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 分数的大小比较
- 格式:ppt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24
4 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
项目
内 容 1.读出下列分数。
19 17 23 15
2.写出下列分数。
九分之三 七分之五 六分之五
3.15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份,取了其中的1份。
14
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 )份,取了其中的1份。
4.比较下面每组分数的大小。
19○14
12○14 做完这两个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分子都是1,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5.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分子是1的分数比较大小时,分母大的分数反而( )。
6.同一个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 )。
7.先写出涂色部分所表示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 )
( )○( )( ) ( )( )○( )( ) ( )( )○( )( )
8.比较大小。
17○19 16○110 13○12 111○14
温馨 提示 学具准备:四个一模一样的长方形。
知识准备:分母的意义。
答案:
1.九分之一 七分之一 三分之二 五分之一
2.39 57 56
3.5 4
4.< >
5.小
6.少
7.14<34
14>18 16<36 8.> > < <。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的比较大小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分数的比较大小,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分数的基本概念: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子、分母、分数线等基本概念。
2. 分数的性质: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如分子、分母的大小关系,分数与整数、小数的关系等。
3. 分数的比较大小:学习如何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2. 使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正确地进行分数的比较大小。
3.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难点1. 分数的比较大小:对于一些特殊的分数,如何快速、准确地比较大小。
2. 分数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如何将分数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具学具准备1. 课件:用于展示分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比较大小的方法。
2. 纸质材料:用于分发给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和讨论。
3. 白板、白板笔:用于板书设计,展示解题过程。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实例,引入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分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比较大小的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1. 分数的基本概念:分子、分母、分数线等。
2. 分数的性质:分子、分母的大小关系,分数与整数、小数的关系等。
3. 分数的比较大小: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和技巧。
作业设计1. 填空题:让学生填写分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选择题:让学生选择正确的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3. 计算题:让学生计算一些分数的比较大小,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应用,使学生掌握了分数的比较大小,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案背景】1.教材版本: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奇妙的变化—分数的初步认识》2.本单元设置2个信息窗。
信息窗1:奇妙的变化——主要学习分数的意义和大小比较;信息窗2:成年人的身体——学习同分母简单分数加减法。
【教学课题】《奇妙的变化—分数的大小比较》【教材分析】1.分数的学习在小学分两个循环段,分别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和四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是初步认识,为第二学段进一步学习分数奠定基础。
2.本单元设置2个信息窗。
信息窗1:奇妙的变化——主要学习分数的意义和大小比较。
教材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上身长还是下身长,实际上就是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让学生理解转化的道理。
引导学生用折纸或画图的方法来比较。
引导学生从分的份数和分数单位的个数的角度来比较。
再比较几个同分母的分数,引导学生发现,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学习分子是1的异分母分数的比较时,先以故事促趣味,再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分数大,为什么?可从分数的意义的角度来比较。
在比较后,引导学生发现,分母是1的分数相比较,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百度搜索】/elearn/sysdef/userlogin/ctrl?FUNC_ID=ResReadD isplay&CLS_ID=0010&RES_ID=00000000000000000250【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认识分数表示的意义,能够比较出同分母分数和分子是1的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讨论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索精神,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同分母分数和分子是1的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分子是1的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具准备】学生方面:直尺,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纸片等。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图形的纸片。
【教学方法】实物演示法、图示法、观察法、引导法、谈话法、自主探究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
信息窗二(分数的大小比较)-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信息窗二(分数的大小比较),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和技巧。
2.能够熟练运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比较分数大小,并能正确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让学生了解分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提高数学素养和实际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教学难点:熟练掌握多种不同的分数大小比较方法,并能综合应用。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分数的大小比较1.学生回顾了分数的定义和分数的综合运用。
2.通过例题和小组合作,学生快速掌握了分数的大小比较。
3.学生学习了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和技巧。
4.学生通过示范教学和练习,熟练掌握了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可以灵活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 分数大小比较的应用1.学生通过练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了分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如测量,并能正确计算和比较。
2.学生通过归纳总结,掌握了使用分数计算比较物品大小或身高的方法。
3. 课后练习和思考1.学生进行课后练习,并与同学分享领会和解决遇到的问题。
2.学生思考分数的大小比较与整数的大小比较有何异同,如何整合两者的优势。
四、教学方法在本堂课中,老师将运用一些教学技巧和方法,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1.探究式学习:通过自主发掘和互助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并能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
2.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个性化学习: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进程,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
五、教学评估1.开始评估:通过调查问卷和小测验,了解学生对分数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为教学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
2.过程评估: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练习、小组合作,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提问,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3.结束评估:通过小测验和总结,对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估,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9.2.1 同分母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同分母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同分母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
二、教学重点1. 同分母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2. 运用同分母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同分母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2. 运用同分母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分数的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同分母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同分母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3. 讲解新课(1)同分母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同分母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2)运用同分母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解决问题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学会运用同分母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解决问题。
4. 练习巩固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同分母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及运用。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3. 注重练习题的设计,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同分母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2. 学生能运用同分母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解决问题。
3. 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注:本教案为2000字以内,如需更详细的教学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解新课”部分,特别是“同分母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和“运用同分母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解决问题”。
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74页信息窗1第2课时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涂一涂、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中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2.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讨论交流活动,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经验,培养观察比较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4.在动手操作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同分母分数和分子是1的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分子是1的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纸片等。
学生准备:直尺、水彩笔、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知识再现,回顾分数的意义。
同学们,在数学世界里,我们结识了很多好朋友。
我们刚刚认识了分数,看到了可爱的胎儿、有趣的婴儿的模样,(课件出示胎儿、婴儿图片)你们看到了哪些分数?学生说分数时要求说出各分数表示的意义,明确把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强调平均分),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几份就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几,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 观察成人图,理解38、58表示的意义。
大家知道吗,我们成年人上身长约占人体总身长的38,下身长约占总身长的5 8,板书:38、58。
3.寻找发现38、58的异同点。
仔细观察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预设:(1)38、58合起来是88。
(2)我发现分子都比分母小。
(3)分母一样,都是8。
……4.提出疑问,导入新课。
你们感觉这两个分数谁大谁小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关于分数大小比较方面的问题。
(板书课题: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学生猜测38、58的大小。
2.引导发现,找出比较38、58大小的方法。
你有什么办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稍作停顿,学生思考。
)预设:折纸、画图形、画线段……3.提出要求:大家想出了这么多好方法,不管采取哪种方法,大家一定要注意平均分,那你们就用自己的办法来证明吧!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参与其中,倾听学生的观点。
分水果—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比较同分母分数及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的过程。
2. 掌握比较同分母分数及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的方法,并能正确比较。
3. 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同分母分数及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的方法。
课前预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情境图,认真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学生提问题:小东和小利谁吃得多?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1、师:现在我们来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小东和小利谁吃得多?”问:“怎样才能知道他们谁吃得多呢??”生:比一比58和38的大小,就知道谁吃的多了。
学生思考后小组交流。
生1:借助学具折一折、分一分、涂一涂,直观表示出58和38的多少,从而比较出他们的大小。
生2:58表示8等份中的5份,38表示8等份中的3份,所以58比38大。
生3:58里面有5个18,38里有3个18,5个18比3个18多2个18,所以58比38大。
2、练习:比一比大小3 4()2456()36师(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师:像刚才咱们比较的这些分数有什么特点吗?生:分母相同,分子不相同师:像这样的分数,就叫做同分母的分数。
谁能总结一下同分母的分数咱们是怎样比较的呢?生:分母相同的时,看分子,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3、师:像这样的14和12,19和14分数你会比较吗?怎样来进行比较呢?小组讨论并解决问题,并说一说解决的方法和理由。
师:像刚才老师板书的这些分数你发现了什么?生1:分子都是1生2:分子相同,分母不同。
师:想这些分子相同的分数,我们就把这些分数叫做同分子的分数。
谁能总结一下同分子的分数是怎样进行比较的?生1:同分子的时候看分母,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分母大比较小。
师:怎样来比较分数的大小?小结:同分母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