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油茶产业发展模式探索及融资策略的思考
- 格式:pdf
- 大小:700.76 KB
- 文档页数:5
对宜春油茶产业发展瓶颈及对策的探讨宜春市是江西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江西省中部。
宜春市人口众多,经济实力强大,其中油茶产业是当地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油茶是一种生长在山区中的野生果树,具有多种经济价值,如食用价值、医药价值、基础设施价值等。
油茶油是常见的烹调用油,具有营养丰富、香味浓郁等特点。
然而,宜春的油茶产业也面临一些发展瓶颈和挑战,如下所述。
首先,油茶品种单一。
宜春市的油茶品种繁多,但是在实际种植中,往往只种植几种适应当地环境的品种,导致市场上的油茶品种单一,难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因此,宜春市应该加强油茶品种培育和推广工作,增加多样性,以适应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其次,紫油营养价值有限。
宜春市的紫油是一种常见的油茶油,其香味浓郁,但是营养价值有限。
紫油中维生素E含量较低,容易被破坏,同时,宜春的紫油中存在大量的单胞菌和重金属,不利于人体健康。
因此,应该加强紫油的研究和改良,提高其营养价值和品质,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食用油的需求。
第三,油茶种植技术落后。
宜春市的油茶种植技术落后,普遍存在采摘难度大、管理成本高、单产低等问题,导致产量和质量难以保证。
因此,应该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种植和管理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和风险,提高油茶产量和质量。
最后,油茶加工水平落后。
宜春市的油茶加工技术相对落后,加工出来的油茶产品质量不高,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因此,应该加强油茶产品的研发和加工工艺的提升,提高油茶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促进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宜春市的油茶产业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瓶颈和挑战,但是这些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
需要加强油茶品种培育和推广、提高紫油的营养价值和品质、提升油茶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改进油茶加工工艺、提升油茶产品的附加值等措施,以实现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宜春油茶产业发展瓶颈及对策的探讨
宜春油茶是江西省宜春市特有的一种农产品,它在金秋时节的采摘以及热油加工中用到的油茶籽,不仅是宜春农业的重要特色农产品,还是该市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来源。
然而,油茶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些瓶颈,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突破。
一、产能有限
目前宜春油茶产业的规模仍然较小,其生态环境优越,却仅有少量的种植面积和生产能力。
因此,必须加大种植面积扩大生产规模,加快推广油茶种植技术,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才能更好地促进油茶产业的发展。
二、营销方式单一
目前宜春油茶的销售主要依靠集贸市场、批发运销等方式,缺乏多渠道、多元化的营销模式。
因此,需要探索网络销售、电商平台等新的销售模式,提高市场占有率,促进油茶产品的销售。
三、品牌营销力度不足
宜春油茶的品牌知名度仍然较低,营销力度不足。
宜春市应该加大油茶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建立完备的品牌体系,提升油茶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扩大油茶市场份额。
四、技术瓶颈
目前,宜春油茶产业中所采用的技术和设备还相对落后,比如说采收和加工流程等,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发展。
应该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更多资金和人力,推广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油茶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总之,宜春油茶产业的发展瓶颈主要包括产能有限、营销方式单一、品牌营销力度不足和技术瓶颈等因素。
为此,应该采取多种对策手段来破解这些难题,促进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
江西油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江西是中国著名的茶叶产区之一,素有“茶叶的故乡”之称。
油茶是江西特色的茶叶品种之一,也是当地的重要经济作物。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江西油茶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情况,为进一步推动油茶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参考。
一、油茶产业概况1. 产区分布:江西的油茶主要分布在赣南、赣中和赣北地区。
2. 栽培面积:江西油茶的栽培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已达到XX万亩。
3. 品种特点:江西油茶种植的主要品种有长叶油茶、短叶油茶、滇油茶等,具有叶片大、产量高、油脂含量高等特点。
二、油茶产业发展现状1. 生产规模:江西油茶产业已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化生产,许多农户从事油茶种植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2. 产量增长:近年来,江西油茶的产量逐年递增,年均增长率达到XX%。
3. 油茶产品加工:江西的油茶产品加工领域逐渐壮大,涉及油茶油、油茶果干等多种产品。
三、油茶产业存在的问题1. 种植技术不完善:部分农户在油茶的种植技术和管理上存在欠缺,需要加强科技指导和培训。
2.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加工技术落后和管理不善,部分油茶产品的质量无法保证,影响整个产业的形象和竞争力。
3. 市场开发不充分:虽然江西的油茶产量不断增加,但对外市场的开发相对较弱,需要进一步推动油茶产品的品牌建设和营销工作。
四、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1. 加强科技指导:加大对油茶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农户的栽培技能。
2. 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油茶产品质量的监控和检测,加强对加工企业的管理和监管。
3. 加强市场开发:鼓励油茶企业加大市场开发的力度,推动油茶产品的品牌建设和营销工作。
4. 加强合作与交流:鼓励油茶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益。
五、总结江西油茶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经济潜力。
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通过加强科技指导、提高产品质量、开拓市场等措施,江西油茶产业将进一步壮大,为当地的农民增加收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对金融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困难和对策思考油茶产业是鹰潭市的传统农业项目,全市现有油茶面积400余公顷,分布于贵溪市、余江县及龙虎山景区的各个乡镇与林场,全市油茶年产量近30万公斤。
为支持当地特色油茶产业做大做强,因地制宜,农行鹰潭市分行推出了培育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产品——金穗油茶贷。
截至2016年上半年,该行已累计发放特色油茶业贷款1100万元,其中累计支持油茶业法人客户1家,发放法人贷款400万元,支持油茶农户13户,发放贷款700万元。
1 油茶贷产品特色及主要经验做法1.1 产品私人定制,贷款精准度高油茶贷模式灵活,不采用统一规制的贷款结构,而是根据具体客户的实际需求实现“量体裁衣”,贷款额度从2万元至600万元不等。
为提高贷款配置精准度,鹰潭农行采取了生产导向、产品联动的方式,如贵溪市某农林合作社欲扩建油茶林地,该行综合研究其生产周期和财务状况,为其推介中长期油茶贷70万元,同时配置财政惠农信贷通50万元,有效填补了该企业融资需求。
1.2 期限结构创新,还款方式灵活一是期限结构创新,为适应油茶种植周期较长的问题,期限由原先的5年以内改为10~15年,对油茶种植实现“因地制宜”。
二是还款方式多样,包含了利随本清、分期还款、等额本息、等本递减等各类分期模式。
三是可选择性设置贷款宽限期,宽限期内只偿还贷款利息,超过宽限期后再分期偿还贷款。
1.3 定期技术培训,孕育产业土壤为加强油茶产业扶持力度,同时丰富和挖潜油茶金融需求,鹰潭农行多次举办油茶种植业务培训班,利用自身资源对当地油茶种植户组织业务培训,同时进行金融产品介绍和农户贷款制度宣传。
这样一方面提高了行内客户油茶产业生产效率,无形中增强了油茶贷款风险抵御能力,另一方面也吸引了更多种植户参与“金融+油茶”产业链中,深化了金融需求与客户黏性。
1.4 政府风险补偿,形成输血合力主要包括放大杠杆,以风险保证金的方式撬动更多资金支持油茶产业发展。
九江市油茶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也是世界四大食用木本油料树种之一,被称为“东方橄榄油”,油茶在我国已有3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茶油色清明亮,味香可口,且营养丰富,主要成分是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
橄榄油含不饱和脂肪酸达75%~90%,茶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超过橄榄油,其含量高达85%~97%,因此中国茶油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1]。
另外,茶油还含有许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如山茶苷、磷脂质和皂苷、茶多酚、VE、鞣质等成分,长期食用茶油有助于降低人体血清中的胆固醇,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症等疾病有明显疗效。
同时,茶油具有抗癌防变、养颜护肤等功效,消化吸收率可以达到95%以上,特别是对产妇产后复原能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是油中之王。
1油茶产业发展的前景及意义1.1油茶产业发展空间广阔油脂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油的消费量也逐年增长。
2007年全国食用油消费量2 250万t,进口油脂达1 509万t,自给率仅为46%。
而我国年产高品质的茶油为26.65万t,仅占食用油总消费量的1.17%,年人均占有量只有0.2 kg,远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人均占有橄榄油20 kg的水平,而发达国家橄榄油的消费量一般占其植物油总消费量的40%以上。
我国要达到年人均茶油占有量2 kg的标准,全国茶油产量需增加10倍,年缺口达250万t左右,可见未来茶油的市场前景良好[2]。
1.2油茶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油茶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身,其产业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对于推进山区综合开发、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改善人民健康状况、加快国土绿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油茶林枝繁叶茂,四季常青,花卉美观,耐干旱瘠薄,适生范围广,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涵养水源,防火防虫。
其根系发达,树根在地表以下形成一个个疏密适中、多孔隙的网络状结构体,能较好地固定周围的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蓄水固土的能力,既有生态功能,又有景观功能[2]。
对宜春油茶产业发展瓶颈及对策的探讨宜春市是江西省的一个地级行政单位,以油茶产业而闻名。
油茶产业在宜春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是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宜春油茶产业在发展中仍面临一些瓶颈和挑战,需要找到对策来推动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瓶颈分析1. 生产规模小:宜春油茶产业的生产规模相对较小,种植面积有限,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
2. 技术水平低:宜春油茶产业的种植技术和加工工艺相对落后,无法满足市场对高品质油茶产品的需求。
3. 市场开拓不足:宜春油茶产业的市场开拓力度不够,产品依赖于传统渠道销售,缺乏品牌影响力。
4. 产业链条不完善:宜春油茶产业的产业链条不够完善,缺少深加工环节,无法实现从种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闭环。
二、对策建议1. 扩大生产规模:通过政府扶持和农民组织化种植,推动宜春油茶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高种植面积和物质产出。
2. 强化技术支持:加强对宜春油茶产业的技术培训和推广,引进先进的种植和加工技术,提升产品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
3. 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增加宣传力度,提升宜春油茶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开拓新的销售渠道,拓展消费市场。
5. 加强合作交流:与其他地区的油茶产业进行合作交流,借鉴其成功经验,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格局。
6. 政府支持政策:政府应加大对宜春油茶产业的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参与种植和加工,提供财政和信贷支持,推动宜春油茶产业的发展。
三、结语宜春油茶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但目前面临的瓶颈和挑战也不容忽视。
通过以上对策的探讨,可以推动宜春油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政府、企业和农民需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宜春油茶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江西省宜春市油茶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通过对宜春市油茶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和分析,指出当前制约油茶产业发展存在的种植、加工和经营管理三方面的问题,最后提出促进宜春市油茶产业长远发展的相关对策。
标签:油茶产业;存在的问题;对策江西省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境内山地、丘陵和平原兼有,区域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能资源丰富,无霜期长,且境内土壤大部分以红壤、黄红壤、黄壤为主,土层深厚,其气候和土壤条件都非常适合油茶林基地建设。
油茶产业作为传统优势产业,是江西省油茶产业发展建设的重点区域。
因此,本文通过整理2011—2016年宜春市油茶产业的相关数据,了解宜春市油茶产业的近期走向,梳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其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宜春市油茶产业现状分析宜春市油茶林地面积居江西省第一,市辖袁州区在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中国经济林协会正式命名为首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一油茶之乡”;丰城市为全国首个“中国高产油茶之乡”;2013年,宜春市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高产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市”荣誉称号。
1.1油茶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统计数据显示,宜春市油茶产业综合产值2011年仅为10.4亿元,2016年跃居江西省第一,达到41.6亿元,年均增长22.4%,增长趋势如图1所示。
随着油茶种植面积的扩大,亩产量的不断递增,宜春市油茶鲜果总销售收入也呈现直线上升趋势,见图1,从2011年的3.7亿元,增加至2016年的16.5亿元。
油茶鲜果销售收入和油茶产业综合产值的差异从2011年的6.7亿元增长到了2016年25.1亿元,表明宜春市油茶的综合开发增加值得到了较大规模的提升。
油茶产业在宜春市具有典型的集聚特征,下辖10个县(市、区)中,油茶林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的县(市、区)有7个,集中连片面积在万亩以上的乡镇有78个,其中3万亩以上乡镇的有26个。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宜春市结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油茶低产林改造项目、退耕还林项目和现代农业油茶产业示范项目,先后建立了油茶林258萬亩,约占江西省油茶林总面积的20%,占宜春市有林地面积的14%。
对宜春油茶产业发展瓶颈及对策的探讨宜春位于江西省中部,是中国重要的油茶生产区之一。
宜春油茶产业在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但目前仍存在一些瓶颈,影响了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本文从油茶栽培、加工和市场销售三个方面探讨宜春油茶产业的发展瓶颈及对策。
一、油茶栽培方面存在的瓶颈及对策1.栽培技术不稳定。
由于油茶的生长周期比较长,而且耐旱、耐寒、耐贫瘠、耐盐碱等能力很强,导致一些农民对于肥水管理不够精细,不适时摘叶和修枝,易导致油茶长势不均匀,树龄老化,影响油茶的产量和质量。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开展油茶栽培技术培训,加强科技服务,提高农民对于油茶栽培管理的技能和认识,以提高油茶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2.缺乏科技支持。
油茶栽培和管理的科技含量较高,但一些农民由于缺乏相关科技知识,无法掌握油茶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
因此,需要加强科技支持,建立科技服务机构和技术示范点,引导农民使用科学技术掌握油茶的生产和管理技术,以提高油茶生产效益和质量。
二、加工环节存在的瓶颈及对策1.生产加工设备落后。
宜春地区的一些油茶企业设备老旧,降低了油茶的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引进新型加工设备,并提高技术工人的专业技能,以提高油茶产品的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
2.加工工艺不规范。
油茶的加工工艺和方法较为复杂,工艺不规范易导致油茶产品质量下降。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建立规范化加工流程,加强加工质量检测等手段,提高加工工艺的规范化程度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1.市场调节缺乏。
油茶的价格易受市场波动和供求关系的影响,导致价格不稳定,减少了农民的积极性。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建立油茶产销对接机制,建立油茶价格调节基金等措施,保障油茶价格的稳定,增加油茶生产的收益和农民的积极性。
2.市场销售渠道狭窄。
宜春地区的油茶产品大多面向小市场销售,缺乏大规模和高品质的销售渠道。
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强产销合作,拓宽营销渠道,建立电商平台和品牌推广,提高油茶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江西油茶产业发展趋势江西油茶产业发展趋势引言:油茶是我国的特色乡土果树,江西作为中国重要的油茶产区之一,油茶产业在江西具有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油茶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江西油茶产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本文将探讨江西油茶产业的发展趋势,包括品种改良、生产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
一、品种改良江西是我国重要的油茶主产区之一,拥有丰富的油茶资源。
但是,目前主要的油茶品种大多数是传统品种,生产效益不高。
因此,品种改良是江西油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1. 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
江西可以借鉴国内外的油茶品种引进和培育经验,选择适应江西气候条件的优质油茶品种。
这种品种应具有丰产、抗病虫害、耐寒等特点,提高油茶产业的生产效益。
2. 基因改良。
利用生物技术手段进行油茶基因改良,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繁育出油含量更高、抗病虫害能力更强、更适应江西气候条件的新品种,为江西油茶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品种资源。
二、生产技术创新生产技术创新对于提高油茶产业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几个重点方向:1. 高效种植技术。
包括油茶苗木培育技术、适宜的栽植密度和间距、高效灌溉和施肥技术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提高油茶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2. 微生态管理技术。
通过合理的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和农药使用,构建油茶健康生态系统。
减少农药的使用以及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提高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性。
3. 机械化生产技术。
减轻人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利用机械进行栽培、收获、加工等环节,提高油茶的生产能力和质量。
三、市场开拓市场开拓是油茶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几个可以进行的市场开拓方向:1. 油茶产品加工多样化。
利用油茶的种子、果肉和叶片等部分,开发出多种油茶产品。
例如,油茶油、油茶果脯、油茶茶叶等。
多样化的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提高油茶产品的附加值。
2. 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
通过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提高消费者对江西油茶产品的认知度和好感度。
江西省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罗志高黄斌(吉水县文峰山林场,江西吉安331600)[摘要]通过实地调研,对江西油茶产业发展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江西油茶产业发展主要存在对油茶的认识不足、科技推广有待加强、资金投入缺乏、生产组织形式落后、综合加工利用率低等问题。
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重视油茶产业的发展、加强油茶产业的科技推广、加大油茶产业资金投入、提高油茶产业的组织化程度、提高油茶综合加工利用率等对策。
[关键词]油茶;产业发展;发展现状;对策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Jiangxi Camellia oleifera IndustryLuo Zhigao Huang Bin(Wenfeng Mountain Forest Farm,Ji'an331600,Jiangxi,China)Abstract:Through field research,the development of Jiangxi Camellia oleifera industry was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Camellia oleifera,technology promotion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lack of capital investment,backward production organization,and low comprehensive processing utilization rate.In response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countermeasures such a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industrial development,strengthen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motion,increasing capital investment,improving the degree of organization and comprehensive processing utilization,etc.Key words:Camellia oleifera;industrial development;curr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s油茶(Camera oleifera)作为国内特有食用油料树种,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南部10余个省市。
江西油茶产业发展瓶颈剖析及对策思考郭晓敏;李开平;张文元;邹宽生;胡冬南;牛德奎【摘要】In order to discuss market prospect and restraining factors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Camellia oleifera industry in Jiangxi,and promote orderly,normal,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leifera industry,based on thorough investigation of C.oleifera industry development status in Jiangxi,the status and restraining factors ofC.oleifera industry development status in Jiangxi were analyzed,and four major bottlenecks were listed.Firstly,difficulty understanding of cultivation,management,administration and processing of high-yield fine C.oleifera clones is insufficient.Secondly,a large area of low-yield C.oleifera forest still maintains the original management mode and is lack of sufficient attention and favorable measures.Thirdly,the leaping development of C.oleifera industry is lack of full preparation at the aspects of forest land,seedlings,fund,technology,management,services and so on.Fourthly,C.oleifera processing enterprises disorderly scrambles,and profound processing product research and technical reserve severely lag behind.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considerations on C.oleifera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Jiangxi were put forward,such as moderate making potential,paying attention to low-yield change,strengthening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eserving technical,serving the grassroots level and answering future.%为了探讨江西油茶产业快速发展的市场前景和制约因素,促进油茶产业有序、正常、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深入调查江西油茶产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西油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因素,列举了江西油茶产业发展的四大瓶颈:一是对高产优良无性系油茶栽培、经营、管理、加工的难度认识不足;二是大面积油茶低产林经营现状依旧,对其重视不够,采取的措施不力;三是对油茶产业跳跃式发展准备不足(表现在林地、苗木、资金、技术、管护、服务等方面);四是油茶加工企业无序扩张,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及技术储备严重滞后.文中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适度造势、重视低改、强化研发、储备技术、服务基层、应对未来的江西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和思考.【期刊名称】《经济林研究》【年(卷),期】2013(031)002【总页数】6页(P1-6)【关键词】油茶产业;瓶颈;对策;思考;江西省【作者】郭晓敏;李开平;张文元;邹宽生;胡冬南;牛德奎【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南昌330045;江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00;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南昌330045;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南昌330045;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南昌330045;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南昌33004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33;S794.4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作为南方丘陵地区首选的生态经济型树种,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身,对于推进山区综合开发、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改善人民健康状况、加快国土绿化进程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
江西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思考油茶,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植物,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
发展油茶产业事关国家粮油安全,事关国家扶贫攻坚战的成败,事关林区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江西省也将发展油茶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大力推进。
如何做强江西油茶产业是一项事关民生的重要课题。
1 江西油茶产业现状江西是全国油茶原生区和中心产区,水肥条件对发展油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现有油茶林总面积1430万亩,年产茶油11万吨以上,2021年总产值206.6亿元,种植面积和茶油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
宜春市和赣州市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市,袁州区、遂川县、上饶县、兴国县为中国油茶之乡、丰城市为中国高产油茶之乡、德兴市为中国红花油茶之乡。
1.1 资源分布很广据《江西省植物志》(2004版):江西分布油茶遗传资源物种有29种和5个栽培种及3个变种。
在全省范围内,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是普通油茶,其次是小果油茶、红花油茶。
另外,厚叶红山茶、全缘红山茶等为江西特有的地带性山茶属物种。
全省油茶林分布中,油茶林面积10万亩以上的有45个县(市、区),其中,面积50万亩以上的有4个县(市、区),25-50万亩的有6个县(市、区),10-25万亩的有35个县(市、区)。
1.2 种苗资源丰富江西省林科院、中国林科院亚林中心、赣州市林科所等单位经长期科研实践,选育出的一批高产优良无性系品种,经国家及省级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认定)、重点推广的高产油茶优良无性系有43个,亩产茶油50公斤以上。
另外还选育了一批农家品种,有石市红皮油茶、宜春三角枫油茶、宜春白皮平蒂中籽油茶、观音桃油茶、茅岗大果油茶、珍珠子、二水桃、赣萍茶、红皮霜降子等10余品种。
全省现有高产油茶定点采穗圃27处,总面积4600亩,良种穗条年生产能力5896万支;省级定点育苗单位39个,良种苗木生产能力1.1亿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