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氏家族与民国四大家族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3
姓氏研究的新视野—钮姓家族史的探索钮姓家族史的探索由于人口众多,中国姓氏独特且丰富多样。
而在这许多姓氏中,钮氏以其独特的历史故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钮氏家族的起源、历史发展以及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带领读者一同进入姓氏研究的新视野。
一、钮氏的起源据传,钮姓源自春秋时期的晋国。
晋国历史上有一位重臣名叫钮弇,他是晋文公早期负责国家机务的大臣。
由于他在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杰出贡献,晋文公将他赐姓为“钮”,并成为了钮氏的创始人。
二、钮氏的历史发展钮氏自晋国起源后,逐渐扩散至全国各地。
特别是在唐朝时期,钮氏在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都出自钮氏。
1. 政治家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皇帝拓跋珪,即魏文帝,他的出生姓钮。
仅仅在他的一代,便奠定了魏晋南北朝之交的重要政治地位,开创了魏晋文化的繁荣时期。
2. 军事家唐朝有一位著名的武将名叫钮祜禄,他是唐朝初期安史之乱的平定者之一。
因为他的英勇和智慧,他成为了历史上备受敬仰的军事家。
3. 文化名人宋朝时期,钮学则成为中国儒家学派中的一员,注重人文精神和道德修养,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著名的学者和文化名人如钮元棨、钮元文、钮襄等都出自钮姓。
三、钮氏对中国文化的贡献钮氏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姓氏,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 文化传承钮氏世代相传,积极传承和发扬中国古代文化。
在古代的群体中,钮氏不仅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育,还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价值观的传递。
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2. 学术研究钮氏家族中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学者和研究者,他们在历史、文学、哲学等领域都有出色的贡献。
著名的钮氏学者们以他们的才华和智慧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为中国学术界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3. 社会公益钮氏家族多年来一直以公益为己任,积极投身于社会服务和救助事业。
钮祜禄氏家族简介——满清铁血世家的兴衰史第一篇:钮祜禄氏家族简介——满清铁血世家的兴衰史钮祜禄氏家族简介——满清铁血世家的兴衰史钮祜禄氏,满洲贵族姓氏,亦写做“钮祜鲁氏”。
满族八大姓之一。
钮祜禄氏在清朝是大姓,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
钮祜禄,满语“狼”。
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主要分布在松花江流域、牡丹江流域、长白山区。
狼是满族先世女真的图腾之一,女真人出于对狼的崇拜,而以其为姓氏。
兴盛时期:天命初期——康熙前期代表人物:额亦都、图尔格、遏必隆、孝昭仁皇后纽祜禄氏的崛起始自太祖建国兴起之初。
作为家族灵魂人物的额亦都自十几岁起就跟随太祖皇帝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最终成为开国五大臣之一,由此而奠定了纽祜禄氏兴起的基础。
特殊的时代决定了功名富贵的来源途径,因而自额亦都后,纽祜禄家的主要成员依旧是以武功战绩建树于朝。
先后有多名家族成员在沙场上马革裹尸,也因此建筑起了纽祜禄氏铁血世家的铁臂长城。
在这个时期里,纽祜禄家族受到了太祖、太宗几代皇帝的中用于赏识。
男子封官加爵,女子入宫为妃,子侄迎娶公主,女儿嫁入皇家,其鼎盛煊赫在那个年代一时间无出其上。
这种局面一直保持到了康熙朝,额亦都最小的儿子遏必隆作为顺治皇帝临终托故的四位辅政大臣之一,加上遏必隆之女被选入宫中成为康熙的妃子(后被立为皇后),将纽祜禄氏又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峰。
不过,这种高潮并没有能够持续很久。
权臣实力的衰落必定伴随着有为君主的崛起,年轻的康熙皇帝在政治上从来就不甘寂寞。
于是很快,四大辅臣以不同的形式纷纷落马,直到鳌拜被诛,终于结束了一个权臣当道的时代,君主集权迈向顶峰。
而在这场复杂的斗争中,遏必隆虽然没有处在矛盾的中心,但一向明哲保身的他也最终没有逃过牢狱之灾。
尽管这种惩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剪除,甚至后来因为孝昭皇后的缘故还有所缓解,但是,曾经显赫一时的纽祜禄氏家族,却已经风光不再了。
第二篇:潘氏简介潘氏家族潘氏字辈-潘氏族谱-潘氏家族起源-潘氏宗谱-潘氏家谱潘氏简介潘氏荣耀而古老,是黄帝的后裔,和汉族所有姓氏一样同宗均为华夏子孙,同族共为汉族,潘氏家族属于汉族的一员,所有汉族姓氏都归宗于华夏,同归与汉。
一张图理清民国四大家族人物关系
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时候,经常听到一个词“四大家族”,该四大家族并非四大名著《红楼梦》中四大家族,那么该四大家族指的是哪四大家族呢?一张图理清民国四大家族人物关系。
从图中清晰看出四大家族人物关系:
陈家:同盟会元老,建党有功
孔家:圣人之后,在社会上有很高声望。
宋家:企业家,财力雄厚,资助孙中山有功,并且与孔家、孙家、蒋家是姻亲。
蒋家:得到民国之父孙中山的赏识、提拔,成为孙中山的接班人,且与宋家结为姻亲。
民国四大家族都是什么民国四大家族,是指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即蒋中正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陈果夫、陈立夫家族。
蒋家天下陈家党,宋氏姐妹孔家财。
蒋控制的是政治,陈控制的是党,宋孔两家先后担任财政部长,长期把持国家的财政大权。
这四大家族在20世纪上半叶控制着中国政治、经济命脉。
民国四大家族1、蒋介石家族蒋介石家族可以说是四大家族的主心骨,没有蒋介石就没有四大家族。
蒋介石家族主要体现在政治地位上,从孙中山死后,蒋介石在国民党内部的权力斗争中获胜,经过中原大战,蒋介石成为当时中国的实际领导人。
蒋介石人生最为辉煌的时刻是抗日战争胜利之时,他作为二战中国战区的最高统帅,获得了崇高的荣誉。
此后,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悍然发动内战,最终失道者寡助,败退到了台湾。
蒋介石晚年一心培养自己的儿子蒋经国作为接班人,企图蒋家王朝世代相传。
蒋介石死后,他的儿子蒋经国继承了对台湾的统治权,可是蒋经国死后,蒋家王朝不复存在。
2、宋子文家族宋氏家族长久以来被视为中国20世纪上半叶最有影响力的家族。
宋子文的父亲宋耀如担任传教士且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支持者,母亲倪桂珍是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的后代。
宋子文大姐宋霭龄为孔祥熙夫人,二姐宋庆龄为孙中山夫人,三妹宋美龄为蒋介石夫人。
宋家长期控制民国政府的外交和金融。
宋子文家族在蒋介石迎娶宋美龄之后,就和蒋介石捆绑了在一起,和蒋介石家族荣辱与共。
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宋子文并没有选择和蒋介石同舟共济,而是先躲避在香港,后来移居美国纽约,终老于此,时年77岁。
3、孔祥熙家族孔祥熙自称是孔子的第七十五代裔孙,为宋家三姐妹中的大姐宋霭龄的丈夫。
孔祥熙与宋子文、蒋介石为姻亲关系。
孔祥熙长期主理国民政府财政,主要政绩有改革中国币制,建设中国银行体系,加大国家对资本市场的控制等。
但孔祥熙在主持财政期间以权谋私、贪污腐败,一再受到舆论的指摘。
1944年,孔祥熙被迫辞职,移居到美国,从此离开政坛。
1967年,孔祥熙病逝于纽约,时年87岁。
百家姓对联:钮姓对联及钮姓来历、钮姓宗祠联钮(niǔ)姓出自:1.以职艺为氏。
得姓始祖:钮宣义。
春秋时为吴国从卫都骑卫(军队统领),因其祖上为专职从事钮柄制作的百工之长,故以技艺为姓。
2.满洲氏族钮祜禄氏,冠以汉字姓称钮姓,也有的冠以汉字姓称郎姓。
钮祜禄氏是典型的一氏冠两姓的满洲氏族。
姓缘职艺;望出吴兴。
——全联典出钮姓的源流和郡望。
金人汉满皆兄弟;丑子唐蕃亦国民。
——此联为钮姓钮字的析字联。
唐蕃:在外国,谓华人为唐人;过去,中国人称外国为蕃。
秋斋留雅韵;堂集有新声。
——上联典指清代诗人钮福畴。
工词翰,历任知县,有《亦有秋斋诗钞》。
下联典指清代贡生钮琇。
博雅多闻,所著述明末清初杂事,幽艳悽动,有唐人小说遗风。
有《临野堂集》。
两代闻名双孝子;一人善政二推官。
——上联典指北周钮因、钮士雄父子,皆以至孝闻名。
下联典指元代宣尉副使钮克让。
始历岳州、武昌二郡推官,多善政。
附:民歌平恕;世颂廉明。
——佚名撰钮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元代介休人钮克让。
下联典指明代常熟人钮衍。
清白著声,斩妖除大害;平恕用法,丰碑志洪庥。
——佚名撰钮姓宗祠联。
上联典指明代德安知府钮。
下联典指元代宣尉副使钮克让。
分布地区吴兴郡:汉代设置,治所湖州(今浙江省湖州一带)。
历史来源钮姓,百家姓排名191位。
钮姓是当今较少见的姓氏,人数不多,分布分散,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定县(今定州市姜钮庄),河南之义马,山东之平度,山西之太原,阳高,洪洞,辽宁之清原,内蒙古之乌海,浙江之湖州,江苏之武进、六合,江西之崇江,安徽之蚌埠等地均有此姓。
另外,在黑龙江、四川、广东、上海、云南、广西等地均有钮姓分布。
现江苏吴江市尚有宅里桥村钮家汇,举村钮姓。
「钮」源出1.春秋战国时期祖居吴兴(现为浙江省湖州市)花林的先祖宣义公(家中排行二十六)之女为吴王夫差(公元前495~ 473年)第八宫后,宣义公时任吴王从卫骑都尉),当时以椒房之戚拜赐印绶指印纽而赐姓,故本姓纽,后才演变成钮,这就是钮氏姓的由来。
2. 满清十大贵族姓氏:[钮祜禄] 郡望---满洲名人---钮祜禄额赤, 钮祜禄穆克登布文献---镶黄旗钮祜禄氏弘毅公家谱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郎、钮氏。
迁徙分布从距今大约一千七百年前的晋朝开始,我国便有了以钮为姓的古人。
据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祭祖堂八号橱迁民姓氏记载,钮姓迁民后裔分布于江苏、浙江、山东、山西‘河南、湖北、河北、甘肃等地。
根据历来的学者考证,钮姓人的老家是在现在长江以南的江苏、浙江一带。
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直到今天以钮为姓的人仍然以这个地方为最多。
江、浙一带的钮氏人家人材辈出。
杰出而有成就的钮姓人士,不绝于历代的古籍。
; 钮姓最早起源于江南。
在漫长的繁衍过程中,形成许多郡望,主要有吴兴郡[今浙江临安至江苏宜兴一带,都是老钮家的地盘]。
经过历史上多次的繁衍迁徙,钮姓很早就分布在了全国各地。
因此,(除满族钮姓外)钮姓是一个祖先,钮姓是不分家的。
家族名人钮福畴:字西农。
乌程人。
清代诗人。
工词翰,历任知县,所至有循声,有《亦有秋斋诗钞》。
钮福保:乌程(今浙江吴兴县)人。
清朝“四大家族”分别是哪四个,主要代表人物是哪几个
所谓满清“四大家族”,正史中从来就没有这种说法!这种说法大多出现在野史和杂说之中,所谓满清“四大家族”大概其指的是钮祜禄氏、赫舍里氏、佟佳氏、富察氏。
钮祜禄氏
钮祜禄氏家族是清圣祖康熙帝孝昭仁皇后和温僖贵妃的娘家,主要代表人物有清王朝的“开国五大臣”之一额亦都(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姑爷)和他的儿子遏必隆(孝昭仁皇后、温僖贵妃之父,康熙初年的辅政大臣之一)。
顺带说一句,清高宗乾隆帝的生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甄嬛的原型)也出自这一显赫家族,但属于小宗旁支之后、不是额亦都的直系后裔。
赫舍里氏
赫舍里氏家族是清圣祖原配孝诚仁皇后和平妃的娘家,主要代表人物有康熙初年的辅政大臣之一索尼和他的儿子噶布喇(孝诚仁皇后、平妃之父)、索额图。
佟佳氏
佟佳氏家族是清圣祖生母孝康章皇后和继后孝懿仁皇后及悫惠皇贵妃的娘家,主要代表人物有清圣祖的娘舅兼岳父佟国维和他的儿子(请注意,是儿子、不是侄子)隆科多。
富察氏
富察氏家族真正发迹相对较晚,是清高宗原配孝贤纯皇后的娘家,主要代表人物有康熙年间的重臣马齐、马武兄弟(孝贤纯皇后的两位大爷)和乾隆年间的名将傅恒、福康安父子(孝贤纯皇后的弟弟和侄子)。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也都看明白了,所谓满清“四大家族”,说白了就是清朝初期及中期政治影响力较大的四个外戚家族。
当然,钮祜禄氏家族不仅是外戚家族,而且还是清王朝的开国元勋家族!。
民国四大家族1. 背景介绍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发生了许多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权力开始从皇帝集中到了民族政府。
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都有一些家族在民国时期崭露头角,被公认为民国四大家族。
2. 家族一:宋家宋家是著名的商业家族,以经商闻名。
宋家在清朝晚期开始崭露头角,他们通过经商积累了丰厚的财富。
在民国时期,宋家迅速崛起,成为当时中国最富有的家族之一。
宋家掌握了重要的商业产业,涉及茶叶、棉纺、煤矿等多个行业。
他们以其商业才能和财富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影响力。
3. 家族二:陈家陈家是以政治家族而闻名的。
陈家的祖先是明朝的名将陈圆圆,后来陈家的成员加入了辛亥革命并积极参与政治活动。
在民国时期,陈家有多位成员担任过重要的政府职位,包括总统、军事将领等。
陈家的成员在政治和军事领域的影响力非常大。
4. 家族三:张家张家是以军事家族而著名的。
张家的成员多出自武将世家,他们在清末民初时期表现出色,担任重要的军事职务。
在张家的世袭家族中,有多位成员担任过领导中央军事力量的重要职位,他们在保卫国家安全和推动军事现代化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5. 家族四:李家李家是以教育家族而闻名的。
李家成员在民国时期致力于中国的教育事业,他们在国内外都建立了多所学校和研究机构。
李家的成员是当时教育界的领军人物,他们重视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6. 家族影响力这四大家族在民国时期具有广泛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影响力。
他们通过政府职位、商业财富、军事实力和教育事业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对中国地方和国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格局。
7. 家族的传承与衰落尽管这四大家族在民国时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的变迁和政治的动荡,这些家族的影响力逐渐衰落。
特别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后,这些家族的财产和权力被大规模剥夺,许多成员被迫离开中国或转行从事其他行业。
钮氏家族与民国四大家族关系(2007-10-24 07:31:03)转载▼标签:人文/历史转薇仙真人帖——钮氏家族与民国四大家族关系(一)状元厅是湖州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钮福保的住宅,1838年钮福保参加当年科考,被擢为状元,这一年中进士的还有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曾国藩。
钮氏在春秋时由国君赐姓,定居于湖州花林,花林钮家又是汉代二个皇后,五个公候的后代,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经过屡屡迁徙,后代遍布于苕霅震泽之间,世代相承,有的分出一个支脉,有的又重新组合,目前,在湖州居住的分东西两支。
在三国的百家姓中,把钮氏的姓氏望地确定在吴兴郡(今湖州),应该说是非常确切的,钮氏繁衍至今,代有人才。
著名的民国人物戴季陶(注1)的夫人钮有恒就是钮氏的后裔,她是钮福保的堂侄孙女(实是芳椿一支钮福钟之孙女),也是当时少数思想开放,追求个性自由的女性之一。
关于钮有恒,有了解她情况的族人如此介绍和评价:她与孙中山、蒋介石都有联系,称她是是钮氏第一女中豪杰, 中华民国第一面国旗出自她手. 她亦做过孙中山的秘书. 与秋墐(注2)关系密切,她也是四太子(蒋介石之子经国、纬国,金诵盘之子定国,戴季陶之子安国)之一蒋纬国(注3)之养母。
而戴安国的夫人也是钮氏中人,名钮因棠(是钮福保后第五世嫡孙女),又名鄂华(1914—1997年),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毕业,曾陆续就读于中央大学美术系、国立艺专、延安鲁迅艺术学校,任中学教师;是国画大师徐悲鸿之弟子,其前夫戴安国(民国考试院院长戴季陶之子),1948年解放前夕与戴离婚,未去台湾而留在大陆。
(注1)戴季陶(1891~1949)中華民國時期國民政府考試院院長。
原名良弼、傳賢,字季陶,筆名天仇。
1891年1月6日(清光緒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六)生於四川廣漢,原籍浙江湖州。
1905年去日本留學,進法政大學。
1909年回國,任江蘇地方自治研究所教習。
1912年回國,在上海創辦《民權報》,後任孫中山秘書,1916年隨孫中山回國。
钮钴禄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官僚家族,其成员曾在清朝时期担任过重要职务。
其中,钮钴禄氏弘毅公支系更是在政治和文化领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主要以钮钴禄氏弘毅公各支家谱为中心,通过阐述钮钴禄氏弘毅公支系的历史和家族成员的事迹,探究其在清朝时期的贡献和影响。
钮钴禄氏弘毅公支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的永乐年间,当时一位姓钮的人被授予了钴禄之职,后代便以钮钴禄为氏。
明朝之后,随着清朝兴起,钮钴禄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官僚家族。
弘毅公是钮钴禄氏弘毅公支系的祖先,其后代分为了两大支系——德清和湖州。
其中,德清支系的代表人物是钮祜禄,湖州支系的代表人物是钮祜都。
两位名人皆为清朝官员,常年在政治文化领域中活跃。
钮祜禄被封为贝子后,先后担任过云南、广西等地的巡抚和湖北、山东等地的总督一职。
他在政治和经济建设领域都有杰出的成绩,推动了当时的现代化进程。
而钮祜都则是清朝末年著名的学者和政治家。
他曾出任四川巡抚和新疆巡抚,同时也是当时知名的翻译家、书法家、诗人和画家。
他提倡科学和自由主义思想,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和推进社会民主进程,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此之外,钮钴禄氏弘毅公支系的其他成员也都是当时政治、文化、军事领域的重要人物,如弘毅公徐庭芝、湖州支系的钮祜能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钮钴禄氏家族也有非常多的文献藏品,这些文献记录了家族成员的生平事迹、家廷葬礼等历史细节,并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社会、文化状况。
这些珍贵的文献成为了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资料,对于了解清朝时期的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都有极高的价值。
总的来说,钮钴禄氏弘毅公各支家谱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家族,其成员在政治、文化、军事等领域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中国古代的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对其历史和家族成员的探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政治、文化、社会状况,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启示,为今后的发展之路提供借鉴和启迪。
苏州历史上确实有个钮状元共1页第1页吴江桃源镇杏花村的“钮举人”墓,被误传为葬有金头的“钮状元”坟。
事实上,古代确实有位钮状元,祖籍就在苏州的吴江。
据说,他还在苏州居住过,钮家巷也因此而得名。
据供这一线索的,是钮状元在苏州的后代钮小清。
在钮小清那里,记者看到了一套《吴兴钮氏西支家谱》,一共三本,前两本是根据民国的老家谱翻印的,第三本则是1996年续编的。
家谱记载,“钮状元”名叫钮福保,字右申,号松泉,浙江乌程县(今属湖州)人,清朝道光十八年(1838年)考中状元。
钮小清指着家谱说,这位“钮状元”就是她的第五代祖先。
富有传奇色彩的是,钮福保参加会试的时候只中了第91名进士。
他怎么会在最后的殿试中,一举超过前面的众多“实力派”对手,成为全国读书人中的头名状元,家谱却没有相关记载。
钮小清依据《中国状元全传》说,钮福保博学多才,写诗作文、写字画画,样样都很出彩,特别是他的小楷很好。
参加科举考试必须用楷书答卷,钮福保出类拔萃的书法为他夺冠提供了有利条件,结果被道光皇帝定为状元。
同时中进士的,还有曾国藩等名人。
尽管钮状元不是苏州人,但《吴兴钮氏西支家谱》记载,“钮状元”的第10代老祖宗钮召棠(字荫南)却是江苏震泽(今属吴江)人,明朝后期才迁居浙江湖州。
吴江市档案局地方志编纂科科长朱建明介绍,“钮举人”钮明纲家所在的吴江桃源,明朝的时候也属于震泽,因此,“钮状元”的老家和“钮举人”家应该是一起的,再加上姓钮的本身不多,两人很可能出于同一家族,“只是这一推测目前还找不到确切证据”。
钮小清同时透露,钮状元曾在苏州钮家巷住过,钮家巷也因此得名,钮状元的子孙就此成为苏州人。
民国时期,部分子孙吃鸦片败家,就将钮家巷的房子卖掉了。
“所以,尽管钮状元金头的传说无法证实,但钮状元和吴江、和苏州确实都是有关系的!”钮小清不无自豪地说。
钮姓氏的由来
钮(niǔ)姓是中国的一个姓氏,其由来有几个可能的来源:
1.源于部落名称:据考证,钮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少
数民族部落名称。
有说法认为钮姓起源于匈奴族,匈奴族在古代是中国北方的一个重要民族。
部分匈奴族人可能在某一历史时期改姓为钮,使该姓得以传承至今。
2.源于官职名称:钮姓有一种说法是源自古代的官职名称。
古时有官职名为钮师,钮师是国家中的高级官吏之一,负责机密事务。
据说有些人因担任或与钮师官职有关联而取了钮作为姓氏。
3.源于其他姓氏变化:另一种说法认为钮姓是其他姓氏的变
体或改姓。
有人认为可能是一些姓氏在漫长的历史中发生了变化,逐渐演变为现在的钮。
需要指出的是,钮姓的具体来源和起源尚不完全确切,可能存在不同的说法和地区差异。
钮姓在中国人口中并不常见,在现代社会中还是一个相对较少见的姓氏。
民国时期四大家族是哪四个家族?>四大家族,一般是指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指20世纪上半叶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的四个家族,即蒋中正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陈果夫、陈立夫家族。
有道是:蒋家的天下陈家的党,宋家的姐妹孔家的财。
蒋介石是“四大家族”毋庸置疑的领军人物,有了蒋中正的才能和野心才有了曾经煊赫无比的“四大家族”——“蒋宋孔陈”。
蒋介石是“四大家族”毋庸置疑的领军人物,有了蒋中正的才能和野心才有了曾经煊赫无比的“四大家族”——“蒋宋孔陈”。
此说法较多出现在1980年代前的国共对峙以及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大陆,带有敌视意义,现今已很少在大陆的主流媒体中,对他们的一些指责也缺乏足够的证据。
目前大陆学术界已经认为这种说法并不正确,蒋陈虽有些家产,但从经济上考察微不足道。
孔陈是大财团,虽在财富积累的过程中较多的挖了国有资产的墙角,但仍属于个人资本主义经济的范畴,和国家资本主义是不同的。
蒋家:蒋介石,孙文爱徒,国民党当政时期的国家党、政、军核心领导人,也是四大家族的政治核心。
1908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1924年回国后任黄埔军校校长,后兼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军长。
1927年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并建立独裁统治,对内积极镇压,对日退让妥协。
西安事变后被迫接受抗日主张。
1948年召开国民大会当选“总统”,1949年1月21日由于在内战中节节败退,宣布“引退”,同年败退台湾后,历任“总统”及国民党总裁。
宋家:宋嘉澍: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和宋子文之父。
宋霭龄,孔祥熙夫人。
宋庆龄,孙中山夫人。
宋美龄:蒋介石夫人。
宋子文:民国时期的政治家,外交家,金融家。
历任国民党政府财长、外长及行政院长等职,后改任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主席并兼任蒋介石广州行营主任等职。
任中国银行董事会主任等职,拥有巨大经济实力,操纵著国民党的经济实权。
孔家:孔祥熙,1927年4月投靠蒋介石集团,并促成蒋(介石)宋(美龄)联姻,从此官运亨通,历任工商、实业、财政等部部长和行政院副院长、院长等要职。
钮氏家族与民国四大家族关系(2007-10-24 07:31:03)转载▼标签:人文/历史
转薇仙真人帖——
钮氏家族与民国四大家族关系
(一)
状元厅是湖州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钮福保的住宅,1838年钮福保参加当年科考,被擢为状元,这一年中进士的还有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曾国藩。
钮氏在春秋时由国君赐姓,定居于湖州花林,花林钮家又是汉代二个皇后,五个公候的后代,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经过屡屡迁徙,后代遍布于苕霅震泽之间,世代相承,有的分出一个支脉,有的又重新组合,目前,在湖州居住的分东西两支。
在三国的百家姓中,把钮氏的姓氏望地确定在吴兴郡(今湖州),应该说是非常确切的,钮氏繁衍至今,代有人才。
著名的民国人物戴季陶(注1)的夫人钮有恒就是钮氏的后裔,她是钮福保的堂侄孙女(实是芳椿一支钮福钟之孙女),也是当时少数思想开放,追求个性自由的女性之一。
关于钮有恒,有了解她情况的族人如此介绍和评价:她与孙中山、蒋介石都有联系,称她是是钮氏第一女中豪杰, 中华民国第一面国旗出自她手. 她亦做过孙中山的秘书. 与秋墐(注2)关系密切,她也是四太子(蒋介石之子经国、纬国,金诵盘之子定国,戴季陶之子安国)之一蒋纬国(注3)之养母。
而戴安国的夫人也是钮氏中人,名钮因棠(是钮福保后第五世嫡孙女),又名鄂华(1914—1997年),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毕业,曾陆续就读于中央大学美术系、国立艺专、延安鲁迅艺术学校,任中学教师;是国画大师徐悲鸿之弟子,其前夫戴安国(民国考试院院长戴季陶之子),1948年解放前夕与戴离婚,未去台湾而留在大陆。
(注1)戴季陶(1891~1949)中華民國時期國民政府考試院院長。
原名良弼、傳賢,字季陶,筆名天仇。
1891年1月6日(清光緒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六)生於四川廣漢,原籍浙江湖州。
1905年去日本留學,進法政大學。
1909年回國,任江蘇地方自治研究所教習。
1912年回國,在上海創辦《民權報》,後任孫中山秘書,1916年隨孫中山回國。
次年由上海去廣東任大元帥府秘書長。
1920年夏曾參加籌建上海共產主義小組,中途退出。
1924年到廣州,參加國民黨一大,被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任中央宣傳部長,後任黃埔軍校政治部長等職。
1928年後,戴季陶任國民黨政府委員、考試院院長、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總司令部政訓部長等職。
1948年6月改任國史館館長。
1949年2月,他看到蔣介石的統治即將崩潰,對前途感到絕望,在廣州服安眠藥自殺。
m G2l& P**
(注2)秋瑾,女,字卿,号竞雄,自号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今绍兴)人。
清末民主革命者。
1904年自费留学日本。
发起共爱会,创办《白话报》,号召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提倡男女平权。
1905年回国,参加光复会。
同年再赴日本,加入同盟会,任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省主盟人。
1906年因抗议日本取缔中国留学生而回国。
在上海组织锐进学社,创办《中国女报》,宣传妇女解放,倡导民主革命。
1907年主持绍兴大通学堂,任督办,联络浙省革命志士和会党成员,组织光复军,与徐锡麟策划皖浙同时起义。
7月徐在安庆举义失败,清政府探查到皖浙联系,派兵包围大通学堂。
秋瑾遂于14日被捕。
15日在绍兴轩亭口就义。
(二)
在钮氏后裔中,还有一位早年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革命的钮永建,他后来曾任国民政府秘书长、考试院代院长等职,一九四六年曾专程到花林寻根访祖。
目前钮氏后裔中有
很多活跃在海内外的政经、科技等领域,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如任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机械与航空系教授的钮因美,是当代美国著名的航空航天专家(湖中毕业),还有著名企业家钮介臣(家连)、钮守章(泽宪)、社会活动家民革中央副主席钮小明(心懋)等。
美国的《纽约时报》等著名报纸还专文介绍过湖州的钮氏家族。
在钮氏后裔中,有不少热心为社会服务的人士,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位名叫钮杯山的钮氏后裔,为兴修湖州水利,率先垂范,排除了水患。
古代湖州城有六座门,水流其中,故称水晶宫,东为迎春门,西为清源门,南为定安门,北为奉胜门,东北为临湖门,西北为迎禧门。
诸门旁边设立了水门,用以贯通各门的水,惟独迎禧门只有陆门,没有水门,每当春夏之交,山洪爆发,水势猛涨,经常决口。
钮杯山带头捐钱,亲率民工对城墙进行修筑加固,受到当时朝廷的表彰,在湖州月河的浮霞墩专门立有一座“乐善好施”的百寿牌坊。
钮氏家族历来有攻读诗书的传统,据说在钮福保及第这一年,钮姓子弟除已经登科出仕的人以外,与他一同赴京应试的举人及拔贡生就多达八十余人。
某督学曾问湖州一位州学教官,钮姓子弟为何这么多人?教官说:“其祖生子八人,子之子或十余、或八九、或七八不等。
”督学为之赞叹不已。
教官又说:“其兄弟至多,皆读书,无习非者,此尤世间所难有者也。
”
(三)
钮福保中状元,被授翰林院修撰,传记中说他“江左江右,迭掌文衡,视学粤西,广被文化,纂修史馆,分校礼闱,晋秩春坊,升詹事。
”以后专门从事教育,“主计金台,乐宏教育,”年五十而卒。
钮福保少年聪慧,多才多艺,精通书画,又兼通医理,其“工画精医,画则曾邀宸赏;医则屡济人危”。
四子中又各传一术,长子传经学,次子传医术,三子和四子又传画艺。
钮福保的书法非常出色,偶写山水,书味盎然。
他的山水画追踪董源、巨然,属南派山水,曾国藩在其像赞中指出:“画宗董巨,术闻岐黄”,特别推崇他在教育上的贡献,钮福保退居家乡后,还曾发起修建乌程县学的尊经阁,死后葬在南墩(即今碧浪湖小区)。
湖州历史上,自北宋大观年间贾安宅中状元后,代有状元出现,明朝有范应期、韩敬,清朝有蔡启尊、蔡升元、严我斯、王以衔、姚文田、钮福保,如果把北宋的莫俦、何栗、沈晦、南宋的黄朴、张定、吴潜(其有“生在德清新市镇,死在循州贡院中”诗句自述身世)算在内,湖州历史上共有16名状元,其中清代共有六名状元,是当时状元人数仅次于苏州的城市。
(四)
现在的状元厅在理德堂,原从徽商手中购得,大约是在乾隆年间,追溯起来,状元厅至少有200年的历史。
状元厅现存有门厅、仪门、照壁、家塾、东楼等。
大厅坐北朝南,面宽3间,前连轩廊,大厅梁架结构为抬梁式,有大梁、次梁、小梁三层,为湖州境内厅堂最高档次。
大厅后有过厅,为歇山顶,是进入后花园的过道。
前檐外西侧立仪门,仪门置砖雕门楼,额书“礼节乐和”四字,两侧为精湛砖雕,有侍者在后面执仪仗扇的官员,有自己手捧朝笏的官员,额下是风采牡丹图案,两边基础石板上雕有梅花鹿图案,左右对称。
门楼的下部有汉白玉须弥座,束腰雕飞凤和麒麟。
临河的理德堂是典型的清代建筑,雕梁画栋,飞檐翘角,仍显出昔日的辉煌和气派。
钮福保中状元后没有营造状元府,只将祖堂改为“状元府”,理德堂大厅尾脊上东西两侧,矗立有铁铸“万年青”二座,东侧一座铸“状元”两字,西侧一座铸“及第”两字。
理德堂中廊柱上曾有一副对联:芝草无根,醴泉无源,人贵自立;户枢不蠹,流水不腐,民生在勤。
这作为钮氏的家训,多少年来激励着钮氏后裔自强不息,奋发向上,良好的家风也是钮氏人才辈出的一个重要因素。
钮氏故居还有小西街196号的本仁堂,共有五进,近1000多平方米,进深有60米之长,有天井、花园、门厅、仪门等,门楣上楷书“敦厚和平”四字,想必是钮福保的手笔,这里杂居着数十户人家,不知哪一天也能和隔岸的状元厅一样,被列为文保单位。
这里的居民告诉我们,凡在状元厅居住的子弟,后来都考取了大学,这也许是钮氏家族的流风遗韵所致的吧。
二十世纪初,戴季陶在追随孙中山从事辛亥革命时,曾在此居住过一段时间,当时,年幼的蒋纬国也随其左右,嬉游此处。
理德堂前的马鞍形埠口,每天仍有来来往往的人在此淘洗,使人不禁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觉,历史的变迁是如此巨大,一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还是在堂前的流水中悄然而逝,然而,有多少人当年就是在这样的埠口,乘上一叶小舟,走上漫长的人生之路的,唯有这悠悠的苕溪水日夜奔流不断地冲向太湖,归入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