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师大附中周林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1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04.50 KB
- 文档页数:7
仁怀市贵师大附中周林高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11月月考高一数学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请考生将 自己的班级、姓名、卡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2.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3.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第I 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A B =(A )2-+[,)∞ (B )2-+(,)∞ (C )11-+(,)(,)∞∞ (D )211-+(,)(,)∞(3)131lg lg 2510004--÷()=(A )20- (B )10- (C )15-(D )2 (4)下列函数中,在0+(,)∞上为增函数的是(A )2xy -= (B )2log y x =||(C )21y x = (D )||y x x -=(5)下列函数中,为偶函数的是(A)11f x x x --+()= (B)122xx f x -()= (C )221f x x x -()= (D )44log 1log 1f x x x +--()()()= (6)已知a ∈1+(,)∞,则函数11x f x a -+()=的图象一定经过的点是(A )11(,) (B )01(,) (C )02(,) (D)12(,) (7)右图中的图象所表示的函数的解析式为(A)31y x --=||(22x -≤≤) (B )131y x -++=||(22x -≤≤) (C )51y x --=||(22x -≤≤) (D )11y x ++=||(22x -≤≤) (8)函数lg 2f x x x +-()=的零点所在区间为(A )01(,) (B )12(,)(C )23(,) (D )3+(,)∞(9)已知函数23211x x f x x mx x +⎧⎨+⎩,,<()=,≥,若0f f m (())=,则实数m 的值为(A )4- (B )4 (C)0 (D )2(A )a c b >> (B )a b c >> (C )c b a >> (D )c a b >>(11)若函数f x x a +()=||在2+(,)∞上单调递增,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2a -≥ (B )2a -> (C )2a -≤ (D )2a >(12)设偶函数f x ()在0-(,]∞上是减函数,且20f ()=,则不等式0x f x ()<的解集是(A )22-+-(,)(,)∞∞ (B )202-+(,)(,)∞ (C)022--(,)(,)∞ (D )22-(,)第II 卷(非选择题 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幂函数f x x α()=的图象过点()142,,则α= .(14)函数21y x -+=(12x -<≤)的值域是 .(15)若函数531f x ax bx cx +++()=(a b c R ,,∈),且33f -()=,则3f ()= . (16)若函数11ax f x x -+()=在1--(,)∞上是增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全集U R =,集合4P x x ={>|,或1x <},1Q x x a +={>|,或x a <}. (Ⅰ)若2a =,求UP Q ();(Ⅱ)若P Q Q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bf x ax x+()=(a b ,为常数)的部分函数值如下表所示: (Ⅰ)求)3(f ;(Ⅱ)若3f x ()=,求2f x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1121xf x a -+()=,且01a <<,求证: (Ⅰ)f x ()为奇函数; (Ⅱ)f x ()在R 上单调递减.(20)(本小题满分12分)某工厂为生产一种新产品投入固定成本10000元,而且每生产一件产品需增加100元经费.已知总收入f x ()满足213000600388000600x x x f x x ⎧-+⎪⎨⎪⎩,,≤<()=,,≥其中x 是产品的月产件数. (Ⅰ)求月产利润关于件数x 的函数g x ();(Ⅱ)当月产件数x附:收入=成本+利润.(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0x <时,24f x x x -()=(Ⅰ)求f x ()的解析式;(Ⅱ)在下图的直角坐标系中作出f x ()的图象;(III )是否存在实数t ,使不等式220f x t f x t -+-()()≤对一切x R ∈请说明理由.(22)(本小题满分12分)定义在0+(,)∞上的函数f x ()同时满足:①对任意实数m 都有f x ((I )求证:f xy f x f y +()()()=对任意正数x y ,都成立; (II )求证:f x ()是0+(,)∞上的单调递增函数; (III )若12f x f x -+()()≥,求x 的取值范围.仁怀市贵师大附中周林高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11月月考高一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 5分,共60分。
周林高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入学考试高一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英国科学家牛顿被称为动力学的奠基者。
其提出的牛顿第一定律被称为牛顿物理学的基石。
牛顿在牛顿第一定律中提出了惯性概念。
下列物体惯性最大的是( ) A 、停止在路边的小轿车 B 、高速飞行的普通炮弹 C 、以24m/s a =减速的整列火车D 、在40000N 牵引力作用下前进的载重汽车15、在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后,为了粗略验证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小柯同学将石块从离地高3.2m 的位置静止释放,同时测量石块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下列数据中,可能的测量值是( ) A 、0.62s B 、0。
71s C 、0.81s D 、0.95s16、近日,我国将“高分4号”卫星成功发射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围绕地球做运动示意图如图所示。
卫星轨迹是以O 为圆心半径等于R 的圆周.P 、Q 为轨迹上两点,且OP OQ ⊥。
则关于卫星从P 运动到Q 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路程先增大,后减小最终为R2π B 、位移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最终为2RC 、若时间为t ,则平均速度大小为2RtD 、若时间为t ,则平均速率大小为3R2tπ 17、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m/s ,加速度大小为1m/s 2,末速度为4m/s.则物体的位移为( ) A .7m B .7。
5m C .8m D .8。
5m18、如图,质量=2kg m 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
现受到水平向右外力13N F =作用。
若物体最大静摩擦等于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素为0.2,重力加速度为210m/s .则物体受到摩擦力大小是( )A 、1NB 、3NC 、4ND 、7N8m/s。
19、某司机在平直公路上驾驶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东行驶。
2015-2016学年江西省南昌大学附中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1月份〕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1.从h高处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如下列图.假设取抛出处物体的重力势能为0,不计空气阻力,如此物体着地时的机械能为( )A.mgh B.mgh+mvC.mv D.mv﹣mgh2.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a=2g的加速度竖直向下运动,如此在此物体下降h高度的过程中,物体的( )A.重力势能减少了2mgh B.动能增加了2mghC.机械能保持不变D.机械能增加了2mgh3.两块一样材料的物块A、B放在水平粗糙的地面上,在水平力F作用下一同前进,如下列图,其质量之比m A:m B=2:1.在运动过程中,力F一共对物体做功300J,如此A对B的弹力对B所做功为( )A.100J B.150JC.300J D.缺条件,无法算出4.如下列图a是地球赤道上的一点,t=0时刻在a的正上空有b、c、d三颗轨道均位于赤道平面的地球卫星,这些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运行方向均与地球自转方向〔顺时针转动〕一样,其中c是地球同步卫星.设卫星b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为T,如此在t=时刻这些卫星相对a的位置最接近实际的是( )A.B.C.D.5.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7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3s内的平均速度大6m/s,如此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A.1m/s2B.1.5m/s2C.3m/s2D.4m/s26.如下列图,质量为m的球置于斜面上,被一个竖直挡板挡住、现用一个力F拉斜面,使斜面在水平面上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假设加速度足够小,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B.假设加速度足够大,斜面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C.斜面和挡板对球的弹力的合力等于maD.斜面对球的弹力不仅有,而且是一个定值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漏选得2分,多项选择、错选不得分〕7.如下列图,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初速度由A点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其加速度大小为g,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最高点为B,B点与A点的高度差为h,如此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物体动能损失了B.物体动能损失了2mghC.系统机械能损失了mgh D.系统机械能损失了8.某滑沙场有两个坡度不同的滑道AB和AB′〔均可看作斜面〕,甲、乙两名旅游者分别乘两个完全一样的滑沙撬从A点由静止开始分别沿AB和AB'滑下,最后都停在水平沙面BC上,如下列图.设滑沙撬和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一样,斜面与水平面连接处均可认为是圆滑的,滑沙者保持一定姿势坐在滑沙撬上不动.如此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甲滑行的总路程一定大于乙滑行的总路程B.甲在B点的动能一定大于乙在B'点的动能C.甲在B点的速率一定大于乙在B'点的速率D.甲全部滑行的水平位移一定大于乙全部滑行的水平位移9.光滑地面上放一长木板,质量为M,木板上外表粗糙且左端放一木块m,如下列图,现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拉木块,使它在木板上滑动且相对地面位移为s〔木块没有滑下长木板〕,在此过程中( )A.假设只增大m,如此拉力F做功不变B.假设只增大m,如此长木板末动能增大C.假设只增大M,如此小木块末动能不变D.假设只增大F,如此小木板末动能不变10.科学家在望远镜中看到太阳系外某一恒星有一行星,并测得它围绕该恒星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为1200年,它与该恒星的距离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00倍.假定该行星绕恒星运行的轨道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是圆周,仅利用以上两个数据可以求出的量有( ) A.行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B.恒星密度与太阳密度之比C.行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D.行星运行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11.〔1〕小明用电源频率为50Hz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含复写纸〕做“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实验.〔1〕在不挂配重,平衡摩擦力过程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纸带A 端与小车相连.要使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垫木应向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2〕打点计时器打A、C两点过程中,小车通过的距离为__________cm.〔3〕小王同学也做这个实验,他在接通电源进展实验之前,将实验器材组装如图丙所示.请你指出该装置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只要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__________.〔4〕改正实验装置后,该同学顺利地完成了实验.图丁是他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图中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来,由图中的数据可算得小车的加速度a为__________m/s2.〔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8+10+10+10+12,共50分〕12.A、B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当A车的速度为20m/s、B车的速度为4m/s且B车在A车前84m处时,B车开始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6s后,B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A车一直做匀速运动,问两车经过多长时间相遇?13.如下列图,把一根内壁光滑的细管弯成圆弧状,且竖直放置.一个小球从管口A的正上方h1高处自由下落,小球恰能到达管口C处.假设小球从h2处自由下落,如此它能从管口A 运动到管口C飞出又落回到管口A,如此为h1:h2多少?14.如下列图,跨过同一高度处的光滑定滑轮的细线连接着质量一样不计大小的物体A和B,A套在光滑水平杆上,B被托在紧挨滑轮处,细线与水平杆的夹角θ=30°,定滑轮离水平杆的高度h=0.2m.当B由静止释放后,求A所获得的最大速度.〔sin53°=0.8,cos53°=0.6〕15.如下列图,一半径为R的光滑圆形细管,固定于竖直平面内,放置于管内最低处的小球以初速度v0沿管内运动,欲使小球通过管的最高点,且小球在最高点时对管壁有向下的压力,求v0必须满足的条件.16.一个质量为4kg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从t=0开始,物体受到一个大小和方向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力F作用,力F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下列图.求83秒内物体的位移大小和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g取10m/s2.2015-2016学年江西省南昌大学附中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1月份〕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1.从h高处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如下列图.假设取抛出处物体的重力势能为0,不计空气阻力,如此物体着地时的机械能为( )A.mgh B.mgh+mvC.mv D.mv﹣mgh【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分析】不计空气阻力,抛出后物体只受重力,其机械能守恒,物体着地时的机械能等于抛出时的机械能.【解答】解:据题,不计空气阻力,抛出后物体只受重力,其机械能守恒,物体着地时的机械能等于抛出时的机械能.取抛出处物体的重力势能为0,根据机械能守恒得:物体着地时的机械能为:E=.应当选:C【点评】此题关键要掌握机械守恒定律,并能正确应用,也可以根据动能定理求解.2.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a=2g的加速度竖直向下运动,如此在此物体下降h高度的过程中,物体的( )A.重力势能减少了2mgh B.动能增加了2mghC.机械能保持不变D.机械能增加了2mgh 【考点】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动能;功能关系.【分析】根据重力做功判断重力势能的变化,根据合力做功判断动能的变化,根据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判断机械能的变化.【解答】解:A、物体下降h高度的过程中,重力做功mgh,如此重力势能减小mgh.故A错误.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合力为2mg,根据动能定理知,合力做功为2mgh,如此动能增加2mgh.故B正确.C、重力势能减小mgh,动能增加2mgh,如此机械能增加了mgh.故C错误,D错误.应当选B.【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掌握功能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合力做功与动能的关系.3.两块一样材料的物块A、B放在水平粗糙的地面上,在水平力F作用下一同前进,如下列图,其质量之比m A:m B=2:1.在运动过程中,力F一共对物体做功300J,如此A对B的弹力对B所做功为( )A.100J B.150JC.300J D.缺条件,无法算出【考点】功的计算;牛顿第二定律.【专题】功的计算专题.【分析】在水平力作用下,物体A、B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得到A对B的作用力,在由功的表达式得A对B弹力的功【解答】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 A+m B〕g=〔m A+m B〕aF′﹣μm B g=m B a解得:F=3F′根据W=Fs可知所以W′=100J,故A正确应当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与恒力做功公式的直接应用,难度不大,属于根底题.4.如下列图a是地球赤道上的一点,t=0时刻在a的正上空有b、c、d三颗轨道均位于赤道平面的地球卫星,这些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运行方向均与地球自转方向〔顺时针转动〕一样,其中c是地球同步卫星.设卫星b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为T,如此在t=时刻这些卫星相对a的位置最接近实际的是( )A.B.C.D.【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与其应用.【专题】人造卫星问题.【分析】b、c、d都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出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从而确定经过卫星转过的角度大小关系.同步卫星与地球保持相对静止.【解答】解: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解得T=,知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角速度越小,b经过T到达水平位置,c、d的周期大于b的周期,如此c、d的角速度小于b的角速度,知c、d转过的角度小于,因为c的角速度大于d的角速度,如此c转过的角度大于d转过的角度.同步卫星与地球保持相对静止,如此a、c转过的角度相等.故C正确,A、B、D错误.应当选C.【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掌握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知道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以与知道同步卫星的特点.5.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7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3s内的平均速度大6m/s,如此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A.1m/s2B.1.5m/s2C.3m/s2D.4m/s2【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得第1.5s末的速度与第3.5s末的速度关系;如此由加速度定义可求得质点的加速度.【解答】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第一个3s内的平均速度为第1.5s末的速度;第一个7s内的平均速度为第3.5s末的速度;如此有:a===3m/s2;应当选:C.【点评】此题考查加速度的计算与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要注意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同时平均速度还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6.如下列图,质量为m的球置于斜面上,被一个竖直挡板挡住、现用一个力F拉斜面,使斜面在水平面上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假设加速度足够小,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B.假设加速度足够大,斜面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C.斜面和挡板对球的弹力的合力等于maD.斜面对球的弹力不仅有,而且是一个定值【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分析小球受到的重mg、斜面的支持力F N2、竖直挡板的水平弹力F N1,然后向水平和竖直分解斜面的支持力F N2,在竖直方向列力的平衡方程,在水平方向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根据所列的方程分析即可选出答案.【解答】解:小球受到的重mg、斜面的支持力F N2、竖直挡板的水平弹力F N1,设斜面的倾斜角为α如此竖直方向有:F N2cosα=mg∵mg和α不变,∴无论加速度如何变化,F N2不变且不可能为零,故B错,D对.水平方向有:F N1﹣F N2sinα=ma∵F N2sinα≠0,假设加速度足够小,竖直挡板的水平弹力不可能为零,故A错.斜面和挡板对球的弹力的合力即为竖直方向的F N2cosα与水平方向的力ma的合成,因此大于ma,故C错误.应当选D.【点评】此题结合力的正交分解考察牛顿第二定律,正确的分析受力与正确的分解力是关键.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漏选得2分,多项选择、错选不得分〕7.如下列图,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初速度由A点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其加速度大小为g,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最高点为B,B点与A点的高度差为h,如此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物体动能损失了B.物体动能损失了2mghC.系统机械能损失了mgh D.系统机械能损失了【考点】功能关系;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压轴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分析】根据动能定律列式求解动能减小量;机械能减小量等于除重力外其余力做的功.【解答】解:A、B、滑块上升过程中,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合力F=ma=mg 沿斜面向下动能减小量等于抑制合力做的功,故△E K减=FS=mg•2h=2mgh故A错误,B正确;C、D、系统损失的机械能等于减小的动能和势能之和,故△E减=△E K减﹣mgh=mgh故C正确,D错误;应当选BC.【点评】此题关键是根据动能定理计算动能的变化,根据除重力外其余力做的功判断机械能的变化.8.某滑沙场有两个坡度不同的滑道AB和AB′〔均可看作斜面〕,甲、乙两名旅游者分别乘两个完全一样的滑沙撬从A点由静止开始分别沿AB和AB'滑下,最后都停在水平沙面BC上,如下列图.设滑沙撬和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一样,斜面与水平面连接处均可认为是圆滑的,滑沙者保持一定姿势坐在滑沙撬上不动.如此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甲滑行的总路程一定大于乙滑行的总路程B.甲在B点的动能一定大于乙在B'点的动能C.甲在B点的速率一定大于乙在B'点的速率D.甲全部滑行的水平位移一定大于乙全部滑行的水平位移【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分析】根据动能定理求出物体停止时距离A的水平距离,比拟出水平距离的大小关系,从而得出运动路程的大小.根据动能定理定理比拟B、B′的动能大小,即可比拟速率大小.【解答】解:A、D对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mgh﹣μmgcosθs1﹣μmgs2=0,而整个过程水平位移s水平=cosθ•s1+s2,整理得,mgh﹣μmgs水平=0.知沿两轨道滑行水平位移相等.根据几何关系知甲滑行的总路程一定大于乙滑行的总路程.故A正确,D错误.B、C、设斜面的倾角为θ,根据动能定理得,mgh﹣μmgcosθ•s=﹣0,scosθ是斜面的水平距离.因为AB段的水平距离小,如此甲沿AB段到达B点的速率大,由于甲乙两人的质量大小未知,故无法比拟动能的大小.故B错误,C正确.应当选AC.【点评】此题可以用动力学求解,也可以通过动能定理求解,运用动能定理求解比拟简洁.9.光滑地面上放一长木板,质量为M,木板上外表粗糙且左端放一木块m,如下列图,现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拉木块,使它在木板上滑动且相对地面位移为s〔木块没有滑下长木板〕,在此过程中( )A.假设只增大m,如此拉力F做功不变B.假设只增大m,如此长木板末动能增大C.假设只增大M,如此小木块末动能不变D.假设只增大F,如此小木板末动能不变【考点】功的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专题】功的计算专题.【分析】分别对两物体进展受力分析,明确物体的运动过程,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分析两物体的位移变化,从而求出功与能的变化.【解答】解:A、由功的公式可知,拉力的功W=Fs,F不变,s不变;故拉力的功不变;故A 正确;B、对m对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μg;故m的加速度减小,如此运动时间增长;m增大后,m对M的摩擦力f=μmg增大,如此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的加速度增大,故B的末速度变大,动能增大;故B正确;C、假设只增大M,对m对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μg,m的加速度不变,运动时间不变;如此小木块的末速度不变,那么末动能也就不变,故C正确;D、假设只增大F,根据动能定理,〔F﹣f〕S=△E k;末动能增加了;故D错误;应当选:ABC.【点评】这是一道连接体的问题,要注意分别对两物体受力分析,同时注意到木块对地位移不变的条件并不等于长木板对地位移不变,必须进展判断.10.科学家在望远镜中看到太阳系外某一恒星有一行星,并测得它围绕该恒星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为1200年,它与该恒星的距离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00倍.假定该行星绕恒星运行的轨道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是圆周,仅利用以上两个数据可以求出的量有( ) A.行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B.恒星密度与太阳密度之比C.行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D.行星运行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考点】万有引力定律与其应用.【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分析】根据行星的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结合行星的轨道半径和公转周期列式求出恒星质量的表达式进展讨论即可.【解答】解:行星绕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设恒星质量为M,行星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有G=m〔〕2r=m①解得:M=,v=同理,太阳质量为:M′=,v′=A、由于该行星的周期为1200年,地球的公转周期为1年,如此有:T:T′=1200:1;题中有:r:r′=100:1,故可以求得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故A错误;B、由于恒星与太阳的体积均不知,故无法求出它们的密度之比,故B错误;C、由于①式中,行星质量可以约去,故无法求得行星质量,也不能求出地球的质量,故C错误.D、由于能求出行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r:r′=100:1,所以可求出行星运行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故D正确.应当选:D.【点评】此题关键是根据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方程求出太阳和恒星的质量.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11.〔1〕小明用电源频率为50Hz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含复写纸〕做“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实验.〔1〕在不挂配重,平衡摩擦力过程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纸带A 端与小车相连.要使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垫木应向左〔填“左或右〞〕移动.〔2〕打点计时器打A、C两点过程中,小车通过的距离为16.20cm.〔3〕小王同学也做这个实验,他在接通电源进展实验之前,将实验器材组装如图丙所示.请你指出该装置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只要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1.该同学用是直流电源2.小车离打点计时器太远.〔4〕改正实验装置后,该同学顺利地完成了实验.图丁是他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图中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来,由图中的数据可算得小车的加速度a为0.20m/s2.〔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考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专题】实验题.【分析】〔1〕根据纸带上所打点之间距离的变化可知,小车减速运动,因此需要增大木板的倾角;〔2〕根据刻度尺的指示可知AC之间的距离,注意需要进展估读;〔3〕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而干电池是直流电源.接通电源前,小车应紧靠打点计时器,而在该图中小车初始位置离打点计时器太远.〔4〕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可求出加速度的大小.【解答】解:〔1〕由纸带可以看出,小车的速度越来越小,如此重力沿斜面的分量小于摩擦力,所以要增大倾角,如此垫木应向左移动.〔2〕由图读出A、C两点的距离为:16.20cm,由于需要估读因此在范围16.18﹣16.21cm都正确.〔3〕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而干电池是直流电源.接通电源前,小车应紧靠打点计时器,而在该图中小车初始位置离打点计时器太远.〔4〕图中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来,如此T=0.1s,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分别为:0.72cm,0.91cm,1.11cm,1.30cm.根据△x=aT2利用逐差法,a==0.20m/s2.故答案为:〔1〕左;〔 2〕16.20;〔3〕1.该同学用是直流电源 2.小车离打点计时器太远;〔4〕0.20.【点评】对该实验要明确实验原理,在此根底上对器材的选择,误差分析,须知事项等问题进展分析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注意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四、计算题〔8+10+10+10+12,共50分〕12.A、B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当A车的速度为20m/s、B车的速度为4m/s且B车在A车前84m处时,B车开始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6s后,B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A车一直做匀速运动,问两车经过多长时间相遇?【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抓住两车的位移关系,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两车相遇的时间,注意B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解答】解:设两车经过t时间相遇,如此A车的位移为:x1=v A t=20t,B车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为:=60m,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末速度为:v=v B+at′=4+2×6m/s=16m/s,如此匀速运动的位移为:x3=v〔t﹣6〕,根据x1=x2+x3+84,代入数据解得:t=12s.答:两车经过12s后相遇.【点评】此题是相遇问题,除了分别研究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外,关键是寻找它们之间的相关条件.13.如下列图,把一根内壁光滑的细管弯成圆弧状,且竖直放置.一个小球从管口A的正上方h1高处自由下落,小球恰能到达管口C处.假设小球从h2处自由下落,如此它能从管口A 运动到管口C飞出又落回到管口A,如此为h1:h2多少?【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平抛运动.【专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分析】第一次释放时,恰能运动到C点,此时的速度为零,由机械能守恒就可以求得高度H;第二次释放后,从C点飞出后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可以求得在C点的初速度,在由机械能守恒可以求得此时下降的高度h.【解答】解:第一次释放时,运动到C点时的速度恰好为零,由机械能守恒得:mgh1=mgR,解得:h1=R,第二次释放后,从C点飞出后做平抛运动,设此时的速度大小为V C,如此水平方向 R=V C t,竖直方向:R=gt2,解得:V C =从开始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得:mgh2=mgR+mV C2解得:h2=R,所以:h1:h2=4:5答:h1:h2为4:5.【点评】在做题时一定要理解题目中“恰能运动到C点〞,以与“恰好落回A点〞这两个关键点,“恰能运动到C点〞说明此时的速度为零,“恰好落回A点〞说明平抛运动的水平和竖直位移都是半径R.14.如下列图,跨过同一高度处的光滑定滑轮的细线连接着质量一样不计大小的物体A和B,A套在光滑水平杆上,B被托在紧挨滑轮处,细线与水平杆的夹角θ=30°,定滑轮离水平杆的高度h=0.2m.当B由静止释放后,求A所获得的最大速度.〔sin53°=0.8,cos53°=0.6〕【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简答题;定性思想;合成分解法;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分析】将A的速度分解为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方向,沿绳子方向上的分速度等于B的速度大小,根据该关系得出A、B的速率之比.当θ=90°时,A的速率最大,此时B的速率为零,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求出A获得的最大速度.【解答】解:将A的速度分解为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方向,沿绳子方向上的分速度等于B 的速度大小,有:v A cosθ=v B,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当θ=90°时,A的速率最大,此时B的速率为零.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有:,代入数据解得:v A=1m/s.答:A所获得的最大速度为1m/s.【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知道A沿绳子方向上的分速度等于B的速度大小,以与知道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15.如下列图,一半径为R的光滑圆形细管,固定于竖直平面内,放置于管内最低处的小球以初速度v0沿管内运动,欲使小球通过管的最高点,且小球在最高点时对管壁有向下的压力,求v0必须满足的条件.【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简答题;定性思想;推理法;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分析】假设小球在最高点时对管壁有向下的压力,如此管壁对小球有向上的支持力,如此小球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小球的速度再根据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由机械能守恒即可求解范围.【解答】解:在最高点小球的重力和管壁对小球的支持力提供向心力,如此有:mg﹣T=,当T=0时,速度最大,解得:v=所以当0≤v<时,小球在最高点时对管壁有向下的压力,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由机械能守恒得:mv02=mg•2R+mv2当v=0时,解得:,当v=时,解得:所以v0的范围为:≤v0<答:v0必须满足的条件为≤v0<.。
贵州省贵阳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三(上)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9分)1.如图,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S用绝缘细线悬挂,处于固定的带电体A产生的电场中,A可视为点电荷,B为试探电荷.当小球B静止时,A、B等高,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点电荷A在B处所产生的场强大小为()A.B. C. D.2.运动员手持乒乓球拍托球沿水平面做匀加速跑动,球拍与球保持相对静止且球拍平面和水平面之间夹角为θ.设球拍和球的质量分别为M、m,不计空气阻力以及球拍和球之间的摩擦,则()A.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为gsinθB.球拍对球的作用力大小为mgcosθC.运动员对球拍的作用力大小为D.运动员对球拍的作用力方向水平向右3.美国字航局2011年12月5日宜布,他们发现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开普勒226”,其直径约为地球的2.4倍.至今其确切质量和表面成分仍不清楚,假设该行星的密度和地球相当,根据以上信息.估算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等于()A.3.3×103m/s B.7.9×103m/s C.1.2×104m/s D.1.9×104m/s4.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轻弹簧上,物块b放在物块a上静止不动.当用力F使物块b竖直向上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下面所给的四个图象中.能反映物块b脱离物块a前的过程中力F随时间t变化规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轻弹簧上,物块b放在物块a上静止不动.当用力F使物块b竖直向上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下面所给的四个图象中.能反映物块b脱离物块a前的过程中力F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是()A.B.C.D.5.如图所示,一个绝缘且内壁光滑的环形细圆管,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环的半径为R(比细管的内径大得多),在圆管内的最低点有一个直径略小于细管内径的带正电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小球的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重力加速度为g.空间存在一磁感应强度大小未知(不为零),方向垂直于环形细圆管所在平面且向里的匀强磁场.某时刻,给小球一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v0=的初速度,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无论磁感应强度大小如何,获得初速度后的瞬间,小球在最低点一定受到管壁的弹力作用B.无论磁感应强度大小如何,小球一定能到达环形细管的最高点,且小球在最高点一定受到管壁的弹力作用C.无论磁感应强度大小如何,小球一定能到达环形细管的最高点,且小球到达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都相同D.小球在从环形细圆管的最低点运动到所能到达的最高点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由于某处出现故障,导致电路中的A、B两灯变亮,C、D两灯变暗,则故障的原因可能为()A.R1短路B.R2断路C.R2短路D.R3短路7.如图所示,沿水平面运动的小车里有用轻质细线和轻质弹簧A共同悬挂的小球,小车光滑底板上有用轻质弹簧B拴着的物块,已知悬线和轻质弹簧A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θ=30°,弹簧B处于压缩状态,小球和物块质量均为m,均相对小车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则()A.小车一定水平向左做匀加速运动B.弹簧A一定处于拉伸状态C.弹簧B的弹力大小可能为mgD.细线拉力有可能大于弹簧B的拉力8.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上固定一个槽,劲度系数k=20N/m、原长l0=0.6m的轻弹簧下端与轻杆相连,开始时杆在槽外的长度l=0.3m,且杆可在槽内移动,杆与槽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F f=6N,杆与槽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质量m=1kg的小车从距弹簧上端L=0.6m处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已知弹性势能E p=kx2,式中x为弹簧的形变量.g=10m/s2,sin37°=0.6.关于小车和杆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B.小车先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C.杆刚要滑动时小车已通过的位移为0.9mD.杆从开始运动到完全进入槽内所用时间为0.1s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扩散现象表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B.对于同一理想气体,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C.热量总是自发的从分子平均动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分子平均动能小的物体D.用活塞压缩气缸内的理想气体,对气体做了3.0×105J的功,同时气体向外界放出1.5×105J的热量,则气体内能增加了1.5×105JE.在阳光照射下,可以观察到教室空气中飞舞的灰尘做无规则运动,灰尘的运动属于布朗运动10.如图甲所示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P是离原点x1=2m的一个介质质点,Q是离原点x2=4m的一个介质质点,此时离原点x3=6m的介质质点刚刚要开始振动.图乙是该简谐波传播方向上的某一质点的振动图象(计时起点相同).由此可知()A.这列波的波长λ=4mB.这列波的周期T=3sC.这列波的传播速度v=2m/sD.这列波的波源起振方向为向上E.乙图可能是图甲中质点Q的振动图象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了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H e+N→O HB.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是U→Ba O nC.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m1+m2﹣m3)c2D.原子从a、b两个能级的能量分别为E a、E b;且.E a>E b;当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b能级状态时.发射光子波长λ=,(其中c为真空中的光速,h为普朗克常量)E.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元电荷的数值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7分)12.某同学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将细绳一端拴在小车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挂上适当的钩码,使小车在钩码的牵引下运动,以此定量探究绳拉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此外还准备了打点计时器及配套的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等.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开始时,他先调节木板上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木板平行,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下列的哪个(填字母代号)A、避免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抖动B、可使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清晰C、可以保证小车最终能够实现匀速直线运动D、可在平衡摩擦力后使细绳拉力等于小车受的合力(2)平衡摩擦力后,当他用多个钩码牵引小车时,发现小车运动过快,致使打出的纸带上点数较少,难以选到合适的点计算小车速度,在保证所挂钩码数目不变的条件下,请你利用本实验的器材提出一个解决办法:(3)他将钩码重力做的功当作细绳拉力做的功,经多次实验发现拉力做功总是要比小车动能增量大一些,这一情况可能是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填字母代号).A.在接通电源的同时释放了小车B.小车释放时离打点计时器太近C.阻力未完全被小车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平衡掉D.钩码匀加速运动,钩码重力大于细绳拉力.13.欲测量一个电流表的内阻,根据以下要求来选择器材和设计电路:a无论怎样调节变阻器,电流表都不会超量程.b有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并能测得多组数据.欲测量一个电流表的内阻,根据以下要求来选择器材和设计电路:①无论怎样调节变阻器,电流表都不会超量程②有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并能测得多组数据.现备有器材如下:A.待测电流表A 1 (量程3mA,内阻约为50Ω)B.电压表V (量程3V,内阻未知)C.电流表A 2 (量程15mA,内阻等于10Ω)D.保护电阻R=120ΩE.直流电源E(电动势2V,内阻忽略)F.滑动变阻器(总阻值10Ω,额定电流0.5A)G.开关、导线若干代码(1)在以上提供的器材中,除A、E、F、G 以外,还应选择.(2)试在方框中画出符合下述要求的实验电路图.14.如图所示,一长为L的绝缘细线下端系质量为m的金属小球,并带有﹣q的电荷量,在细线的悬点o处放一带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要使金属球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求:(1)金属球在最高点的最小速度值是多大?(2)如果金属球刚好通过最高点,则它通过最低点时的绳子拉力多大?15.如图所示,倾角α=30°的足够长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上放一长L=1.8m,质量M=3kg 的薄木板,木板的最上端叠放一质量m=1kg的小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对木板施加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使木板沿斜面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物块与木板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1)为使物块不滑离木板,求力F应满足的条件;(2)若F=37.5N,物块能否滑离木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求出物块滑离木板所用的时间及滑离木板后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三、选考题(共30分)16.如图甲所示为“⊥”型上端开口的玻璃管,管内有一部分水银封住密闭气体,上管足够长,图中粗细部分截面积分别为S1=2cm2、S2=1cm2.封闭气体初始温度为57℃,气体长度为L=22cm,乙图为对封闭气体缓慢加热过程中气体压强随体积变化的图线.(摄氏温度t与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是T=t+273K)求:(Ⅰ)封闭气体初始状态的压强;(Ⅱ)若缓慢升高气体温度,升高至多少方可将所有水银全部压入细管内.(Ⅲ)当温度升高至492k时,液柱下端离开粗细接口处的距离.17.如图,矩形ABCD为一水平放置的玻璃砖的截面,在截面所在平面有一细束激光照射玻璃砖,入射点距底面的高度为h,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与底面所在平面的交点到AB的距离分别l1和l2,在截面所在平面内,改变激光束在AB面上入射点的高度与入射角的大小,当折射光线与底面的交点到AB的距离为l3时,光线恰好不能从底面射出,求此时入射点距离底面的高度H.18.在光滑的冰面上放置一个截面圆弧为四分之一圆的半径足够大的光滑自由曲面体,一个坐在冰车上的小孩手扶一小球静止在冰面上.已知小孩和冰车的总质量为m1小球的质量为m2,曲面体的质量为m3.某时刻小孩将小球以v0=4m/s的速度向曲面体推出(如图所示).(1)求小球在圆弧面上能上升的最大高度;(2)若m1=40kg,m2=2kg小孩将球推出后还能再接到小球,试求曲面质量m3应满足的条件.2015-2016学年贵州省贵阳一中高三(上)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9分)1.如图,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S用绝缘细线悬挂,处于固定的带电体A产生的电场中,A可视为点电荷,B为试探电荷.当小球B静止时,A、B等高,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点电荷A在B处所产生的场强大小为()A.B. C. D.【考点】电场强度.【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B球受重力、电场力和绳子的拉力处于平衡,根据共点力平衡求出B球所受的电场力,从而根据E=求出B点的电场强度.【解答】解: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如图,根据合成法,知电场力F=mgtanθ.E==.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共点力平衡的求法,比如合成法,正交分解法等.2.运动员手持乒乓球拍托球沿水平面做匀加速跑动,球拍与球保持相对静止且球拍平面和水平面之间夹角为θ.设球拍和球的质量分别为M、m,不计空气阻力以及球拍和球之间的摩擦,则()A.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为gsinθB.球拍对球的作用力大小为mgcosθC.运动员对球拍的作用力大小为D.运动员对球拍的作用力方向水平向右【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球、球拍和人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对球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的大小,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球拍对球的作用力的大小.对整体分析,根据合力的方向确定地面对运动员的作用力方向.【解答】解:A、球和运动员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对小球分析如图所示,则小球所受的合力为mgtanθ,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故A错误.B、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球拍对球的作用力N=,故B错误.C、对球拍和球整体分析,整体的合力为(M+m)a,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运动员对球拍的作用力为,故C正确.D、由C分析可知,运动员对球拍的作用力方向垂直于球拍斜向上,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球、球拍和人具有相同的加速度,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掌握整体法、隔离法的运用3.美国字航局2011年12月5日宜布,他们发现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开普勒226”,其直径约为地球的2.4倍.至今其确切质量和表面成分仍不清楚,假设该行星的密度和地球相当,根据以上信息.估算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等于()A.3.3×103m/s B.7.9×103m/s C.1.2×104m/s D.1.9×104m/s【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分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表示出第一宇宙速度.再根据已知的条件求解.【解答】解:第一宇宙速度是行星表面的运行速度,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v==该行星的密度和地球相当,其直径约为地球的2.4倍.所以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的2.4倍.所以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等于1.9×104m/s,故选D.【点评】求一个物理量之比,我们应该把这个物理量先用已知的物理量表示出来,再根据表达式进行比较.向心力的公式选取要根据题目提供的已知物理量或所求解的物理量选取应用.4.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轻弹簧上,物块b放在物块a上静止不动.当用力F使物块b竖直向上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下面所给的四个图象中.能反映物块b脱离物块a前的过程中力F随时间t变化规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轻弹簧上,物块b放在物块a上静止不动.当用力F使物块b竖直向上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下面所给的四个图象中.能反映物块b脱离物块a前的过程中力F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是()A.B.C.D.【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刚开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重力和弹簧的弹力的合力为零;有拉力F作用后,物体受拉力F、重力mg、弹簧的弹力kx,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分析.【解答】解:刚开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重力和弹簧的弹力的合力为零,有:kx0=mg…①有拉力F作用后,物体受拉力F、重力mg、弹簧的弹力kx,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kx﹣mg=ma…②由于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故有:x=x0﹣…③由①②③得到:F=ma+k().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为C图.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是对物块受力分析,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共点力平衡条件列方程分析.难度中等.对于图象题,一般采取的方法得出函数关系式,结合关系式分析判断.5.如图所示,一个绝缘且内壁光滑的环形细圆管,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环的半径为R(比细管的内径大得多),在圆管内的最低点有一个直径略小于细管内径的带正电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小球的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重力加速度为g.空间存在一磁感应强度大小未知(不为零),方向垂直于环形细圆管所在平面且向里的匀强磁场.某时刻,给小球一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v0=的初速度,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无论磁感应强度大小如何,获得初速度后的瞬间,小球在最低点一定受到管壁的弹力作用B.无论磁感应强度大小如何,小球一定能到达环形细管的最高点,且小球在最高点一定受到管壁的弹力作用C.无论磁感应强度大小如何,小球一定能到达环形细管的最高点,且小球到达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都相同D.小球在从环形细圆管的最低点运动到所能到达的最高点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专题】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专题.【分析】由左手定则可判定小球受到的洛伦兹力始终指向圆心,对受力分析,结合圆周运动方程可分析小球是不是受到弹力;由于洛伦兹力不做功,由动能定理可判定小球是否能到最高点;由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以及速度的分解可以判定小球运动过程中,水平速度的变化.【解答】解:A、由左手定则可判定小球受到的洛伦兹力F始终指向圆心,另外假设小球受到管道的支持力N,小球获得v0=的初速度后,由圆周运动可得:F+N﹣mg=m解得:N=mg+m﹣F=mg+m﹣qv0B可见,只要B足够大,满足mg+m=qv0B,支持力N就为零,故A错误.BC、由于洛伦兹力不做功,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故小球能不能到最高点与磁感应强度大小无关,从最低点到最高抵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得:﹣mg2R=mv2﹣mv02解得:v=,可知小球能到最高点,由于当v=,小球受到的向心力等于mg,故此时小球除受到重力,向下的洛伦兹力之外,一定还有轨道向上的支持力大小等于洛伦兹力,故B、C正确.D、对小球的速度分解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小球在从环形细圆管的最低点运动到所能到达的最高点的过程中,水平方向分速度先减小,至圆心等高处,水平分速度为零,再往上运动,水平分速度又增加,故D错误.故选:BC.【点评】该题要注意洛伦兹力不做功,只改变速度方向,掌握基本的圆周运动公式,要知道一个临界问题,即最高点时,重力充当向心力,v=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由于某处出现故障,导致电路中的A、B两灯变亮,C、D两灯变暗,则故障的原因可能为()A.R1短路B.R2断路C.R2短路D.R3短路【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专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首先理清电路的串并联关系,然后根据“一个电阻变大,外电路总电阻变大”的结论得到电阻的变化情况,最后结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分析.【解答】解:B、灯泡A变亮,说明干路电流增加,外电路总电阻变小,故有一个电阻减小,R2断路相当于电阻增加为无穷大,故B错误;D、将除电阻R3和灯泡B的其余部分看作等效电源;灯泡B变亮说明等效电源的干路电流增加,故可能是R3减小,故D正确;A、将电阻R3、灯泡B、灯泡A、电源部分看作等效电源,灯泡C变暗,干路电阻增加,故R2增加或者R1增加,但R2增加会使灯泡D变亮,故A错误,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是电路的故障分析问题,与电路的动态分析问题相似,按“局部→整体→局部”的顺序进行分析.7.如图所示,沿水平面运动的小车里有用轻质细线和轻质弹簧A共同悬挂的小球,小车光滑底板上有用轻质弹簧B拴着的物块,已知悬线和轻质弹簧A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θ=30°,弹簧B处于压缩状态,小球和物块质量均为m,均相对小车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则()A.小车一定水平向左做匀加速运动B.弹簧A一定处于拉伸状态C.弹簧B的弹力大小可能为mgD.细线拉力有可能大于弹簧B的拉力【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整体法和隔离法;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隔离对底板上物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从而确定整体的加速度方向,隔离分析,得出细线拉力、弹簧弹力之间的大小关系.【解答】解:A、因弹簧B处于压缩状态,则弹簧B对物体一定有向左的弹力,可知底板上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左,因此整体有向左的加速度,然而小车不一定向左加速,也可能向右减速,故A错误;B、由弹簧B受力可知,小球有向左的加速度,则绳子一定有拉力,而弹簧A不一定有弹力,故B 错误.C、当弹簧A的弹力为零,则小球的加速度a=,隔离对B分析,则弹簧B的弹力F=ma=,故C正确.D、弹簧A的弹力为零,细线的拉力T=,弹簧B的弹力F=ma=,可知拉力大于弹簧B的拉力,故D正确.故选:CD.【点评】考查对不同研究对象的受力分析,掌握牛顿第二定律与力的合成法则的应用,知道小球、物块、小车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是解题的关键.8.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上固定一个槽,劲度系数k=20N/m、原长l0=0.6m的轻弹簧下端与轻杆相连,开始时杆在槽外的长度l=0.3m,且杆可在槽内移动,杆与槽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F f=6N,杆与槽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质量m=1kg的小车从距弹簧上端L=0.6m处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已知弹性势能E p=kx2,式中x为弹簧的形变量.g=10m/s2,sin37°=0.6.关于小车和杆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B.小车先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C.杆刚要滑动时小车已通过的位移为0.9mD.杆从开始运动到完全进入槽内所用时间为0.1s【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胡克定律;牛顿第二定律.【专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分析】对小车在碰撞弹簧前后受力分析,根据力判断其运动情况,然后利用能量守恒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解.【解答】解:AB、一开始小车受恒力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后来接触到弹簧,合力逐渐变小,于是做加速度逐渐变小的变加速运动,最后受到弹簧轻杆的力和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于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错误,B正确;C、当弹簧和杆整体受到的力等于静摩擦力的时候,轻杆开始滑动,此时由平衡得:弹簧压缩量有公式F f=k△x解得:△x=0.3,所以杆刚要滑动时小车已通过的位移为x=△x+L=0.3+0.6m=0.9m,所以C正确;D、当弹簧的压缩量为0.3M的时候,弹簧的弹力和小车在斜面上的分力相等,此时整个系统开始做匀速运动设此速度为v从小车开始运动到做匀速运动,有能量守恒得:代入数据求得:v=3m/s所以杆从开始运动到完全进入槽内所用时间为:,所以D正确;故选:BCD.【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分清小车的运动过程,特别是接触弹簧后的情况,弹力突变导致静摩擦力也跟着变,找出最后运动状态后利用能的观点即可求解.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扩散现象表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B.对于同一理想气体,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C.热量总是自发的从分子平均动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分子平均动能小的物体D.用活塞压缩气缸内的理想气体,对气体做了3.0×105J的功,同时气体向外界放出1.5×105J的热量,则气体内能增加了1.5×105JE.在阳光照射下,可以观察到教室空气中飞舞的灰尘做无规则运动,灰尘的运动属于布朗运动【考点】热力学第一定律;扩散.【专题】应用题;解题思想;推理法;热力学定理专题.【分析】气体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同一理想气体,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热量总是自发地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求得气体内能的增加量;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空气中的灰尘的运动不属于布朗运动.【解答】解:A、扩散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不能说明分子间的斥力,故A错误;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故B正确;C、热量总是自发的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得物体,而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分子平均动能越大,物体温度越高,热量总是自发的从分子平均动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分子平均动能小的物体,故C正确;D、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U=W+Q=3.0×105﹣1.5×105=1.5×105J,故内能增加;故D正确;E、灰尘的运动是由于对流引起的,不属于布朗运动,故E错误;故选:BCD.【点评】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在解题时要注意热力学第一定律中的符号问题,引起内能增加的均为正值,引起内能减小的均为负值;内能的增加为正值,内能的减小为负值.10.如图甲所示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P是离原点x1=2m的一个介质质点,Q是离原点x2=4m的一个介质质点,此时离原点x3=6m的介质质点刚刚要开始振动.图乙是该简谐波传播方向上的某一质点的振动图象(计时起点相同).由此可知()A.这列波的波长λ=4mB.这列波的周期T=3sC.这列波的传播速度v=2m/sD.这列波的波源起振方向为向上E.乙图可能是图甲中质点Q的振动图象。
贵州省中考物理月度测评试卷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在行驶的列车上,妈妈叫小孩“别乱跑”,这个“别乱跑”的参照物是.................... ()A.铁路边的树木B.远处的房屋C.车厢里的流动服务D.小孩子的座位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B.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C.电源的作用就是不断产生电荷D.用电器的作用就是消耗电荷3.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时用电压表能测出灯L1两端的电压的是.......................... ()4.如图,将铁钉放在某矿石附近,铁钉立即被吸引到矿石上,此现象说明该矿石具有()A.导电性B.磁性C.弹性势能D.隔热性5.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以下是张华同学对几种生活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由此可见霜是由露变来的B.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冰又熔化成水形成的6.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迎面走来的行人B.路旁的树木C.小红骑的自行车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7.2007年5月23日,重庆开县义和镇兴业村小学校舍遭遇雷电的袭击,7名小学生因雷击死亡,44名学生受伤。
贵州高三高中物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用绿光照射一个光电管能发生光电效应,欲使光电子从阴极逸出的最大初动能增大,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A.改用紫外线照射B.改用红外线照射C.改用强度较大的绿光照射D.改用强度较大的红光照射2.原子核X发生β衰变后变成Y核,Y核吸收一个中子后生成Z核并放出一个氦核.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X核比Z核多一个质子B.X核比Z核多一个中子C.X核的质量数比Z核质量数大4D.X核的电荷数比Z核电荷数多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B.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C.物体的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D.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之间的相互碰撞引起的4.如下图是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动图象,从此刻起再过T开始计时,质点P的振动图象是5.据报道,“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绕月飞行器的圆形工作轨道距月球表面分别约为200 km和100 km,运行周期分别为T1和T2.那么,T1和T2的比值为(月球半径取1700 km)A.B.C.D.6.如图所示,斜面体的斜面部分除AB段粗糙外,其余部分都是光滑的,一个物体从顶点滑下,经过A、C两点时的速度相等,且AB=BC,(物体与AB段摩擦因数处处相等,斜面体与水平面始终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AB段和BC段运动中合外力的冲量大小相等B.物体在AB段和BC段运动的加速度相等C.物体在以上两段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相等D.物体在以上两段运动过程中,斜面体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的方向都向左7.如下图,一个质量为m的圆环套在一根固定的、足够长的粗糙水平直杆上,现给环一个向右的初速度v,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圆环还受到一个方向始终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已知力F的大小F=kv(k为常数,v为环的运动速度),则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时间图象可能是8.如图所示,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的区域宽度为2,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一边长为a 、电阻为4R 的正方形均匀导线框ABCD 从图示位置沿水平向右方向以速度v 匀速穿过磁场区域,在下图中线框A 、B 两端电压U AB 与线框移动距离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9.如图所示,M 、N 、P 是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小球的落点,O 点是水平槽末端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如果碰撞中动量守恒,入射球、被碰球的质量分别为m 1、m 2,则有( )A .B .C .D .二、实验题某同学要测量一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ρ.步骤如下:(1)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由图可知其长度为 mm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右上图,由图可知其直径为 mm ;(3)用多用电表的电阻“×10”挡,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此圆柱体的电阻,表盘的示数如图,则该电阻的阻值约为 Ω.(4)该同学想用伏安法更精确地测量其电阻R ,现有的器材及其代号和规格如下:待测圆柱体电阻R电流表A 1(量程0~4mA ,内阻约50Ω) 电流表A 2(量程0~10mA ,内阻约30Ω) 电压表V 1(量程0~3V ,内阻约10kΩ) 电压表V 2(量程0~15V ,内阻约25kΩ) 直流电源E (电动势4V ,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 1(阻值范围0~15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2.0A )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k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A)开关S导线若干为使实验误差较小,要求测得多组数据进行分析,请在方框中画出测量的电路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三、计算题1.静止在水平面上的A、B两个物体通过一根拉直的轻绳相连,如图.轻绳长L=1m,承受的最大拉力为8N.A的质量m1=2kg,B的质量m2=8kg.A、B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现用一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作用在B上,使A、B向右运动.当F增大到某一值时,轻绳刚好被拉断(g=10m/s2).求:(1)绳刚被拉断时F的大小;(2)若绳刚被拉断时,A、B的速度为2m/s,保持此时的F大小不变,当A静止时,A、B间的距离.2.如图,一质量为m的物块A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连在A上,另一端与固定在水平面上的测力计相连.通过测力计可以测出弹簧产生的压力的大小.一质量为m的物块B以速度v与A相碰后一起向右运动,当它们速度为零时,测力计的读数为F.若B的质量为2m,以v的速度与A碰后一起运动,当测力计的读数仍为F时,求它们速度的大小。
贵州省贵阳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多选)如图所示,半径为的竖直光滑圆轨道内侧底部静止着一个光滑小球,现给小球一个冲击使其在瞬时得到一个水平初速度,若,则有关小球能够上升到最大高度(距离底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可以表示为B.可能为C.可能为D.可能为参考答案:BC2. 如图所示,用绳悬挂一个小球,小球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点缓慢地沿圆弧移动到Q点,在这个过程中,绳的拉力T和水平拉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是()A.T不断增大,F不断减小B.T不断减小,F不断增大C.T与F都不断增大D.T与F都不断减小参考答案:C3. 下列关于物理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A.笛卡尔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开普勒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C.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说明如果没有力的作用物体终将停止运动D.亚里斯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参考答案:D4. (单选)下列物理量中不属于矢量的是()A、速度B、加速度C、路程D、位移参考答案:C5.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为5m/s,经过一段位移x后速度变为同向的3 m/s,则运动中的平均速度为A.4 m/s B.由于x未知,无法确定平均速度C.5 m/s D.由于加速度a及位移x未知,无法确定平均速度参考答案:A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最大刻度为5 N)拉着木块在长木板上匀速沿直线运动(如下图).试问:(1)这时弹簧测力计所示的拉力为___N,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N,(2)如果在木块上再加一个砝码,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滑动摩擦力将____.(变大/变小/不变)这一事实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有关参考答案:-3.0N 3.0N 增大增大压力有关7. 如图所示为用频闪摄影方法拍摄的研究物体做平抛运动规律的照片。
贵州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A 、B 两个质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等时间内它们通过的弧长比 S A :S B =2:3,转过的圆心角比θA :θB =3:2。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们的线速度比v A :v B =2:3 B .它们的角速度比ωA ∶ωB =2:3 C .它们的周期比T A :T B =2:3 D .它们的周期比T A :T B =3:22.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先后水平抛出同一小球,第一次小球落到斜面中点,第二次小球落到斜面底端,从抛出到落至斜面上(忽略空气阻力) ( )A .两次小球运动时间之比t 1∶t 2=1∶B .两次小球运动时间之比t 1∶t 2=1∶2C .两次小球抛出时初速度之比v 01∶v 02=1∶D .两次小球抛出时初速度之比v 01∶v 02=1∶23.在以下情况中可将所研究的物体看成质点的是( )A .观察"辽宁舰"航空母舰上的"歼-15"战斗机起飞时,可以把航空母舰看做质点B .研究“玉兔”号从“嫦娥”的怀抱中“走”出来,即两器分离过程中“玉兔”一连串技术含量极高的“慢动作”C .研究“玉兔”号巡视器巡视月球时的运动轨迹D .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什么情况下,自行车都不能看成质点4.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两细绳之间的夹角必须为90°,以便求出合力的大小 B .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结点的位置必须与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结点的位置重合C .若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时合力的图示F 与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拉力的图示F ′不完全重合,说明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不一定是普遍成立的D .同一实验过程中,结点O 的位置允许变动5.一个物体受到同一平面的几个共点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若将其中水平向右的力F 大小不变而将其方向逆时针转过,其余的力不变,则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的大小为( ) A .FB .2FC .FD .F6.如下图所示,水平面上质量相等的两木板A ,B 用一轻质弹簧相连,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 拉动木块A ,使木块A 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研究从力F 刚作用在木块A 上的瞬间到木块B 刚离开地面的瞬间这一过程,并且选定该过程中木块A 的起点位置为坐标原点,则下列图中可以表示力F 和木块A 的位移x 之间的关系的是( )A .B .C.D.7.塔式起重机模型如图,小车P沿吊臂向末端M水平匀速运动,同时将物体Q从地面竖直向上匀加速吊起,下图中能大致反映Q运动轨迹的是()A.B.C.D.二、实验题1.某同学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在方格纸上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小方格的边长L=6.4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实验中记录了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e 所示。
2020-2021学年上学期宣化一中高一年级月考物理试卷(11月份)1.在行驶汽车上的乘客,看到道路两旁的树木不断向后退,这是因为乘客选择的参考系是()A. 所乘坐的汽车B. 地面上的建筑物C. 道路旁的树木D. 路边站着的人2.下列物理量中,不是矢量的是()A. 位移B. 平均速度C. 时间D. 重力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由于“辽宁舰”航母“高大威武”,故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看成质点B. 战斗机飞行员可以把正在甲板上手势指挥的调度员看成是一个质点C. 在战斗机飞行训练中,研究战斗机的空中翻滚动作时战斗机可以看成质点D. 研究“辽宁舰”航母在大海中运动轨迹时,航母可以看成质点4.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由图象可知()A. 质点一直处于运动状态B. 质点第3 s内位移是2 mC. 此图象表示了质点运动的轨迹D. 该质点前4 s内位移是2 m5.一物体以2m/s的初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s内位移为16m,则()A. 物体的加速度为2m/s2B. 4s内的平均速度为6m/sC. 4s末的瞬时速度为6m/sD. 第2s内的位移为6m6.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s=4t+2t2(m),则它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A. 2 m/s,0.4m/s2B. 4 m/s,2 m/s2C. 4 m/s,1 m/s2D. 4 m/s,4 m/s27.某质点做直线运动,若其速度v>0,加速度a<0,则当加速度a逐渐增大的过程中,速度将()A. 增加得越来越快B. 增加得越来越慢C. 减小得越来越快D. 减小得越来越慢8.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的速度大小为2m/s,2s后,其速度大小变为18m/s。
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A. 5m/s2B. 10m/s2 C. 16m/s2D. 20m/s29.关于自由落体运动及重力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竖直向下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B. 熟透的苹果从树枝开始自由下落的运动可被视为自由落体运动C. 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D. g值在赤道处大于在北极处10.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B. 出租车是按位移的大小收费的C. 在曲线运动中,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D. 在单方向直线运动中,位移就是路程11.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得到的正确结果是()A. 0~1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B. 0~2s内的位移大小是3mC. 0~1s内的加速度小于2~4s内的加速度D. 0~1s内的运动方向与2~4s内的运动方向相同12.为测得楼房的高度,让一个石块从楼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那么除已知的重力加速度g外,测出下列哪个物理量是可以算出楼房的高度的()A. 石块下落到地面的总时间B. 石块下落第1s内的位移C. 石块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D. 石块通过最后1m位移的时间13.“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_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______V,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______s打一次点。
贵州省贵阳市师大附中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某个行星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一半,半径也是地球半径的一半,则此行星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上重力加速度的A.0.25倍 B.0.5倍C.4倍 D.2倍参考答案:D2. 起重机竖直吊起质量为m的重物,上升的加速度是a,上升的高度是h,则起重机对货物所做的功是()A.mgh B.mahC.m(g+a)h D.m(g-a)h参考答案:C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速度变化量是矢量C.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可能最大 D.匀变速直线运动指速度变化量相同的直线运动参考答案:BC4. (不定项选择题)如图所示,A和B的质量分别是1 kg和2 kg,弹簧和悬线的质量不计,在A上面的悬线烧断的瞬间()A.A的加速度等于3g B.A的加速度等于gC.B的加速度为零 D.B的加速度为g参考答案:AC 5. 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面内,小球a、b从高度不同的两点,分别以初速度va和vb沿水平方向抛出,经过时间ta和tb后落到与两抛出点水平距离相等的P点.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B.,C.,D.,参考答案:a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2分)一只鹰在俯冲时,速度15 m/s增加到23 m/s,时间则经过4 s,它的平均加速度大小是_____。
参考答案:2 m/s27. 如图所示,是探究某根弹簧的伸长量x与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图,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N/m,当弹簧受F 2=600 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伸长为▲cm当弹簧伸长为x1=20cm时,弹簧产生的拉力是F1=▲N参考答案:2000 N/m 30cm 400N8. 一宇宙空间探测器从某一星球的表面垂直升空,宇宙探测器升空到某一高度,发动机关闭,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宇宙探测器在该星球表面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是 m.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是 m/s2.参考答案:768m 4m/s2 9. 一物体在水平面内沿半径 R=20 cm的圆形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v=0.2m/s,那么,它的向心加速度为_______m/s2,它的角速度为______rad/s。
2015-2016 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物理试题【新课标】一、选择题(共 16 题,每题 3 分,共 48 分。
此中第 1~ 11 题为单项选择题;12~ 16 题为不定项选择题,正选得 3 分,漏选得 2 分,错选、不选得 0 分)1.对于质点,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B.质点是真切存在的物体C.体积很小的物体必定能够当成质点D.质量很小的物体必定能够当成质点2.对于位移和行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必定和行程相等B.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和行程完好同样C.若两物体运动的行程同样,则它们的位移必定同样3. D. 若两物体运动的位移同样, 则它们的行程不必定同样对于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刹时速度的方向必定是物体的运动方向B.刹时速度的大小必定小于时间趋势于零时的均匀速度C.均匀速度的方向必定是物体该段时间内的运动方向D.均匀速度的大小必定等于均匀速率4.对于速度和加快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若物体加快度愈来愈大,则其速度必定愈来愈大B.若某时辰物体速度为零,则现在它的加快度也必定为零C.加快度总与速度变化的方向同样D.作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加快度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则物体速度必定在变小5.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的运动方向必定不变B.物体的速度必定随时间均匀改变C.物体的位移永久在变大D.物体的位移在任何状况下都不行能等于零6.对于力的描绘,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力的两种作用成效能够同时表现B.力能够经过物体进行传达C.重力、弹力都是非接触力D.能够使劲的表示图法完好的表示一个力7.对于物体的重心,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B.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定在它的几何中心C.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因此必定在物体上D.用一细线将薄板悬挂起来并静止,薄板的重心必定在细线所在的直线上8.蹦极的人会遇到蹦极绳子的拉力作用,产生这个拉力的原由是()A. 绳子的形变B. 绳子所遇到的重力C.人的形变D.人所遇到的重力9.如图示 ,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 2kg,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1.在运动过程中 ,还遇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为1N 的拉力的作用 , g 10m/ s2,则物体遇到的滑动摩擦力为()A.1N, 向右B.1N, 向左C.2N, 向右D.2N, 向左在绳的上、 下两头各拴着一小球, 一人用手拿住绳上端的小球站在三层楼的露台上, 松手后小球自由着落, 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为 △t .假如人站在四层楼的露台上, 松手让球自由着落,不计空气阻力 ,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将 ( )A. 大于 △tB. 等于 △tC.小于 △tD. 没法鉴别段10.对于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伽利略用逻辑推理否认了亚里士多德“越重的物体着落的越快 ”的论断B.伽利略让铜球在阻力很大的斜面上滚下,借此来“冲淡重力 ”C.伽利略以为落体运动是速度随位移均匀变化的运动D.伽利略科学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相联合11.如图为一个运动物体的v-t 图象,已知两段图线和 t 轴所围的面积分别为 s 1、 s 2 ,则对于匀加快和匀减速阶段描绘正确的选项是()A. 两段加快度的比a 1 s 2B.两段均匀速度的比v 1 s 1a 2 s 1v 2 s 2C.两段均匀速度的比v 1 1t 1 s 1v 21D.两段时间的比s 2t 212.竖直上抛一个小球, 它的初速度为v 0 ,当地重力加快度大小为g ,经过 t( tv 0)时间,g它的速度为 v ,则这一过程中小球的均匀速度为()A.v 0vB.v- v C. v 01gtD. v1gt222213.两木自左向右运,用高速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下木每次曝光的地点,如所示,两次曝光的隔是相等的,由可知()A 上边的木作加快直运B 下边的木作匀速直运C 在刻t3和刻t4之某瞬两木速度同样D 在刻t2以及刻t5两木速度同样二、(共14 分)17.( 6 分)某校学趣小在研究“研究小速度随化的律”的,是某次得出的,所用源的率50Hz,舍去前面比密集的点,从0 点开始,每 5 个点取 1 个数点,以1、2、3⋯⋯。
贵阳市普通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高一物理2016.7考生注意: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3.本试卷共有六页,四大题,22小题,请按题目要求进行解答.4.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考生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作答.―、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其中1~8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9~12题为多项选择题。
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多个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不全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共32分。
请将符合题意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对应题号下的空格中)1.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并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B.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牛顿在大量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D.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测出引力常量G2.下列情景中,不能用离心现象解释的是()3.下列关于功、能和机械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各种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但能的总量不一定守恒B.物体动能的变化量一定等于物体所受合力做的功C.物体在只受重力作用的情况下,其机械能才守恒D.若有阻力对物休做功,重力所做的功不等于其重力势能的减少量4.如图所示的齿轮传动装置,在大齿轮盘内嵌有三个等大的小齿轮,大齿轮半径(内径)是小齿轮半径的2倍,大、小齿轮的齿都很小,当大齿轮顺时针匀速转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齿轮每个齿的线速度均相同B.小齿轮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C.大、小齿轮的角速度之比为1:2D.大、小齿轮每个齿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5.质量为m 1和m 2的两个物体m 1<m 2,在大小相等方向如图所示的两个力F 1和F 2的作用下,分別从静止开始在光滑和粗糙水平面上移动了相同的位移,若F 1做的功为W 1,F 2做的功为W 2,则()A .W 1<W 2B .W 1=W 2C .W 1>W 2D .无法比较W 1、W 2的大小6.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 、B 两物块叠放在一起,放置于粗糙水平圆盘上,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受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向心力B .A 的向心力是B 的向心力的2倍C .B 受圆盘的摩擦力与A 受的摩擦力相等D .B 受重力、支持力、压力、静摩擦力7.如图所示,红蜡块能在玻璃管的水中匀速上升,若红蜡块在A 点匀速上升的同时,使玻璃管水平向右做直线运动,曲线Q 为红蜡块实际运动的轨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玻璃管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B .玻璃管水平向右做加速直线运动C .玻璃管水平向右做减速直线运动D .玻璃管无论做何种运动,蜡块的轨迹都是曲线Q8.一辆汽车在如图所示的道路上行驶,图中A 是一段半径为r A 的圆弧形水平弯道、Β是凸形路面的最高点、C 是凹形路面的最低点,r B 、r c 分别为B 、C 两点对应的半径,汽车行经A 路段及B 、C 两点的部分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则关于汽车行驶经过各路段的分析正确的是()Α.2A A mf r υ=可知,汽车经过A 时,车速过大容易发生侧滑B .是否发生题中所述的各种事故,均与车速快慢无关C .由2C NC Cm mg F r υ-=可知,汽车经过C 时,车速过大容易造成爆胎D .由2B NB Bm F mg r υ-=可知,汽车经过B 时,车速过大容易“飞”起来9.如图所示,某同学在一次投球游戏中,将小球水平抛向放在地面上的小桶,结果小球落在小桶的后方。
仁怀市贵师大附中周林高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11月月考高一英语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的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 £19.15B £9.15C £9.18答案是B1.What will Dorothy do on the weekend?A. Go out with her friendB. Work on her paperC. Make some plans2.What was the normal price of the T-shirt?A. $15B. $30C. $503.What has the woman decided to do on Sunday afternoon?A. To attend a weddingB. To visit an exhibitionC. To meet a friend4.When does the bank close on Saturday?A. At 1:00 pmB. At 3:00 pmC. At 4:00 pm5.Where are the speakers?A. In a storeB. In a classroomC. At a hotel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和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 B 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和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分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仁怀市贵师大附中周林高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11月月考高一生物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0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003年上半年,非典型肺炎给我国乃至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经各国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已经查明引起该病的生物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我们认为这种病毒是生物的主要理由是()A.它能进行独立的新陈代谢B.它能通过增殖繁衍后代C.它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D.它的组成元素中含有C2.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是A.列文虎克 B.施莱登和施旺C.沃森和克里克 D.桑格和尼克森3.右图表示DNA和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图中阴影部分表示两者共有的化学组成,则下列属于阴影部分的一项是A.脱氧核糖、鸟嘌呤、磷酸B.尿嘧啶、鸟嘌呤、磷酸C.胞嘧啶、腺嘌呤、磷酸D.核糖、脱氧核糖、磷酸4.下列各项元素中,全部属于微量元素的是A.C、H、N、P、Mn B.Cl、Fe、S、N、MgC.B、Cu、Zn、Mn、Mo D.N、P、K、Cu、Fe、I5.由103个氨基酸形成某蛋白质的过程中,分子量减少了1800(不考虑二硫键的形成),则形成该蛋白质含多肽链的条数、该蛋白质分子中最少的氨基数目各是()A. 3、3B. 1、3C. 1、100D. 3、1006..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功能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空间结构有关B.已知某化合物含有C、H、O、N等元素,可以推断此物质为蛋白质C.不同蛋白质分子中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有的有差异性属于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D.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可能会导致蛋白质失去生物活性,但这种改变是不可逆的7血红蛋白分子分子式为C3032H4816O812N780S8Fe4,有四条肽链,其中R基中有202个N ,那么这个蛋白质完全水解需要多少个水分子A.202 B.574C.776 D 7898.玉米叶肉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含有的碱基种类有A.1种 B.4种C.5种 D.8种9.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C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生命的最基本元素B.蛋白质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C.DNA分子携带大量遗传信息,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D.糖原分子中贮存大量能量,是植物细胞中贮存的能源物质10.下列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的糖是A.果糖 B.乳糖C.糖原 D.蔗糖11.下列在人体彻底分解只能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是A.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B.蓝藻的遗传物质C.脂肪 D.血红蛋白12.下列不.属于固醇类物质的是A.胆固醇 B.维生素DC.性激素 D.磷脂13.下列相关物质的类型与功能的组合,错误..的一组是选项物质名称类型功能A 糖原糖类人体内贮存能量的物质B 维生素D脂质促进生物吸收钙的吸收C DNA 核酸真核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D 抗体蛋白质参与机体免疫作用14.科学家对伞藻进行如下嫁接实验:将甲伞藻的伞柄嫁接到乙伞藻的假根上,请判断图中“X帽”为A.菊花形帽 B.伞形帽C.两种帽的中间类型 D.不能长出“帽”15.在中央电视台2011年3月15日曝光了河南孟州、温县等地一些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喂养生猪后,使瘦肉精恶名远扬.瘦肉精,学名为盐酸克伦特罗,是一种可以用来提高瘦肉率的药物,其作用机理是抑制脂肪合成、促进脂肪分解和转化、促进蛋白质合成、实现动物营养再分配.据此推测,瘦肉精最终对细胞器的作用很可能是( ) A.使核糖体的活动减弱,使某些内质网的活动加强B.使核糖体的活动加强,使某些内质网的活动减弱C.使高尔基体的活动减弱,使叶绿体的活动加强D.使高尔基体的活动加强,使叶绿体的活动减弱16.适宜用来研究细胞膜组成成分的实验材料是A.鸟不成熟的红细胞 B.鸡成熟的红细胞C.洋葱紫色表皮细胞 D.马的血液17.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的功能特点是A.选择透过性 B.流动性C.特异性 D.专一性18.植物细胞中可能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 B.叶绿体和液泡C.高尔基体和液泡 D.中心体和叶绿体19.分泌蛋白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之后,其运输方向是A.内质网→细胞膜→高尔基体 B.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C.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D.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20.下列细胞结构中,磷含量最少的是.......A.中心体 B.内质网C.核膜 D.溶酶体21.下列不.属于细胞核功能的是A.细胞遗传信息库 B.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C.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 D.细胞能量的供应中心22.在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如右图)观察叶肉细胞装片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与调节细胞图像清晰度有关的结构是①②B.与细胞图像放大倍数有关的结构是③④C.与调节细胞图像亮度有关的结构是⑤⑦D.与调节细胞图像颜色有关的结构是④⑥23.用苏丹Ⅲ染液对脂肪组织进行染色时,可用来冲洗浮色的药品是A.盐酸 B.H2OC.50%的酒精 D.双缩脲试剂24.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A.梨和番茄中含有较多的还原糖,可用来做还原糖的鉴定实验B.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组成不同,使用方法完全相同C.花生种子做脂肪鉴定实验时需先浸泡一段时间,主要目的是容易去掉种皮D.在碱性环境中,能与低浓度硫酸铜溶液产生紫色反应的是蛋白质25.右图表示叶绿素分子和血红蛋白分子局部结构简图,据图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表示叶绿素分子,乙表示血红蛋白分子B.叶绿素分子和血红蛋白分子中共有的化学元素是N一种。
贵州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中考链接)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瓶普通矿泉水的重力为500NB.人体正常体温为39℃C.普通成人的步行速度为5m/sD.教室里课桌的高度为80cm2.(中考链接)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择的参考系分别是()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3.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都是矢量的是:()A.位移、速度、加速度B.路程、平均速度、速率C.质量、速度、加速度D.加速度、速度变化量、时间4.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当作质点的是()A.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B.研究教室里吊扇的运动情况C.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D.研究地球上昼夜交替原因5.以下的计时数据指的是时间(间隔)的是()A.列车在9时45分到达途中的南京站B.在某场足球赛中,甲队于开赛10min后攻入1球C.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于19时开播D.某短跑运动员用11.5秒跑完了100m6.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一举拿下了8枚金牌并刷新了7项世界纪录,成为奥运会历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
“水立方”的泳池长50m,在100米蝶泳中,需要在泳池中游一个来回,测得菲尔普斯游完全程的时间为50.58s,则他所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将运动员看成质点)分别是()A.100m、100m B.0、150mC.150m、0D.0、100m7.两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物体A的加速,物体B的加速度,两者加速度和速度的大小比较()A.物体A加速度大B.物体B加速度大C.物体A的速度大D.物体B的速度大8.如图所示,一列火车长100 m,速度为5 m/s.它通过一根直径为2 cm的标志杆约需要多长时间?它通过长为150 m的大桥需要多长时间?A.20s ,50s B.20s , 30sC.30s ,20s D.30s , 50s.9.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4 s时指的是物体在4 s末时,指的是时刻B.物体在4 s内指的是物体在3 s末到4 s末这1 s的时间C.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D.第2 s末就是第3 s初,指的是时间10.下面的几个速度中说法正确的是()A.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 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指的是瞬时速度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指的是瞬时速度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D.小球第3 s内的速度是6 m/s,指的是平均速度1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的是路程矢量,位移是标量B.质点通过的路程可以不等,但位移可能相同C.质点通过的路程不为零,但位移可能是零D.质点做直线运动时,它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大小12.在下面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却很小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D.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大13.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物体计时开始沿负方向做初速度为20m/s的减速运动C.t=2s初物体速度为0D.t=2s后物体沿正方向开始做初速度为0的加速运动14.(中考链接)物体A静止在水平面上,请画出物体A所受力的示意图.二、实验题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让重锤自由下落,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点O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点A、B、C、D…依次表示点O以后连续的各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s打一个点.(1)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该先,后;根据打点O到H情况,可知该物体做(填加速、匀速或者减速)运动;(2)读出打点的距离:EF= cm, FH = cm;(3)计算平均速度,其中VEF = m/s, VFH= m/s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打下G点的瞬时速度VG= m/s ;你知道打点计时器工作使用的是(填“交流”或者“直流”)电源。
2015—2016学年度仁怀市贵师大附中周林学校6月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8题单选,每题3分,9—12为多选,每题4分共40分)1. 在研究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时,观察如下实验,红蜡块能在玻璃管的水中匀速上升,若红蜡块在A 点匀速上升的同时,使玻璃管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红蜡块实际运动的轨迹是图中的( ) A 、直线P B 、曲线Q C 、曲线R D 、无法确定2. 火车轨道在转弯处外轨高于内轨,其高度差由转弯半径与火车速度确定。
若在某转弯处规定行驶的速度为v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当速度大于v 时,轮缘挤压外轨②当以速度v 通过此弯路时,火车重力、轨道面支持力和外轨对轮缘弹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③当速度小于v 时,轮缘挤压外轨④当以速度v 通过此弯路时,火车重力与轨道面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设太阳质量为M,某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为T,轨道可视作半径为r 的圆。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描述该行星运动的上述物理量满足 ( )A.GM=2324r T πB.GM=2224rT π C.GM=2234r T π D.GM=324rT π4.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飞船内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演示了一些完全失重状态下的物理现象。
若飞船质量为m,距地面高度为h,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飞船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A.0B.2()GMR h + C.2()GMmR h + D.2GMh 5.假设地球和火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到太阳的距离,那么 ( ) A.地球公转周期大于火星的公转周期B.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C.地球公转的加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加速度D.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角速度6.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沿水平方向拉木箱,使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不同的水平地面上前进相同的距离。
第Ⅰ卷(选择题)1.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 )A. 耀斑和色球B. 黑子和日珥C.黑子和耀斑D. 日冕和太阳风【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发生在光球层的黑子和发生在色球层的耀斑。
考点:太阳活动。
2. 下面四幅图(图中阴影代表夜半球),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北半球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发生极夜现象。
呈逆时针方向自转的为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的为南半球。
考点:光照图的判读。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频繁的“黑风暴”刮起了3亿吨尘土。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 “黑风暴”现象的直接原因主要是A. 植被遭到破坏B. 地下水位下降C. 降水异常减少D. 温室效应加剧4. “黑风暴”现象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 )A. 地域性B. 整体性C. 地带性D. 非地带性【答案】3. A 4. B【解析】试题分析:3题:由材料“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了频繁的“黑风暴”可知,“黑风暴”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方式,破坏了地表植被,从而使地表失去植被保护,在风力的吹拂作用下而出现的,故选项A正确。
4题:植被遭到破坏导致“黑风暴”的出现,说明地理环境中的某一要素发生改变,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受到影响,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故选项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5. 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下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气流上升,A错;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气流下沉,气压高,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B正确;市区有热岛效应,气温较郊区高,气流上升,C错;热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D错。
考点:热力环流【方法总结】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垂直方向上,热的地方空气会膨胀上升,到上空聚积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压,而近地面则形成低压;冷的地方空气就会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近地面形成高压。
贵州省贵阳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空气阻力的大小恒为F.则从抛出到落回到抛出点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为A.0B.-FhC.FhD.-2Fh参考答案:D2. 某同学摇动苹果树,从同一高度有一个苹果和一片树叶同时从静止落下,发现苹果先落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和树叶的运动都是自由落体运动B.苹果和树叶的运动都不能近似看成自由落体运动C.苹果的运动可近似看成自由落体运动,而树叶的运动则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D.假如地球上没有空气,苹果和树叶也不会同时落地参考答案:C3. 某人在静止的湖面上竖直上抛一小铁球,小铁球上升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穿过湖水并陷入湖底的淤泥中一段深度.不计空气阻力,取向上为正方向,在下边v﹣t图象中,最能反映小铁球运动过程的速度﹣时间图线是()A.B.C.D.参考答案:C【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速度图象中速度大于0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速度小于0表示物体沿负方向运动;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越大代表物体的加速度越大.【解答】解:物体在竖直上升过程中物体的速度竖直向上,即速度大于0,此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1=g,方向竖直向下;到达最高点后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即速度小于0,此时物体的加速度加速度为a2=g,方向竖直向下.故进入湖水之前物体的加速度保持不变.故速度图象的斜率保持不变.铁球进入湖水后受到湖水的阻力作用,但重力大于阻力,加速度向下但加速度a3<g,速度方向仍然向下即速度小于0.在淤泥中运动的时候速度仍向下,即速度小于0,但淤泥对球的阻力大于铁球的重力,所以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故物体做减速运动.故C正确.故选C.4. 如图所示,以9.8 m/s的水平速度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撞在倾角°的斜面上。
仁怀市贵师大附中周林高中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11月月考
高一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8小题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选对得3分,选
错得0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做质点
B.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做质点
C.能不能被看成质点,要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程度大小而定
D.高速运动的物体可以被看做质点,低速运动的物体不可被看做质点
2.一短跑运动员在100m比赛中跑到50m时速度大小是9.5m/s,在10s末到达终点冲剌时速度为11.5m/s,这名运动员在百米赛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A.11.5m/s B.10.5m/s C.10m/s D.9.5m/s
3.下列关于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所以速度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B.因为加速度可以通过速度的变化与相应的时间之比得到,故加速度与速度同向
C.加速度与速度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加速度与速度这两个物理量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4.如图,沿同一直线运动的物体A、B,其相对同一参考系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图象可知()
A.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 A>v B
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
3s才开始运动
C.在5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
D.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5.一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2 m,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
A.4.0 m B.6.0m C.8.0 m D.10.0 m
6.一辆沿笔直公路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相距40m的电线杆共用4s时间,它经过
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6m/s,则汽车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为()
A.3m/s2 B.4m/s2 C.5m/s2 D.6m/s2
7.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A,从此时开始,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丙车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它们经过下一路标B 时的速度相同,则三辆汽车经过下一路标B时的先后顺序是()
A.乙、丙、甲 B.甲、乙、丙
C.丙、甲、乙 D.乙、甲、丙
8.a、b两辆游戏车在两条平直车道上行驶,t=0时两车从同一计时处开始比赛,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图象如图,则图中所对应的比赛,一辆赛车能追上另一辆赛车的是()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5小题共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
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关于机械运动和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考系
B.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描述运动时,无需选定参考系
C.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但是也要遵循简单性的原则
D.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地球为参考系
10.关于路程和位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
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小于其路程
11.下列事例中有关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速度计上显示80km/h,指的是瞬时速率
B.火车从济南到北京的速度约为220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C.某高速公路上限速为11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D.子弹以900km/h的速度从枪口射出,指的是瞬时速度
12.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P点时开始计时,取向右为正方向,其v -t图像如图所示,则物体在4 s内( )
A.前2s的加速度为5m/s2,后2s的加速度也为5m/s2
B.前2s向左运动,后2s向右运动
C.2s前位于P点左侧,2s后位于P点右侧
D.4s内发生的位移为20m
13.下列运动情况可能出现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减小
B.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反而增大
C.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却不为零
D.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不变,速度也始终不变
三、填空题(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4.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先以20m/s的速度行驶400m,又以40m/s的速度向前行驶400m,则汽车在这800m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
15.质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5s后速度达到 10m/s,然后匀速运动了 20s,接着经 2s匀减速运动后静止,则质点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是______ m/s2,在第 26s末的速度大小是____m/s.
16.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体从空中从O点静止下落,分别经过A、B、C、D四个,且OA=AB=BC=CD
经过这四个点的速度之比为
四、实验题(2小题,共10分)
17.(4分)利用水滴下落可以测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方法是:在自来水龙头下面放置一块小盘A,调节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的滴落到小盘内,并调节到耳朵刚好听到第一滴水滴在小盘内的声音的同时,第二滴水刚好开始下落.首先量出水龙头口离小盘的高度h,再用停表计时,计时方法是:当听到某一滴水滴在小盘内的声音时,开始计时,并数“1”,以后每听到一声滴水声,依次数“2,3,.”,一直数到“n“时,按下停表按钮停止计时,读出停表
的示数为t.,则相邻两水滴之间的时间间隔为,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g= 。
18.(6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得三个计数点1、3、5跟计数点0间的距离分别是x1 =1.10cm;x2 =5.10cm;x3 =11.50cm。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 s;
(2)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v2 = m/s;
(3)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a= m/s2。
五、计算题(共3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
案的不给分.有数字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9.(8分)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面有障碍物,于是立即制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s后的速度减为16m/s。
求:
(1)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为多少?
(2)刹车后15s时的速度为多少?
20.(12分)某种战斗机在航空母舰上起飞的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为a=4.5m/s2,飞机对地速度为v=60m/s才能安全起飞,若航空母舰飞行甲板的长度为L=300m,试求:
(1)如果航空母舰静止,战斗机被弹射装置弹出后开始加速,要保证起飞安全,战斗机被弹射装置弹出时的速度大小至少是多大?
(2)如果航空母舰匀速前进,在没有弹射装置的情况下,要保证飞机安全起飞,航空母舰前进的速度至少要多大?
21.(14分)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候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3m/s2的加速度开始加速行驶,
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6m/s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边超过汽车。
试求: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
仁怀市贵师大附中周林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11月月
考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1.C 2.C 3.D 4.B 5.D 6.B 7.D 8.C
9.AC 10.BD 11.AD 12.AB 13.ABC
14.26.7m/s 15.2m/s 2
5m/s 16.1∶2∶3∶4 17.1-n t 22
)1(2t
n h - 18.0.1s 0.2m/s 0.6m/s 2 19.由题意易知:
速度由20m/s 减为16m/s 的过程中用时2s ,则220/2/22016s m s m t v v a -=-=-=
刹车后汽车静止,故刹车时间s s a v t 102200===
刹车, 易知,在第15s 末汽车的速度为0.
20.
(1)如果航空母舰静止,战斗机被弹射装置弹出后开始加速,要保证起飞安全,要求解战斗机被弹射装置弹出时的速度。
由aL v v t 2202=-得:s m s m v ax v t /30/3005.42602220=⨯⨯-=+-=
(2)设航母的速度为0v ,则飞机起飞时对航母的速度为(060v -),则对飞机在航母上的运动aL v v t 20)(20=--
解得s m v /1.80≈
21.当汽车的速度与自行车的速度相等时,两车之间的距离最大。
设经时间t 两车之间的距离最大。
则
自汽v at v == s s a v t 23
6===∴自 m m m at t v x x x m 6232
1262122=⨯⨯-⨯=-
=-=∆自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