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学习篇目 梦游天姥吟留别
- 格式:ppt
- 大小:3.87 MB
- 文档页数:41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赏析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赏析篇1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
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世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诗文解释」来往于海上的人谈起仙人居住的瀛洲,烟雾,波涛迷茫无际,实在难以寻求。
越地的人谈起天姥山,在云雾霞光中时隐时现有时还能看见。
天姥山高耸入云,连着天际,横向天外。
山势高峻超过五岳,盖过赤诚山。
天台山高四万八千丈,对着天姥山好像要向东西倾斜拜倒一样。
我因此想梦游吴越,一天夜里,飞渡过了明月映照的镜湖。
镜湖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送我到了剡溪。
谢灵运住的地方如今还在,清水荡漾,猿猴清蹄。
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像青云梯一样险峻的石梯。
半山腰就看见了海上的日出,空中传来天鸡的叫声。
山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倚石欣赏迷人的山花忽然天色已经昏暗。
熊咆龙吟震动了山岩清泉,茂密的森林为之战栗,层层山峰为之惊颤。
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烟雾。
第0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1.作者简介李白,字,号,唐代诗人,后人称之为。
著有《李太白全集》。
少年时代是在四川度过的,25岁时,出三峡,泛洞庭,冬游吴越,北上太原,开始了漫游生活。
天宝元年,李白应召入京,供奉翰林。
因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仅一年多就被排挤出京,开始了以东鲁、梁园为中心的漫游生活。
天宝四年,他将离开东鲁时写下《梦游天姥吟留别》以答东鲁诸公。
2.创作背景本诗题目一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天宝三年(744),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在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
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
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有更高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
这首诗就是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此时李白在政治上遭挫折的愤怨仍郁结于怀,所以才在诗末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3.文体知识七言古诗简称“”。
“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
“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
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属于“”。
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瀛.洲②天姥.③谢公屐.④渌.水⑤殷.岩泉⑥訇.然5.解释下列加线词的含义。
(1)烟涛微茫信难求(2)云霞明灭或可睹(3)天姥连天向天横(4)势拔五岳掩赤城(5)我欲因之梦吴越(6)渌水荡漾清猿啼(7)迷花倚石忽已瞑(8)栗深林兮惊层巅(9)水澹澹兮生烟(10)失向来之烟霞(11)且放白鹿青崖间(12)恍惊起而长嗟1.太白青莲居士浪漫主义诗仙 3.七古歌行体歌行体 4.yínɡ;mǔ;jī;lù;yǐn;hōnɡ 5.(1)确实;(2)或许;(3)遮住天空;(4)超出;(5)依据;(6)清澈,凄清;(7)天黑;(8)使……战栗,使……震惊;(9)波浪起伏;(10)原来;(11)暂且;(12)恍然,猛然。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八课《梦游天姥吟留别》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优秀6篇《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赏析以下是作者给大家分享的6篇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八课《梦游天姥吟留别》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希望能够让您对于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梦游天姥吟留别篇一教案示例1教学重点体会和学习夸张及想象结合的表现手法,能够鉴赏具有浪漫色彩的诗歌作品;理解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对自由生活的渴慕,以及鄙弃黑暗尘世,蔑视权贵的凛然傲志。
教学难点感悟本诗中神奇瑰丽的梦幻世界所寄予的理想;理解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对自由生活的渴慕,以及鄙弃黑暗尘世,蔑视权贵的凛然傲志。
教学手段诵读法、讨论法教学过程诵读,整体感知1学生通读全文。
解决字、词、句障碍。
2放朗诵带或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把握节奏及停顿。
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
理清思路、理解主题、体会艺术特色1概括三段大意明确:一段写梦游缘由。
第二段写梦游过程。
第三段写梦游后的慨叹。
2 一段中诗人是怎样形容天姥山的?明确:用“信难求”的瀛洲反衬出“或可睹”的天姥山之客观存在。
接着,诗人借越人之口,着力描述天姥山的高峻气势。
“横”、“拔”、“掩”三个动词不仅写出了天姥山横空出世、高峻挺拔、卓尔不群的外形特点,还赋予它极强的动感。
3按梦中景色的不同,本段可以分为几层?每层各写了什么内容?明确:一层到“渌水荡漾清猿啼”,描写梦至剡溪的情景。
第二层到“空中闻天鸡”,描写梦游天姥山的情景。
第三层到“仙之人兮列如麻”,描写诗人在天姥山之巅偶见仙人的神妙情景。
第四层到“失向来之烟霞”,写诗人梦醒长嗟的情状。
4描述一下你较喜爱的画面,注意表现出时空的交替、色彩的变换、场面的宏大。
明确:例如,“在幽深的天空尽头,是金碧辉煌、五彩斑斓的神仙世界。
这里日月双悬,金宫银宇。
神仙们披着霓裳衣,御风而行。
清风荡漾,衣袂飘飘。
神仙们纷至沓来;虎为他们弹琴鼓瑟,鸾鸟为他们驾车前行。
仙乐声声,盛况空前!如此自由美好的神仙世界,怎能不令诗人为之倾倒呢?”5为第三段划分层次,进一步理解本诗的主题。
第0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1.作者简介李白,字 ,号 ,唐代 诗人,后人称之为 。
著有《李太白全集》。
少年时代是在四川度过的,25岁时,出三峡,泛洞庭,冬游吴越,北上太原,开始了漫游生活。
天宝元年,李白应召入京,供奉翰林。
因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仅一年多就被排挤出京,开始了以东鲁、梁园为中心的漫游生活。
天宝四年,他将离开东鲁时写下《梦游天姥吟留别》以答东鲁诸公。
2.创作背景本诗题目一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天宝三年(744),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在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
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
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有更高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
这首诗就是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此时李白在政治上遭挫折的愤怨仍郁结于怀,所以才在诗末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3.文体知识七言古诗简称“ ”。
“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
“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 ”;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
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属于“ ”。
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瀛.洲 ②天姥. ③谢公屐. ④渌.水 ⑤殷.岩泉 ⑥訇.然 5.解释下列加线词的含义。
(1)烟涛微茫信难求 (2)云霞明灭或可睹 (3)天姥连天向天横 (4)势拔五岳掩赤城 (5)我欲因之梦吴越 (6)渌水荡漾清猿啼 (7)迷花倚石忽已瞑 (8)栗深林兮惊层巅 (9)水澹澹兮生烟 (10)失向来之烟霞 (11)且放白鹿青崖间 (12)恍惊起而长嗟1.太白 青莲居士 浪漫主义 诗仙 3.七古 歌行体 歌行体 4.yínɡ;m ǔ;jī;lù;y ǐn ;h ōn ɡ 5.(1)确实;(2)或许;(3)遮住天空;(4)超出;(5)依据;(6)清澈,凄清;(7)天黑;(8)使……战栗,使……震惊;(9)波浪起伏;(10)原来;(11)暂且;(12)恍然,猛然。
《梦游天姥吟留别》情景默写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情景默写(13)“ ,”两句回扣题目中的“梦游”,写诗人由梦中醒来,回到现实。
两句中连用“悸”“动”“恍”“惊”“嗟”五字,极写梦中仙境之奇幻。
(14)诗中“ ,”两句,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流露出诗人的消极情绪。
(15)A.诗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 ,”。
B.卒章显志,揭示全诗主旨的句子是“ ,”。
【答案】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
注意以下重点词语的写法:“瀛洲”“茫”“睹”“倾”“度”“渌”“著”“屐”“壁”“暝”“殷”“栗”“层巅”“扉”“訇”“青冥”“霓”“鸾”“悸”“摧眉”“事”。
3.(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两句,描写神仙世界出现前,天空黑云笼罩、水面烟雾迷蒙的景象。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两句,描写神仙洞府即将打开时,突然电闪雷鸣的震撼场面。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在电闪雷鸣中“ ,”,走过它就来到了一个光辉斑斓的神仙世界。
(4)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一句描写有的仙人穿着七彩仙衣御风而来的景象,“ ”一句描写有的仙人在音乐的引导下乘车而来的景象。
【答案】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