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任务单模版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3
3、微型教学视频技术标准
(1)制作教学视频的目标
教学视频是与“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使用的学习资源。
其功能是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给出的任务,能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
因此,微型教学视频应该能够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给出的任务,能够支持教师实现从“表演型”教师到“导演型”教师的转型升级。
(2)视频要求
①图像稳定,色彩正常;
②话筒录音,声音清晰,无现场杂音;
③录屏作品做到:视听同步,不干扰可视化学习;
④拍摄作品做到:单机拍摄稳定,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自然;
⑤制作设备与软件不限(如DV摄像机、数码摄像头、数码相机、手机、写字板、录课笔、录屏软件等均可);
⑥视频要有片头片尾,显示标题、作者、单位等信息;
⑦主要教学内容和环节有字幕提示或说明;
⑧视频格式为:MPEG,WMV,分辨率720X576,时间一般为8分钟,最长不超过10分钟;决赛展示作品应该采用视频原始分辨率,以保证投影效果。
4、《鸟的天堂》自主学习任务单
1、搜集作者巴金的资料,摘抄在课本上。
2、“天堂”指的是什么?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它是什么样的?
3、我会认:茫桨律榕隙耀暇抛灿烂竿
每个字组一个词,尽量组课文中的词语。
4、读一读:不可计数静寂留恋应接不暇一簇纠正颤动缝隙昨天灿烂高塔船桨清楚缆绳木桩拨水停泊茂盛
5、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6、思考作者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来写这篇文的?
7、课文写出了榕树的什么特点?画出描写榕树特点的句子。
(大茂盛----划出相关句子)
8、课文写出了这里的鸟有什么特点?从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
(鸟多、鸟欢快---划出相关句子)
9、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
10、什么原因使这棵榕树成为“鸟的天堂”?
学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我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一、学习指南1.课题名称:《我的课余在线学习规划》2.达成目标:(1)根据目前疫情的特殊情况,引导学生了解制定学习计划的要点以及注意事项,学会科学地安排、利用时间,合理的制定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
(2)引导学生认识到线上授课与线下授课的异同点,强化自律力争高效上好网课。
(3)懂得计划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树立时间宝贵的观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规划时间的意识,以及加强自律的态度。
3.学习方法建议:查找资料法动手实践法合作交流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1)掌握制定学习计划的的要点,以及实施计划的注意事项。
(2).能按照视频提供的基本方法制作一份学习计划表。
二、学习任务任务一由于疫情居家隔离原因,听课不停学,我们只能进行线上学习,下面老师请同学们针对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情况,完成下列表格。
线上授课线下授课授课环境各自优势适合的课程存在的问题任务二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以小组形式围绕一周“我的课余在线学习计划表”活动主题,可以在父母、同学等人的帮助下完成,要求如下:一要考虑全面。
计划要做到全面,不仅要考虑吃饭、学习、睡觉这三件事,还要考虑锻炼的时间、娱乐的时间等等。
可以把每天所有要做的事情分成三类:学习任务、体育锻炼、休闲娱乐。
二要从自身出发。
学习计划表要从自身出发,切勿照搬照抄,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以及学习情况。
三要劳逸结合。
借助计时器,一般来说,小学生每学习25分钟,就可以休息5分钟。
我的课余在线学习规划表(网课授课时间除外)时间点学习任务体育锻炼休闲娱乐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三、困惑与建议。
自主学习任务单一、学习指南1、课题名称:《声现象复习》2、分层目标: 1. 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物理现象。
3. 识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4. 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5. 掌握平面镜成像及其应用。
6. 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定律。
7. 了解物体的颜色。
3、方法建议:根据微课导学结合看书自学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相应任务,如有质疑或困惑可做成标记或记录在《任务单》的困惑一栏,课上一起研究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学生:回顾内容展示自主学习成果针对他人质疑先独立解决小组合作探究小组交流学习成果评价反馈基础达标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 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我们把发声的物体叫,有声音必定有声源,但有声源不一定能听到声音。
2 声音传播的条件:(1)声音的传播需要;(2)声音可以在,液体,气体中传播;(3)真空传声。
3在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
4 一般来说,声音在中的传播速度最快,中次之,中最慢。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1声音通过传入人耳,引起的振动,经听小骨及其它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
声音也可以经头骨和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2.双耳效应是指人们依靠听觉能够确定发声体的方位. 声源定位的主要因素是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差异.3.你知道吗?蛇是没有耳朵的.不过,如果蛇将头贴在地面上,头中的一块骨头就会接收到正在接近它的动物活动时发出的声音.由此可见.蛇是利用__________去“倾听”敌人和猎物的.三、声音的特征1 声音的三大特性包括:,响度,。
2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越大音调越高。
物体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物体振动越快越高,频率单位是赫兹,符号为。
3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___________,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4如果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__;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____.5 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低于20HZ的声波是。
延期开学期间学生居家自主学习任务单(小学语文)年级具体学习任务完成时间一年级1.读一读:(1)读准、读通《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
(2)阅读童谣和儿歌,内容可以由语文教师推荐,也可以学生自由选择。
2.写一写:会写《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中的四会生字。
3.背一背:背诵一首《小学生必背75首古诗》中的古诗,具体内容由各班语文教师根据平时班级古诗背诵情况而定。
4.练一练:选择《春夏秋冬》中的几个词语写几句话,介绍你喜欢的一个季节。
2月10日-16日1.读一读:(1)读准、读通《猜字谜》和《语文园地一》中的内容。
(2)阅读童谣和儿歌,内容可以由语文教师推荐,也可以学生自由选择。
2.写一写:会写《猜字谜》中的四会生字。
3.背一背:(1)背诵《语文园地一》中的八个成语。
(2)背诵一首《小学生必背75首古诗》中的古诗,具体内容由各班语文教师根据平时班级古诗背诵情况而定。
2月17日-23日4.练一练:编一到两则字谜,写下来,让家人猜一猜。
1.读一读:(1)读准、读通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
(2)阅读童谣和儿歌,内容可以由语文教师推荐,也可以学生自由选择。
2.写一写:会写《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中的四会生字。
3.背一背:背诵一首《小学生必背75首古诗》中的古诗,具体内容由各班语文教师根据平时班级古诗背诵情况而定。
4.练一练:以“我多想……”为开头,写下自己的愿望。
2月24日-29日二年级1.读一读:(1)读准、读通课文《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
(2)阅读儿童故事,内容可以由语文教师推荐,也可以学生自由选择。
2.写一写:会写《古诗两首》、《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中的四会生字。
3.背一背:(1)背诵《古诗两首》中的《村居》和《咏柳》。
2月10日-16日(2)背诵一首《小学生必背75首古诗》中的古诗,具体内容由各班语文教师根据平时班级古诗背诵情况而定。
河西小学对话语文自主学习任务单课题课型新授课主备教师学习小组学生姓名一、学习目标(三维目标)1、我会认本课的____个生字,会写____个生字。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3、我能感受到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资源推荐微视频、精品读本的同步阅读、工具书等三、学习方法建议四、对话过程方法与评价生本对话︵课前自学︶1、我能认读下列词语。
2、我能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或找多音字等)3、我能把本课的生字写正确、写规范。
(1)出示生字(2)这几个字很难写,我想给大家提个醒。
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课文读3遍以上。
自己评()同学评()家长评()☆☆☆☆☆☆☆☆☆1、不添字,不漏字2、声音洪亮,吐字清楚3、不重复,很流畅5、我能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例如:分段,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6、我能查阅相关资料。
我能整理好文具,集中注意力,静候上课。
我能认真完成课前自学的内容。
小组对话︵课中互学︶活动一:小组交流并展示自学内容,组内、组间补充,评价。
活动二:视频助学1、我能根据要求认真观看视频(圈划重点词句、边看边思考、写出感受)2、小组内交流展示学习收获,可以谈感受、总结学习方法。
活动三: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我能根据提出的探究性问题进行学习和思考。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汇报)活动四:畅谈收获。
我能积极参与小组学习。
我能积极发言、清楚表达自己的见解。
我能进行补充。
我能有独特的发现和见解。
拓展对话︵文本迁移︶1、课堂检测2、课外拓展感情升华五、学习困惑(提示:此处由学生填写)自评:☆☆☆☆☆组评:☆☆☆☆☆。
附件一:“自主学习任务单”模版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微课程评优赛项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模版
2014年7月所谓“学习任务单”,是教师设计的帮助学生在课前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以表单为呈现方式的学习路径文件包。
设计好“学习任务单”的好处是,能让学生根据个人需要有一个自定进度的学习,即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取得自主学习实效。
有了“学习任务单”,就能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起“翻转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变革教学方式,培养创新人才。
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应包含学习指南、学习任务、问题设计、建构性学习资源、学习测试、学习档案和学习反思等项内容。
学习任务单项目设计例图
学习指南包括学习主题、达成目标、学习方法建议、课堂学习形式公布等。
使学生明确学习对象,明确学习应达到的目标,以及课堂学习将采取何种组织形式,以便有准备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开展自主学习。
对于不了解自主学习方法的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学习方法建议”,尝试自主学习,并在实践中反思与修正方法,逐步形成个性化学习习惯。
学习任务包括整体把握和具体把握的要求。
“整体把握”可以提出创作结构图任务,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逐步学会提纲挈领,在结构的梳理中有效地从整体上把握学习内容。
切不可采用一般教材所采用的事先告诉结构的方法,以“灌”代“悟”,以“结果”代“过程”,使之在潜移默化之中丧失了独立思考,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自主学习能力。
具体把握指具体知识点的把握,至于如何把握,将在“问题设计”中阐述,这里只需简要提示把握具体知识点的要求。
问题设计是“学习任务单”设计的核心。
是把传统的知识点灌输转化为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自主学习的关键,也是实现“翻转课堂”的根本所在。
要求把教学重难点或其它知识点转化为问题提出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把握教学重难点或其它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把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的能力。
因此,千万不能采用传统的知识点灌输的方法取而代之。
建构性学习资源指帮助学生为达成学习目标而创设的情境。
通过提供情境,帮助学生在必要时通过对情境的探究或处理,达到把握教学重难点或其它知识点的目的。
此外,学习任务单还应该包括学习测试、问题档案和学习反思,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之后能够即时评测学习效果,学会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不断修正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一个好的学习任务单,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根本目标,以任务驱动、问题导向为基本方式,注重发展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和成功开展“翻转课堂”的有效方式,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支架。
例:
武昌起义自主学习导学单
二、学习任务
通过观看教学录像,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认识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的建立;
2、了解同盟会建立的相关史实及意义;
3、能知道“黄花岗起义”和“四川保路运动”这些名词;
4、了解武昌起义爆发的过程及影响。
三、自主检测
1、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同盟会B.华兴会
C.光复会D.兴中会
2、同盟会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这主要是指
A、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形成
B、积极发动广大人民参加革命
C、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纲领指导
D、与保皇派展开激烈论战
2、图3 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它表明
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B.保路风潮已被镇压
C.武昌起义即将爆发D.革命派的实力强大
3、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
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
人们对革命党人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失败 B.对清政府失去信心
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D.革命党人势力壮大
四、自主检测答案
1、A
2、A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