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国 总经理
产品(A,B或C)
职能单位
二,世界范围的地区结构 世界范围的地区结构
把世界分为若干区域,每一区域可以是一个国家或一 组国家.每个区域往往都是小而全,在很大程度上独 立自治的实体.有一整套价值创造活动. --总部掌握公司总的战略决策权和财务权. --而各个地区分部掌握着经营决策权和与每项价值创 造活动有关的战略决策权. 适合于产品多样化程度低且国内组织结构为职能结构 的公司.雀巢,通用汽车,联合利华,可口可乐,壳牌石油等.
GE等电子企业(12类产品),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爱立信,3M,英国石 油,HP等.
总 部
世界范围的产品 集团或分部A
世界范围的产品 集团或分部B
世界范围的产品 集团或分部C
国内
国外A
国外B
图 世界范围的产品分部结构
世界范围产品分部制的优,缺点
优点:把价值创造活动集中于关键地区,易于 实现区位经济和经验曲线经济. 而且还有助于 转移核心竞争能力,有利于新产品的全球同步 上市. 缺陷:地区或国家经理的发言权受到限制,他 们被视为产品分部的下属.结果易导致缺乏地 区敏感性.
三,世界范围的产品结构
产品多样化程度很高的企业,其组织结构往往以产 品和服务系列为基础. 原先国内组织结构为产品分部制的企业,当走向国 际经营时,沿用原来模式.每一个产品分部都是一 个独立自治的实体,并对其全球范围内的价值创造 活动负全部责任. 总部负责公司整体的战略发展和财务控制. 适合于产品多样化程度高的企业.
世界范围的 产品分部
全球矩阵 ("方格" )
国外产品的 多样化
国际分部
世界范围的 地区分部
国外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百分比
图 跨国公司组织结构阶段模型
总 部
国内分部 总经理 产品系列A
国内分部 总经理 产品系列B
国内分部 总经理 产品系列C
国际分部 总经理 区域(或地区)
职能单位
A国 总经理
产品(A,B或C)
优点
(1)所有的决策是产品分部和地区经理达成一致的结果.虽然存在 决策速度慢,繁琐等问题,但对于石油业而言,是有必要的—— 投资的长远性,投资金额庞大. (2)这种决策模式只有在最重要的决策中才使用,如新的大规模的 投资.其他采取分权模式,从而保证了公司的地区敏感性.
缺点:但公司于1995年废除了矩阵结构.
表
跨国战略 集中与分 散相结合 非正式 矩阵 很高 很多 很高 很高
�
案例二:英荷壳牌石油公司的 组织变革
英荷壳牌石油公司为全世界最大的非国有石油 公司.公司活动遍布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50年代~1994年,公司实施的是矩阵结构 (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首创).两维结构:一 是地区或国家;二是产品(石油勘探与生产, 石油产品,化学制品,天然气和煤炭).以澳 大利亚化学公司为例,该公负责人有两个上司: 一是壳牌澳洲公司的上级,二是伦敦的化学分 部上级,理论上两者的地位是平等的.
IV 完整的海外经营
完整的价值链(事业体系): 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 全球协同,一体化
V 全球整合
美国跨国公司的组织 ——J.M.Stopford and L.T.Wells,Jr(1976)
对美国跨国公司的调查中得到的结论(调查对象:自 1965年以后,在6个以上国家设立生产性子公司的185家 美国企业,其中研究组织结构的企业样本有170家). 跨国公司的发展阶段 阶段1:自立的子公司——1966年末,全部完成了阶段1; 阶段2:设立国际分部——一半以上企业; 阶段3:全球组织结构——162家企业中69家(占42%). --全球区域分部………………17家 --全球产品分部………………30家 --混合型结构……………… …22家
效率:公司削减了1000多个总部职员,节约管理成本;通过集中
投资,大规模生产,全球采购等途径,成本显著下降.公司的资 本收益由1993年的7.9%上升到1997年的12%.
表
国际经营发展阶段 I 出口 II 直接销售,营销 (设立当地法人) III 直接生产
跨国公司的发展阶段与组织结构
主要海外市场 中介商(流通业者) 销售子公司 当地生产,销售,服务 推进组织 出口部 贸易部 出口分部 海外营业部 海外分部(策划,出口, 管理) 国际部 国际分部 全球区域分部 全球产品分部 全球矩阵结构 地区总部制
2. 国际公司
总部集中控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资源——R&D部门和 营销职能部门.通常采用成果控制和行政组织控制.
3. 全球公司
总部保留大多数经营决策的最后控制权.集权程度高, 整合要求也较高.采用一整套正式和非正式的整合机 制.有较高的业绩模糊性.除成本控制,行政组织控 制外,还强调文化控制.
4. 跨国公司
职能 R&D 生产 营销 乙烯
产品业务 塑料 药品
地区 西班牙 法国 巴西
经理有三个头衔:西班牙塑料营销部经理.每个经理至少要向两个以上上司汇报.
引入矩阵结构的目的在于使公司既能对地区市 场需求作出反应,又能对共同目标作出反应. 如塑料业务部负责使公司的全球兼生产成本最 小化,而西班牙分部则决策在西班牙市场上销 售塑料制品的最佳方案. 但引入初期并不顺利,混乱与冲突不断.所有 矩阵结构存在的潜在问题全部暴露. 但公司并未放弃矩阵结构.理由来自其药品业. 药品业需要公司具有很强的地区敏感性. 解决的途径:引入灵活的机制.先按照每项业 务设定秩序,而后决定三大要素之间决策的优 先次序.
第五章 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
组织的分化:垂直差异化与水平差异化 组织的整合 组织的控制 战略与组织结构
第二节 跨国公司组织的水平差异化 ——组织结构类型
水平差异化 水平差异化: 把一个组织划分为若干个子单位. 通常按职能,业务类型或地理区域划分.
一,国际分部
企业的经营活动扩展到国外后,起初将所有 的国际活动集中在一个国际分部. 国际分部往往按地理区域来组织(无论国内 公司的组织结构如何). 国外分支机构的组织结构——复制国内组织 (职能结构,分部结构). 所有国际化的企业,有60%首先采用这一结构. 存在的问题 : 国内与国外经营间潜在的冲突 存在的问题: 与协调问题.国外负责人在公司里总是"二 等公民".
四,全球矩阵结构(Global Matrix) ——双重指挥命令系统
无论世界范围的地区结构还是世界范围的产 品分部结构,都有缺陷. 竞争的加剧,使有些跨国公司采取跨国战略. 即必须同时追求四种目标.此时,大多采用 全球矩阵结构来解决跨国战略的矛盾冲突. 经典的矩阵结构中水平差异沿二维方向发展: 产品分部和地理区域.
适宜于业务成熟,技术稳定,产品系列较单一,同一地区的消费者喜好有相 似性的公司(食品公司,石油公司,航空公司,汽车制造业公司,银行).
总 部 职能部门
北美地区
欧东地区
世界范围的地区结构(地区分布制) 图 世界范围的地区结构(地区分布制)
世界范围地区结构的优,缺点
优点:有助于加快地区适应速度. 缺点:由于公司分隔成一个个互不相干的高度 自治的实体,使地区间的核心竞争力转移变得 很困难,也很难实现区位经济和经验曲线. 地方敏感性比降低成本,建立竞争优势和转换 核心竞争力更加重要
战略, 战略 , 组织结构和控制系统的结合 跨国公司经营战略 组织结构与控制 多国战略 国际战略 全球战略 垂直差异化 分散 核心竞争力 某些集中 集中,其他 分散 水平差异化 世界范围的 世界范围的 世 界 范 围 的 地区结构 产品分部 产品分布 协调需求 低 中等 高 整合机制 无 少 多 业绩模糊性 低 中等 高 文化控制的需要 低 中等 高
英荷壳牌石油1995年放弃矩阵结构.
"灵活机动"——柔性的矩阵结构.不是以呆板的等级 组织为基础,而是以跨国公司网络,共享的文化和远景 作为组织结构的基础.
案例一:陶氏化学公司的矩阵结构
道氏化学公司是全球六大化学工业企业之一(美国道氏, 美国杜邦,英国ICI,德国的三巨头——拜耳,BASF, 赫希斯特). 在全球化学工业品激烈的价格战中,道氏化学的表现不 俗,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其矩阵结构.
全球矩阵结构的优,缺点
优点:双重决策能同时实现企业的特定目标. 缺陷:产品,区域,海外子公司三者间关系如何协调? 笨拙而官僚化.会议不断,很难解决任何问题,决策缓 慢.吊板,既无法适应市场变化,也缺乏创新.产品和 区域部门间产生冲突和不断的权力斗争.最致命的是, 责任很难明确.总部失去对组织的控制权.
(1)外部压力:竞争加剧,石油产品市场疲软,利润率下降; (2)公司内部问题:存在机构臃肿,重复投资的问题. 其竞争对手 埃克森公司表现良好.
变革:转向采取全球战略,按五大产品系列进行管理.原先国家
或地区的负责人仍然保留,但权限大大削弱,主要负责协调国内 公司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当地政府之间的关系.
总 部 区域1 产品分部A 区域2 区域3
产品分部B
这里的管理人员 既属于分部B也属 于区域2
产品分部C
图 全球矩阵结构
全球矩阵结构的基本理论思想
有关某一特定产品的经营决策权应由产品分部与 公司的各个区域分享,即共同决策. 产品分部和地理区域在组织上的地位是同等的. 每个经理从属于两个层级组织(一个产品分部 组织,一个地区组织)和两个上司(产品部门 上司和地理区域上司). IBM,道氏化学
第四节 战略与组织结构
公司要成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公司要成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公司的战略必须与公司的经营环境相一致 . 公司的战略必须与公司的经营环境相一致. 公司的组织结构和控制系统必须与其战略 相一致. 相一致.
1. 多国公司
总部主要利用成果控制,行政组织控制,以及例外管 理政策.
趋向于采用矩阵结构. 为协调全球分部的价值链,实现核心竞争力转移,对有 些经营决策实行集权(尤其是生产部和研究开发部). 为了地区敏感性,又不得不把其他经营决策权下放到各 国的分支部门中去(尤其营销). 协调需求特别高,广泛采用正式和非正式的整合机制, 包括正式的矩阵结构和非正式的管理网络. 高度依赖——模糊业绩——高控制成本.除成果控制和 行政组织控制外,还采用文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