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光干涉的光强
- 格式:pdf
- 大小:117.75 KB
- 文档页数:2
光的偏振与干涉光的振动方向与干涉条纹的特点光的偏振与干涉的讨论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性质。
在光学中,我们常常遇到光的偏振与干涉现象,它们的发生与光的振动方向息息相关。
本文将就光的偏振与干涉现象展开讨论,并探讨干涉条纹的特点。
一、光的偏振当光发生偏振时,其电磁场的振动方向在特定平面内进行,并与传播方向垂直。
这种特性使得经偏振器产生的光具备了单一方向的振动。
光的偏振状态可以通过光偏振器来实现,光通过偏振器后,只有与偏振方向一致的光能通过,其余方向的光将被滤除。
二、偏振光的产生偏振光的产生有多种方式,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方法是通过自然光经过特定晶体,如偏光片或波片。
这些材料有着特异的结构,可以选择性地吸收或透过光的不同方向的振动成分,从而使光线的方向发生变化,并将其偏振为特定方向的光。
三、光的干涉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在空间中重叠产生的现象。
具体来说,干涉是由于光的波动性质所导致的。
当两束相干光相遇并叠加时,它们的振动方向将相互影响,并在叠加区域形成干涉条纹。
四、干涉条纹的特点1. 黑白相间:干涉条纹通常呈现出黑白相间的形式。
这是因为干涉现象是由光波的叠加引起的,当两束光波达到相位差的整数倍时,它们会相互增强,形成明亮的区域;而当相位差为半整数倍时,光波相互抵消,形成暗淡的区域。
2. 条纹间距:干涉条纹的密度和间距取决于光波的波长和入射角。
通常情况下,波长越短,干涉条纹间距越窄;入射角越大,干涉条纹间距也越小。
3. 条纹形状:干涉条纹的形状可能是直线、弧线、曲线等,取决于光源的性质以及其他与干涉相关的因素。
在一些干涉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明显的等倾干涉、等厚干涉等特定形状的条纹。
4. 干涉色彩:当干涉的光波中包含不同波长的光时,由于波长不同,不同颜色的光具有不同的相位,因此产生了干涉色彩。
这是一种视觉上的干涉现象,常见于薄膜干涉等实验中。
五、应用领域光的偏振与干涉在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光学器件中,偏振片、偏光镜等被广泛用于调节光的偏振状态。
光的偏振和光强的关系光是一种波动性质的电磁辐射,它能够传播并携带能量。
在光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光的偏振和光强这两个概念,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光的偏振光的偏振是指光波中电场矢量在空间中的振动方向。
根据振动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无偏振光、线偏振光和圆偏振光。
1. 无偏振光:无偏振光是指光波中电场矢量在空间中振动方向随机分布的光。
这种光的电场矢量在空间中无规律地振动,不具有偏振特性。
2. 线偏振光:线偏振光是指光波中电场矢量在空间中只沿着一条直线振动的光。
这种光的电场矢量在空间中具有明确的振动方向,可以分为水平偏振光和垂直偏振光。
3. 圆偏振光:圆偏振光是指光波中电场矢量在空间中以圆轨迹进行旋转振动的光。
这种光的电场矢量在空间中既有水平分量,又有垂直分量,并且两者的振幅和相位差是一定的。
二、光强与光的偏振的关系光强是指光波的能量流密度,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能量。
对于不同偏振状态的光,其光强可能会有所不同。
1. 无偏振光的光强:由于无偏振光的电场矢量在空间中随机分布,其振幅大小和方向都没有规律可言。
因此,无偏振光的光强是所有偏振状态中最大的,因为它包含了所有可能的振动方向。
2. 线偏振光的光强:线偏振光的电场矢量只在一条直线上振动,其振幅大小和方向是明确的。
由于线偏振光只有一个明确的振动方向,它的光强要小于无偏振光。
3. 圆偏振光的光强:圆偏振光的电场矢量在空间中以圆轨迹旋转,其振幅大小和方向会有所变化。
圆偏振光的光强介于无偏振光和线偏振光之间,取决于旋转的速度和振幅的大小。
需要注意的是,光的偏振状态不会对光的速度和波长造成影响,只会影响光的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
光的偏振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偏光镜、液晶显示屏等。
总结起来,光的偏振和光强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无偏振光的光强最大,线偏振光的光强稍小,圆偏振光的光强介于两者之间。
光的偏振状态是由电场矢量的振动方向决定的,不会影响光的速度和波长。
光的干涉衍射与偏振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
在传播过程中,光可以发生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
本文将就光的干涉衍射与偏振进行探讨,并介绍相关实验和应用。
一、光的干涉1. 干涉现象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互叠加产生明暗条纹的现象。
当两束光波相遇时,根据相位差的不同,会出现增强或相消干涉。
光的干涉分为相干光的干涉和非相干光的干涉两种情况。
2. 干涉实验常见的干涉实验有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牛顿环实验等。
其中,杨氏双缝干涉实验通过用一块光栅,或者两条狭缝让光通过后形成干涉条纹,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干涉的现象。
3. 透明薄膜的干涉透明薄膜的干涉是指光在两个介质交界处发生反射和透射时,由于反射光和透射光路径不同而发生干涉。
常见的例子是油膜的彩色条纹和肥皂泡的彩色环。
二、光的衍射1. 衍射现象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一个孔或经过一个缝隙时,光波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这是由于光的波动性质造成的。
2. 衍射实验常见的衍射实验有单缝衍射实验、双缝衍射实验等。
其中,双缝衍射实验可以通过两个狭缝让光通过后形成干涉条纹,观察到光的衍射现象。
3. 单缝衍射和多缝衍射单缝衍射和多缝衍射是光的衍射的两种基本情况。
单缝衍射下,光波经过一个狭缝后形成的衍射图样是一组等距的亮暗条纹。
多缝衍射下,光波经过多个狭缝后形成的衍射图样有更加复杂的亮暗条纹。
三、光的偏振1. 偏振现象光的偏振是指光波中的振动方向具有选择性的现象。
一束未偏振的光中的光波振动方向是各种方向都有的,而偏振后的光则只在特定方向上振动。
2. 偏振实验常见的偏振实验有偏振器实验、马吕斯定律实验等。
其中,偏振器实验可以通过使用偏振片来实现光的偏振,并通过观察光的传播方向和强度的变化来研究偏振现象。
3. 产生和应用偏振光偏振光可以通过偏振片、波片等光学元件产生。
偏振光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比如3D电影中的立体效果、太阳眼镜中的消除光线反射等。
综上所述,光的干涉衍射与偏振是光的波动特性的重要表现。
光的偏振与干涉现象观察光的偏振和干涉现象是光学实验中常见的现象。
光的偏振是指光波在传播过程中,电矢量振动方向只在某一特定方向上变化的现象。
而干涉现象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在相遇时,根据波动理论的叠加原理,形成明暗相间的交叉条纹的现象。
这两个现象展示了光的波动性质和波动光学的基本原理。
光的偏振是由于光波中电矢量振动的方向存在约束而导致的。
一般情况下,自然光是无规则偏振的,即电矢量在各个方向上均匀分布。
然而,当光通过某些特定的介质时,会发生偏振现象。
例如,当光通过偏振片时,只有与偏振片的主轴方向相同的电矢量振动才能透过,其它方向上的振动则被阻止。
这样,通过偏振片的光就变成了偏振光。
这种偏振现象可以用于光的分析和控制。
偏振光不仅在光学实验中有重要应用,还在许多其他领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例如,偏振光在显微镜下对观察样品进行细节探测时提供了更好的分辨率。
在光学通信中,利用偏振光可以增加信息传输的容量。
此外,偏振光还广泛应用于光学元件的检测和定位,在3D电影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而干涉现象则是光的波动性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干涉是由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产生的。
当光波相遇时,根据光的波动性质,其波动相叠加,形成明暗相间的交叉条纹。
这些条纹是由于不同光波相位的叠加导致的,相位差的变化会引起干涉条纹的变化。
干涉现象可以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和应用。
例如,干涉测量可以用于计算光的波长和介质的折射率。
这种测量方法被称为干涉计,并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干涉现象还被应用于实验室中的干涉仪器、相衬显微镜和激光干涉仪等仪器中。
光的偏振和干涉现象都是光的波动性质的体现,与光的粒子性质相对应。
光既可以被视作波动的电磁波,也可以被视作粒子的光子。
这种粒子-波动二重性的认识对理解光的行为和光学实验中的现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之,光的偏振和干涉现象是光学实验中常见的现象,展示了光的波动性质和波动光学的基本原理。
偏振现象对光的分析和控制具有重要作用,而干涉现象则提供了测量和应用的手段。
偏振光干涉实验报告偏振光实验报告实验1. 验证马吕斯定律实验原理:某些双折射晶体对于光振动垂直于光轴的线偏振光有强烈吸收,而对于光振动平行于光轴的线偏振光吸收很少(吸收o光,通过e光),这种对线偏振光的强烈的选择吸收性质,叫做二向色性。
具有二向色性的晶体叫做偏振片。
偏振片可作为起偏器。
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变为振动面平行于偏振片光轴(透振方向),强度为自然光一半的线偏振光。
如图 P1、图2所示:P1 P2 图1 图2 θA 0 图1中靠近光源的偏振片P1为起偏器,设经过P1后线偏振光振幅为A0(图2所示),光强为I0。
P2与P1夹角为?,因此经P2后的线偏振光振幅为A?A0cos?,2光强为I?A0cos2??I0cos2?,此式为马吕斯定律。
实验数据及图形:从图形中可以看出符合余弦定理,数据正确。
实验2.半波片,1/4波片作用实验原理:偏振光垂直通过波片以后,按其振动方向(或振动面)分解为寻常光(o光)和非常光(e光)。
它们具有相同的振动频率和固定的相位差(同波晶片的厚度成正比),若将它们投影到同一方向,就能满足相干条件,实现偏振光的干涉。
分振动面的干涉装置如图3所示,M和N是两个偏振片,C是波片,单色自然光通过M变成线偏振光,线偏振光在波片C中分解为o光和e光,最后投影在N上,形成干涉。
偏振片波片偏振片图3 分振动面干涉装置考虑特殊情况,当M⊥N时,即两个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垂直时,出射光强为:I0(sin22?)(1?cos?);当M∥N时,即两个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平行时,出射4I0(1?2sin2?cos2??2sin2?cos2?cos?)。
其中θ为波片光轴与M2I??光强为:I//?透振方向的夹角,δ为o光和e光的总相位差(同波晶片的厚度成正比)。
改变θ、δ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改变屏幕上的光强。
当δ=(2k+1)π(1/2波片)时,cosδ=-1,I??强最大,I//?02sin22?,出射光I0(1?sin2?)2,出射光强最小;当δ=[(2k+1)π]/2(1/4波片)时,cosδ=0,I??I0I(sin22?),I//?0(2?sin22?)。
第11章光的偏振艳阳高照时,为什么偏光镜可以滤除路面或水面的漫反射光?我们欣赏立体电影时,为什么要佩戴一副特殊的眼镜?液晶屏幕无处不在,手机、电脑、电视……,液晶屏幕是如何成像的呢?这些都与光的偏振特性密切相关。
本章将介绍光的偏振的现象、原理及其应用。
11.1偏振光和自然光11.1.1 线偏振光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了光的波动性,那么光是横波还是纵波呢?光的偏振现象说明了光的横波性。
光的电磁理论指出,光是电磁波,电场强度矢量!E和磁场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并且它们之间也相互垂直,如图11-1。
实验指出,感光作用、生理作用等大多数光学现象都是由电场强度矢量!E引起的。
所以,通常我们以电场强度的方向表示光波的振动方向,将电场强度矢量!E称为光矢量。
光矢量!E与光的传播方向垂直,但是在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平面内,光矢量!E还可能图11-1有各种不同的振动状态。
如果光矢量始终沿某一方向振动,这样的光就称为线偏振光。
如图11-1所示,沿着光的传播方向看,光矢量端点的轨迹就是一条直线。
我们把光的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组成的平面称为振动面。
由于线偏振光的光矢量保持在固定的振动面内,所以线偏振光又称平面偏振光。
光的振动方向在振动面内不具有对称性,这叫做偏振。
显然,只有横波才有偏振现象,这是横波区别于纵波的一个最明显的标志。
线偏振光可用图11-2所示的方法表示。
图中用短线和黑点分别表示在纸面内和垂直于纸面的光振动,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图11-211.1.2 自然光一个原子(或分子)每次发光所发出的波列都可以认为是线偏振光,它的光矢量具有一定的方向。
但是,一般光源(比如太阳、LED灯、日光灯管)发出的光是由大量原子的持续时间很短的波列组成,这些波列的振动方向和相位是无规则的、随机变化的。
在观测时间内,在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平面上看,光矢量有着、不同的振动状态,可看作是无数线偏振光的混合,这种光我们称为自然光或非偏振光。
光的偏振和光的干涉光的偏振是指在某一方向上振动的电磁波自然地变为在特定方向上振动的现象。
而光的干涉则指当两束或多束光束相互作用时,它们之间会形成干涉条纹的现象。
本文将深入探讨光的偏振和光的干涉的原理、应用和实验方法。
一、光的偏振1. 偏振的定义光是一种电磁波,其电矢量和磁矢量的振动方向决定了光的偏振态。
当光的电矢量沿特定方向振动时,称为偏振光。
光的偏振可以通过偏振片来实现,偏振片具有把非偏振光转为偏振光的作用。
2. 光的偏振状态光的偏振状态可以分为自然光、线偏振光和圆偏振光。
自然光是指无特定偏振方式的光,其电矢量在各个方向上都有振动。
线偏振光是指电矢量沿特定方向上振动的光。
圆偏振光则是指电矢量旋转形成螺旋状的光。
3. 光的偏振的产生和分析光的偏振可以通过偏振片、波片等装置产生和分析。
偏振片可以实现将自然光转为线偏振光,而波片可以将线偏振光转为圆偏振光或反之。
二、光的干涉1. 干涉现象的定义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束相互作用时,它们之间形成干涉条纹的现象。
光的干涉是波动性的体现,表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2. 干涉的条件光的干涉需要满足相干光源和相干条件。
相干光源是指具有固定相位差、频率相同且具有确定相位关系的光源。
相干条件则是指光程差小于相干长度,以保证干涉产生。
3. 干涉的类型光的干涉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光的同态干涉和光的异态干涉。
同态干涉是指来自同一光源的光经过不同路径后发生的干涉,如菲涅尔双缝实验;异态干涉是指来自不同光源的光相互干涉,如牛顿环实验。
4. 干涉的应用光的干涉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光学显微镜中,通过干涉现象可以提高显微镜的分辨率;在干涉仪中,利用干涉现象可以测量光的波长和折射率。
三、光的偏振与干涉的实验方法1. 光的偏振实验进行光的偏振实验时,我们可以使用偏振片来产生和分析偏振光。
首先,使用自然光源,如白炽灯,通过偏振片,可以使光变为线偏振光。
然后使用另一块偏振片来旋转光的偏振方向,并观察透过的光强是否改变,从而确定光的偏振状态。
2008—2009学年第1学期《光学》试卷A卷参考答案一.填空题(35分)1.(5分)光的频率为ν,则每个光子的能量为__hν_____,动量为___ hν/c______。
光具有__波粒_二象性,光的干涉、衍射、偏振表明光具有___波动______性,光电效应表明光具有____粒子_____性。
2.(4分)折射率是表征介质光学性质的重要参量,它决定于光波在介质中的___传播速度______。
光在某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υ,则光在这种介质中的折射率是__/cυ_______。
不同波长的光在同种介质中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当白光入射玻璃时,______红___光的折射角最大,___紫______光的折射角最小。
3.(4分)自然光从折射率为n1的介质射入折射率为n2的介质,设n1>n2,发生全反射时临界角为_____sin-1(n2/n1)_______,反射光为线偏振光时入射角为_____tan-1(n2/n1)______________。
4.(2分)透镜成像的高斯公式和牛顿公式分别是___''1f fs s+=____和___''xx ff=_______。
5.(3分)一块菲涅尔波带片包含20个半波带,其中偶数半波带被遮挡,奇数带全部开放,经波带片后轴上场点的光强与自由传播时光强之比为__400:1________。
6.(4分)圆偏振光或者椭圆偏振光可以看作是由相互垂直的两线偏振光合成,若两线偏振光的振幅不同,振动矢量位相相差/2π,则合成的光是___右_______旋_正椭圆___偏振光。
若两线偏振光振幅相同,则合成的光是___右_______旋____圆______偏振光。
7.(3分)等倾干涉产生的干涉条纹形状是__同心圆环________,中央级数____高______,边缘级数_____低_____。
8.(3分)光垂直入射一尖劈型空气薄膜,产生的干涉条纹的形状是_亮暗相间的平行直线____,条纹__平行______于尖劈的交棱,两相邻亮纹对应的薄膜厚度之差为___/2λ_______。
光的偏振与干涉光的振动方向与干涉条纹光的偏振与干涉:光的振动方向与干涉条纹光是一种电磁波,其传播是通过电场和磁场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在传播过程中,光的电场和磁场振动方向的特性会影响光的偏振与干涉现象。
一、光的振动方向光的振动方向是指光波中电场或磁场向量振动的方向。
光波可以是沿任意方向振动的非偏振光,也可以是只在一个方向上振动的偏振光。
1. 偏振光偏振光是指光波的电场只在一个固定方向上振动,磁场则与电场垂直振动。
光的偏振可以通过偏振片等装置来实现。
2. 非偏振光非偏振光是指光波的电场在各个方向上均匀振动。
非偏振光可由任意方向的偏振光线性叠加得到。
二、干涉现象干涉是光波相互叠加或相互干涉产生的现象。
当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时,它们的相位差会引起干涉现象,形成干涉条纹。
1. 条纹的产生干涉条纹是由相干光的干涉产生的明暗交替的条纹。
当两束光波相遇时,如果它们的相位差为整数倍的波长,就会增强干涉,形成亮纹;相位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则会减弱干涉,形成暗纹。
2. 干涉条纹的特性干涉条纹的特性受到光的偏振状态的影响。
当两束偏振方向相同的偏振光干涉时,所得到的干涉条纹明暗相间;当两束偏振方向垂直的偏振光干涉时,则不会产生干涉条纹。
三、光的偏振与干涉关系光的偏振状态会影响干涉现象的结果。
具体而言,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干涉的几何条件密切相关。
1. 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方程组描述了电磁波的传播行为。
在光的干涉中,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可得到导致干涉条纹的相干条件。
2. 偏振光的干涉当两束光的振动方向相同且相干时,它们可以产生干涉现象,形成干涉条纹。
这是因为两束偏振光具有相同的偏振方向,它们的相位差可以满足干涉条件。
3. 偏振光与非偏振光的干涉当偏振方向相同的偏振光和非偏振光相干时,它们也可以产生干涉现象。
这是因为非偏振光可以看作是各个方向偏振光的叠加,其中与偏振光偏振方向相同的成分可以与偏振光干涉。
四、实际应用光的偏振与干涉现象在许多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光的偏振与光的干涉光是一种电磁波,它的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彼此垂直。
然而,当光束通过特定材料或经过特定处理后,振动方向可能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被称为光的偏振。
光的偏振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光学、通信和材料科学领域。
另一方面,光的干涉是当两束或多束光相遇时发生的干涉现象。
光的干涉也被广泛应用于干涉测量、光学仪器、光学信息处理等领域。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光的偏振。
光的偏振是指光波的电场振动方向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普通光是无偏振的,它的振动方向在任何方向上都是均匀分布的。
然而,一些材料具有特殊的结构,可以选择性地吸收或传递特定方向上的光波振动,这就导致了光的偏振现象。
光的偏振有两种常见的形式:线偏振和圆偏振。
线偏振光的电场振动只沿着一个方向,而垂直于该方向的光则被滤去。
线偏振光可以通过一些偏振器件产生,如偏振片或偏振器。
圆偏振光的电场振动轨迹是一个圆,可以通过类似的偏振器件产生。
光的偏振在许多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光学显微镜中,线偏振显微镜可以增强对样品的对比度,帮助观察细胞和组织的细微结构。
在液晶显示屏中,通过控制光的偏振可以实现像素的开关和色彩的显示。
此外,光的偏振还在光学通信、激光器和偏振光谱学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光的干涉现象。
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时产生的互相影响的现象。
在干涉现象中,如果两束光的波峰和波谷重合,它们就会加强并形成明亮的干涉条纹;而如果波峰和波谷错位,它们就会相互抵消并形成暗淡的干涉条纹。
光的干涉现象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产生,如双缝干涉、薄膜干涉和光栅干涉等。
双缝干涉是一种经典的干涉现象,它通过两个狭缝来产生干涉条纹。
薄膜干涉是指光通过薄膜时发生的干涉现象,由于薄膜的反射和透射特性,光波在薄膜上反射和透射产生相位差,最终形成干涉条纹。
光栅干涉是利用光栅的周期性结构来产生干涉现象,光栅将光波分成多个光的波前,不同波前经过干涉后形成干涉条纹。
光的干涉现象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还有广泛的应用。
光的偏振与干涉光的偏振与干涉是光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理解光的性质和光学现象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光的偏振和干涉的基本原理、光的偏振的分类、光的干涉现象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光的偏振和干涉的基本原理1. 光的偏振原理在光学中,偏振是指光波的振动方向受到限制,在某一方向上进行。
光的偏振现象是由于光波由许多个振动方向的波面叠加而成,而在某些介质或器件中,只允许某一特定方向的振动传播,从而使光变为偏振光。
光的偏振可以通过偏振片来实现,偏振片是通过特殊方法制备的,可以选择某一特定方向的振动方向通过。
当线偏振光通过偏振片时,只有与偏振片允许的方向垂直的振动方向能够透过偏振片,而与之平行的振动方向则被偏振片所吸收。
2. 光的干涉原理干涉是光波的一种重要现象,指的是两束相干光相互叠加而形成的光强分布和相位分布的结果。
干涉现象可以用于解释和研究一系列的光学现象,如干涉条纹、薄膜干涉等。
干涉现象是由于两束相干光的干涉叠加而产生的,相干光是指在空间和时间上保持一定关系的光束。
当两个相干光束相遇时,光的波峰和波谷会发生叠加干涉,形成干涉条纹,反映了光的波动性质。
二、光的偏振的分类光的偏振可以分为线偏振光、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三种类型。
1. 线偏振光线偏振光是指振动方向保持不变的偏振光。
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可以分为水平偏振光、垂直偏振光以及其他方向的偏振光。
2. 圆偏振光圆偏振光是指振动方向以圆周方式变化的偏振光。
圆偏振光可以分为顺时针圆偏振光和逆时针圆偏振光。
3. 椭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是指振动方向随时间变化的偏振光。
椭圆偏振光可以分为长轴方向固定的椭圆偏振光和长轴方向旋转的椭圆偏振光。
三、光的干涉现象和应用1. 干涉实验与干涉条纹干涉实验是研究光干涉现象的重要方法之一,常见的干涉实验有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杨氏单缝干涉实验等。
在干涉实验中,通过两束相干光的叠加产生干涉条纹,用于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和形状等参数,从而研究光的性质和波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