2.同主族中常见的三种元素X、Y、Z,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的顺序为HXO4<HYO4<HZO4。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Y单质可以从海水中提取B.离子半径:X->Y-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ZD.单质的氧化性:Y>Z解析从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知,三种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均为+7价,故为第ⅦA族元素,由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可知,非金属性:X<Y<Z,由于氟元素无正价,则X、Y、Z分别为碘元素、溴元素、氯元素。
从海水中可提取单质Br2,A项正确;离子半径:I->Br-,B项正确;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I<HCl,C项正确;氧化性:Cl2>Br2,D项错误。
答案 D3.在短周期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有()A.9种B.10种C.12种D.13种解析稀有气体归属于非金属元素,因此,短周期内共有非金属元素13种。
答案 D4.(2018·四川成都四中)下列各性质中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A.还原性B.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C.熔点D.原子半径解析据图可知,碱金属的性质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大或升高。
随核电荷数增大,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还原性逐渐增强,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增大,A、B、D符合图象关系,随核电荷数增大,碱金属的熔点逐渐降低,C不符合图象关系。
初三化学元素试题答案及解析1. (1)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请认真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①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名称是 ,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②所表示的粒子符号为 ,它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
③由原子序数为8和13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写化学式)。
④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元素的排列规律是:从左至右 (2)填写下表中的空白(1)(2)【答案】(1)①硅;14 ②S ;6 ③Al 2O 3 ④元素原子中质子数依次增大 (2)【解析】(1)①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故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名称是硅;由上表可知,其原子的质子数为14;②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核内质子数是16,即原子序数为16,所以该粒子为硫原子,可用元素符号表示为S ,其最外层电子数为6;③原子序数为8的元素为氧元素,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为铝元素,它们形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已知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利用化合价数值交叉法书写化学式A12O 3; ④由上表可观察归纳,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元素的排列规律是从左至右原子序数(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2)根据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
①元素符号既可表示元素,又可表示一个该原子,故H 表示一个氢原子或氢元素;②化学式既可该物质,又可表示构成该物质的分子,故P2O5表示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或五氧化二磷;③化学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Al3+表示一个带三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④化学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故2Fe表示2个铁原子;⑤化学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该微粒中所含该原子的数目,故O3表示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1个臭氧分子;⑥化学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在该化合物里该元素或原子团所显的化合价,故表示一氧化碳中碳元素显+2价。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点评:本题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熟练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
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14分)有A、B、C、D、E五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均不大于20,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A是元素周期表所有元素原子半径最小的;B只有两个电子层,B中两层电子数之和是两层电子数之差的三倍;C和D分别位于同主族,且D中最外两电子层电子数之差等于最内层电子数;E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A2C和A2D的沸点较高者为(填化学式),写出由A和C组成的含有非极性健的化合物的电子式;(2)由上述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属于极性健构成的非极性分子是(只要求写出两种,用化学式表示);(3)由C与E形成的化合物高温时与B形成的物质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写出上述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一种可溶性的正盐与另一种强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上述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通常能污染空气(至少写出2种)。
【答案】(1) H2O H H (每空2分)(2)CH4、CO2、CS2(任意两种即可)(2分)(3) CaO+3C CaC2+CO↑(3分)(4)Ca 2++2CH3 COO-+2H++SO42-=2CH3COOH+CaSO4↓(3分)(5)CO、SO2、H2S等(2分)【解析】A是元素周期表所有元素原子半径最小的,A肯定是氢元素;B只有两个电子层,B中两层电子数之和是两层电子数之差的三倍,B的电子层排布为2、4结构,则B为碳元素;D中最外两电子层电子数之差等于最内层电子数,D为硫元素,则C为氧元素;E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最内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也为2,则E为钙元素。
【考点】元素推断题;化学用语规范表达2. [物质结构与性质]物质结构的多样性让人类使用的材料精彩纷呈。
(1)图是原子序数相连的七种短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示意图。
其中硼元素是(填图中元素代号)。
(2)②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与③④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等电子体,写出与其等电子体的一种离子化学式(3)乙二酸俗名草酸,是最简单的有机二元酸之一,结构简式为草酸钠晶体中存在(填图中元素代号)。
一、选择题1.V、W、X、Y、Z为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其中W、Y、Z分别位于三个不同周期,V、Y位于同一主族;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W、X、Y 三种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由W、X、Y、Z形成的某种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r(X)<r(W)<r(Y)<r(V)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VC.X与Y、Y与Z均可形成含非极性键的化合物D.W与X两者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不能发生反应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元素的阳离子与同种阴离子可形成多种化合物B.阳离子中肯定含有金属元素,但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C.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可断定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D.1 molNa和1 molAl各自发生化学反应时钠失去的电子少,则钠单质的还原性弱于铝单质3.H n RO3中共有x个电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a克H n RO3中含有质子的物质的量为A.a(x-n)molA+n+48B.a(x-24-n)molA+n+48C.(x-n-24)mol D.axmol A+n+484.某种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 X、Y、Z、Q、W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Q 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 Y 核外电子总数相同,X 的原子半径是元素周期表中最小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化合物中与 Y 单键相连的 Q 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B.WX 的水溶液呈中性C.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 Y>Z>QD.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元弱酸5.镓(Ga)常以极少量分散于铝土矿(Al2O3)中。
用NaOH溶液处理铝土矿时,生成NaAlO2、NaGaO2;而后通入CO2得Al(OH)3沉淀,而NaGaO2留在溶液中(循环多次后成为提取镓的原料)。
发生后一步反应是因为(已知:铝和镓的性质相似,如M(OH)3都是难溶的两性氢氧化物)A.Ga(OH)3酸性强于Al(OH)3B.Al(OH)3酸性强于Ga(OH)3C.Ga浓度小,所以不沉淀D.Al(OH)3是难溶物6.制取肼的反应为2NH3+NaClO=N2H4+NaCl+H2O,下列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错误..的是A.中子数为12的钠原子:Na B.N2H4的结构式:C.Cl-的结构示意图:D.NaClO的电子式:7.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氢元素与其他元素既可形成共价化合物也可形成离子化合物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 > NH3 > SiH4C.用中文“”(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D.下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 > C > Si8.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Z两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相比前者较大B.M、N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相比后者较强C.X与M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能与碱反应,但不能与任何酸反应D.工业上常用电解Y和N形成的化合物的熔融态制取Y的单质9.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一种金属元素;W、X、Y三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1,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 n ZO2n-2。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非金属元素都分布在p区B.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都分布在s区C.元素周期表中第ⅢB族到第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D.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C 解析:非金属元素中氢在s区,其余非金属元素均分布在p区,A项错误;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可能在s区(如Mg)、p区(如He)或d区(如Ti、Fe)等,B项错误;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属递变性质而不是周期性变化,D项错误。
2.(2020·江苏高考)下列关于Na、Mg、Cl、Br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NaOH的碱性比Mg(OH)2的强B.Cl2得到电子的能力比Br2的弱C.原子半径r: r(Br)>r(Cl)>r(Mg)>r(Na)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n: n(Na)<n(Mg)<n(Cl)<n(Br)A 解析:同周期元素自左至右金属性减弱,所以金属性:Na>Mg,则碱性:NaOH>Mg(OH)2,故A正确;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所以非金属性:Cl>Br,所以Cl2得电子的能力比Br2强,故B 错误;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小原子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r(Br)>r(Na)>r(Mg)>r(Cl),故C错误;Cl和Br为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故D错误。
3.周期表中27号元素钴的方格中注明“3d74s2”,由此可以推断( )A.它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ⅡA族B.它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可简写为[Ar]4s2C.Co2+的核外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54s2D.Co位于周期表中第9列D 解析:“3d74s2”为Co的价层电子排布,其简写式中,也要注明3d轨道,B项错误;“7+2=9”,说明它位于周期表的第9列,位于第Ⅷ族,A项错误,D项正确;失电子时,应失去最外层的电子,即先失4s上的电子,Co2+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7,C项错误。
2020春人教化学必修二练习:第1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及答案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3(小于8)的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B.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C.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位于第2周期D.某元素的离子的最外层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该元素一定位于第3周期【答案】C【解析】第ⅣA、VA或ⅥA族中都有金属元素,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大于3,故A错误。
氢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是非金属元素,B错误。
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那么次外层电子数也少于8,则次外层为K层,最外层为L层,元素原子核外共2个电子层,位于第2周期,C正确;离子的最外层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该元素不一定位于第3周期,例如K+、Ca2+等,故D错误。
2、下列有关钾、钠的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钠比钾活泼B.密度:单质钠<单质钾C.均是短周期元素D.最外电子层上均只有一个电子【答案】D【解析】A项,钾比钠活泼,A项错误;B项,钾的密度比钠小,B项错误;C项,钾是长周期元素,C项错误。
3、已知原子序数,可推断原子的①质子数②中子数③质量数④核电荷数⑤核外电子数⑥原子结构示意图⑦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A.①②③④⑥B.①④⑤⑥⑦C.②③④⑤⑦D.③④⑤⑥⑦【答案】B【解析】已知原子序数,可推断原子的①质子数;④核电荷数;⑤核外电子数;⑥原子结构示意图;⑦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因此选项是B。
4、下列有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子总是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B.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为电子层数)C.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D.S2−的M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答案】D4倍,D项错误。
5、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己知Y、W的原子序数之和是Z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Y ZX WA.原子半径:X<Y<Z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C.Z、W均可与Mg形成离子化合物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答案】C6、已知X的最低负价与Y的最高正价代数和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Y)>r(Z)>r(W)>r(X)B.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C.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W的弱D.X分别与Y、Z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答案】Aa+(a+4)−8=0,解得a=2,故Y为Mg,则Z为Si、W为P、X为O。
元素周期律1.有A、B两种原子,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B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A和B 分别是(C)A.硅原子和钠原子B.硼原子和氢原子C.碳原子和铝原子D.氮原子和氧原子解析:A原子的M层比B原于的M层少3个电子,B原子的L 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说明A、B为第2、第3周期元素;L层最多排8个电子,B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 层电子数的2倍,说明B元素L层有8个电子,A元素的L层有4个电子,故A是碳;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故B为铝。
2.已知X、Y、Z、W是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且单质在常温下为气体,Y是至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W同周期,Z在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W的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Y、X、W、ZB.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W、Y、Z、XC.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Y、W、X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X、Y、W解析:X、Y、Z、W是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且单质是气体,则X为O;Y为至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Y为F,W的单质广泛用于半导体材料,则W为Si,Z元素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且与W同周期,则Z为Al。
进而依据元素周期律知识和原子结构特点判断叙述正确与否。
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6、7、3、4,则由多到少顺序为Y 、X 、W 、Z ,A 项正确;依据原子序数,可知B 项错误;非金属性:F>O>S ,C 项错误;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F>H 2O>SiH 4,D 项错误。
3.下列排列顺序错误的是 ( D )A .原子半径:钠>硫>氯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ClO 4>H 2SO 4>H 3PO 4C .最高正化合价:氯>硫>磷D .热稳定性:碘化氢>溴化氢>氯化氢解析:钠、磷、硫、氯是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随着原予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增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精练)完卷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2*5分)1.(2020年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新课标Ⅲ))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四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总数满足X+Y=W+Z;化合物XW3与WZ相遇会产生白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非金属性:W> X>Y> Z B.原子半径:Z>Y>X>WC.元素X的含氧酸均为强酸D.Y的氧化物水化物为强碱【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化合物XW3与WZ相遇会产生白烟,则WX3为NH3,WZ为HCl,所以W为H元素,X为N元素,Z为Cl元素,又四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总数满足X+Y=W+Z,则Y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1,Y为Na元素。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W为H元素,X为N元素,Y 为Na元素,Z为Cl元素,则A.Na为金属元素,非金属性最弱,非金属性Y<Z,A选项错误;B.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至上而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则原子半径:Na>Cl>N>H,B 选项错误;C.N元素的含氧酸不一定全是强酸,如HNO2为弱酸,C选项错误;D.Y的氧化物水化物为NaOH,属于强碱,D选项正确;答案选D。
2.(北京市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已知:33As(砷)与P为同族元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s原子核外最外层有5个电子B.AsH3的电子式是C.热稳定性:AsH3<PH3D.非金属性:As<Cl【答案】B【解析】A.As与P为同族元素,为VA族元素,则其原子核外最外层有5个电子,A说法正确;B.AsH3属于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与氨气相似,为,B说法不正确;C.非金属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体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As<P,热稳定性:AsH3<PH3,C说法正确;D.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小,非金属性越强,非金属性:As<Cl,D说法正确;答案为B。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重难点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1)原子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即排满了K层才排L层,排满了L层才排M层。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能超过2个)。
(4)次外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
特别提醒(1)以上几点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必须同时满足各项要求。
(2)上述为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只能解释1~18号元素的结构问题,若要解释更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学习核外电子排布所遵循的其他规律。
(3)最外层电子数排满8个(He为2个)形成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化学性质稳定。
(4)最外层电子较少的(<4)一般易失去电子达到稳定结构,表现出金属性;最外层电子较多的(>4)一般易得电子或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形成稳定结构,表现出非金属性。
2.1~18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特征(1)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原子有H、Li、Na。
(2)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原子有He、Be、Mg。
(3)最外层电子数跟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Be、Ar。
(4)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是C。
(5)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是O。
(6)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原子是Ne。
(7)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Si。
(8)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P。
(9)电子层数跟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H、Be、Al。
(10)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是Li。
(11)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原子有He、C、S。
(12)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原子是O。
3.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表示方法结构示意图是用小圆圈和圆圈内的符号及数字表示原子核及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各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元素周期表结构元素周期律练习题一、单选题1.15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2周期VA族B.第2周期VIA族C.第3周期VIA族D.第3周期VA族2.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判断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A.氧B.氟C.碳D.氯3.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 )A.农药B.催化剂C.半导体材料D.合金4.13C-NMR (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Wuthrich 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B.13C与C60互为同位素C.15N与14N互为同位素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5.136C呼气法在医学上常用于幽门螺杆菌的诊断,下列关于136C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数是6B.质量数是6C.电子数是13D.中子数是136.下列物质肯定不含离子键的是( )A.氧化物B.酸C.盐D.碱7.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B.除零族外,由长、短周期元素共同组成的元素族称为主族C.主、副族元素的族序数从左到右都是依次由小到大排列(如ⅠB~ⅦB)D.元素周期表共七个横行代表七个周期,18个纵行代表18个族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中,我们获取的相关信息中错误的是( )A.该元素的名称是钠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C.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22.99%D.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Na9.原子序数为83的元素位于:①第五周期;②第六周期;③ⅣA族;④ ⅤA 族;⑤ ⅡB 族,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A.① ④B.② ③C.② ④D.① ⑤10.下列结构示意图所代表的微粒中,最难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 B. C. D.11.碳有三种同位素: 146C 、136C 和146C ,它们之间不同的是( )A.电子数B.中子数C.质子数D.原子序数12.下列每组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的是( )A.NaCl 、HCl 、H 2O 、NaOHB.Cl 2、Na 2S 、HCl 、SO 2C.HBr 、CO 2、H 2O 、CS 2D.Na 2O 2、H 2O 2、H 2O 、O 313.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中“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中共有七个主族、八个副族、一个0族B.同一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相同C.同一主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同D.族序数后标注A 的元素是主族元素1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共有七个周期B.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族C.所含元素种数最多的族是Ⅷ族D.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都是第ⅡA 元素15.在元素周期表中,第1、2、3、4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 )A.2、8、8、18B.2、8、18、18C.2、18、18、18D.2、8、18、3216.下列各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稳定性:32NH >H OB.碱性:2NaOH >Mg(OH)C.氧化性:22F >OD.酸性:424HClO >H SO17.已知33As 、35Br 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As >Cl >P B.热稳定性:HCl >AsH 3>HBrC .还原性:As 3->S 2->Cl -D .酸性:H 3AsO 4>H 2SO 4>H 3PO 418.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金属性:Na>Mg B.酸性:24H SO >HClOC.碱性:KOH>NaOHD.热稳定性:HCl>HBr19.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氨气B.氮气C.四氯化碳D.二氧化碳20.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周期的元素都从碱金属元素开始,最后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B.第二、三周期上下相邻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8个C.只有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D.元素周期表共有十六个纵行 , 也就是十六个族21.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P、S、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Na、K、Rb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22.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A.提出原子学说B.提出分子学说C.发现元素周期律D.发现能量守恒定律23.某粒子用A n-ZR表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所含质子数=A-n B.所含中子数=A-Z C.所含电子数=Z+n D.所带电荷数=n24.氢有三种同位素:11H、21H和31H,它们之间存在差异的是( )A.中子数B.电子数C.原子序数D.质子数25.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6B.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6个电子C.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不能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D.该原子的电子层数为626.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 )A.KClB.H2C.CO2D.CH427.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元素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C.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二、填空题28.写出表示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的原子的化学符号__________29.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元素。
第14讲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1.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宣布,第112号化学元素正式名称为“Copernicium”,元素符号为“Cn”,以纪念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该元素的一种核素含有的中子数为165。
下列关于Cn的说法正确的是()A.Cn位于第六周期,ⅡB族B.Cn是过渡元素C.Cn是非金属元素D.Cn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277【答案】B【解析】根据稀有气体原子序数He为2、Ne为10、Ar为18、Kr为36、Xe为54、Rn 为86,118号位于第七周期0族,可知112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ⅡB族;属于过渡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n元素的该核素的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277,C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则是各同位素原子按原子个数百分比计算出的平均值,故B正确。
2.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已知B、C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分别为()A.Be、Na、Al B.B、Mg、SiC.O、P、Cl D.C、Al、P【答案】C【解析】因A、B、C均为短周期元素,故A处于第二周期、B、C处于第三周期,同一主族二、三周期原子序数相差8,设A的原子序数是x,则B的原子序数是x+8-1=x +7,C的原子序数是x+8+1=x+9,根据题意得(x+7)+(x+9)=4x,解得x=8,即A为O,B为P,C为Cl。
3.我国神舟号飞船使用的砷化镓(GaAs)太阳能电池是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产品。
在元素周期表中P与As同主族,Al与Ga同主族,Ga与As同周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酸性:H3AsO4<H3PO4B.还原性:AsH3>PH3C.原子半径:Ga>AsD.失电子能力:Ga<As【答案】D【解析】P与As同主族,非金属性As<P,则酸性H3AsO4<H3PO4,故A正确;非金属性As<P,故还原性:AsH3>PH3,故B正确;Ga、As同周期,且As的核电荷数更大,故原子半径:Ga>As,故C正确;Ga的金属性强于As,故失电子能力:Ga>As,故D错误。
元素周期表及周期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第2页(共32页)
高中化学组卷 元素周期表及周期律练习题 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二周期VIA族 B.第二周期VA族 C.第三周期VIA族 D.第三周期VA族 2.Q、W、X、Y、Z都是短周期元素.X、Y、Q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W、Z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ⅠA ⅡA ⅢA ⅣA Q X Y A.非金属性:W>Z B.原子半径:X>Y>Z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Y D.氢化物稳定性:Q>W 3.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第3页(共32页)
A.第四周期元素中,锰原子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 B.第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依次减小 C.卤素氢化物中,HCl的沸点最低的原因是其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最小 D.价层电子对相斥理论中,π键电子对数不计入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 4.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与Y同族,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W<X<Z B.W与X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 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Y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 5.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 A.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HClO4>H2SO4>H3PO4 B.氢氧化钙比氢氧化镁碱性强 第4页(共32页)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 D.最外层电子数X>Y,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 6.已知Cl、S、P为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Cl>H2S>PH3 B.非金属活泼性:S<Cl<P C.原子半径:Cl>S>P D.原子序数:S<P<Cl
二.填空题(共3小题) 7.针对下面10种元素,完成以下各小题.回答下列间题.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ⅤⅡA 0
2 C N F Ne 3 Na Mg Al Si S Cl (1)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填名称).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2)S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3)Mg和Al中,原子半径较小的是 ; 第5页(共32页)
(4)N的氢化物的分子式 ,该物质中N元素与H元素的质量比为 ,(相对原子质量:N﹣14 H﹣1),其水溶液呈 性. (5)元素硅的氧化物常用于制造 (填一种高性能的现代通讯材料的名称); (6)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呈两性的是 (填化学式);两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8.X、Y、Z、M、G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
两种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2)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 (写化学式),非金属气态氢化物还原性最强的是 (写化学式). (3)Y、G的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可作水消毒剂的有 (写出其中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4)ZX的电子式为 ;ZX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第6页(共32页)
9.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针对表中所列标号为①~⑩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I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二 ① ② ③ ④ 三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1)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下同),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 (2)第三周期元素除⑩外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填元素符号),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下同),具有两性的是 . (3)⑤⑥⑦单质的活泼性顺序为 > > (填元素符号),判断的实验依据是 (写出一种).
三.多选题(共1小题) 10.X、Y、Z、W 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连续的四个主族,相对位置如图所示.Z元素原子核外K层与M层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7页(共32页)
X Y Z W A.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Y<X<W<Z B.Y的单质和Z的单质能够发生反应 C.X的单质都是熔点高、硬度大的物质 D.工业上利用电解Z、W的熔融氯化物的方法制备对应的单质
四.推断题(共1小题) 11.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请用化学用语(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相关问题: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1)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第8页(共32页)
(2)表中序号元素中半径最大的常见离子是 . (3)表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强的物质的电子式为 ,酸性最强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 (4)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有很多方法,其中③和⑧的非金属性强弱的探究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填序号) A.比较两种氢化物的熔沸点高低 B.比较氢化物的稳定性 C.通过和铁反应,比较得电子能力 D.通过置换反应 (5)由①和②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同条件下与氧气密度相当,请写出该分子的电子式 . (6)⑦与⑨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1mol⑦的最高价化合物,恢复至室温,放热687kJ,已知该化合物的熔、沸点分别为﹣69℃和58℃,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第9页(共32页)
高中化学组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2017•嘉兴模拟)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二周期VIA族 B.第二周期VA族 C.第三周期VIA族 D.第三周期VA族 【分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O元素,其原子序数为8,核外含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含有6个电子,据此判断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解答】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O元素,其原子序数为8,核外含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含有6个电子,则氧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二周期VIA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地壳中元素含量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第10页(共32页)
2.(2017•湛江校级模拟)Q、W、X、Y、Z都是短周期元素.X、Y、Q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W、Z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ⅠA ⅡA ⅢA ⅣA Q X Y A.非金属性:W>Z B.原子半径:X>Y>Z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Y D.氢化物稳定性:Q>W 【分析】Q、W、X、Y、Z都是短周期元素.由X、Y、Q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知:X为Na元素、Y为Al元素、Q为碳元素元素.W、Z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二者处于同族,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令W的核电荷数为a,则Z的核电荷数为2a,故a+8=2a,解得a=8,故W为O元素、Z为S元素,据此解答. 【解答】解:Q、W、X、Y、Z都是短周期元素.由X、Y、Q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知:X为 第11页(共32页)
Na元素、Y为Al元素、Q为碳元素元素.W、Z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二者处于同族,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令W的核电荷数为a,则Z的核电荷数为2a,故a+8=2a,解得a=8,故W为O元素、Z为S元素, A.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故非金属性O>S,即W>Z,故A正确; B.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Na>Al>S,即X>Y>Z,故B正确; C.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金属性越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弱,故碱性:X>Y,故C正确; D.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故稳定性H2O>CH4,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元素周期律等,难度不大,注意整体把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掌握元素周期律.
3.(2016•海南)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第四周期元素中,锰原子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 第12页(共32页)
B.第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依次减小 C.卤素氢化物中,HCl的沸点最低的原因是其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最小 D.价层电子对相斥理论中,π键电子对数不计入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 【分析】A、第四周期元素中,外围电子排布为ndxnsy,且能级处于半满稳定状态时,含有的未成对电子数最多; B、同周期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C、HF分子间存在氢键; D、价层电子对相斥理论中,σ键和孤对电子对计入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而π不计入. 【解答】解:A、第四周期元素中,外围电子排布为ndxnsy,且能级处于半满稳定状态时,含有的未成对电子数最多,即外围电子排布为3d54s1,此元素为铬,故A错误; B、同周期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所以第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依次减小,故B正确; C、HF分子间存在氢键,HCl分子内没有氢键,故C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