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页PPT文档共65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5.37 MB
- 文档页数:65
我国梨育种技术及其发展梨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我国果园中常见的树种。
梨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随着人们对品质和产量的要求不断提升,梨育种技术的发展也日益受到重视。
我国的梨育种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加强梨育种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高梨的品质和产量已成为当前梨产业发展的关键之一。
一、我国梨育种技术的现状我国梨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但由于其良好的适应性和较高的产量,急需加强新品种的育种和选育。
目前,我国梨育种技术主要集中在变异体的选育、杂交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等方面。
1. 变异体的选育变异体的选育是我国梨育种中一种传统的方法。
利用放射线、化学药剂或基因工程技术诱导梨树发生基因突变,从而获得一些有益的突变体,再通过选择和繁殖,最终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粗糙,但取得了一些成功的成果,为梨树的改良提供了一些有益的资源。
2. 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目前梨育种技术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好的一种方法。
通过选择不同的亲本进行人工授粉,获得具有多种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这种方法可以加速梨树品种的改良,提高梨树的产量和品质。
目前,我国许多高产优质的梨树品种就是通过杂交育种获得的。
3. 基因工程育种随着生物科技的快速发展,基因工程育种已经成为我国梨育种技术中的一个新兴领域。
通过转基因的方法,将具有优良性状的基因导入梨树中,从而获得具有更好品质和更高产量的新品种。
目前,基因工程育种虽然还在起步阶段,但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为梨树的改良提供了新的途径。
4.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是一种新型的选育方法,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梨树的遗传信息,挖掘出与优良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从而加快优质新品种的选育。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选育效率,还可以减少对植株的破坏,是一种十分环保的育种技术。
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正在逐渐深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技术将会为我国梨树品种的改良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牵头,郑州果树研究所果树种质改良中心原主任、原梨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李秀根研究员和南京农业大学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梨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张绍铃教授担任主编,全国30多家梨科研和生产单位的60余名专家参与编写,历时6年精心打造的《中国梨树志》由中国农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对外发行。
该书共计265万字,1408页,入编1172个梨品种,彩色图片3500多幅,精装彩印。
作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该书以2008—2015年我国梨属植物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为基础,全面、动态地记录了我国梨属植物的起源与演化、现存种质资源概况、梨文化传承、生产栽培技术演变、植保和贮藏技术变革以及所取得的各项成就,如实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梨属植物科研、生产和种质资源的真实全貌。
该书得到了山东农业大学束怀瑞教授和华中农业大学邓秀新教授两位院士的高度评价,认为其继承了《中国果树志(第三卷)·梨》(1963年出版)的理论观点,更融入了现代学者近几十年的研究成果,是集我国梨属植物研究成果之大成的一部系统性的科学专著,代表了国内该领域的最高水平,具有权威性、时代性、科学性、学术价值和行业指导意义。
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为概论,概述了梨的价值及中国梨文化等;第二章为梨的栽培历史与发展现状,阐述了梨的栽培历史、梨产业的重大历史事件及梨产业政策变化等;第三章为梨的起源、演化及分类,介绍了梨属植物的起源与传播、梨属植物的分类与命名;第四章为梨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描述了梨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主要栽培种类的特征和习性;第五章为梨的生产技术,主要介绍梨繁殖技术的演变、栽培技术的变革、土肥水管理技术的变革、病虫害防控技术的变革、贮藏与加工技术的变革等;第六章为梨研究进展与科研展望;第七章为梨品种资源。
全书共收录了梨属植物品种资源1172份。
其中,砂梨(包括白梨品种群和砂梨品种群(651份))、秋子梨(84份)、新疆梨(42份)、川梨(4份)等栽培品种资源共781份;西方(洋)梨及日、韩梨品种共有133个;杂交培育、芽变及实生选育的新品种214个;砧木品种15个,野生种类和半野生种类29个。
梨的种植技术第一章梨的概说一.经济意义1、经济效益我国是种梨最早的国家,又是“东方梨”的起源地,古人称梨为“百果之宗”,即水果之主的意思。
历史上有“玉乳”、“蜜父”、“快果”之名,人们视梨为品味佳美的珍果。
梨成熟于夏秋暑热之季,对某此暑热病有显著的食疗效果,民间有“一日一梨,医生远离”的说法传至今日。
所以梨在我国是历经不衰,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大宗消费水果。
因前阶段过于追求高产品种的发展,造成我国中熟梨品种多,梨上市期集中,出现相对的季节性过剩,这是品种配套不合理带来的后果。
目前我国梨人均占有量不足7千克,与其他国家的人均占有量相比差距较大。
优质梨价高货少,几乎被超市垄断,一般水果市场还很少见。
因此,优质梨的前景非常乐观,就国内市场而言,由于地区间梨的品种分布与产量都有较大差异,各地市场对品种的需求也不相同,加之南北梨产区的成熟期差异大,梨鲜果供应期长达半年之久,所以市场本身就显示出有较强的调节能力,容纳量大。
在出口国际市场方面,目前我国梨出口量少,约12.5万吨/年,仅居世界第五位。
加入WTO也给我国水果出口带来了机遇,通过努力提高梨品质,尽快达到绿色食品标准,我国梨出口量亦将会成倍增加。
再加上贮藏保鲜,加工利用等,就更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所以优质梨生产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2、加工价值梨的果实营养丰富,除鲜食外还可制作梨脯、梨汁、梨膏、梨酒和制醋、做罐头等。
3、营养保健作用梨果也是重要的中药,有生津润肺、清热化痰的功效,还有洁齿的作用,被誉为“水果牙刷”。
中医认为梨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养阴润肺、化痰止咳之功效。
将梨、冰糖以及治咳嗽的草药共煮成膏,便是中国传统的食品“秋梨膏”。
每100克梨的可食部分中,能量167.5千焦,约含蛋白质0.1克,脂肪0.1克,糖类9克,钙5毫克,磷6毫克,铁0.2毫克,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0.01毫克,维生素B1 0.02毫克,维生素B2 0.01毫克,维生素C4毫克,烟酸0.2毫克。
梨的加工现状、加工方向及梨汁的加工技术一、国内外梨产业的加工现状全球梨的加工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加工比重为世界梨总产量的10%。
全球梨加工的产品主要是梨罐头,其次为梨浓缩汁、梨酱、梨酒、梨醋,还有少量的梨保健饮料和梨蜜饯等。
其中,全球90%的梨浓缩汁来源于美国和阿根廷,主要原料是西洋梨,这种浓缩汁能保持西洋梨原有的风味和营养,深受消费者欢迎。
我国是梨的生产大国,年加工量占梨总产量的8%左右,加工产品以梨浓缩汁、梨饮料、糖水梨罐头、梨醋、梨膏为主。
与梨的种植产业相比,梨的加工业产业发展较滞后,加工品种较少,规模较小,对产业发展和拉动的作用不明显,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
二、梨加工利用的方向梨肉多汁,既可鲜食,又可制成梨汁、梨酱、梨酒、梨醋、梨脯和罐头等加工制品,还可利用梨的医用价值结合中药加工成梨膏,梨糖浆等产品。
其中,梨汁、梨酒、梨醋及罐头是梨的主要加工产品和方式,梨脯、梨酱、梨干也有一定的生产和市场规模,其他的新兴加工产品也以其独特的口感,丰富的营养,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
近年来,梨加工行业在对传统加工品种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加大了对新产品开发力度。
梨膏、梨醋、梨干酒、梨啤酒、可口可乐等各种类型的新产品相继开发或面市,特别是梨膏、梨醋产品等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提高了梨加工利用程度。
三、梨汁的主要加工技术与梨汁浓缩方法(一)梨汁的主要加工技术梨汁的加工,主要分为十个步骤。
第一步是原料选择:只有选择优质的梨果,才能得到优质的梨汁;一方面要求梨果品种具有良好的风味与香味,色泽好且稳定,糖酸比合适,营养丰富。
出汁率高且取汁容易;另一方面对梨果的果形大小和形状虽无严格要求,但对成熟度要求较高,未成熟或过度成熟的梨果均不适合制作梨汁,加工过程中需要剔除腐烂果、霉变果、病虫果以保证梨汁的质量。
第二步是清洗:梨的原料必须经过充分的冲淋,洗涤,去除表面的尘土、泥沙以及携带的枝叶等,根据原料的具体情况还可以添加清洗剂,如盐酸、柠檬酸和消毒剂,如漂白粉、高锰酸钾等,除去表面残留的农药及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