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课件第八章掘进工作面通风
- 格式:pptx
- 大小:249.15 KB
- 文档页数:24
矿井串联通风1、串联通风定义;井下用风地点的回风流再次进入其他用风地点的通风方式。
2、《煤矿安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同一采区内,同一煤层上下相邻的2个同一风路中的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与其相连接的掘进工作面、相邻的2个掘进工作面,布置独立通风系统有困难时,在制定措施后,可采取串联通风,但串联通风的次数不得超过1次。
采区内为构成新区段通风系统的掘进巷道或采煤工作面遇地质构造而重新掘进的巷道,布置独立通风确有困难时,其回风可以串入采煤工作面,但必须制定安全措施,且串联通风的次数不得超过1次,构建独立通风系统后,必须立即改为独立通风。
3、山西省煤矿“一通三防”管理规定:采、掘进工作面应实现独立通风。
如实现独立通风确有困难时,可采用串联通风,串联通风的次数不得超过1次。
对于串联通风,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经矿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报煤矿企业集团(公司)、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有瓦斯喷出或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煤层,严禁任何形式的串联通风。
4、晋煤集团“五十二项”规定:同一采区内,同一煤层上下相邻的2个同一风路中的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与其相连接的掘进工作面、相邻的2个掘进工作面,布置独立通风系统有困难时,在制定措施后,可采取串联通风。
.采区内为构成新区段通风系统的掘进巷道或采煤工作面遇地质构造而重新掘进的巷道,布置独立通风确有困难时,其回风可以串入采煤工作面,但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构建独立通风系统后,必须立即改为独立通风。
5、建议:主斜井、暗斜井同时刷大其串联通风系统如下:主斜井—暗斜井—管道巷工作面。
建议只进行一个工作面刷大工程。
通风部2013年9月20日每日工作重点2013-9-23 1、截止9月23日胶带巷与管道巷3#横川风门主体工程施工结束。
2、完成主斜井爆破作业措施补充和管道巷刷大措施会审3、副斜井除尘风机距工作面已超过100米以上,以安排移除尘风机。
矿井通风4.9.1 相关安全规程《冶金矿山安全规程》规定:(1)井下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的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氧气不低于20%,二氧化碳不高于0.5%。
(2)井下所有作业地点的空气含尘量不得超过2mg/ m3,入风井巷和采掘工作面的风源含尘量不得超过0.5mg/m3。
(3)井下作业地点(不采用柴油设备的矿井)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不得超过表4-18规定的标准。
(4)使用柴油机设备的矿井,井下作业地点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应符合以下规定:一氧化碳小于50ppm;二氧化碳小于5ppm;甲醛小于5ppm;丙烯醛小于0.12ppm。
表4-18有害气体最大允许浓度有害气体名称最大允许浓度体积浓度重量浓度% ppm mg/L mg/m3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折算为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CONO XSO2H2S0.00240.000250.00050.00066242.556.60.030.0050.0150.013051510(5)井下主溜井等处的污风要引入回风巷,否则必须经过净化达到相关要求时,方准进入其它作业地点。
井下炸药库和充电硐室空气中氢的含量不得超过0.5%,并且必须有独立的回风道。
井下所有机电硐室,都必须供给新鲜风流。
(6)采场、二次破碎巷道和电耙巷道,应利用贯穿风流通风。
(7)矿井所需风量,按下列要求分别计算,并采取其中最大值。
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小于4m3;按排尘风速计算风量,硐室型采场最低风速不应小于每秒0.15m;巷道型采场和掘进巷道不应小于每秒0.25m;电耙道和二次破碎巷道不应小于每秒0.5m;箕斗硐室可根据具体条件,在保证作业地点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前提下,分别采取计算风量的排尘风速值。
4.9.2 通风方案矿区通风分为两期,前期为平硐开拓系统的通风,后期为竖井开拓系统的通风,现分别对两期通风进行描述如下。
前期通风:前期通风采用对角压入式通风。
新鲜风从1350和1400生产中段进入,经采场人行设备天井进入采场,经采场内的辅助局扇洗刷工作面后污风由上部设备井口的局扇抽入1400和1450回风平巷内,最后再由主扇压出回风平巷口。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措施随着现代采矿业的快速发展,煤矿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掘进工作面是煤矿生产的基础,保证掘进工作面安全稳定地运营对于整个煤矿的生产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通风是掘进工作面的重要环节,对于保持工作面正常通风状态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局部通风措施也尤为重要。
本文将会对采矿业中的局部通风措施进行一些详细的探讨,并分析其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
一、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措施的定义局部通风措施是指在掘进工作面内局部安装的通风设备,利用此设备对于局部掘进工作面进行通风处理。
局部掘进工作面通风措施是掘进工作面通风的一种保证,也是常用的安全技术措施之一。
局部通风措施在煤矿生产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确保工作面正常生产的同时,为井下人员提供了充足的氧气,改善井下环境的同时也对于健康与安全保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措施的作用1.通风空气可流向任何可能气体或粉尘集中的场所,使得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或粉尘浓度得到了有效的降低,提供了健康和安全的井下环境。
2.可以防止井下瓦斯爆炸和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了井下人员的安全保障水平。
3.对于地面浅埋板层裂隙带、盐岩夹煤层、接触煤层或断陷煤层的掘进作业中,局部通风措施能够有效地消除或降低覆岩下沉、爆炸危害和漏水等问题,保障了矿山生产和井下人员安全。
三、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措施的应用在掘进工作面的通风系统中,局部通风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局部通风的应用可以分为机械通风方式和粘附贴风方式。
1.机械通风方式机械风机负责掘进工作面地质区域的通风和送风,而机械插煤机负责对所掘进的煤层进行通风处理。
机械通风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掘进技术,具有风量大、压力高、节能省电等特点,能够满足大型掘进工作面的通风需求,广泛应用于煤矿开采中。
2.粘附贴风方式这是一种基于粘附贴风理论的,利用粘附贴风方法进行通风处理的技术。
将煤层表面涂覆一定的粘性材料,通过煤与施粘层粘接点之间的渗透强制喷射空气,使施粘层颗粒质量离开煤表面,从而形成均匀的通风空间。
掘进工作面专项辨识是指在煤矿等矿山采掘行业中,针对掘进工作面进行的一系列辨识和评估工作,旨在维护生产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率。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 工作面定位:确定掘进工作面的位置,并将其标记出来。
2. 煤层特征分析:对工作面所在的煤层进行分析,包括煤层倾角、煤层厚度、构造及地质条件等,以便制定合理的采矿方案。
3. 煤质分析:对煤层的煤质进行分析,包括灰分、硫分、挥发分等指标。
了解煤质情况,有利于制定合理的采掘方案和煤炭选矿方案。
4. 通风系统分析:对工作面所在区域的通风系统进行分析评价,保证通风系统能够满足采掘过程中的工作环境要求。
5. 施工方案编制:根据煤层特征、煤质分析和通风分析等,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
6. 安全评估:对采掘方案、施工方案和通风系统进行综合评估,确保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7. 监测和调整:在采掘过程中,不断监测工作面的变化情况,及时
调整施工方案和采掘参数,保证最佳的采矿效益。
通过上述专项辨识和评估工作,可以对掘进工作面进行科学规划和有序开采,确保生产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率。
地下采矿局部通风方法
向井下局部地点进行通风的方法。
按通风动力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局部通风机通风、矿井全风压通风和引射器通风,其中以局部通风机通风最为常用。
一、局部通风机通风。
局部通风机的常用通风方式有压入式、抽出式、压抽混合式。
压入式通风:局部通风机及其附属装置安装在距离掘进巷道口lom以外的进风侧,将新鲜风流经风筒输送到掘进工作面,污风沿掘进巷道排出。
抽出式通风:局部通风机安装在距离掘进巷道口10m以外的回风侧。
新鲜风流沿巷道流入,污风通过风筒由局部通风机抽出。
混合式通风:混合式通风是压入式和抽出式两种通风方式的联合运用,其中压入式向工作面供新鲜风流,抽出式从工作面抽出污风,其布置方式取决于掘进工作面空气中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掘进、装载机的位置。
二、矿井全风压通风。
全风压通风是利用矿井主要通风机的风压,借助导风设施把新鲜空气引入掘进工作面。
其通风量取决于可利用的风压和风路风阻。
三、引射器通风。
利用引射器产生的通风负压,通过风筒导风的通风方法称为引射器通风。
引射器通风一般都采用压入式。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