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色时间及温度对尿素缩二脲测定结果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22.25 KB
- 文档页数:2
尿素反应生成缩二脲的最低温度尿素反应生成缩二脲的最低温度尿素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H₂)₂CO。
它是一种无色、结晶性固体,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功能,同时也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工等领域。
尿素的一个重要性质是其能够通过反应生成缩二脲。
缩二脲(C2H4N4O2)是一种无色、结晶性固体,化学式为NH₂CONHCONH₂。
它可以通过尿素与自己或其他物质的反应产生。
其中,尿素与自己发生反应生成缩二脲的最低温度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研究尿素反应生成缩二脲的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这一反应的最低温度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值,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反应中的催化剂可以显著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降低反应的最低温度。
常用的催化剂包括碱、如乙醇胺、三乙醇胺等,以及金属催化剂,如铜、镍等。
这些催化剂通过提高反应速率常数,促进了反应的进行,降低了反应的最低温度。
反应条件也对反应的最低温度有一定的影响。
反应的最低温度通常在一个较高的范围内变动,取决于使用的催化剂、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物的摩尔比例、反应时间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科学家们会优化这些参数,以达到最佳的反应条件,从而降低反应的最低温度。
反应物本身的性质也会对反应的最低温度产生影响。
尿素是一个具有两个末端的双胺,其反应性较高。
当尿素自身与自身发生反应时,由于反应物浓度较高,反应速率较快,从而反应的最低温度较低。
当尿素与其他含氨基的物质发生反应时,反应物的浓度就会相对较低,反应速率较慢,从而反应的最低温度较高。
总结起来,尿素反应生成缩二脲的最低温度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催化剂的选择、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反应物的性质等都会影响反应的最低温度。
在实际应用中,科学家们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控制反应的最低温度,以达到高效、经济的反应过程。
从个人角度来看,尿素反应生成缩二脲的最低温度的研究对于理解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反应温度与反应速率、产物收率等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合成有机化合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尿素产品中缩二脲的控制及技术改造发表时间:2019-01-03T10:50:33.75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作者:冷兴丽[导读] 摘要:通过系统各工段的分析和优化控制以及实施多项技术改造,使尿素产品中缩二脲含量大幅降低,最终达到国标优等品的标准。
大唐呼伦贝尔化肥有限公司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8摘要:通过系统各工段的分析和优化控制以及实施多项技术改造,使尿素产品中缩二脲含量大幅降低,最终达到国标优等品的标准。
关键词:优化;控制;改造;缩二脲;一、各工段缩二脲含量及系统的优化调整措施1.1 各工段缩二脲含量为了分析缩二脲含量与设计值偏差较大的原因,从各工段的分析数据入手,逐个进行查找分析。
各工段缩二脲含量与设计值对比见表1。
表1中数据说明,物料在出合成塔后各工段的缩二脲含量与设计值都有偏差,特别是尿液储槽至终端产品,缩二脲含量比设计值高出不少。
因此,要解决缩二脲高的问题必须从最前段工艺操作条件调整着手,逐段减少缩二脲的生成,最终达到解决产品中缩二脲高的问题。
1.2 装置优化调整措施1)高压系统的优化调整。
高压系统氨碳比在试车期间控制在3.12~3.15,为了提高物料中游离氨的含量,来降低缩二脲的生成,将高压系统出塔氨碳比调整到3.15~3.2。
通过调整,合成塔出液缩二脲含量平均降低0.02%。
高压系统出塔氨碳比调整前后缩二脲含量对比见图1。
表1 系统各工段缩二脲含量设计值与实际值对比图1 高压氨碳比调整前后缩二脲对比同时为降低汽提塔出液缩二脲含量,在低压系统调整余地足够的情况下,控制汽提塔出液温度由174℃降至172℃以内。
调整后汽提塔出液缩二脲含量平均降低0.03%。
汽提塔温度调整前后缩二脲含量变化见图2图2 氨碳比提高后汽提塔温度调整前后缩二脲对比2)低压系统的优化调整。
对低压精馏加热器出液物料温度加强了控制,保证低压精馏加热器出液温度控制在133℃以内;同时低压精馏加热器出液液位控制在30%为宜。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工业技术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NO .22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氨气提尿素工艺中缩二脲的控制王宏飞李太祥(永煤集团化工管理部,河南永城476600)河南永骏化工430t /d 尿素生产装置由意大利斯那姆公司成套引进,采用氨气提法工艺。
该装置技术可靠,自动化程度高,操作弹性大,运行平稳。
正常运行时基本能达到尿素产品中缩二脲控制要求,但在低负荷生产过程中,产品中缩二脲控制具有较大难度。
现重点论述尿素低负荷生产时控制缩二脲生成的方法及措施。
1缩二脲生成的影响因素缩二脲的生成反应是一个可逆的吸热反应,每生成1个分子的缩二脲即伴随1个分子的氨释放。
由可逆反应平衡理论可知:①缩二脲的生成速度随着尿液浓度的增高而增多,尿液浓度越高,越易生成缩二脲;②缩二脲的生成率随着氨分压的增大而逐渐减小;③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反应生成缩二脲;④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反应时间延长有利于缩二脲的生成。
2各工序缩二脲生成量分析永骏化工尿素装置生产流程主要分为尿素高压合成、高压分解回收、中压分解回收、低压分解回收、蒸发浓缩、造粒等。
各工序控制指标见表1。
满负荷状态下各工序缩二脲生成量见表2。
表1各工序控制指标从表2可知,尿素产品中缩二脲生产主要集中在高压合成工序和蒸发造粒工序,生成量约占产品的35%和46%,高压、中低压分解工序缩二脲生成量分别约占产品的10%和9%。
(1)缩二脲的形成主要受氨浓度、温度和停留时间的影响。
由于高压合成工序物料中游离氨较多,合成反应温度高(188℃),物料停留时间长(约40min ,生产负荷低时停留时间更长)导致缩二脲生成接近平衡状态,因此缩二脲生成量较多。
(2)蒸发造粒工序是缩二脲生成最多的场所。
由于尿液浓度逐渐增加(从高压合成到蒸发造粒,尿液浓度可依次递增为:33.81%-45.37%-63.39%-70.74%-84.99%-94.97%-99.75%),游离氨含量很低,极有利于缩二脲的生成。
分光光度法测定尿基复合肥中缩二脲的含量概述在复合肥料行业中,许多厂家为了适应市场的要求,生产工艺由原来的团粒法、转鼓造粒法改为更为先进的喷浆造粒和高塔造粒法。
准确测定尿基复合肥料中缩二脲的含量在复合肥料的生产、销售和使用中显得非常重要,缩二脲含量越高,对作物的负面影响越大。
复合肥料中缩二脲之所以难以测定,主要是因为复合肥料成分复杂,干扰物质太多,选择适当的方法将干扰物质除去,即可进行测定。
一、实验部分1. 仪器与试剂722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振荡器、离子交换柱、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甲醇(分析纯)、酒石酸钾钠碱性溶液50g/L 、硫酸铜溶液15g/ L 、缩二脲标准溶液(2.00 mg/mL )二、测定步骤1. 原理在碱性溶液中,在没有氨和其它不溶物的干扰下,缩二脲能与酒石酸铜复盐生成红紫色的缩二脲铜络合物,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550nm处测定酒石酸铜复盐和缩二脲铜络合物两种混合液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出复合肥料中缩二脲的含量。
通过试验确定影响复混肥料中缩二脲含量检验的干扰物质有:钙镁离子、磷酸根、氨。
将复合肥料溶解于蒸馏水,通过震荡使缩二脲完全溶于水中,使用氯化镁做沉淀剂,在有氨水存在的情况下沉淀磷酸盐,过滤除去溶液中的不溶物和磷酸盐沉淀,再选择合适的条件,使溶液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以除去钙镁离子的干扰,将滤液调至碱性,加甲醇蒸馏以除去氨的干扰,蒸发后的溶液调至中性后采用铜复盐分光光度法进行比色测定。
2. 标准曲线的制作分别吸取2mg/mL的缩二脲标准溶液0、10.0mL、15.0mL、20.0mL、25.0mL、30.0mL于6个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约50ml, 然后依次加入20.0mL酒石酸钾钠碱性溶液和20.0mL硫酸铜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放置20mi n。
以缩二脲为零的溶液作为参比溶液,在波长550nm处用分光光度计1cm比色皿测定标准比色溶液的吸光度,结果见下表一。
以缩二脲标准溶液的量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基础医学B as i c M edi c i ne在干化学法尿液测定中温度对其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徐瑞敏牛秀云(北京市平谷区医院101200)[摘要】目的分析温度对尿液干化学法测定结果的影响。
方法本实验通过对室温、在412两种环境温度下,对270份尿液标本进行检测,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实验结果见表1.结论温度对尿液干化学法的检测结果有影响,低温可以导致假阴性。
【关键词】干化学法;温度于化学法尿液分析在基层医院较为普及,其中有不少优点:操作简单、实验用时少、易于量化.比较客观反应结果,一次检测可以获得多项实验的参数。
尿液分析仪是一种光学电子仪器,多种因素影响检测结果,仪器的原理是检测尿液各成分呈色反应,如果尿液标本含有干扰呈色反应的物质,可以造成结果假阳性或者假阴性。
如果尿液中胆色素偏高,会给其它检测项目产生色素干扰,容易造成假阳性。
如果尿液的标本中混有大便时(儿科多见),胆红素、尿胆元易判读为阳性。
维生素C对试纸条中葡萄糖、酮体、潜血等的影响早有报道,笔者就实验室环境温度对尿液干化学法测定结果的影响做一分析,以便找到温度在干化学法尿液检验中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1.1标本来源270份门诊患者中段尿液,要求使用清洁一次性尿杯收集患者随机中段尿标本,尿量在’表6样品测定结果批号平均片重(g)取样量(g)’峰面积红霉素含量平均含量法定方法置于50m l容量瓶中,再加入缓冲液{P H8.6的乙酸铵(0.1m ol/L)一(甲醇:乙腈-20:30)1:l混匀}加至刻度线。
然后放入20℃的超声仪中超声30分钟,使其充分溶解,静置,放冷至2012左右的窒温,取1.5m l过滤后装入样品瓶,按同样色谱条件测定,3种浓度的回收率结果见表3。
8’。
重现性实验取同一批号(批号为20030402)的红霉素肠溶衣片10片?按“3.1”项下方法配制供试品溶液,并设置A gi l 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自动精密量取上述溶液各20m l,重复测定5次,结果见表49。
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混肥料中缩二脲含量的影响因素分析1. 光波长选择:分光光度法需要选择合适的光波长来进行测定。
对于缩二脲,可以选择在紫外-可见光区域的合适波长进行测定。
通常缩二脲在230-280 nm的紫外区域有较高的吸收峰,可以选择适当的波长进行测量。
2.缩二脲的溶解度:缩二脲在水中的溶解度有限,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溶剂或者缓冲液来使其充分溶解。
常用的溶剂有水、甲醇和乙醇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溶剂。
3.反应的条件:在测定过程中,反应的条件如温度、pH值等对测定结果也会有影响。
一般来说,反应温度较低(室温)可以减少其他物质的干扰,同时需要控制好反应时间。
此外,通过调节溶液的pH值,可以提高缩二脲的稳定性以及测定的准确性。
4.校准曲线的制备:在分光光度法中,通常需要制备标准溶液,测定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吸光度,并建立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标准曲线。
制备标准曲线时,需要选择适当的工作浓度范围,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5.干扰物质的去除:在复混肥料中,可能存在其他物质干扰测定结果。
这些干扰物质可能有机体和无机体,需要选择合适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去除这些干扰物质,从而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6.仪器的选择和操作:分光光度法需要使用专门的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需要选择合适的仪器,并进行仪器的校准和操作。
操作时需要注意样品的装载和光程的控制,以确保测定值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总之,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混肥料中缩二脲含量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光波长选择、溶解度、反应条件、校准曲线、干扰物质去除等。
在实际操作中,需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进行仔细的实验设置和条件优化,以得到准确可靠的测定结果。
尿素中缩二脲含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1、 1、概述:1.1测量方法:依据GB/T2441.2-2001《尿素测定方法 缩二脲含量的测定 》。
1.2测量仪器:721分光光度计。
1.3测量对象:尿素成品中缩二脲含量。
1.4测定过程: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按GB/T2441.2-2001配制的尿素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依据标准曲线计算,从而确定尿素样品中缩二脲的含量。
1.5评定结果的使用:适用上述条件所测得的尿素中缩二脲含量的结果。
2、数学模型依据GB/T2441.2-2001建立数学模型:1010()/10:%;:w C C V mw C C V m L m g =-尿素样品中缩二脲的重量百分数;:标准曲线计算出尿素样品溶液中缩二脲质量浓度g/L ;:标准曲线计算出空白溶液中缩二脲质量浓度g/L ;:定容体积称取尿素样品的质量。
3、引入不确定度的几个方面分析标准曲线引入的不确定度1u ;天平称量样品引入的不确定度2u ;定容体积引入的不确定度3u ;吸光值引入的不确定度4u 。
为方便计算,各分量均采用相对不确定度分析评定。
3.1标准曲线引入的不确定度1u用缩二脲标准物质配制一组标准溶液,计算标准曲线:0.72190.02A C =+ ,相关系数 0.9997r =。
标准溶液吸光度的测量数据如下表:(略)根据CNAL 的《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评估指南》残余标准偏差按公式s =0.003s =0.04c u ==10()C C -的不确定度100.06c c u -== 3.2 天平称量样品引入的不确定度2u称量样品使用万分之一数字电子天平的不确度来源有:重复性、可读性、天平的灵敏度和线性产生的不确定度分量。
20.13u mg ==3.3 定容体积引入的不确定度3u定容体积有3个主要影响因素:校准、重复性和温度。
30.064u mL ==3.4 吸光值引入的不确定度4u依据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估计由吸光值引入的不确定度为 40.008u = 4、相对标准不确定度的合成10.012rel u = 52310rel u -=⨯ 43610rel u -=⨯40.001rel u =0.01%rel u ==5、扩展不确定度2k = 0.02%rel U rel u k =⨯=6、报告测量结果(0.8±0.02)%。
尿素生产中缩二脲的形成及降低其含量的措施李海中石化安庆分公司生产部安徽安庆摘要研究了缩二脲在尿素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的形成原理通过适当的生产控制措施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缩二脲的生成量提高了尿素的品质。
关键词缩二脲尿素质量控制蒸发冲洗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概述缩二脲是尿素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
熔融尿素在高温下缓慢释放出而缩合成多种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缩二脲。
缩二脲会造成尿素品质下降并烧伤植物的叶和嫩枝。
中石化安庆分公司尿素装置采用二氧化碳汽提法生产工艺在生产尿素过程中各工序不可避免地产生缩二脲。
缩二脲生成影响因素分析尿素在高温下发生缩合反应两个分子尿素进行缩合反应可生成缩二脲三个分子尿素进行缩合反应可生成缩三脲或三聚氰酸其反应式如下一温度和尿素浓度的影响图 是尿素溶液中缩二脲生成率与温度、尿素浓度的关系。
当尿素浓度一定时温度愈高缩二脲生成率愈大当温度一定时缩二脲生成率随尿素浓度提高而增大。
从图我们还得知温度的影响要比浓度的影响大得多。
干燥尿素在一定温度下加热小时缩二脲生成率与温度的关系见图。
氨分压的影响从缩二脲的合成反应式寻釜—。
得知增加尿素溶液中的氨含量可以减少和抑制尿素缩合物的生成反之尿素溶液或尿素熔融物中氨分压减少时有利于缩二脲的生成。
图是缩二脲生成率与氨分压的关系。
由图可见溶液中氨分压越低缩二脲生成率愈高反之溶液中氨分压越高缩二脲生成率就越低。
停留时间的影响尿素质量图缩二脲的生成率与温度、尿素浓度的关系术铸苍刊噬 好温度℃图干燥尿素在一定温度下加热小时缩二脲生成率与温度的关系图是熔融尿素中缩二脲生成率与温度、停留时间的关系。
从图可以看出停留时间越长缩二脲生成率愈高而在—定停留时间下温度愈高缩二脲生成率也愈高。
收稿日期一一作者简介李海男年毕业于兰州化工学校助理工程师目前从事化肥生产管理工作。
。
零辟链州嚼¨好万方数据总第期年第期第卷安徽化工篷毽划臀婚分压×图缩二脲生成率与氨分压的关系停留时间 图缩二脲生成率与温度和停留时间的关系根据有关资料的介绍【正常生产过程中各工序都有一定比例的缩二脲生成见表。
第一章尿素1.1 尿素简介尿素是人工合成的第一个有机物,是一种高浓度氮肥,属中性速效肥料,也可用了生产多种复合肥料。
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
畜牧业可用作反刍动物的饲料。
但在造粒中温度过高会产生少量缩二脲,又称双缩脲,对作物有抑制作用。
我国规定肥料用尿素缩二脲含量应小于0.5%。
缩二脲含量超过1%时,不能做种肥,苗肥和叶面肥,其他施用期的尿素含量也不宜过多或过于集中。
尿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如新鲜人粪中含尿素0.4%。
尿素产量约占我国目前氮肥总产量的40%,是仅次于碳铵的主要氮肥品种之一。
尿素作为氮肥始于20世纪初。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尿素含氮量高(45%~46%),用途广泛和工业流程的不断改进,世界各国发展很快。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建立中型尿素厂。
1986~1992年,我国尿素产量均在900万吨以上。
目前占氮肥总产量的40%。
尿素分子式是CO(NH2)2,因为在人尿中含有这种物质,所以取名尿素[1]。
尿素含氮(N)46%,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
工业上用液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直接合成尿素,化学反应如下:2NH3+CO2→NH2COONH4→CO(NH2)2+N2O尿素易溶于水,在20℃时100毫升水中可溶解105克,水溶液呈中性反应。
尿素产品有两种。
结晶尿素呈白色针状或棱柱状晶形,吸湿性强。
粒状尿素为粒径1~2毫米的半透明粒子,外观光洁,吸湿性有明显改善。
20℃时临界吸湿点为相对湿度80%,但30℃时,临界吸湿点降至72.5%,故尿素要避免在盛夏潮湿气候下敞开存放。
目前在尿素生产中加入石蜡等疏水物质,其吸湿性大大下降。
尿素是生理中性肥料,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
但在造粒中温度过高会产生少量缩二脲,又称双缩脲,对作物有抑制作用。
我国规定肥料用尿素缩二脲含量应小于0.5%。
缩二脲含量超过1%时,不能做种肥,苗肥和叶面肥,其他施用期的尿素含量也不宜过多或过于集中。
2018年6月化㊀肥㊀工㊀业25㊀作者简介:张燕(1977 )ꎬ女ꎬ高级工程师ꎬ主要从事产品质量检测分析工作ꎻ121229514@qq.com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混肥料中缩二脲含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张㊀燕ꎬ王治泽(新疆阿克苏地区产品质量检验所㊀新疆阿克苏㊀843000)摘㊀要㊀概述了复混肥料中缩二脲形成的机理㊁对作物生长的危害ꎮ对影响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混肥料中缩二脲含量的因素(缩二脲标准物质的纯度㊁缩二脲的提取方法㊁样液浑浊干扰㊁比色皿的选择㊁样液中缩二脲的浓度㊁标准曲线的截距㊁测定时间㊁酒石酸钾钠碱性溶液和硫酸铜溶液的pH等)进行了分析ꎬ以期更好地掌握复混肥料中缩二脲含量测定的关键控制点ꎬ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ꎮ关键词㊀分光光度法ꎻ复混肥料ꎻ缩二脲ꎻ含量㊀㊀中图分类号:O657.32ꎻTQ440.72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6 ̄7779(2018)03 ̄0025 ̄03AnalysisofInfluencingFactorsofDeterminationofBiuretContentinCompoundFertilizersbySpectrophotometryZHANGYanꎬWANGZhize(ProductQualityInspectionInstituteofXinjiangAksuPrefectureꎬAksu843000ꎬChina)Abstract㊀Theformationmechanismofbiuretincompoundfertilizeranditsharmtocropgrowtharesummarized.InordertobettermastercriticalcontrolpointofdeterminationofbiuretcontentincompoundfertilizerandensuretheaccuracyofdeterminationresultsꎬthefactorsinfluencingdeterminationofbiuretcontentbyspectrophotometryꎬincludingpurityofbiuretreferencematerialꎬextractionmethodofbiuretꎬinterferenceofturbidnessofliquidsampleꎬchoosingofthecolorimetricwareꎬconcentrationofbiuretintestsolutionꎬinterceptofthestandardcurveꎬmeasurementtimeꎬpHofsodiumpotassiumtartratealkalinesolutionandcoppersulfatesolutionꎬetc.ꎬareanalyzed.Keywords㊀spectrophotometryꎻcompoundfertilizerꎻbiuretꎻcontent㊀㊀近年来ꎬ国内高塔复合肥生产装置不断涌现ꎬ出于降低生产成本考虑ꎬ大多数企业选择尿素作为氮源载体ꎬ经高温造粒生产各种高氮复合肥ꎮ但在造粒过程中由于温度过高ꎬ尿素容易发生缩合反应而生成缩二脲ꎮ缩二脲是具有渗透性质的物质ꎬ缩二脲含量过高的尿基复混肥施于农田中ꎬ可引起种子细胞脱水㊁抑制种子发芽㊁伤害作物幼苗ꎻ特别在旱地冬种作物生产中施用时ꎬ因气温及湿度均降低ꎬ尿素及缩二脲分解转化成铵态氮均很慢ꎬ高浓度的缩二脲就会将种子或幼苗根中的水吸出ꎬ影响种子发芽ꎬ甚至引起幼芽枯死ꎮ现行的国家标准«复混肥料(复合肥料)»(GB/T15063 2009)中并未对缩二脲的含量制定限量指标ꎮ平泉瑞[1]就缩二脲对冬小麦㊁玉米㊁番茄㊁油菜㊁水稻毒害作用的临界值进行了研究ꎬ提出复混肥料中缩二脲质量分数低于1.6%时不会对作物有明显伤害ꎬ建议复混肥料中缩二脲质量分数控制在1.0%以下ꎮ李接励等[2]研究了尿基复混肥中缩二脲在不同土壤上对小麦和玉米生长的影响ꎬ结果表明作物在不同性质土壤上对缩二脲的敏感性趋势为碱性土>中性土>酸性土ꎬ小麦对缩二脲的敏感性强于玉米ꎻ尿基复混肥26㊀化㊀肥㊀工㊀业第45卷㊀第3期中缩二脲质量分数应控制在1.0%以下较为合适ꎬ对大多数作物生长不会产生毒害作用ꎮ根据国家标准«尿素»(GB2440 2001)对缩二脲的限值为1.5%(质量分数)ꎬ考虑到尿素氮含量高㊁单位面积施用量较少的特点ꎬ笔者认为复混肥料中缩二脲的限值为1.0%(质量分数)较为合理ꎮ另外ꎬ以尿基复混肥作种肥时ꎬ施肥时不宜采用 种肥同床 或 肥在种下正深位 的施肥方法ꎮ根据国家标准«复混肥料(复合肥料)中缩二脲含量的测定(GB/T22924 2008)ꎬ复混肥料中的缩二脲含量检测方法有紫分光光度法和液相色谱法2种ꎬ但液相色谱法使用的仪器设备昂贵ꎬ分析成本较高ꎬ不利于一般企业采用ꎮ笔者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混肥料中缩二脲含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如下ꎮ1㊀缩二脲标准物质的纯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㊀㊀缩二脲测定用标准物质一般为化学纯或优级纯ꎬ其中含有部分杂质且不易全部溶解ꎬ如果用这种纯度不高㊁溶解性差的缩二脲作为标准物质测定复混肥中缩二脲含量时ꎬ会使得测定结果偏高ꎬ极易对产品质量造成误判ꎮ化工行业标准«化肥产品化学分析常用标准滴定溶液㊁标准溶液㊁试剂溶液和指示剂溶液»(HG/T2843 1997)中规定ꎬ用(1+9)氨水溶液洗涤化学纯缩二脲ꎬ然后用水洗去氨水ꎬ再经烘干制得提纯的缩二脲ꎮ但笔者经多次试验ꎬ发现采用此种方法提纯缩二脲不仅浪费试剂ꎬ而且所得的缩二脲纯度低㊁溶解性差ꎮ标准GB/T22924 2008规定用体积分数95%的乙醇热溶液溶解缩二脲ꎬ然后低温浓缩析出缩二脲晶体ꎬ再经烘干得到提纯的缩二脲ꎮ笔者在试验中发现ꎬ与HG/T2843 1997中规定的方法相比ꎬ采用此方法获得的缩二脲纯度相对较高ꎬ但采用此种缩二脲作为标准物质时ꎬ对于缩二脲含量处于临界值的样品(特别是尿素样品)ꎬ往往会导致误判ꎮ笔者经大量试验发现ꎬ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研制的缩二脲纯度较高㊁溶解性好ꎬ建议以此标准物质制作工作曲线ꎬ测得结果更接近真值ꎮ笔者按照GB/T22924 2008的规定ꎬ在仪器设备㊁所用试剂溶液等均完全相同的条件下ꎬ分别测定采用不同提纯方法获得的缩二脲标准样品的吸光度ꎬ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ꎮ表1㊀不同提纯方法获得的缩二脲标准样品吸光度测定值质量浓度/(mg 100mL-1)提纯方法HG/T2843 1997GB/T22924 2008外购1)50.0150.0200.028100.0460.0550.058200.0850.0960.103300.1260.1410.146400.1650.1820.198500.2010.2280.246600.2400.2700.290注:1)购自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从表1可看出:购自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的缩二脲标准样品纯度高ꎬ而采用国家标准GB/T22924 2008规定方法提纯的次之ꎬ按HG/T2843 1997规定方法提纯的最差ꎮ2㊀复混肥料中缩二脲不同提取方法对试验结果的影响㊀㊀复混肥料成分复杂ꎬ复混肥料中的阴离子杂质和阳离子杂质都会对试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ꎬ如复混肥料中的氨态氮在碱性条件下会与铜盐生成深蓝色的铜氨络离子而干扰比色ꎮ此外ꎬ复混肥料中存在大量的钙㊁镁等金属离子ꎬ在碱性条件下会生成沉淀ꎮ分光光度法分析技术的核心即为试样的前处理ꎬGB/T22924 2008规定在试样中加入无水乙醇ꎬ采用超声波超声处理后用定性滤纸过滤的方法提取复混肥料中的缩二脲ꎬ可有效避免杂质离子进入测试样液中而干扰测定ꎮ但笔者在试验过程中发现ꎬ部分经无水乙醇提取的样液在加入酒石酸钾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后仍会出现浑浊现象ꎬ经分析其原因可能是部分复混肥料样品的含水量较高ꎬ杂质离子随水进入测试样液中ꎬ或者无水乙醇的纯度不符合要求ꎬ其中含有一定的水分所致ꎮ因此ꎬ建议将复混肥料样品在105ħ以下烘干后再用无水乙醇提取缩二脲ꎬ然后根据复混肥料水分含量折算为未烘干状态下的缩二脲含量ꎮ另外ꎬ试验中必须选用纯度高㊁质量稳定的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ꎮ2018年6月张㊀燕等: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混肥料中缩二脲含量的影响因素分析27㊀3㊀样液浑浊对缩二脲含量测定的干扰在流化床造粒工艺中ꎬ为了提高尿素颗粒的强度㊁降低颗粒表面的吸潮性以防止结块ꎬ在尿液精馏提纯阶段会添加一定量的甲醛溶液ꎮ但由于尿素与甲醛反应不充分以及工艺操作控制等方面的原因ꎬ就会生成亚甲基二脲㊁二亚甲基三脲等低水溶性和水不溶性的含氮化合物并包夹在尿素粒子中ꎬ所以尿素样品在溶解时就呈乳白色浑浊液ꎬ严重时还会带有微小的悬浮絮状物ꎮ该浑浊状物质会阻碍光线透过ꎬ使得吸光度异常偏大ꎬ需进行处理后方可以进行测定ꎮ陈录华等[4]采取在溶解后的尿素溶液中加入2mL左右1mol/L的盐酸溶液并置于沸水浴中煮沸至溶液清澈透明(5min左右)ꎬ冷却至室温后用0.5mol/L的NaOH溶液将试液pH调至微碱性ꎬ然后定容㊁过滤ꎬ吸取处理后的样液用于测定ꎮ但在复混肥料中缩二脲的测定过程中ꎬ为了防止铵根离子㊁钙离子㊁镁离子等对结果的影响ꎬ需将经无水乙醇提取后的样品再进行上述处理以防止样液出现浑浊ꎮ4㊀比色皿、样液中被测物的浓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㊀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根据样液对氘灯或钨灯能量吸收的强弱来进行分析的ꎬ一般吸光度越大ꎬ样液中被测物质的浓度越高ꎮ根据朗伯比尔定律ꎬ吸光度等于摩尔吸收系数㊁被测物质浓度和光程三者的乘积ꎮ由于缩二脲的摩尔吸收系数较小ꎬ吸光度对浓度变化的敏感性较差ꎬ因此一般通过增大光程的方法来提高灵敏度ꎬ试验过程中通常选用3cm的石英比色皿来测量缩二脲的含量ꎮ另外ꎬ样液中被测物质的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正比关系只在一定的吸光度范围内成立ꎬ当吸光度过大或过小时ꎬ正比关系将不复存在ꎬ因此称样量不宜过大或过小ꎬ一般使得样液中缩二脲的含量位于标准曲线系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为宜ꎮ5㊀标准曲线截距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标准曲线一般为线性方程ꎬ即A=a C+bꎮ利用标准空白溶液作为参比溶液时ꎬ根据标准曲线C=(A-b)/a=-b/aꎬ此时计算所得的空白溶液的浓度不为0ꎬ造成测定结果偏大或偏小ꎬ因此在计算时需要减去吸光度为0时的浓度值ꎮ以表1中外购的标准样品制作的标准曲线为例ꎬ曲线方程为A=0.00483C+0.00347ꎬ空白溶液吸光度为0时ꎬC=-0.71843mg/100mLꎬ所以最终计算结果时ꎬ样品的浓度需减去-0.71843ꎬ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截距对计算结果的影响ꎮ6㊀其他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由于缩二脲与酒石酸钾钠碱性溶液和硫酸铜溶液生成的紫红色配合物的显色并不十分稳定ꎬ随着时间的推移ꎬ同一样液的吸光度值也会不断变化ꎬ所以为了降低误差ꎬ上机测试过程应确保在30min以内完成ꎮ另外ꎬ酒石酸钾钠碱性溶液和硫酸铜溶液的浓度㊁pH均对测定结果有影响ꎬ因此检测过程中标准曲线系列和样品的pH应基本保持一致ꎬ加入的酒石酸钾钠碱性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必须是同一溶液ꎬ加入量必须保持一致ꎮ7㊀结语复混肥料中缩二脲含量测定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缩二脲标准物质的纯度㊁缩二脲的提取方法㊁样液浑浊干扰㊁比色皿选择㊁样液中被测物的浓度㊁标准曲线截距的处理㊁测定时间㊁酒石酸钾钠碱性溶液和硫酸铜溶液的pH等ꎬ只有将这些样品前处理和样液测定关键性因素控制好ꎬ才能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可信ꎮ参考文献[1]㊀平泉瑞.复混肥中缩二脲对作物毒害的临界值与缩二脲降解菌的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ꎬ2010. [2]㊀李接励ꎬ何佩华ꎬ马征平.尿基复混肥中缩二脲对小麦和玉米生长的影响及其肥效研究[J].化肥工业ꎬ2012(3):15 ̄19.[3]㊀陈录华ꎬ胡威盛.缩二脲试液浑浊的处理[J].大氮肥ꎬ2008(4):275 ̄277.(收稿日期㊀2017 ̄02 ̄08)。
缩二脲含量测定注意事项缩二脲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生产和加工缩二脲产品时,需要对缩二脲含量进行测试。
缩二脲含量测定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方法,分析样品中缩二脲的含量,得出精确的测试结果。
但是在进行缩二脲含量测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点,选择合适的缩二脲含量测定方法缩二脲含量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如红外分光光度法、氢化物发生法、离子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在选择缩二脲含量测定方法时,应根据具体的实验需求、样品性质、仪器设备和操作的难易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并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测定。
第二点,了解样品的性质和特点在进行缩二脲含量测定时,需要了解样品的性质和特点。
这包括样品的形态、结构、组成成分、含水量、杂质含量等。
不同的样品可能会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如果不了解样品的实际情况,可能会导致测定结果的不准确。
第三点,准确称量和制备样品在进行测定前,需要先准备好样品并进行称量。
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外界干扰和误差,如温度、湿度、振动、电磁场等。
同时,在制备样品的过程中,应注意操作的规范和标准,避免在制备过程中出现误差。
第四点,合理操作并避免误差在进行测定时,应根据具体的操作步骤和仪器设备要求进行规范操作,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样品制备和测试。
同时,应注意控制好实验中的所有因素,避免误差的出现。
第五点,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在测定结束后,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首先需要确定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次需要将测试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和评估,判断是否符合测试要求。
总之,在进行缩二脲含量测定时,需要注意以上几个方面,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需要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和测定,并进行规范的分析和评估。
尿素中缩二脲测定影响因素的探讨【摘要】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素中缩二脲含量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有反应试剂、显色条件、仪器条件等因素。
众多因素被人们普遍重视的同时,仪器的稳定性和标准工作曲线的合理性已成为影响测定缩二脲含量准确度和重复性的重大因素。
本文通过改变比色皿的宽度进行试验,从而提高仪器的稳定性,使分析相对误差减小,分析结果的重复性得到显著提高。
【关键词】尿素分光光度法缩二脲标准工作曲线1 前言随着科技和农业的发展,尿素已成为人类挑战农业极限、提高粮食产量、发展农业产品的法宝,尿素生产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我国有关国际民生的重要产业。
尿素中缩二脲是在尿素合成工艺中,尿素缩合的大分子有机物,有时还产生一定量的三脲、四脲等大分子缩合物,由于大分子缩合脲不易分解,难以被植物吸收,被视为有害成分和不合格项被所有尿素生产商及质量部门严格控制。
目前,严格控制尿素缩二脲含量,其测定方法是铜复盐分光光度法,它是一种成熟的、标准的缩二脲测定方法。
我室测定尿素中缩二脲也采用了该方法,其测定原理是缩二脲在硫酸铜、酒石酸钾钠的碱性溶液中生成紫红色络合物,在波长为550 nm 处采用TU-1901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根据其浓度和吸光度绘制标准工作曲线,通过测定样品吸光度来确定样品中缩二脲的含量,此方法仪器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度高,被人们广泛应用在尿素的质量检验中。
然而,由于仪器不能绝对的稳定及标准工作曲线的阶段性绘制和曲线合理区间选择的不当,造成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降低和再现性变差。
常造成尿素等级判定失误,严重影响尿素质量的好坏。
特别是在石化厂尿素生产中,这一问题引起我室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通过在平常分析工作中,操作者发现取样的准确性、反应试剂、显色剂的加入量、显色时间等因素对分析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技术人员又通过对理论及标准工作曲线分析,论证仪器稳定性与曲线绘制的合理性等因素是对缩二脲分析测定结果产生偏差的主要因素,通过将1cm的比色皿改用3cm比色皿调整其吸收曲线至合理区间,成功的使此分析的分析相对误差减小,分析结果的重复性得到显著提高。
中化车间三百练兵题库(化工分析百题问答)1、成品尿素缩二脲测定原理答:原理:缩二脲在硫酸铜、酒石酸钾钠的碱性溶液中生成紫红色络合物,在波长550nm处测其吸光度。
2、成品尿素缩二脲测定注意事项:(1)确保天平的准确性,且称样量在5克左右。
(2)要保证试样完全溶解。
(3)各试剂加入量要准确,加掩蔽剂必须摇匀。
(4)显色时间20分钟。
(5)显色温度在25℃—35℃之间。
3、微量硅测定原理测定原理:在PH=1.2—1.3左右,活性硅与硫酸钼酸铵反应生成硅钼黄,再用1氨基-2萘酚-4磺酸还原成硅钼兰,其颜色深浅与二氧化硅含量成正比,可以用硅酸根分析仪测定其含量。
4、微量硅测定注意事项:(1)取样、做样要用塑料瓶,不能用玻璃瓶,因为玻璃的主要成分是SiO2,会使结果偏高。
(2)控制好每一步显色时间。
(3)每加一种药都要摇匀。
(4)所有试剂都必须用无硅水配制。
(5)1-2-4磺酸易变质,一般为2周更换一次.(6)使用硅表注意不能长时间让电磁阀处于开的状态,以防烧坏电磁阀。
(7)测定完样品后用蒸镏水冲洗2--3次,再关闭电源。
5、PH值测定中定位液的配制答:(1)PH=4.00标准缓冲液准确称取预先在115±5℃干燥2小时优级纯邻苯二甲酸氢钠10.1200g溶于少量脱盐水中,然后定容到1000ml容量瓶中。
(2)PH=6.86标准缓冲液准确称取在110℃干燥2小时优级纯无水磷酸氢二钠3.3500g在115±5℃干燥2小时优级纯无水磷酸二氢钾3.3900g溶于少量脱盐水中,然后定容到1000ml容量瓶中。
(3)PH=9.18标准缓冲液准确称取优级纯硼砂3.8000g溶于少量脱盐水中,然后定容到1000ml 容量瓶中。
6、精甲醇密度测定方法及注意事项答:精甲醇密度测定方法:密度计法。
注意事项:(1)所用量筒必须清洁干燥,注入试样不得有气泡。
(2)试样温度在15-35℃范围内。
(3)甲醇试样液面水平线与密度计管颈相交处读取视密度。
尿素水解制氨反应液中缩二脲含量测定通过加热浓缩的方法除去溶液中氨分子,消除分光光度法测定缩二脲浓度时氨分子对测量准确性的干扰。
实验测得某工况下尿素水解液中缩二脲含量为6.82g/L,与理论值接近,说明反应器中缩二脲含量随水解反应进行会逐渐升高。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是当前火电厂烟气中氮氧化物处理的主要方法。
作为还原剂的氨气主要来源有液氨、氨水和尿素。
其中液氨是一种有毒物质,贮存条件苛刻,氨水使用能耗高,运输不便而且其中含有的较高浓度的金属离子会对SCR催化剂造成污染。
尿素是一种稳定无毒的固体物料,储运方便,来源广泛,是较为理想的氨气来源,为此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发了使用电厂低品质蒸汽作为热源,水解浓度为40-60%的尿素溶液制取氨气的工艺装置和方法,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华能烟台电厂和延吉电厂。
缩二脲由两分子尿素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缩合而成,为尿素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
尿素水解是尿素合成的逆过程,在反应中同样会生成缩二脲。
缩二脲生成速率影响因素主要有温度,尿素溶液浓度,气相氨分压和停留时间等。
尿素水解工况为:蒸汽加热温度180℃,反应液温度150-154℃,水解反应器压力0.6MPa,尿液质量浓度40-60%,根据已有资料,当尿液温度大于140℃,浓度大于40%时,缩二脲生成率大于1%。
此外水解制氨过程中尿素在水解反应器中还具有相对较长的停留时间,以上因素均有利于缩二脲的生成。
电厂尿素水解反应器定期排污,废液中所含的缩二脲排放到环境中会对植物、农作物产生毒害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尿素水解制氨反应液中缩二脲的含量进行测定。
1.实验测定1.测试原理缩二脲与硫酸铜,酒石酸钾钠碱性溶液发生双缩脲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在波长550nm处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样品吸光度查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缩二脲浓度。
2.实验仪器和试剂仪器:752N型分光光度计;实验用电炉;恒温水浴锅;分析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