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这样的老师一案三单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10
小学英语教研课一课三单发言稿Good morning everyone. Today I would like to share with you our English teaching research lesson on Unit 3. Let's start with the first activity.In the first activity, we introduced the new vocabulary words to the students. We used flashcards and realia to help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 Then we played a game called "Vocabulary Race" to review the words. The students were very engaged and had a lot of fun.For the second activity, we focused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We read a short passage together as a class and then asked the students to answer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 passage. We also encouraged the students to ask questions and share their thoughts about the story. This activity helped the students improve their reading skills and critical thinking.In the third activity, we practiced speaking and listening. We divided the students into pairs and gave them a role-play scenario to act out. This not only improvedtheir English speaking skills but also their ability towork in a team and express themselves.Overall, the lesson was a success and the students showed great progress in their English learning. They were actively participating in the activities and demonstrated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lesson content.大家早上好。
《一个这样的老师》教案教案:主题:一个这样的老师年级:初中学科:语文目标:通过阅读和讨论故事《一个这样的老师》,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创造思维,让学生认识到一个好老师应具备的特质和重要性。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使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一些老师的形象和行为。
2.与学生进行讨论,引导他们谈论自己对一个好老师的看法,并讨论什么样的老师对他们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阅读故事(15分钟):1.向学生介绍故事《一个这样的老师》,简要概述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
2.学生阅读故事,并在阅读过程中标记和记下他们觉得有意思或重要的地方。
讨论故事(15分钟):1.学生们分享他们标记和记下的内容,并进行讨论。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行为,并探讨他们对这个老师的感受和评价。
3.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表达的主题和价值观。
拓展思考(1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思考和探讨什么样的老师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
2.学生在小组中共享他们的想法,并提供具体的例子和证据支持他们的观点。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一个好老师应具备的特质和重要性。
总结(5分钟):1.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讨论结果。
2.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和讨论,强调一个好老师对学生的重要作用,并鼓励学生珍惜和感激身边的好老师。
评估:观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参与度,并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发言质量。
教学步骤(续):应用活动(15分钟):1.教师给学生分发一份作文任务,要求他们写一篇关于自己遇到的一个好老师的作文。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课堂学习到的知识和观点进行思考和写作。
3.学生互相交换作文,并进行互评和讨论。
评估(10分钟):1.教师进行学生作文的评估,主要关注学生对一个好老师特质的描述和观点的论述是否合理和有逻辑。
2.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方式。
展示和分享(10分钟):1.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分享他们的作文作品,并对其进行表扬和鼓励。
一案三单的认识“一案” 是指“导学案”,“三单”是指“导读单、训练单、拓展单”。
在“一案三单”的设计开发过程中,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一是模仿阶段,导读单设计基本上以问题形式出现,但由于学生没有真正走进文本,所以在导读评价、合作交流、展示汇报等环节,效果不很是理想。
在训练单设计上,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出现了题量大、题型难、学生无法完成等现象。
二是自主开发阶段。
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我们对导读单、训练单的设计进行调整,再重新开发。
重新设计后的导读单依然不能完全发挥其导读工具的性能,训练单题量与难度设计仍然把握不好,学生学科成绩没有得到明显提升,教师们感到非常焦虑和困惑,改革积极性也受到过影响。
三是创新阶段。
经过不断研究改进和教学实践的探索,我们对导读单设计又提出新的要求,即:导读单要设计课前结构化预习、课中结构化预习和导读评价三个部分。
这种设计既有学生的自主完成部分,又有教师的点拨引导部分,学习效率有较大提高。
既减轻了学生课外负担,又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质量,增强了教师的信心。
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的训练单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拓展单,两单的配合使用,既符合了认知规律,又大大提高学科成绩,增强了单子的实用性,教师、学生初步体验到了成功。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合作互助能力、展示交流技巧等方面,我们采取了四方面的措施。
一是集中培训。
我们利用一周的时间,组织各科教师深入到班级,根据学科特点,模拟课堂教学各个流程,逐个环节一一对学生进行指导、示范、实践。
二是合作上课。
为了能让学生把初步学到的各种技能技巧在课堂中表现出来,我们采用同科教师同堂上课的办法,一个人主讲,其它人分配到小组,现场指导学生实践。
三是强化锻炼。
给学生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来锻炼、提升综合能力,如让学生对班团会自行设计、主持、展示等。
四是共同发展。
为了不让“后进生”掉队,促进“后进生”发展,我们实施了韩教授所倡导的悦纳策略、照相策略、个别关注策略、契约评价策略等8 种“后进生”提高策略,让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品尝到学习的乐趣。
文理导航Liberal Arts GuidanceNo.6,2024Serial No.5102024年第6期(总第510期)李洪云(福建省福清市龙田中心小学福建福清350315)【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学理念的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而小学语文“一案三单”课堂探究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语文水平。
此外,“一案三单”课堂探究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更多地扮演着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学生则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参与者。
通过讨论、合作和交流,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动力。
相信在未来的教育中,这种教学方式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小学语文;“一案三单”;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采用了“一案三单”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的核心是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课中研学和课后拓展三个环节。
“一案三单”探究式课堂教学方法通过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拓展三个环节的有机结合,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兴趣。
教师则扮演着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引领学生在探索中成长。
相信通过“一案三单”这一教学方式,我们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更加自信和出色!一、预习知其惑预习知其惑是指在课前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检查和评价的过程。
以下是针对预习的具体批改、课堂讲解和选题订正的步骤:1.预习单批改:教师收到学生完成的预习单后,会认真批改,标注出学生存在问题的地方,并写下相关的提示和建议。
例如,在学生对于《月光曲》这篇课文的预习中,如果学生没有理解《月光曲》的意境,教师可以在批改时指出学生需要注意音乐与自然景物的融合,或者提醒学生课前去听听贝多芬的《月光曲》体会乐曲的意境。
2.课堂讲解:在课堂上,教师就学生的预习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
一个这样的老师:《三勤四环节教学法》教学设计引言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而教学设计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一位特殊的老师,他以三勤四环节教学法为指导,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富有启发性和互动性的学习环境。
一、三勤四环节教学法概述三勤指的是勤思、勤问、勤动,四环节指的是导入、体验、确立和巩固。
这是一种注重学生思维与行为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 勤思勤思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过程,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积极参与学习。
2. 勤问勤问是指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提问并寻求答案。
通过解答问题,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知识,并增强问题解决能力。
3. 勤动勤动是指教师通过布置各种任务,让学生主动动手实践,将理论应用到实际中,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4. 导入导入是活跃课堂氛围的关键步骤,教师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体验体验是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观察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所学知识,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6. 确立确立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引导学生建立起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7. 巩固巩固是教学结束前的环节,教师通过布置作业、回顾等方式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二、教学设计示例1. 课题:环保教育1.1 导入教师通过引用相关新闻或实例,介绍环保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环保教育的必要性。
1.2 体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校园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环保的实际意义。
1.3 勤思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 为什么要进行环保教育? - 如何在生活中实施环保措施? - 环保教育对社会和个人有什么意义?1.4 勤动学生分组进行环保知识竞赛,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巩固环保知识,并锻炼团队合作能力。
1.5 确立教师对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和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建立起关于环保的系统化知识结构。
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学习方案设计案例之《※※※※※※※※※※》学习方案设计学校名称:课程名称:※※内容主题:《※※※※※》教材版本:人教版必修一教师姓名:※※※教龄: ※※学习过程设计(第*课时)学习过程设计(第*课时)学习过程设计(第*课时)学习过程设计(第*课时)学习过程设计(第*课时)附件:1.《我有一个梦想》问题导读-评价单2.《我有一个梦想》问题解决3.《我有一个梦想》问题拓展参考文献:【1】韩立福:【2】韩立福:【3】《新教材完全解读》学习过程设计(第*课时)高*年级※※组 设计人:※※※ 审核人:※※※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 年 月 日【学习目标】知识技能:1. 2.过程方法:3. 4.5. 6.1. 2.1. 2.问题问题2。
问题3……【1. 2.高*年级※※组 设计人:※※※ 审核人:※※※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 年 月 日【学生生成问题【教师预设问题问题1.问题问题3.问题4. ……高*年级※※组 设计人:※※※ 审核人:※※※ 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 年 月 日[]高*年级※※组设计人:※※※审核人:※※※姓名时间:年月日班级组名小组问题生成单学生课堂使用:问题生成-评价单高*年级※※组 设计人:※※※ 审核人:※※※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 年 月日【学习目标】知识技能:1.2.过程方法:3.4.5.6. 1.2.1.2.问题问题2。
问题3【教师问题】问题1.问题2.问题3.问题4.【我的问题】1.2.。
有效教学高效课堂之-------
教师编写一案三单的步骤
(版权)宁东喜
(传统老师备课备的是知识;现代老师备课备的是问题。
)1、编写指导思想:a、象傻瓜照相机一样,连傻瓜都会用;b、寻宝线路图式的、下雪天逮小鸟的、请君入瓮式的编写理念。
2、阅读教材和辅导材料(《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教材全解》、《教材完全解读》和《导学案》等)。
3、认真做完《课后作业》和《导学案》练习、《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练习。
4、借鉴金太阳课件、从网上下载ppt课件、教案,收集素材。
5、按韩立福的模式编写“一案三单”,要求融合年级订阅的学生人手一本的《导学案》和《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①问题生成评价单――相当于课前预习,即《导学案》上的“不看不讲”,要注意设置问题台阶,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读书(预习);
②问题解决评价单――相当于课堂讲解,即《导学案》上的“不议不讲”,引导学生自学,解决问题,掌握知识;就是把原来的上课所讲内容设置成问题台阶,引导学生学习;即: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问题探究化。
③问题拓展评价单――相当于课后练习,即《导学案》上的“不练不讲”。
6、给出每个单子的参考答案,制作相应的课件,要求要有完整的知识总结。
《一个这样的老师》”三勤四环节教学法“教学设计定向·诱导1、谈话质疑,板书课题(1)谈话质疑:怀特森老师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老师?(2)板书:24、一个这样的老师2、看着学案,齐读目标(1)体会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育方法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2)体会侧面描写所起的烘托作用。
自学·探究(一)自主学习1、阅读课文,请同学们边读边理解怀特森老师在教学中的做法并填在学案上。
2、汇报交流。
(1)第一节科学课上,怀特森老师提出,说说怀物森老师是怎样做的。
第二天怀特森老师对上次讲的内容进行了,结果在学生的答的每道题旁边都,并把试卷上的分数都。
怀特森老师向同学们解释同学们不及格的真正原因是,他希望同学们从这件事上学会。
(2)“小轿车”事件中,怀特森老师提出“”是想让同学们从这件事上学会。
(3)从怀特森老师的做法中,我体会到了怀特森老师是一位的老师。
3、小结(板书:教法独特)。
(二)深入探究1、细读课文,了解“我”和同学们的行为变化,感悟“我”和同学们的情感变化,并填学案深入探究1至6小题。
2、交流感悟,分享快乐。
(1)第一节科学课上我和同学们是怎么做的?对怀特森老师的态度怎样?用“~”画出有关词句读一读。
这时我对怀特森老师的态度是。
(2)第二天测验时“我”是怎么做的?理解“胸有成竹”。
面对怀特森老师的“大大的红叉”和解释,“我”和同学们又是怎样想的?这时“我”和同学们对怀特森老师的态度是。
(3)在“小轿车”事件中“我”又是怎么做的?从“小轿车”事件中可以看出“我”已经学会了。
(4|)逐惭的我们懂得了什么?用“~”在文中画出相应段落读一读,谈谈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
(5)后来我们把“”带进了所有的课堂。
加深了,又促使老师。
(6)……“我”正视着邻居的眼晴,告诉他:“不,你错了。
”“我”的这句话是想告诉邻居。
(7)此时此刻我早已认识到怀特森老师是一位多么值得的老师啊!3、小结(板书:令人敬佩)。
讨论·解疑(问题大家论,疑难共同解)1、提出问题:魏老师认为课文的主人公是怀特森老师,作者采用大量的笔墨来描写我的行为变化和心理活动是多余的。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一案三单的制作与使用(一)“问题导读——评价单”,作为语文教学,确定“三维目标”至关重要,这是教师为学生确定学习导向,有目标的进行学习的先决条件。
在设计“知识与能力”这一目标时,要把握“数与质相结合”地原则,即通过反复预习、诵读文本,掌握多少字、词的读音及释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作背景,领悟作者的感情,学会做人或处事等。
在设计“过程与方法”时,比如借助工具书或多媒体、课外资料了解文本内容等,体会、揣摩、想象等手段解读课文,运用哪种教学方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合作交流等方法)学习文本。
在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时,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是学习文本的最终目的,教育、指导学生有感有情,使学生受到陶冶和思想教育,激发他们的情感和情趣。
应该是“感受、体会、认识、收获”!其次,我认为,利用“导读评价单”给学生积累一些课外知识也很重要,如与课文相关的诗句、名言警句、故事、哲理、背景资料等,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因此,“知识链接”这一环节坚决不能省略。
至于设计的题目,要从字(读音、多音字、形近字)、词(释义、造句、补全句子、依据课文内容填空等)、句(分析句子)、文本主要内容(课文梗概)、文本框架结构(板式设计)等环节着手设计,题目之间要有梯度。
这个单子将指导学生扎实进行结构化预习,应该提前2-3天发放,为学生深度预习课文创造好条件。
(二)“问题生成——评价单”我们常用的“问题生成课、展示解决课”中,“问题生成评价单”是整个课堂教学的载体,该单子上的问题不宜多,围绕“重点句子赏析、课后研讨与练习、文本写作特色、主题思想”来设计,一般4-5小题合适。
需要强调的是这个单子上也应该有学生结构化预习后生成的问题,即“学生生成问题”,一般由学术助理课前整理、归纳,将有难度的题目指导学生书写在“问题生成——评价单”上,课堂利用少部分时间由师生共同解决这些题目。
可以说“拓展延伸”或“小练笔”“主题升华”等是“问题生成评价单”上的一个亮点,这个题目设计难度较大,首先要紧扣文本主题,其次,要与社会主旋律合拍,如“和谐社会、乐于助人、科学发展观等”。
小学优秀班主任事迹第三人称某小学的李老师,是一位备受学生和家长喜爱的班主任。
她在教育教学中展现出了出色的素养和专业能力,为学生们塑造出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
下面将从李老师的教学方法、班级管理和家长沟通等方面,来介绍她优秀的事迹。
首先,李老师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创新和个性化。
她深知每个学生的差异,了解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她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她经常利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李老师也经常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互动式的课堂,使得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其中,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李老师在班级管理方面也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
她注重班级纪律的建立和维护,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她常常组织班级活动和集体讨论,鼓励学生们共同参与,增强班级凝聚力。
同时,她也非常注重对学生的个体发展关注,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爱和鼓励,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此外,李老师也非常善于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她经常组织家长会,与家长分享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班级管理的相关事宜。
她不仅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也耐心地解答家长的疑惑和困惑。
她与家长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互信关系,让家长们对她的教育教学工作充满信心。
同时,她也鼓励家长与她保持密切的联系,定期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发展,共同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在李老师的呵护下,班级逐渐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氛围。
学生们相互关爱、互帮互助,形成了一个大家庭。
李老师是班级的引领者,她不仅在学校内给学生们上课,还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感。
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学生们,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在品德和态度方面给予孩子积极的引导。
总之,李老师是一位备受学生和家长喜爱的班主任。
她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方法、优秀的班级管理和家长沟通良好,使得她成为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
一案三单分享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
“一案三单:智慧共享,共同提升”二、活动目的。
1. 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经验交流与知识共享,通过分享“一案三单”(即教案、学习任务单、活动设计单、课后作业单),提高教学或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2. 鼓励创新思维,从不同的“一案三单”中汲取灵感,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工作模式或问题解决方案。
3. 营造积极向上的团队学习氛围,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三、活动主体。
[具体参与活动的团队成员,例如某部门全体员工或者某学科教师团队等]四、活动时间与地点。
1. 时间:[具体日期和时间段,例如:X月X日上午9:00 12:00]2. 地点:[详细地点,如公司会议室或者学校多媒体教室等]五、活动准备。
1. 提前[X]天通知团队成员准备“一案三单”相关资料。
要求资料内容完整、具有创新性或者独特的解决问题思路。
2. 活动组织人员负责预订活动场地,确保场地设备(如投影仪、麦克风等)正常运行。
3. 准备活动所需的材料,如纸笔、名牌等。
4. 安排专人负责活动的摄影和记录,以便后期总结和分享。
六、活动流程。
# (一)开场(15分钟)1. 主持人热情洋溢地开场,简单介绍活动的目的、规则和流程。
可以用一个幽默的小故事或者笑话引出今天的主题,比如:“大家知道吗?以前有个老师啊,上课就像在念天书,为啥呢?因为他没有一个好的教案,也没有什么学习任务单,就自己在那瞎讲。
结果学生们都像听外星语一样。
咱们今天啊,就是要避免这种情况,通过分享‘一案三单’,让咱们的工作和教学都变得超级厉害!”2. 主持人介绍到场的嘉宾(如果有)。
# (二)分享环节(90分钟)1. 将参与者分成若干小组(根据人数而定,每组以5 7人为宜)。
2. 每个小组轮流选派一名代表上台分享他们小组精心准备的“一案三单”。
代表在分享时,要重点讲解教案的设计思路、学习任务单如何引导学习、活动设计单的创意以及课后作业单的针对性等内容。
分享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案例或者数据来说明效果,让分享更加生动有趣。
《一个这样的老师》”三勤四环节教学法“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个这样的老师》(三勤四环节教学法)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三勤四环节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通过学习小说《一个这样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品格修养和价值观;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和掌握“三勤四环节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要点;2.通过阅读小说,对比文中的老师形象和现实中的老师形象,加深对老师角色的理解;3.通过小组讨论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辨能力。
教学难点:1.综合运用“三勤四环节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2.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准备:1.小说《一个这样的老师》;2.教学课件及相关教学素材;3.小组讨论的提示问题。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介绍本课的主题为《一个这样的老师》,引发学生对老师角色的思考。
2.提问:你心目中的理想老师是什么样的?为什么?3.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了解“三勤四环节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Step 2:阅读与理解(25分钟)1.师生共同阅读小说《一个这样的老师》。
2.学生独立思考和回答以下问题:a.文中的老师形象有哪些优点和特点?b.你在现实中遇到过类似的老师吗?为什么?c.文中的老师体现了哪些价值观和品格修养?d.你认为作为学生,对老师有哪些要求?Step 3:小组讨论(20分钟)1.学生分为小组,根据提示问题展开讨论:a.传统教学法和“三勤四环节教学法”的区别是什么?b.你认为“三勤四环节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有哪些优势和局限性?c.你有什么改进或优化“三勤四环节教学法”的建议?d.你希望有怎样的老师?2.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和总结。
Step 4:教学设计(30分钟)1.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知,设计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2.要求学生按照“三勤四环节教学法”的要求,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和评价方式。
3.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和展示。
一案三单设计和使用基本要求一案三单是“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的重要工具,“一案”是指“导学案”,“三单”是指“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生成评价单、问题拓展训练评价单”。
一案三单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是推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前提。
三单是引导学生预习、学习、复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复习巩固、拓展提高的重要工具。
一案三单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能否高效,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完成学习目标。
为了提高我县一案三单开发质量,现制定《凤翔县一案三单设计和使用基本要求》,供各单位和实验教师参考使用。
一、一案三单设计的总体要求(一)分工和打印格式要求1、编写由各学科的全体老师共同承担,每位老师应服从安排承担部分编写任务。
各教委中心教研组长、各初中和实验校的教务主任、各校教研组长要提前计划,整体安排。
2、电子备课打印格式要求:(1)、标(课)题(3号黑体)(居中),相关信息和评价栏(小四号黑体)。
(2)、正文(小4号宋体)项目加粗(首行缩进2个字符),一课的课时之间需空两行,一课结束需要留有教学反思的地方。
备下一课要换页备课。
(3)、页面设置:页边距上2厘米;下2厘米;左2.5厘米;右2厘米;固定行距16磅,页码插在右下角,页面纵向排列。
(4)、纸张:建议使用A4纸, 一案三单(训练单单面打印)双面打印。
(5)、教学反思必须手写,还可建立博客以日志形式发布或者在学科高效课堂教改项目群以话题形式发布,在更大范围内分享自己的教学收获。
(二)基本原则1、科学性①依标参本,重点突出;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③目标明确具体;④容量适中,难易适度。
2、人文性①哲理性;②生活性; 情趣化。
3、引导性①能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解决、总结、提升、应用;②学生能够依靠三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问题性①预习课(环节),创设情境,给出材料,设计问题,分析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总结规律,习得方法,掌握技巧;②展示课(环节),展示汇报重点问题,质疑解惑,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语文课“三单”的设计与开发一、应坚持的五大原则(一)师生共备原则。
我们只有将学生底细与教师个人的文化素养相结合,真正考虑到教室与学生这双重因素,才能设计出可操作性较强的“三单”。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我们不能为了追求设计的“三单”完美或便于交流而面面俱到,应该认真考虑一下我们的工作对象,看80%左右的学生能否独立完成,如“拓展延伸”的题目,必须难易适中,否则等于教师给自己设计了题目,丝毫起不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
(三)尊重和满足原则。
即我们要尊重学生和文本作者的思想、满足学生的课堂需求,让“三单”真正为课堂服务、为学生服务。
(四)学习与研究原则。
这一点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都至关重要,我们既是学习,又是研究,在总结中成长、进步,同时为自己将来的学习、工作积累资料与经验。
(五)效益与质量原则。
不管哪一种教学模式,就中国目前对教育的评价机制,“质量”还是唯一的准绳。
都说商人追求的是经济效益、农民追求的是农业产量,我们的教育、教学则追求的是一种潜在的效益与质量,这应该是持续增长的过程,这将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但如果某一阶段、某一学期、某一节课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因此,让每一节课有效是我们教师的责任与使命,不容忽视。
二、应建够的五大理念。
情感生活化、知识问题化、问题能力化、训练课堂化、过程体验化。
有了这些理念的指导,设计、开发的教学工具才能为教学服务,才能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才能培养学生逐步成长为一个社会人。
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问题导读——评价单”,作为语文教学,确定“三维目标”至关重要,这是教师为学生确定学习导向,有目标的进行学习的先决条件。
在设计“知识与能力”这一目标时,要把握“数与质相结合”的原则,即通过反复预习、诵读文本,掌握多少字、词的读音及释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作背景,领悟作者的感情,学会做人或处事等。
在设计“过程与方法”时,比如借助工具书或多媒体、课外资料了解文本内容等,体会、揣摩、想象等手段解读课文,运用哪种教学方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合作交流等方法)学习文本。
一课三单课堂教学案例一课“三单”简教深学——贵州省规划课题《“三教”理念下农村小学数学深度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开展课例研讨活动2022年4月1日,贵州省小学数学祝旭乡村名师工作室部分成员、学员,课题组全体成员,绥阳县洋川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共计50余人齐聚绥阳县洋川小学,共同探讨“三教”理念下农村小学数学深度教学课堂教学策略。
活动采取教师献课、评课议课、专题讲座、专家指导、专题研讨等形式扎实有效开展。
并特邀高级教师、省级乡村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绥阳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主任王安金及绥阳县洋川小学校长欧阳梅参会指导。
第一节课由洋川小学罗永贤老师执教五年级《长方体的认识》。
罗老师以一课“三单”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关注学生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引领学生深度学习。
课中,罗老师用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引入课堂,让学生经历组内预学--群学--展学--延学的全过程,围绕长方体点、线、面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深入理解长方体的特征。
从本堂课可以看出:罗老师近1年的课堂改革已初见成效,让大家看到了课改的光明前景和努力的方向。
第二节课由育红小学裴开容老师执教三年级《年月日》。
裴老师用一个开放性问题:一盒钙片有30片,奶奶每天吃1片,够吃一个月吗?为什么?引发学生的思考,接着让学生小组群学8分钟,解决本节课的基本概念问题,并给每组一张“问题卡片”,写出你们组认为最有价值或最值得研究的问题,聚焦关键问题进行解决。
课堂检测环节以一个拓展问题:爸爸出差两个月,他可能出差了多少天?引发学生的深思,让学生深度思考,同伴交流解决,是一节数学味十足的好课,真正诠释了简教深学的深刻内涵。
第三节课由思源实验学校付光洁老师执教三年级《认识面积》。
付老师非常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开课让学生说预习感受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课中围绕面积的定义、面积的大小以及度量这三个问题,用班班通的独特功能引导学生经历思考--体验--表达的全过程。
让学生在拼摆、汇报展示的过程中优化出度量面积的最佳方法。
乌拉特前旗第三小学“有效教学”工具单
问题
姓名:组长:
乌拉特前旗第三小学“有效教学”工具单
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蚕桑、耕田、箬笠”等词语、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词,默写前两首诗.。
从
中我知道了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里的“闲”: “了”: 我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的诗句意思:
从中我体会到了。
《乡村四月》这道诗作者主要描写了______的景象;前两句写
后两句写整首诗像一幅色彩明亮的图画,
表现出诗人对
的赞美.
2、我还能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首诗、第三首诗.
3、自主学习《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
4、我还能完成下列习题:
我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诗句意思:
我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词句意思: 5、学习三首诗词,我发现它们有共同点,都是描写
我来盘点一下:1、我发现,文中的三首古诗为我们再现了三幅精美的画面,《乡村四
月》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诗的前两句写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两
句写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四时田园杂兴》则描写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歌子》一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描写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还能默写三首古诗。
《一个这样的老师》问题导读——评价单
班级:姓名
【教师寄语】
放声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疏通阅读障碍,完成下面习题。
(细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相信你一定行!)
一、给下列词语注音:
狡黠()面面相觑()屹立 ( ) 胸有成竹 ( ) 怀疑 ( ) 郑重其事( )
二、分别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并理解词意
郑重其事:近义词()反义词()
词意:
胸有成竹: 近义词 ( ) 反义词 ( )
词意:
小心翼翼:近义词()反义词()
词意:
三、多音字组词:
强{教{ 觑{
根据预习,完成习题
(教师寄语:思考是人类最大的乐趣。
)
1.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同学们为什么会面面相觑?
3. 文中说“我”做什么胸有成竹?
4.你知道“冰川期”是什么时期吗?
5. 怀特森老师是怎样郑重其事地讲“凯蒂旺普斯”的?
6. “狡黠”是什么意思?怀特森老师眼里为什么闪过狡黠的光芒?
我的问题是:(教师寄语: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
1.
2.
3.
4.
5.
6.
自评:_______ 组长评:________ 教师评:______
《一个这样的老师》问题生成——评价单
班级:姓名:
【教师寄语】两种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
请根据预习内容,在单位时间内进行系统思考后认真完成下面问题,并在小组内充分交流,经过合作探究后准备展示。
【内容感悟】
问题1、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问题2、“我们”测验不及格的原因是什么?
3.你知道“冰川期”是什么时期吗?
4. 怀特森老师是怎样郑重其事地讲“凯蒂旺普斯”的?
5. “狡黠”是什么意思?怀特森老师眼里为什么闪过狡黠的光芒?
我的问题是:(教师寄语: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
1.
2.
3.
4.
5.
自评:_______ 组长评:________ 教师评:______
《一个这样的老师》问题生成——评价单
班级:姓名:
【教师寄语】两种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
请根据预习内容,在单位时间内进行系统思考后认真完成下面问题,并在小组内充分交流,经过合作探究后准备展示。
【内容感悟】
问题1、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问题2、“我们”测验不及格的原因是什么?
拓展训练-----评价单
班级:姓名:
【教师寄语】
同学们,这节课所学知识你们都懂了吗?认真完成这套习题,小组内进行评价,测测你对本节课知识掌握得怎么样?
一、比一比,再组词。
抿()踢()饶()镶()
泯()剔()绕()壤()
二、选词填空。
兴致兴趣狡黠狡诈
1.看见他无精打采的样子,大家()全无,只好回家。
2.我们饶有()地传看,记笔记,有的同学还画了图。
3.很简单,怀特森老师眼里闪过()的光芒。
4. 面对阴险()的土匪,小明准备用自己的智慧来对付他们。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海风猛烈地吹,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改为被字句)
2.有一天,森林被水淹没了。
(改为把字句)
3.小苍蝇在树林里飞。
(改为拟人句)
4.参观琥珀的人很多。
(改为夸张句)
5.他看了后说:“勉强及格,你总算知道了什么是生物,什么不是。
”(改为转述句)
6.你们自己应该想到。
(改为反问句)
7.我答的每道题旁边都打着大大的红叉。
(缩句)
四、课文回顾:
这是()国作家()回忆自己()时代的学习生活时写的一篇文章。
文章叙述了在一节()课上怀特森老师用“故弄玄虚策略”教给学生()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对学生产生了()而又()的老师形象。
五、课文描写人物的特点是什么?
六、以《我的老师》为题,写一篇作文。
自评:_______ 组长评:________ 教师评: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