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煮酒论英雄课件电子教案
- 格式:ppt
- 大小:1.86 MB
- 文档页数:42
《煮酒论英雄》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及其作者。
了解对话描写对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作用。
2初步学会用普通话朗读古代白话文。
3感受作者描写人物时饱含的鲜明感情色彩。
教学重点:了解对话描写对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作用。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描写人物时饱含的鲜明感情色彩。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介绍《三国演义》二、整体感知三、梳理文章结构第一部分:写刘备行韬晦之计。
第二部分:煮酒论英雄曹操与刘备论英雄三、文本细读1刘备在后园种菜是“行韬晦之计”“韬晦”是什么意思?“以为”如何解释?(把…当作。
见注释。
)2刘备为什么要行韬晦之计?文中哪句话说明了这一点?(刘备当时没有实力,但他有称雄海内,恢复汉室的壮志,又不能流露于外而若来杀身之祸。
)3刘备为什么不对关张明说?(怕关张有所流露,招致祸水,足见刘备的韬晦之深。
)总结:这一段虽然没有开始论英雄,但不仅对曹刘的关系作了必要的交代,而且为刘备的思想性格奠定了基调。
4 第二段中两位不速之客的身份?5俗话说“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两位的用意?(解释“引”:率领)(与其说是请,还不如说是命令。
所以刘备吃惊不小。
)6 刘备入府见操,曹操一句“在家做得好大事”吓得他“面如土色”为什么?(刘备以为自己的韬晦之计已被曹操识破,所以….)7 曹操讲了“望梅止渴”的故事,用意何在?总结:这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拉开了曹刘论战的序幕8 曹操是如何评价龙?(齐读)9 曹操说龙之后,问了什么?(借龙发问,着意设问,要刘备指言当世英雄。
)10刘备采用什么方法来对付曹操的这一问呢?(时而装呆卖傻,时而权作不知。
)11曹操为什么邀请刘备来煮酒论英雄呢?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既要表达自己称雄天下的野心,又要对刘备的政治抱负来个试探。
)四、深入探究1曹操借龙发问,而刘备权作不知,那么当曹操见自己迂回战术不行时,就改变方法,来了个正面出击:“不识其面,亦闻其名”,这样一来,刘备在曹操的逼问之下,只好采用什么方法?(乱论英雄。
公开课教案《煮酒论英雄》教案〔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通过分析人物对话来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的阅读方法。
〔方法与过程目标〕品味对话,朗读,讨论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前面对课文的初步了解,我们知道在“煮酒论英雄”中曹操和刘备各怀目的,曹操一心想要试探刘备是否有英雄之心,是否是自己的对手,而刘备因为此时势单力薄,寄人篱下不敢太露锋芒,所以处处掩饰才能,想要打消曹操的疑心,因此他在与曹操对话时充分地运用了韬晦之计。
二、品读对话,把握形象1、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刘备是怎样运用韬晦之计的,先请同学们看到第一段。
装种菜——遮人耳目收敛锋芒(文章最后一段有说明)引出装刘备的韬晦之计就表现在一个装字刘备的韬晦之计在与曹操的对话中运用的最为恰当。
请大家看到3、4段,上节课老师已经把他们的对话分成了三个回合,今天我们这堂课的重点就是分析他们俩人的对话,揣摩刘备的心理,了解刘备这个人。
第一回合:曹操以龙发问,刘备假做不知第二回合:曹操正面出击,刘备乱论英雄第三回合:曹操直指英雄,刘备巧饰惊恐2、思考:第一回合中,刘备有着什么样的表现,其目的何在?第一回合:装懵懂——以退为进藏而不露3、面对刘备的不答,曹操也不甘示弱,借题发挥,以"龙"比"世之英雄",直问刘备“当世英雄”是何人,俩人的论斗进入第二回合。
1)思考:仔细品读刘备在第二回合中的回答,想想看他极力想在曹操面前表现什么,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来?“备肉眼安识英雄”语气谦虚卑微,“肉眼”表明自己乃俗人,“安识”表明自己无见地。
此刻的刘备假装无才,掩饰自己的能力。
“备叨恩庇,得仕于朝。
天下英雄,实有未知”他想告诉曹操,我能够在朝廷中做做官以及很满意了,对于天下之事我不了解也不关心,目的就是表明自己胸无大志,无志于天下事。
“可为英雄”刘备的回答均不用肯定语气,而是探询式的口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