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厚煤层复采技术的实践
- 格式:pdf
- 大小:122.51 KB
- 文档页数:2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与实践【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与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在首先介绍了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的分类和特点,然后通过应用案例分析展示了其实际应用效果。
接着分析了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讨论了其在降低事故风险和资源有效利用中的作用。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与实践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煤矿复采开采技术在矿业生产中的作用,为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矿工安全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关键词: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实践、重要性、现状、分类、特点、案例分析、发展趋势、降低事故风险、资源有效利用、总结、展望。
1. 引言1.1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与实践的重要性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实践在当前煤炭行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煤矿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煤矿复采开采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延长矿区的使用寿命,从而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降低煤矿开采过程中对水土资源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的研究也可以提高矿工的劳动安全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率,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实践对于促进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环境和维护矿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2 国内外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现状随着煤矿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备受关注。
在国内,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矿井涌水、矿井地压、矿井瓦斯等方面。
目前,我国在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断探索和引入新的技术手段,提高了矿井的资源利用率和安全生产水平。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它们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技术,有效提高了矿井资源的回收率和利用效率,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与实践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煤矿资源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传统的煤矿开采方式通常会导致矿井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因此煤矿复采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煤矿复采是指对已经开采完毕的煤矿进行再次开采,以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并减少环境影响。
对于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实践,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煤矿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对矿井地质条件、安全性能、采矿设备和技术、矿井设计及管理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旨在实现对已有煤矿资源的再次开发。
在煤矿复采工程实践中,研究人员首先需要对矿井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包括煤层的分布、厚度、倾角、断层和构造特征等,以确保后续的复采作业能够顺利进行。
还需要对矿井的安全性能进行充分的评估,包括瓦斯、顶板、地压等危险因素的预测和防治措施的制定,以确保复采作业的安全性。
还需要对采矿设备和技术进行合理选择和优化设计,以提高采矿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在矿井设计和管理方面,需要结合复采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和布局矿井的开采方式和生产布局,以实现对煤矿资源的最大化开发和利用。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项目,需要涉及到地质学、采矿工程、安全工程、机械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术,而且需要充分考虑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实践不仅需要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还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在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优势,加强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促进煤矿复采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
科研机构可以通过开展前沿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为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
企业可以通过实际生产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提出反馈意见,促进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的成熟和应用。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煤矿复采技术和实践的引导和支持,推动煤矿复采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大倾角煤层综采工作面安全回采技术实践范文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越来越多的煤矿开始开采大倾角煤层。
然而,由于大倾角煤层的特殊性,传统的矿山开采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安全、高效的要求,因此需要对大倾角煤层综采工作面进行安全回采技术的研究和实践。
本文将围绕大倾角煤层综采工作面的安全回采技术进行探讨,并结合实践案例进行分析。
一、大倾角煤层的特点及综采工作面的安全回采技术需求大倾角煤层是指煤层倾角大于45°的煤层。
相对于普通煤层,大倾角煤层存在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大倾角煤层产量高,资源丰富;其次,大倾角煤层的顶板和底板稳定性差,易发生顶板下垮、底板破裂等地质灾害;另外,大倾角煤层的综合利用价值低,难以进行分层开采;最后,由于大倾角煤层的开采顺序受限,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大倾角煤层的开采问题,需要开发适应大倾角煤层特点的综采工作面安全回采技术。
具体而言,需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综采工作面的支护问题,确保顶板和底板的稳定;其次,需要解决煤矿通风和瓦斯抽放问题,保证矿井的安全作业环境;最后,需要解决大倾角煤层回采的顺序问题,合理安排回采顺序,降低安全风险。
二、大倾角煤层综采工作面的安全回采技术实践1. 综采工作面的支护技术大倾角煤层综采工作面的支护技术是保证工作面稳定的重要措施。
传统的支护方法在大倾角煤层的工作面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开发适应大倾角煤层特点的新型支护技术。
一种适用于大倾角煤层的支护技术是采用锚杆支护。
锚杆支护具有支护强度高、适应性强的特点,能够有效支撑大倾角煤层的顶板和底板,减少顶板下垮的风险。
在实践中,可以将锚杆支护与喷浆锚索支护相结合,既能增加支护刚度,又能增强顶板的稳定性。
另一种适用于大倾角煤层的支护技术是采用综合支护方法。
综合支护方法包括采用支架、锚杆、喷浆等多种支护方式,综合运用不同的支护措施,提高支护效果。
在实践中,可以根据倾角和煤层的稳定性特点,灵活选择支架的数量和支护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支撑效果。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与实践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资源产业之一,而煤矿复采则是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减少煤矸石堆积、改善煤炭资源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针对煤矿复采开采技术进行研究与实践。
煤矿复采是指在煤矿停产之后再次对既有采空区采矿进行开采。
煤矿复采利用既有的矿井、设备和工程,使煤矿资源得到有效再利用。
煤矿复采不仅可以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减少煤矸石的堆积,降低环境污染。
在煤矿复采开采技术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石柱法复采:石柱法复采是在旧采空区上面中留下一定数量、一定规格、一定密度的岩柱,并在石柱上方进行新采,使得新采放眼胜于旧采。
石柱法复采可以利用既有的矿井设备,减少成本,对下层区域的支撑和限制起到一定作用。
但石柱法复采需要选取合适的采区、采深和柱石的大小、形状等,如果设计不合理会导致柱石断裂、塌方等事故。
2.支护法复采:支护法复采是在采空区域上用支护方式加固稳定煤层,以实现新采放眼胜于旧采的目的。
支护法复采应在进行坚硬厚壳煤层开采和采空区加固技术研究时加强,充分发挥支护技术在采矿过程中的作用,提高支护防护性能,提高煤矿复采成功率。
3.冲击压层法复采:冲击压层法复采是在采空区域上用冲击负载的方式使采空区域中的软弱煤层向下交替压层,形成稳定的物理结构,以实现新采放眼胜于旧采的目的。
冲击压层法复采适用范围广,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压层方案,使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但冲击容易造成地质灾害,应特别重视安全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的实践应用情况,我们收集了国内主要煤矿复采项目的实践案例,并就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几个项目进行分析。
1.丹霞煤矿复采项目丹霞煤矿位于辽宁省建平县,煤池底板面积为80000平方米,煤厚平均为3.5米。
该煤矿的复采主要采用石柱法复采技术,在每个采区利用停放矿车和使用移动电缆车进行了445 个石柱的建立。
该复采项目通过原通道的对接方式,使停产30年以上的老空间得到有效的利用,有效地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利用率。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与实践随着矿藏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矿井逐渐老化,煤矿复采逐渐成为解决煤炭供应不足的重要途径。
煤矿复采是指对曾经开采过的煤矿进行再次采取,以重新开展矿产资源的开采。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与实践是为了解决复采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和确保安全高效开采而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和实践工作。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与实践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确保复采过程中的安全高效开采。
由于复采过程中的矿井地质条件、矿井支护结构和矿井通风等因素都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所以煤矿复采的开采技术需要针对这些变化进行研究和实践。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与实践的第一个问题是矿井地质条件的变化。
由于曾经的开采活动,矿井地质条件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包括巷道坍塌、煤层老化和矿井底板沉降等。
这些变化会对复采的开采工艺和采煤机械的选择产生影响。
需要对复采区域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分析,确保开展复采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与实践的第二个问题是矿井支护结构的变化。
曾经的开采活动可能会导致矿井支护结构的破坏和变形,这会对复采过程中的矿井安全产生重要的影响。
需要对复采区域的支护结构进行评估和修复。
对于复采过程中支护结构的设计,可以采用较为先进的技术,如超前支护、带锚杆锚索的锚杆预锚等,以提高矿井的安全性。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与实践的第三个问题是矿井通风的变化。
由于矿井的复杂地质条件和变形的支护结构,复采区域的通风工作面会面临一系列挑战。
为了保证矿井通风的正常工作,需要对复采区域的通风系统进行改造和优化。
可以通过增加风矸仓和尾矸站,以及调整通风机组的位置和数量等手段来改善通风条件。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与实践还要考虑到复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其他问题,如瓦斯抽放、煤层突水等。
对于这些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复采过程的安全可靠。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与实践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与实践是指对已经采空或停产的煤矿进行再次开采和利用。
随
着我国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煤矿复采成为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保障煤炭供应的
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技术研究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的相关内容。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是指对煤矿复采开采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
探索。
煤矿采空区再开采技术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煤矿采空区是指煤矿采取地下采矿方式
后留下的空洞,采空区复采是指对这些被采空的区域进行再次开采。
常见的煤矿采空区复
采技术包括水封充填复采、钻孔炸药复采、绞吸复采等。
这些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煤炭资
源的利用率,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还需要对煤矿复采开采过程中存在的地质、矿井通风、安全防护等技术问题进行研究。
地质问题主要包括复采煤层的赋存状态、煤层下沉和断裂带等问题;矿井通风问题主要包
括矿井通风系统的改造和优化、通风方式的选择等问题;安全防护问题主要包括采空区陷
落和煤与瓦斯突出等问题。
对这些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能够为煤矿复采开采提供科
学可行的技术方案,确保采矿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与煤矿复采技术研究相对应的是实践环节,即将煤矿复采开采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在实践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具体煤矿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社会影响等因素。
在煤矿复
采开采的方案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要合理规划煤矿复采的时间、规模和开采方法,确保
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还需要加强煤矿复采过程中的安全监控和环境保护,减少对生态环
境的影响。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与实践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是指对废弃或者井下尚未开采完全的煤矿进行再次开采。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煤矿资源的开采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合理、有效地进行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与实践,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提高矿山的产能和经济效益。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要确定合适的开采方法和流程。
不同的煤层地质条件和矿井工程条件,需要采取不同的开采方法和流程。
通过对矿井进行调查和评估,可以确定最合适的开采方法和流程,提高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要进行煤层水文地质研究。
煤层水文地质研究是煤矿复采开采技术中的重要一环,它可以帮助了解煤层中的地下水分布和运动规律,预测煤层水的涌出量和涌水点位置,提供有关煤矿开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水害问题的信息。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要进行煤层力学性质研究。
煤层力学性质研究是指对煤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研究,如煤层的压缩性、蠕变性、破坏性等。
通过研究煤层的力学性质,可以预测煤层的变形和破坏规律,为煤矿复采开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要进行煤矿安全管理与控制技术研究。
煤矿复采过程中,矿井的安全管理与控制至关重要。
通过研究和应用现代安全管理与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煤矿复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灾害,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正常运营。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实践对于煤矿资源的利用和矿山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断地研究和实践,可以不断提高煤矿复采开采的效率和安全性,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工程技术谈不稳定煤层的爆破采煤和普采工作面循环作业惠庆祝(七台河市桃山区煤炭工业局,黑龙江七台河154600)c}商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不稳定煤层的爆破采煤和炮采普采工作面的循环作业方式及工序安排。
D蝴]不稳定煤层;炮采普采;工作面;循环作业在生产实践中,一般把厚度、倾角、夹矸厚度和层数变化大,断层、褶曲、陷落柱发育,火成岩侵入严重,可采性时断时续的煤层称为不稳定煤层。
在使用常规采煤方法开采时,由于煤层厚度变化大,不值得布置分层工作面,只能采出破煤设备和支架允许工作高度范围内的煤体,而将变厚的部分作为厚度损失丢弃不采;若变厚区的范围较大,则需改用分层开采,并需改变原有的采区或带区巷道准备方式。
在区段或分带内,由于不稳定煤层自身的特性,其赋存状况仍有相当大的变化,开采这类煤层的采煤方法应有较强的适应地质条件变化的能力,在无需改变采煤设备的条件下,能够适应的煤层厚度变化范围应较大:在不稳定煤层采煤申爆破采煤是主要方法。
1不稳定煤层的爆破采煤1.1小分段爆破采煤1)巷道布置。
在垂高较小的区段内,沿煤层走向掘进若干小分段平巷,把区段划分戍若干小分段,沿煤层走向每隔30—70m开掘一条或两条上山眼与区段运输平巷和回风平巷相联,运输平巷与工作面间布置留煤眼,并随工作面推进提前梅留煤眼上部爆破成漏斗状。
分区上山与小分段平巷均沿煤层底板掘进,小分段之间的斜长5。
8m,一般为炮眼深度的两倍。
2)采煤工艺。
在小分段平巷内沿倾斜和俯斜两个方向钻眼放炮落煤,仰斜钻眼深2D一3.5m,俯斜钻眼深12—2.0m,煤层较厚时,还需增加帮眼。
各小分段间落煤的顺序,一是由下向上落煤顺序:二是上分段超前下分段的落煳『赙,上匹分段的超前错距不超过10m。
回采空间不支护,但要沿煤层走向每隔15—30m留宽约3—5 m的切项煤柱,以防止采空区项板大面积垮落。
3)适用条件。
该采煤法能适应较复杂的地质条件,生产安全、工艺简单,但掘进率高、通风管理复杂、顶板不稳定时煤矸容易混杂。
大倾角中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回采技术实践摘要:经过长期的总结与实践,结合新疆焦煤集团2130煤矿在大倾角中厚煤层中采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大倾角中厚煤层回采时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保证安全生产。
关键词:大倾角;中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技术实践引言2130煤矿是新疆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矿井,该矿井为斜井开拓,所开采的煤种主要为焦煤,为满足不断增加的市场需求,在八一钢铁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改变原有落后采煤方法(多采用房柱式采煤方法),引进先进装备,采用大倾角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矿井回采率由原来的55.2%提高到83.6%,所生产的煤种基本满足新疆八一钢铁公司的需求。
1 工作面地质条件该工作面在5#煤层内,在此范围内煤层赋存较稳定,走向东偏南10°,煤层倾角为33°-45°,平均倾角35°,煤岩为单斜构造,5#煤层顶板为粗砂岩,底板为炭质泥岩,其下部为6#煤层,垂距28m,上部为4#煤层,垂距30m。
工作面回风巷自开切眼向西120m与16#小窑贯通,230m与15#小窑贯通。
在850m有一自西向东延伸逆断层,运输巷落差1.5m,回风巷落差2.3m,对回采造成一定影响。
瓦斯绝对涌出量0.1592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3.99m3/t,煤尘具有爆炸性,属不易自燃煤层,工作面正常涌水量为70 m3/h。
工作面走向长度2240m,倾斜长度90m。
斜面积为201600m2,平均煤厚4.5m,煤体容重1.35t/m3。
工业储量122.5 万t,可采储量97万t。
2 回采工艺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放顶煤采煤方法。
端部斜切割三角煤进刀,采煤机下行割煤→上行清浮煤→移架→推移输送机→放顶煤→移后部溜子→下一个循环。
根据所选支架高度及采煤机主要技术参数综合考虑,确定机采为2.2-2.4m,采放比1:1.25,放顶煤步距为0.6 m,采用单轮、间隔、多口“一采一放”的放煤方式。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与实践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煤炭开采和利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煤矿开采的不断深入,煤矿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环境保护的问题日益凸显,煤矿复采成为了当今煤矿开采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
煤矿复采是指利用现有采空区域、矸石堆和尾矿库等区域进行再次开采的技术,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将原有的废弃矿区重新变为具有经济价值的开采区。
煤矿复采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矿开采的利用率,减少新矿井的开采,减少环境对原有矿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与实践一直是煤炭领域的热门话题,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下面我们将从技术研究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介绍。
1.地质勘察:在进行煤矿复采开采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地质勘察工作,对原有的煤矿资源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评估,确定煤层的分布、储量和质量,以便合理规划开采方案。
2.采矿技术:煤矿复采开采技术需要根据不同的煤矿特点和矿井条件,选择合适的采煤方法,包括采空区采煤、巷道开采、露天开采等,采用现代化设备和技术手段,确保安全高效地进行开采作业。
3.环境保护:煤矿复采开采技术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问题,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治理规划,控制和减少对地表和地下水的影响,减少矿井废弃物和尾矿的排放,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统一。
4.安全管理:煤矿复采开采涉及到安全问题,需要严格遵守煤矿安全法规和规定,加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矿井设施的安全稳定。
二、煤矿复采开采技术实践1.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煤矿复采开采技术实践需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煤矿资源,包括采空区、矸石堆和尾矿库等,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合理开采,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新矿井的开采,延长矿山的寿命。
2.改善煤矿环境:煤矿复采开采技术实践需要改善煤矿原有的环境问题,包括治理矿区的地表塌陷和沉陷问题,减少煤层气的排放和利用,减少矿井水的泄漏和污染,达到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目的。
3.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煤矿复采开采技术实践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和损失,补充国家能源资源的储备,提高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与实践煤矿复采是指已经开采过的矿区进行再次开采的一种技术,是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的有效途径,具有较强的经济、技术和环境效益。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的日益减少和对资源的节约利用的要求,煤矿复采技术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从煤矿复采的定义、研究现状和实践应用加以探究。
一、煤矿复采的定义煤矿复采的定义是指煤炭开采过程中,在矿区普遍达到一定程度的剩余煤炭资源中,通过采用新的技术方法和手段,使原来不能开采的煤炭资源再次得到开采,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的一种方法。
复采煤炭的产出量和成本比起原始采煤而言,复采的成本远低于完全新矿区的建设成本,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二、煤矿复采的研究现状煤炭资源的日趋枯竭,煤矿复采技术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煤矿复采经历了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从理论初探到实践推广的阶段,近年来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支持下,煤矿复采的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
1.煤矿复采技术的创新和发展(1)伴随连续本质煤层开采的推广,局部地质构造变异使复采难度加大, 采煤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煤层相,煤层控制面,巷道安全支护技术,煤层瓦斯抽采技术。
(2)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复采中矿井变化的煤质问题,煤化学技术、煤质物性技术用于指导复采工艺选用,提高客观条件下复采的经济效益。
(3)应用综合利用技术,通过多个工艺进行煤及煤矸石的分离、分选,达到降低复采负担和降低废弃率的目的。
2. 煤矿复采的计算和评价(1)复采资源的预测和定位;利用萤石测量和煤层控制面技术,对煤层周围围岩的变形和变化规律进行实时监测,建立煤层变形及瓦斯抽采带对工作面影响的数学预测模型。
(2)高效率复采方式的确定。
逐步发展出多重开采的方式,一次次的以挖孔、综合化民用管输技术等来实行。
(3)复采经济效益的分析;经模型模拟与现场实验结合进行复采的更加经济分析,提高预测精度。
三、煤矿复采的实践应用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减少和对资源的节约利用的要求,煤矿复采已经成为我国煤炭行业新的增长点,而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与实践煤矿复采是指对已经采空或者靠近采空的煤矿区进行再次开采的一种技术方法。
该方法可以提高煤矿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降低资源浪费,减少环境破坏,是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煤矿复采的方法与技术1. 采空区充填法:即在采空区域内进行充填物填充,形成稳定的地下构造,防止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以保护地面建筑和地表环境的安全。
2. 水封法:即对采空区进行封闭和抽水,防止底水向上冒出,造成地表塌陷,同时可以通过抽水降低地下水位,提供开采的条件。
3. 二次开采法:即在采空区附近重新开采未采尽的煤炭矿体,以提高煤炭的回收率。
1. 采空区的稳定性问题:采空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构造复杂,对采矿施工,采空区充填等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
2. 煤炭资源回收率问题:由于原先煤矿的开采方法和设备限制,部分煤炭资源无法完全开采,如何提高回收率是煤矿复采的一大难点。
3. 环境保护问题:煤矿复采过程中,矿工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和废水,如何处理和净化这些废气和废水,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关键问题。
三、煤矿复采的实践案例1. 河南大同煤矿复采项目:该项目通过充填法和开采法相结合的方式,使得采空区域得到有效利用,提高了煤炭开采效率。
2. 山西阳泉矿区复采项目:该项目通过底水封闭和抽水的方式,保护了地表环境安全,同时提供了煤炭开采的条件。
3. 宁夏煤炭矿区复采项目:该项目通过二次开采法,对已经不能继续开采的煤矿进行再次开采,提高了煤炭资源利用率。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与实践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勘探、采矿、机械和环境保护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环境的目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煤矿复采开采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应用。
不稳定煤层矿井开采技术探讨不稳定煤层矿井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煤层产生变形、断裂、塌陷等现象,使得煤层的稳定性受到威胁,开采难度增加,甚至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如何有效地开采不稳定煤层矿井是当前煤矿生产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一、煤层工程措施(一)支护技术煤层支护技术是指在煤层开采时,采用各种措施对煤层进行支撑、固定、加强以保证矿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如钢架支架、锚杆支护等。
(二)注浆技术在煤层开采中,采用注浆技术可以改善煤层稳定状况,提高矿井的抗陷能力。
注浆可分为压力注浆和重力注浆,其中压力注浆一般应用于较深的煤层,重力注浆较适合于浅层煤层。
(三)防范技术在不稳定煤层矿井中,煤与岩石之间存在的各种动态和静态的不平衡力和应力不均等因素,容易引起煤岩层的变形、裂隙扩展等情况。
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钻孔抽水、瓦斯抽采等,以消除不稳定因素,加强煤岩体的稳定性。
二、矿井设计措施(一)合理的采煤工艺在不稳定煤层的采矿过程中,必须采用合适的采煤工艺,尽量避免在采煤过程中产生大量瓦斯、煤尘等有害气体,同时采用可逆支护和小直径穿孔两相结合的支护方式。
并且要注意控制采煤速度,降低矿井应力,减缓煤层变形速率,从而减少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二)布置合理的支护结构在设计支护结构时,需要根据不稳定煤层的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支护点、支护方式和支护材料。
支护材料要具有足够的韧性和变形能力,同时支护材料的刚度也要适中,使得支护结构能够承受煤层变形和应力的变化。
(三)改进矿井通风系统不稳定煤层的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瓦斯和煤尘,对矿井的通风系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为有效控制矿井内的瓦斯和煤尘含量,需要对矿区的通风系统进行改进和完善,保证矿区内部的通风环境达到标准值。
不稳定煤层矿井开采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措施的制定。
只有在采矿工程、矿井设计和通风系统等多个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才能够确保矿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与实践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煤矿复采技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复采技术的研究与实践,逐渐成为了现代煤炭工业中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详细介绍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的研究现状、技术特点以及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一、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外煤矿复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逐渐增多,涉及到的学科广泛,主要包括:矿山工程学、机械工程学、矿山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
其中,以矿山工程学为主要研究方向。
目前,国内外的煤矿复采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液化复采技术:通过在煤矿采掘面喷射高温高压的水蒸气,将复采区的煤层液化,使其变得可供采掘。
2、借采复采技术:通过运用现代化采矿设备,选用合适的方法和工艺,在已有开采的煤矿工作面旁边进行煤矿复采。
3、地质综合治理复采技术:通过采用煤矿补齐和地质灌浆等方法,使复采区的煤层重新恢复起来,以实现复采。
4、冷凝复采技术:通过在复采区域内喷洒冷凝剂,使复采区的煤层迅速冷凝,实现复采。
以上技术均属于非常规煤炭采掘技术,因为这些技术有着独特的技术特点,使得复采更加高效、经济。
二、技术特点1、提高采煤效率:复采技术能够利用已经开采过的煤炭资源,使得整个采煤过程更加高效。
2、降低采煤成本:复采技术采煤过程中,能够减少开采成本和人力物力成本,降低采煤的总成本。
3、安全性高:由于复采的区域覆盖面积比较大,复采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安全因素,因此,复采技术在安全性方面有着很高的要求。
4、环保性好:煤炭的开采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复采技术在环保方面的处理要求也比较高,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可持续性强:由于复采技术的应用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煤炭资源,因此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对于国家能源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实际应用随着煤炭资源的短缺,煤矿复采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例如,近年来,中国的煤矿复采技术在一些工矿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矿山采掘设备、机械自控技术、煤层开采技术等方面。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与实践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和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煤矿复采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来充分利用煤炭资源。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与实践的目的是通过对废弃煤矿的二次开采,提高煤炭的回收率和可采储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是指通过重新开采已经被废弃的煤矿井柱、煤柱和煤层,以进一步回收煤炭资源的一种开采方法。
这种技术相对于传统的煤炭开采技术来说,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技术难度,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在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的研究方面,首先需要对煤矿的地质条件和煤层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这不仅涉及到煤层的厚度、倾角和走向等基本地质参数,还包括煤层的物理力学性质、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等。
只有对这些地质条件进行准确的判断,才能为后续的开采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的研究中,需要对不同的煤矿复采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估。
目前,常用的复采技术包括剩余煤柱开采、拱顶煤开采和大跨度孤岛开采等。
这些技术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的煤矿地质条件和开采目标选择合适的方法。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的研究还需要关注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
在复采开采过程中,煤层失稳、瓦斯超限和矿井涌水等问题可能会引发灾难性的事故,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来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在开采过程中还需要对煤矿废弃物和矿井排放的固体废物、废水和废气进行合理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为了提高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的实践效果,还需要进行一定的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
在技术创新方面,可以通过引进和发展现代化的矿井覆岩材料和支护技术,提高复采中的支护效果;采用新型的防爆电器设备和瓦斯抽放技术,降低矿井瓦斯爆炸的风险;应用无人机、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提高煤矿复采的勘查和管理水平。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与实践是为了充分利用废弃煤矿中的煤炭资源,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需要从地质条件、开采方法、安全与环保等方面进行全面研究,并通过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来提高复采开采的效果。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与实践1. 引言1.1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概述煤矿复采开采技术是指对已经存在的煤矿进行再次开采,以继续利用煤矿资源的一种技术方法。
煤矿复采具有挖掘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的特点,但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加,煤矿复采技术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主要包括煤矿地质勘探、矿井综合治理、采空区复采等技术方法。
通过科学的地质勘探,可以准确了解煤层的分布和矿井的情况,为后续的复采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矿井综合治理是指对煤矿地下采空区的综合处理,包括尾矿库的建设、地下水的处理等工作。
采空区复采是指对采空区内未开采的煤炭资源进行再次开采,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在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改善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煤矿复采开采技术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
1.2 研究背景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与实践是矿业领域的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研究背景部分将介绍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的现状和重要性,为后续正文部分的内容奠定基础。
煤矿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煤矿开采的不断深入,许多煤矿已经进入了封闭状态,传统开采方法已经不再适用。
因此,如何有效地实现煤矿资源的再次开采,成为了当前煤矿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
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是在煤矿复采实践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对传统开采方法的延伸和创新。
通过研究复采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煤矿资源的利用率,延长矿井的使用寿命,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矿井关闭的成本。
当前,我国煤矿资源勘探难度大、资源丰度低的情况下,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煤矿复采技术,可以进一步优化煤矿资源的开发,促进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加强煤矿复采开采技术研究与实践,对于提高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水平,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