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小品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1
哲理小品文8则1 牵牛花有风不要紧,你抓住篱笆。
只要篱笆存在,你就存在。
有雨不要紧,你紧贴墙壁。
只要铅笔不倒,你就不倒。
你傲视群芳,它们都在你的脚下。
你昂首向天,吹着胜利的喇叭。
然而,离开篱笆,离开墙壁,你就只能匍匐在地,那些鲜活的枝叶,就会渐渐枯萎。
虽然你有茎,却挺不直腰杆。
虽然你有喇叭,却发不去声响。
群芳曾经在年脚下,但它们自己站着。
它们没有喇叭,却有小鸟,小虫为它们歌唱。
你至死不明白,你太多了触手,但太少了骨骼。
2 帆:骄傲地爬在最高处,了望远方。
“船能前进,全靠我。
”帆鼓起肚子,大声说。
那些船工,象是没听见,各自忙着手中的事情。
“我要声不干,看你们怎么办。
”帆的肚子一起一伏,狠狠地说。
船工们不理它,各自忙活。
风看不惯,扭过头去,不在帮帆。
帆心中发慌,赶紧溜下桅杆。
船工们不慌不忙,操起桨,船继续向前。
3 星星书上说,有的星星比太阳还大,比太阳还亮。
可是,在人们的眼中,星星们显得那么渺小,满天的星光,赶不上一个太阳。
是的,太阳真大真亮!月亮的光,也是太阳给的,星星能吗?是的,万物生长靠太阳,有说靠星星的吗?人们所以看不上星星,是因为星星太小;星星所以太小,是因为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太高太高。
4 焊花上天的焰火,一声惊雷,万人争看。
地上的彩灯,正月十五,人手一盏。
焰火明亮,彩灯明亮,人们喜爱明亮。
焰火漂亮,彩灯漂亮,人们喜爱漂亮。
凡是明亮的,漂亮的,人们就喜爱吗?焊火明亮,焊火漂亮离老远儿,就能感觉到它的明亮,闭着眼睛,也能想像出它的漂亮.尽管该有的焊花都有,却没人愿意正视焊花。
那是因为它过分地耀眼。
5 漏斗:你接触过的东西,太多太多。
飘香的散装酒,亮亮的芝麻油,花生油,豆油,还有谁也离不了的酱油,醋,都是你的常客。
人前人后,你常夸自己见多识广,非常富有。
且慢,可以勉强算是见多识广吧,但是香的辣的穿肠过,你真的富有吗?就因为你不知积累,到头来一无所有。
6 浮萍风扯你到哪儿,你就到哪儿。
水送你到哪儿,你就去哪儿。
哲理小品(两则)作者:暂无来源:《新农村》 2019年第1期取暖晴天“冬天了,你怎么取暖?”老师话音未落,学生们窃窃私语,这个问题也太简单了吧!同学们的答案大同小异,无非就是多穿衣,用保暖设备,等等。
老师问道:“你们都说用厚衣服保暖,这没错,但你们想过没有,衣服本身温暖吗?”同学们低头思索,一会儿,一位学生迟疑着说:“老师,衣服本身不温暖。
”老师接着问:“既然衣服没有温暖,你们靠什么保温昵?”靠衣服,似乎不是;靠自己,也不是……同学们陷入了沉思,教室里突然变得很安静。
老师说:“还是我来回答吧!衣服没有温度,但不能缺少,它只起到保持我们体温的作用。
真正温暖你们的,还是你们自己的体温!”有同学将手伸进袖子里,触摸了一下,然后点头。
老师继续说:“在你们的生命历程中,亲情、友情还有将来会到来的爱情,都能够给你们保暖,但真正给你们温暖的,还是你们自己。
你们生命中遇到的很多人,父母、同学,还有老师我,就像给你们保暖的衣服一样,衣服给了你们温暖,你们的体温也给了衣服温度。
所以,在你们暖和的时候,也别忘了给你们的亲人朋友老师以及陌生人温暖。
他们暖和了,你也就暖和了!”教室里更安静了,只有老师的声音在飘舞着,如同春天里的蝴蝶。
白捡了100 元李克军替人打工10多年,终于存起了一些钱,也有了一些经验,就开了一家自己的书店。
刚开张那天,有个小伙子走进店里,他选来选去最后看中了一本书,那本书售价30元,小伙子很快开始掏钱,可是他不小心从口袋里带出了一张100 元的纸币掉在了地上。
他自己没看见,我却看在了眼里。
我希望他不要发现,那样我就可以把这100元钱捡起来占为己有了。
那小伙子拿了10元钱在手上,然后摸索了半天,尴尬地说:“老板,我只带了这10元钱,我家就在旁边的小区,书我先拿去,稍后我把另外的20元给你送过来行吗?”其实我心里就盼着他快点离开呢!更何况就算他耍赖不把钱送来,仅凭地上白捡的这100元钱,我也赚大了。
于是我赶忙对他说:“行,行,没关系!”那小伙子彬彬有礼地对我说了一声“谢谢!”就拿着书走了。
哲理小品:角度与心态
哲理小品:角度与心态
有二个妇人在聊天,其中一个问道:"你儿子还好吧?""别提了,真是不幸哦!"这个妇人叹息道:"他实在够可怜,娶个媳妇懒的要命,不烧饭、不扫地、不洗衣服、不带孩子,整天就是睡觉,我儿子还要端早餐到她的床上呢!""那女儿呢?""那她可就好命了。
"妇人满脸笑容:"他嫁了一个不错的丈夫,不让他做家事,全部都由先生一手包办,煮饭、洗衣、扫地、带孩子,而且每天早上还端早点到床上给她吃呢!"
哲思启示:同样的状况,但是当我们从我的角度去看时,就会产生不同的心态。
站在别人的立场看一看,或换个角度想一想,很多事就不一样了,你可以有更大的包容,也会有更多的爱。
哲理小品故事四则哲理小品故事衣袋某君置得一件名牌上衣,穿在身上,威威风风,好生了得。
后来,该君发现此件上衣虽是新潮,然衣袋甚少,只装得一条手帕而已。
该君甚感不便,请一位本地名裁缝进行了改造,加上了两个口袋。
经过这一改造,功能增加了不少,该君深受其益。
几日过后,该君觉得再加几个只衣袋会更好,索性请那位裁缝,再加上两个。
如此下去,衣袋渐渐增多,装笔的、装表的、装本的、装烟的、装打火机的、装手帕的,层层叠叠,各有各的作用。
习惯成自然,该君觉得就得有这些衣袋,才能满足需要。
时间一长,该君却又为衣袋太多而烦恼起来。
例如,手头有了一件没有列入计划的小物件,却不知装入哪一个衣袋;有时急需一个物件,却不知到哪个衣袋里去取。
衣袋们也常常争执,这只衣袋挡了那个衣袋的出口啦,那个衣袋装了应该这个衣袋装的物件啦,某个衣袋尽装带油水的啦,某个衣袋半年闲啦,等等。
终于有一天,该君请裁缝拆去增添上的所有衣袋,只留下那个装手帕的。
车刹车刹的一生,是阻碍车辆前进的`一生。
它为了阻碍车辆前进而生,最后因为损耗得不能正常发挥阻碍车辆前进的使命而光荣退休。
车轮喜欢车刹,尽管车刹老跟它过不去。
驾驶员呢?每次上路,总要先试试车刹,看看它是否忠于职守。
下坡,车刹要灵;上坡,车刹也要灵。
遇红灯,要用车刹;遇绿灯,也离不开车刹。
车刹就是为了减速,为了停止;而没有车刹,也就不能高速,谈不上前进。
车刹的存在,其实是为了前进。
车刹的一生,其实是前进的一生。
阻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前进。
钟摆你送走了一个又一个昨天。
你迎来了一个又一个今天。
你盼望着一个又一个明天。
你让日子一天天过去,又一天天到来。
你抹去了旧的,又送来了新的。
你给人以回忆,给人以充实,给人以希望。
可你自己呢?为了这一切,你甘愿在原地徘徊。
雪雪,晶莹、美丽、纯洁、给人以多少美好的联想。
人们赞美雪的洁白无瑕。
人们赞美雪的宽阔胸怀。
雪飘得优雅,落得自然。
人们把雪比作花,比作鹅毛。
人们把一切美好的词语都献给了雪。
把智慧放进口袋(心灵励志小品三则)反省只在一念之间,智慧心到擒来!◎一只海豚的烦恼即使是一只反应较迟钝的海豚,也会为学习新事物而烦恼……前一阵子,在夏威夷的东洋酒店观赏海豚的水上表演,由三只海豚联合演出。
令人想不到,在训练海豚表演特技时,其中两只很快学会了,便开始欺负另一只还学不会的海豚。
当海豚前来领鱼吃时,还耍不太好的那一只便稍稍落后等在后头。
耍得棒的海豚,被安排在前面表演,不太好的那只被安排在后面。
我们可能会认为,反正只不过是一只海豚,就算学不会特技,也不至于钻牛角尖。
然而,学不好的海豚,却倍感压力。
烦恼着:“自己为什么就是学不会呢?”牠甚至因压力大得有一眼张不开来。
海豚从水中冒出水面时,是看不见的,只能靠着叫声和空气的振动,得知讯息。
学不好的海豚,便倾斜着身体,张着一只眼睛朝向指示牠的教练。
被身手佼好的海豚愚弄,弱势的海豚无所适从时,指导表演的教练却注意到了,他尽量的丢鱼给那一只成绩不好的海豚,给予鼓励。
不如此做的话,牠准会失去信心,而永远学不会。
小孩也一样有学得快和学得慢的。
不会读书的小孩,并不是一开始就不想读。
那个小孩一定也独自想过:“为什么就是学不会呢?”但周围的人只会去注目、疼爱会读书的小孩,毫不留情地对那些读不好的小孩说:“你真没用!”本来就学不好的小孩,便自暴自弃地认为:“反正我是没用的!”就失去了学习的意愿。
其实不会读书的小孩,都是因为在一开始就被说成:“你不会读书,真没出息!”因而失去了斗志。
我们别忘记:即使是一只反应较迟钝的海豚,也会为学习新事物而烦恼。
*一秒钟学智慧:鼓励学不会的小孩◎你可以帮他治心病饥饿的人并非是在找食物,只是在找和他一起用餐的人。
由于医学进步,生病或受伤很容易痊癒。
现代人如何治疗心病,才是一个大问题。
要当医生首先必须考上医学院,进入医院实习,结业及格之后才能成为正式医师。
但是治疗一个人的心病,你也做得到。
如果有人在烦恼,只要耐心倾听他说话。
“原来如此!那可真难为你了。
人生哲理小品十篇1、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幸福总围绕在别人身边,烦恼总纠缠在自己心里,这是大多数人对幸福和烦恼的理解。
差学生以为考了高分就可以没有烦恼,贫穷的人以为有了钱就可以得到幸福。
结果是,有烦恼的依旧难销烦恼,不幸福的仍然难得幸福。
烦恼,永远是寻找幸福的人命中的劫数。
另一类人也像在登山,但他们并不刻意要登到哪里。
一路上走走停停,看看流岚,赏赏虹霓,吹吹清风,心灵在放松中,得到某种自足。
尽管不得大愉悦,然而,这些琐碎而细微的小自在,萦绕于心扉,一样芬芳身心,恬静自我。
有的人本来幸福着,却看起来很烦恼;有的人本来该烦恼,却看起来很幸福。
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
这是因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较真,生活中便烦恼遍地;而糊涂的人,计较得少,虽然活得简单粗糙,却因此觅得了人生的大滋味。
所以,人生的烦恼是自找的。
不是烦恼离不开你,而是你撇不下它。
这个世界,为什么烦恼的都有。
为权,为钱,为名,为利,人人行色匆匆,背上背着这个沉重的布囊,装得越多,牵累得也就越多。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追逐着人生的幸福。
然而,就像卞之琳《断章》诗所写的那样,我们常常看到的风景是:一个人总在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
其实,谁都是幸福的。
只是,你的幸福,常常感受在别人心里。
2、时间的步子我坐在老屋的大门口,看屋檐角滴下的雨点,仿佛看见了时间的身影。
人生命的长短是用时间来衡量的,谁都希望长寿,但时间总是不答应,它依然按照自己的节拍行走,且从来不失却公平。
年轻时,时间的步子要慢得多,尤其是童年,总是留下比较多的回忆。
年岁越高,日子过得越快,才知道要节约。
可是,却挽不住时间匆匆的脚步。
时间是高利贷者,如果你要时间预先支付,他日必会付出最昂贵的代价。
简单地说,人一宿不睡觉,并不是睡一宿就能还清的。
最好是不紧不慢。
站在桥下,看江水奔流,一边是现在,一边是过去。
只有桥是现在。
逝者如斯夫!人不免要感到悲哀。
哲理小品:“看见”大象哲理小品:“看见”大象云弓在大山的深处,有一个被遗弃的采石场。
采石场的附近住着一个老人,他能够用石头雕刻出最精美的大象。
人们花钱购买老人的大象,博物馆将他的作品列为珍品展示。
很多雕刻家都试图雕刻出与之媲美的大象,但是都没有成功,因为老人的大象非常强健,而且同时显得非常温和、智慧、庄严而又快乐。
一个年轻人找到了老人:“能不能让我看看您是怎样雕刻大象的?”老人说道:“我无法教你怎样雕刻大象,只能告诉你怎样雕刻石头。
”年轻人非常失望,因为他对雕刻石头早就非常熟练了。
因为远道而来,他只好勉为其难地说:“太好了,您就教我怎样雕刻石头吧。
”时间慢慢地流逝,年轻人学会了很多过去闻所未闻的石雕手艺。
在一个清爽的夜晚,秋天的落叶在微风中起舞,老人对年轻人说:“你已经学得很好,我没有什么技艺还能教给你了。
”年轻人仍然不会雕刻精美的大象,所以他说:“让我再跟您学一个季节吧。
”年轻人又跟着老人在工棚里继续工作。
这天,老人凝视着石头,但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您在做什么?”年轻人问道。
“我在寻找大象。
这里有一头,这里有一头,另外这里也有一头。
”老人用手指着那三块石料。
“大象在哪儿?”年轻人问,他只看到了石头。
“它们就在石头中。
我不会雕刻大象,只会雕刻石头。
我在石头中发现了大象。
我雕刻石头,就是将大象解放出来,然后每个人都能看见大象。
你真的什么都看不见?”年轻人再一次审视那三块石头,“不,”他最后回答:“我什么也没发现。
但是,我在你放在门旁的那块石头中发现了一些东西。
”“你确信?”老人悲伤地摇着头:“那块石头里没有大象。
”年轻人笑了:“我的确没有从中发现大象,但是我看见了一只老虎。
”说罢,年轻人拿起雕刻工具,走向了那只“老虎”……。
以下是一个关于道德的小品:
人物:甲、乙、丙
场景:公园里,甲正在欣赏花,乙和丙也在公园里。
乙:(惊叹)这些花儿真漂亮啊!
甲:(点头)是啊,确实很美。
丙:(拿起花盆欲离去)这盆花真好看,我把它拿回家。
甲:(惊讶)你要拿这盆花回家?这是公共财产,你不能把它带走。
乙:(附和)对啊,这是大家的,你不能独自占有它。
丙:(固执)但这盆花真的很漂亮,我想把它放在我的阳台上。
甲:(严肃)这是不道德的,你不能这样做。
你想想看,如果每个人都把公园里的花拿回家,那公园还会这么美吗?
乙:(点头)而且,这样做也会破坏生态平衡。
如果大家都不尊重公
共财产,我们的环境会变得越来越糟。
丙:(反思)好吧,我明白了。
我不应该这样做。
甲:(微笑)很好,你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让我们一起保护公共财产,让我们的环境更加美好。
乙:(微笑)对,让我们一起为环保出一份力。
丙:(微笑)我会的,谢谢你们。
(剧终)。
影响100年的营销启示1、老鼠和狗一群老鼠爬上桌子准备偷肉吃,却惊动了睡在桌边的狗。
老鼠们同狗商量,说:“你要是不声张,我们可以弄几块肉给你,咱们共享美味。
”狗严辞拒绝了老鼠们的建议:“你们都给我滚,要是主人发现肉少了,一定怀疑是我偷吃的,到那时我就会成为案板上的肉了。
”营销启示:不要与企图打倒自己的对手合作,当他们给你一点利益的时候,你也许失去的是更大的利益。
2,青蛙与老鼠一只青蛙看着自己的老鼠邻居很不顺眼,总想找个机会教训教训它。
一天,青蛙见到老鼠,劝它到水里玩。
老鼠不敢,青蛙说有办法保证它的安全,用一根绳子把它们连在一起,老鼠终于同意一试。
下了水,青蛙大显神威,它时而游的飞快,时而潜到水底。
把老鼠折腾得死去活来。
老鼠最后被灌了一肚子水,泡胀了漂浮在水面上。
空中飞过的鹞子正在寻找食物,发现了漂浮的老鼠。
就一把抓了起来。
相连的绳子把青蛙也带了起来。
吃掉老鼠后,意犹未尽的鹞子把嘴有伸向青蛙。
在被鹞子吃掉之前,青蛙后悔地说:“没有想到把自己也给害了。
”营销启示:竞争是有规律的,当我们采取了不正当的手段去对付竞争对手的时候,也许我们自己已经也踏入失败的门槛。
3.白雁落网白雁经常聚集到湖边,许多白雁常在那里挑选合适的地方栖息。
雁群头领还安排了一只白雁守夜放哨,看见有人来了就鸣叫报警。
湖区的猎人熟悉了白雁的生活习性。
一到晚上,他们就有意点亮火把。
放哨的雁看见了火光,就嘎嘎地叫了起来,猎人又把火弄灭了。
等到雁群受惊飞起来时,什么动静也没有了,雁群又放心地落回原处休息。
这样反复三四次后,雁群以为是放哨的雁有意欺骗它们,就都去啄它这时,猎人举着火把向雁群靠近。
放哨的雁怕雁群啄它,不敢再叫。
酣睡中的雁群被猎人一网捕捉,没有一只逃脱。
营销启示:任何一个企业都会面临着市场的考验,当竞争对手第一次试探的时候,企业建立起来的预警系统—“放哨的白雁”起到了作用,企业严阵以待,却不见对手有什么反应。
但是经过反复试探之后,连企业自己也逐渐放松了警惕,致使竞争对手一战而胜。
《哲理小品》再生再生○李尚朝连续几个黄昏,我经过那条小溪时,在一片垂柳下我总看见一位年轻人在那儿垂钓。
他的手法与运气不错,连连钓起那些一两左右的小鱼,可他却并不要,又连连地丢在溪水里。
我以为他嫌小。
过了一会儿,他拉上来一条一斤重的鲤鱼,我叫起好来,心想这下他该露出欢颜了。
他小心翼翼地从鱼鳃上取下钩,爱抚地摸了摸活蹦乱跳的鱼,突然,鱼脱手掉到了水里。
我禁不住“啊”了一声,他回头看了看我,很晦涩地笑了笑。
我说:“真可惜!”他含糊地摇摇头,说了句:“幸运的鱼!”从他那忧郁的脸色上,我看出他内心有着深深的伤痛。
我试着问他:“干吗要把鱼钓起来又丢掉?”他说:“我仅仅是在寻找一种折磨生命的感觉。
”“折磨?”他苦笑了一下。
“折磨真是一种享受!这几天我一直在这样享受着。
”停了一下,他又自言自语:“可这真是一种享受吗?”他直直地盯着我,想要寻根究底似的急促地问我:“你告诉我,被我放走的那些鱼,算不算获得了再生?”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他才好,显然他的心灵受到过莫大的打击,如果我的回答稍有偏差,对他的人生就可能铸成大错。
我只有碰碰运气了。
我顺手折了一枝柳条,插在堤边的湿土里,对他说道:“这柳条如果经过这个夏天,熬过了骄阳的炙烤,长出根须,到明年长成一棵小小的柳树,对于原来的那枝柳条来说,它便获得了再生。
至于那些鱼,它们被你钓起便受到了伤害,如果被他人钓去,可能会丢掉性命。
然而它们毕竟被你放了,他们需要去休养,去战胜自己的创痛,也许有的会死去,而另一些坚强者会很快地活过来,对于它们的命运来说,它们也算是获得了再生。
”“那么人呢?”他问,“人是不可以再生的……”随即他又悲叹起来。
他的问话让我想起了《封神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比干被妲己挖去心脏,但仍未死,他在回家的途中遇到了一个卖无心菜的老妇人,问:“菜无心如何?”妇人答:“能活。
”又问:“人无心呢?”这老妇本为妲己所化,便斩钉截铁地答道:“必死!”比干抱着的最后一线希望被摧毁了,倒地身亡。
哲理小品
鼓励的力量
亨利·福特,这位将人类带进汽车时代的汽车工业巨擘,曾经多次感慨地表述过这样一句话:善于鼓励他人的能力,是一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财富。
在福特汽车事业的开端,年轻的福特历经辛苦绘制出一副新型发动机的草图,但在那个时代,绝大多数的业内人士都一致认为并坚信,电气车辆才是未来车辆的流行潮流。
为此,企图改良汽车发动机的福特遭受到了无数的白眼和嘲讽。
得不到理解和支持的福特为此烦恼不已,几欲放弃。
但一次晚宴上的幸遇,给福特以巨大的鼓舞,使他以坚定的信心坚持下来,并最终成为引领汽车行业的带头人。
在那次晚宴上,大名鼎鼎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也应邀参加了。
福特在餐桌上向距离他最近的一位出席者苦口婆心地讲解自己的发动机设想,福特注意到,距离几把椅子以外的爱迪生也侧耳倾听,并不断挪动椅子向福特这边靠近,最后,这位大发明家索性直接走到福特身边,请他画出发动机的草图。
福特既紧张又兴奋,匆匆几笔就画出了简略的草图,爱迪生全神贯注地研究着这张草图,突然,爱迪生将拳头在餐桌上重重一击,“年轻人,”大发明家显得非常兴奋,“就是它了,你已经得到它了!”
多年以后,福特回忆说:“击在餐桌上的那重重一拳,对我而言,它的价值等同整个世界。
”
工作的目的
1901年,当安德鲁·卡耐基创办的钢铁公司被美国钢铁公司收购的时候,必须履行的合约之一就是给卡耐基公司主席执行官查尔斯·施瓦布支付那个时代闻所未闻的最低100万美元的巨额薪水。
这项要求,令美国钢铁公司的摩根甚是犯难。
那时,记录在案的最高薪水只是10万美元。
摩根会见了施瓦布,向他展示了这项合约,并支吾其辞地询问施瓦布,他应该怎样才能处理好这件事情。
“这个好办,”施瓦布回答道,说着拿过合约并将它撕碎。
事实上,在此之前,卡耐基支付给施瓦布的薪水是130万美元。
“我并不在意他们支付给我多少薪水,”后来,施瓦布在接受福布斯杂志采访时告诉记者,“我并不是在金钱的刺激下才干劲十足的,我相信,我所付出的,是一定能得到回报的,因此,我没有一分钟的犹豫,便毁掉了那份薪水合约。
我为什么要工作?我工作只是为了在工作中找到满足和乐趣。
我知道,在发展中存在着满足,在创造中也存在着满足。
不是因为热爱而工作的人,既不可能赚到更多的钱,也不可能找到更多的快乐。
”
从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卑微的山村马夫,到美国最著名的企业家之一,查尔斯·施瓦布成功的秘诀就是:他从不把薪水视为重要的因素,他只关心新职位是否更适合他的发展,是否能给他带来更多的快乐和满足。
他清楚,暂时的待遇多也罢,少也罢,与他将来注定要获得的财富相比,太微不足道,而只有快乐和满足感才会让他更加热爱他的工作,作为必然的结果以及快乐的副产品,更多的财富已经在不远处向他频频招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