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河CS3000中文培训从讲解到组态最全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6.08 MB
- 文档页数:188
日本横河DCS CS3000培训教材目录一.横河系统项目的一般创建步骤二.PROJECT的创建三.COMMON ITEMS通用项目的定义四.FCS组态五.HIS组态日本横河DCS CS3000培训教材一.横河系统项目的一般创建步骤依照相关的自控图纸和工艺说明,进行DCS的软硬件选型、相关系统软硬件设计、软件模拟测试、软硬件上电测试、与现场仪表联动调试。
最终提交用户一个硬件安全可靠、软件健壮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的工艺过程监控平台。
第一步:由自控图纸和工艺说明以及DCS规格需求书,确定系统硬件配置(包括控制器、I/O、通讯、操作站、服务器、以及其它附件),绘制系统配置图、机柜布置图、各种接线图。
第二步:利用SYSTEM VIEW 集成的工具进行硬件组态,包括控制器、I/O节点、I/O卡件、I/O通道、操作站。
第三步:利用SYSTEM VIEW集成的工具进行软件组态,包括回路控制组态、联锁逻辑组态、顺序控制组态、批量控制组态以及操作站各种人机界面的组态。
第四步:利用SYSTEM VIEW集成的虚拟测试功能,对控制器以及操作站组态进行软件功能测试。
通过此项测试可以解决其它系统只有在连接实际硬件时才能发现的问题,为安装调试做好准备。
第五步:系统安装调试,经考核运行后,提交用户。
下面是横河的工程工作流程图二.PROJECT的创建(详细内容参见横河文档IM 33S01B30-01E)1.PROJECT的类型(1)DEFAULT PROJECT当SYSTEM VIEW第一次启动创建的项目,为缺省项目,能够对控制器进行下载。
(2)CURRENT PROJECT一旦DEFAULT PROJECT项目中的一个FCS下载成功时,该项目属性自动变为CURRENT PROJECT,从而能够在线的对项目进行修改。
(3)USER-DEFINED PROJECT除以上两个类型PROJECT以外,创建的项目。
此类型的项目不能对控制器进行下载,只有通过改变PROJECT属性类型为DEFAULT 时,才能下载。
日本横河DCS CS3000培训教材目录一.横河系统项目的一般创建步骤二.PROJECT的创建三.COMMON ITEMS通用项目的定义四.FCS组态五.HIS组态日本横河DCS CS3000培训教材一.横河系统项目的一般创建步骤依照相关的自控图纸和工艺说明,进行DCS的软硬件选型、相关系统软硬件设计、软件模拟测试、软硬件上电测试、与现场仪表联动调试。
最终提交用户一个硬件安全可靠、软件健壮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的工艺过程监控平台。
第一步:由自控图纸和工艺说明以及DCS规格需求书,确定系统硬件配置(包括控制器、I/O、通讯、操作站、服务器、以及其它附件),绘制系统配置图、机柜布置图、各种接线图。
第二步:利用SYSTEM VIEW 集成的工具进行硬件组态,包括控制器、I/O节点、I/O卡件、I/O通道、操作站。
第三步:利用SYSTEM VIEW集成的工具进行软件组态,包括回路控制组态、联锁逻辑组态、顺序控制组态、批量控制组态以及操作站各种人机界面的组态。
第四步:利用SYSTEM VIEW集成的虚拟测试功能,对控制器以及操作站组态进行软件功能测试。
通过此项测试可以解决其它系统只有在连接实际硬件时才能发现的问题,为安装调试做好准备。
第五步:系统安装调试,经考核运行后,提交用户。
下面是横河的工程工作流程图二.PROJECT的创建(详细内容参见横河文档IM 33S01B30-01E)1.PROJECT的类型(1)DEFAULT PROJECT当SYSTEM VIEW第一次启动创建的项目,为缺省项目,能够对控制器进行下载。
(2)CURRENT PROJECT一旦DEFAULT PROJECT项目中的一个FCS下载成功时,该项目属性自动变为CURRENT PROJECT,从而能够在线的对项目进行修改。
(3)USER-DEFINED PROJECT除以上两个类型PROJECT以外,创建的项目。
此类型的项目不能对控制器进行下载,只有通过改变PROJECT属性类型为DEFAULT 时,才能下载。
第一章硬件构成及系统安装第一章硬件构成及系统安装LFCSV-netA1-1二8最小配置域内最大配置网络:Vnet/IP是基于IEEE802.3总线结构和TCP/IP通讯标准的网络结构。
它支持的传送速率为1 Gbps 或100 Mbps。
它有两条独立的通讯网络即控制网和以太网。
Vnet/IP is designed as a duplexed network. In Vnet/IP, a duplexed bus is configured with independent subnets of bus 1 and bus 2.A Vnet/IP station in a domain is connected to a layer 2 switch in each busHIS: Operation and monitoring station:General-purpose PC + VI701,Console type HISFFCS-L: Control station:AFV10S/AFV10DFFCS-L:This is a control station connected to Vnet/IP. TheFCS-L can connect up to 3 FIOtype I/O nodes as standard. In this case, the total number of nodes is 4 including an FCU. Furthermore, by adding the Application Capacity Expansion Package, (LFS1530)up to 15 I/O nodes can be connected including an FCU. Only the FFCS-L can be connectedtoVnet/IP as a control station.General-Purpose PC + VI701 Card:A Vnet/IP station is connected to a Vnet/IP network by stalling a VI701 card if a Vnet/IP station uses a general-purpose PC as its platform. The VI701 card contains two ports of connectors to connect Vnet/IP communication cables to support duplexed Vnet/IP buse s.2.1 标准型HIS二、HIS硬件构成2.2 通用PC型HIS硬件构成及相关参数◆PC可选用IBM PC/AT 兼容机◆选用通用PC做HIS必须配备VF701卡,VI701卡(VNET/IP)选配操作员键盘。
Yokogawa的CS3000介绍中文系统概述1、系统结构横河电机CENTUM CS 3000 R3集散控制系统(DCS)是一个结构真正开放的系统,它是由以下元件所组成的系统结构图Human Interface Station(HIS)操作站用于运行操作和监视。
采用了微软公司的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作为操作系统和横河公司指定的工业用高性能计算机。
因此系统工作站具有很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Field ControlStation(FCS)现场控制器用于过程I/O信号处理,完成模拟量调节、顺序控制、逻辑运算、批量控制等实时控制运算功能。
Engineering Station(EWS)工程师站用于设计组态、仿真调试及操作监视。
采用Windows2000或最新的Windows XP作为操作系统的横河指定的高性能计算机。
ESB总线(Extended Serial Backboard Bus)用于控制站内,中央主控制器FCU同本地I/O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双重化实时通讯总线,网络拓扑构成:总线型,通讯速率:128Mbps,每台控制站可连接14个I/O节点,最大通讯距离20m。
ER总线(Enhenced Remote Bus)用于控制站内本地I/O节点与远程I/O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双重化实时通讯总线,网络拓扑构成:总线型,通讯速率:10Mbps,每台控制站可从本地节点连接8个远程I/O节点,最大通讯距离20km。
Communication Gateway(ACG)通讯网关作为用于将系统的控制总线和DCS上位机的以太网相连接的网关。
System Integration OPC Station(SIOS)OPC系统集成网关用于将系统控制总线V net/IP与用于与子系统以太网相连接的网关。
V net/IP控制总线用于进行操作监视及信息交换的双重化实时控制网络。
整个网络采用心型结构,兼容V-net和TCP/IP协议。
横河DCS3000中文资料CENTUM CS3000/CS1000中文资料主要对CS3000、CS1000的硬件(包括各卡件的目录如下:第一章:CS1000/CS3000系统硬件介绍1.1:CS1000/CS3000系统构成及其设备1.1.1:CS3000系统构成规格1.1.2:CS1000系统构成规格1.2:系统硬件介绍 1.2.1:人机界面站(HIS)的种类及其硬件要求1.2.1.1:集成类人机界面站1.2.1.2:通用PC类人机界面站1.2.1.3:操作员键盘1.2.2:通用PC机做工程师站1.2.2.1:通用PC机作为工程师站的硬件要求1.2.2.2:网卡“VF701”的作用极其相应设置1.2.3:现场控制站(FCS)的种类极其硬件规格1.2.3.1:CS3000系统FIO总线型现场控制站(KFCS2/KFCS)1.2.3.2:RIO总线型现场控制站(LFCS2/LFCS)1.2.3.3:FIO总线型紧凑型现场控制站(FFCS)1.2.3.4:RIO总线型紧凑型现场控制单元(SFCS/PFCS)1.2.4:CS3000/CS1000的网络介绍1.2.4.1:V—net/VL—net1.2.4.2:Ethernet1.3:I/O模块简介 1.3.1:LFCS2/LFCS/SFCS/PFCS卡件简介1.3.1.1:I/O模块与插件箱的选择1.3.1.2:I/O模块详细列表1.3.1.3:I/O模块与输入/输出信号电缆的连接说明1.3.2:KFCS2/KFCS/FFCS卡件简介1.3.2.1:I/O模块接线方式的选择1.3.2.2:I/O模块详细列表1.3.2.3:I/O模块与输入/输出信号电缆的连接说明第二章:系统软件构成及安装2.1:系统软件构成2.1.1:装载媒体2.1.2:常用软件包2.2:软件安装环境2.2.1:系统软件运行的硬件环境2.2.2:系统软件运行的软件环境2.3:软件安装 2.3.1:Windows相关设置项目2.3.2:虚拟内存指定2.3.3:网络设置2.3.4:系统软件安装2.3.5:安装电子文档阅读器第三章:项目制作流程3.1:工程作业流程介绍3.1.1:作业过程概述3.1.2:项目制作的具体步骤3.1.3:项目制作流程图3.2:项目实例的提出与分析3.2.1:工程实例3.2.2:方案一:应用CS1000系统3.2.2.1:系统配置图3.2.2.2:机柜布置图3.2.3:方案二:应用CS3000系统(RIO型)3.2.3.1:系统配置图3.2.3.2:机柜布置图3.2.4:方案二:应用CS3000系统(FIO型)3.2.4.1:系统配置图3.2.4.2:机柜布置图第四章:项目整体构造4.1:项目的建立 4.1.1:进入CS1000/CS3000系统组态界面4.1.2:项目的建立4.1.2.1:生成TESTPJT项目4.1.2.2:生成全部的控制站和操作站4.2.1:控制站数据库的选择4.2.1.1:CS1000系统标准控制站(PFCD)数据库类型4.2.1.2:CS3000(RIO型)标准型控制站数据库类型4.2.1.3:CS3000(FIO型)标准型控制站数据库类型第五章:项目公共部分定义5.1:Seclltity——用户安全级别的定义5.1.1:Security的相关介绍5.1.1.1:用户名称5.1.1.2:用户组的定义5.1.2:安全策略总结5.2:Operation Mark——操作标签的定义5.2.1:Operation Mark的定义5.2.1.1:Tag Label——工位标签5.2.1.2:color——颜色5.2.1.3:Tag Level——工位权限5.2.1.4:Install or Remove——挂牌货摘牌5.2.1.5:操作标签的操作第六章:FCS卡件组态6.1:CS1000系统的卡件定义6.1.1:模拟量单点卡件的定义6.1.2:模拟量多点卡件的定义6.1.3:数字量卡件的定义6.1.4:卡件地址的命名规则6.2:CS3000系统(RIO)卡件定义6.2.1:节点的建立(NODE)6.2.1.1:模拟量单点卡件的建立6.2.1.2:模拟量多点卡件的建立6.2.1.3:数量卡件的建立6.2.2:卡件地址的命名规则6.3:CS3000系统(FIO)卡件的定义6.3.1:节点(NODE)的定义6.3.1.1:本地NODE的建立6.3.1.2:远程NODE的建立6.3.2:卡件的定义6.3.2.1:数字量卡件的定义6.3.2.2:模拟量卡件的定义6.3.3:卡件地址的定义第七章:FCS反馈部分组态7.1:仪表公共内容介绍7.1.1:输入过程的处理7.1.1.1:NO Conversion——不进行转换7.1.1.2:Analog Input square Root Extraction——开平房根7.1.1.3:Pulse train input conversion——脉冲输入转换7.1.1.4:通讯输入转换7.1.2:输出信号处理过程7.1.2.1:No conversion ouput——不进行转换输出7.1.2.2:Pulse width ouput conversion——脉宽输出转换7.1.2.3:Communication ouput conversion——通讯输出转换7.1.3:报警过程7.1.4:仪表的模式7.1.5:仪表的安全级别7.1.6:I/O的连接方式7.1.6.1:I/O连接的目标段和方法7.1.7:仪表的工位标记7.2:输入指示仪表7.2.1:PVI仪表的介绍7.2.2:仪表的建立7.3:常规调节仪表的介绍7.3.1:单回路的PID仪表的建立7.3.1.1:工艺应用实例7.3.1.2:PID的建立7.3.2:串级回路的创建7.3.2.1:工艺应用实例7.3.2.2:串级回路的创建7.4:手操器的介绍7.4.1:MLD的介绍7.4.1.1:MLD仪表的建立7.4.2:MLD—SW仪表介绍7.4.2.1:MLD—SW仪表应用介绍7.4.2.2:MLD—SW仪表的建立7.5:信号设定模块7.5.1:比值设定仪表RATIO的介绍7.5.2:RATIO应用举例7.5.2.1:工艺应用实例7.5.2.2:RATIO仪表的建立7.6:信号选择模块7.6.1:SS_H仪表的应用7.6.1.1:工艺应用实例7.7:信号分配仪表7.7.1:FOUT功能块介绍7.7.2:FOUT功能块应用7.7.2.1:工艺应用实例7.7.2.2:FOUT仪表的建立7.7.3:SPLIT功能块的介绍7.7.4:SPLIT的应用7.7.4.1:工艺应用实例7.7.4.2:SPLIT功能块的建立7.8:辅助仪表介绍7.8.1:SW-33功能块的介绍7.8.2:SW-33功能快的应用7.8.2.1:工艺应用介绍7.8.2.2:SW-33的建立第八章:CS3000/CS1000顺序控制功能8.1:CS3000/CS1000控制站(FCS)实现顺序控制的方法8.1.1:顺序控制的概念8.1.2:CS3000/CS1000控制站实现顺序控制的功能块8.2:顺控表块8.2.1:顺控表块的概念8.2.2:顺控表快的构成8.2.2.1:顺控表块的概括说明8.2.2.2:顺控表构成元素说明8.2.3:顺控表的处理时序8.2.4:顺控表块处理流程8.2.5:顺控表的执行方式8.2.5.1:规则栏方式8.2.5.2:步号方式8.2.6:顺控表的生成8.2.7:顺控表块条件信号的描述语法8.2.7.1:参照开关仪表块8.2.7.2:参照计时器块8.2.7.3:参照软件计数器块8.2.7.4:参照脉冲串输入技术快8.2.7.5:参照关系表达式块8.2.7.6:参照反馈控制表块8.2.7.7:参照运算表块8.2.7.8:参照过程I/O8.2.7.9:参照全域开关8.2.7.10:参照公用开关8.2.7.11:参照报警器信息8.2.7.12:参照顺控表块8.2.7.13:参照罗技图块8.2.8:顺控表块操作信号的描述语法8.2.8.1:操作软件技术快8.2.8.2:操作开关仪表块8.2.8.3:操作计时器块8.2.8.4:操作脉冲串输入计数器块 8.2.8.5:操作运算表块8.2.8.6:操作反馈控制仪表块8.2.8.7:操作过程I/O8.2.8.8:操作全域开关8.2.8.9:操作公用开关8.2.8.10:操作报警器信息8.2.8.11:操作顺控输出信息8.2.8.12:操作顺控表块8.2.8.13:操作逻辑图块8.2.9:完成两个顺序控制例子8.2.9.1:规则栏方式例8.2.9.2:步号方式例8.3:逻辑图块8.3.1:逻辑图的概念8.3.2:逻辑图的构成8.3.3:逻辑图块处理时序8.3.4:逻辑图块的处理流程8.3.5:逻辑图块的逻辑操作元素8.3.6:逻辑块的生成8.3.7:逻辑块的生成8.3.8:顺控表块操作信号的描述语法8.3.9:逻辑图例8.4:开关仪表块8.5:计时器块8.6:软计数器块8.7:关系表达式第九章:HIS组态9.1:HIS组态概述9.2:HIS中构成的相关介绍9.2.1:功能键介绍9.2.1.1:功能键概述9.2.1.2:功能键定义9.2.2:顺控请求信息介绍9.2.2.1:顺控请求信息概述9.2.2.2:顺控请求信息定义9.2.3:HIS常数的介绍第十章:报表功能10.1:报表的软件环境10.2:报表的流程10.3:报表的制作流程10.3.1:统计数据、趋势数据的定义10.3.1.1:统计过程介绍10.3.1.2:统计过程中数据的获取10.3.1.3:统计数据的定义10.3.2:报表的定义10.3.2.1:报表文件的进入方法10.3.2.2:报表类型的分类10.3.2.3:报表文件的数据采集10.3.2.4:报表文件的格式定义10.3.2.5:报表文件的题目时间和日期的定义10.3.2.6:报表历史管理文件的数量、类型定义10.3.2.7:报表文件的存储10.3.2.8:报表文件的关闭10.3.3:报表下载10.3.4:报表的打印10.3.4.1:报表的打印命令介绍10.3.4.2:报表的打印命令举例10.3.5:报表文件的历史管理第十一章:虚拟测试功能11.1:测试功能的类型11.2:测试的操作环境11.2.1:硬件环境11.2.2:软件环境11.2.2.1:CS1000系统测试的软件环境11.2.2.2:CS3000系统(带有简洁型控制站SFCS)测试的软件环境 11.2.2.3:CS3000系统(带有RIO控制站LFCS)测试的软件环境11.2.2.4:CS3000系统(带有FIO控制站LFCS)测试的软件环境11.3:测试功能的进程11.4:测试功能与实际操作的不同方式第十二章:HIS的操作和维护12.1:系统信息条的介绍12.1.1:过程报警窗口12.1.2:系统报警信息窗口12.1.3:操作指导信息窗口12.1.4:信息监视窗口12.1.5:用户进入窗口12.1.6:窗口切换菜单12.1.7:操作菜单12.1.8:预设菜单12.1.9:工具栏12.1.10:导航窗口12.1.11:名字进入窗口12.1.12:循环切换按钮12.1.13:清屏按钮12.1.14:消音按钮12.1.15:硬拷贝按钮12.2:操作和监视的各类图形窗口界面12.2.1:仪表面板的介绍12.2.1.1:模拟量仪表面板12.2.1.2:开关仪表12.2.1.3:SW-33仪表12.2.1.4:数字量接点面板12.2.2:操作和监视的图形界面12.2.2.1:工具栏的介绍12.2.2.2:流程图操作界面的介绍12.2.2.3:分组控制12.2.2.4:总貌窗口12.2.2.5:趋势窗口12.2.2.6:调整画面12.3:系统维护12.3.1:软件备份12.3.2:HIS系统维护12.3.2.1:软件维护12.3.2.2:硬件维护12.4:项目下载12.4.1:下装前的硬件准备工作12.4.2:确认项目属性12.4.2.1:进入项目属性界面12.4.2.2:具体操作方法和界面12.4. 3:项目下装具体操作12.4.3.1:下装公共部分12.4.3.2:下装FCS部分12.4.3.3:下装HIS部分。
横河DCS3000中文资料CENTUM CS3000/CS1000中文资料主要对CS3000、CS1000的硬件(包括各卡件的目录如下:第一章:CS1000/CS3000系统硬件介绍1.1:CS1000/CS3000系统构成及其设备1.1.1:CS3000系统构成规格1.1.2:CS1000系统构成规格1.2:系统硬件介绍 1.2.1:人机界面站(HIS)的种类及其硬件要求1.2.1.1:集成类人机界面站1.2.1.2:通用PC类人机界面站1.2.1.3:操作员键盘1.2.2:通用PC机做工程师站1.2.2.1:通用PC机作为工程师站的硬件要求1.2.2.2:网卡“VF701”的作用极其相应设置1.2.3:现场控制站(FCS)的种类极其硬件规格1.2.3.1:CS3000系统FIO总线型现场控制站(KFCS2/KFCS)1.2.3.2:RIO总线型现场控制站(LFCS2/LFCS)1.2.3.3:FIO总线型紧凑型现场控制站(FFCS)1.2.3.4:RIO总线型紧凑型现场控制单元(SFCS/PFCS)1.2.4:CS3000/CS1000的网络介绍1.2.4.1:V—net/VL—net1.2.4.2:Ethernet1.3:I/O模块简介 1.3.1:LFCS2/LFCS/SFCS/PFCS卡件简介1.3.1.1:I/O模块与插件箱的选择1.3.1.2:I/O模块详细列表1.3.1.3:I/O模块与输入/输出信号电缆的连接说明1.3.2:KFCS2/KFCS/FFCS卡件简介1.3.2.1:I/O模块接线方式的选择1.3.2.2:I/O模块详细列表1.3.2.3:I/O模块与输入/输出信号电缆的连接说明第二章:系统软件构成及安装2.1:系统软件构成2.1.1:装载媒体2.1.2:常用软件包2.2:软件安装环境2.2.1:系统软件运行的硬件环境2.2.2:系统软件运行的软件环境2.3:软件安装 2.3.1:Windows相关设置项目2.3.2:虚拟内存指定2.3.3:网络设置2.3.4:系统软件安装2.3.5:安装电子文档阅读器第三章:项目制作流程3.1:工程作业流程介绍3.1.1:作业过程概述3.1.2:项目制作的具体步骤3.1.3:项目制作流程图3.2:项目实例的提出与分析3.2.1:工程实例3.2.2:方案一:应用CS1000系统3.2.2.1:系统配置图3.2.2.2:机柜布置图3.2.3:方案二:应用CS3000系统(RIO型)3.2.3.1:系统配置图3.2.3.2:机柜布置图3.2.4:方案二:应用CS3000系统(FIO型)3.2.4.1:系统配置图3.2.4.2:机柜布置图第四章:项目整体构造4.1:项目的建立 4.1.1:进入CS1000/CS3000系统组态界面4.1.2:项目的建立4.1.2.1:生成TESTPJT项目4.1.2.2:生成全部的控制站和操作站4.2.1:控制站数据库的选择4.2.1.1:CS1000系统标准控制站(PFCD)数据库类型4.2.1.2:CS3000(RIO型)标准型控制站数据库类型4.2.1.3:CS3000(FIO型)标准型控制站数据库类型第五章:项目公共部分定义5.1:Seclltity——用户安全级别的定义5.1.1:Security的相关介绍5.1.1.1:用户名称5.1.1.2:用户组的定义5.1.2:安全策略总结5.2:Operation Mark——操作标签的定义5.2.1:Operation Mark的定义5.2.1.1:Tag Label——工位标签5.2.1.2:color——颜色5.2.1.3:Tag Level——工位权限5.2.1.4:Install or Remove——挂牌货摘牌5.2.1.5:操作标签的操作第六章:FCS卡件组态6.1:CS1000系统的卡件定义6.1.1:模拟量单点卡件的定义6.1.2:模拟量多点卡件的定义6.1.3:数字量卡件的定义6.1.4:卡件地址的命名规则6.2:CS3000系统(RIO)卡件定义6.2.1:节点的建立(NODE)6.2.1.1:模拟量单点卡件的建立6.2.1.2:模拟量多点卡件的建立6.2.1.3:数量卡件的建立6.2.2:卡件地址的命名规则6.3:CS3000系统(FIO)卡件的定义6.3.1:节点(NODE)的定义6.3.1.1:本地NODE的建立6.3.1.2:远程NODE的建立6.3.2:卡件的定义6.3.2.1:数字量卡件的定义6.3.2.2:模拟量卡件的定义6.3.3:卡件地址的定义第七章:FCS反馈部分组态7.1:仪表公共内容介绍7.1.1:输入过程的处理7.1.1.1:NO Conversion——不进行转换7.1.1.2:Analog Input square Root Extraction——开平房根7.1.1.3:Pulse train input conversion——脉冲输入转换7.1.1.4:通讯输入转换7.1.2:输出信号处理过程7.1.2.1:No conversion ouput——不进行转换输出7.1.2.2:Pulse width ouput conversion——脉宽输出转换7.1.2.3:Communication ouput conversion——通讯输出转换7.1.3:报警过程7.1.4:仪表的模式7.1.5:仪表的安全级别7.1.6:I/O的连接方式7.1.6.1:I/O连接的目标段和方法7.1.7:仪表的工位标记7.2:输入指示仪表7.2.1:PVI仪表的介绍7.2.2:仪表的建立7.3:常规调节仪表的介绍7.3.1:单回路的PID仪表的建立7.3.1.1:工艺应用实例7.3.1.2:PID的建立7.3.2:串级回路的创建7.3.2.1:工艺应用实例7.3.2.2:串级回路的创建7.4:手操器的介绍7.4.1:MLD的介绍7.4.1.1:MLD仪表的建立7.4.2:MLD—SW仪表介绍7.4.2.1:MLD—SW仪表应用介绍7.4.2.2:MLD—SW仪表的建立7.5:信号设定模块7.5.1:比值设定仪表RATIO的介绍7.5.2:RATIO应用举例7.5.2.1:工艺应用实例7.5.2.2:RATIO仪表的建立7.6:信号选择模块7.6.1:SS_H仪表的应用7.6.1.1:工艺应用实例7.7:信号分配仪表7.7.1:FOUT功能块介绍7.7.2:FOUT功能块应用7.7.2.1:工艺应用实例7.7.2.2:FOUT仪表的建立7.7.3:SPLIT功能块的介绍7.7.4:SPLIT的应用7.7.4.1:工艺应用实例7.7.4.2:SPLIT功能块的建立7.8:辅助仪表介绍7.8.1:SW-33功能块的介绍7.8.2:SW-33功能快的应用7.8.2.1:工艺应用介绍7.8.2.2:SW-33的建立第八章:CS3000/CS1000顺序控制功能8.1:CS3000/CS1000控制站(FCS)实现顺序控制的方法8.1.1:顺序控制的概念8.1.2:CS3000/CS1000控制站实现顺序控制的功能块8.2:顺控表块8.2.1:顺控表块的概念8.2.2:顺控表快的构成8.2.2.1:顺控表块的概括说明8.2.2.2:顺控表构成元素说明8.2.3:顺控表的处理时序8.2.4:顺控表块处理流程8.2.5:顺控表的执行方式8.2.5.1:规则栏方式8.2.5.2:步号方式8.2.6:顺控表的生成8.2.7:顺控表块条件信号的描述语法8.2.7.1:参照开关仪表块8.2.7.2:参照计时器块8.2.7.3:参照软件计数器块8.2.7.4:参照脉冲串输入技术快8.2.7.5:参照关系表达式块8.2.7.6:参照反馈控制表块8.2.7.7:参照运算表块8.2.7.8:参照过程I/O8.2.7.9:参照全域开关8.2.7.10:参照公用开关8.2.7.11:参照报警器信息8.2.7.12:参照顺控表块8.2.7.13:参照罗技图块8.2.8:顺控表块操作信号的描述语法8.2.8.1:操作软件技术快8.2.8.2:操作开关仪表块8.2.8.3:操作计时器块8.2.8.4:操作脉冲串输入计数器块 8.2.8.5:操作运算表块8.2.8.6:操作反馈控制仪表块8.2.8.7:操作过程I/O8.2.8.8:操作全域开关8.2.8.9:操作公用开关8.2.8.10:操作报警器信息8.2.8.11:操作顺控输出信息8.2.8.12:操作顺控表块8.2.8.13:操作逻辑图块8.2.9:完成两个顺序控制例子8.2.9.1:规则栏方式例8.2.9.2:步号方式例8.3:逻辑图块8.3.1:逻辑图的概念8.3.2:逻辑图的构成8.3.3:逻辑图块处理时序8.3.4:逻辑图块的处理流程8.3.5:逻辑图块的逻辑操作元素8.3.6:逻辑块的生成8.3.7:逻辑块的生成8.3.8:顺控表块操作信号的描述语法8.3.9:逻辑图例8.4:开关仪表块8.5:计时器块8.6:软计数器块8.7:关系表达式第九章:HIS组态9.1:HIS组态概述9.2:HIS中构成的相关介绍9.2.1:功能键介绍9.2.1.1:功能键概述9.2.1.2:功能键定义9.2.2:顺控请求信息介绍9.2.2.1:顺控请求信息概述9.2.2.2:顺控请求信息定义9.2.3:HIS常数的介绍第十章:报表功能10.1:报表的软件环境10.2:报表的流程10.3:报表的制作流程10.3.1:统计数据、趋势数据的定义10.3.1.1:统计过程介绍10.3.1.2:统计过程中数据的获取10.3.1.3:统计数据的定义10.3.2:报表的定义10.3.2.1:报表文件的进入方法10.3.2.2:报表类型的分类10.3.2.3:报表文件的数据采集10.3.2.4:报表文件的格式定义10.3.2.5:报表文件的题目时间和日期的定义10.3.2.6:报表历史管理文件的数量、类型定义10.3.2.7:报表文件的存储10.3.2.8:报表文件的关闭10.3.3:报表下载10.3.4:报表的打印10.3.4.1:报表的打印命令介绍10.3.4.2:报表的打印命令举例10.3.5:报表文件的历史管理第十一章:虚拟测试功能11.1:测试功能的类型11.2:测试的操作环境11.2.1:硬件环境11.2.2:软件环境11.2.2.1:CS1000系统测试的软件环境11.2.2.2:CS3000系统(带有简洁型控制站SFCS)测试的软件环境 11.2.2.3:CS3000系统(带有RIO控制站LFCS)测试的软件环境11.2.2.4:CS3000系统(带有FIO控制站LFCS)测试的软件环境11.3:测试功能的进程11.4:测试功能与实际操作的不同方式第十二章:HIS的操作和维护12.1:系统信息条的介绍12.1.1:过程报警窗口12.1.2:系统报警信息窗口12.1.3:操作指导信息窗口12.1.4:信息监视窗口12.1.5:用户进入窗口12.1.6:窗口切换菜单12.1.7:操作菜单12.1.8:预设菜单12.1.9:工具栏12.1.10:导航窗口12.1.11:名字进入窗口12.1.12:循环切换按钮12.1.13:清屏按钮12.1.14:消音按钮12.1.15:硬拷贝按钮12.2:操作和监视的各类图形窗口界面12.2.1:仪表面板的介绍12.2.1.1:模拟量仪表面板12.2.1.2:开关仪表12.2.1.3:SW-33仪表12.2.1.4:数字量接点面板12.2.2:操作和监视的图形界面12.2.2.1:工具栏的介绍12.2.2.2:流程图操作界面的介绍12.2.2.3:分组控制12.2.2.4:总貌窗口12.2.2.5:趋势窗口12.2.2.6:调整画面12.3:系统维护12.3.1:软件备份12.3.2:HIS系统维护12.3.2.1:软件维护12.3.2.2:硬件维护12.4:项目下载12.4.1:下装前的硬件准备工作12.4.2:确认项目属性12.4.2.1:进入项目属性界面12.4.2.2:具体操作方法和界面12.4. 3:项目下装具体操作12.4.3.1:下装公共部分12.4.3.2:下装FCS部分12.4.3.3:下装HIS部分。
日本横河(YOKOGAWA)横河CS3000DCS高级资料CS3000高级资料学习2006-3-6参考资料:CS3000西安培训资料CS3000培训教程CS3000系统介绍资料一、系统概述1、CS3000系统构成及设备1.1CS3000系统构成及设备甲乙酮控制站:安全栅柜开关信号柜:域的概念:由一条控制总线连接的站的集合。
域的最小配置:1个FCS、1个HIS(控制站,操作站)域的最大配置:一个域中有以下设备HIS、FCS、BCV(总线转换器)总共最多64个站,其中HIS最多有16个,8个操作站以上需服务器,用于存放项目的数据。
系统最大配置,通过BCV可将域互连,互连的域最多16个,在整个多域系统中最多256个站。
域的层次最多三层,由两个总线转换器连接系统最大工位数1000,000。
一个回路算一个工位数。
1.2CS3000的网络介绍CS3000使用Vnet,Ethernet,RIO bus,ESB bus,ER bus构成站间通讯。
1.2.1Vnet用于连接系统内各个部件的实时控制网。
相关数据最大站节点:64域传输速率:10Mb/s连接电缆:YCB111(细缆)/YCB141(同轴电缆)HIS间连接用YCB111,HIS与控制站连接用YCB141通过总线适配器YCB147(单)/YCB149(双),总线中继器YNT521将YCB141与YCB111相连传输距离:YCB111 500MYCB141 185M混合连接:YCB141+0.4*YCB111《185M使用光纤及中继器YNT511和YNT521可以达到4KM和15KM1.2.2Ethernet用于系统内各个HIS间进行数据交换的网络,一个域内最多16个HIS,其中一个用于组态。
1.2.3RIO BUS(用于RIO型)I/O通讯总线,用于FCS处理器与NODE间的连接相关数据:最大连接设备:8NODE/FCU传输速率:2MB/S传输介质:双绞线、光纤传输距离:双绞线,750M。
横河CS3000系统操作手册目录第一节DCS界面操作 (1)一、操作界面全貌和按键说明 (1)二、画面的操作 (8)第二节 DCS中英文对照 (21)第三节华星600万/年常减压装置DCS系统操作说明 (22)第一节DCS界面操作一、操作界面全貌和按键说明CS3000控制系统由于使用了WINDOWS 操作界面,因而使操作更加的简单,面板更亲切,同时,系统使用了大量的图标,这些图标在各种控制面板中都有使用,且功能几乎是相同的,因而操作起来也很方便、明了。
在日常的生产控制中,操作员可以通过鼠标点击图标来完成各种功能,也可以通过键盘完成。
操作界面如图-1:画面显示窗口1.1 Toolbar of the System Message Window(系统信息窗口工具栏)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2Toolbar of the Process Alarm Window(过程报警窗口工具栏)1 2 3 4 5 6 71.3 Toolbar of the Trend Window(趋势窗口工具栏)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1)趋势分配管理:8个点为1个趋势组,16个趋势组为1个趋势块;(2)最多有128页的从当前站及其它站而来的趋势数据可以被显示。
1.4 Toolbar of the Turing Window(调整窗口工具栏)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参数显示区:(1)数据项目用“=”表示可以改变;(2)数据项目用“:”表示不可以改变;(3)数据位数最多显示10位。
1.5 导航窗口1 2 3 4 5 6▲参数显示区:1.6 Toolbox Window(工具箱窗口)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1.7流程图窗口按钮1 2 3 4 5二、画面的操作统信息窗口”调用(以调用流程图为例)a.从“窗口调用菜单”调用(I)点击系统信息窗口工具栏上的“”(窗口调用菜单)按钮;(II)弹出窗口调用菜单;(III)点击菜单上的“”(流程图)项;(IV)打开相应流程图;(V)根据需要打开其它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