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倾角厚煤层开采技术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852.98 KB
- 文档页数:3
煤矿大倾角采煤技术应用研究摘要:煤矿企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企业之一,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能源。
随着国家对煤矿企业发展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到企业发展中,促进了企业的有效运行。
其中,大倾角采煤技术就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本文通过对煤矿大倾角采煤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此来为今后煤矿的采煤工作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煤矿企业大倾角采煤技术从我国目前煤矿企业生产作业的现状来看,对于大倾角煤层的开采工作占了总工作量的60%左右,由于煤层的倾角较大,沿走向留设的煤柱容易出现片帮塌落的现象,从而导致采空区上方布置的煤层平巷维护起来比较困难。
由此可见,加强煤矿大倾角采煤技术是不容忽视的。
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在充分了解煤矿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对大倾角煤层开采工作中涉及到的不同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将大倾角采煤技术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以期实现煤矿企业的发展目标,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1 大倾角煤层采区巷道布置就我国目前对于大倾角煤层的开采现状来看,由于煤层的倾角较大,因此给开采过程中的井下运输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下山开采的方式进行开采工作,不仅会有诸多缺点,而且开采的整体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对于大倾角煤层的开采,煤矿的相关工作人员只采用上山采取的准备方式。
由于各个大倾角煤层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为了能够确保开采工作达到最佳的效果,应该根据煤层的具体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
一般来说,大倾角煤层采区巷道的布置主要包括单一煤层采区巷道布置和采区巷道联合布置。
1.1 单一煤层采区巷道布置单一煤层采区巷道布置是我国目前对大倾角煤层开采时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巷道布置方法。
所谓单层布置,主要指的是在所需开采的煤层之中单独布置一套上山眼。
在具体布置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要充分确保上山眼处于煤层中,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开采工作人员才能够沿着煤层真倾斜方向掘进。
为了确保开采工作的安全进行,在掘进过程中,如果上山眼的倾角比较大,那么运煤上山眼和运料上山眼二者就不能同时作为行人眼。
国外厚煤层开采和安全技术现状近年来,随着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国外对于高效率煤炭开采和安全技术的研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国外厚煤层开采和安全技术不仅走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同时也为我国煤炭行业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一、国外厚煤层开采技术现状目前,国外厚煤层开采技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方法:1. T槽法T槽法是一种开采大倾角煤层的全面机械化采煤方法,它采用T型槽煤壁夹角作为煤层裂隙稳定的初始状态,采用连续进刀加速回采的方式,逐渐扩大工作面带宽,装备先进,连续性较好。
T槽法形成的倾斜煤柱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避免了传统开采中因顶板下沉而引起的安全风险。
2. 长壁采煤法长壁采煤法是一种利用支撑体支撑煤层,以切削机具切割煤块的开采方法。
支撑体一般选用支架,使采空区对支撑压力均衡,支架向工作面移动开采,回采煤层的比较完整且不留多余煤柱。
长壁采煤法是一种高效的开采煤矿的方法,其开采率可以达到90%以上,同时不断更新的技术和装备使得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大大提高。
3. 层压式开采法层压式开采法是一种采用多道安装在机器前头的重锤横向压顶装置,挤压煤层剩余煤柱保证煤层稳定性并加快回采的方法。
该方法能有效降低煤柱的高度,避免因煤柱高度过高而导致的煤层失稳,提高开采效率,减少了安全风险。
二、国外厚煤层安全技术现状1. 安全监控系统安全监控系统主要是利用遥感、微波、红外等多种先进技术来实现安全防护。
通过对矿井、巷道、井下设备等区域的实时监控,可以及时掌握矿井的安全状况,及时预警危险并采取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 安全资料管理系统安全资料管理系统是对于井下安全资料和井下人员资料进行电子化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为矿井监管和安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这种安全资料管理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安全管理效率,还可重复利用安全数据,便于历史数据回顾和事故原因分析等工作。
3. 先进防爆技术先进防爆技术是煤矿向安全高效方向发展的重要标志。
防爆技术论文告诉我们,采用先进防爆技术的煤矿设备,在生产高效率的基础上也保证了工人的安全。
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安全管理技术探析1.引言1.1 概述大倾角综采工作面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工作条件,其特点是工作面倾角较大,通风条件差,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这种工作面的安全运行,需要采用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本文将从概述、重要技术要点和安全管理措施等方面,对大倾角综采工作面的安全管理技术进行深入探析。
首先,我们将介绍大倾角综采工作面的概念和特点。
大倾角综采工作面是指倾角在25~45之间的煤矿工作面,具有工作面倾斜、顶板松软、煤层厚度薄等特点。
由于工作面的倾斜和松软的顶板,该类工作面易发生顶板下垮、支架失稳等安全事故,对于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为了确保大倾角综采工作面的安全,需要采用一系列的管理技术措施。
首先,我们需要进行合理的工作面设计,包括确定工作面的倾角、布置支架、通风系统等。
其次,需要加强对顶板岩层的预测和治理,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确保顶板的稳定性。
同时,需要完善通风系统,保证工作面的供氧和防尘能力。
此外,对于工作面的瓦斯、煤尘等有害气体的监测和防治也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还需要进行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在应急管理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逃生通道,以应对突发事故。
总之,大倾角综采工作面的安全管理技术是保障煤矿工作人员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本文将通过对其概念、特点和安全管理措施的探析,旨在提高对该类工作面安全管理的认识和理解,为煤矿生产安全提供一定的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撰写:2. 文章结构在本文中,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探析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安全管理技术:2.1 第一个要点首先,我们将介绍大倾角综采工作面的背景和概述。
我们将讨论大倾角综采工作面的定义、特点以及在煤炭开采中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也将探讨大倾角综采工作面面临的安全挑战和风险。
2.2 第二个要点其次,我们将深入探讨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安全管理技术。
我们将介绍当前已有的安全管理技术和措施,包括传统的瓦斯抽放、通风系统设计以及安全监测装置等。
浅析工作面大倾角仰采段安全开采技术及其应用随着煤矿深部开采的不断深入,工作面的倾角也越来越大,仰采段的安全开采技术成为了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倾角开采的特点、安全隐患及其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浅析,以期为倾角开采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倾角开采的特点倾角开采是指煤层埋深较大,倾角较急的煤层进行开采。
这种开采方式具有以下特点:1. 地质条件复杂:倾角煤层常常伴随有断层、煤岩交叠等地质构造,给开采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 工作面走向维度大:倾角煤层在地质构造上的长空间性,导致了工作面走向维度的增大。
3. 煤壁受力不稳定:由于倾角煤层处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煤壁受力不稳定,易发生冒顶、垮塌等现象。
4. 安全隐患多: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煤壁受力不稳定等原因,倾角开采常常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
三、倾角开采的安全开采技术为了应对倾角开采的安全隐患,煤矿企业和科研单位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出了许多安全开采技术措施。
1. 合理支护系统:在倾角开采中,采用合理的支护系统,能够有效地增强煤壁的稳定性,减少冒顶、垮塌等事故的发生。
2. 特殊排水系统:针对倾角煤层通常存在的排水问题,煤矿企业可以结合地质条件,设计特殊的排水系统,保证煤层内的排水通畅。
3. 安全设备改进:针对倾角煤层开采中存在的安全设备制约问题,科研单位需要对安全设备进行改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倾角煤层开采的需要。
4. 安全培训加强:对于倾角煤层的开采人员,煤矿企业需要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四、倾角开采技术的应用倾角开采技术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典型案例包括:1. 某煤矿采用了新型的支护系统,在开采倾角煤层时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减少了煤壁的冒顶、垮塌事故的发生。
2. 某科研单位研发的专用排水设备,在倾角煤层的开采中取得了较好的排水效果,解决了原有排水设备无法适用的问题。
3. 某煤矿加强了对倾角煤层开采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了事故的发生。
松软厚煤层大倾角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松软厚煤层大倾角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是指利用机械设备对松软厚煤层进行开采,其中煤层倾角较大。
这种开采方法利用多种综合机械设备,克服了传统开采方法的种种缺陷,提高了煤炭开采的效率,降低了成本,对煤矿开采有着重要的意义。
松软厚煤层大倾角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工艺独特,操作简单高效,有着独特的优势。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这种开采方法的工艺特点和优势。
松软厚煤层大倾角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有着独特的工艺特点。
开采过程中,通过对煤层倾角、煤层裂隙、煤体物理力学性质等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煤矿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采煤工艺。
在采煤过程中,先利用履带式钻孔机进行预裂爆破作业,然后使用煤矿机械和刮板输送机对煤炭进行清洁采掘和输送,最后通过运输机械将煤炭从工作面运出。
整个开采过程中,采用了现代化的煤矿机械设备,充分发挥了机械化装备的作用,提高了开采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性。
松软厚煤层大倾角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具有显著的优势。
通过综合利用各种优质机械设备,实现了对煤炭的高效率开采。
采煤工艺先进、技术装备优越,使得开采效率得到大幅提升,节约了人力物力资源,减少了能源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采用机械化装备进行开采,改变了传统开采方法对人力劳动的依赖,提高了煤矿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降低了劳动强度,保障了劳动者的安全。
松软厚煤层大倾角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还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煤炭作为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能源,对于我国的能源结构和经济发展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传统的采煤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对煤炭的需求。
发展新的煤炭开采技术和方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松软厚煤层大倾角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正是针对当前煤矿开采面临的挑战而发展起来的,它可以提高煤炭资源的开采效率,降低开采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具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大倾角较薄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主要工艺参数首先是开拓工艺。
大倾角较薄厚煤层的开采主要采用掘进工艺。
掘进工艺应根据地质条件和煤层倾角选择适当的开拓方法,常用的有钻孔爆破法、短支撑法和机械化掘进法等。
钻孔爆破法是利用钻机在煤层中钻孔并进行爆破,破碎煤层后进行掘进;短支撑法是利用钻孔进行支护后进行掘进;机械化掘进法是利用掘进机对煤层进行掘进。
开拓工艺的选择应根据煤层的地质条件、倾角和厚度以及设备的适应性等因素综合考虑。
支护工艺是指对开采工作面进行支护的方法。
由于大倾角较薄厚煤层的自稳性较差,开采过程中容易形成松散圈和龙骨,因此在支护上需要采用适当的工艺。
常用的支护方法包括液压支架支护、锚杆支护和锚杆网片支护等。
液压支架支护是利用液压支架对煤层进行支撑,通过调节支架的高度和倾角来适应工作面的变化;锚杆支护是利用预埋的锚杆对工作面进行支撑,提高工作面的稳定性;锚杆网片支护是利用锚杆网片对工作面进行支撑,增强煤层的整体性,防止松散圈的形成。
运输工艺是指将煤炭从工作面运出煤矿的过程。
大倾角较薄厚煤层的运输主要采用载人车和皮带机联合运输的方法。
载人车主要用于运送人员和工具,通过坡道或斜井将煤炭运出矿井口;皮带机主要用于煤炭的连续运输,将开采的煤炭由工作面运送到杆头集中处理区或矿井口。
通风工艺是指对工作面进行通风的方法。
大倾角较薄厚煤层的通风主要采用局部通风的方法。
局部通风是指通过设置局部风机和导流设施将新鲜空气供应到工作面,排出煤尘和有害气体。
通风工艺的设计应考虑到煤层倾角和厚度、工作面长度、风量和风压等因素,以确保工作面的安全和舒适。
安全工艺是指保障工作面安全生产的措施和方法。
大倾角较薄厚煤层的安全工艺主要包括防尘、防火、防突水和瓦斯抽放等。
防尘工艺主要采用喷雾降尘和悬浮物浓度监测等方法,控制煤尘扩散,减少尘肺病的发生;防火工艺主要采用消防器材和自动灭火系统,随时保持工作面的防火状态;防突水工艺主要采用注浆封孔和地质预测等方法,防止煤层开采过程中的突水事故;瓦斯抽放工艺主要采用抽排瓦斯和煤层瓦斯抽放等方法,减少瓦斯事故的发生。
60205综采工作面大倾角、大仰角开采安全技术措施60205回采工作面顺槽长度1300米,工作面长度180米,现已推进300米,剩余推进960米,由于受褶曲构造影响,目前工作面从60架至机尾大倾角坡度在22度左右,预计前方工作面仰角在10度-25度之间,为防止工作面煤壁片帮、顶板漏顶及支架“防倒防滑”,刮板输送机“上窜下滑”,两端头顶板维护安全管理等,保证工作面安全顺利生产,特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如下:一、工作面概况60205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1.4m,采高1.6-1.8m,工作面长度180m(平距),运输顺槽标高+660—+886m,回风顺槽+644—+918m,两顺槽最大高差71.2m。
工作面最大斜长193.5m。
平均最大倾角22度。
工作面从初采至本月12月27日已推进310m。
工作面呈“V”型地质构造,工作面从机头至60架倾角-2︒左右,从60架至机尾128架,平均倾角22︒现工作面斜长192米,若该地质构造在推进过程未有进一步变化,机尾处最大倾角可达43︒。
二、防止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上窜下滑”安全技术措施(一)工作面“上窜下滑”原因分析:60205综采工作面现阶段,回风顺槽标高+663m , 运输顺槽标高+698m ,两巷高差为:35m,工作面从60架至机尾平均倾角22︒造成下滑原因主要有以下4点:1、刮板机由于重力导致下滑。
当煤层倾角大于15°时,因重力作用,就有可能由于重力与摩擦力的不平衡而下滑。
2、刮板机机头与转载机机尾铰接不当,导致刮板输送机拉回煤,从而导致底链与底板摩擦阻力过大,负荷增大,引起刮板输送机下滑。
3、操作不当。
推移刮板输送机方式不当,支架与刮板输送机不垂直等引起刮板输送机下滑。
4、由于工作面伪斜掌握欠妥。
(二)防止工刮板输送机“上窜下滑”技术措施1、将工作面采成伪斜,是防止工作面“上窜下滑”主要方法,即使下端头(运输顺槽)超前上端头(回风顺槽)一定距离,根据经验,伪斜角一般设计为切眼坡度角(真倾角的)1/3~1/5间。
大倾角中厚煤层综采工作面开采技术大倾角煤层”的说法是我国煤炭行业在上个世纪90年代前后提出的。
这是采煤机械化由缓倾斜向倾斜再向更大倾角煤层发展的必然结果。
而至于究竟什么是大倾角煤层,目前还没有公认的很明确的解释和统一的定义。
从检索到的文献来看,大倾角煤层一般多指30°~55°倾角的煤层,而在此煤层内布置的工作面叫大倾角工作面,实际上通常把45°以上煤层定义为急倾斜煤层。
一、大倾角煤层开采的现状:35°以下倾角的倾斜煤层、60°以上的急倾斜8m以上的厚煤层综采技术成熟,设备选型合理,工作面单产高。
35°~60°倾角的中厚煤层被国内外视为难采煤层,开采这种煤层时,职工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煤炭回收率低,产量工效低,万吨掘进率高。
综采工作面“三机配套”选型困难,工作面液压支架防倒防滑、运输机防滑、工作面下出口的可靠支护和防护、防止煤矸下滚下窜伤人等一系列重大难题不好解决。
由于大倾角急倾斜中厚煤层倾角大、地质条件复杂等因素影响,采煤机械化的发展远较缓倾斜煤层缓慢,因此,国内急倾斜煤层目前仍以炮采为主,主要的采煤方法:倒台阶式采煤法;仓储采煤法;钢丝绳锯采煤法;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等。
二、采煤工艺及主要问题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法,主要设备有采煤机、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转载机、破碎机、乳化液泵站、喷雾泵站等组成。
其主要特点是需要正确处理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和液压支架沿工作面下滑,以及液压支架倾倒的问题,同时还应该防止工作面飞矸伤人的问题。
三、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回采采取措施:1、采煤工艺的措施:1)工作面伪斜推进。
人为使工作面的下端头超前上端头,工作面呈伪斜推进,可有效的防止输送机与支架的下滑,一般情况下伪斜角度一般不超过6°。
2)上行顺序推移输送机。
无论采煤机是上行还是下行割煤,推移输送机都必须依上行顺序推移。
大倾角中厚煤层综掘工作面快速掘进施工工艺探究与应用摘要:为了解决大倾角顶板中厚煤层掘进工作面单进较低、安全性较差的问题,经过积极探索,长期现场实践后,通过顶板破顶和支护参数的配合找出了一条适合的综掘快速施工方法,缓解了矿井采掘接替紧张的局面。
关键词:大倾角;快速掘进;破顶施工1前言桃园煤矿随着逐年开采,已进入-800m水平井深,地质条件逐渐复杂(断层、破碎带、古河床冲刷带、陷落柱、倾角增大)。
进入Ⅱ4采区后,由于巷道顶板倾角较大(平均38°),造成巷道上帮较高(巷宽4.6m时,局部上帮高度达5.5m以上),煤壁片帮掉顶多发,支护施工困难,严重影响施工效率和施工人员安全,为了克服以上问题,经过不断地探索,成功的找到了保证施工安全和提高施工效率的快速施工工艺。
2概况Ⅱ4采区总体为一走向近南北、向东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南部较缓(一般在32°左右),北部较陡(可达43°),地层倾角呈有规律变化,构造复杂程度中等。
煤层厚度3~6.8m,平均3.5m,煤层直接顶为泥质砂岩,平均厚度3.9m,直接底板为细砂岩,平均厚度0.9m。
煤体由多层层状结构组成,相互之间粘结性较差,煤体松散,受扰动后易碎裂。
3支护参数首采工作面Ⅱ1042工作面机巷长度1600m,标高-614~-654m,巷道顶板岩层倾角30°~43°,平均38°。
该巷道设计断面净宽×净高=4.6×3m,净断面积为13.8m2。
巷道跟顶板施工,采用锚带网索支护。
3.1巷道断面尺寸选择巷道内布置DSJ100/100型皮带机和600mm轨距轨道,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留设安全间隙、人行道,巷道宽度取4600mm。
在巷道设计断面净宽4600mm 时,为满足下帮矿车运行及布置人行道需要高度不低于1.8m时,上帮高度达5.5m,此时中顶高度平均3600mm。
矿在用EBZ-260H型综掘机无法一次截割到上帮肩窝,需分台阶施工,利用预留的下台阶抬高综掘机,施工工序较复杂。
松软厚煤层大倾角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
松软厚煤层大倾角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是目前煤矿开采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采煤方法。
松软厚煤层通常指的是煤层的软硬程度较低,在开采过程中容易出现塌方等安全问题。
而
大倾角则是指煤层的倾角较大,超过20度以上,这种煤层开采难度较大,传统的人工开采方式效率低下。
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是将机械化设备和技术应用于煤矿开采过程中,通过机械化设
备的辅助,提高开采效率和安全水平。
在松软厚煤层大倾角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中,通
常会使用到以下几种机械设备:
1. 回采综采机:回采综采机是一种用于开采煤炭的机械设备,能够在煤层中进行钻孔、爆破和回采工作。
这种设备能够大大提高煤矿开采效率,同时降低安全风险。
2. 隧道掘进机:隧道掘进机是一种用于掘进隧道的机械设备,也可以用于松软厚煤
层大倾角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中。
它能够以较快的速度掘进隧道,并减少对煤层的破
坏。
3. 煤层支护设备:在开采过程中,煤层会发生塌方等安全问题,为了保证工人的安全,需要使用煤层支护设备对煤层进行支护。
煤层支护设备包括顶板支架、矿石支架等。
在松软厚煤层大倾角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合理的工程设计和规划,包括煤层的勘探和预测、隧道的设计和控制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适应性的技术改进和
创新,以提高机械设备的性能和适应性。
松软厚煤层大倾角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是一种重要的煤炭开采方法,能够在提高开
采效率的同时降低安全风险。
通过合理的机械设备的应用和技术改进,可以更好地应对松
软厚煤层大倾角煤矿开采的挑战。
总第182期2019年第4期山西化工SHANXI CHEMICAL INDUSTRYTotal182No.4,2019奏题讨谑DOI:10.16525/l4-1109/tq.2019.04.35大倾角厚煤层开采技术分析吴少勤(阳城县阳泰集团实业有限公司,山西晋城048100)摘要:大倾角厚煤层综放回采面长期以来因为存在回采率偏低、煤壁片帮与冒顶现象严重、回采设备稳定性差等诸多问题,而成为各大矿区生产作业的难点之一,极大的制约了井下生产的安全、持续、高效开展。
以本单位3110大倾角综放回采面为对象,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对如何提升大倾角厚煤层回采效率与安全性展开探究,在实现3110回采面高效安全回采的同时希望能够为其他矿区类似情况的解决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大倾角;厚煤层;开采关键技术;创新点;实测分析中图分类号:TD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50(2019)04-0095-03引言大倾角厚煤层开采工艺起步时间较晚,在实际开采作业极易出现各类突发安全事故,集中体现在回采设备不完善、煤矿安全支护控制理论不完备等方面,极大的制约了煤矿开采行业的发展。
基于此,剖析大倾角厚煤层开采工艺具有实际意义,可从根源上消除安全隐患,保证煤炭生产作业的安全性。
1简述工程概况本单位井田总开采面积达到5.68km?,年产能超过65万t,预计设计生产年限达到25年。
在整个矿井范围内,王要包括2#、10井与17井煤层,煤层平均厚度约为5.8m,结构复杂,个别部位含有至少两层夹石干。
当前主要针对2#井实施开采作业,埋深超过350m,经测量得知,最大煤层倾向角为32°,且作业面起伏范围较大,属于典型的大倾角厚煤层综合开采作业。
在实际开采过程中,极易受到各类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诱发生产安全事故。
另外,大倾角厚煤层的回采作业难度系数较高,并伴有一定的风险性。
2开采作业核心技术施工人员使用回弹仪测试主采煤层及煤层夹石干,合理测定顶煤与夹石干强度;依托专业技术理论,测算工作面压力强度等级与安全支撑架构的承载限度等。
收稿日期:2019-07-04作者简介:吴少勤,男,1989年出生,毕业于山西大同大学,助理工程师。
根据工程所处区域的地质结构条件特征,构建三维模拟试验台,综合分析倾斜回采作业基本规律,并模拟顶煤放出速度与煤石干分界面变化规律的动态变化关系。
然后利用专业数值模拟软件,定向标志颗粒的变化轨迹口勾。
依托钻孔成像技术与超声波技术,可探测地质构造断裂带与煤壁安全稳固性,揭示回采面与顶板周期受压裂缝延展深度。
同时采取棕绳+注浆锚固作业的方式,处理地质构造断裂带与煤壁片帮段,进一步提升煤壁的安全稳定性。
针对锚索加固技术来说,注浆工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工序如下:1)选择煤壁超前注浆加固工艺,处理煤壁破损较为严重的区域,避免煤壁断裂片大面积脱落造成工作面顶部的塌落。
在布设注浆孔的过程中,要确保其与煤壁垂直,间隔距离控制在3m左右,设置在距离底板约2/3的位置⑷。
2)在煤壁上设置直径约42mm的注浆孔,在设置过程中,需确保注浆孔与煤壁的位置保持垂直,然 后再将直径适宜的注浆管插入浆孔,并一同放置直径约15mm的棕绳,最后,在注浆管内注入波雷音混合液。
注浆效果,如96页图1所示。
应用上述注浆工艺和工作面顶管管理技术,可 有效控制煤壁的破损。
且回采面作业更加安全也更加稳定,回采面井注浆处理后形成的稳定煤壁,如第96页图2所示。
3技术创新的主要内容根据大倾角厚煤层工作面回采作业中存在的主山西化工sxhxgy@・96・第39卷图1煤壁注浆前后效果对比图5)在回采面采煤机组行走轮作业中,经常会存在应力集中的情况。
工作人员需对采煤机组开展定期的维修和养护工作,在每日工作结束后进行注油润滑,并结合实际情况做好破底工作,从而降低机组压力,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另外,还可以通过专用推拉装置的制作来减少大倾角中回采难度大等问题,以此确保转载机的运行效率,提高回采作业的质量血o4回采面顶煤回收率实测分析图2回采面注浆后的稳定煤壁要问题,采用超声波探测技术、钻孔窥探设备和三维物理模拟等多项技术不断完善放顶回采的流程,从而提高顶煤的回采率以及设备运行质量。
1)利用超声波探测和钻孔窥视仪完成测量工作,明确大倾角纵放区巷道超前支撑压力的影响范围,地质破碎范围和煤壁较为完整的范围,从而明确超前支撑压力作用下煤炭裂隙发育的基本规律和波速波长主要的变化趋势。
另外,深入分析顶煤破碎分区支撑应力分布之间的相关性,也为顶煤破碎预测工作提供了专业的依据皈。
2)应用专业的PFC数值模拟软件反演顶煤散体的形态,进而明确出煤层倾斜角度与顶煤放出体轴线的偏转方程,科学选择液压支架放煤口的角度。
此外,利用顶煤运移的现场监测以及顶煤散体放出模拟试验,不断完善放煤步距和放煤的流程。
3)利用超声波探测和钻孔窥视仪可探测到不同位置的裂隙发育规律,同时利用数值模拟详细分析煤壁片帮的基本形式和运行机理。
还要在作业现场利用棕绳与波雷音材料完成注浆棕绳制作,从而替代玻璃钢注浆锚杆,不断完善注浆加固的效果。
在注浆施工时,注意将浅部注浆与深部注浆有机结合,这样一方面保证了注浆的质量,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投入,在确保工程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可获得工程的安全效益。
4)经力学分析,作业人员可明确液压支架荷载计算的主要方式,进而加强支架选型的合理性,在作业中应积极采取液压支架防滑倒措施,增大支架的初撑力,或者也可采取超前支护等方式完善回采面顶板控制,不断改进进刀方式,进而加快回采的速度,防止作业中采煤设备发生频繁移位现象。
在回采面顶煤回收率实测作业中,首先需要在回采面上进行钻孔设置。
每40m左右的距离上设置4个钻孔,且钻孔的距离要保证距离机道梁端1m左右,钻孔深度要与回采面顶煤厚度保持一致。
钻孔布设完成后,在每个钻孔中设置8个左右的RF 标签,标签距离控制在0.5m左右为宜。
再者,还需在运输航道胶带机机头的位置上设置相应的无线电接受装置,便于指令的传输。
回采作业中,RF标签会在顶煤放出后直接进入后溜子中,之后再利用信号传输装置对标签数量进行准确掌握,并通过系统计算得出顶煤放落的回收率。
在实测过程中,一共测得回收的标签数量在28个左右,占总体的87%。
相关设备布设示意图,如图3所示。
b)侧视图图3回采面顶煤回收率监测设备布置示意图5结语综上所述,利用大倾角回采面实施回采作业,不仅开机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增大了采煤量,同时还降低了各方面的消耗,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经济效益。
同时,通过该方式的使用也避免了采煤中危险事故的发生,保证了回采作业的安全性、高效性和完整性,进而为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9年第4期吴少勤:大倾角厚煤层开采技术分析・97・参考文献:[1]孙力,杨科,何吉春,等.复杂条件大倾角厚煤层综采工作面对接技术[J].煤矿安全,2015(1):98-100.[2]巫林平.大倾角特厚煤层放顶煤工作面支架稳定性分析[J].煤矿安全,2015(6):224-227.[3]韩换伟.大倾角厚煤层开采技术研究与应用[J].能源与节能,2015(8):126-127.[4]负东风,张袁浩,程文东,等.东峡煤矿大倾角特厚煤层采煤方法比较与分析[J].中国煤炭,2015(9):61-64. [5]杨印朝,潘卫东,徐文彬.东庞矿复杂地质条件下厚煤层开采技术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5(10):14-17. [6]申晓波,焦志强,李宗涛.厚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数值模拟研究与应用[J].煤炭与化工,2015(11):72-76.Analysis of mining technology in the thick coalseam with large inclination angleWU Shaoqin(Yangcheng Yangtai Group Industrial Co.,Ltd.,Jincheng Shanxi048100,China)Abstract:Due to many problems,such as low mining rate,serious phenomenon of coal wall and roof fall,poor stability of mining equipment and so on,fully mechanized caving face in high dip thick coal seam has become one of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of each mining area,which greatly restricts the safety,sustainability and high efficiency of underground production.Taking the fully mechanized top coal caving mining face with3110large dip angle as the object,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ways to improve the mining efficiency and safety of the thick coal seam with large dip angle through various technical means,which hop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olution of the similar situation in other mining areas while realizing the high efficiency and safe mining of the3110mining face.Key words:large dip angle;thick coal seam;mining key technology;innovation;measured analysis动态交联聚氨酯热熔胶开发成功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重点国家实验室游正伟教授团队日前在胶黏剂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高强、可拆卸、自修复的动态交联聚氨酯热熔胶为题,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材料化学前沿》。
游正伟教授团队发展了一系列基于由co2与环氧丙烷制备的聚碳酸亚丙酯二元醇(PPC)为基础原料的新型环保聚氨酯热熔胶,近期又开发出利用厉氨酯动态键构筑的强韧室温自修复材料。
在上述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团队进一步提出将厉氨酯动态键引入交联的聚氨酯结构中,构筑了动态交联的聚氨酯热熔胶黏剂(DPU-H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