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牛黄、人工牛黄、体外培育牛黄的区别
- 格式:pptx
- 大小:310.29 KB
- 文档页数:9
人工牛黄的功效以及鉴定方法人工牛黄是按照天然牛黄的主要成分——胆红素、胆酸、胆固醇、无机盐等,人工配制的一种牛黄代用品,其制作工艺简单,价格还不到天然牛黄的0.5%,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普通百姓的用药需求。
目前,人工牛黄占据了98%,成为天然牛黄的主要替代品。
但是,人工牛黄与天然牛黄相比,无论在成分、结构还是药效上都存在着一定差距,价格也相差悬殊。
人工牛黄的药性【性味与归经】甘凉。
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
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伴随,痈肿疔疮。
【临床应用】1.用于温热病及小儿惊风之壮热神昏,惊厥抽搐等症。
牛黄清心、凉肝,有患风止痉、定惊安神之效。
常与朱砂、全蝎、钩藤等配伍,如牛黄散。
2.用于温热病热入心包,中风,惊风,疯痛等痰热豪蔽心窍所致之神昏、口噤、痰鸣等症。
本品既能清心热,又能化痰、开窍醒神。
单用本品为未,淡竹沥化服即效,如《外台秘要》治婴儿口噤方,或与麝香、栀子、黄连等配伍,共秦清热化痰、开窍醒神之功,如安宫牛黄丸。
3.用于咽喉肿痛,溃烂及痈疽疗毒等热毒壅滞郁结之证。
本品清热解毒力强。
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常与黄芩、雄黄、大黄等同用,如牛黄解毒丸;若咽喉肿痛、溃烂,可与珍珠为末吹喉,如珠黄散;用治痈疽、疗毒、乳岩、瘰疬等,又与麝香、乳香、没药等合用,以清热解毒、活血散结,如犀黄丸。
【用法与用量】0.15~0.35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遮光,密闭保存,防潮,防压。
天然牛黄、人工牛黄和假牛黄的鉴别方法牛黄是牛科动物干燥的胆结石。
具有清心解毒,开窍豁痰,息风定惊的功能。
常用于治疗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厥抽搐,咽喉肿痛,口生疮,痈肿疔疮等症。
真牛黄:多呈卵形,类球形或三角形,直径1~3厘米。
表面金黄至棕黄,深浅不一,质较细腻而有光泽,有的外部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有裂纹。
解酒护肝,体外培育牛黄酒前、酒后服用区别!临近春节,走亲访友朋友聚会,酒成为亲朋好友聚会餐桌上的必备之品,兴致高了总是容易喝过头,过度饮酒贪杯对人体健康损伤较大。
饮酒后不适常见反应有头晕头痛,脸红,恶心呕吐,口干口苦,烧心,胃痛,烦渴,次日头脑不清醒,有宿醉感。
胸口胀痛不适,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牛黄清新化热,益肝胆,定精神……牛黄可以加快酒精分解和相关酶的代谢,不但能解毒解酒加快代谢,同时能保肝护肝,清心醒脑,减轻喝酒的宿醉感。
优质天然牛黄的优质替代品体外培育牛黄,能够调节中枢神经系统,调理情绪,其开窍功能,对于醉酒后神志昏迷有一定的促醒功效。
那么体外培育牛黄酒前酒后服用有什么区别呢?酒前使用体外培育牛黄可以预防急性酒精中毒所致的胃粘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等急性胃粘膜损伤和急性胃炎。
提前使用可以完全防止醉酒时恶心、呕吐、烧心、胃痛、烦渴等不良症状的发生。
醉酒后使用体外培育牛黄,对过量饮酒所致的胃粘膜损伤以及恶心、呕吐、烧心、胃痛、烦渴等不良症状可减轻或消失。
体外培育牛黄能显著抑制酒精性肝损伤,保护肝脏组织。
对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生发展,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当然,为了身体健康着想,最好适量饮酒或戒酒,这里分享几个饮酒小提示:1.酒前可以喝些牛奶或者吃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补充蛋白质以保护胃黏膜,使其不受损害;2.饮酒过度不能喝碳酸饮料,这类饮料中的成分能加快身体吸收酒精;3. 饮酒后立即洗澡会使身体血糖升高,体质差的人容易头晕、虚弱、严重昏迷;4. 喝酒宜慢不宜快,酒慢慢饮入,体内可有充分的时间把乙醇分解掉,乙醇的产生量就少,不易喝醉;5.高血压患者、冠心病人、中风病人这三类人群都需要严格控制饮酒。
天然牛黄的鉴别要点
天然牛黄的鉴别要点包括:
1. 外观:呈卵圆形、类球形、三角形或类方形,表面金黄或棕黄色,细腻而稍有光泽,有时外部包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称为“乌金衣”,有时表面有龟裂纹、不光滑。
体轻,质松脆,易碎,断面有排列整齐、重重相叠的同心环状层纹。
气清香,人口先苦后甜、芳香清凉,嚼之不粘牙,可溶化。
取少量牛黄用水调合,涂在指甲上,可将指甲染成黄色并经久不退,俗称“挂甲”。
2. 颜色与形状:牛黄多呈卵圆形、类球形、三角形或类方形。
表面黄红至棕黄色。
3. 气味:味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能将唾液染成黄色。
4. 水溶性:水溶液可使指甲染黄,经久不褪。
利用这些外观特征和性质进行检测,可以判断是否为天然牛黄。
牛黄是什么?
牛黄为牛科动物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 干燥的胆结石。
宰牛时,如发现有牛黄,即滤去胆汁,将牛黄取出,除去外部薄膜,阴干。
[性状]本品多呈卵形、类球形、三角形或四方形,大小不一,直径0.6~3(~4.5)cm,少数呈管准确度中碎片。
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
体轻,质酥脆,易分层剥落,断面金黄色,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有的夹有白心。
气清香,味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功用]清心开窍,定惊,解毒。
[主治] 内服治高热神志昏糊、谵语、癫狂、小儿惊风、抽搐等症;外用治咽喉肿痛、口疮、痈疽疔毒等症。
牛黄按来源分为三种:
1、天然牛黄,是屠宰牛时获得。
这是传统的来源形式,很珍贵,奇缺,价比黄金。
由于天然牛黄的奇缺价高,就产生了以下两种。
2、人工培植牛黄,也称管黄,是人为地在活体牛的胆内植入一个小塑料管,使之产生结石,当结石生长足够大时(凭经验判断)杀牛取黄。
这是天然牛黄的替代品,新的药品标准已明确规定。
虽然是人工培植的,但价格也不很低。
3、人工合成牛黄,它是以牛胆红素为主要原料合成的,曾经大量代用天然牛黄,2005年起不再代替天然牛黄,成方制剂如采用人工牛黄的,直接写明人工牛黄,如牛黄解毒片。
所以严格意义上讲,人工牛黄现在不能算牛黄的一种了。
牛黄的制备方法
牛黄是牛干燥的胆结石,现有人工牛黄,是由牛胆汁或者猪胆汁提炼而成,或者牛胆囊植入异体培育。
天然牛黄可以分为胆黄和管黄,胆黄的质量更优,获得过程主要是在宰杀牛时,发现有牛黄,将胆汁过滤,阴干研磨。
天然牛黄不易得,现有人工牛黄,主要是由牛胆汁或者是猪胆汁提炼成,或者是将牛胆囊植入异体培植。
牛黄性凉味苦,入心、肝经,功效是凉肝熄风(通过祛肝火来熄灭肝风),清热解毒,豁痰开窍(通过化痰的方式来疏通孔窍、清醒神志)等。
可以治疗热病神昏,中风痰迷,小儿癫痫,痈肿疔疮等。
非实热证不宜使用,孕妇慎用。
中药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人工合成牛黄原理
人工合成牛黄,也被称为人工牛黄,是一种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得到的牛黄替代品。
牛黄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由于其来源有限,价格昂贵,因此研究者们开始探索人工合成牛黄的方法。
人工合成牛黄的原理是基于牛黄的主要成分胆红素的合成。
胆红素是人体内的一种代谢产物,主要由血红蛋白分解产生。
在人工合成牛黄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提取血红蛋白,然后将其分解成氨基酸和色素。
接着,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将色素合成胆红素。
这一过程需要精确控制温度、pH值、反应时间和原料配比等参数,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纯度。
人工合成牛黄的质量和天然牛黄相似,但价格更为低廉。
在某些情况下,人工合成牛黄也被认为具有比天然牛黄更好的品质和效果。
此外,人工合成牛黄的生产不受天然牛黄的来源限制,可以大规模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
然而,人工合成牛黄的生产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合成过程中的反应条件和参数控制需要精确控制,否则可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纯度。
其次,人工合成牛黄的合成原料需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由于人工合成牛黄是一种替代品而非天然品,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试验来
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之,人工合成牛黄的原理是基于胆红素的合成,通过精确控制反应条件和参数来获得高质量的产品。
虽然存在一些挑战,但人工合成牛黄作为一种替代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开展,相信人工合成牛黄将会在未来的中药市场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培植牛黄标准
培植牛黄是一种来源于牛科动物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的活体胆囊中的干燥胆结石。
在培植过程中,牛黄经过手术或宰杀时带核取出、除去胆汁及粘液、干燥、去核等步骤。
培植牛黄为不规则片块或粉末,棕黄色或黄褐色,质较疏松,间有少量灰白色疏松状物和乌黑硬块。
气微腥,味微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关于培植牛黄的标准,以下几点可以作为参考:
1.品种:培植牛黄的牛品种和公母不限,失去繁殖或役使能力的牛也可用于培植。
为了使牛黄优质高产,最好选用4~10岁龄的壮牛。
2.手术方法:采用一定的外科手术,在牛胆系统内放置特制的异物,并注射一种特制的菌苗。
在异物和菌苗的刺激下,牛胆系统内形成牛黄。
3.质量要求:人工培植的牛黄,其质量及疗效与天然牛黄完全相同。
培植牛黄为不规则片块或粉末,棕黄色或黄褐色,质较疏松,气微腥,味微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4.安全性:人工培植牛黄的技术不影响牛的使役、繁殖和出栏。
在培植过程中,应确保牛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5.监管与检测: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培植牛黄生产过程的监管,确保生产符合规范要求。
同时,对培植牛黄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其质量达到标准。
总之,培植牛黄的标准主要包括品种、手术方法、质量要求、安全性和监管与检测等方面。
通过遵循这些标准,以确保培植牛黄的质量和安全性。
人工牛黄是一种传统中药材,自古以来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然而,由于采集牛黄需捕杀野生牛,导致牛黄资源日益匮乏,使得传统的采集方式不可持续。
研究人员开始探索体外培育牛黄的可能性,以便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并提高牛黄的产量和质量。
1. 体外培育牛黄的研究目的体外培育牛黄的研究旨在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出与野生牛黄相似的生物有效成分,从而替代传统的人工牛黄。
其目的主要包括:- 保护自然资源:通过体外培育牛黄,可以减少对野生牛的捕杀,保护野生动物资源。
- 提高产量和质量:体外培育牛黄具有可控的生长环境和条件,可以提高牛黄的产量和保证其质量稳定。
2. 体外培育牛黄的研究方法体外培育牛黄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组织细胞培养:从野生牛黄中提取细胞进行培养,通过合适的营养液、温度和湿度等条件,促使细胞分化和增殖,最终形成牛黄成分。
- 生物转化技术:利用微生物、真菌等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使其合成牛黄成分,从而获得体外培育的牛黄。
3. 体外培育牛黄的研究进展目前,体外培育牛黄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培育出了具有生物活性成分的牛黄。
在此基础上,一些企业也开始尝试商业化生产体外培育的牛黄,并推出相关产品。
4. 体外培育牛黄的优势与挑战体外培育牛黄相比于传统的人工牛黄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如:- 保护环境:减少对野生牛的捕杀,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平衡。
- 提高产量和质量:体外培育的牛黄具有可控的生长环境,可以提高产量并保证其质量稳定。
然而,体外培育牛黄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 技术难度:体外培育牛黄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克服细胞培养、生物转化等多个环节的技术难题。
- 市场认可:传统的牛黄在市场上有一定的认知和认可度,体外培育的牛黄需要时间和努力来获得市场认可和信任。
5. 体外培育牛黄的前景与展望尽管体外培育牛黄面临一些挑战,但是其前景仍然广阔。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相信体外培育牛黄将会成为未来替代传统人工牛黄的重要途径。
牛黄经验鉴别法牛黄为珍贵中药,味苦甘,性凉,归心、肝经,具有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的作用,常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痛肿疔疮等病。
由于其来源不同,常分为天然牛黄(如胆黄、管黄)、培植牛黄和人工牛黄等不同商品。
又由于牛黄价格昂贵,不法商常以伪品鱼目混珠。
常见伪品有猪黄、熊胆黄、骆驼黄、人黄、树脂或以黄连、姜黄掺淀粉制成的假牛黄。
根据笔者多年经验,现将牛黄的鉴别要领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一、观形态正品胆黄多呈卵形、方圆形、不规则球形或三角形、周边较钝;管黄多呈短管状或有小突起,或为破裂小片。
伪品猪黄呈卵形或球形,骆驼黄为卵形个大,或切成薄片,人黄呈小石块状而较光滑,增植牛黄多呈不规则块片或粉末,人工牛黄多呈粉末或不规则球形。
二、观龟裂正品胆黄及管黄表面可见龟裂纹,猪黄有时也能见到龟裂纹。
其他胆结石及伪造品均少见裂纹。
三、观断面正品胆黄可见排列整齐、重重相叠的同心环纹,同心层间夹有白心,管黄断面中心疏松或中空,周边有层纹。
伪品猪黄断面同心层纹厚薄不匀,并夹有红黄色、黄色及灰白色斑点。
四、闻气味天然牛黄、人工培植牛黄及人工牛黄具清香气而略腥,后者清香气较淡。
五、口尝试验天然牛黄味苦后甘,嚼之易碎,不粘牙,具清凉感。
人工牛黄味微甘苦,清凉感不如前者。
六、挂甲试验取牛黄粉末少许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并经久不褪,且指甲深处有清凉感。
其他品种或能使指甲染黄,但指甲深处无清凉感。
七、针刺试验取钢针1枚置火烧红,刺入牛黄中,牛黄随之分裂,并呈片状脱落,内心有白点,若不分裂、不分层、无白点者为伪品。
八、吸铁试验部分牛黄粉末掺以铁粉,以增加重量。
以磁铁吸之可以鉴别。
九、水泡试验取天然牛黄颗粒少许,置盛有清水的透明杯中,可见吸水变湿但不变形,若遇水膨胀而崩者为伪品。
十、水煮试验取牛黄粉末少许,加水置玻璃皿中煮沸,冷却静置,正品可全部溶解,呈黄棕色,澄清而无沉淀,无漂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