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模拟试卷2
- 格式:doc
- 大小:174.00 KB
- 文档页数:5
江西财经⼤学《统计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江西财经⼤学统计学院《统计学》模拟试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已知某种商品每件的价格为25元,这⾥的“商品价格”是()。
A.指标 B.变量 C.品质标志 D.数量标志2.统计调查⽅案中⾸要的问题()。
A.确定调查对象B.确定调查经费C.确定调查项⽬D.确定调查⽬的 3.在抽样调查中,( )。
A.全及总体是唯⼀确定的B.全及指标只能有⼀个C.样本指标是唯⼀确定的D.样本指标只能有⼀个4.有12名⼯⼈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3、4、3、4、4、2、2,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
A.单项分组B.等距分组C.不等距分组D.以上⼏种分组均可 5.编制时间数列时,要求动态数列的每个指标具有( )。
A.⼀致性 B.连续性 C.可⽐性 D.间隔性 6.如果⽣活费⽤指数上涨20%,则现在1元钱( )。
A.只值原来的0.80元 B.只值原来的0.83元 C.与原来的1元钱相同 D.⽆法⽐较 7.能够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 )。
A.抽样误差 B.登记误差 C.代表性误差 D.系统性误差8.当有多个成数资料可供选择时,计算抽样平均误差常⽤数值( )。
A.最⼤的⼀个 B.最⼩的⼀个C.中间的⼀个D.最接近0.5的⼀个 9.⽆偏性是指( )。
A.抽样指标等于总体指标B.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C.样本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D.P p10.在正态分布条件下,以2Y S (提⽰:Y S 为估计标准误差)为距离作平⾏于回归直线的两条直线,在这两条平⾏直线中,包括的观察值的数⽬⼤约为全部观察值的()。
A.68.27% B.90.11% C.95.45% D.99.73% *11.国民账户体系⾸创于()。
A.英国B.美国C.前苏联D.中国*12.国民经济效益是指()。
A.微观经济效益C.宏观经济效益D.物质⽣产部分经济效益*13.⽣产者将商品卖给商业经营者的买卖⾏为属于()。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统计学模拟试卷一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若正态总体,方差2σ已知,则总体均值μ的区间估计所采用的统计量为 ; 2.利用最小二乘法配合趋势线方程的条件是: ; 3.有10位学生,其中8位男生,2位女生;从中一次随机抽选4人,则恰巧其中有2位女生的概率为 ;4.假设检验中的显着性水平越高,对同一问题 ; A 临界点就越小 B 所需样本量就越大 C 就越有可能接受HD 就越小xxxxA ˆ()0iiy y -=∑B 2ˆ()iiy y -∑最小C 0t =∑D A 且B A 4221028()()1010CB 2228()()1010C 2248210/C C C D5.各实际观测值i y 与回归值ˆi y的离差平方和称为 ; A 回归平方和 B 剩余平方和 C 总离差平方和D 估计标准误差6.在对一个4×4列联表进行2χ检验时,2χ 分布的自由度是 ;7.我国目前的零售价格指数的特点是 ; A 对所选商品使用的价格是该商品的市价 B 对所选商品使用的价格是该商品的议价 C 是根据全部零售商品计算而得 D 是采用加权算术平均形式计算的8.在回归分析中,F 检验主要是用来进行 检验; A 回归方程的显着性 B 相关系数的显着性 C 回归系数的显着性D 估计标准误差的显着性9.样本方差和总体方差在计算上的区别是 ; A 只有样本方差才使用了全部数据 B 样本方差是用数据个数去除离差平方和 C 只有总体方差才使用了全部数据 D 总体方差是用数据个数去除离差平方和 10.2~(,12)X N μ,则(||36)P x μ-≤= ; 二、多项A 16B 12C 9D 2ABCD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1.研究促销方式对销售量的影响,促销方式共有三个水平,则这种方差分析是 ;A 单因素方差分析B 双因素方差分析C 三因素方差分析D 单因素三水平方差分析12.定量数据是由计量所形成的数据;A 列名水平B 有序水平C 间隔水平D 比较水平13.利用Z统计量可以对总体比例进行假设检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Z统计量只是一个近似的统计量B 进行这种检验需要比较多的样本C 对总体比例不能进行单侧检验D 这种检验的理论基础是中心极限定理14.贝努里试验具有以下哪些性质 ;A 试验结果对应于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B 试验包括几个相同的试验C 每次试验"成功"的概率p不变,"失败"的概率(1)p也不变D 每次试验都只有两个可能结果:"成功"或"失败"1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调和平均数只适用于定比数据B 平均差以中位数为中心C 四分位差反映了中间50%数据的离散程度D 极差是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16.设随机变量2~(,)X N μσ,其中μ已知,方差2σ未知,若从这一总体中随机地抽取一个样本12,,,n x x x ,则可构造的统计量为 ;x B 32x μ+C 22111()1n n i i sx x n -==--∑ D 2211()nni i s x x n ==-∑17.某企业今年与去年相比,各科产品的单位成本总指数为120%,这个相对数是 ; A 个体指数 B 加权综合指数 C 数量指数D 质量指数18.相关关系按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方向可分为 ; A 正相关B 复相关C 单相关D 负相关19.进行假设检验时,选取的检验统计量 ; A 是样本的函数B 可以包含总体分布的假设已知参数C 不能包含总体分布的任何参数D 其值可以由取定的样本计算出来20.在编制加权综合指数时,确定权数需要考虑的问题有: ; A 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B 权数的所属时期 C 权数的具体数值D 权数的具体形式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1.假设检验中常用的统计量有 和 ;22.在相对数中,根据分子和分母的不同情况可以将相对数分为相对数和相对数;23.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只要将其逐个累加,就可得到其函数;24.常用的点估计的方法有 , ,和最大似然法,最小二乘法;25.根据所研究问题涉及的因素多少,方差分析可分为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26.什么是定比尺度它具有哪些特征27.假设检验分为几个步骤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28.某企业甲、乙两个班组生产某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根据上述资料比较两个班组生产质量的好坏;统计学模拟试卷一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C B C D A D 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题号11 12 13 14 15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21、 Z统计量; t统计量22、比例, ;比率23、概率分布或分布律;分布24、矩估计法;顺序统计量法25、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26、标准答案:定比尺度又称比率尺度或比较水平,其英文译为Ratio Scale,它是对事物之间比值的一种测度,可用于参数与非参数统计推断;虽然它与定距尺度同属于一个等级的计量尺度,但其功能要比定距尺度强一些,其主要特征体现为:①除能区分类别、排序、比较大小、求出大小差异、可采用加减运算以外,还可以进行乘除运算;②具有绝对零点,即"0"表示"没有"或"不存在";③所有统计量均可对其进行分析;即不仅包括其它三种计量尺度可以采用的统计量,如:频数、频率、众数、中位数、四分位数、均值、标准差等,而且还可以采用其他更为复杂的统计量,如T统计量、Z统计量、F统计量、2 统计量等;复习范围或考察目标: 课件第一章第一节数据的计量尺度27、标准答案:分为五个步骤:1提出原假设和替换假设;2确定适当的检验统计量;3规定显着性水平;4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5作出统计决策并加以解释;复习范围或考察目标: 课件第五章第一节假设检验步骤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28、标准答案:在本题中可以通过两个班组的废品程度对比关系来说明;设两个班组送检产品总量为A,两个班组的废品总量为B;则甲班组送检产品量为A×70%,乙班组送检产品量为A×30%;甲班组的废品量为B×60%,乙班组的废品量为B×40%;由废品率=废品量÷送检量,得甲、乙两班组的废品率的对比关系为:说明甲班废品率低于乙班废品率,因而甲班工作质量好于乙班;复习范围或考察目标: 课件第三章第二节概率分布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统计学模拟试卷二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回归分析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性质决定了就变量y 对变量x 的回归与变量x 对变量y 的回归是 ; A 同一问题B 不同的问题C 有时相同有时不同D 不同问题但方程相同2.当总体服从正态总体,且总体方差已知,若H0:μ≤μ0,H1:μ>μ0,则拒绝域和接受域分别为 ;3.在下列数据中, 属于绝对数; 4.下列哪种指数是个体指数 ; A 道琼斯指数 B 生猪价格指数 C 恒生指数D 消费价格指数5.双侧检验的一个特点是 ; A 它有一个拒绝域 B 它有两个临界值 C 它有两个接受域 D 它可能有两个接受域6.设2~(,)XN μσ,则x μ-服从 ;7.职工A Z<Zα,Z≥Zα BZ≤–Zα,Z>–ZαC Z≥Zα,Z<Zα DZ>–Zα,Z≤Zα A 众数B 劳动生产率C 上缴税金额D 中位数A 2(0,)N σμ-B 2(0,())N σμ-C 2(0,)N σD 2(,)N μσ月收入和职工人数 ;A均为连续变量B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C均为离散变量D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8.用2χ分布进行独立性检验时应该注意的是 ;A如果只有两个单元,每个单元的观察值必须是5或者5以上B如果只有两个单元,每个单元的期望频数必须是5或者5以上C倘若单元的数目较大,只要有50%的单元观察值大于5,就可以使用2χ检验D倘若单元的数目较大,只须保证总频数足够大9.ϕ系数是一种常用的品质相关系数,可以说 ;A若2×2列联表的ϕ系数为1,则X与Y完全相关B当列联表R×C中的R=4时,ϕ值仍然不会超过1C对所有列联表||3ϕ≤D对所有列联表||1ϕ≤10.在比较平均水平不同的几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最合适的测度值是 ;A中位数B离散系数C异众比率D极差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1.设X 是任一离散型随机变量,()(1,2,,)i i P X x p i n ===是X 的概率函数,则必然有 ;A () 1 (1,2,,)i i P X x p i n ==≤=B ()0 (1,2,,)i i P X x p i n ==≥=C () 1 (1,2,,)i i P X x p i n ==≥=D 11()0 nni i i i P X x p =====∑∑12.若两事件A 、B 相互独立,且()0,()0P A P B >>,则有 ; A ()()()P A B P A P B = B ()()()P A B P A P B =+ C (|)()P A B P A =D (|)()P B A P B =13.概率的性质有 ; A 非负性B 可负性C 规范性D 可加性14.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 ; A 自变量有多个,因变量有一个B 自变量有一个,因变量有多个C 自变量之间不能有较强的线性关系D t 检验与F 检验不等价 15.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测度值有 ; 16.在下列回归方程中, 肯定是错误的;A ˆ18 4.2, 0.8yx γ=-= B ˆ512, 0.96yx γ=--= C ˆ7 3.6, 0.7yx γ=-+=- D ˆ65, 0.95yx γ=+=- 17.在下列数据中, 属于比率相对数;A 众数B 中位数C 均值D 方差A 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B 废品率C 人口性别比D 某企业固定与临时工的比例18.在假设检验中,总体参数是 ; A 未知的B 已知的C 假设的D 确定的19.已知1~(,),5,6X B n p n p ==,则P{X≥4}= ; A1-P{X≤4}B1-P{X<4} C 350151()()66x x n x x C -=-∑D 450151()()66x x n x x C -=-∑20.如果用p 表示商品价格,用q 表示商品销售量,则公式∑∑-1011q p q p 的意义是 ;A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B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C 综合反映由于价格变动而使消费者增减的货币支出额D 综合反映价格变动和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1.从形式上看,时间数列是由 和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 两部分组成; 22.加权平均指数是以某一时期的 为权数对 加权平均计算的; 23.对于正态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如果假设为0010:;:;H H μμμμ=≠则接受域为 , 此时称为 检验;24.若观察值的一次差大体相同,则可配合 ;若观察值的一次比率大体相同,则可配合 ;25.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MSA =1SSAr -称为组间方差,它既有 的影响,也有的影响;四、简答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6.国民经济核算的内容组成具有哪些特点27.众数、中位数和均值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数量关系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B 两厂生产同样材料,已知其抗压强度均服从正态分布,且222263,57A B σσ==,从A 厂生产的材料中随机抽取81个样品,测得1070A x = 公斤/平方厘米;从B 厂生产的材料中随机抽取64个样品,测得1020B x =公斤/平方厘米;根据以上调查结果,能否认为A,B 两厂生产的材料平均抗压强度相同;0.01α= ;统计学模拟试卷二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21、现象所属的时间; 指标数值或观察值 22、 总量 ;个体 23、 /2||Z Z α≤ ; 双侧24、 直线 ;指数曲线25、 随机因素, ;系统因素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26、标准答案:国民经济核算内容组成的最主要特点是统一性和一致性,具体地可以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⑴ 以货币为统一的计量单位,从而使核算具有了一致的计量标准; ⑵ 在核算范围、概念定义、分类设置上具有一致性,从而保证了核算内容的一致和衔接;⑶ 运用统一的复式记帐法,从而不仅使经济活动获得了更加丰富的表现,而且使不同核算部分之间保持严密的数量联系;⑷ 贯彻了统一的权责发生制和市场计价或现行价格原则,从而保证了数据的衔接一致;复习范围或考察目标: 课件第一章第二节统计数据的搜集27、标准答案:众数、中位数和均值是三种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主要测量值;当数据呈正态分布时,三个测量值完全相等;当分布出现偏态时,三者表现出差别;如果是右偏分布,则X >Me>M0;如果是左偏分布,则M0>Me>X ;一般说来,均值与中位数间的距离约是中位数与众数间距离的1/2;这个规律可以大致表示为:03()M X X Me =--;复习范围或考察目标: 课件第二章第二节集中趋势的描述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28. A 、B 两厂生产同样材料,已知其抗压强度均服从正态分布,且222263,57AB σσ==,从A 厂生产的材料中随机抽取81个样品,测得1070A x = 公斤/平方厘米;从B 厂生产的材料中随机抽取64个样品,测得1020B x =公斤/平方厘米;根据以上调查结果,能否认为A,B 两厂生产的材料平均抗压强度相同;0.01α= ; 标准答案:0:,A B H μμ=1:,A B H μμ≠5, 2.326Z Z α==,于是Z Z α>,故拒绝0H ,两种材料平均抗压强度不等;复习范围或考察目标: 课件第五章第二节假设检验方法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统计学模拟试卷三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在时间数列中, 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直接相加; A 总量指标时间数列 B 时期数列 C 相对数时间数列D 时点数列是任意一个随机事件,则其概率PA 的取值必然属于 ; 3.当给定显着性水平α=时,这就意谓着当我们建立了100个置信区间,那么平均有 ; A1个置信区间包含真值θB1个置信区间不包含真值θA0,1B0,+∞C ,-∞+∞D0,1C99个置信区间不包含真值θ D99个置信区间包含真值θ4.总指数的基本形式是 ; A 综合指数 B 可变构成指数 C 简单指数D 加权平均数指数5.在下列数据中, 属于时期数; A 商品库存量 B 固定资产折旧额 C 固定资产拥有量D 流动资金余额6.当总体为正态总体,总体方差σ2未知时,若H0:μ=μ0;H:μ≠μ0;则拒绝域和接受域分别为 ; A |t|≤tα/2 ,|t|>tα/2 B |Z|≤Zα/2 ,|Z|>Zα/2 C |Z|≥Zα/2 ,|Z|<Zα/2D |t|≥tα/2 ,|t|<tα/27.在使用基期价格作权数计算商品销售量指数时 ; A 消除了价格和销售量变动的影响 B 包含了价格变动的影响 C 消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 D 包含了价格和销售量变动的影响8.若设总体2~(,)XN μσ,μ已知,2σ未知,12,,,n x x x 为抽自总体X 的样本,则下列哪一个表达式不是统计量 ; 9.列联表中每行的所有观察值的和被称为 ;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σB 1i x x n=∑C 1n S-D 1n S-A 列边缘频数B 条件频数C 行边缘频数D 观察值频数A 对同一组数据,平均差大于极差B 平均差在计算时不一定要取绝对值C 平均差反映了每个数据与均值的平均离差程度D 极差可以充分描述出数据的分散程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若置信区间为 221212122[()]x x z n n ασσ-±+则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两个正态总体,方差2212,σσ 已知B 两个非正态总体,大样本,方差2212,σσ已知C 12()x x -的数学期望为12μμ-D 12()x x - 服从正态分布12.应用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有 ; A 各个总体服从正态分布 B 各个总体均值相等 C 各个总体方差相等 D 各个总体相互独立13.现在有三道判断题,事件 表示第 道判断题正确(1,2,3)i =,则至少有两道判断题正确可以表示为 ; A 123123123A A A A A A A A A ---++ B 123123123123A A A A A A A A A A A A ---+++ C 121323A A A A A A ++D 121323A A A A A A ------++14.直线回归分析中 ;A 自变量是可控制量,因变量是随机的B 两个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C根据回归系数可判定相关的方向D对于没有明显因果关系的两变量可求得两个回归方程15.对于单因素方差分析的误差平方和SSE,以下正确的选项有 ; A反映随机因素的影响B映随机因素和系统因素的影响C自由度为r-1,r为水平个数D自由度为n-r,n为样本数据个数16.按月平均法测定季节变动的特点是 ;A不考虑长期趋势的影响B考虑长期趋势的影响C季节比率受长期趋势的影响D季节比率不受长期趋势的影响17.回归系数b的取值范围可表示为 ;A B C D18.关于假设检验,正确的说法有 ;A如果接受了H就说明0H是正确的B即使接受了H,0H也有可能是错误的C拒绝域和接受域是互斥的D在不同条件下应选择不同的检验统计量19.下列现象属于相关关系的是 ;A家庭收入越多,则消费也增长B圆的半径越长,则圆的面积越大C产量越高,总成本越多D施肥量增加,粮食产量也增加20.指出下列指数公式中的帕氏指数公式;A B C D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21.测定季节变动常用的方法有和它们均以季节比率指标来反映季节波动;22.方差分析是通过的分析,判断多个是否相等的一种统计方法;23.通常对回归系数的显着性检验采用检验,对回归方程线性关系的显着性检验采用检验;24.掷一枚均匀的骰子,出现3点的概率为;出现3点以下的概率为 ;25.统计数据审核的内容包括、、适用性和时效性的审核;四、简答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26.如何确定计入指数的样本项目27.在研究方法上假设检验与参数估计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28.某水果店三种水果的销售资料如下:试计算:1以1998年销售量为权数的价格综合指数;2以1997年单价为权数的销售量综合指数;统计学模拟试卷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21、按月季平均法;趋势剔除法22、误差;正态总体均值23、 t ; F24、 1/6 ; 1/325、完整性;准确性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26、标准答案:在实际应用中,编制指数所依据的多为样本数据,对于计入指数的样本项目应符合充分性、代表性和可比性的要求;充分性要求构成样本的容量应足够大;代表性要求样本项目应能充分代表总体的性质;可比性要求在不同时间或空间上,用于对比的各样本项目在定义、计算口径、计算方法、计量单位等方面保持一致;复习范围或考察目标: 课件第十章第三节指数体系27、标准答案:假设检验与参数估计是统计推断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都是利用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某种推断;但推断的角度不同;在参数估计中,总体参数μ在估计前未知,参数估计是利用样本信息对总体参数作出估计;而假设检验则是先对μ值提出一个假设,然后根据样本信息检验假设是否成立复习范围或考察目标: 课件第五章第三节假设检验与参数估计的关系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 28、标准答案:1价格综合指数: 由于价格提高增加的绝对额:2销售量综合指数:1/00100518.8/110.38%470q p q p q ===∑∑ 由于销售量增加而增加的绝对额:复习范围或考察目标: 课件第十章第四节、零售价格指数课件第十章第二节加权指数。
统计学第二套试卷及参考答案一、最佳选择题(40分)1.均数是表示变量值_A_水平的指标。
(A) 平均(B)变化范围(C)频数分布(D)相互间差别大小2.原始数据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_D_。
(A) 均数不变、标准差变(B)均数、标准差均不变(C)均数变、标准差不变(D)均数、标准差均变3.描述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特征的是__B____。
(A)中位数、四分位间距(B)均数、标准差(C)中位数、标准差(D)几何均数、全距4.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特征的是_A__。
(A)中位数、四分位间距(B)均数、标准差(C)中位数、标准差(D)几何均数、全距5.均数与标准差计算的数值A 。
(A)均数可以是负数,标准差不可以(B)均数不可以是负数,标准差可以(C)两者都可以是负数(D)两者都不可以是负数6、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资料的变异度大小宜采用___C___。
(A) 极差(B)标准差(C)变异系数(D)四分位间距7.说明某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比例应选_B___。
(A) 率(B)构成比(C)相对比(D)标准差8.来自同一总体的两个样本中,_D_小的那个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时更精确。
(A)S (B)R (C)CV (D)9. 已知正常人某定量指标的总体均值μ0=5,今随机测得某地一组特殊人群中的30人该指标的数值,为推断这组人群该指标的总体均值μ与μ0之间的差别是否有显著性意义,若用t检验,则自由度应该是 C(A)5 (B)28 (C)29 (D)410.正态分布曲线下,横轴上,从μ-1.96σ到μ+1.96σ的面积为 A(A)95% (B)49.5% (C)99% (D)97%11.两样本均数间的差别的假设检验时,查t界值表的自由度为 C(A)n-1(B)(r-1)(c-1)(C)n1+n2-2(D)112.从一个数值变量资料的总体中抽样,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 A(A)总体中个体值存在差别(B)样本中个体值存在差别(C)样本只含总体的一部分(D)总体均数不等于013.两样本均数比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时,哪一个水准第二类错误最小 B(A)α=0.05 (B) α=0.20 (C) α=0.01 (D) α=0.1014. 比较某地10年间结核与白喉两病死亡率的下降速度,宜绘制 C 。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顺序号填入上表中。
)1.如果你的业务是提供足球运动鞋的号码,那么,哪一种平均指标对你更有用?()①算术平均数②几何平均数③中位数④众数2.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①企业设备调查②人口普查③农村耕地调查④工业企业现状调查3.对占煤炭开采量75%的大矿井进行劳动生产率调查;调查几个铁路枢纽,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统计机关在拥有全国人口一半以上的各大城市的超市进行的零售价格水平系统调查。
这些都是( )。
①全面调查②抽样调查③重点调查④典型调查4. 2010年11月1日零点的全国人口普查是()。
①一次性调查和非全面调查②经常性调查和非全面调查③一次性调查和全面调查④经常性调查和全面调查5.工人工资(元)倚劳动生产率(千元)变化的回归方程为50+70x,这意味着()。
①劳动生产率为1000元时,工资为150元②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000元时,工人工资平均提高70元 ③劳动生产率等于1000元时工人工资为70元 ④当月工资为210元时,劳动生产率为2000元6.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
①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②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③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④每一个工业企业7.某市工业企业2011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12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
①一日 ②一个月 ③一年 ④一年零一个月8.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和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
①小于100% ②大于100% ③等于100% ④小于或大于100% 9.当o e M =M =X 时,总体内部次数分布状况为( )。
①钟形分布 ②标准正态分布 ③U 形分布 ④J 形分布10.抽样误差是指()。
①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②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③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④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二、判断题(在下列命题中,认为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顺序号填入括号内,每题1分,共10分)1.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①2000名学生②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③每一名学生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2.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①男性是品质标志②人的年龄是变量③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④全国的人口是统计指标3.某市规定2009年工业经济活动成果年报呈报时间是2010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①.一日②一个月③一年④一年零一个月4.已知某企业职工消费支出,年支出6000元人数最多,平均年支出为5500元,该企业职工消费支出分布属于()。
①左偏分布②右偏分布③对称分布④J形分布5.假定一个拥有十亿人口的大国和一个百万人口的小国居民年龄变异程度相同,现在各自用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本国的1%人口计算平均年龄,则平均年龄抽样平均误差()。
①不能确定②两者相等③前者比后者大④前者比后者小6.当所有的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线XY上,则变量Y与X之间的相关系数为()85=6.1+c①0 ②–1 ③1 ④±17.计算年距指标的目的是( )。
①为了反映时间序列中的季节变动②为了消除时间序列中的季节变动③为了反映时间序列中的循环变动④为了消除时间序列中的长期趋势变动8.价格降低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买10%的商品,则价格指数为()。
①90%②90.9% ③87%④110%9.用是非标志计算平均数,其结果应等于()。
①p ②p+q ③1-p ④p-q10.如果采用三项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那么所得修匀数列比原数列首尾各少()。
①一项数值②二项数值③三项数值④四项数值二、多项选择题(请将其全部选出并把顺序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①工资总额②单位产品成本③出勤人数④人口密度⑤合格品率2.通过对开滦、大同、抚顺等几个大型矿务局的调查,了解我国煤炭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
统计学试题(一)及其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社会经济统计的数量特点表现在()。
A.它是一种纯数量的研究B.它是从事物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事物的本质C.它是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D.它是在质与量的联系中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2.若不断重复某次调查,每次向随机抽取的100人提出同一个问题,则每次都能得到一个回答“是”的人数百分数,这若干百分数的分布称为:()。
A.总体平均数的次数分布 B.样本平均的抽样分布C.总体成数的次数分布 D.样本成数的抽样分布3.当变量数列中各变量值的频数相等时()。
A.该数列众数等于中位数 B.该数列众数等于均值C.该数列无众数 D.该众数等于最大的数值4.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值中,最常用的是()。
A.全距 B.平均差C.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5.计算无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的抽样误差,一般近似采用()。
A.多阶段抽样的误差公式 B.简单随机抽样的误差公式C.分层抽样的误差公式D.整群抽样的误差公式6.将报告期两个城市物业管理费用的物价水平进行综合对比,属于()。
A.强度相对数 B.动态相对数C.结构影响指数 D.静态指数7.某地区商品销售额增长了5%,商品零售价格平均增长2%,则商品销售量增长()。
A.7% B.10% C.2.94% D.3%8.对于有线性相关关系的两变量建立的直线回归方城Y=a+bx中,回归系数b ()。
A.肯定是正数B.显著不为0C.可能为0 D.肯定为负数9.若产品产量增加,生产费用不变,则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A.上升B.下降C.不变D.不确定10.下列现象中具有侠义相关系数的现象的是()。
A.定期存款的利率与利息B.某种商品的销售额与销售价格C.居民收入与商品销售额D.电视机产量与粮食产量二、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推断统计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A.如何科学确定目标总体范围B.如何科学地从总体中抽样样本C.怎样控制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误差D.怎样消除样本对总体代表性误差E.如何科学地由所抽样本去推断总体2.若国外净要素收入为正数,则正确的数量关系为()。
《统计学》试卷一、选择题1、指出下面的变量中哪一个属于分类变量(D )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购买商品时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2、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这项研究的总体是( B)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3、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了2005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
这一数据属于( C )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截面数据D、时间序列数据4、下列不属于描述统计问题的是( A )A、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的推断B、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C、分析感兴趣的总体特征D、利用图、表或其他数据汇总工具分析数据5、某居民小区为了解住户对物业服务的看法,准备采取抽样调查方式搜集数据。
物业管理部门利用最初的居民户登记名单进行抽样。
但现在的小区中,原有的一些居民已经搬走,同时有些是新入住的居民户。
这种调查产生的误差属于( B )A、随机误差B、抽样框误差C、回答误差D、无回答误差6、落在某一特定类别或组中的数据个数称为( A )A、频数B、频率C、频数分布表D、累积频数7、下面的哪一个图形适合于比较研究两个或多个样本或总体的结构性问题(A )A、环形图B、饼图C、直方图D、茎叶图8、下面的哪个陈述不属于鉴别图形优劣的准则( C )A、使复杂的观点得到简明、确切、高效的阐述B、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笔墨给读者提供最大量的信息C、图形应该尽可能复杂D、表述数据的真实情况9、如果一个数据的标准分数是2,表明该数据( A )A、比平均数高出2个标准差B、比平均数低2个标准差C、等于2倍的平均数D、等于2倍的标准差10、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对称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C )A、68%的数据B、95%的数据C、99%的数据D、100%的数据11、随机抽取5名学生,他们一年中购买教科书的费用如下(单位:元):200,250,375,125,280。
模拟试题二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一辆新购买的轿车,在正常行使条件下,一年内发生故障的次数及相应的概率如下表所示: 故障次数() 0 1 2 3概率()0.05 0。
25 0。
40 0.30正好发生1次故障的概率为( )A.0。
05B.0.25C.0。
40D.0.30要观察200名消费者每月手机话费支出的分布状况,最适合的图形是( )A.饼图B.条形图C.箱线图D.直方图从某种瓶装饮料中随机抽取10瓶,测得每瓶的平均净含量为355毫升。
已知该种饮料的净含量服从正态分布,且标准差为5毫升.则该种饮料平均净含量的90%的置信区间为( )A.B.C.D.根据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回归方程是使( )A.B.C.D.一项调查表明,大学生中因对课程不感兴趣而逃课的比例为20%。
随机抽取由200名学生组成的一个随机样本,检验假设,,得到样本比例为。
检验统计量的值为( )A.B.C.D.在实验设计中,将种“处理”随机地指派给试验单元的设计称为( )A.试验单元B.完全随机化设计C.随机化区组设计D.因子设计某时间序列各期观测值依次为10、24、37、53、65、81,对这一时间序列进行预测适合的模型是()A.直线模型B.二次曲线模型C.指数曲线模型D.修正指数曲线模型在因子分析中,变量的共同度量反映的是()A.第个公因子被变量的解释的程度B.第个公因子的相对重要程度C.第个变量对公因子的相对重要程度D.变量的信息能够被第个公因子所解释的程度如果要检验两个独立总体的分布是否相同,采用的非参数检验方法是()A.Mann—Whitney检验B.Wilcoxon符号秩检验C.Kruskal—Wallis检验D.Spearman秩相关及其检验在二元线性回归方程中,偏回归系数的含义是( )A.变动一个单位时,的平均变动值为B.变动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平均变动值为C.在不变的条件下,变动一个单位时,的平均变动值为D.在不变的条件下,变动一个单位时,的平均变动值为二。
模拟试题一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
这里的参数是( )A. 1000个消费者B. 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C. 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平均花费额D. 1000个消费者的平均花费金额2. 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男生中抽取60名学生调查,从女生中抽取40名学生调查,这种抽样方法属于( )A. 简单随机抽样B. 整群抽样C. 系统抽样D. 分层抽样3. 某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标准差是10分。
如果已知该班学生的考试分数为对称分布,可以判断考试分数在70到90分之间的学生大约占( ) A. 95% B. 89% C. 68% D. 99%4. 已知总体的均值为50,标准差为8,从该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64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和抽样分布的标准误差分别为( )A. 50,8B. 50,1C. 50,4D. 8,85.根据某班学生考试成绩的一个样本,用95%的置信水平构造的该班学生平均考试分数的置信区间为75分~85分。
全班学生的平均分数( )A .肯定在这一区间内B .有95%的可能性在这一区间内C .有5%的可能性在这一区间内D .要么在这一区间内,要么不在这一区间内 6.一项研究发现,2000年新购买小汽车的人中有40%是女性,在2005年所作的一项调查中,随机抽取120个新车主中有57人为女性,在05.0=α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2005年新车主中女性的比例是否有显著增加,建立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为( )A .%40:,%40:10≠=ππH HB .%40:,%40:10<≥ππH HC .%40:,%40:10>≤ππH HD .%40:,%40:10≥<ππH H7. 在回归分析中,因变量的预测区间估计是指( )A. 对于自变量x 的一个给定值0x ,求出因变量y 的平均值的区间B. 对于自变量x 的一个给定值0x ,求出因变量y 的个别值的区间C. 对于因变量y 的一个给定值0y ,求出自变量x 的平均值的区间D. 对于因变量y 的一个给定值0y ,求出自变量x 的平均值的区间8. 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如果F 检验表明线性关系显著,则意味着( )A. 在多个自变量中至少有一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系著B. 所有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都显著C. 在多个自变量中至少有一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D. 所有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都不显著9. 如果时间序列的逐期观察值按一定的增长率增长或衰减,则适合的预测模型是( )A. 移动平均模型B. 指数平滑模型C. 线性模型D. 指数模型10. 设p 为商品价格,q 销售量,则指数∑∑010q p q p 的实际意义是综合反映( )A. 商品销售额的变动程度B. 商品价格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程度C. 商品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程度D. 商品价格和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程度二.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 简述直方图和茎叶图的区别。
《统计学考试试题二》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和__劳动量指 标__三种。
( )2、男性人口数与女性人口数之比是________相对指标; 人口总数与土地面积之比是________相对指标; 两个时期人口数之比是________相对指标。
( )3、总量指标按其说明的内容不同,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4、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的形式不同分为________和__非线性相 关__。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5、相关系数r的值介于________之间,当它为正值时,表示现象之间存在着________;当它为负值时,表示现象之间存在着________。
()6、在指数体系中,总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________()7、因素分析法的特点是:假定________,来测定__某一因素变动__。
()8、综合指数按其所反映现象的性质不同,可分为________和__静态指数__。
()9、平均数指数是从________出发编制的总指数,通常作为________的变形来使用,按其计算形式不同可分为________和__加权调和平均数__。
()10、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以________的________作权数,通常用来编制________指标总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是以________的________作权数,通常用来编制________指标总指数。
统计类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填空题 2. 单项选择题 3. 多项选择题 4. 判断题 5. 简答题填空题1.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统计学可以被定义为一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组成的概念、原则和方法。
正确答案: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由数据得出结论2.概率是_______到_______之间的一个数,用来描述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正确答案:0、13.变量按其取值的连续性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种。
正确答案:离散变量、连续变量4.统计调查根据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根据_______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正确答案:被研究总体的范围,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5.“取值范围是8到12”是一个_______。
正确答案:区间估计单项选择题6.在下列某地区旅游统计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旅行社营业收入B.接待游客人数C.旅游景点数D.旅游创汇正确答案:C7.产品质量的检查应该采用()。
A.重点调查的方法B.典型调查的方法C.普查的方法D.抽样检验的方法正确答案:D8.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
A.全部人口B.每个人C.全部人口数D.每户家庭正确答案:B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允许抽样平均误差比原来扩大2倍,则样本容量()。
A.扩大为原来的4倍B.扩大为原来的2倍C.缩小为原来的1/2D.缩小为原来的1/4正确答案:D10.下列各项中不列入商品销售总额的是()。
A.对国外直接出口的商品B.售给城乡居民消费用的商品C.售给批发零售贸易业作为转卖或加工后转卖的商品D.购货退出的商品正确答案:D11.宏观上的流动资产应由()。
A.国内金融资产负债净额及国外金融资产负债净额组成B.库存及固定资产净值组成C.库存及国外短期金融资产负债净额组成D.库存及国外短期金融资产组成正确答案:C12.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A.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与划分各组界限B.调查资料的准确性C.设计出科学的整理表D.做好分组前的资料整工作正确答案:A13.不计算相关系数,()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
《统计学》模拟题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名4分,共计20分)重点调查统计调查统计标志标志变异指标平均指标二、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 简述标志变异指标的作用。
2. 抽样调查与其他非全面调查相比较有什么的特点?3. 统计指数的计算方法有哪些?4. 简述统计调查方案包括的内容。
5. 总量指标的种类有哪些?三、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相对指标的表现(计量)形式有()。
(1)平均数(2)百分数成数千分数倍数(3)标志变异指标(4)时点指标2.学生《统计学》的考试成绩分别为:60分、65分、69分、78分、91分。
这五个数是()。
(1)指标(2)变量(3)变量值(4)指标值3.下面统计指标是总量指标的有()(1)产品合格率(2)粮食平均亩产量(3)国内生产总值(4)职工平均工资4.某市计划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实际增长10%,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1)150% (2)104.8%(3)105% (4)115%5.动态数列中的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直接相加的是()。
(1)时期数列(2)时点数列(3)相对数动态数列(4)平均数动态数列四、计算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 某地区2001年-2006年居民消费水平资料如下:量。
2. 某车间有2个生产班组,每组都有7个工人,各组工人日产量(件)为:甲组:20、40、60、70 80、100、120乙组:62、68、69、70、71、72、78要求:计算平均差比较哪一个班组的平均成绩代表性好。
《统计学》模拟题二一、名词解释:(每小题名4分,共计20分)普查长期趋势抽样调查统计总体中位数二、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 重点调查调查的特点有哪些?2. 简述统计工作(活动)有哪些过程。
3.长期趋势的计算方法有哪些?4.统计指数的种类有哪些?5.简述抽样调查的作用。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统计学》模拟题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名4分,共计20分)重点调查统计调查统计标志标志变异指标平均指标二、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 简述标志变异指标的作用。
2. 抽样调查与其他非全面调查相比较有什么的特点?3. 统计指数的计算方法有哪些?4. 简述统计调查方案包括的内容。
5. 总量指标的种类有哪些?三、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相对指标的表现(计量)形式有()。
(1)平均数(2)百分数成数千分数倍数(3)标志变异指标(4)时点指标2.学生《统计学》的考试成绩分别为:60分、65分、69分、78分、91分。
这五个数是()。
(1)指标(2)变量(3)变量值(4)指标值3.下面统计指标是总量指标的有()(1)产品合格率(2)粮食平均亩产量(3)国内生产总值(4)职工平均工资4.某市计划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实际增长10%,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1)150% (2)104.8%(3)105% (4)115%5.动态数列中的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直接相加的是()。
(1)时期数列(2)时点数列(3)相对数动态数列(4)平均数动态数列四、计算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 某地区2001年-2006年居民消费水平资料如下:要求:计算2002年—2006年居民每人平均消费水平的平均增长量。
2. 某车间有2个生产班组,每组都有7个工人,各组工人日产量(件)为:甲组:20、40、60、70 80、100、120乙组:62、68、69、70、71、72、78要求:计算平均差比较哪一个班组的平均成绩代表性好。
《统计学》模拟题二一、名词解释:(每小题名4分,共计20分)普查长期趋势抽样调查统计总体中位数二、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 重点调查调查的特点有哪些?2. 简述统计工作(活动)有哪些过程。
3.长期趋势的计算方法有哪些?4.统计指数的种类有哪些?5.简述抽样调查的作用。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统计学》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D 2、D3、A4、A5、C6、B7、A8、D9、B10、A11、A12、C 13、B14、D15、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BCDE2、CE3、ABD4、ACE5、ABCD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同质,差异2、分组标志及其取值,次数(或频数)3、逐级汇总,集中汇总4、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5、∑-2)ˆ(y y =最小值6、3.95%7、国民财富8、总产出9、国民收入10、平衡表法11、社会再生产核算表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10、×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答案:1.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
典型调查是研究对象中有意识地选出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进行深入调查,掌握典型单位的具体情况以补充全面调查的不足。
抽样调查则是按随机原则从研究总体中抽选出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以样本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
二者抽取单位的原则、调查目的和特点都是不同的。
2.点估计是直接将样本指标的数值作为总体指标的估计值,未给出估计的可靠程度,此估计方法较为粗略;而区间估计则指出了总体指标的可能范围以及估计的可靠程度,更具科学性。
六、计算题1.解:R=720 r=30 %42=p δ F(t)=95%抽样平均误差为:%58.317203072030%412=--⨯=⎪⎭⎫⎝⎛--=R r R r p p δμ 抽样极限误差为:%01.7%58.396.1=⨯=⋅=∆p p t μ3、解:(1)()()2222111∑∑∑∑∑∑∑-⋅--=y ny x nx y x nxy r91.02255104266130268441617964262114812-=⨯-=⨯-⨯⨯-⨯-=(2)82.15.510)(1122-=-=--=∑∑∑∑∑x n x y x n xy b37.77216182.142661=⨯⨯=⨯=⋅-=∑∑nx b ny a x y82.137.77ˆ-=∴ (3)22---=∑∑∑n xy b y a yS y975.026148182.142637.7730268=-⨯+⨯-=4.解:(1)因为N (t )为时间间隔t (t ≥0)内发生故障的次数,又T 表示相继两次故障间的时间间隔,所以当T >t 时,必有N(t)=0(即不发生故障),于是F (t)=P (T ≤t )=1–P (T >t )=1–P (N(t)=0)=()t t e e t λλλ---=-1!010 (2))8(1)16(1)8()16()8()8,16()8T |16( T P T P T P T P T P T T P T P Q --=≥≥=≥≥≥=≥≥=λλλ8816)8(1)16(1--===--=e ee F F(1)总产值变动情况为:%63.146490007185011====∑∑qp q p K pq )(2285049000718500011万元=-=∑-∑q p q p (2)工人人数变动 %59.13849000679080010==∑=∑q p q p K q)(1890849000679080010万元=-=∑-∑q p q p(3)劳动生产率指数 %80.10567908718501011==∑∑=q p q p K p )(39426790871850101万元=-=∑-∑q p q p(4)指数体系绝对数 22850万元=18908万元+3942万元 相对数 146.63%=138.59%×105.80%(5)文字说明:该集团四企业总产值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46.63%,增加22850万元。
一、单项选择题(1分×20=20分)1. 某一贫困地区所估计的营养不良人数高达20%,然而有人认为实际上比这个比例还要高,要检验该说法是否正确,则假设的形式是( )。
A.Η0 :π≤0.2 Η1 :π>0.2 B. Η0 :π≤0.3 Η1 :π>0.3 C. Η0 :π≥0.3 Η1 :π<0.3 D. Η0 :π=0.2 Η1 :π≠0.22. 下列关系中属于负相关的有( )A.总成本与原材料的消耗量;B.合理范围内的施肥量与农产量;C. 产品产量与单位产品成本;D. 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 3. 下列方程中肯定是错误的是( )A .y=120-3.56x, r =-0.96 B. y=-15-1.35x , r= -0.81 C .y=-25+0.85x, r=0.42 D. y=15-0.48x, r=0.654. 从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0的总体中,抽出一个50=n 的简单随机样本,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分别为( )。
A. 10和1.4B. 100和0.2C. 100和2D. 10和2 5. 在假设检验中,“=”总是放在( )。
A.原假设上;B. 也可以放在备择假设上;C.可以放在原假设上;D.备择假设上;6. 在回归模型εββ++=x y 10中,ε反映的是( )。
A. 由于x 的变化引起的y 的线性变化部分B. 由于y 的变化引起的x 的线性变化部分C. 由于x 和y 的线性关系对y 的影响D.除x 和y 的线性关系之外的随机因素对y 的影响7. 周末超市的营业额常常会大大高于平日数额,这种波动属于 ( )A.长期趋势B.季节变动C.循环变动D.不规则波动8. 根据样本计算的用于推断总体特征的概括性度量值称作( )。
A .参数; B .总体; C .统计量; D .样本;9. 根据所使用的计量尺度不同,统计数据可以分为( )。
A. 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B. 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C. 数值型数据和实验数据D.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10. 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成立的有( )A.x > e M >o MB.x <e M <o MC.x >o M >e MD.无法判断11. 某大学为了调查学生上网情况,从男生中抽取60名学生调查,从女生中抽取40名学生调查,这种抽样方式属于( )A. 纯随机抽样;B. 整群抽样;C. 分层抽样;D.两阶段抽样;12. 某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希望估计该大学本科生平均每月的生活费支出,为此,他调查了200名学生,发现他们每月平均生活费支出是500元。
统计思想及其应用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总体是一个完全数据集或感兴趣的对象的集合。
比如,研究分析一道工序或一批产品质量的好坏,那么所研究的总体是A.这道工序B.这批产品C.这道工序或这批产品的质量D.这道工序或这批产品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统计思想及其应用2.其是一种基本的统计推断形式,并且是数理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的是A.参数估计B.实验设计C.假设检验D.析因设计正确答案:C解析:假设检验是一种基本的统计推断形式,又称统计假设检验,是数理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假设是指关于总体分布的一项命题。
知识模块:统计思想及其应用3.抽样有多种方式或技术,其中广泛应用的典型抽样是A.随机抽样B.非随机抽样C.判断抽样D.抽样检验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统计思想及其应用4.在计数值控制图中,P表示A.不舍格品数控制图B.不合格品率控制图C.缺陷数控锕图D.单位缺陷数控制图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统计思想及其应用5.在典型的控制图上,产品质量特性落在[1C1,UC1]之外的概率为A.99.73%B.1%C.0.27%D.0.135%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统计思想及其应用6.在下面列出的数据中,属于计数数据的是A.长度B.不合格品数C.重量D.化学成分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统计思想及其应用7.随机现象的所有可能的样本点称为A.样本容量B.样本大小C.样本空间D.随机事件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统计思想及其应用多项选择题8.下列关于正态分布的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曲线是对称的B.正态分布曲线是单峰的钟形曲线C.任何一个正态分布仅由均值μ和标准偏差σ这两个参数完全确定D.σ越小,曲线越陡,数据离散程度越小E.σ越大,曲线越扁平,数据离散程度越大正确答案:A,B,C,D,E 涉及知识点:统计思想及其应用9.下列研究对象可看做总体的是A.参加质量工程师考试的人员B.电子管的使用寿命C.深圳本年度进、出口的产品D.参加质量工程师考试的人员成绩E.抽查的员工待遇正确答案:B,D 涉及知识点:统计思想及其应用10.抽样检验的优点包括A.节约了检验费用B.适用于破坏性测试C.所需要的检验人员较少D.能更有力地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E.不存在接受“劣质”批和拒收“优质”批的风险正确答案:A,B,C,D 涉及知识点:统计思想及其应用11.过程能力研究的内容包括A.过程集中于何处B.过程中存在哪些变异C.与规格相比,过程性能是否可以接受D.期望有多大比例的输出满足规格要求E.什么因素导致过程变异正确答案:A,B,C,D,E 涉及知识点:统计思想及其应用12.控制图的用途有A.确立统计控制状态B.监视过程C.及时报警D.控制作用E.确定过程能力正确答案:A,B,C 涉及知识点:统计思想及其应用名词解释题13.计数数据正确答案:计数数据:凡是不能连续取值的,或者说即使用测量工具也得不到小数点以下的数据,而只能得到0或者1,2,3…自然数的这类数据,就叫做计数数据。
期末复习模拟试卷1(2)一、单选题(共15题,15分)1、直线趋势Y=a+bt中的a和b的意义()。
A、a是截距,b表示t=0的趋势值B、a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表示平均发展水平C、a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表示平均发展速度D、a是直线的截距,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是直线斜率,表示按最小平方法计算的平均增长量。
正确答案: D解析:2、指标数值随研究范围的大小而增减的综合指标是A、相对指标B、质量指标C、平均指标D、总量指标正确答案: D解析:3、规定普查的标准时点旨在保证调查资料的()。
A、准确性B、时效性C、周期性D、全面性正确答案: A解析:4、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按照一个或几个分组标志()。
A、将总体分成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B、将总体分成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C、将总体分成数量相同的若干部分D、将总体分成数量不同的若干部分正确答案: B解析:5、某研究人员发现,举重运动员的体重与他能举起的重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则A、体重越重,运动员平均举起的重量越多B、平均来说,运动员能举起其体重60%的重量C、如果运动员体重增加10公斤,则可多举6公斤的重量D、举重能力的60%归因于其体重正确答案: C解析:6、某10位举重运动员体重分别为:101斤.102斤.103斤.108斤.102斤.105斤.102斤.110斤.105斤.102斤,据此计算平均数,结果满足A、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众数>中位数>算术平均数C、中位数>算术平均数>众数D、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正确答案: B解析:7、与直方图相比,茎叶图()A、没保留原始数据B、保留了原始数据的信息C、不能有效展示数据的分布D、更适合描述分类数据正确答案: B解析:8、某工业企业产品年生产量为10万件,期末库存量为3.8万件,它们。
《基础统计》期末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1、对某地区所有工业企业的职工情况进行研究,总体单位是()A、每一个职工B、每一个企业C、每个企业的职工D、全部工业企业2、某地四个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分别为20万元、50万元、65万元和l00万元,这四个数字是()A、变量B、变量值 C标志 D、指标3、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是()A、老王今年58岁B、钢材50吨C、厦门至北京机票500元D、光华公司今年1月至10月利润200万元4、某冰箱厂要统计冰箱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A、均为离散型变量B、均为连续型变量C、前者为离散型变量,后者为连续型变量D、前者为连续型变量,后者为离散型变量5、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具有一定对应关系。
如果调查对象是全部工业企业,则调查单位是()A、工业企业中的职工B、每一个企业的厂长C、每一个工业企业D、企业中的每一个车间6、某调查员于7月15日到某工厂了解该厂上半年利润情况,调查时间为()A、7月15日B、上半年C、7月15日和上半年D、没有调查时间7、下列统计指标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总产值520万元B、净产值320万元C、职工人数160万元D、工人占了职工人数的82%8、某月份某工厂工人出勤率属于()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结构相对指标D、比较相对指标9、某企业单位成本比去年降低2%,实际提高了1%,则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A、103.06%B、3.06%C、50%D、150%10、下列指标属于时期指标的是()A、商品销售额B、商品库存额C、职工人数D、商品库存量二、多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15分)l、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A、健康状况B、性别C、工龄D、职称E、文化程度2、属于强度相对指标是()A、某市医院病床数与该市人口数之比B、某市人口数与该市土地面积数之比C、我国国民收入与我国人口数之比D、我国男性人口数与全国人口数之比E、甲地区工业总产值与乙地区工业总产值之比3、抽样误差()A、是不可避免的B、是可以事先计算出来的C、是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法来消除的D、只能在调查结束后计算E、其大小是可以控制的F、其大小无法控制4、指出下面的数列属于什么类型()A、品质分布数列B、变量分布数列C、组距变量数列D、等距数列E、单项变量数列5、在工业设备普查中,()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C、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统计研究的数字是抽象的数字。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卷2一、单选题1.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有( )①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预测方法 ②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实验设计 ③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汇总法 ④实验设计、大量观察、统计描述、统计推断2.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①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 ②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 ③该市国有的某一台设备④该市国有制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3.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①典型调查 ②重点调查 ③抽样调查 ④普查 4.2000年11月1日零点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是( )①典型调查 ②重点调查 ③一次性调查 ④经常性调查5.将不同地区、部门、单位之间同类指标进行对比所得的综合指标称为( )①动态相对指标 ②结构相对指标 ③比例相对指标 ④比较相对指标6.一个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计划增长8%,实际增长20%,则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①12% ②150% ③111.11% ④11.11% 7.众数是总体中下列哪项的标志值( )①位置居中 ②数值最大 ③出现次数较多 ④出现次数最多8.某工厂新工人月工资400元,工资总额为200000元,老工人月工资800元,工资总额80000元,则平均工资为( )①600元 ②533.33元 ③466.67元 ④500元 9.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①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 ②调查的目的不同③调查的单位不同 ④两种调查没有本质区别 10.当可靠度大于0.6827时,抽样极限误差( )①大于抽样平均误差 ②小于平均误差③等于抽样平均误差 ④与抽样平均误差的大小关系依样本容量而定 11.已知变量x 与y 之间存在着负相关,指出下列回归方程中哪一个肯定是错误的( )①y ˆ=–10-0.8x ②y ˆ=100-1.5x ③y ˆ=–150+0.9x ④y ˆ=25-0.7x12.当所有观察值y 都落在回归直线y ˆ=a+bx 上,则x 与y 之间的相关系数( )①r=1 ②–1<r<0 ③r=1或r=–1 ④0<r<113.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①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②定基发展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③定基增长速度=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④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14.某地区1990-1996年排列的每年年终人口数动态数列是( )①绝对数动态数列 ②绝对数时点数列 ③相对数动态数列 ④平均数动态数列 15.若销售量增加,销售额持平,则物价指数( )①降低 ②增长 ③不变 ④趋势无法确定16.某种产品报告期与基期比较产量增长26%,单位成本下降32%,则生产费用支出总额为基期的( )①166.32% ②85.68% ③185% ④54% 17.下列指数中属于可变构成指数的是( )。
①、∑∑∑∑00111:f f x f f x ②、∑∑∑∑110001:f f x f f x③、∑∑∑∑110111:ff x f f x ④、∑∑∑∑011:ffx f f x18.某地有2万亩稻田,根据上年资料得知其中平均亩产的标准差为50公斤,若以95.45%的概率保证平均亩产的误差不超过10公斤,应抽选( )亩地作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
①100 ②250 ③500 ④1000 19.在指数的概念中( )①简单指数是指个体指数,加权指数是指总指数 ②简单指数是指总指数,加权指数是指个体指数 ③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都是指个体指数 ④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都是指总指数20.已知某工厂甲产品产量和生产成本有直线关系,在这条直线上,当产量为1000时,其生产成本为3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6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的回归方程是( )。
①、x y 246000ˆ+= ②、x y 24.06ˆ+= ③、x y 624000ˆ+= ④、x y 600024ˆ+= 二、多选题1.某企业是总体单位,数量标志有( )①所有制 ②职工人数 ③月平均工资 ④年工资总额 ⑤产品合格率 2.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 )①比例数 ②无名数 ③结构数 ④抽样数 ⑤复名数 3.在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中( )①据同一资料,相关系数只能计算一个 ②据同一资料,相关系数可以计算两个 ③据同一资料,回归方程只能配合一个④据同一资料,回归方程随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确定不同,可能配合两个⑤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均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确定无关4.根据动态数列中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所求的平均数称为( )①序时平均数 ②算术平均数 ③几何平均数 ④平均发展水平 ⑤平均发展速度5.派氏的综合指数公式是( )①∑∑111pq p q ②∑∑0001p qp q ③∑∑1011qp q p④∑∑001qp q p ⑤∑∑011p qp q三、简答题1. 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它们有什么关系?2. 结构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的关系。
3. 什么是同度量因素?有什么作用? 4. Y=a+bx 中,a ,b 的含义各是什么? 四、计算题(1)不加权的平均数;(2)加权算术平均数;(3)加权调和平均数。
试计算该企业几年来的环比和定基增长量,环比和定基发展速度,年平均增长量。
3.对一批成品按重复抽样方法抽取200件,其中废品8件,当概率为0.9545时,试推断该批产品合格率及其可能范围。
4根据资料要求,计算:(1)总平均工资指数(平均工资可变指数);(2)工资水平固定指数,人数结构变动影响指数;(3)从相对数方面分析因素变动对总平均工资的影响程度。
(须有文字分析)答案B :一、单选题1.④ 2.④ 3.① 4、③ 5.④ 6、④ 7.④ 8、③ 9.① 10.① 11.③ 12.③ 13.③ 14、② 15.① 16.② 17.① 18.① 19.④ 20.① 二、多选题1.②③④⑤ 2.②⑤ 3.①④ 4.①④ 5.①③ 三、简答题 1.答:(1)数量指标是用绝对数形式表现的,用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数量多少的统计指标,其数值大小一般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
质量指标是说明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和总体单位水平的统计指标,其数值大小不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2)质量指标一般是通过数量指标直接或间接计算而得到的。
2.答:(1)比例相对指标有反映总体结构的作用,与结构相对指标有密切联系,所不同的是二者对比方法不同,说明问题的点不同,比例相对指标反映的比例关系是一种结构性比例,一般侧重有一个经验数据。
(2)强度相对指标也反映一种比例关系,相对比例指标而言,它所反映的是一种依存性比例而非结构性比例,不存在经验数据。
3.答:平均发展速度是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
3.答:在编制综合指数时,把不能直接相加的量过度到能够相加的量所引入的媒介因素,就称为同度量因素。
其作用为:(1)把不能够相加的量转变为可加的、具有经济意义的量;(2)具有权数的作用,通过其取值的不同就可以衡量因素的不同的相对重要程度。
4.答:a ,代表直线的起点值;b ,是回归系数,代表自变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平均增加或减少值。
四、计算题 1.解:不加权05.139.005.12.1=++=x (元/斤)加权02.140003000200040009.0300005.120002.1=++⨯+⨯+⨯==∑∑fxf x (元/斤)加权调和02.19.0360005.131502.1240036000315024001=++++==∑∑m xm x (元/斤) 2.解: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总产值(万元) 667 732 757 779 819 环比增长量(万元) — 65 25 22 40 定基增长量(万元) — 65 90 112 152 定基发展速度(%) 100 109.7 113.5 116.8 122.8 环比发展速度(%)—109.7103.4102.9105.1年平均增长量=定基增长量/(数列项数—1)=152/4=38(万元) 3.解:样品合格率=(200—8)/200=96%%72.20139.096.10139.0200)96.01(96.0)1(=⨯==∆=-=-=p p p t n p p μμ该批产品合格率的可能范围是:%72.2%96±=∆±p p ,即在93.28%—98.72%之间。
4.解:总平均工资指数=%17.11467.7425.85600/44800800/68200//000111===∑∑∑∑ff x f f x平均工资水平固定指数=%29.11325.7525.85//110111==∑∑∑∑f f xf f x 工人人数结构指数=%78.10067.7425.75//000110==∑∑∑∑f f xf f x 总平均工资提高14.17%,是由于各组工人平均工资变动,使其提高13.29%;由于工人人数结构变动,使总平均工资提高0.78% 5.解:81.0350213166218363502113006)()(222222=-⨯⋅-⨯⨯-⨯=-⋅--=∑∑∑∑∑∑∑y y n x x n yx xy n r说明使用年限与维修费用间存在高度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