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_2016高中历史7.3民主政治的扩展每课一练人民版必修1
- 格式:doc
- 大小:212.50 KB
- 文档页数:3
三民主政治的扩展[基础达标]1.下列哪项不是法国总统的权力( )A.任命文武官员B.统率全国军队C.实行大赦D.任命国民议会议员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
在会议的闭会时期,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
”这说明( ) A.总统控制议会B.总统权大,议会权小C.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D.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制约3.近代以来,欧美一些国家都通过各种方式确立了各自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下列法律文献确立共和政体的是( )①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②美国1787年宪法③法国1875年宪法④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③4.假如穿越时空隧道,让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和法国总统萨科齐回到1875年,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 )A.掌握行政权B.是军队最高统帅C.是国家元首D.由民选产生,向议会负责5.19世纪七十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
对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A.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B.国家元首都有权解散议会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6.如果让你沿着右图中的史实续写历史,那么,正确的史实应该包括了( )德意志帝国宣告建立①“临朝不理政”的君主出现了②资产阶级包揽了帝国中的全部军政要职③政府各部门独立平等、相互制约④带有浓厚专制色彩的代议制诞生了⑤德国迈入了资本主义门槛A.①②④⑤ B.②③④C.③⑤ D.④⑤7.一位伟人指出:“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这一事业是指( )A.阻止奥地利的回归B.戳穿俄罗斯的觊觎C.抗击法兰西的入侵D.完成德意志的统一8.威廉·李卜克内西说:“德国,特别是普鲁士,是一个倒立着的金字塔,牢牢埋在地里的塔尖是普鲁士士兵头盔上的尖铁,一切都是由它托着。
”这些话反映了( )①德意志帝国的军国主义特色②军队在帝国中的重要地位③德意志的专制主义色彩④军国主义思想对人民群众的影响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能力提升]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
7.3 民主政治的扩展每课一练(人民版必修一)1.1789年大革命爆发后,法国政局一直动荡不安,政体多次更迭。
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的政体是()A.帝制 B.君主专制 C.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2.近代史上,共和政体自初创到最终确立历时近一个世纪之久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3.1789年—1875年间,法国先后出现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国→军事帝国→复辟王朝→民主共和国→军事帝国→民主共和国。
这主要反映了()A.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B.启蒙思想日益深入C.民主进程艰难曲折 D.政治体制不断完善4.法国媒体每当提到总统的时候从不说“法国总统”,而是称之为“共和国总统”:总统发表讲话时也要高喊“共和国万岁”。
法国人倍加珍惜共和观念是因为法国()A.总统有权任命内阁 B.有二百多年的共和国历史C.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 D.走向共和的历程艰难5.法国共和制最终确立的标志是()A.法国大革命的胜利 B.《人权宣言》的发表C.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6.列宁曾说俾斯麦“按照自己的方式”实现了德意志的统一。
“自己的方式”是指() A.封建改革 B.民主改革 C.王朝战争 D.资产阶级革命7.“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对马克思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A.德意志帝国是封建专制帝国 B.德意志帝国是军事帝国C.德意志帝国名为立宪,实为专制 D.德意志帝国议会权力较大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一个地名命名或其变更并非单纯来自偶然或者不自觉的语言因素,更多的是历史的折射与反应。
材料一中国城市众多,但是城市的路名有很多相同之处,如胜利路,解放路,红旗路,三民路,中山路等。
材料二法国巴黎有一个著名“路易十五广场”,1789年被改名为“自由广场”。
1795年易其名为“协和广场”。
训练3民主政治的扩展1.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因为历史的曲折与反复,近代西方历史上某国曾获得了“各种政体的试验场”的称号。
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个国家应是()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2.法国大革命初期一首流行歌谣唱道:“把高个儿截短,把矮个儿拉长……”这种呼声化为图景就成了下图所示漫画,它表达的政治理念是()A.平等B.自由C.人权D.博爱3.《自由引导人民》于1831年在卢森堡宫展出数月后即被收起,官方理由是它“太革命了”。
从1874年起它才被送入卢浮宫,并被永久性展出。
这体现了法国政局的变化是() A.巴黎公社的建立B.普法战争法国的战败C.共和政体的确立D.保王势力的消失4.下列关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的权力,表述正确的是()①行政权归总统②有权任命部长和一些军政要员,有特赦权③总统由选民直接选出④在参议院的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⑤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A.①②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5.《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材料反映出德国的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德国立法权控制行政权B.德国的皇帝凌驾于议会之上C.皇帝兼任联邦议会的主席D.皇帝无权中止法律的执行6.保罗·肯尼迪说,统一的德国“是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帝国专制独裁的决策特点结合在一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
他所说的德国是() A.极端沙文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国家B.封建君主统治下的资本主义工业国C.工业高度发达的封建军事大帝国D.有封建军事色彩的资本主义国家7.1689年《权利法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在于()A.确立三权分立制B.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C.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D.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8.假设穿越“时空隧道”,回到1876年的欧洲,法、德两国的国家元首都可以做的事情是() A.统率三军B.主宰议会C.创制法律D.任职终身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必修一专题七:3、民主政治的扩展(每课名题1)点击下载更多高中历史免费试卷(请按Crtl键+左键点击)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共0分)1.(江苏省盐城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调研16题)议会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显著特征。
下列对近代西方议会的解读,正确的是A.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制 B.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对国会负责C.法国总统有权解散参、众两院 D.德意志帝国皇帝主宰议会2.(2010年龙岩市高三第二次质检18题)与英国相比,法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呈现的鲜明特点是A.政局动荡,进程艰难B.政局稳定,和平发展C.王朝战争,完成统一D.制定宪法,政党选举3.(2010年广东会考 4题)1789年大革命爆发后,法国政局一直动荡不安,政体多次更迭。
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的政体是A.帝制B.君主专制C.共和制D.君主立宪制4.(2010年4月广东省茂名市高三二模)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宣布:“任何人不得保留亲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等贵族头衔。
”这一规定的目的是A.反对君主立宪制政体 B.否定等级制度 C.维护共和政体 D.维护私有财产5.(2010年广东会考42 题)近代某国宪法规定: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联邦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
“某国”是A.英国B.苏联C.德国D.美国6.(江苏省南通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14题)《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A.消灭了法国的保守势力B.摒弃了封建的等级制度C.平民可直选法国的总统D.有利于确立巩固共和制7.(2010年5月安徽省芜湖市二模19题)奥巴马和尼古拉·萨科奇是当今美国和法国总统,穿越时空隧道,让他们回到1875年,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A.拥有行政权 B.军队最高统帅C.国家元首D.民选产生,向议会负责8.(2010年广东省湛江市高三二模)19世纪70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A.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 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9.(2010年1月黑龙江会考4 题)德国是20世纪前半期两次世界大战主要发动者,这与其当时政体的哪一特征有关A.民主主义 B.军国主义 C.自由主义 D.理性主义10.(2010年1月广东省茂名市高考模拟)“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专题七第3课民主政治的扩展1.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
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这反映了( )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C.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D.外国势力的干涉中断了民主化进程答案 C解析1789~1875年是法国帝制与共和制的反复较量时期。
较量的最终结果是共和派以一票的微弱优势战胜保皇派,通过颁布了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故答案为C。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A.消灭了法国的保守势力 B.摒弃了封建的等级制度C.平民可直选法国的总统 D.有利于巩固共和制答案 D解析A、B项表述过于绝对化,不符合事实,排除A、B项,法国总统是由间接选举产生,排除C项。
故答案为D项。
3.《自由引导人民》于1831年在卢森堡宫展出数月后即被收起,官方理由是它“太革命了”。
从1874年起它才被送入卢浮宫,并被永久性展出。
这体现了法国政局的变化是( ) A.巴黎公社的建立B.普法战争法国的战败C.共和政体的确立D.保王势力的消失答案 C解析法国保皇派与共和派经过了长期的斗争,到1875年共和派稍占上风,建立了民主政体。
《自由引导人民》体现了法国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的精神,它可以在卢浮宫长久展出,说明共和政体在法国的确立。
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答案 D解析德意志帝国是封建(容克)帝国,国家的最高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故B项可排除,议会并不是人民的代表,不可能代表人民监督政府,且“秘密投票”与“直接民主”不相符,故A、C两项都可排除;而帝国议会的产生过程中有“普遍和直接选举”的成份,这说明它具有一定的民主性,故D项正确。
人民版必修一7.3 民主政治的扩展练习题7.3 民主政治的扩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从政治经济结构看,德意志帝国(1871~1919年)呈现的是“经济巨人、政治跛子的半资本主义或者说是半专制主义的社会形态”。
以下能支持这一观点的史实不包括A.德意志皇帝是国家元首B.德意志工业化进程加快C.皇帝拥有主宰议会、创制法律等权力D.皇帝任命宰相,宰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择否定项,据材料提到,德意志帝国(1871~1919年)呈现的是“经济巨人、政治跛子的半资本主义或者说是半专制主义的社会形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德意志帝国统一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巨人”;而“政治跛子”指的是德国的代议制度不彻底、不完善。
德意志皇帝是国家元首只能说明专制主义特点,不能说明半专制主义,故A错误,符合题意。
德意志工业化进程加快说明“经济巨人”,故B正确,排除。
皇帝拥有主宰议会、创制法律等权力,说明“政治跛子”,故C正确,排除。
皇帝任命宰相,宰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也说明“政治跛子”,故D正确,排除。
2.下面是19世纪晚期欧洲某报刊上登载的一幅《俾斯麦的议会》的漫画。
此漫画1 / 8A.讽刺了德国议会民主的虚伪B.揭露了俾斯麦的专制和独裁C.赞扬了俾斯麦的“铁血政策”D.批评德国没有实行议会民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19世纪晚期欧洲某报刊上登载的一幅《俾斯麦的议会》的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漫画反映了俾斯麦对议会的驱使,讽刺了德国议会民主的虚伪,故A正确。
俾斯麦的专制和独裁,源于德国皇帝的专制主义色彩,故B排除。
材料无法体现赞扬俾斯麦的“铁血政策”,故C排除。
当时德国实行了议会民主的形式,但具有虚伪性,故D排除。
7.3民主政治的扩展(练习)1.“它是在一片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
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
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它还需要大力改造。
”“它”是()A.《权利法案》B.1787年美国宪法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D.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解析】《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与题干“共和派”不符,故A项错误;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共和制,但美国没有出现“君主派”,故B项错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与题干“共和派”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温和的君主派”“温和的共和派”“妥协的共和国”信息可知,这部宪法是君主派和共和派长期斗争妥协的产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故D项正确。
【答案】 D2.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是()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②国家元首掌握国家最高权力③国家元首由议会选出④宰相不对议会而对君主负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德国国家元首是皇帝,皇帝是世袭的,而不是议会选出的,故排除③。
①②④都符合德国的史实,故选C项。
【答案】 C3.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
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
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A.有利于政局稳定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解析】1875年以后,法国的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内阁更迭频繁。
戴高乐时期,宪法赋予总统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国家政治中的权力中心从议会转至总统,使政府有相对独立性,增强了政府的稳定性,故选A项。
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排除B项;该规定只是强化了总统权力而没有剥夺议会的主要权力,排除C项;法国是典型的多党制国家,排除D 项。
三民主政治的扩展重难点:1875年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一、震荡中的法国1.1789年以来的法国长期动荡不安,为确立共和制,共和派与保皇派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斗争。
2.结合知识及图片18世纪法国政治局势有何特点?答: (1)政权更迭频繁。
(2)政局动荡不安。
(3)保皇派的复辟失败。
应用思考:1789年法国政治局势的斗争焦点是什么?答:共和制与帝制的政体形式之争。
►应用示例(2014·河北重点中学联考)《试论法国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及启示》中分析道:“(近代)法国人民曾先后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饰统治、宽容政策,并为此流血战斗,付出极大代价。
但是革命发展得太快,以至人们一早起来就会发现世界变了样,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旧世界。
”这一分析试图( A )A.揭示法国民主政治曲折发展的原因B.说明法国没有实行民主政治的基础C.强调坚定的信仰对革命的重要性D.肯定法国大革命对社会的成功改造二、“一票共和”学习思考:法国仅以一票赢得了共和体制,说明了当时共和派以外哪种政治势力也很大?这一历史特点在1875年宪法中又是如何体现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确立及1875年宪法的其内容1.确立:1875年1月,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
2.宪法的内容。
(1)宪法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
总统任期七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2)议会采取两院制,内阁对参议院负责,参议院的主要作用是成为众议院和内阁的制衡力量。
(3)将《马赛曲》定为国歌,7月14日定为国庆日。
(4)把“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写进宪法。
►应用示例法国1875年宪法仅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浆。
专题七第3课学业达标一、选择题1.近代法国政局变动频繁,1789~1875年,先后出现过君主立宪国家、民主共和国家、军事帝国,复辟王朝。
这反映了( D )A.专制王朝力量强大B.启蒙思想日益深入C.政治体制不断完善D.民主进程历经艰难【解析】题干反映了法国确立共和制的道路曲折反复,民主进程艰难曲折。
2.根据各国宪法,有权解散议会(国会)的是( D )①英国国王②美国总统③法国总统④德国皇帝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统而不治”,美国实行三权分立,总统与国会相互制约,故①、②排除,选D项。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
在会议的闭会时期,如果每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
”这说明( C )A.总统控制议会B.总统权大,议会权小C.总统和议会互相牵制D.行政权高于立法权【解析】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反映出的总统与议会之间的权力制衡关系。
4.(2017·孝义)迪特尔·拉夫在《德意志史》中记载:“1888年即位的新皇威廉二世说:‘我认识到我身负严峻的任务,来拯救王位摆脱首相的巨大阴影……我把他打翻在地。
’”1890年,俾斯麦被迫辞职。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德意志的政体是( A )A.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B.典型的三权分立共和制C.法律至上的君主立宪制D.成熟的议会共和制【解析】材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宰相在皇帝的压力下被迫辞职,可见皇帝的权力之大,因此符合题意的应是A项;美国是典型的三权分立共和制,B项错误;C项错误,德国是皇权至上;D项错误,法兰西共和国是典型的议会共和制。
5.“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
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由皇帝任命,”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B )A.军国主义色彩B.专制主义色彩C.民族主义色彩D.民主主义色彩【解析】材料内容反映了德国皇帝可任命官员、召集或解散议会、签署或公布法律、统率军队——几乎总揽一切,因此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故答案为B。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三民主政治的扩展1.根据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图,你能得出的有效信息有()①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②其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的政体形式的斗争上③共和派力量占明显优势④从过程看,反映出法兰西的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A.①②③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过程图主要反映了法国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反复交替,并不能反映共和派和君主派的政治力量对比,实际上在1875年前君主派力量占明显优势,③错误,排除含③选项。
答案:D2.法国1875年宪法仅以一票多数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
但当年保皇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浆。
”这从根本上反映出()A.共和制将被君主派推翻B.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C.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D.共和制的确立不适合法国国情解析:从“一票多数”可知新、旧势力势均力敌;从保皇派叫嚣“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浆”看出旧势力面对失败仍然心有不甘,由此可以看出法国共和制确立之艰难。
答案:B3.北京大学教授钱乘旦说:“(法国)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
”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的政治立场摇摆下定B.一直受到外部势力的阻挠和干涉C.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D.缺乏成熟的革命理论的指导解析:人民的政治立场摇摆不定和一直受到外部势力的阻挠和干涉不符合史实,故A项和B项错误;法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工业国家,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因此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故C项正确;法国革命有启蒙思想指导,有成熟的革命理论,故D项错误。
答案:C4.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诞生极其艰难,每—条款都经过君主派和共和派的激烈讨论,最后仅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
法兰西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最终确定下来。
7.3 民主政治的扩展每课一练3(人民版必修1)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
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这反映了()。
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C.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D.外国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2.萨科齐当上法国总统是通过()。
A.众议院选出B.参议院选出C.选民直接选出D.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3.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
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
……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此规定体现的特点不包括()。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B.实行代议制民主C.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D.内阁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4.下图是俾斯麦和德国皇帝,如果俾斯麦因为与德皇意见不合而被罢免,依据《德意志帝国宪法》,德皇的做法()。
A.合法B.不合法C.说不清D.屠戮功臣5.(2011·江苏扬州高一检测)下图揭示了德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特征是()。
A.发展历程曲折B.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C.是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的D.德国的民主制度深受专制主义者和军国主义分子干扰6.下面是近代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表中数字处填的内容分别是()。
AC.选举、君主、议会D.选举、首相、议会7.某历史课上,教师引用了一个观点:“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下列哪一项不能证明上述观点()。
A.宪法授予皇帝巨大的权力B.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C.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D.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8.某中学一历史研究小组对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进行研究,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对这一问题,有四位同学产生了争议,你认为最正确的回答是()。
训练3 民主政治的扩展
1.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因为历史的曲折与反复,近代西方历史上某国曾获得了“各种政体的试验场”的称号。
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个国家应是 (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2.法国大革命初期一首流行歌谣唱道:“把高个儿截短,把矮个儿拉长……”这种呼声化为图景就成了下图所示漫画,它表达的政治理念是( )
A.平等 B.自由 C.人权 D.博爱
3.《自由引导人民》于1831年在卢森堡宫展出数月后即被收起,官方理由是它“太革命了”。
从1874年起它才被送入卢浮宫,并被永久性展出。
这体现了法国政局的变化是( ) A.巴黎公社的建立 B.普法战争法国的战败
C.共和政体的确立 D.保王势力的消失
4.下列关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的权力,表述正确的是( ) ①行政权归总统②有权任命部长和一些军政要员,有特赦权③总统由选民直接选出④在参议院的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⑤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5.《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
材料反映出德国的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A.德国立法权控制行政权
B.德国的皇帝凌驾于议会之上
C.皇帝兼任联邦议会的主席
D.皇帝无权中止法律的执行
6.保罗·肯尼迪说,统一的德国“是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帝国专制独裁的决策特点结合在一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
他所说的德国是( ) A.极端沙文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国家
B.封建君主统治下的资本主义工业国
C.工业高度发达的封建军事大帝国
D.有封建军事色彩的资本主义国家
7.1689年《权利法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在于( ) A.确立三权分立制
B.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C.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
D.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
8.假设穿越“时空隧道”,回到1876年的欧洲,法、德两国的国家元首都可以做的事情是
( ) A.统率三军 B.主宰议会
C.创制法律 D.任职终身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德国才真正踏上工业革命的道路……普法战争后,国家实现了最后统一……到70年代末,德国工业革命终于宣告完成。
启蒙运动是欧洲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它在理论上为欧美和其他地方的革命和改革做了准备……普鲁士的统治集团在1848年革命的震撼下,感到有必要在政治上作一些调整……国王在1848年和1850年前后颁布两部宪法,成立两院制议会,上院议员由国王任命,下院议员通过选举产生。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材料二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
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务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二十条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蒋相泽《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下册》请回答:
(1)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及思想方面概括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出台的背景。
(2)分析材料二,归纳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及意义。
(3)许多学者认为,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是西方代议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材料二概括西方代议制民主的核心内容。
答案
1.B 2.A 3.C 4.C 5.B 6.D 7.B 8.A
9.(1)政治:德国统一(德意志帝国建立);普鲁士代议制的奠基;经济:德国工业革命开展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
(2)特点:实行君主立宪制,但立宪是虚,专制是实;实行联邦制;普鲁士在联邦中享有特殊地位。
意义:巩固了德国统一,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3)选举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