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小学四年级 语文 17课长城
- 格式:ppt
- 大小:10.34 MB
- 文档页数:13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同步练习----------《长城》1看拼音写词语。
chónɡshānjùnlǐnɡwānyán jiāyùɡuān()()()bǎo lěi dǒu qiào()()2比一比,组词。
蜿()蜓()凝()婉()蜒()疑()3比一比,组词。
垒()峭()磊()俏()4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美好②赞许无论能不能得到嘉奖..,我们都要继续努力。
()今天来到现场的嘉宾..都是来自大连的年轻朋友。
()5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聚集②村庄今年,我们屯子..里有六个年轻人报名参军了。
()因为有关云长屯兵..在路上,曹操只得收兵回巢了。
()6填空。
(1)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和()。
(2)这篇文章作者按照从()到(),由()到()的观察顺序写的。
7选词填空。
凝聚凝结(1)万里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成的。
(2)农民的汗水()成一粒粒粮食。
8选词填空。
气势气魄(1)这样()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这座山很有()。
9长城东起__________,西至__________,全长__________公里,所以又称_______________.10 作者远看长城,突出了它的__________,近看长城,突出了它的_______________。
11课文第4自然段起__________的作用。
A总结全文 B联想升华12按要求改写句子。
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改写成比喻句)13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改为反问句)阅读天地八月的燕山,青翠欲滴,长城蜿蜒起伏在山背之上,时隐时现,像一条伏卧在崇山峻岭上的苍龙,翘首欲飞。
真是未登上长城,就被它的宏伟的雄姿吸引了。
我随着人流登上长城。
站在城楼上,观八达岭群山,只见山峦重叠,巍峨险峻。
长城课文《长城》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由两幅长城的图片和一篇短文组成。
作品描写了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现整理分享原文、段落大意及长城资料。
长城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
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
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
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段落大意】《长城》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长城的概貌。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长城的构造。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写由长城展开的联想,指出长城是劳动人民创造的。
第四部分(第4自然段):写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
【长城资料】长城(The 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
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
四年级上册语文17课课堂笔记一、生字生词:1. 崇:chóng,山高而大。
2. 蜿蜒:wān yán,形容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
3. 矗立:chùlì,高耸直立。
4. 雄关:xióng guān,险要的关口。
5. 屏障:píng zhàng,像屏风一样起遮蔽、遮挡作用的事物。
6. 城垛:chéng duǒ,城墙上的矮墙。
7. 屯兵:tún bīng,驻扎军队。
8. 堡垒:bǎo lěi,军事防御工事。
9. 岔道:chàdào,分岔的道路。
10. 凝结:níng jié,凝聚。
二、重点句子解析:1.“崇山峻岭”指的是高而险峻的山岭,用来形容长城所经过的险要地形。
2.“蜿蜒曲折”形容长城线路弯弯曲曲,起伏不定,如同一条巨龙在山脊上盘旋。
3.“雄关”指的是险要的关口,这里指的是长城沿线的关隘。
4.“屏障”在此用来形容长城高大坚固,像一道天然的屏障一样,保护着中华民族不受外敌侵犯。
5.“城垛”是城墙上的矮墙,可以用来掩护守城士兵,同时也可以作为射击的掩体。
6.“屯兵”指的是驻扎军队,长城沿线设有许多屯兵之处,以保卫国家安全。
7.“堡垒”是军事防御工事,长城沿线有许多堡垒,可以用来抵御外敌入侵。
8.“凝结”在此用来形容长城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伟大智慧的结晶。
三、问题解析:1. 长城建在什么地方?它是什么样子的?长城建在崇山峻岭之上,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巨龙。
它高大坚固,上面有城垛和堡垒等防御设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建筑之一。
2. 长城有什么作用?它代表了什么?长城的作用是保卫国家安全,防止外敌入侵。
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伟大智慧,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3. 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的奇迹”?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
它的建造涉及到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和努力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