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代烃的结构和性质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2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卤代烃的命名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卤代烃的命名与性质引言:在有机化学中,卤代烃是一类十分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是由碳链上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而成的化合物。
本文将重点整理卤代烃的命名与性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
一、卤代烃的命名卤代烃的命名遵循一定的规则,以下是常见的命名方法:1. 卤代烃的命名以卤素的名称作为前缀,通过前缀和后缀的组合来表示卤代烃的结构。
常见的前缀有:氟(fluoro-)、氯(chloro-)、溴(bromo-)、碘(iodo-)。
2. 确定主链:从分子中选择最长的连续碳原子链,作为主链。
主链上的每个碳原子需编号,编号时要使卤素原子的编号尽可能小。
3. 给予卤素取代碳的编号:卤素原子在主链上的位置用数字表示,并用连字符和主链编号相连。
如果有多个相同类型的卤素取代,需要使用前缀(di-,tri-,tetra-等)来表示其数目,并将其编号。
4. 指定其他取代基:如果有其他取代基,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用括号括起来,前面加上取代基的位置编号。
二、卤代烃的性质卤代烃具有以下一些重要的性质:1. 溶解性:卤代烃通常具有较低的溶解度,尤其是溴代烃和碘代烃。
这是由于卤素的极性以及分子量较大,使其在非极性溶剂中溶解度较低。
2. 熔点和沸点:卤代烃的熔点和沸点通常比相应的烃高,这是由于卤素原子的加入增加了分子的极性,导致分子间的吸引力增强。
3. 氢键作用: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可以通过氢键与其他分子或离子发生相互作用。
这种作用不仅增加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还可以改变卤代烃的性质和反应活性。
4. 反应性:卤代烃在有机化学反应中具有一系列独特的反应性。
例如,它们可以通过取代反应、消除反应和亲核取代反应等发生一系列反应,反应类型多样。
结论:卤代烃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化合物,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掌握卤代烃的命名规则和性质,对于深入理解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卤代烃化学性质
一、定义
卤代烃,即古称的烯烃,是一类具有特定结构、分子中含有至少一个卤族基团的有机物。
它们由另一个卤族基团和一个烃环相连,包括碘代烃、氰代烃和磺代烃,以及它们的衍生物。
其中碘代烃是最为常见的卤代烃。
二、特征
1.物理性质卤代烃大多为无色液体或气体,熔点较低,沸点较高,且有某些卤代烃具有独特的刺激性气味。
2. 化学性质卤代烃整体上具有相对较强的机械稳定性,它们的化学反应性很弱,比如碘代烃因其反应性极弱而受到应用。
然而它们的碱金属离子非常易于缔合,卤族基团中的卤素离子具有极强的碳链脱氢能力。
三、应用
1. 工业应用由于卤代烃在零下温度下仍保持液相,因此它们常被作为冷冻剂使用,如碘代乙烷、碘代丙烷。
卤代烃的广泛应用还包括提取金属、溶剂、增塑剂、抗凝剂以及用于燃料中的成分。
2. 医学应用通常,卤族基团具有抗肿瘤活性,因此一些卤代烃,如吡咯烷、苯氧氯乙烷和氯代苯甲酸甲酯等,经过衍生后能被用作医药中的药物。
第二章 卤代烃一.卤代烃的结构特点:卤素原子是卤代烃的官能团。
C —X 之间的共用电子对偏向X , 形成一个极性较强的共价键,分子中C —X 键易断裂。
二.卤代烃的物理性质(1)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2)状态、密度:CH 3Cl 常温下呈气态,C 2H 5Br 、CH 2Cl 2、CHCl 3、CCl 4常温下呈液态且密度> 1 g/cm 3。
(一氯代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三.卤代烃的化学性质(以CH 3CH 2Br 为例) 1.取代反应①条件:强碱的水溶液,加热 ②化学方程式为:2.消去反应(1)实质:从分子中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脱去一个卤化氢分子,从而形成不饱和化合物。
例如: CH 3CH 2Cl :+NaOH ――→醇△NaCl +CH 2===CH↑+H 2O(2)卤代烃的消去反应规律①没有邻位碳原子的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如CH 3Br 。
②有邻位碳原子,但邻位碳原子上不存在氢原子的卤代烃也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例如:。
③有两个相邻碳原子,且碳原子上均带有氢原子时,发生消去反应可能生成不同的产物。
例:CH 3—CH===CH —CH 3+NaCl +H 2O(3)二元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要比一元卤代烃困难些。
有些二元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后可在有机物中引入三键。
例如:CH 3—CH 2—CHCl 2+2NaOH ――→醇△CH 3—C≡CH+2NaCl +2H 2O 四.消去反应与水解反应的比较反应类型 反应条件 键的变化卤代烃的结构特点 主要生成物水解反应 NaOH 水溶液 C —X 与H —O 键断裂C —O 与H —X 键生成 含C —X 即可 醇消去反应 NaOH 醇溶液 C —X 与C —H 键断裂(或—C≡C—) 与H —X键生成与X 相连的C 的邻位C 上有H 烯烃或炔烃特别提醒 (1)通过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可在碳链上引入羟基;通过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可在碳链上引入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
卤代烃教案引言:卤代烃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化合物之一,也是许多有机合成反应的重要中间体。
本教案将介绍卤代烃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学生通过学习卤代烃的教案,将能够深入了解卤代烃的结构、命名、制备方法以及常见的反应类型,从而为他们今后的有机实验和研究提供进一步的基础。
一、卤代烃的概念和性质1. 卤代烃的定义:卤代烃是指分子中含有卤素原子(如氯、溴、碘或氟)取代烃中的氢原子所形成的有机化合物。
2. 卤代烃的命名:卤代烃根据卤素的种类和数量,以及烃基的碳原子数目进行命名,常见的命名方式有IUPAC命名法和通用命名法。
3. 卤代烃的性质:卤代烃通常呈无色液体或晶体,有特殊的臭味。
它们在常温下通常是不可混溶的,且密度较水大。
卤代烃具有较高的沸点和熔点,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和毒性。
二、卤代烃的制备方法1. 卤代烃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a. 直接卤代:通过将烃与卤素直接反应来制备卤代烃。
这种方法常采用加热反应,在溶液中加入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度。
b. 间接卤代:通过烃的氢原子与卤化物之间的置换反应来制备卤代烃。
该方法常用于烃中氢原子难以置换的情况。
三、常见的卤代烃反应类型1. 反应类型:a. 卤素原子的取代反应: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可以被其他原子或基团所取代,如自由基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反应等。
b. 亲核取代反应: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可以被亲核试剂(如醇、胺等)取代,生成醇、胺等化合物。
四、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1. 卤代烃作为反应的底物:卤代烃可以作为重要的底物参与有机合成反应,如芳香化反应、烷基化反应等。
2. 卤代烃作为反应的中间体:卤代烃也可以作为有机合成反应的中间体,参与到复杂的反应过程中,如氯代化反应、溴代化反应等。
结论:通过本文档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卤代烃的概念和性质,学会了卤代烃的命名方式和制备方法。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卤代烃在有机合成反应中的重要应用。
这些基础知识为我们今后的有机实验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运用卤代烃在有机化学中的作用。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卤代烃和醚的结构和性质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卤代烃和醚的结构和性质一、卤代烃的结构和性质卤代烃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卤素原子(氟、氯、溴、碘等),取代了烃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
卤代烃可分为一卤代烷和多卤代烷两类。
1. 一卤代烷的结构和性质一卤代烷的分子结构中只有一个卤素原子取代了一个烷烃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
一卤代烷的分子结构通式为CnH2n+1X(X代表卤素原子)。
一卤代烷的性质:(1)密度较小:由于卤素原子的电子云较大,因此卤代烷的分子比相应的烷烃分子来说更大,从而卤代烷的密度较小。
(2)沸点和熔点较高:由于卤素原子和烃烃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大,加之卤原子电子云较大,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和电偶极作用力增强,因此卤代烷的沸点和熔点较高。
(3)溶解性:一卤代烷在无极性溶剂中较易溶解,而在水等极性溶剂中则不易溶解。
2. 多卤代烷的结构和性质多卤代烷的分子结构中存在多个卤素原子取代了烷烃分子中的多个氢原子。
多卤代烷的分子结构通式为CnH2nXm(X代表卤素原子,m 代表卤素原子的个数)。
多卤代烷的性质:(1)沸点和熔点更高:由于多个卤素原子的存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更强,因此多卤代烷的沸点和熔点更高于一卤代烷。
(2)密度更大:多卤代烷的分子比一卤代烷的分子更大,因此其密度也更大。
(3)溶解性:多卤代烷的溶解性通常较差,尤其是溴、碘代烷在水中几乎不溶解。
二、醚的结构和性质醚是由氧原子连接两个烃基团的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或多个醚基。
醚的通式为R-O-R'(R、R'分别为烃基)。
醚的性质:(1)沸点和熔点:与相应的酮和酯相比,醚的沸点和熔点较低,这是因为醚分子中没有醇类和羰基间的氢键作用。
(2)溶解性:醚通常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可以溶解许多有机和无机物质,但对水的溶解性较差。
(3)惰性:醚分子中的氧原子不参与化学反应,因此醚具有较好的化学惰性。
结论通过对卤代烃和醚的结构和性质的讨论,可以看出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具有不同的特点。
卤代烃与醇的结构与性质卤代烃和醇是化学学科中的两类重要有机化合物,它们不仅在化学实验中有着丰富的应用,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地分析和论述这两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一、卤代烃的结构与性质卤代烃是指分子中含有卤素(氟、氯、溴、碘)原子和碳原子之间的单键的烃类,可以是饱和的也可以是不饱和的。
1.结构特征卤代烃可以是饱和的卤代烃,如氯甲烷、氯乙烷等;也可以是不饱和的卤代烃,如氯乙烯、溴乙烯等。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饱和卤代烃中卤素原子与碳原子之间为单键,而不饱和卤代烃中卤素原子与碳原子之间除了有单键之外,还可能存在双键或者三键。
2.性质-物理性质:卤代烃的分子间作用力主要是范德华力和偶极-偶极相互作用,随着分子量的增加,其沸点和密度也逐渐升高。
-化学性质:卤代烷的化学性质表现为卤素原子的极性效应,决定了它们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作为电子受体,容易发生取代、加成和消除反应。
二、醇的结构与性质醇是一类包含碳、氢和氧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其中碳原子与氧氢基团(-OH)形成强的极性共价键。
1.结构特征醇的基本结构是由一个或多个羟基(-OH)取代烷基或者烯基的氢原子形成的。
根据羟基取代的位置和数量的不同,醇可以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多元醇等。
2.性质-物理性质:醇的分子间存在强的氢键相互作用,使得它们的沸点较高。
水溶性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而减小。
-化学性质:醇可以发生脱水、酯化、氧化等反应,表现出酸性和碱性。
总体来看,卤代烃和醇虽然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和化学性质,但它们都是有机化合物的重要类型。
它们的各种化学反应性质,不仅关系到化学反应的制备,也关系到生活中的应用,如药物的制备、材料的粘接等,这也是研究它们的意义所在。
第九章 卤代烃教学要点:1.介绍了卤代烃的分类及同分异构现象、卤代烃的命名、卤代烷的结构和物理性 质、化学性质、制备方法。
2.介绍了一卤代烷的取代反应、消去反应(查依采夫规则)、还原反应。
几种常见 的有机金属化合物。
3.介绍了S N 1和S N 2反应历程、碳正离子的生成、结构、不同结构碳正离子的相对稳定性。
4.一卤代烯烃和一卤代芳烃的分类、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有机氟化合物的特性、有机氟化合物的应用。
本章重点:卤代烷的结构,卤代烷的化学反应,亲核取代反应的机理,一卤代烯烃和一卤代芳烃,卤代烃的制备方法,几种常见的有机金属化合物。
本章难点:卤代烷的化学反应,亲核取代反应的机理。
考核要求:识记:卤代烷的命名,一卤代烷的结构。
领会:亲核取代反应的机理。
综合分析:SN1和SN2反应立体化学及影响因素。
熟练应用:一卤代烷的化学反应,卤代烃的制备方法,几种常见的有机金属化合物。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 卤代烃的分类、命名及同分异构现象;第二节 卤代烃;第三节 亲核取代反应历程;第四节 一卤代烯烃和一卤代芳烃;第五节 卤代烃的制法; 第六节 重要的卤代烃;第七节 有机氟化合物;第二十四次课 (第47~48学时)卤代烃可以看作是烃分子中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卤原子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
卤原子是卤代烃的官能团。
常所说的卤代烃是指氯代烃、溴代烃和碘代烃。
而氟代烃的性质和制法都较为特殊。
一卤代烃的性质比较活泼,能发生多种化学反应转化成各种其他类型的化合物。
所以卤代烃是重要的合成中间产物。
第一节 卤代烃的分类、同分异构和命名一、分类 二、命名 三、同分异构现象一、分类卤代烃氟代烃碘代烃溴代烃氯代烃一卤代烃多卤代烃根据卤代烃分子中所含卤原子的数目:根据卤代烃分子中所含卤原子的种类:根据卤代烃分子中烃基的类型:饱和卤代烃不饱和卤代烃芳香族卤代烃根据和卤原子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类型:一级卤代烃(伯卤代烃) R -CH 2-X 10-X 二级卤代烃(仲卤代烃) R 2CH-X 20-X 三级卤代烃(叔卤代烃) R 3C-X 30-X二、命名 1.简单的卤代烃,按卤原子相连的烃基的名称来命名,称为卤代某烃或某基卤。
卤代烃1.分子结构。
溴乙烷的分子式为C2H5Br,结构式为,结构简式为CH3CH2Br或C2H5—Br。
2.物理性质。
纯净的溴乙烷是无色液体,沸点38.4℃,密度比水大,难溶于水,溶于多种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
(1)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
C2H5—Br+H—OHNaOH∆−−−−→C2H5—OH+HBr或C2H5—Br+NaOH2H OΔ−−−→C2H5—OH+NaBr注意:卤代烃的水解反应的实质是取代反应。
NaOH的作用是中和掉反应中生成的HBr,从而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卤代烃的利用率。
(2)消去反应。
注意: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主要是卤素原子与相邻含氢较少的碳原子上的氢一起结合成卤化氢脱去。
如果相邻碳原子上无氢原子,则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例1.由溴乙烷制取乙二醇,依次发生反应的类型是()A.消去、加成、水解B.取代、加成、水解C.水解、消去、加成D.消去、水解、取代答案A【解析】解:由溴乙烷制取乙二醇,先发生消去反应:CH2Br﹣CH3+NaOHCH2=CH2+H2O+NaBr;然后发生加成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最后发生水解反应(取代反应):CH2BrCH2Br+NaOH CH2OHCH2OH+2NaBr,故选:A.例2.溴乙烷与氢氧化钾的溶液共热,既可生成乙烯又可生成乙醇,其条件区别是() A.生成乙烯的是热的氢氧化钾的水溶液B.生成乙醇的是热的氢氧化钾的水溶液C.生成乙烯的是在170 ℃下进行的D.生成乙醇的是热的氢氧化钾的醇溶液答案B1.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叫做卤代烃。
2.卤代烃有多种分类方法。
根据分子里所含卤素的不同,卤代烃可分为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等;根据分子中卤素原子的多少可分为一卤代烃和多卤代烃;根据分子中烃基的不同可分为饱和卤代烃、不饱和卤代烃和芳香卤代烃,等等。
一卤代烃的结构式为R—X。
3.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卤代烃中除少数为气体外,大多为液体或固体。
卤代烃知识点总结一、概念介绍卤代烃是指分子中含有卤素原子(氟、氯、溴、碘)的有机化合物,也称为卤代烷。
其分子式为CnH2n+1X,其中X表示卤素原子。
二、命名规则1. 找到主链:选择含有最多碳原子的连续链作为主链。
2. 确定取代基位置:用最小的数来表示取代基在主链上的位置。
3. 确定取代基种类:用前缀表示取代基种类,如氯代(chloro-)、溴代(bromo-)、碘代(iodo-)等。
4. 组合前缀和主名:将前缀和主名组合在一起即可得到完整的化合物名称。
三、物理性质1. 沸点和熔点:随着分子量的增加,沸点和熔点逐渐增加。
2. 密度:通常情况下,卤代烃比水密度大。
3. 溶解性:卤代烃在非极性溶剂中易溶解,在极性溶剂中不易溶解。
四、化学性质1. 取代反应:由于卤素原子具有较强的电负性,因此容易被亲电试剂取代,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2. 消除反应: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消除反应,生成烯烃或炔烃。
3. 氢化反应:卤代烃可以与氢气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加氢反应,生成相应的饱和烃。
4. 氧化反应:卤代烃可以被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过硫酸钾等氧化,生成相应的醇、醛、羧酸等。
五、毒性与环境影响1. 毒性:由于卤素原子的电负性和惰性,使得卤代烷比相应的烷基化合物具有更大的毒性。
长期暴露于卤代烷中会导致神经系统损害、肝脏损伤等。
2. 环境影响:卤代烷具有较强的毒性和不良环境影响。
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三氯乙烯(C2HCl3),它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工业溶剂,对水体和土壤污染严重。
六、应用领域1. 医药领域:卤代烷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如氯霉素、盐酸利多卡因等。
2. 农业领域:卤代烷作为杀虫剂和除草剂的主要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3. 工业领域:卤代烷作为溶剂和清洗剂的主要原料,在化工、电子、纺织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卤代烃的结构和性质(以溴乙烷为例)1 溴乙烷的分子结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C2H5Br CH3CH2Br2 溴乙烷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密度沸点溶解性无色液体比水的大38.4℃难溶于水,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如乙醇、苯、汽油等)3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水解反应)教材P53·实验3-1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实验操作产物检验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一支试管,滴入10~15滴溴乙烷,再加入1 mL5%NaOH溶液,振荡后加热,静置有浅黄色沉淀生成溴乙烷可以在NaOH水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该反应也称溴乙烷的水解反应,羟基取代溴原子生成乙醇和溴化钠:C2H5Br+NaOH C2H5OH+NaBr注意将溴乙烷与AgNO3溶液混合,不反应但分层,因为溴乙烷是非电解质,在水中不能电离出Br-,加入AgNO3溶液无沉淀生成。
深化理解全面认识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反应原理在卤代烃分子中,由于卤素原子的电负性比碳原子的大,使C—X的电子向卤素原子偏移,进而使碳原子带部分正电荷(δ+),卤素原子带部分负电荷(δ-),这样就形成一个极性较强的共价键:Cδ+—Xδ-。
因此,卤代烃在化学反应中,C—X 较易断裂,使卤素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生成负离子而离去反应本质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是取代反应,水分子中的—OH取代了卤代烃中的—X。
R—X+NaOH R—OH+NaXR—CHX—CH2X+2NaOH R—CH(OH)—CH2OH+2NaX反应条件NaOH水溶液、加热。
注意:(1)NaOH不是反应的催化剂,从平衡移动的角度看,NaOH不断中和氢卤酸,促进卤代烃的水解;(2)加热的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且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也有利于平衡右移量的关系R—X~NaX~AgX,即1 mol单卤代烃通过反应可得到1 mol AgX(X=Cl、Br、I)沉淀,常利用此关系来定量测定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含量应用可用于制取醇,如:CH3Cl+NaOH CH3OH+NaCl(制一元醇)、(制二元醇)、(制芳香醇)(2)消去反应①溴乙烷的消去反应将溴乙烷与强碱(如NaOH或KOH)的乙醇溶液共热,溴乙烷可以从分子中脱去HBr,生成乙烯。
卤代烃性质
卤代烃(halogenatedhydrocarbons)是一类有机化合物,是由烃类和卤族元素构成的类烃。
卤代烃具有各种性质,在工业上具有广泛应用,但同时也是有害物质,因此,了解其性质和毒性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卤代烃的性质进行介绍。
一、卤代烃的结构特征
卤代烃的基本结构是由一个碳原子键合一个或多个卤族元素(例如氟,氯,溴,氮等)组成的。
若卤族元素只键合一个碳原子,此时称为单接头卤族烃,若卤族元素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碳原子键合,则称为多接头卤族烃。
二、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1、溶解性
由于卤族元素具有较强的电负性,卤族烃的分子能容易地与其他溶剂(例如水,有机溶剂等)发生相互作用,因而具有很好的溶解性。
2、熔点
卤族烃的分子相对较小,结构相对简单,所以其熔点也相对较低,一般在-50°C到200°C之间。
三、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1、活性
卤族烃具有较强的活性,可以与其它物质发生多种反应,包括氧化反应、缩合反应、加成反应、减价反应等。
2、氧化性
卤族烃的氧化性相对较强,但受碳原子的影响,氧化性会有所变化。
通常情况下,由卤族原子键合的烃类的氧化性会比由其它元素键合的要强,甚至可以发生裂解反应。
3、毒性
尽管卤族烃在工业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但该类物质也存在毒性风险,其中以氟、氯卤代烃的毒性最强,可引起眼,皮肤,呼吸道及消化系统的刺激,还会危害大脑,肝脏,肾脏等器官。
四、结论
卤代烃是由烃类和卤族元素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其具有溶解性、熔点、活性、氧化性及毒性等特性。
因此,研究、控制卤族烃的毒性对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极具重要性。
高中化学:卤代烃知识点一、溴乙烷1.分子结构2.物理性质纯净的溴乙烷是无色液体,沸点为38.4 ℃,密度比水大,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水解反应)由实验可知①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时断裂的是C—Br键,水中的羟基与碳原子形成C—O键,断下的Br与水中的H结合成HBr。
②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2)消去反应由实验可知:①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反应后,化学方程式为:②消去反应: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如H2O、HX等),而生成含不饱和键化合物的反应。
(1)由溴乙烷的结构认识其水解反应与消去反应溴乙烷分子结构为①在强碱的水溶液中,在b处断键,发生取代(水解)反应。
②在强碱的醇溶液中,在a、b处断键,发生消去反应。
③条件不同,其断键位置不同。
(2)消去反应的特点①从反应机理看:消去反应是从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脱去一个小分子,相邻的两个碳原子各断一个化学键。
②从产物看:消去反应的产物中一定有不饱和产物和一个或几个小分子。
二、卤代烃1.概念与分类(1)概念: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
(2)分类:①按分子中卤素原子个数分:一卤代烃和多卤代烃。
②按所含卤素原子种类分: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碘代烃。
③按烃基种类分:饱和卤代烃和不饱和卤代烃。
④按是否含苯环分:脂肪卤代烃和芳香卤代烃。
2.物理性质常温下,卤代烃中除少数为气体外,大多为液体或固体,卤代烃不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某些卤代烃本身就是很好的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水解反应)(2)消去反应4.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1)实验流程(2)实验要点:①通过水解反应或消去反应将卤素原子转化为卤素离子。
②排除其他离子对卤素离子检验的干扰,卤素原子转化为卤素离子后必须加入稀硝酸中和过量的碱。
5.卤代烃的用途与危害(1)用途:制冷剂、灭火剂、溶剂、麻醉剂、合成有机化合物。
卤代烃的性质及应用卤代烃(Halogenated hydrocarbons)是一类由卤素取代的烃,包括卤素烷(alkyl halides)和芳香卤素化合物(aromatic halides)。
卤代烃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广泛的应用。
卤代烃的性质:1. 溶解性:卤代烃在非极性溶剂中溶解性良好,但在水中溶解度较低。
这是由于卤素的电负性高,使得卤代烃分子极性增强。
2. 沸点和熔点:卤代烃的沸点和熔点通常较高,高于相应的烷烃。
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如范德华力和氢键。
3. 反应活性:由于卤素的电负性,卤代烃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
它们往往易于发生亲电取代反应、消除反应和亲核取代反应等。
卤代烃的应用:1. 有机合成:卤代烃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
它们可以通过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和亲核取代反应,引入新的官能团或取代现有的官能团,从而合成大量的有机化合物。
卤代烃也可以作为氧化剂和还原剂,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2. 溶剂:由于卤代烃在非极性溶剂中溶解度较高,因此常被用作有机溶剂,特别是对于一些非极性有机化合物。
3. 麻醉药:卤代烃中的一些化合物被用作麻醉药。
例如,氟烷(CHF3)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作全身麻醉药。
此外,一些长链卤代烃也被用作表面麻醉剂,用于皮肤和粘膜的局部麻醉。
4. 消防剂:由于卤代烃易燃且在燃烧过程中生成的污染物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因此许多卤代烃被禁止在消防器材中使用。
5. 冷冻剂:一些卤代烃,如氯氟烃(CFCs)和氯氟碳烃(HCFCs),在过去被广泛用作冷冻剂。
然而,由于这些化合物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因此在国际上实施了对其使用的限制。
6. 农药:卤代烃中的一些化合物被用作农药,用于防治昆虫、真菌和杂草。
这些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毒性,因此使用时需要注意控制剂量和防护措施。
7. 抑制剂:一些卤代烃被用作金属的抑制剂,在金属腐蚀和水系统中的金属沉淀控制中起重要作用。
总结:卤代烃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并且在许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第三节卤代烃
第1课时卤代烃的结构和性质
一、卤代烃
1.卤代烃的概念
烃分子中的________被__________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叫做卤代烃。
2.卤代烃的分类
根据所含卤素种类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卤代烃中除少数为气体外,大多为______或______,卤代烃______于水。
二、溴乙烷及其化学性质
1.溴乙烷的组成及结构
溴乙烷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其官能团为____________,它含有____类氢原子,个数比为______。
2.溴乙烷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溴乙烷是______________,沸点为38.4℃,密度比水____,______于水,______于乙醇等多种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水解反应)
C2H5Br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消去反应
①消去反应
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H2O、HX等)而生成含__________化合物的反应。
②溴乙烷在NaOH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卤代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卤代烃的用途
________、灭火剂、______、麻醉剂、合成有机物。
2.卤代烃的危害
氟氯烃——造成“__________”的罪魁祸首。
知识点1卤代烃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卤代烃的是()
A.氯乙烯B.溴苯C.四氯化碳D.硝基苯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卤代烃都难溶于水,且都是密度比水大的液体
B.所有卤代烃都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
C.卤代烃不属于烃类
D.卤代烃都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知识点2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3.为了使氯乙烷的水解反应进行地比较完全,水解时需加入()
A.NaCl B.NaHSO4C.HCl D.NaOH
4.下列反应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A.乙烷与溴水的反应
B.一氯甲烷与KOH的乙醇溶液混合加热
C.氯苯与NaOH水溶液混合加热
D .溴丙烷与KOH 的乙醇溶液混合加热
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知识清单
一、1.氢原子 卤素原子
2.氟代烃 氯代烃 溴代烃 碘代烃
3.液体 固体 不溶
二、1.CH 3CH 2Br —Br 两 3∶2
2.无色油状液体 大 难溶 易溶
3.(1)CH 3CH 2Br +H 2O ――→NaOH △
CH 3CH 2OH +HBr (2)①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 不饱和键
②CH 3CH 2Br +NaOH ――→乙醇△
CH 2===CH 2↑+NaBr +H 2O 三、1.制冷剂 溶剂 2.臭氧空洞
对点训练
1.D 2.C 3.D
4.D [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外界条件是NaOH 的醇溶液,结构条件是与卤素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上有氢,一氯甲烷中只有一个碳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