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教研高函〔2012〕155号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5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温州市第三批高校精品课程评审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温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12.09•【字号】温政办[2010]145号•【施行日期】2010.12.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督导正文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温州市第三批高校精品课程评审结果的通知(温政办〔2010〕145号)各在温高校,市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升我市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根据《温州市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经市教育局组织评审并报市人民政府同意,确定温州医学院管理学原理等41门课程为第三批高校精品课程(名单附后),现予以公布,并按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希望各在温高校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扩大交流,加强合作,面向全市开放高校精品课程内容,不断提升精品课程建设水平,为提高我市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一○年十二月九日附件:温州市第三批高校精品课程名单一、本科精品课程温州医学院管理学原理课程负责人:胡河宁病理学课程负责人:陈国荣人体断层解剖学课程负责人:陈成春皮肤性病学课程负责人:李秉煦卫生学课程负责人:叶晓蕾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课程负责人:陈筱菲温州大学女装结构设计课程负责人:陈明艳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负责人:周宏明英语教学法课程负责人:罗晓杰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负责人:张纯容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负责人:方均斌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负责人:郑晓丽数学建模与实验课程负责人:徐徐二、高职高专精品课程温州医学院老年护理课程负责人:余昌妹护理心理学课程负责人:吴永琴大众健美操课程负责人:滕青系统解剖学课程负责人:陈世新温州大学学前卫生学课程负责人:XXX微美术课程负责人:谢子静钢琴与伴奏课程负责人:翁鲜丽管理学原理课程负责人:吴磊经济法课程负责人:何平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施工课程负责人:陶莉房地产项目概念设计课程负责人:钱小微商务礼仪课程负责人:邱桂贤商务英语口语课程负责人:邱国丹计算机安装与维护课程负责人:张浩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负责人:黄云碧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眼镜样品开发课程负责人:曹明、江迪武网站开发实务课程负责人:梅成才、王珏汽摩配机械液压传动课程负责人:王文深鞋产品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课程负责人:王言炉印品质量检测与控制课程负责人:林朝荣、温作军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负责人:邹非房屋维修与预算课程负责人:顾志刚电工基础课程负责人:张小冰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外贸单证实务课程负责人:杨露植物保护课程负责人:许方程园林树木课程负责人:朱圣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负责人:谢志远温州广播电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负责人:吕伟超。
温职改办〔2018〕3号关于2018年度各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安排的通知各县(市、区)职改办、市直有关部门、各行业协会(学会):按照《关于做好2018年度职称改革工作的通知》(浙人社发〔2018〕55号)、《关于实施职称外延延伸专业评审工作改革的通知》(温职改办〔2018〕1号)和《关于在温台湾居民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评审(认定)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温人社发〔2012〕15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将2018年度各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安排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各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各系列行业主管部门和有关行业协会按《2018年度温州市各系列(专业)职称评审计划》(附件1)开展评审工作。
(一)申报对象企事业单位在职在岗专业技术人员。
我市外延延伸专业的申报对象为企业单位在职在岗专业技术人员(非行政、事业编制)。
在温台湾居民可申报晋升中、低级资格。
(二)申报条件1.评审条件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资格依照各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部份系列破格申报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条件(试行)》(浙职改〔1992〕23号)和《温州市部份系列破格申报晋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条件》(温职改办〔2005〕53号)等文件执行;机关工作人员调入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申报专业技术资格依照《浙江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浙人专〔2006〕351号)文件执行。
各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依照已审核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方案》执行。
任职资格时间计算到2018年12月底。
本市自行组织评审发布的中、低级职称系列和省里授权评审的高级职称系列,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不作为申报的必备条件,只作为晋升的参考要素。
用人单位聘历时,可按照职位需要,自主肯定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申报由省里组织或委托省里评审的专业技术资格,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按省有关规定执行。
温教研初函〔2012〕139号关于开展2012年温州市初中“精品百课”课例评比活动的通知各县(市、区)教育局教研室,市局直属各初中:为了引导广大教师以“有效教学”为中心,正确理解课程标准,深入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学要求,探索疑难问题解决的途径,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深度、有创新、有特色、有实效。
经研究,2012年决定继续开展温州市初中“精品百课”课例评比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参加对象全市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学科教师和教研员。
二、参加方式1.经学校和县(市、区)教研室初评后推荐。
名额如下:瑞安、乐清、永嘉、平阳、苍南每学科各10篇;瓯海、鹿城、龙湾各6篇、文成、泰顺、洞头各4篇;市直学校各1篇(实验中学2篇)。
市级学科教研基地学校相应学科教研组可直接报送1个课例参评,不占上述规定指标。
各县(市、区)市级学科教研基地学校由县(市、区)教研室统一报送,市直学校直接报送到市教研院。
(教研基地学校目录见附件1)2.课例以个人独立完成为主,也可以是两人合作(执笔者排第一位)。
三、评比要求1.课例研究课例展示的是教师对一节课精心设计所进行的种种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设计(含教学课件)、教学过程、反思过程等。
课例研究是教师在参阅与本课相关的文献基础上,以本人的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对教学设计与教学实际的落差,以及精彩与遗憾之处进行集中分析,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范例。
2.今年“精品百课”课例研究主题: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与呈现。
依据课标,把握学情,合理设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筛选、调整、整合、重构和补充),形成内在的有机联系;根据教学目标,有效呈现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恰当、合理的情境创设、问题设计、实验演示、动手操作等),引导学生深入开展学习。
为了提高复习课效率,加强对复习课例研究,本次评比在新授课精品课例的基础上,增加复习课精品课例。
温教科规办〔2016〕3号关于举行2016年温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审活动的通知各县(市、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室、教科室、教师培训机构)、电化教育馆、教育装备和勤工俭学管理中心、招生办(考试中心)、教育基建机构、教育学会:为贯彻执行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成果评审工作的通知》(温教办研〔2013〕79号)、《关于做好2014年中小学教师职务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温教人函〔2014〕52号)的精神,促进教师及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和优秀成果,提高我市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水平,经研究,决定举行2016年温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审及晋升高级教师职务论文鉴定活动。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评审范围(一)凡我市中学(普通中学、中职学校)、小学(幼儿园)在职教师,教科研机构、教师培训机构、电化教育馆、教育装备和勤工俭学管理中心、招考机构、教育基建机构、教育行政部门等教育工作者均可参评。
(二)凡关于德育、课程建设、学科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管理、评价与质量监测、教师教育、教育技术、教育装备、教育基建等内容均可参评。
(三)本次评审将与我市2016年晋升高级教师职务论文鉴定整合,包含三类①只参加评奖论文②既参加评奖又参加职称鉴定论文③只参加职称鉴定论文。
本次选送的对象为①②类,第③类职称鉴定论文由各县(市、区)教育局政工科(人事科)负责送审(文件另发至各县(市、区)教育局)。
从2015年起,论文鉴定结论5年内且任现职期内有效(2016年鉴定合格的论文,2020年前有效)。
(四)已在市级及以上单位(刊物)获奖或发表的论文不再参加本次评奖,可作为第③类职称鉴定论文报送。
第一作者同一年度限报一篇,同一论文限报一个类别。
二、论文要求(一)论文要聚焦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工作,突出主题、言之有据、语言简洁、表述规范。
“中小学班主任”论文主题为“从管理者到学生心灵、学业、生涯导师的转型和发展研究”;教育学会论文的主题为“我的教改试验”。
温州大学两级管理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请勿外扩散)本办法制定的主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号,1998年8月29日)【2】《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办发〔2014〕55号)【3】《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教育部令第35号,2014年1月29日)【4】《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办法》(中发〔2010〕15号)。
【5】《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办法》(中发〔2014〕3号)【6】《教育部关于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财函〔2013〕142号)【7】《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意见》(教党〔2014〕38号)【8】《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教育部令第37号,2014年7月16日)【9】《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教育部令第32号,2011年12月8日)【10】《温州大学章程》(2014年修正案)目录第一章总则 (4)第二章学校治理结构与机制 (6)第三章两级管理职责与权限 (9)第四章学院和学区治理结构与机制 (28)第五章考核与评估 (30)第六章附则 (32)为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有关政策和《温州大学章程》(2014年修正案),在总结近年来学校实施校院两级管理和学区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遵循高等教育发展内在规律,借鉴现代大学先进管理思想和办学理念,一切从实际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学校转型发展、内涵建设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切实理顺关系,有效转换机制,全面深化两级管理改革。
第二条坚持以学院为办学主体,以学区为德育高地,深化两级管理改革。
温教研高〔2014〕63号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关于公布温州市高中“促进有效学习”优秀课
例评选结果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教研室,市局直属各高中:为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市教研院举行了全市高中“促进有效学习”优秀课例评选活动,这次活动共收到参评优秀课例594篇。
经组织评审,共评出一等57篇,二等奖115篇,三等奖175篇。
现将评审结果予以公布。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2014年5月13日
抄送:市教育局。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办公室2014年5月13日印发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一等奖(9篇)
高中政治
高中历史
高中地理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通用技术
专题教育与选修课程。
高等学校增设专业申请表学校名称(盖章):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主管部门:教务处专业名称: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代码:510114所属学科门类及专业类:农业技术类学位授予门类:修业年限:三年申请时间:2014年2月专业负责人:燕翔联系电话:0939-3203556教育部制目录1.高等学校增设专业申请表2.学校基本情况表3.申请增设专业的理由和基础4.申请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5.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6.教师基本情况表7.主要课程开设情况一览表8.办学条件情况表9.学校近三年新增专业及本年度拟增设专业情况表⒑专家论证报告填表说明1.申请表限用A4纸张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各专业应分别装订成册,须教育部审批专业需报材料一式两份)。
2.若为新的目录外专业(无专业代码者),请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按专业的学科属性填写建议代码。
3.在学校办学基本类型、已有专业学科门类项目栏中,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对应的方框中画√。
4. 所有表格均可另加页。
5.本表内容应真实、准确。
1.高等学校增设专业申请表⒉学校基本情况表3.申请增设专业的理由和基础4.申请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5.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一)注:需填写三至五人,每人一表。
6.教师基本情况表7.主要课程开设情况一览表8.办学条件情况表9.学校近三年新增专业及本年度拟增设专业情况表10、专家论证报告关于同意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增设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专科)的论证意见绿色食品生产发展迅速,以绿色、健康为主题的产业将成为全球性的朝阳产业。
考虑到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对于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与日俱增,对人才质量的需求也必然提高。
加强绿色食品技术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立足当前的需要,更是着眼于未来发展的明智之举。
企业加强对产品的检测,各个层次的绿色食品生产与检测人员队伍不断壮大。
市场上对绿色食品生产、加工、检验和管理人才需求很大。
随着甘肃省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向纵深的发展,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检测、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实用性人才将远远不能满足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温教研高〔2012〕188号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关于公布2012年温州市高中新课程优秀课例评选结果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教研室,市局直属各高中:2012年温州市高中新课程优秀课例评选,共收到优秀课例458篇。
经评委认真评审,共评出一等46篇,二等奖112篇,三等奖148篇。
现将获奖名单予以公布。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2012年12月20日
抄送:市教育局。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办公室2012年12月20日印发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政治
高中历史
高中地理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通用技术
选修课程等。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温州市首批高校精品课程评审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温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10.29•【字号】温政办[2008]139号•【施行日期】2008.10.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督导正文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温州市首批高校精品课程评审结果的通知(温政办〔2008〕139号)各在温高校,市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升我市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根据《温州市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经评审,市人民政府同意,确定温州医学院医学机能学实验等31门课程为首批高校精品课程(名单附后),现予以公布,并按规定给予奖励。
希望各在温高校进一步扩大交流,加强合作,开放全市高校精品课程内容,不断提高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水平,为我市高等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温州市首批高校精品课程名单二○○八年十月二十九日附件:温州市首批高校精品课程名单一、本科精品课程1. 温州医学院: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负责人:龚永生人体解剖学课程负责人:唐茂林传染病学课程负责人:陈永平妇产科学课程负责人:黄引平临床血液学课程负责人:王霄霞药物化学课程负责人:叶发青2.温州大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负责人:任映红计算机网络课程负责人:施晓秋民法课程负责人:方益权动物学课程负责人:应雪萍二、专科精品课程1.温州医学院:斜弱视和双眼视处理技术课程负责人:陈洁眼视光特检技术课程负责人:吕帆护理学基础课程负责人:姜丽萍急救护理学课程负责人:杨丽丽外护科理学课程负责人:陈丽莉2.温州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负责人:杨福明管理沟通课程负责人:舒晓楠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负责人:李志强电路基础课程负责人:曾令琴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负责人:匡泰3.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房地产估价课程负责人:薛朝晖电器产品的结构与装配课程负责人:赵渝青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负责人:朱长丰成衣设计与制作课程负责人:项敢4.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管理能力训练课程负责人:谢明SQLServer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负责人:钱冬云PLC技术与应用课程负责人:章立芙平面设计与制作课程负责人:蒋斌5.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数学课程负责人:乔树文6.温州广播电视大学:高级财务会计课程负责人:薛无瑕三、特别扶持课程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禽类生产课程负责人:涂国众。
温教研高〔2011〕219号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关于公布温州市第九届普通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评比结果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教研室,市局直属各高中:
2011年11月,我院组织有关专家对各县(市、区)教育局教研室、市局直属高中推荐的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进行了认真评选,评出省重点中学组一等奖31项,二等奖62项,三等奖120项;普通中学组一等奖30项,二等奖60项,三等奖120项,现将获奖名单公布。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主题词:获奖名单学生成果研究性学习活动通知抄送:市教育局。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办公室2011年12月29日印发
温州市第九届普通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省重点中学组获奖名单
一等奖(31项)
二等奖(62项)
三等奖(120项)
温州市第九届普通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普通中学组获奖名单
一等奖(30项)
二等奖(60项)
三等奖(120项)。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2012年度温州市科学技术进
步奖获奖项目名单的通知
【法规类别】科技人员
【发文字号】温政办[2012]224号
【发布部门】温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2.12.21
【实施日期】2012.12.2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2012年度温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名单的通知
(温政办〔2012〕22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勇于攻关、努力创新,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科技成果,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根据《温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有关规定,经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市人民政府同意,对2012年度温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名单予以公布,并对获得一、二、三等奖的项目课题组分别奖励5万元、2万元、1万元。
希望获奖者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全市科技工作者要向全体获奖
者学习,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以科教兴市为己任,为建设科技强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三生融合·幸福温州”奋斗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12月21日
附件:
2012年度温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名单。
温教研高〔2010〕16号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关于公布2009年温州市普通高中各学科命题竞赛获奖名单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教研室,市局直属各中学:
2009年温州市普通高中各学科命题竞赛活动评审工作已经结束。
经试题评审和说题答辩,共评出一等奖55名,二等奖128名,三等奖192名。
现将有关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高中语文
一等奖(7名)
高中数学一等奖(6名)
高中英语一等奖(7名)
高中政治一等奖(4名)
高中历史
高中地理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通用技术
高中信息技术
二○一○年二月四日
主题词:获奖名单命题竞赛高中通知
抄送:市教育局。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办公室2010年2月4日印发。
2012年温州外国语学校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细则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根据《温州市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温教发〔2012〕15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初中毕业考试改革,应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缓解升学竞争压力,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促进我校教育的深入发展。
二、组织机构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是中小学教育评价与考试改革的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
为保证评价过程的顺利进行,评价结果的科学公正,按照温州市教育局的要求,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一)温州外国语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领导小组组长:范锐副组长:郭申、林显光组员:陈立钢、陈欢、李碧湖、叶树光、周茜、尤丽云、吴盈盈季炜梅、池丽微、胡芳、孙丹、张瑶牧、白云生、徐君、张思婉、姚建平、朱惠珍。
(二)初三年级段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小组初三年级段工作小组原则上按照班级建制设立,小组成员由年级段长、班主任和有经验的教师组成。
小组成员必须在该年级段工作一年以上。
2012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小组由下列同志组成:三(1)班评定小组:吴盈盈、应南、朱雪映三(2)班评定小组:季炜梅、黄立伟、刘波三(3)班评定小组:池丽微、梁占海、陈玉华三(4)班评定小组:胡芳、陈哲、陈昆亲三(5)班评定小组:尤丽云、戚淑慧、叶亦彤三(6)班评定小组:孙丹、王赛丹、王洪江三(7)班评定小组:张瑶牧、林颖洁、李欢欢三(8)班评定小组:白云生、章振华、庞丽荣三(9)班评定小组:徐君、汤亦纯、彭玲芳三(10)班评定小组:张思婉、应丽、吴晓东三(11)班评定小组:姚建平、金键、张快三(12)班评定小组:朱惠珍、林仙仙、刘波三、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的构成和评价的基本原则(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的构成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由“综合表现”和“测评等第”两部分构成。
温教研高函…2012‟155号
关于召开温州市高三各学科“二模”分析暨高考复习研讨会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教研室,各普通高中:
为了及时分析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情况,研究解决高考复习备考冲刺阶段存在的问题,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根据教研活动计划,决定举行温州市高三各学科“二模”分析暨高考复习研讨会。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时间地点
4月26日-5月4日,各学科具体时间及地点见附件。
二、主要内容
1.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情况分析;
2.高考复习研讨课;
3.复习备考经验交流;
4.冲刺阶段复习备考策略研讨。
三、参加对象
1.各相关学校高三任课教师(语文、数学、英语每校1-2
人,其余学科为全体任课教师);
2.各县(市、区)高中相关学科教研员(选择参加其中一次会议);
3.有关学科新课程项目组成员(由学科教研员另行通知)。
四、其他事项
1.各学科具体安排见温州教科研网(/)“普高教研—相关学科”。
2.差旅费等回原单位报销。
二Ο一二年四月十八日
附件:温州市高三各学科“二模”分析暨高考复习研讨会安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