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思想品德《灿烂的中华文化》
- 格式:ppt
- 大小:4.41 MB
- 文档页数:34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第一框课题:灿烂的中华文化(第1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懂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了解中华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我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对推动世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从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受磨难而更加兴旺发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巨大威力;结合各个民族对中华文化所作的独特贡献的史料,体会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创造的;从历史、文学、军事、科技等方面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从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感受中华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美德对我们产生的深刻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增强对其认同感并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中华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教学方法]三段式教学法:阅读教材自主学习阶段;师生讨论释疑解惑阶段;课堂训练消化巩固阶段;[教学准备]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收集我国文学、军事、思想、科技、天文体等方面的史料;收集对自己有影响的传统格言、警句;收集有关我国文化对世界发展所作的巨大贡献的材料;收集今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材料。
[教学过程]板书:一、灿烂的中华文化第一阶段:阅读教材自主探究请认真阅读教材P64-67,并思考下列问题(小组讨论)1、灿烂的中华文化是怎样形成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支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2、中华文化的显著特点是什么?在世界上有何影响?3、举例说明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内涵。
4、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怎样的时代特征?第二阶段:师生互动释疑解惑(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活动一:看谁说得多提问:看教材P64情景,思考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生答:旗袍、中国功夫、长城、京剧、孔子等等。
第五课第一节灿烂的中华文化第一步:温故知新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2、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是什么?(答: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要实现文明,就要了解灿烂的中华文明和民族精神,所以我们该学第几课了?(实际是导入)第二步:明确目标我们这节课学习第一节《灿烂的中华文化》,猜猜:这节课我们将会学到什么知识?(设疑,引起学生注意)1、通过学习,我们将懂得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通过学习,我们将知道中华文化对我国发展和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3、通过学习,我们将从中华民族的历史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4、通过学习,我们的学习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5、通过学习,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将得到进一步增强,激发我们学习、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激情。
第三步:自主学习为了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请带着以下问题看教材第66页到第69页,思考,勾画。
1、说说中华文化的来源。
2、中华文化的内涵有哪些?3、中华文化延绵不绝、历久弥新。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
谈谈你对此有什么感受?4、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5、中华文化对我国发展和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什么?6、讲一讲苏武牧羊、负荆请罪、徙木为信的故事。
说说期中所包含的传统美德,再说一说这些传统美德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7、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在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同时,形成了哪些传统美德?8、完成教材第69页的连线题。
9、南京路上好八连新旧三件宝的事例说明中华传统美德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第四步:合作探究1、展开讨论。
2、自己弄不懂的问题问问别的同学。
第五步:导学释疑根据情况讲解,重点强调中华文化的内涵和所形成的中华传统美德。
重点记住:中华文化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灿烂的中华文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2、文明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当中。
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4、中华传统文明影响深远。
能力目标感受中华文明的巨大力量,使之具有把握中华文明基本特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加强先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热爱中华文明的情感,加强民族自尊心。
教学重点对中华文明的认识教学难点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缘由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结合课前音乐古筝曲《化蝶》导入中华文明【学习新课】展现自学提纲(用幻灯片展现)1、灿烂的中华文明是如何产生的?2、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缘由是甚么?3、灿烂的中华文明是由甚么构成的?4、中华文明总的特点是甚么?5、中华文明有何影响?二、活动小结活动一:1、要求先生浏览p64第一幅图并考虑:提到中华文明,你会想到甚么?2、教师组织先生回答。
3、教师展现能代表中华文明的图片:4、得出结论:中华文明是怎样产生的?各族人民彼此团结、彼此学习、用本人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活动二:1、要求先生讨论方块字、故宫、京剧、编钟、粽子等的来历。
2、教师展现巴比伦、印度、埃及的图片3、得出结论: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绵延不绝的缘由是甚么?文明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
活动三:1、要求先生考虑能代表中华文明的人物和他们的成就,发问回答。
2、教师提出成绩:A、中华文明的构成:浩如烟海的文明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奇光异彩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齐备而深入的道德伦理等,共同组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B、中华文明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活动四:1、要求先生按p66最上面的内容做2、教师边发问边归纳总结。
3、提出成绩:中华文明的深远影响: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入的影响,而且对推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