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工作面通风有关规定
- 格式:ppt
- 大小:2.03 MB
- 文档页数:64
《煤矿安全规程》对使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的掘进工作面停
风有什么规定?
《煤矿安全规程》对使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的掘进工作面停风有什么规定?
答:使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的掘进工作面,不得停风;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
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
只有在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并且其所供风的停风区中最高瓦斯浓度不超过1%和最高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恢复正常通风。
临时停工的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进入,并向矿调度室报告。
停工区内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3.0%或其他有害气体浓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条的规定不能立即处理时,必须在24h内封闭完毕。
恢复已封闭的停工区或采掘工作接近这些地点时,必须事先排除其中积聚的瓦斯。
排除瓦斯工作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严禁在停风或瓦斯超限的区域内作业。
串联通风管理规定串联通风管理规定第一条、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从设计巷道施工顺序上减少或杜绝串联通风,严禁违反《规程》规定的串联通风。
第二条、矿井开拓新水平和准备新采区的回风,必须引入总回风或主要回风巷道中。
在未构成通风系统前,可将此种回风引入生产水平进风中;但在有煤与瓦斯喷出或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矿井中,开拓新水平和准备新采区时,必须先在无瓦斯喷出或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煤层中掘进巷道并构成通风系统,为构成通风系统的掘进巷道的回风,可以引入生产水平进风中。
上述2种情况回风流中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0.5%,其他有害气体必须符合《规程》规定。
第三条、采区内为准备新区段构成通风系统的掘进巷道或采煤工作面遇到构造必须重新开掘巷道,布置独立通风有困难时,可以采用一次性串联通风,但一次性串联通风必须预先制定安全措施,由矿总工程师、矿长审批签字,并报集团公司备案。
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严禁串入掘进工作面。
采煤工作面严禁采用局扇通风、扩散通风和老塘通风。
第四条、掘串采形成一次性串联通风时,不准2个及以上掘进工作面回风同时串入1个采煤工作面。
掘串采(掘)时,串入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的风量不得超过被串工作面正常供风量的50%,进入被串工作面进风侧的瓦斯浓度必须控制在0.3%以下。
第五条、井底车场附近、主要进风大巷或采区进风石门中施工岩石巷道,确实不能避免的一次性串联通风,掘进工作面的回风流串入全矿井、一翼、一个或几个采区的,必须在施工前20天预先制定安全措施经矿总工程师、矿长审批后再报集团公司审批,未经批准不得施工。
第六条、有煤(岩)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煤层,严禁任何两个工作面串联通风。
第七条、所有被串联通风地点进风流均必须按《规程》规定安设瓦斯监测断电装置。
掘进工作面风筒使用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掘进工作面风筒的使用,确保掘进作业安全、高效进行。
适用于所有需要使用风筒进行通风的掘进工作面。
二、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风筒使用必须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确保员工的安全。
2. 高效运行:风筒使用应保证通风量充足,确保工作面作业的正常进行。
3. 经济合理:合理使用风筒,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
三、责任和义务1. 矿领导负责风筒使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确保该制度得以有效实施。
2. 风筒管理员负责风筒的日常使用、维护和保养,确保风筒的正常运行。
负责编制风筒使用计划,按照实际需要合理安排风筒的使用。
3. 风筒使用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风筒,不得擅自改动风筒参数。
应定期对风筒进行检查,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并配合风筒管理员进行维修。
四、风筒使用管理措施1. 风筒使用计划风筒管理员根据生产计划和通风需求,制定风筒使用计划,并报矿领导备案。
计划应包括风筒使用的时间、地点、通风量要求等内容,以确保风筒能够按时运行。
2. 风筒使用记录风筒管理员应每天记录风筒的使用情况,包括使用时间、使用地点、通风量、使用人员等。
记录应及时、准确,以便后期查阅风筒的使用情况。
3. 风筒维护保养风筒管理员应定期对风筒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包括清洁风筒、检查风筒的电气设备、检查传动装置等。
4. 风筒故障处理一旦发现风筒出现故障,风筒管理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检修。
在修理期间,应及时采取其他措施保证通风正常,如使用备用风筒。
5. 风筒更换和淘汰风筒的更换和淘汰应根据风筒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状态进行。
风筒管理员应定期检查风筒的使用情况,如发现风筒已超过使用寿命或性能不佳,应及时更换或淘汰。
六、风筒使用管理的监督与改进1. 监督矿领导对风筒使用管理进行监督,确保制度的落实和执行。
风筒管理员应对风筒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 改进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风筒使用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和改进。
1掘工作面所需风量的计算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以及《矿井通风与安全》的相关规定,现就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以及工作面应配风量的计算与选择设备的方法、顺序予后,以供各矿井在编制掘进《作业规程》时参考。
一.风量计算依据1.按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新鲜风量不得少于4米3 ; 2.工作面空气中CH 4的浓度低于1%、CO 2的浓度低于1。
5%,空气温度低于260C ;并同时考虑工作面在放炮时瓦斯、二氧化碳涌出不均衡系数取2。
0~2。
5;3.掘进中的煤巷和半煤岩巷道的风速最低为0。
25m/s ,最高为4m/s ;掘进中的岩石巷道的风速最低为0.15m/s ,最高为4m/s ;其它通风行人巷道的风速最低为0。
15m/s ;4.放炮后,主要以稀释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炮烟中的巨毒气体CO 浓度低于0。
024%,NO 2浓度低于0.0025%(确定起爆点位置,被串联工作面进风口位置).二.工作面所需风量的确定 (一).安全距离的确定掘进工作面采用压入式通风除了要计算需风量以外,还必须按规定计算工作面在放炮后工人不被炮烟熏倒的安全长度。
1.回风流的安全长度(确定起爆点位置,被串联工作面进风口位置)。
AL =400,;Sm 稀 式中:L 稀—从掘进工作面至稀释炮烟到安全浓度(CO 浓度0.024%, NO 2浓度低于0。
0025%)的距离,m;A —掘进工作面一次爆破的炸药量,Kg; S —掘进巷道成巷后的净断面,m 2;当计算出的距离L 稀大于100米而又小于工作面到回风口的距离时,起爆点位置为L 稀长度处设点;当计算出的距离L 稀小于100米时,起爆点位置应在2大于100米长度处设点;当计算出的距离L 稀大于100米而且又大于工作面到回风口的距离(距离工作面大于100米)时,起爆在回风口外的位置设点。
2。
风筒出口到工作面的距离L 压≤L 射≦;式中:L 压—风筒出口到工作面的距离,当计算出的长度大于《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时,取《规程》规定值,小于《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时,取计算值; L 射—风流的有效射程,m ; (二)、工作面需要压入风量在煤巷、半煤岩巷和岩巷独头通风掘进工作面的风量应按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局部通风机吸风量、炸药用量、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分别计算,取其中最大值,并用风速验算。
掘进巷道采用混合式局部通风方式的注意事项使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的掘进工作面,通风方式有三种:压入式、抽出式和混合式,压入式是比较安全和应用最多的一种掘进通风方式。
有些矿井为了处理掘进过程中的矿尘,净化作业环境而使用除尘风机,就属于混合通风方式的范畴,也必须遵循混合通风方式的各项规定。
(实际上使用抽出式通风就是以排尘为主)一、基本条件煤炭安全规程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的掘进通风方式应采用压入式,不得采用抽出(压气、水力引射器不受此限);如果采用混合式,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有瓦斯喷出区域或有煤与瓦斯突出的煤层,掘进时不得采用混合式通风。
二、通风布置掘进巷道采用混合式通风时,局部通风设施的安装与使用、通风与瓦斯管理等方面,均应符合《规程》有关规定。
1、混合式通风有“长抽短压、长抽短抽、长压短抽短压、长压短抽”四种方式,无瓦斯涌出的岩巷可采用任何一种,煤巷、半煤岩巷、有瓦斯涌出的岩巷只能采用“长压短抽”(也称为“前抽后压”)、或长压短抽短压的方式(在长压短抽的基础上在巷道中加设一台送冷风的空调机)。
压入式通风风筒出风口或抽出式通风的风及风口与掘进工作面的距离,必须在有效射程或有效吸程范围内,但抽出式风口距迎头不大于5米(煤炭工业部96年巷道掘进混合式通风技术规范)。
(重叠段的风量下降,造成风速降低,风量减少,容易形成瓦斯层状积聚)2、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抽出式风筒吸风口不得小于10米,吸风量必须小于全风压供给该处的风量,以免发生循环风;抽出式主导局部通风机必须安装在距掘进巷道口10m以外的回风侧。
3、风筒间的重叠段长度宜大于或等于10m,小于60m(煤炭工业部96年巷道掘进混合式通风技术规范)、《通风安全学》第六章);风筒重叠段长度范围内的掘进巷道中的风速和瓦斯浓度,应满足《规程》的有关规定。
(岩巷0.15>V<4;煤巷、半煤岩巷0.25>V<4)。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确保掘进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订立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煤矿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的安装、使用、维护和管理等环节。
第三条安全管理原则1.安全第一原则:将安全放在首位,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
2.防备为主原则:加强事前防备措施,减少隐患和事故的发生。
3.安全责任制原则: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和责任,落实到实在岗位和个人。
4.人性化原则:照料和关怀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需求。
第二章管理标准第四条设备安装和验收1.局部通风机的安装需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安装坚固稳定,通风效果良好。
2.安装前需进行验收,验收程序包含检查设备的质量证明和合格证明、检查安装情况、测试通风效果等。
第五条使用和维护1.掌控局部通风机启动、停止和速度调整等操作,需由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操作证的人员进行。
2.每次使用前须进行设备的全面检查,包含检查电气设备的接地情况、通风设备的磨损和堵塞、风道的畅通等。
3.使用过程中,必需依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遵守相关安全制度和规定。
4.定期对局部通风机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更换磨损和老化的零部件,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第六条现场管理1.确保掘进工作面通风设备的通风效果良好,维持合理的温度和湿度。
2.定期巡察和检查局部通风机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实行日常保洁制度,保持设备的卫生和乾净。
4.订立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保障人员安全。
第七条监督检查和评估1.实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刻处理,对问题进行整改追踪,确保问题不再显现。
2.对局部通风机的通风效果和使用情况进行定期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对设备进行必需的维护和更换。
第八条安全培训和教育1.对局部通风机的使用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包含操作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煤矿安全规程》矿井通风 .瓦斯防治 .突出防治 .安全监控胡能应2009年1月《煤矿安全规程》矿井通风 .瓦斯防治.突出防治 .安全监控第二章通风和瓦斯第一节通风第一百条井下空气成分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一)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
(二)有害气体的浓度不超过表1规定。
瓦斯、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允许浓度按本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矿井中所有气体的浓度均按体积的百分比计算。
第一百零一条井巷中的风流速度应符合表2要求。
设有梯子间的井筒或修理中的井筒,风速不得超过8m/s;梯子间四周经封闭后,井筒中的最高允许风速可按表2规定执行。
无瓦斯涌出的架线电机车巷道中的最低风速可低于表2的规定值,但不得低于0.5m/s。
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在采取煤层注水和采煤机喷雾降尘等措施后,其最大风速可高于表2的规定值,但不得超过5m/s。
第一百零二条进风井口以下的空气温度(干球温度,下同)必须在2℃以上。
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当空气温度超过时,必须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
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超过30℃、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超过34℃时,必须停止作业。
新建、改扩建矿井设计时,必须进行矿井风温预测计算,超温地点必须有制冷降温设计,配齐降温设施。
第一百零三条矿井需要的风量应按下列要求分别计算,并选取其中的最大值:(一)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m3。
(二)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他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进行计算。
各地点的实际需要风量,必须使该地点的风流中的瓦斯、二氧化碳、氢气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浓度,风速以及温度,每人供风量符合本规程的有关规定。
按实际需要计算风量时,应避免备用风量过大或过小。
煤矿企业应根据具体条件制定风量计算方法,至少每5年修订1次。
第一百零四条矿井每年安排采掘作业计划时必须核定矿井生产和通风能力,必须按实际供风量核定矿井产量,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
掘进工作面通风管理制度
一、加强掘进工作通风安全管理、特制以下规定。
1、瓦检员和爆破工同在一个工作面作业,如风筒未挂在工作面、距工作面不得大于5米、每大于1米时,爆破工和瓦检员同时处罚,每米处罚瓦检员100元,爆破工各处罚50元。
其次瓦检员负责背风筒。
2、工作面瓦斯超限违章作业一次、瓦检员处罚200元
3、工作面炮眼不封土或封土不足,以及封填其他易燃材料的、爆破工和瓦检员同时处罚,爆破工处罚200元,瓦检员监督不到位处罚100元
4、上山工作面不挂梯子或梯子中间脱节和无大绳或大绳脱节的、当班作业人员不挂的,立即停止作业并处罚作业人员200元
5、当班风筒出现破洞漏风或接头出现漏风的、巷道长路风筒或工作面风筒吊挂不直的每处扣瓦检员1分
6、巷道不用的风筒乱扔乱放未及时摆放整齐的,一次扣当班瓦检员2分
7、瓦检员未在工作面交接班的,交接班时未在瓦检表上进行互相签字的、出现一次扣交接班人员各3分
8、工作面实行班组分段管理,分段清理、分段责任明确后如谁的班不清理,处罚谁的班。
每段处罚200元
9、工作面作业人员要对本班工作面使用的压风压水管和煤电钻、电缆进行吊挂和爱护,以及上班带的材料运送工作面后要摆放整齐,违者处罚班组200元
10、上述条例跟班调度员要严格落实执行次规定,其次各级领导进入工作面检查时,调度员已经检查完工作面,发现的问题未及时落实处理的,处罚调度员100元。
检查领导要严格执行对调度员、工作面作业人员对上述违章条例进行处罚。
11、上述条例希望各级领导认真落实执行
《安检科宣发》。
精心整理掘进工作面风筒距迎头的距离是怎么规定的
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及异常区的煤和半煤岩掘进头风筒距迎头不大于5米,岩巷不大于8米;低瓦斯矿井煤和半煤岩风筒距迎头不大于8米,岩巷不大于10米。
“《煤矿安全规程》专家解读:风筒出风口到达风流射出的最远距离,称为局部通风机风流有效射程。
L=(4~5)A1/2
L----风流有效射程,m;
A----巷道断面积,m2;1/2为面积的平方根;
(4~5)为风流有效射程系数,当风筒出口风速小时选4;较大时选5。
局部通风机风筒口到掘进工作面的距离:风筒出口到掘进工作面的距离小于风流有效射程,瓦斯等有害气体和粉尘与压入的新鲜风流强烈掺混,可是它们浓度降低,迅速排除工作面。
如果风筒口到掘进工作面的距离大于风筒的有效射程,在风流有效射程以外将出现循环涡流区。
炮烟、瓦斯等有害气体和粉尘排出的速度较慢,排出的时间较长。
所以风筒口不能距离掘进工作面太远。
风筒距工作面太近也会带来不利影响,矿尘影响现场人员的安全作业和身体健康、容易崩坏风筒等。
根据现场经验,大多数掘进工作面风筒到工作面的距离10m左右”。
根据公司矿井风机功率大、风压大、迎头风量大的特点,又能满足离石煤炭局的要求,建议:永宁、永聚两矿风筒距迎头的距离,在掘进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煤巷、半煤岩巷8米,岩巷10米。
2012.12.2。
矿井通风的基本要求1. 井下空气成分。
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O2浓度不低于20%,CO2不超过0.5%;所有有关人员工作的地点,CO不超过0.0024%,NO2不超过0.00025%,SO2不超过0.0005%,H2S不超过0.00066%,NH3不超过0.004%。
2. 井巷的最高最低风速,各井巷的空气温度,风量都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3. 矿井必须要有完整独立的通风系统,改变全矿井通风系统时,必须编制通风设计及安全措施。
掘进巷道贯通时,综合机械化掘进巷道在相距50m前,其它巷道在相距20m前,必须停止一个工作面作业,做好调整通风系统的准备工作,贯通的整个过程当中,必须要有防止瓦斯、爆炸、火灾等事故的安全措施。
4. 矿井开拓新水平和准备新采区的回风,必须引入总回风巷或主要回风巷中。
在未构成通风系统前,可将此种回风引入生产水平的进风中,但在有瓦斯喷出或有煤与瓦斯空出危险的矿井中,开拓新水平和准备新采区时,必须先在无喷出或空出危险的煤层中掘进巷道并构成通风系统。
5. 生产水平和采区必须实行分区通风。
准备采区,必须在采区构成通风系统后,方可开掘其它巷道。
采煤工作面必须在采区构成完整的通风、排水系统后,方可回采。
高、突矿井的每个采区和有自然发火危险的采区,必须设置至少1条专用回风巷。
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采区,必须设置1条专用回风巷。
采区进回风巷必须贯穿整个采区,严禁一段为进风巷,一段为回风巷。
6. 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
同一采区、同一煤层上下相连的同一风路中的两个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与其相连接的掘进工作面、相邻的2 个掘进工作面,布置独立通风有困难时,在制定措施后,可采用串联通风,但串联通风的次数不得超过l次。
采区为构成新区段通风系统的掘进巷道或采煤工作面遇地质构造而重新掘进的巷道,布置独立通风确有困难时,其回风可以串入采煤工作面,但必够制定安全措施,且串联通风的次数不得超过1次;构成独立通风系统后,必须立即改为独立通风。
贵州正华矿业有限公司局部通风管理规定为加强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管理,确保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稳定、可靠,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各煤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一般规定1、矿井开拓或准备采区时,在设计中必须根据该处全风压供风量和瓦斯涌出量编制通风设计。
局部通风设计及其说明书要包含以下内容 (1)掘进工作面的地点、名称、煤岩层别、最大送风距离。
(2)施工队组名称、作业方式和劳动组织情况。
(3)巷道设计断面、净断面大小和支护形式。
(4)采区通风系统、局部通风方式和通风机安装地点 并附系统图。
(5)掘进煤层的瓦斯参数及依据。
(6)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计算。
(7)局部通风机及其设备选择。
(8)明确瓦斯监测装置的安装、吊挂、断电浓度和断电范围,并附安装布置图。
(9)掘进工作面供电设计:其中必须包括局部通风机和动力设备的供电系统图、“三专供电”和“两闭锁”接线原理图、设备布置平面图以及风电闭锁试验和电气设备管理安全措施。
2、掘进巷道必须采用矿井全风压通风或局部通风机通风,禁止采用扩散通风。
掘进巷道的通风方式、局部通风机型号、风筒的规格、安装和使用及风量计算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公司所属煤矿的掘进工作面通风方式必须采用压入式通风,不得采用抽出式。
3、掘进工作面需要安装除尘风机的,除尘风机必须要按电器设备管理,实行风电闭锁,风机运行安全管理措施要在作业规程或措施中明确。
二、局部通风机安装和使用规定4、掘进工作面开门前,局部通风机必须安装完毕,并进行试运转。
局部通风机必须由煤矿指定专人负责管理,保证正常运转。
煤矿各采掘作业点的机电工负责局扇供电及日常维护。
5、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10m;全风压供给该处的风量必须大于局部通风机的吸入风量,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到回风口间的巷道中的最低风速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
局部通风机进风侧必须设置测风点,测风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及时测定局部通风机进风侧风量,防止发生循环风。
局部通风管理制度(一)回采工作面通风1.回采工作面采用“U”、"Y”或型的通风方式。
若使用其它通风方式必须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并报公司批准。
2.采空区必须及时封闭。
采煤工作面推过与其相连的巷道、眼孔必须及时封闭,回采结束45天内必须进行永久封闭。
(一)掘进工作面通风1.掘进工作面及未密闭的独头巷道,必须采用矿井全风压通风或者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严禁采用扩散通风。
所有掘进工作面开工前,局部通风机的安装前必须由通维队编制局部通风机安装申请卡,报通风瓦斯科、机电运输科审批,经总工程师批准后,通维队、机电队、使用单位、调度室(信息中心)根据局部通风机安装申请卡安装局部通风机及电源和风电、甲烷电闭锁装置。
所有局部通风机供风作业巷道必须实现“双风机、双电源”。
3.矿井所有掘进工作面必须配备两台同等能力的局部通风机,1台运行1台备用,并安装自动切换装置。
正常工作局部通风机和备用局部通风机必须使用自动导向(专用裤叉)风筒进行联接。
当正常工作局部通风机发生故障停止运转时能自动切换到备用局部通风机并正常运转,恢复正常工作局部通风机时必须人工开启;当正常工作和备用局部通风机均失电停止运转后,电源恢复时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和备用局部通风机均不得自动启动,必须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
4.局部通风机必须由通维队确定专人(当班瓦检工)管理,除瓦斯检查工和局扇切换的专职电工外,任何人不能随意停、开局部通风机,确因检查或其他原因须停止局部通风机运转时,必须由瓦斯检查工向调度室汇报,并请示总工程师同意后,方可停止局部通风机的运转。
在停局部通风机前必须将人员撤出,并切断电源、设置栅栏。
严禁无计划停止局部通风机供风,否则必须严肃追查、处理。
5.瓦斯电、风电闭锁试验每15天至少进行1次;局部通风机每天进行一次主、副扇切换试验工作,局扇切换试验由施工队电工陪同瓦检员一起进行,并在现场填写记录,试验记录要存档备查,发现问题必须立即汇报处理。
掘进工作面的通风要求与除尘措施[摘要]在煤矿井巷掘进生产过程中,为了给作业人员提供新鲜空气及必需的气候条件,稀释、排出煤岩层涌出的一切有害气体及爆破产生的矿尘等,一定要对掘进工作面进行通风。
本文主要阐述掘进通风的安全技术要求和掘进工作面的综合防尘措施。
[关键词]掘进工作面通风要求除尘措施中图分类号:td714.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3)10-0295-01在煤矿井巷掘进生产过程中,为了给作业人员提供新鲜空气及必需的气候条件,稀释、排出煤岩层涌出的一切有害气体及爆破产生的矿尘等,一定要对掘进工作面进行通风。
掘进通风方法主要有扩散通风、总风压通风、引射器通风和局部通风机通风。
本文主要阐述掘进通风的安全技术要求和掘进工作面的综合防尘措施。
1、掘进通风的安全技术要求1.1 掘进巷道要采用矿井全风压通风或局部通风机通风。
1.2 局部通风机要由专门人员负责管理,确保正常运转。
低瓦斯矿井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要采用装有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供电线路供电。
1.3 在高瓦斯矿井、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中,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要采用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供电,或采用装有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供电线路供电,但每天要由专人检查,确保局部通风机可靠运转。
1.4 不得使用三台以上的局部通风机同时向一个掘进工作面供风。
不可使用一台通风机向二个同时作业的掘进工作而供风。
1.5 掘进工作面使用局部通风机通风,不得停风;由于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一定要撤出人员,切断电源。
在恢复通风前,要检查瓦斯。
2 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2.1 采用通风除尘通风除尘是排除和稀释工作地点悬浮粉尘,避免煤尘过量积累的措施。
为使空气中的含尘量符合国家标准,要合理选择风速、通风方式进行通风。
通风防尘要有一定的风速,以排除粉尘。
试验观测表明,在巷道中风速达到0.15m/s时,5μm以下的悬浮尘粒会随风流运动。
在风速增大至1.5~2.0m/s时,作业地点的矿尘浓度会降到最低值,此时的风速即最优排尘风速。
矿井通风安全知识一、矿井通风应建立严格的测风制度。
每10天进行1次全面测风,并根据测风结果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风量调节。
采掘工作面应保证工作面作业人员每分钟不少于4m3风量,且进风流中氧气的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对氧气浓度低于18%的工作地点必须停止作业,制定措施进行处理。
同时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能超过26℃,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不能超过30℃。
二、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
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作业,撤出人员。
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严禁爆破。
采掘工作面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作业,撤出人员。
三、矿井通风设施要保持完好、有效。
矿井常用的通风设施有风门、密闭、风桥、测风站等四种。
风门是用以在需要通车和行人的巷道隔断风流或调节风量的设施,按用途分为永久性风门、临时性风门以及调节风门;密闭是在不许通车、行人的巷道截断风流的设施,分为永久性密闭和临时密闭;风桥的作用是使分别从两巷道流经的新鲜风流与乏风流交叉相遇时,采用立体交叉方式分开通过的构筑物。
测风站是指固定的测风地点。
四、加强盲巷和采空区的管理。
由于京西煤矿均为低瓦斯矿井,井下发生窒息的主要原因是缺氧,产生缺氧的原因主要是矿井通风不良,巷道中瓦斯等有害气体增加,使氧气含量相对下降,当氧气的浓度降到12%以下时,人就会因缺氧窒息死亡。
因此要加强盲巷和采空区的管理。
井下所有盲巷和透空巷道要及时进行封闭,根据停用时间的长短可以打栅栏封闭、临时密闭或永久密闭,封闭位置应距巷道口不超过6m。
局部通风分为利用矿井总负压通风和利用局部通风机通风两种。
由于利用矿井总负压通风有效距离较短,所以掘进工作面常采用利用局部通风机通风。
但利用局部通风机进行局部通风,与矿井总负压通风相比,稳定性和安全性都较差;另外局部通风机一般都安放在巷道内,没有专用硐室,很难避免因车辆等的碰撞或人为的随意触动而停风,从而引发瓦斯积聚和缺氧窒息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