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绝句
- 格式:ppt
- 大小:2.98 MB
- 文档页数:22
夏日绝句1、原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全文翻译:活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逃回江东。
3、夏日绝句字词句解释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4、夏日绝句赏析这首诗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诗的开头两句破空而起,势如千钧,先声夺人地将那种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肃然起敬。
这两句诗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因其祟高的境界与非凡的气势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诗的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点出其原因所在。
项羽最壮烈的举动当属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放弃暂避江东重振旗鼓的精神而自杀身亡。
在作者李清照看来这种失败中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英雄气概在宋廷南渡时尤显可贵。
诗人盛赞“不肯过江东”的精神,实因感慨时事,借史实来抒写满腔爱国热情。
“至今”两字从时间与空间上将古与今、历史与现实巧妙地勾联起来,透发出借怀古以讽今的深刻用意。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
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借项羽的壮举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正气凛然。
爱国诗歌——《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
1. 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 鬼雄:鬼中的英雄。
《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
3.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
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译文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
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项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赏析
这首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
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
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
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
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
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
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夏日绝句的解释(宋)李清照千古人间四月天,长夏犹清和。
出自宋代诗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译文如下:天空中明媚的阳光普照着大地,四月正是天气清和的时节。
碧绿的小草在微微的春风中低头弯腰,轻柔地抚摸着大地。
习习的微风吹着,天上的彩云随着风轻轻地浮动,飘忽不定,倒映在江面上,整个江面就像铺上了一层闪闪发光的碎银子。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译文:岸边的细草在微微的春风里悠悠摆动,那光秃秃的老树在独立在夜晚的江边上,只有高悬的秋千架陪伴着它。
傍晚时分,炉中香料燃烧殆尽,漏壶的水滴声也越来越稀疏,凄凉的夜风里传来了几声刺破夜空的响声,阵阵袭来的寒意,让人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1)“金”、“漏”两句看似闲笔,实际上作者别有深意,此情此景,最易引起离愁别恨。
(2)“一夜”两句既道破时间又道破季节。
夜晚的寒风中,松林里更显得凄冷;春天的白昼里,却不见流莺飞舞。
整首诗是化用李白《玉阶怨》中的“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但用词造句并不直接摘取,而是通过具体形象的描写,表现诗人的奇特感受,故诗句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夏日绝句》又题作《戏题盘石》,是作者绝句中的精品。
诗人以议论入诗,阐述了诗歌的主旨:大自然的景色多么美好,而当我们置身于其中时,却往往被迷住了,被其威势压倒了,使心灵为之震慑。
要把这种感觉写出来,又必须换一个角度去思考。
作者选择了“轻风”“细草”这些最容易引起人们愁思的景物,再加上与此处环境、气氛极为协调的“金”“漏”两字,便把握住了景物的基调,使人读了就能产生共鸣。
这首绝句也可以说是诗人借风以抒发自己的情怀。
如果你的心胸中积聚着难以言状的忧愁,如果你的心境充满了黯淡凄楚的感伤,那么,这轻风、细草所营造的恬淡、静谧的氛围,一定会给你以“举杯消愁愁更愁”的艺术享受。
这样的景色当然会触动旅居在外、饱经风霜的诗人敏感的心灵,这种感受绝不是寻常的视觉印象,而是精神世界的独特感受。
夏日绝句的诗《夏日绝句》古诗的意思:活着应当做人中的豪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直到现在人们仍然怀念项羽,因为他宁肯战死也决不再回江东。
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全诗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①人杰:人中的豪杰,才智特出的人物。
汉高祖刘邦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②鬼雄:鬼中的英雄。
③项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自立为西楚霸王,与秦军九战皆败之。
后来和汉刘邦争夺天下,被困于垓下,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
④江东:即江南。
长江在芜湖、南京间作东北流向,隋唐以前,是南北往来的主要渡口所在,习惯上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在会稽郡吴中起兵,秦会稽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
赏析:诗的前两句发调惊挺,掷地有声。
高度凝练的诗句鲜明而响亮地唱出了李清照的人生价值观:为国捐躯,生死何惧!自先秦以来,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主流,李清照的人生价值观正是这种文化精神在个人身上的体现。
但是如果把这两句诗放置在女性文学的视野中,却具有更为深刻的意义。
战争对于女性而言,其残酷之处在于她们无法像男性一样投笔从戎,保家卫国,只能是铁蹄下哀叹呻吟的承受者。
然而在李清照的诗笔下,她所显现的自我形象却并不是一个等待挽救的弱者。
她虽然不能亲临沙场,但也从未置身事外,她关心着时局,为深受压抑的抗金志士扼腕不平,又毫不掩饰对惜命逃跑的南宋君臣的轻蔑和愤怒。
诗的后两句即借咏史而讽世。
项羽兵败,退至乌江,乌江亭长舣船相待,劝他暂避江东,重振旗鼓,项羽却拒绝东渡,自认为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江边。
在楚汉相争的过程中,项羽暴露了作为军事领袖的诸多缺点,然而在其生命的最后关头,却显示了一个英雄的凛然无畏。
在李清照看来,他无愧“人杰”“鬼雄”之称。
而在当时金兵铁蹄长驱南下,宋朝君臣望风而逃的大背景下,项羽之“不肯过江东”更具有鲜明的批判性。
夏日绝句李清照原文翻译学了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你了解了诗的意思吗?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夏日绝句李清照原文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夏日绝句原文李清照【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翻译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扩展阅读:夏日绝句赏析公元1127年,强悍的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仓皇南逃。
李清照夫妇也开始了飘泊无定的逃亡生活。
不久,丈夫赵明诚被任命为京城建康的知府。
一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知府的赵明诚没有恪尽职守指挥戡乱,而是悄悄地用绳子缒城逃跑了。
叛乱被定之后,赵明诚被朝廷革职。
李清照深为丈夫的临阵脱逃感到羞愧,虽然并无争吵,但往昔的鱼水和谐已经一去不返,她从此冷淡疏远了赵明诚。
1128年,他们向江西方向逃亡,一路上两人相对无语气氛尴尬。
行致乌江,站在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李清照不禁浮想联翩,心潮激荡。
面对浩浩江水,随口吟就了这首诗。
赵明诚站在她身后,闻听之后愧悔难当,深深自责。
从此便郁郁寡欢一蹶不振,不久便急病发作而亡。
诗中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来讽刺南宋小朝廷的投降逃跑主义,表示了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两句,尤其铿锵有力。
李清照这首诗,手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
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
“当作”之所“亦为”,一个女子啊!纤弱无骨之手,娇柔无力之躯,演绎之柔美,绕指缠心,凄切入骨,细腻感人无以复加。
透过她一贯的文笔风格,在她以“婉约派之宗”而著称文坛的光环映彻下。
笔端劲力突起,笔锋刚劲显现时,这份刚韧之坚,气势之大,敢问世间须眉几人可以匹敌?“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原文及翻译赏析《夏日绝句》原文及翻译赏析《夏日绝句》原文及翻译赏析1原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译注参考:1、周一贯李子山.小学生必读古诗词80首.杭州市: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xx年:197页2、李承林.中华文典中华句典大全集.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57页译文及注释译文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注释1.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3.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 显示全部创作背景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
后来,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
一天夜里,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
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同时也有暗讽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
... 显示全部赏析李清照这首诗,手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
【导语】爱国是⼀个公民起码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儒家传统⽂化⾥强调“舍⽣取义”,其意义就是为了国家利益,捍卫国家主权,不惜牺牲个⼈⽣命。
下⾯是⽆忧考为⼤家带来的:爱国诗:李清照《夏⽇绝句》原⽂翻译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夏⽇绝句宋代:李清照⽣当作⼈杰,死亦为⿁雄。
⾄今思项⽻,不肯过江东。
译⽂⽣时应当做⼈中豪杰,死后也要做⿁中英雄。
到今天⼈们还在怀念项⽻,因为他不肯苟且偷⽣,退回江东。
注释⼈杰:⼈中的豪杰。
汉⾼祖曾称赞开国功⾂张良、萧何、韩信是“⼈杰”。
⿁雄:⿁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既死兮神以灵,⼦魂魄兮为⿁雄。
”项⽻:秦末时⾃⽴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
江东:项⽻当初随叔⽗项梁起兵的地⽅。
创作背景 靖康⼆年(1127),⾦兵⼊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苑,掳⾛徽、钦⼆帝,赵宋王朝*南逃。
后来,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
⼀天夜⾥,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临阵脱逃。
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的悲壮,创作此诗。
赏析 李清照这⾸诗,⼿起笔落处,端正凝重,⼒透⼈胸臆,直指⼈脊⾻。
“⽣当作⼈杰,死亦为⿁雄”这不是⼏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个词的巧妙润⾊;是⼀种精髓的凝练,是⼀种⽓魄的承载,是⼀种所向⽆惧的⼈⽣姿态。
那种凛然风⾻,浩然正⽓,充斥天地之间,直令⿁神徒然变⾊。
“当作”之所“亦为”,⼀个⼥⼦啊!纤弱⽆⾻之⼿,娇柔⽆⼒之躯,演绎之柔美,绕指缠⼼,凄切⼊⾻,细腻感⼈⽆以复加。
透过她⼀贯的⽂笔风格,在她以“婉约派之宗”⽽著称⽂坛的光环映彻下。
笔端劲⼒突起,笔锋刚劲显现时,这份刚韧之坚,⽓势之⼤,敢问世间须眉⼏⼈可以匹敌?“⾄今思项⽻,不肯过江东。
”⼥诗⼈追思那个叫项⽻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的精神和⽓节,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
都说退⼀步海阔天空。
仅⼀河之遥,却是⽣死之界,仅⼀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
项⽻,为了⽆愧于英雄名节,⽆愧七尺男⼉之⾝,⽆愧江东⽗⽼所托,以死相报。
《夏日绝句》原文原文: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作者背景: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济南(在今山东)人。
早期词风清丽婉约。
后期避难江南,国破家亡,词风转向凄苦,但她的诗却充满慷慨悲愤之情。
查看更多李清照资料注释: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shāng)》:“身既死兮神似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
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翻译:活着应该做人中的豪杰,死后应该做鬼中的英雄,人们为什么至今还思念项羽,就因为他不苟且偷生回江东。
简析:本诗写作目的是( 借古讽今),借(项羽正气凛然)来讽刺(宋朝君臣苟且偷生)名句赏析——“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宝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ku ì)的作用。
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
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
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
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
诗人用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
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
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读来句有余味,篇有余意,使人与之共振。
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精品赏析:一、二句“言理”,从生为人杰、死作鬼雄两方面具体说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襟怀高远,极富英豪丈夫之气。
“鬼雄”的典故出自《九歌·国殇》篇,意谓为国捐躯的战士的魂魄与众不同,他们在群鬼中也是出类拔萃的英雄,与“人杰”属对工稳,且语意翻进一层。
《夏日绝句》诗意_李清照【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古诗今译】活着应该做人中的豪杰,死后应该做鬼中的英雄,人们为什么至今还思念项羽,就因为他不苟且偷生回江东。
【名句赏析】——“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宝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kuì)的作用。
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
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
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
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
诗人用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
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
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读来句有余味,篇有余意,使人与之共振。
【作者背景】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济南(在今山东)人。
早期词风清丽婉约。
后期避难江南,国破家亡,词风转向凄苦,但她的诗却充满慷慨悲愤之情。
【注词释义】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shāng)》:“身既死兮神似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
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夏日绝句的经典诗句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李清照《夏日绝句》译文及诗歌赏析《夏日绝句》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入侵中原,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
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
后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
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
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
最后p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译文]生时应当作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2]创作背景编辑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
后来,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
一天夜里,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
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同时也有暗讽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
[诗歌赏析一]这首诗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
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
“当作”之所“亦为”,一个女子啊!纤弱无骨之手,娇柔无力之躯,演绎之柔美,绕指缠心,凄切入骨,细腻感人无以复加。
透过她一贯的文笔风格,在她以“婉约派之宗”而著称文坛的光环映彻下。
笔端劲力突起,笔锋刚劲显现时,这份刚韧之坚,气势之大,敢问世间须眉几人可以匹敌?“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古诗
《夏日绝句》是宋代李清照创作的五言绝句,原文如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赏析: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
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
全诗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却连用三个典故,可谓字字珠玑,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正气。
夏日绝句原文及赏析夏日绝句原文: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赏析:《夏日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以简洁的文字展现了夏日的景象,给人一种清凉怡人的感觉。
下面我们来具体赏析这首诗。
首句“银烛秋光冷画屏”,通过烛光映照在画屏上的冷色调,表达了夏日的凉爽感。
画屏是用冷色调描绘的,给人以清凉的视觉感受,与夏日的炎热形成鲜明对比。
整句用词简洁明了,节约了篇幅,却能表达出深邃的意境。
第二句“轻罗小扇扑流萤”,通过轻罗小扇扑动的动作和扑动着的流萤,描绘了夏夜中的一幕。
轻罗小扇的扑动像是为了追赶萤火虫般的闪烁光亮。
这里的轻罗小扇可以使人想象出阵阵凉风拂面的感觉,增加了夏夜的清凉之感。
接下来的“天阶夜色凉如水”,通过描绘天阶上覆盖着一层凉意的夜色,表达了夏夜的清凉感。
诗人用“凉如水”来形容夜色的凉意,使人感受到夜空中传来的一股凉爽之气。
这样的描写使得读者在心中产生了境界感。
最后一句“卧看牵牛织女星”,以牵牛织女星为象征,表达了夏夜宁静幽雅的氛围。
诗人用“卧”来形容自己欣赏牵牛织女星的姿态,为了更好地观赏夜空中的繁星,倒在床上,让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通过以上的赏析,我们可以看出,《夏日绝句》通过简洁的文字、节奏感强的句式和生动的词语,传达了夏日的清新和凉爽的感觉。
读者通过诗人的描写,仿佛能够感到夏日夜晚的清凉微风、闪烁的星空和静谧的夜色,从而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总的来说,杜牧的《夏日绝句》借助简洁明了的文字,将夏日的清凉感和夜晚的宁静描绘得淋漓尽致。
诗中展现出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怡人和安宁的感觉。
这首诗抓住了夏日的特点,成功地引起了读者对夏夜的共鸣。
夏日绝句的诗意一句一句的解释
《夏日绝句》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如下: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诗意解释如下:
1.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这两句表达了人生的价值取向,活着的时候应该做人中的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这是对人的品质和价值的崇高赞美。
2.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两句借用了项羽的历史典故。
项羽是秦末起义军的领袖,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
但后来被刘邦打败,最终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
这里表达的是对项羽不肯过江东、忍辱偷生的精神的赞扬,也表达了对英雄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表达了一种豪情壮志和英雄气概,同时也体现了李清照对人生的独特思考和价值取向。
夏日绝句诗句的意思
夏日绝句通常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夏季的景象、气氛和情感,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夏日绝句诗句及其意思:
1. 清晨夏日观池鱼,白云绿水一派苏。
意思:清晨的夏日,我观赏池塘里的鱼儿,蓝天白云和清澈的水面共同构成了一幅苏醒的景象。
2. 池塘莲叶嫩如脂,荷花娇艳照波湄。
意思:夏日的池塘,莲叶嫩绿如脂,娇艳的荷花倒映在水面上,构成了一副美丽的图景。
3. 林间蝉声催暑去,夏日微风抚心窗。
意思:夏日的林间,蝉鸣声提醒着夏天的炎热正在逝去,微风轻轻拂过心窗,给人带来降温的感觉。
4. 炎热夏日绿荫稀,绿树荫凉是福气。
意思:在炎热的夏日,树荫清凉不易得,享受树荫带来的凉爽是一种幸福。
5. 红日照射烟波远,琴音唤起夏夜曲。
意思:夏日的太阳照耀着远方的烟波,琴音轻轻唤起了夏夜的曲调,给人一种宁静的氛围。
这些诗句借助鲜活的形象和细腻的语言,展示了夏日的美景和情感,呈现出夏季特有的气氛和情绪。