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横河CSDCS系统结构及硬件介绍
- 格式:pptx
- 大小:7.46 MB
- 文档页数:52
横河DCS系统概述横河电机的DCS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散控制系统)是一个先进的过程控制系统,旨在监控和控制复杂工业过程中的各个子系统。
DCS系统由多个分布式控制器组成,这些控制器通过网络连接,与各个子系统通信,并执行操作和控制任务。
本文将对横河DCS系统进行详细的概述,包括其系统架构、功能和优势。
系统架构:横河DCS系统由多个分布式控制器组成,这些控制器通过网络连接,与各个子系统通信。
每个分布式控制器都可以执行多个控制任务,并具有数据采集、处理和存储的能力。
横河DCS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工艺过程的要求进行灵活的配置和定制。
功能:1.过程控制:横河DCS系统可以对各个子系统进行实时控制,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调节。
它可以根据工艺要求自动执行相应的操作,保持过程状态的稳定和一致性。
2.数据采集和处理:横河DCS系统能够实时采集各个子系统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分析。
它可以监测过程变量的变化,并生成趋势图和报表,帮助操作人员分析和优化工艺过程。
3.故障诊断和报警:横河DCS系统具有故障诊断和报警功能,可以监测和检测工艺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一旦出现故障或异常,系统会发出警报,并提供详细的诊断信息,帮助操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
4.资源管理:横河DCS系统可以有效管理和优化资源的使用,包括能源、原材料和人力资源。
它可以监测和控制能源的消耗、原材料的供应和使用情况,并提供相应的优化建议。
优势:1.灵活性:横河DCS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工艺过程的要求进行灵活的配置和定制。
它可以与其他控制系统集成,实现更高级的控制和协调。
2.可靠性:横河DCS系统通过多个分布式控制器实现冗余和备份,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
即使一些控制器故障,其他控制器仍然能够继续执行控制任务。
3.扩展性:横河DCS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扩展和升级。
它可以支持多个子系统和设备的控制,并能够适应未来的工艺要求。
横河DCS3000中文资料CENTUM CS3000/CS1000中文资料主要对CS3000、CS1000的硬件(包括各卡件的目录如下:第一章:CS1000/CS3000系统硬件介绍1.1:CS1000/CS3000系统构成及其设备1.1.1:CS3000系统构成规格1.1.2:CS1000系统构成规格1.2:系统硬件介绍 1.2.1:人机界面站(HIS)的种类及其硬件要求1.2.1.1:集成类人机界面站1.2.1.2:通用PC类人机界面站1.2.1.3:操作员键盘1.2.2:通用PC机做工程师站1.2.2.1:通用PC机作为工程师站的硬件要求1.2.2.2:网卡“VF701”的作用极其相应设置1.2.3:现场控制站(FCS)的种类极其硬件规格1.2.3.1:CS3000系统FIO总线型现场控制站(KFCS2/KFCS)1.2.3.2:RIO总线型现场控制站(LFCS2/LFCS)1.2.3.3:FIO总线型紧凑型现场控制站(FFCS)1.2.3.4:RIO总线型紧凑型现场控制单元(SFCS/PFCS)1.2.4:CS3000/CS1000的网络介绍1.2.4.1:V—net/VL—net1.2.4.2:Ethernet1.3:I/O模块简介 1.3.1:LFCS2/LFCS/SFCS/PFCS卡件简介1.3.1.1:I/O模块与插件箱的选择1.3.1.2:I/O模块详细列表1.3.1.3:I/O模块与输入/输出信号电缆的连接说明1.3.2:KFCS2/KFCS/FFCS卡件简介1.3.2.1:I/O模块接线方式的选择1.3.2.2:I/O模块详细列表1.3.2.3:I/O模块与输入/输出信号电缆的连接说明第二章:系统软件构成及安装2.1:系统软件构成2.1.1:装载媒体2.1.2:常用软件包2.2:软件安装环境2.2.1:系统软件运行的硬件环境2.2.2:系统软件运行的软件环境2.3:软件安装 2.3.1:Windows相关设置项目2.3.2:虚拟内存指定2.3.3:网络设置2.3.4:系统软件安装2.3.5:安装电子文档阅读器第三章:项目制作流程3.1:工程作业流程介绍3.1.1:作业过程概述3.1.2:项目制作的具体步骤3.1.3:项目制作流程图3.2:项目实例的提出与分析3.2.1:工程实例3.2.2:方案一:应用CS1000系统3.2.2.1:系统配置图3.2.2.2:机柜布置图3.2.3:方案二:应用CS3000系统(RIO型)3.2.3.1:系统配置图3.2.3.2:机柜布置图3.2.4:方案二:应用CS3000系统(FIO型)3.2.4.1:系统配置图3.2.4.2:机柜布置图第四章:项目整体构造4.1:项目的建立 4.1.1:进入CS1000/CS3000系统组态界面4.1.2:项目的建立4.1.2.1:生成TESTPJT项目4.1.2.2:生成全部的控制站和操作站4.2.1:控制站数据库的选择4.2.1.1:CS1000系统标准控制站(PFCD)数据库类型4.2.1.2:CS3000(RIO型)标准型控制站数据库类型4.2.1.3:CS3000(FIO型)标准型控制站数据库类型第五章:项目公共部分定义5.1:Seclltity——用户安全级别的定义5.1.1:Security的相关介绍5.1.1.1:用户名称5.1.1.2:用户组的定义5.1.2:安全策略总结5.2:Operation Mark——操作标签的定义5.2.1:Operation Mark的定义5.2.1.1:Tag Label——工位标签5.2.1.2:color——颜色5.2.1.3:Tag Level——工位权限5.2.1.4:Install or Remove——挂牌货摘牌5.2.1.5:操作标签的操作第六章:FCS卡件组态6.1:CS1000系统的卡件定义6.1.1:模拟量单点卡件的定义6.1.2:模拟量多点卡件的定义6.1.3:数字量卡件的定义6.1.4:卡件地址的命名规则6.2:CS3000系统(RIO)卡件定义6.2.1:节点的建立(NODE)6.2.1.1:模拟量单点卡件的建立6.2.1.2:模拟量多点卡件的建立6.2.1.3:数量卡件的建立6.2.2:卡件地址的命名规则6.3:CS3000系统(FIO)卡件的定义6.3.1:节点(NODE)的定义6.3.1.1:本地NODE的建立6.3.1.2:远程NODE的建立6.3.2:卡件的定义6.3.2.1:数字量卡件的定义6.3.2.2:模拟量卡件的定义6.3.3:卡件地址的定义第七章:FCS反馈部分组态7.1:仪表公共内容介绍7.1.1:输入过程的处理7.1.1.1:NO Conversion——不进行转换7.1.1.2:Analog Input square Root Extraction——开平房根7.1.1.3:Pulse train input conversion——脉冲输入转换7.1.1.4:通讯输入转换7.1.2:输出信号处理过程7.1.2.1:No conversion ouput——不进行转换输出7.1.2.2:Pulse width ouput conversion——脉宽输出转换7.1.2.3:Communication ouput conversion——通讯输出转换7.1.3:报警过程7.1.4:仪表的模式7.1.5:仪表的安全级别7.1.6:I/O的连接方式7.1.6.1:I/O连接的目标段和方法7.1.7:仪表的工位标记7.2:输入指示仪表7.2.1:PVI仪表的介绍7.2.2:仪表的建立7.3:常规调节仪表的介绍7.3.1:单回路的PID仪表的建立7.3.1.1:工艺应用实例7.3.1.2:PID的建立7.3.2:串级回路的创建7.3.2.1:工艺应用实例7.3.2.2:串级回路的创建7.4:手操器的介绍7.4.1:MLD的介绍7.4.1.1:MLD仪表的建立7.4.2:MLD—SW仪表介绍7.4.2.1:MLD—SW仪表应用介绍7.4.2.2:MLD—SW仪表的建立7.5:信号设定模块7.5.1:比值设定仪表RATIO的介绍7.5.2:RATIO应用举例7.5.2.1:工艺应用实例7.5.2.2:RATIO仪表的建立7.6:信号选择模块7.6.1:SS_H仪表的应用7.6.1.1:工艺应用实例7.7:信号分配仪表7.7.1:FOUT功能块介绍7.7.2:FOUT功能块应用7.7.2.1:工艺应用实例7.7.2.2:FOUT仪表的建立7.7.3:SPLIT功能块的介绍7.7.4:SPLIT的应用7.7.4.1:工艺应用实例7.7.4.2:SPLIT功能块的建立7.8:辅助仪表介绍7.8.1:SW-33功能块的介绍7.8.2:SW-33功能快的应用7.8.2.1:工艺应用介绍7.8.2.2:SW-33的建立第八章:CS3000/CS1000顺序控制功能8.1:CS3000/CS1000控制站(FCS)实现顺序控制的方法8.1.1:顺序控制的概念8.1.2:CS3000/CS1000控制站实现顺序控制的功能块8.2:顺控表块8.2.1:顺控表块的概念8.2.2:顺控表快的构成8.2.2.1:顺控表块的概括说明8.2.2.2:顺控表构成元素说明8.2.3:顺控表的处理时序8.2.4:顺控表块处理流程8.2.5:顺控表的执行方式8.2.5.1:规则栏方式8.2.5.2:步号方式8.2.6:顺控表的生成8.2.7:顺控表块条件信号的描述语法8.2.7.1:参照开关仪表块8.2.7.2:参照计时器块8.2.7.3:参照软件计数器块8.2.7.4:参照脉冲串输入技术快8.2.7.5:参照关系表达式块8.2.7.6:参照反馈控制表块8.2.7.7:参照运算表块8.2.7.8:参照过程I/O8.2.7.9:参照全域开关8.2.7.10:参照公用开关8.2.7.11:参照报警器信息8.2.7.12:参照顺控表块8.2.7.13:参照罗技图块8.2.8:顺控表块操作信号的描述语法8.2.8.1:操作软件技术快8.2.8.2:操作开关仪表块8.2.8.3:操作计时器块8.2.8.4:操作脉冲串输入计数器块 8.2.8.5:操作运算表块8.2.8.6:操作反馈控制仪表块8.2.8.7:操作过程I/O8.2.8.8:操作全域开关8.2.8.9:操作公用开关8.2.8.10:操作报警器信息8.2.8.11:操作顺控输出信息8.2.8.12:操作顺控表块8.2.8.13:操作逻辑图块8.2.9:完成两个顺序控制例子8.2.9.1:规则栏方式例8.2.9.2:步号方式例8.3:逻辑图块8.3.1:逻辑图的概念8.3.2:逻辑图的构成8.3.3:逻辑图块处理时序8.3.4:逻辑图块的处理流程8.3.5:逻辑图块的逻辑操作元素8.3.6:逻辑块的生成8.3.7:逻辑块的生成8.3.8:顺控表块操作信号的描述语法8.3.9:逻辑图例8.4:开关仪表块8.5:计时器块8.6:软计数器块8.7:关系表达式第九章:HIS组态9.1:HIS组态概述9.2:HIS中构成的相关介绍9.2.1:功能键介绍9.2.1.1:功能键概述9.2.1.2:功能键定义9.2.2:顺控请求信息介绍9.2.2.1:顺控请求信息概述9.2.2.2:顺控请求信息定义9.2.3:HIS常数的介绍第十章:报表功能10.1:报表的软件环境10.2:报表的流程10.3:报表的制作流程10.3.1:统计数据、趋势数据的定义10.3.1.1:统计过程介绍10.3.1.2:统计过程中数据的获取10.3.1.3:统计数据的定义10.3.2:报表的定义10.3.2.1:报表文件的进入方法10.3.2.2:报表类型的分类10.3.2.3:报表文件的数据采集10.3.2.4:报表文件的格式定义10.3.2.5:报表文件的题目时间和日期的定义10.3.2.6:报表历史管理文件的数量、类型定义10.3.2.7:报表文件的存储10.3.2.8:报表文件的关闭10.3.3:报表下载10.3.4:报表的打印10.3.4.1:报表的打印命令介绍10.3.4.2:报表的打印命令举例10.3.5:报表文件的历史管理第十一章:虚拟测试功能11.1:测试功能的类型11.2:测试的操作环境11.2.1:硬件环境11.2.2:软件环境11.2.2.1:CS1000系统测试的软件环境11.2.2.2:CS3000系统(带有简洁型控制站SFCS)测试的软件环境 11.2.2.3:CS3000系统(带有RIO控制站LFCS)测试的软件环境11.2.2.4:CS3000系统(带有FIO控制站LFCS)测试的软件环境11.3:测试功能的进程11.4:测试功能与实际操作的不同方式第十二章:HIS的操作和维护12.1:系统信息条的介绍12.1.1:过程报警窗口12.1.2:系统报警信息窗口12.1.3:操作指导信息窗口12.1.4:信息监视窗口12.1.5:用户进入窗口12.1.6:窗口切换菜单12.1.7:操作菜单12.1.8:预设菜单12.1.9:工具栏12.1.10:导航窗口12.1.11:名字进入窗口12.1.12:循环切换按钮12.1.13:清屏按钮12.1.14:消音按钮12.1.15:硬拷贝按钮12.2:操作和监视的各类图形窗口界面12.2.1:仪表面板的介绍12.2.1.1:模拟量仪表面板12.2.1.2:开关仪表12.2.1.3:SW-33仪表12.2.1.4:数字量接点面板12.2.2:操作和监视的图形界面12.2.2.1:工具栏的介绍12.2.2.2:流程图操作界面的介绍12.2.2.3:分组控制12.2.2.4:总貌窗口12.2.2.5:趋势窗口12.2.2.6:调整画面12.3:系统维护12.3.1:软件备份12.3.2:HIS系统维护12.3.2.1:软件维护12.3.2.2:硬件维护12.4:项目下载12.4.1:下装前的硬件准备工作12.4.2:确认项目属性12.4.2.1:进入项目属性界面12.4.2.2:具体操作方法和界面12.4. 3:项目下装具体操作12.4.3.1:下装公共部分12.4.3.2:下装FCS部分12.4.3.3:下装HIS部分。
横河DCS系统概述系统概述1、系统结构横河电机CENTUM CS 3000 R3 集散控制系统(DCS)是一个结构真正开放的系统,它是由以下元件所组成的系统结构图Human Interface Station (HIS) 操作站用于运行操作和监视。
采用了微软公司的Windows 2000 或 Windows XP作为操作系统和横河公司指定的工业用高性能计算机。
因此系统工作站具有很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Field Control Station (FCS) 现场控制器用于过程,,,信号处理,完成模拟量调节、顺序控制、逻辑运算、批量控制等实时控制运算功能。
Engineering Station ( EWS) 工程师站用于设计组态、仿真调试及操作监视。
采用,,,,,,,,,,,或最新的Windows XP作为操作系统的横河指定的高性能计算机。
ESB总线(,,,,,,,, ,,,,,, ,,;,,,,,, ,,,) 用于控制站内,中央主控制器,,,同本地,,,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双重化实时通讯总线,网络拓扑构成:总线型,通讯速率:,,,,,,,,每台控制站可连接,4个,,,节点,最大通讯距离2,,。
,,总线(,,,,,;,, ,,,,,, ,,,)用于控制站内本地,,,节点与远程,,,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双重化实时通讯总线,网络拓扑构成:总线型,通讯速率:,,,,,,,每台控制站可从本地节点连接,个远程,,,节点,最大通讯距离,0,,。
Communication Gateway(ACG)通讯网关作为用于将系统的控制总线和 DCS上位机的以太网相连接的网关。
System Integration OPC Station(SIOS)OPC系统集成网关用于将系统控制总线V net/IP 与用于与子系统以太网相连接的网关。
V net/IP 控制总线用于进行操作监视及信息交换的双重化实时控制网络。
整个网络采用心型结构,兼容V-net和TCP/IP协议。
日本横河(YOKOGAWA)横河CS3000DCS高级资料CS3000高级资料学习2006-3-6参考资料:CS3000西安培训资料CS3000培训教程CS3000系统介绍资料一、系统概述1、CS3000系统构成及设备1.1CS3000系统构成及设备甲乙酮控制站:安全栅柜开关信号柜:域的概念:由一条控制总线连接的站的集合。
域的最小配置:1个FCS、1个HIS(控制站,操作站)域的最大配置:一个域中有以下设备HIS、FCS、BCV(总线转换器)总共最多64个站,其中HIS最多有16个,8个操作站以上需服务器,用于存放项目的数据。
系统最大配置,通过BCV可将域互连,互连的域最多16个,在整个多域系统中最多256个站。
域的层次最多三层,由两个总线转换器连接系统最大工位数1000,000。
一个回路算一个工位数。
1.2CS3000的网络介绍CS3000使用Vnet,Ethernet,RIO bus,ESB bus,ER bus构成站间通讯。
1.2.1Vnet用于连接系统内各个部件的实时控制网。
相关数据最大站节点:64域传输速率:10Mb/s连接电缆:YCB111(细缆)/YCB141(同轴电缆)HIS间连接用YCB111,HIS与控制站连接用YCB141通过总线适配器YCB147(单)/YCB149(双),总线中继器YNT521将YCB141与YCB111相连传输距离:YCB111 500MYCB141 185M混合连接:YCB141+0.4*YCB111《185M使用光纤及中继器YNT511和YNT521可以达到4KM和15KM1.2.2Ethernet用于系统内各个HIS间进行数据交换的网络,一个域内最多16个HIS,其中一个用于组态。
1.2.3RIO BUS(用于RIO型)I/O通讯总线,用于FCS处理器与NODE间的连接相关数据:最大连接设备:8NODE/FCU传输速率:2MB/S传输介质:双绞线、光纤传输距离:双绞线,750M。
横河CS3000_DCS高级资料CS3000高级资料学习2006-一、系统概述1、CS3000系统构成及设备1.1CS3000系统构成及设备甲乙酮控制站:安全栅柜开关信号柜:域的概念:由一条控制总线连接的站的集合。
域的最小配置:1个FCS、1个HIS(控制站,操作站)域的最大配置:一个域中有以下设备HIS、FCS、BCV(总线转换器)总共最多64个站,其中HIS最多有16个,8个操作站以上需服务器,用于存放项目的数据。
系统最大配置,通过BCV可将域互连,互连的域最多16个,在整个多域系统中最多256个站。
域的层次最多三层,由两个总线转换器连接系统最大工位数1000,000。
一个回路算一个工位数。
的网络介绍CS3000使用Vnet,Ethernet,RIO bus,ESB bus,ER bus构成站间通讯。
1.2.1Vnet用于连接系统内各个部件的实时控制网。
相关数据最大站节点:64域传输速率:10Mb/s连接电缆:YCB111(细缆)/YCB141(同轴电缆)HIS间连接用YCB111,HIS与控制站连接用YCB141通过总线适配器YCB147(单)/YCB149(双),总线中继器YNT521将YCB141与YCB111相连传输距离:YCB111 500MYCB141 185M混合连接:YCB141+*YCB111《185M使用光纤及中继器YNT511和YNT521可以达到4KM和15KM1.2.2Ethernet用于系统内各个HIS间进行数据交换的网络,一个域内最多16个HIS,其中一个用于组态。
1.2.3RIO BUS(用于RIO型)I/O通讯总线,用于FCS处理器与NODE间的连接相关数据:最大连接设备:8NODE/FCU传输速率: 2MB/S传输介质:双绞线、光纤传输距离:双绞线,750M。
加中继器YNTD-R最大3.75KM,使用光纤及中继器YNT511可达20KM1.2.4ESB BUS(用于FIO型)I/O通讯总线,用于FCS处理器与本地NODE间的连接相关数据最大连接设备:10NODE/FCU传输速率:128MB/S传输介质:使用电缆YCB301传输距离:最大10M1.2.5 ER BUS(用于FIO型)I/O通讯总线,用于FCS处理器与远程NODE间的连接相关数据:最大连接设备:1条 ER BUS线上最多连接4个远传NODE传输速率:10MB/S传输介质:YCB141/YCB311(同轴)传输距离:YCB141 185M YCB311 500M2、软件概述安装完后,与一般WINDOWS程序一样,可从程序里进入,如下图所示:下面介绍主要几个软件的应用:2.1、HIS Utlity如下图所示,主要作为登陆时是否直接激活CS3000的操作画面。
CS3000高级资料学习2006-一、系统概述1、CS3000系统构成及设备1.1CS3000系统构成及设备甲乙酮控制站:安全栅柜开关信号柜:域的概念:由一条控制总线连接的站的集合。
域的最小配置:1个FCS、1个HIS(控制站,操作站)域的最大配置:一个域中有以下设备HIS、FCS、BCV(总线转换器)总共最多64个站,其中HIS最多有16个,8个操作站以上需服务器,用于存放项目的数据。
系统最大配置,通过BCV可将域互连,互连的域最多16个,在整个多域系统中最多256个站。
域的层次最多三层,由两个总线转换器连接系统最大工位数1000,000。
一个回路算一个工位数。
1.2CS3000的网络介绍CS3000使用Vnet,Ethernet,RIO bus,ESB bus,ER bus构成站间通讯。
1.2.1Vnet用于连接系统内各个部件的实时控制网。
相关数据最大站节点:64域传输速率:10Mb/s连接电缆:YCB111(细缆)/YCB141(同轴电缆)HIS间连接用YCB111,HIS与控制站连接用YCB141通过总线适配器YCB147(单)/YCB149(双),总线中继器YNT521将YCB141与YCB111相连传输距离:YCB111 500MYCB141 185M混合连接:YCB141+0.4*YCB111《185M使用光纤及中继器YNT511和YNT521可以达到4KM和15KM1.2.2Ethernet用于系统内各个HIS间进行数据交换的网络,一个域内最多16个HIS,其中一个用于组态。
1.2.3RIO BUS(用于RIO型)I/O通讯总线,用于FCS处理器与NODE间的连接相关数据:最大连接设备:8NODE/FCU传输速率:2MB/S传输介质:双绞线、光纤传输距离:双绞线,750M。
加中继器YNTD-R最大3.75KM,使用光纤及中继器YNT511可达20KM1.2.4ESB BUS(用于FIO型)I/O通讯总线,用于FCS处理器与本地NODE间的连接相关数据最大连接设备:10NODE/FCU传输速率:128MB/S传输介质:使用电缆YCB301传输距离:最大10M1.2.5 ER BUS(用于FIO型)I/O通讯总线,用于FCS处理器与远程NODE间的连接相关数据:最大连接设备:1条ER BUS线上最多连接4个远传NODE传输速率:10MB/S传输介质:YCB141/YCB311(同轴)传输距离:YCB141 185M YCB311 500M2、软件概述安装完后,与一般WINDOWS程序一样,可从程序里进入,如下图所示:下面介绍主要几个软件的应用:2.1、HIS Utlity如下图所示,主要作为登陆时是否直接激活CS3000的操作画面。
日本横河公司集散控制系统(DCS)STARDOM概述1、DCS 硬件的详细描述及控制功能)是专业从事控制系统产品的研发及制造的厂横河电机(YOKOGAWA商,1975年在世界上第一个推出DCS产品。
其DCS一向以高可靠性著称于世,在世界上已有十五万套横河电机的DCS在运行,其DCS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在50%以上。
横河公司先进的STARDOM产品,它的灵活性,可靠性以及性价比非常高。
其中处理器,电源,以太网络全部配置成冗余工作的方式,而且功能强大的操作软件及服务器软件可以保证控制系统的更好的运行。
STARDOM 系统结构图下面描述一个典型的STARDOM DCS系统的主要配置。
系列在这个实例中,5个分控站分别配置了5套最先进的STARDOM控制站和操作站,其中控制站全部采用冗余的控制方式,即双控制器,双电源,双通讯卡,实现控制系统完全冗余,保证系统在主控制器发生故障时,无扰动的切换到后备控制器进行工作,而不会影响整个生产控制。
其中处理器选用FCN 控制器型号为NFCP100,CPU为32位处理器 , 内存 32M, 最大 I/O数:8,192 入 / 8,192 出数字量或 4000 模拟量, 支持冗余控制, 所有I/O模块可带电插拔, 配有CPU备用电池, 具有保护功能, 通讯接口:两个10BASET 的以太网端口,一个RS232 串口。
保证控制系统与操作站及中心控制室组成星型工业以太网进行通讯。
接地电阻要求100Ω以下,因此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很强。
每个控制室配有二个带光纤接口的以太网交换机型号:S2008B 负责冗余以太网光纤通讯,每个交换机具有8个 RJ45端口,及一个光纤端口。
所有I/O卡件按照标书要求选用。
同时根据DCS控制系统的要求,我们配置了相应的DCS编程软件和操作软件VDS 以及中央控制室配有冗余监控软件VDS BASIC SOFTWARE 1000点和HMI CLIENT 软件支持服务器/客户端的工作方式;其中DCS I/O模块均符合标书中I/O的技术要求:DI:光电隔离、24VDC、每组16点、32点/卡DO:光电隔离、24VDC, 220VAC 继电器输出每组16点、32点/卡,5A 每通道,其中选用MIL (即连接器型的)NFDV551 D O输出卡和MRO224继电器输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