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控制网平差
- 格式:ppt
- 大小:821.50 KB
- 文档页数:70
在GPS观测技术出现之前,一般平面控制网都是采用三角网、导线网等形式进行观测。
90年代我国引入了GPS观测技术,由于其精度高且控制点间不需通视的优点,很快就成为平面控制网的主要观测手段。
现在除美国的GPS以外,还有俄罗斯的格洛纳斯(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Galileo)和中国的北斗(BD)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都可以为我们提供全球高精度的导航定位服务。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简称GNSS,原来的GPS接收机发展到现在基本上都能同时接收GPS、GLONASS、Galileo、BD等卫星信号,所以现在在称为GPS接收机已经不太准确,一般称为GNSS接收机,原来的GPS观测技术也扩展为GNSS观测技术,采用GNSS技术进行观测的平面控制网则称为GNSS控制网。
本文就GNSS控制网的观测和平差进行介绍。
一、GNSS控制网的设计GNSS控制网设计最重要的是确定控制网的等级。
GNSS测量规范比较多,有国家标准也有行业标准。
由于不同的规范对等级的规定不一致,比如《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中规定的等级为B、C、D、E(A级为连续运行参考站网),《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也是B、C、D、E四级,《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城市测量规范》和《工程测量规范》中规定的精度级别为二等、三等、四等、一级、二级,《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中规定的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所以要确定GNSS控制网的等级,首先要确定采用的技术依据,也就是用哪个规范。
这个就要根据实际的需求来进行确定,如果实在不确定采用哪个规范,可以直接采用国家标准《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图1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中的精度等级规定图2 《工程测量规范》中的精度等级规定根据采用的规范确定好GNSS控制网的等级后,就可以根据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具体的技术设计。
主要有坐标系统的确定,起算点的选择,控制点点位及布网概略设计,采用的GNSS接收机与数据处理软件及平差软件,控制网观测、数据处理及平差技术要求及上交成果资料等内容。
第2节工程控制网建立大纲要求:工程控制网的设计重点:工程控制网的坐标系选择、工程控制网的施测方法、《工程测量规范》知识点一:工程控制网的分类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三维控制测量;按照用途,工程控制网可分为测图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安装控制网和变形监测网。
(1)按照网点性质,可分为一维网(水准网、高程控制网)、二维网(平面控制网)、三维网;(2)按照网形,可分为三角网、导线网、混合网、方格网等;(3)按照施测方法,可分为测角网、测边网、边角网、gps网等;(4)按照坐标系和基准,可分为附合网(约束网)、独立网、经典自由网、自由网等;(5)按照其他标准,还可分为首级网、加密网、特殊网、专用网(如隧道控制网、桥梁控制网、建筑方格网)等。
知识点二:工程控制网的特点测图控制网精度取决测图比例尺。
1.隧道控制网的点位布设要保证隧道两端都有控制点;2.桥梁控制网要求纵向精度高干其他方向精度;3.投影面的选择应满足“控制点坐标反算的两点间长度与实地两点间长度之差应尽可能小”;隧道控制网的投影面一般选在贯通平面上,或选在放样精度要求最高的平面上;知识点三:工程控制网建立过程(了解)工程控制网建立过程如下:(1)设计。
(2)选点埋石。
(3)观测。
(4)平差计算。
知识点四:工程控制网设计步骤工程控制网的设计步骤如下:(1)根据控制网建立目的、要求和控制范围,经过图上规划和野外踏勘,确定控制网的图形和参考基准(起算数据);(2)根据测量仪器条件,拟定观测方法和观测值先验精度;(3)根据观测所需的人力、物力,预算控制网建设成本;(4)根据控制网图形和观测值先验精度,估算控制网成果精度,改进布设方案;(5)根据需要,进行控制网优化设计。
知识点五:工程控制网的坐标系选择在满足工程精度的前提下,工程控制网一般采用国家统一的3°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考题)当不能满足工程对高斯投影长度变形的要求(通常不大于2.5 cm/km)时,可以自定义中央子午线和投影基准面,建立任意带的独立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但应与国家坐标系衔接,建立双向的坐标转换关系。
所在院系: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专业年级:测绘工程08级姓名:张光辉学号:0808030227指导老师:肖东升控制网平差报告[控制网概况]1、本成果为按[平面]网处理的平差成果计算软件:南方平差易2004网名计算日期:日期: 2011-02-25观测人:记录人:计算者:张光辉测量单位:备注:2、高程控制网等级:国家四等每公里高差中误差= 2.31 (mm)起始点高程A 12.0130(m)B 10.0130(m)闭合差统计报告控制网平差报告[控制网概况]1、本成果为按[平面]网处理的平差成果计算软件:南方平差易2004网名计算日期:日期: 2011-02-25观测人:记录人:计算者:张光辉测量单位:备注:2、高程控制网等级:国家四等每公里高差中误差= 2.22 (mm)起始点高程A 5.0160(m)B 6.0160(m)闭合差统计报告[控制网概况]1、本成果为按[平面]网处理的平差成果计算软件:南方平差易2004网名计算日期:日期: 2011-02-25观测人:记录人:计算者:张光辉测量单位:备注:2、高程控制网等级:国家四等每公里高差中误差= 7.70 (mm)起始点高程A 237.4830(m)闭合差统计报告控制网平差报告[控制网概况]1、本成果为按[平面]网处理的平差成果计算软件:南方平差易2004网名计算日期:日期: 2011-02-25观测人:记录人:计算者:张光辉测量单位:备注:2、平面控制网等级:国家四等,验前单位权中误差2.5(s)3、控制网数据统计结果[边长统计结果]总边长:16058.0800,平均边长:8029.0400,最小边长:6751.2400,最大边长:9306.8400[角度统计结果]控制网中最小角度:23.4516,最大角度:127.48413、控制网中最大误差情况最大点位误差= 0.0372 (m)最大点间误差= 0.0527 (m)最大边长比例误差= 128344平面网验后单位权中误差= 1.83 (s)闭合差统计报告[平面点间误差表]控制网平差报告[控制网概况]1、本成果为按[平面]网处理的平差成果计算软件:南方平差易2004网名计算日期:日期: 2011-02-25观测人:记录人:计算者:张光辉测量单位:备注:2、平面控制网等级:国家三等,验前单位权中误差2.5(s)3、控制网数据统计结果[边长统计结果]总边长:4682.5980,平均边长:520.2887,最小边长:306.0650,最大边长:667.5620[角度统计结果]控制网中最小角度:302.4215,最大角度:302.42153、控制网中最大误差情况最大点位误差= 0.0768 (m)最大点间误差= 0.1087 (m)最大边长比例误差= 5471平面网验后单位权中误差= 31.29 (s)闭合差统计报告[控制网概况]1、本成果为按[平面]网处理的平差成果计算软件:南方平差易2004网名计算日期:日期: 2011-02-25观测人:记录人:计算者:张光辉测量单位:备注:2、平面控制网等级:城市二级,验前单位权中误差2.5(s)3、控制网数据统计结果[边长统计结果]总边长:44436.4700,平均边长:11109.1175,最小边长:10156.1100,最大边长:12168.6000[角度统计结果]控制网中最小角度:22.0243,最大角度:120.08313、控制网中最大误差情况最大点位误差= 0.0289 (m)最大点间误差= 0.0519 (m)最大边长比例误差= 252492平面网验后单位权中误差= 1.11 (s)闭合差统计报告控制网平差报告[控制网概况]1、本成果为按[平面]网处理的平差成果计算软件:南方平差易2004网名计算日期:日期: 2011-02-25观测人:记录人:计算者:张光辉测量单位:备注:2、平面控制网等级:城市二级,验前单位权中误差2.5(s)3、控制网数据统计结果[边长统计结果]总边长:204082.3160,平均边长:6802.7439,最小边长:5187.3420,最大边长:8884.5870[角度统计结果]控制网中最小角度:302.4215,最大角度:302.42153、控制网中最大误差情况最大点位误差= 0.0358 (m)最大点间误差= 0.0556 (m)最大边长比例误差= 261617平面网验后单位权中误差= 2.13 (s)闭合差统计报告。
工程测量学习题第一章工程测量学概述1、土木工程建设分为几个阶段,在各个阶段测量工作的主要内容。
1)规划设计阶段主要是测绘地形图和纵横断面图2)施工建设阶段按照设计要求在实地准确地标定建(构)筑物各部分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作为施工和安装的依据3)竣工后运营管理阶段竣工测量以及为监视工程安全状况的变形监测与维修养护等测量工作。
2、工程测量研究对象及特点是什么?研究对象:建筑工程和机器设备特点:工程测量作用性强,研究具体几何实体的测量描绘和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
3、工程测量的任务。
\为各种服务对象提供测绘保障,满足他们所提出的各种要求4、工程测量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动力:大型特种精密工程方向:精密工程测量第二章工程地形图的测绘和应用1、在工程建设中各个阶段使用地形图的区别。
规划设计阶段主要采用小比例尺地形图,如1:1万及以上,满足工程初步设计要求;施工建设阶段采用大比例尺地形图,如1:2000,提供详细的点位坐标;竣工阶段根据工程要求主要内容详测比例尺大些,次要内容简测相应比例尺小些。
2、给定一个测区范围,要求测绘该地区的大比例尺地形图,请给出全野外数字测图的方案、作业过程等。
1)项目概述:项目来源,内容,目的2)测区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3)执行标准和文件:法律法规等4)主要技术指标:坐标系统,比例尺等5)技术设计书编写6)控制测量7)野外数据采集8)地形图的编辑,整饰与输出9)质量检查与验收10)编写技术总结,提交相关资料3、水深地形图和陆地地形图的区别,深度基准的概念及确定。
如何设计测深线。
水深地形图是从水深来描述水下地面点的竖向位置陆地地形图是从高程来描述水下地面点的竖向位置深度基准面试水深计算的起算面。
从1956年开始我国采用理论深度基准面,在内河及湖泊采用最低水位,平均低水位或设计水位等作为深度基准面。
测深断面线的方向一般与河流主流或者岸线垂直,在河道转弯处,可布设成扇形。
测深断面线一般规定在图上每隔1-2cm布设一条,测深点的间距一般在图上为0.6-0.8cm4、竣工测量的目的1)在新建或扩建的工程中,为了检验设计的正确性,阐明工程竣工的最终成果2)为工程扩建或者改建提供依据3)为满足新建工程建成投产后进行生产管理和变形观测的需要。
注册测绘师教材第三章知识点:控制网优化设计控制网优化设计
(一)含义
控制网优化设计指在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下,设计出精度高、可靠性强、灵敏度最高(对变形监测网而言)、经费最省的控制网布设方案.
(二)分类
根据固定参数和待定参数的不同,控制网优化设计分为如下四类: (1)零类设计(基准设计).是在控制网的图形和观测值的先验精度已定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参考基准(起始数据)使网的精度最高;
(2)一类设计(网形设计).是在控制网成果要求精度和观测手段可能达到的精度已定的情况下,选择最佳的点位布设和最合理的观测值数量; (3)二类设计(权设计).是在控制网的网形和控制网成果要求精度已定的情况下,设计各观测值的精度(权),使观测工作量最佳分配;
(4)三类设计(改进设计).是对现有网或现有设计进行改进,从而改善控制网成果精度.
(三)方法
(1)解析法.解析法是通过数学方程的表达,用最优化方法解算.该法适用于各类设计.
(2)模拟法.模拟法是根据经验和准则,通过计算、比较和修改得到最优方案.该法适用于一、二、三类设计.
(一)施测方法
1.平面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通常采用gps 测量方法,也可采用三角形网测量、导线测量等常规方法.。
如何进行测绘控制网平差测绘控制网平差是地理测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测绘控制网平差,以及它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挑战。
测绘控制网是地理测量中的基础网络,它是由测量仪器和方法测量出来的控制测点组成的。
测绘控制网的平差是指通过测量仪器获取到的不完全准确的测点数据,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和算法,进行误差消减和平差计算,得到更为准确的测点数据。
为了进行测绘控制网平差,首先需要收集大量的测量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或者全站仪等先进的测量仪器获取。
正是由于这些先进的测量仪器的应用,使得地理测量的准确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接下来,我们需要对收集到的测量数据进行预处理。
这包括数据的筛选、去除明显的异常值和误差,同时也包括对数据进行加权处理,以确保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参与到平差计算中。
在测绘控制网平差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最小二乘法。
最小二乘法采用的是一种数学模型,通过最小化误差的平方和,得到最佳的测点坐标估计值。
这个数学模型能够有效地处理误差和测量误差的传递。
在实际应用中,测绘控制网平差是非常有挑战性的。
首先,由于测量误差和系统误差的存在,测量数据往往不是完全准确的。
其次,测绘控制网的规模和复杂度也会对平差计算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我们需要使用更精细的测量仪器,采用更合理的观测方案,以及选择适当的平差方法,来提高测绘控制网的精度。
此外,测绘控制网平差还需要考虑到地理测量的特殊性。
地球是一个曲面,因此在进行平差计算时,需要考虑到地球的形状和地球表面的曲率。
这就需要采用地球坐标系统和地球椭球体模型,来处理平差计算中的地球几何问题。
测绘控制网平差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它在地形测量、地图制作、工程测量、导航定位等领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测绘控制网平差,我们可以获得准确的地理信息数据,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地球表面的任何区域。
总而言之,测绘控制网平差是地理测量领域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如何进行控制网平差网络平差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对互联网上的信息进行调节和规范,以达到稳定和安全的网络环境。
控制网络平差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和策略,有效地管理和操纵网络平差的过程。
本文将论述如何进行控制网络平差,以提高网络环境的质量和安全性。
1. 网络平差的重要性: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但与之相伴随的是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如网络安全风险、信息滥发、信息泄露等。
因此,控制网络平差显得尤为重要。
2. 认识网络平差的要素:要进行有效的网络平差,我们首先需要认识网络平差的要素。
这包括网络运营商、网络服务提供商、网络用户等方面的人员和机构。
网络平差涉及到的方面包括网络服务的质量、速度、稳定性以及数据传输的准确性等多个方面。
3. 加强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控制网络平差的重要方面。
网络安全可以通过提高网络服务器的安全性、用户密码的设置、网站防火墙以及加密技术等手段来实现。
同时,网络用户也应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不随意下载陌生源代码和软件,不访问不安全的网站,以免造成信息泄露和恶意软件的传播。
4. 提高网络服务的质量:网络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网络平差的效果。
网络服务提供商应加强网络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应提供高速和稳定的网络连接,以满足用户对网络的需求。
5. 规范网络信息的传播:网络平差还需要对信息的传播进行规范和调控。
这包括控制非法信息的发布和传播,例如虚假广告、色情信息等。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网络谣言的查处和管理,以避免虚假信息的传播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6. 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为了更好地控制网络平差,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
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应包括网络安全、信息传播、网络服务质量等方面内容,并明确相关行为的违法和处罚条款。
这样可以在法律层面对网络平差进行规范,增强网络平差的效果和可持续性。
7. 促进公众参与:控制网络平差不仅仅是网络管理部门的责任,公众参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