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遗传”案例
- 格式:pptx
- 大小:2.40 MB
- 文档页数:40
专题34 2019年下半年高考专题复习从性遗传及血型问题1.在某种牛中,在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体色是红褐色,aa是红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雄牛是红褐色,而雌牛则为红色。
一头红褐色的母牛生了一头红色的小牛,这头小牛的性别及基因型是[ ]A.雄性或雌性,aa B.雄性,Aa C.雌性,Aa D.雌性,aa或Aa2.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
如绵羊的有角和无角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角基因H对无角基因h为显性。
在公羊中,基因型为HH、Hh均表现为有角;而在母羊中基因型为HH表现为有角,基因型为Hh表现为无角。
如果基因型为Hh的雌雄个体交配,则子代中出现无角母羊的概率为 A.1/8 B.1/4 C.3/8 D.3/43.已知绵羊角的性状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其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据表正确的判断是:A.若双亲无角,则子代全部无角B.若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有角C.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D.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一定是伴性遗传4.【加试题】在雌果蝇中,胚胎发育所需要的部分养分、蛋白质和mRNA由卵母细胞旁边的营养细胞和滤泡细胞提供。
有一个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所产生的mRNA被运送到卵母细胞,从而保证受精后形成的胚胎正常发育,如果此基因发生突变将会导致胚胎畸形而且无法存活。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此突变是显性的,则突变杂合子雄果蝇和正常雌果蝇交配所生的雌性子代不可以存活B.如果此突变是显性的,则可观察到存活的突变纯合子个体C.如果此突变是隐性的,则对于突变杂合子母体所生的雌、雄性胚胎都有一半可正常发育D.如果此突变是隐性的,两个突变杂合子的个体杂交,子二代中有1/6是突变纯合子5. 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
试分析下列从性遗传现象:Ⅰ.果蝇中一常染色体的隐性基因(a)纯合时,雌果蝇(XX)转化为不育的雄蝇;基因(a)在雄性(XY)中没有这种效应。
遗传应用题归类举例理综考试模式下的生物高考题,主要考查主干学问和核心学问,遗传学部分作为中学生物的核心学问之一,是高考理综生物考查的重点。
为帮助学生系统相识此类考试命题模式,对常考的遗传学试题作出以下分类。
1遗传方式推断:实例:例1:果蝇是被用于遗传学探讨的重要材料。
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果蝇品系有三组性状:I和I′、Ⅱ和Ⅱ′、Ⅲ和Ⅲ′(I、Ⅱ、Ⅲ表示显性性状,I′、Ⅱ′、Ⅲ′表示隐性性状),请依据以下几组试验结果,分析上述三组性状的限制基因的位置和遗传方式,并简要说明理由。
①♀I×♂I′→表现I性状;♀I′×♂I→表示I性状,说明:①限制I和I′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属细胞核遗传中的常染色体遗传。
理由是F1总表现显性性状,且正交和反交的结果相同。
②♀Ⅱ×♂Ⅱ′→F1表现Ⅱ性状;♀Ⅱ′×♂Ⅱ→F1,表示Ⅱ性状(♀)和Ⅱ′性状 (♂),说明:)②限制Ⅱ和′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属于细胞核遗传中的伴性遗传;理由是在不同性别中出现不同的性状分别。
③♀Ⅲ×♂Ⅲ′→表现Ⅲ性状;♀Ⅲ′×♂Ⅲ→表示Ⅲ′性状,说明:③限制Ⅲ和Ⅲ′的基因在细胞质中,属细胞质遗传;理由是F1总是表现出与母本相像的性状。
(2)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W、白眼w),且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
现有若干红眼和白眼的雌雄果蝇,若用一次交配试验即可证明这对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应选择的亲本表现型为: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试验预期与相应结论为:①子代中雌果蝇全部红眼,雄果蝇全部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子代中雌、雄果蝇全部为红眼,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③子代中雌、雄果蝇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个体基因型的推断①已知显隐性,可采纳测交,植物还可采纳自交。
②未知显隐性,先通过已知推断出性状的显隐性后再鉴定基因型。
2.1显隐性的推断①亲代性状不同,子代只表现出其中的一种,则此一种即为显性性状。
列举高中生物学中的“遗传特例”冯庆婷(湖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结合遗传中的“例外性”进行考查是遗传题考查的一个特点。
考点主要分布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变式考查以及不完全显性遗传、致死现象、蜜蜂的遗传、从性遗传等的考查。
下面将高中生物学出现过的“遗传特例”进行列举,希望能对学生在今后的复习中有所帮助。
一、数量性状数量性状不能明显地区分为相对性状,而是表现出从高到低的连续变化,其每个数量性状都是由多对基因决定的,并且这些基因呈共显性,每个基因对表现型的作用是微效的,但是多个基因加起来,就可以形成明显的累加效应。
例如,人的身高这一数量性状,假定它是由3对基因(A与a、B与b、C与c)共同决定,那么,每一对基因中的A、B、C这三个基因的作用相等,由于累加效应,因此,基因型AABBCC的个体应该最高;基因型aabbcc 的个体应该最矮;而基因型是AaBbCc个体应该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例1人的眼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二者独立遗传)共Array同决定的。
在一个个体中,两对基因处于不同状态时,人的眼色如右表。
现有一对黄眼夫妇,其基因型均为AaBb,请回答:(1)他们所生的子女中,基因型有种。
(2)他们所生的子女中,与亲代表现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3)他们所生的子女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答案:(1)9种(2)5/8 (3)黑眼∶黄眼∶浅蓝眼=1∶2∶1例2人类皮肤含有黑色素,黑人含量最多,白人含量最少。
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
若一纯种黑人与一纯种白人婚配,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相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比例为()A.9种,1 :4 :6 :4 :1B.3种,1 :2 :1C.9种,9 :3 :3 :1 D.3种,3 :1答案:A二、基因互作当几个处于不同染色体上非等位的基因影响同一性状时,也可能产生基因的相互作用。
考点40 伴性遗传高考频度:★★★☆☆难易程度:★★★☆☆1.伴性遗传的概念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的遗传方式.2.观察红绿色盲遗传图解,据图回答(1)子代X B X b的个体中X B来自母亲,X b来自父亲.(2)子代X B Y个体中X B来自母亲,由此可知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交叉遗传.(3)如果一个女性携带者的父亲和儿子均患病,这说明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隔代遗传。
(4)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3.伴性遗传病的实例、类型及特点(连线)考向一性染色体组成与传递特点的分析1.有一对基因型为X B X b、X b Y的夫妇,生了一个基因型为X B X b Y的孩子(X和X、X和Y分别为一对同源染色体,B、b分别为染色体上的基因).如果这对夫妇中只有一方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异常,则下列哪些原因可以造成上述结果①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②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③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分裂异常④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参考答案】B2.火鸡有时能进行孤雌生殖,即卵不经过受精也能发育成正常的新个体,可能的机制有:①卵细胞形成时没有经过减数分裂,与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相同;②卵细胞与来自相同卵母细胞的一个极体受精;③卵细胞染色体加倍.请预期每一种假设机制所产生的子代的性别比例理论值(性染色体组成为WW的个体不能成活).A.①雌∶雄=1∶1;②雌∶雄=1∶1;③雌∶雄=1∶1B.①全雌性;②雌∶雄=4∶1;③全雄性C.①雌∶雄=1∶1;②雌∶雄=2∶1;③全雄性D.①全雌性;②雌∶雄=4∶1;③雌∶雄=1∶1【答案】B【解析】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雌性的染色体组成为ZW,可以产生Z、W两种等比例的卵细胞。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①卵细胞形成时没有经过减数分裂,不经过受精也能发育成正常的新个体,形成的后代(ZW)与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相同,则后代全部为雌性;②卵细胞(Z或W)与来自相同卵母细胞的一个极体(Z或W)受精,产生的后代为ZZ∶ZW∶WW=1∶4∶1,其中WW不能成活,则后代雌∶雄=4∶1;③卵细胞染色体加倍,后代ZZ∶WW=1∶1,其中WW不能成活,则后代全雄性,故选B.考向二伴性遗传的特点及其概率计算3.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患者,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孩子的色盲基因来自外祖母B.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其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2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1/4D.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参考答案】C解题技巧患病概率计算技巧(1)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①男孩患病概率=女孩患病概率=患病孩子概率.②患病男孩概率=患病女孩概率=患病孩子概率×1/2。
第二部分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关注人类遗传病一、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1、XY型性别决定方式:●染色体组成(n对):雄性:n-1对常染色体 + XY 雌性:n-1对常染色体 + XX●性比:一般 1 : 1●常见生物:全部哺乳动物、大多雌雄异体的植物,多数昆虫、一些鱼类和两栖类。
2、三种伴性遗传的特点:(1)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②交叉遗传,即男性(父亲色盲)→女性(女儿携带者)→男性(儿子色盲)。
③一般为隔代遗传④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2)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女>男②代代相传③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3)伴Y遗传的特点:①男病女不病②父→子→孙4、家族系谱图中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快速判断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男指其父子)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
(女指其母女)附:常见遗传病类型(要记住...):伴X隐:色盲、血友病常隐:先天性聋哑、白化病伴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常显:多(并)指二、基因在染色体上1.萨顿假说推论:基因在染色体上,也就是说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研究方法:类比推理依据: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①在杂交中保持完整和独立性②成对存在③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④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果蝇杂交实验分析摩尔根果蝇眼色的实验:(A—红眼基因 a—白眼基因 X、Y——果蝇的性染色体)P:红眼(雌)×白眼(雄) P: X A X A× X a Y↓↓F1:红眼 F1 : X A X a× X A Y↓F1雌雄交配↓F2:红眼(雌雄)白眼(雄) F2: X A X A X A X a X A Y X a Y3.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含有多个基因,且这多个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4.现代解释孟德尔遗传定律①分离定律: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独立地遗传给后代。
高中生物遗传方式案例分析遗传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涉及到了信息传递和生物特征的遗传方式。
通过对不同案例的遗传方式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一领域。
本文将通过分析三个不同的高中生物遗传案例,探讨遗传方式对生物特征的影响。
案例一:血型遗传血型遗传是遗传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
假设父亲为A型血,母亲为B型血,请分析他们的孩子可能拥有的血型及其概率。
根据遗传学知识,血型是由父母的基因共同决定的。
在这个案例中,父亲有A型血,可以表示为AO基因型,母亲有B型血,可以表示为BO基因型。
根据血型遗传的规律,他们的孩子可能会有A、B、AB或O型血。
其中,A和B型属于共显性,AB型属于共性,而O型属于隐性。
因此,他们的孩子的血型可能有以下组合及其概率:- A型血:25%; B型血:25%; AB型血:25%; O型血:25%。
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血型遗传方式是通过基因的组合来决定的,孩子的血型与父母血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
案例二:突变遗传突变是遗传学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它可以导致基因序列的改变,并进一步影响生物特征。
假设某个家族中有人患有遗传病,但其父母和兄弟姐妹都没有患病,请分析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该案例中,父母和兄弟姐妹没有患病,但某个家族成员患有遗传病,说明这是一种隐性遗传病。
根据遗传学的原理,隐性遗传病一般由两个携带该基因的健康基因型个体所生的后代患病。
因此,这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隐性遗传。
案例三:性染色体遗传性染色体遗传是一种特殊的遗传方式,它涉及到X和Y染色体的遗传。
假设一个男性患有性连锁遗传的疾病,他的母亲是否患有该疾病?根据性染色体遗传的规律,男性的性染色体组合为XY,而女性的性染色体组合为XX。
因此,男性只能从母亲那里继承一个X染色体。
如果男性患有性连锁遗传的疾病,那么他的母亲必然也携带着该疾病的基因。
因此,他的母亲可能会患有这种疾病。
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性连锁遗传的疾病在男性中更常见,而女性更多扮演了基因的传递角色。
第3节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性决定知识背景生物界中大多数生物有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的区别,有些生物则是雌雄同体。
雌性和雄性之比多半是1∶1。
这是一个典型的孟德尔式遗传的比率。
因此,性别如同其他表型一样,也是受遗传控制的一种表型。
性别通常是由染色体决定的。
一、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套数之比决定性别果蝇的性别是由X染色体的雌性决定因子同常染色体的雄性决定因子之间的平衡关系所决定的。
如果在二倍体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1X∶2A)(其中2A表示具有两套常染色体)则是雄果蝇,如果在二倍体细胞中有两条X染色体(2X∶2A)则是雌果蝇。
在二倍体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而没有它的同源染色体Y的个体(XO),则是不育的雄果蝇。
在果蝇和其他昆虫中,通常可以看到雌雄嵌合体现象(gynandromorphism),即身体的一部分是雄性性状,另一部分是雌性性状。
例如,雌果蝇的一条X染色体上有曙红色眼睛基因和小型翅基因,另一条X染色体上的这两个基因则是野生型;雄果蝇的一条X染色体上也是曙红色基因和小型翅基因。
雌雄嵌合体果蝇的左侧表现为雌性性状,眼色和翅膀都是野生型的表型;右侧则表现为雄性的性状,曙红色眼和小型翅。
这是在胚胎发育早期,一个胚胎细胞核丢失了一条带野生型基因的X染色体后发育的结果。
这种只剩了一条X染色体的细胞核的后代就是XO细胞。
由于昆虫体内没有调控性别分化发育的性激素,所以每个细胞就各自决定自身的性别。
XX细胞表现雌性性状,XO细胞则表现雄性性状。
由这个例子可以看出,Y染色体对果蝇的性别决定不起作用,而只是保证雄果蝇的生育力,Y 染色体只是在精子形成的发育后期才有活性。
X∶A的比值是决定果蝇性别的第一步。
这里涉及一系列基因和基因间的“级联”反应。
X∶A高比值时,雌性化基因——sxl基因在卵受精后最初两小时内被激活,使胚胎启动朝向雌性发育的途径;XX胚胎中如果sxl基因失去功能,则胚胎出现雄性表型。
X∶A 低比值时,在胚胎发育早期sxl基因是失活的。
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3节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素材]奇怪的生物性别决定方式人的性别在出生时就以确定,而且终生不变。
但是在生物界中还有一些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和人不同,有些还非常奇特。
一、奇怪的陆生动物性别决定方式在膜翅目昆虫(如蜜蜂)中,雌蜂在排卵的时候并非所有的卵都是受精的。
在这种情况下,受精卵发育成雌蜂,非受精卵发育成雄蜂。
蜜蜂的受精卵,如幼虫喂食蜂王浆,就发育成蜂王;如喂食其它食物那么发育成工蜂。
许多蚜虫只在冬季将要来临的时候才产生雄蚜,进行雌雄交配,产受精卵越冬;而从春季到秋季连续十余代都以孤雌生殖繁殖后代,在这段时期几乎完全没有雄蚜。
蚜虫在孤雌生殖时(产性蚜时除外),它的后代都是雌的,经两性交配后产的卵到第二年也都发育成雌蚜,唯有产性蚜时才出现雄蚜。
二、奇怪的水生动物性别决定方式海生蠕虫后益,是一种环节动物,成熟雌虫将卵产在海水中,刚发育的幼虫没有性分化,之后自由生活的幼虫将落入海底,发育成雌虫,但是如果有机会落到雌虫的口吻上,很快下滑经内壁进入子宫发育成雄虫。
如果把已经落在雌虫口吻上的幼虫移去,让其继续自由生活,就发育成中间性,畸形程度视呆在雌虫口吻上时间的长短;大多数龟类无性染色体,其性别取决于孵化时的温度。
如乌龟卵在20~27℃条件下孵出的个体为雄性,在30~35℃时孵出的个体为雌性。
鳄类在30℃以下孵化那么几乎全为雌性,高于32℃时雄性那么占多数;我国特产的活化石扬子鳄,巢穴建于潮湿阴暗的弱光处可孵化出较多雌鳄,巢穴建于阳光曝晒处,那么可产生较多的雄性。
在一定条件下,动物的雌雄个体相互转化的现象称为性反转。
鱼类的性反转是比较常见的,如黄鳝的性腺,从胚胎到性成熟是卵巢,只能产生卵子。
产卵后的卵巢慢慢转化为精巢,只产生精子。
所以,每条黄鳝一生中都要经过雌雄两个阶段。
成熟的雌剑尾鱼会出其不意地变成雄鱼,老的雌鳗鱼有时转变成雄鱼。
欧洲红海中的一种红鲷鱼,由二十多条构成一个群体,其中只有一条雄鱼。
换兑市暧昧阳光实验学校性别决和伴性遗传1、人类染色体组型是指()A.对人类染色体进行分组、排列和配对B.代表了生物的种属特征C.人的一个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D.人们对染色体的形态特征的分析依据是着丝粒的位置进行解析:人类染色体组型是指人的一个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
染色体组型也叫核型,是指某一种生物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
常以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作为观察染色体组型的对象。
对形态特征的观察和分析,主要根据染色体上着丝粒的位置进行的。
答案:C2、下图是六个家族的遗传图谱,请据图回答:(1)可判断为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的是图_____________。
(2)可判断为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的是图_____________。
(3)可判断为Y染色体遗传的是图______________。
(4)可判断为常染色体遗传的是图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图示,可以看出,D图属Y染色体遗传,因为其病症是由父传子,子传孙,只要男性有病,所有的儿子都患病。
B图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因为只要父亲有病,所有的女儿都是患病者。
C和E图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因为C图中,母亲患病,所有的儿子患病,而父亲正常,所有的女儿都正常;E图中,男性将病症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A和F图是常染色体遗传,首选通过父母无病而子女有患病者判断出是隐性遗传,再根据父母无病,而两个家系中都有女儿患病而判断出是常染色体遗传。
解答本类习题时,要注意边尝试边总结。
充分利用图解进行分析判断。
答案:(1)B (2)C和E (3)D (4)A和F3、下面是血友病的遗传系谱,据图回答(设基因为H、h):(1)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
(2)3号和6号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9号和11号的致病基因分别来源于1—8号中的__________号和__________号(4)8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她与正常男子结婚,生出病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
1 .(2008张承联校)有若干具有相对性状的雌雄果蝇,其中雌性个体为隐性,雄性个体为显性,均为纯合(注:XAY、XaY均示为纯合体)已知控制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如图II2区段)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如图I区段)请补充下列实验方案以确定该基因的位置(1)取若干对雌雄果蝇分别交配,观察其后代表现型。
若后代中,则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
(2)若后代无论雌雄均为显性,则再取后代中雌雄果蝇分别交配,若,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则该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答案:(1)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雄性个体表现为隐性(2)无论雌雄均为两种性状雄性个体表现为显性,雌性个体表现为两种性状2(2007唐山二模)自然界的大麻为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
右图为其性染色体简图。
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的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
在研究中发现,大麻种群中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个体存在,已知该抗病性状受显性基因B控制。
(1)由题目信息可知,控制大麻是否具有抗性的基因不可能位于图中的片段。
(2)大麻雄株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不可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图中的片段。
(3)现有抗病的雌、雄大麻若干株,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推测杂交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除第(1)问外的哪个片段做出相应的推断。
(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
(4)若通过实验已确定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Ⅱ—2片段,想通过杂交实验培育一批在生殖生长之前就能识别雌雄的植株,则选择的亲本杂交后产生的子代中雄株表现型为,其基因型为。
答案:(1)Ⅱ-1(3分)(2)Ⅱ-1和Ⅱ-2(3分,答不全不得分)(3)如果子一代中的雌、雄株中均多数表现为抗病性状,少数不抗病,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图中的I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